【我国粮食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11000字(论文)】_第1页
【我国粮食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11000字(论文)】_第2页
【我国粮食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11000字(论文)】_第3页
【我国粮食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11000字(论文)】_第4页
【我国粮食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对于社会和谐与国家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面积较少、饮食结构中粮食占绝对主体地位等特点,政府对于国内粮食的供需基本平衡尤为看重,对待利用粮食国际贸易调剂国内余缺的行为十分审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的进出口规模也在不断加大,对国内的粮食平衡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与维持作用,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日益深刻。面对着日趋复杂的粮食形势,粮食的进出口变化对于国家的粮食安全影响也在逐渐加深。几十年来,我国粮食进出口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历了几次明显发展阶段(见表1.1)。表1.1我国粮食出口的五大阶段1949年以后实行以粮食等农产品换取工业品进口,支持工业建设的贸易战略除少数年份外,粮食出口大于进口1970年-1980年实行以水稻出口换小麦进口的策略以较少的水稻出口换取较多的小麦进口1980年-2000年粮食进口大于粮食出口2000年-2010年玉米一直保持出口,但被快速增长的大豆进口所掩盖,粮食表现为净进口2010年至今粮食出口竞争力形势发生全面逆转,出现粮食全面进口的局面出口多年的玉米转为进口,小麦、水稻及高粱、大麦进口都有增加近年来,稻米作为中国的三大主粮之一,在中国的粮食安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长期以来着力保障水稻自给率,以托市收购政策保证稻米的产量,地方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政策防止耕地“非粮化”,在保证稻米产量方面成效显著。但随着水稻的生产成本上升,稻米的最低收购价格也在相应提高,最终反映为国内市场上稻米价格上浮。但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上稻米价格正在持续走低造成了国内外稻米价格倒挂,巨大的价格差形成了稻米进口的初始动力,使得中国的稻米进口规模不断增加,形成了“洋粮入市,国粮入库”的现状,国内水稻的库存量居高不下。但稻米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窘境反映出了中国的水稻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的趋势,也迫使中国政府直面由此导致的财政负担问题。中国水稻产业竞争力下降的根本原因正是在于生产成本的上升推动稻米价格上涨,压缩利润空间的同时迫使政府提高托市收购价格,直接表现为国内粮食价格升高。因此,成本上升是制约中国水稻产业竞争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粮食自给率下降的风险与价格持续上涨的趋势,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同时稳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粮食竞争力。为此,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决定。中国的海外农业投资开发种类已经基本摆脱单一的种植业发展模式,初步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与产业链构建。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与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地缘优势突出、地区之间的合作基础良好、发展前景广阔,吸引了大批中国企业进行农业投资。综上,本文选取水稻产业作为主要粮食产业的代表,将中国与世界主要的水稻生产国进行出口竞争力的比较研究,通过定量分析探究当今我国粮食出口竞争力所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我国水稻产业竞争力的新路径探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二)选题意义1、理论意义一方面能够加深对于粮食出口竞争力理论的认识。粮食在国际贸易商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既符合一般商品国际贸易的规律,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如季节性、竞争与垄断等。通过对粮食出口竞争力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能够补充和完善国际贸易理论,理清国际粮食市场变动、成本与价格的变化等多种因素对于粮食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另一方面,能够加深对于粮食国际贸易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如粮食生产与出口竞争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与发展趋势、国际粮食市场周期性波动的规律等。2、现实意义更好地把握粮食出口竞争力的变化趋势,为提高粮食出口竞争力、帮助平衡国内粮食供求关系与制定进一步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同时,通过对世界粮食出口竞争力政策的比较研究,能够发现不同国家出口竞争力政策的特点和共性,进一步剖析政策对粮食出口竞争力造成的影响,为我国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一)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文献阅读法,通过搜集和研读国内国外中国粮食出口竞争力方面的书籍和文献,了解当前国内外关于中国粮食出口竞争力的贸易规模等方面的研究,为文章撰写奠定理论基础。2、数据分析法。通过对中国粮食出口竞争力的贸易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其目前的发展规模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瓶颈。3、对比分析法。通过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粮食生产成本、粮食价格和粮食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我国粮食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二)技术路线三、相关文献综述(一)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关于产业竞争力的具体概念以及评估方法,我国乃至国际上各个国家,各个产业都有不同的理解,比如porter在1990年提出,可以使用国家钻石理论分析国家竞争力的来源。这种理论强调可以使用生产力作为一个国家和一个国家之间竞争的衡量标准。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定义,部分学者认为可以将生产率作为国家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一般衡量比较常用的是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当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是价格竞争力(SzirmaiandRen,2000AdamSzirmai,RenRuoen.ComparativeperformanceinChinesemanufacturing,1980–1992[J].ChinaEconomicReview,2000,11(1).;郑明身等,2005郑明身,田兰章,王俊杰.中国IT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5(02):68-76+172.;范爱军和林琳,2006范爱军,林琳.中国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J].世界经济,2006(11):30-37.; 邵春堡,2021邵春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J].中国信息界,2021(02):68-71.;乔娟,2005乔娟.中国主要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AdamSzirmai,RenRuoen.ComparativeperformanceinChinesemanufacturing,1980–1992[J].ChinaEconomicReview,2000,11(1).郑明身,田兰章,王俊杰.中国IT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5(02):68-76+172.范爱军,林琳.中国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J].世界经济,2006(11):30-37.邵春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J].中国信息界,2021(02):68-71.乔娟.中国主要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二)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关研究较多数的文献根据亚当大卫·李嘉图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1817)创立的比较优势理论,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对中美国家间的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竞争力进行了分析(YeSijing;ChengChangxiu;SongChangqing;ShenShi;HidalgoCA,2021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YeSijing,ChengChangxiu,SongChangqing,ShenShi,HidalgoCA,KlingerB,BarabásiAL,YeSJ,SongCQ,ChengCX.Visualizingbivariatelocalspatialautocorrelationbetweencommodity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indexofChinaandUSAfromanewspaceperspective[J].EnvironmentandPlanningA:EconomyandSpace,2021,53(2).MuhammadAbdullah,JiaLi,SidraGhazanfar,JaleelAhmed,ImranKhan,MazhirNadeemIshaq.WherePakistanStandsAmongTopRiceExportingCountries,anAnalysisofCompetitiveness[J].JournalofNortheastAgriculturalUniversity(Englishedition),2015,22(2).也有较多的中国国内学者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测定方法对我国的水稻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研究。\t"/KNS8/DefaultResult/knet"张玉胜;

\t"/KNS8/DefaultResult/knet"刘洋;

\t"/KNS8/DefaultResult/knet"高明杰;

\t"/KNS8/DefaultResult/knet"罗其友(2020)张玉胜,刘洋,高明杰,罗其友.中国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J].农业展望,2020,16(09):101-106.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测定方法分析了我国马铃薯的国际竞争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马铃薯出口竞争力逐渐滑落,生产效率竞争力低。张玉胜,刘洋,高明杰,罗其友.中国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J].农业展望,2020,16(09):101-106.(三)成本竞争力研究美国农业国际贸易委员会(2015)美国农业部官网,深入全面地分析了美国水稻产业竞争力,此外还将美国的水稻产业竞争力与中国、越南等主要产国进行的成本竞争力对比。并提出影响稻米竞争力的主要三个因素:交货成本、产品差异化以及供给的可靠性。国内方面,李辛一、朱满德(2015)李辛一,朱满德.中国粳稻生产成本收益变动特征及其源起——自2004年~2013年的数据观察[J].价格月刊,2015(08):15-18.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的数据,提出我国梗米价格提高主要由于租赁作业费、化肥费及人工成本的持续大幅增加。可以见得,农户经营规模、农业基础设施、地形因素、以及农业科研投入等因素对农业生产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张成龙,陈晨,秦诗乐(2019)张成龙,陈晨,秦诗乐.中国水稻加工环节成本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1):216-223.美国农业部官网李辛一,朱满德.中国粳稻生产成本收益变动特征及其源起——自2004年~2013年的数据观察[J].价格月刊,2015(08):15-18.张成龙,陈晨,秦诗乐.中国水稻加工环节成本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1):216-223.(四)现有文献评述与问题提出从目前现有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非常深入,虽然对于比较优势和产业竞争力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很多学者都通过各类方法切实的发现了我国的问题,并针对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但是目前形势下,我国粮食出口出现了新的问题。尤其是针对我国现在的视角下看过去的一些研究,它没有把整体的研究放在一个较宽的时间线上,通过一个固定的国家进行比较研究。诸如在2015年我国竞争力和产量下跌的年间,我国做出来的一部分研究是存在一定争议的。因此本文将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通过对中泰两国水稻国际竞争力的对比分析剖析我国水稻出口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四、创新点对影响粮食出口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粮食出口竞争力直接体现为粮食净出口,是国内市场粮食供求关系与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粮食供求关系与政策等多方面入手对影响粮食进出口的因素进行了多角度分析,除却传统的成本价格分析外,着重强调粮食质量的国际对比,并认为粮食质量是影响粮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论文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方法,分析了中泰两国的水稻出口竞争力,在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二章我国粮食出口贸易现状在进行中国水稻竞争力的研究之前,本章对中国粮食产业与水稻产业的发展概况进行了回顾。首先,从生产与销售个方面回顾了中国水稻产业的发展,并比较了中国与国外进口水稻的价格。随后,对中国水稻相关支持政策进行了梳理,包括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以及对加工行业的相关支持政策。一、我国粮食生产概况(一)我国粮食生产概况粮食的良好供给以及粮食的安全一直是一个国家安全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尤其对于中国这一人口繁多人均土地稀少的国家,如何稳定国内的粮食价格平衡市场供需是我国粮食进出口研究的最及时的任务之一,在2003年到2015年间,中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以人均粮食的持有量为例,世界平均粮食持有量在2003年到2015年为308.4千克每人,而中国在此年间,粮食占有量高达453千克每人,自2015年以来,2015年到2018年,粮食产量也保持在6亿以上的安全红线之内,这保证了我国粮食供应的稳定。但是随着中国人口的迅速提高,尤其是大量的耕地,由于城镇化的发展被划为其他土地如城市建设,农业规划使用。虽然我国共生产总体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但是仍然有较大的粮食缺口,需要通过国际市场进行补足,诸如2019年我国粮食的进口量高达1.144亿吨,比上年增长14%,甚至在2019年,大豆和稻米进口量已经达到全球第一,在中国市场内部仅有79%的粮食是国内自己生产的粮食,剩余权为进口粮食,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如图2.1所示,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的数据我国粮食进口金额始终居高不下,尤其是在2020年的6月7月8月9月进口量的同比率始终超过20%。表2.12020年我国粮食进口情况时间累计进口数量(万吨)累计进口数量同比增长(%)累计进口金额(千美元)累计进口金额同比增长(%)2019年9月8174-12.330726462-16.110月8958-11.933605416-16.211月9972-7.937436452-12.612月11144-3.641982906-8.52020年1、2月17277.46488242-1.03月24065.78912024-1.94月33482.012259323-4.75月45838.7166935992.56月609020.62197150814.27月745122.72667169616.28月874421.83113148415.19月1020624.93608624617.5数据来源:海关总署官网(二)我国稻米生产概况根据中国EPS农业数据库数据显示,稻米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产物之一,我国对于稻米的生产和需求量都始终居于全球前列,并且中国稻米的产量也在保持稳定的增长,根据中国农业数据库数据,我国水稻产量自2001年以来便一直高于一万五千万吨,而在2002年到2004年间,我国稻谷产量大幅下降,平均每年降低5%,而在2004年经过各项政策的调整,我国的稻谷产量获得大量的提高,仅在2004年年间我国稻谷产量增长为11%,产量迅速突破1万7,000万吨,并且在2014年到2020年以来,水稻生产状况趋于稳定,平均以百分之0.5的增量提高。目前中国水稻的供应整体平稳,虽然受限于国家大量的耕地被滥用,但是由于可以的进步,水稻供应属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需求整体存在一定的松动,尤其是对于消费者而言最近近年来高质量水稻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甚至挤占了其他的粮食需求,同时一些贸易企业也开始组织开展水稻的进出口贸易采用供需结合的方式,利用两个市场,来强化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图2.1我国水稻生产情况数据来源:中国EPS农业数据库二、我国稻米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我国粮食出口的主要产品包括大豆水稻,小麦,玉米等产品,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饮食结构所导致的同时就出口的情况来讲,我国的水稻,大豆玉米是非常重要的出口粮食类别。因此,本节将会从我国稻米出口的价格情况、质量情况,以及数量情况来具体介绍我国稻米出口的主要特点。(一)我国水稻价格情况根据中国农业部数据发布表明,2018年以来,我国大多数省市的水稻价格出现一定的上涨,但是也有1/3以上的省份的价格持续走低。我国稻米主要分为长粒稻米,早稻和中立水道。具体来看,2008年到2013年,我国水稻价格稳步上升,最终在2013年的时候,价格大约涨了两倍;2017年到2018年,以我国2018年数据为例,2018年我国早籼水稻的市场价格为130元每50公斤,长粒稻米的价格为136元每50公斤,中粒水稻的价格为150元每50公斤;2019年以来早籼稻价格降低三元,每个50公斤,中晚籼稻价格降低5元每50公斤。这表明在我国最低收购价格制度下,我国水稻价格在经历2006年到2012年提高之后,在2017年开始再次稳定。(二)我国水稻出口量情况由图2.2可以看出,我国水稻出口情况整体波折性较大。自2003年高峰之后,2004年到2017年一直呈现较低水平,在2016年以来有较明显的出口量增加的趋势,2019年再次突破250万吨。同时,根据中国农业部数据显示,我国在2017年到2018年水稻出口环比增量突破1%,这表明我国水稻逐渐在获得出口竞争力。图2.2我国水稻出口情况数据来源:中国农业部网站。(三)我国水稻出口质量情况水稻按照品质的不同,一般会化为三类从高到低分别是粳米,优质籼米和中低质量的籼米,而在目前的国际贸易中只有30~35%是中低质量的籼米,这表明国际市场目前对于水稻质量的需求逐渐上涨。尤其近些年来,截至2019年国际市场贸易的高质量,耿米的比例达到了15%。我国虽然拥有比较高的现代化水平,同时在过往的研究中大家也都会认为我国水稻出口质量相对较高,这也是我国水稻出口的重要优势。但实际上我国水稻的出口质量整体并不高,根据我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我国出口中普通鲜米的比例高达50%。粳米的出口量在我国的水稻总出口量中占比不足20%。究其原因是我国水稻种植省份仅仅包括东北地区以及江苏云南的部分地区。三、我国水稻相关政策扶持我国水稻的主要政策扶持包括水稻生产环节的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用于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并且保证其基本的收入水平,以及我国实施的主食产业化政策,产业科技化的政策。(一)水稻生产环节实施最低收购价格我国在水稻生产环节实施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即为农产品的销售设立最低的收购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格时,将会由政府出面统一进行粮食收购用来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避免其过度亏损以至于影响其基本生活需求。这一政策在2014年以来取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2019年开始到2016年,我国最低收购价格持续增长,尤其是对于鲜米的收购,价格增长更为明显,这也表现出我国对于高质量稻米的支持。图2.3我国稻米最低收购价格的变化趋势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粮食、世界市场与贸易》(二)产业政策补贴与政策支持除了最低收购价格以外,我国对于主要粮食产业实施了较多的支持政策,包括主食产业化以及产业科技化。1.着力强化主食产业化为了保护我国主要粮食生产的市场竞争力,维护我国市场在国际市场下的稳定,根据国家粮食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主食粮食化的指导意见,我国大力支持各类主要的主食进行产业化的建设,尤其是推进我国大米产业主食制品生产工业化,并通过各类的扶持政策以及优惠政策推动其规模化发展。同时根据我国农业部意见,我国也在大力推进生产-厨房-销售的三级闭环模式,助力打造水稻生产的相关行业的上下游产业建设,维护国家粮食安全2.逐步推进产业科技化强化我国水稻农业的科技化要素引入,营造良好的社会创新氛围,推进理论成果的产业化落地。除此以外,积极引入新的营销要素,诸如打造互联网+水稻的生产模式,强化政府财政引导,并通过扶持相关扶持政策支持粮食产业的创新改造,强化对相关产业金融支撑,推动我国粮食产业的科技化进程。第三章我国粮食出口竞争力分析:以稻米为例基于我国稻米出口的贸易现状,本章将利用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显性比较优势等方法,对中泰的稻米国际市场竞争力进行量化评析。一、国际市场占有率对比分析国际市场占有率(Mi)是用直接来表明物品在国际竞争力的指数。国际市场份额是指该国商品出口在该商品的全球出口中的比例。如果一个国有强大的出口竞争力和宽大国际市场的能力,商品的国际市场所占份额也会增加。反而,如果当国的商品竞争力不强,开放国际市场的能力较弱,则该商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指数较低。具体计算公式为:Mi=Xi/Xw(1)其中,Xi代表国内i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额;Xw表示世界i产品的总出口额;Mi代表国内i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一)我国水稻产量发展趋势水稻作为一种非常有效地减少贫困的食物,对于全球的食品安全以及饥饿应对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几种产物之一,自2000年以来我国水稻产量就不曾低于过2,000万吨。我国稻米增速在2007年达到最高超过6%,随后在2016年迎来下跌到今天2019年增速为0.99%(如图3.1所示)。图3.1我国稻米产量及增速变化图数据来源:中国农业部官网(二)我国水稻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本文选取2010年到2019年的数据,作为本文国际市场占有率对比分析的数据(如表3.1所示)。根据中国农业部发布数据,中国水稻出口在国际市场占有率在2011年之前占有率并不高,为1.98%,2012年到2017年以来占有率一直提高,在2016年年达到最高,为9.43%。根据美国农业部粮食,世界市场与贸易中国的水稻出口占有率远远低于亚洲三大主要的稻米出口国,甚至美国自身也将中国甩在其后,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与乌拉瓦意大利基本持平可以见到中国水稻出口虽然有一定的规模,尤其在2012年以来有政策的扶持下,占有率一直在5%以上,但是没有其他主要水稻出口国的优势明显。表3.1我国水稻国际市场占有率(百万美元)YEAR中国水稻出口额世界水稻总出口额国际市场占有率(%)2010418.6817233.8691.572011426.9820630.3161.982012272.1320324.3855.672013416.7420625.1185.252014378.422212.1995.652015267.7119379.0387.732016378.9317115.6899.432017596.8520178.7289.222018887.521964.197.4620191059.0320435.2466.35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粮食、世界市场与贸易》二、中泰水稻国际市场竞争力比较分析泰国作为国际上水稻生产的重要国家,由于整体临近中国,与中国在水稻贸易上存在很强的国际竞争。因此,本文选择泰国作为对比国家来了解中国水稻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竞争力(如图4.2所示)。图3.22019年国家水稻生产量前十情况表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粮食、世界市场与贸易》(一)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即TC指数,就是一国某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差额在该国某产品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用来衡量一国某商品贸易竞争力时常用到的指数。具体公式为:TC=(Xi-Mi)/(Xi+Mi)(2)其中,Xi代表泰国和中国水稻这一产品的出口额;Mi代表泰国和中国水稻产品的进口额。一般来讲,如果这个指标越靠近0,那么这说明该国水稻的出口竞争力越接近国际平均水平。在排除掉一些因素影响的基础上,一般贸易竞争力指标会在-1到1之间。如果中、泰水稻的贸易竞争力越趋近于1,那么越说明中或者泰国的贸易竞争力越强;如果中、泰水稻贸易竞争力越趋近于-1,那么其越不具有国际竞争力。中泰水稻竞争力指数如表4.2所示。表4.2中国、泰国2012-2017年出口水稻竞争力指数比较年份泰国贸易竞争力中国贸易竞争力20100.9980.21320110.9970.02320120.995-0.61820130.994-0.44420140.997-0.53620150.993-0.69720160.996-0.62020170.995-0.51420180.996-0.29720190.992-0.101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粮食、世界市场与贸易》从统计结果来看泰国自2010年开始就具有良好的贸易竞争力,二中国在2010年有着一定贸易竞争力优势,而在2012开始成为负数,竞争力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二)显性比较优势本文使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用于衡量、对比中国以及泰国之间的水稻商品比较优势,其计算公式为:RCA=(Xi/Xt)/(Wi/Wt)(3)其中,Xi代表中国或者泰国水稻的出口额;Xt代表中国泰国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Wi代表世界上世界市场中水稻的出口总额;Wt代表世界市场中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本节使用显性比较优势,目的是为了探究该股水稻商品相对于世界所有该类商品的优势程度。它的数值一般在0~1之间,他的数值越趋向于0,那么该国水稻出口的比较优势就越小,这一数字越趋近于1,那么这该国水稻出口的比较优势就越大表3.3中泰显性比较优势YEAR中国显性比较优势泰国显性比较优势20100.24525.27920110.20625.47320120.12418.79420130.17617.75920140.14221.69720150.10520.50420160.17622.32220170.23421.72720180.32221.20720190.40516.474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粮食、世界市场与贸易》由表3.3可以看到,我国水稻RCA<2.5,属于0<RCA<1状态,可以见得竞争力并不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泰国RCA远大于16.474,可以见得泰国显性比较优势十分明显,有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综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与泰国整体上贸易上以及竞争力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国际市场上占有率低,贸易竞争相对弱,且比较优势较低,可以见得中国粮食整体国际竞争力并不显著。究其原因,还是生产质量低,生产成本高,再加上政策暴漏出的调控存在问题。第四章我国粮食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分析结合前文分析的我国水稻生产、贸易的情况以及我国粮食体系政策,我们可以发现影响我国粮食出口竞争力较弱,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为此,本章将结合上述研究结论和我国粮食出口现状,分析我国在粮食出口贸易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出口粮食质量不过关我国粮食出口的一大阻碍在于粮食产品的质量与国家总体检验检疫水平。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出口粮食因农药残留物检测没有达到进口国的检测标准而失去出口能力,这种现象的产生不能仅仅将原因归咎于双方的检测标准不一致,也应当促使我们关注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自身的质量。此外,受限于加工技术与加工设备,我国的粮食加工类企业整体规模不够大、综合能力不够高,深加工能力不强,当前的出口粮食产品结构以初加工产品为主体,深加工较为欠缺,结构不尽合理。二、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不统一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农产品的检验检疫方面能够实现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在农药及有害物残留、菌群菌落数量等方面要求均较为严格,动态监控机制也十分健全。而我国目前面向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采用两种标准,仅以国际的严格标准要求出口用粮食,而国内市场的标准相对较低,甚至于监控措施也主要面向进出口粮食类产品。双重标准的实施不仅可能导致总体产品质量下降与可供出口数量不足,国内市场低标准中所存在的漏洞甚至可能影响到粮食产品的安全性,对于我国粮食出口十分不利。三、政策环境与市场形势不匹配由于我国粮食的进出口形势正在进行巨大改变,加之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日益加剧,食品安全形势已经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项严峻挑战。快速变化的形势凸显出了政策与法律手段存在的滞后性问题,对我国粮食进出口战略目标的实施起到了阻碍作用。对于易存在滞后性或漏洞的政策应及时作全面深入评估,如粮食进出口的补贴与反补贴政策、反倾销手段的运用、非关税贸易政策的实施、边境贸易与海外投资相关的法规与政策等,对于明显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内容、可能受到恶意利用的条款应及时进行修订;对于当前环境存在但政策与法律未涉及部分应及时予以补充。尤其是使事关农民利益保护与质量标准检测等方面的政策亟待完善,解决当前多发的“不管用、不配套、不衔接、不协调”政策问题。四、粮食出口波动性大,缺乏缓冲机制由于第一产业整体存在靠天吃饭的问题,我国粮食生产往往会出现年际波动,这往往需要国家进行及时的市场调控来保证粮食消费的稳定。粮食是居民生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消费品,因此稳定市场价格是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而我国一般稳定粮食市场价格的方法是在问题发生时就事论事,比如在2003年。比如我国在2003年粮食产量降低7%,在这一年我国大量的进口粮食,以至于一些国家利用我国进口需要,“狮子大开口”,而有时我国粮食生产过多过剩时,在出口时也容易找不到国家购买。这样的问题不仅可能波动市场,导致了大量的财政浪费,同时对于我国的农产品进出口企业造成了大量的亏损。第五章提高我国粮食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针对粮食品质问题,粮食的出口支撑问题,粮食出口波动问题以及粮食卫生安全问题这几个问题,同步发挥我国粮食出口优势,提高粮食出口竞争力,本章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一、严格保护现有耕地强农先保地,想要强化农业发展,首先需要严格遵守我国的耕地红线,保护我国自身的现有耕地。尤其是针对我国农村乡县乱用耕地进行城市化建设的乱象,应当严格惩罚相关负责人,切实维护我国的现有耕地。针对部分地区落后的问题以及脱贫提高质量的需要,可以在当地开设新型农业以及现代农业的建设,并且更好的优化城市土地建设,优化整合荒地与废弃土地,保护耕地红线。二、大力推进粮食科技进步受限于一个国家的土地资源以及农业资源,一个国家往往难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往往会需要科技要素的投入。因此为了针对于前文提到的出口粮食品质不高的问题,国家需要进一步增强农业的科技投入,一是国家加强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强化我国农业的集约化,智能化机械化建设,引入先进的农业工具,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二是农业专业人才的培育,国家可以牵头打造农业示范园区以及农业创新园区定向培养专业的农业人才,同时联合各大学研究所设计针对农民以及研发人员的培育课程,借此打造一批立体化的农业生产团队;三是农业的创新能力,这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创新为先的农业建设风气,鼓励农民、科研所强化对农业的创新,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和单位产量。三、改进补贴方式,强化政策支撑我国粮食出口方面竞争力匮乏,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政策支持能力不足。根据上文分析,我国在2012年的时候,由于政策的实行,国际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而随着时间走到2018年,我国水稻出口市场占有率又出现再次出现下滑。针对这个问题,我国可以改进补贴方式,强化政策支撑,具体而言,我国粮食支撑的政策主要有两种,第1种是价格,第2种是补贴政策。价格政策强调的是最低收购价格。补贴政策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资补贴。因此为了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我国政府可以进一步强化政策的支撑效果,一方面可以改变我国当前现行的市场价格低时,国家直接收购全部垄断的做法,可以基于有限的帮助,在确保农民基本生活供给的前提下,给予市场部分的自由活动空间来自行调整;另一方面针对补贴政策杂乱的问题,可以进行适当整合现有补贴正常,提高政策补贴的有效性,同时可以专门开设创新补贴,降低农民创新的成本,提高其积极性。四、优化粮食储备,设计出口缓冲制度针对我国缺乏宏观调控的问题,尤其是我国经常性,就事论事,不做国家级出口战略储备,往往粮食多时多出口,少时多进口,由于我国缺乏稳定的市场出口供应,很多国家和地区往往就因此不敢进行长期合作。针对这个问题,我国有必要建立健全粮食的储备体系,并针对我国水稻等粮食的出口,建设出口缓冲机制。为此,我国应当更建立健全粮食的进出口缓冲机制,第一要保证我国粮食进出口缓冲机制的结构和数量。这需要当地政府对于我国的需要做出一定前瞻性的预判,即不会由于储蓄过多而导致不必要的财政支出,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的保证我国进出口粮食的稳定。同时,基于我国饮食偏好以及进出口需求,做好各类粮食作物的比例。第二应当合理的规划好各地区具体的缓冲数量以及具体比例,在布局时充分考虑各个地区的需求,以及在整个国家中的战略要求,充分考虑城乡沿海与沿边、东部与西部的不同情况,结合我国具体的运输能力以及调动需要,进行合理规划。第三是要建立健全对于当前储存粮食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及时地对我国粮食市场的信息情况进行监测以及评估。设立定期的信息反馈制度,对当前储备情况进行合理评估以及调整,确保粮食储存的合理性,在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