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语文要素 提升课堂实效_第1页
落实语文要素 提升课堂实效_第2页
落实语文要素 提升课堂实效_第3页
落实语文要素 提升课堂实效_第4页
落实语文要素 提升课堂实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落实语文要素提升课堂实效【摘要】本文针对语文要素内涵、语文要素在哪里、语文要素要怎样落实、语文要素的呈现形式、如何落实语文要素提升课堂实效进行解读。【关键词】语文要素,课堂实效随着统编教材的全面使用,作为教材核心概念的“语文要素”,迅速成为语文界关注并热议的话题。语文要素简而言之,就是语文素养所包含的各项基础因素,成为穿插语文教学的主线、明线,直接指向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培养,包括了最基础的语文基础知识、必要的语文能力、正确的学习策略与学习习惯四个方面的内容。一、语文要素是什么?从语文要素的核心词语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语文学习要素”,它是构成语文教学素养的所有基本因素,分布在每册教材、每个单元、每篇课文之中,将它综合分解成若干个基础知识点及能力点,分散到基本的综合语文教学基础知识、必要的综合语文能力、正确的学习策略与学习行为习惯,还有小学习作、口语训练等等核心板块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布和综合呈现于各个教学单元的语文预习、阅读提示以及习题的设计当中。字、词、句、段、篇里所涉及的诸多知识点都属于语文要素,听、说、读、写、书的基本能力指向也属于语文要素,品、悟、思、辨、赏这些语文学习方式也属于语文要素,当然还有需要培养的语文学习习惯也属于语文要素。二、语文要素在哪里?统编教材基本的教学方式围绕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进”重新组织语文教学单元,三年级上册伊始,围绕“语文要素”,教材在同一教学单元内基本实现了单元教学导语、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以及“快乐读书吧”的有机综合统筹,形成了“主题—探究—表达—拓展”的整体语文教学单元链条。巧妙利用语文教材各个教学单元最前面的单元导语,鲜明地呈现了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语文要素一般有两到三条,前面的是阅读教学中的语文要素,后面的是习作方面的语文要素(即习作基本要求)。低年级课本基于对学生认知差异和学习特点的综合考虑,虽然并未直观展示语文要素,但课文、旁注泡泡图、课后习题、阅读链接、略读课文的导读等均围绕单元语文要点要素展开,编排合理且根据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建立了循序渐进的知识系统。语文要素通常被称之为统编教材的“骨架”,它以体系化的方式,匹配学生具体学段的语文学习要求,兼顾知识与能力、方法与习惯,初步建立起了语文课程的学科内容体系。语文知识、方法能力、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四个方面的内容,是语文要素指向的学科关键能力。十二册教材紧扣语文要素,给了我们最好的呈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指导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宪法”,语文要素则是学段目标与内容的细化与具体化。也就是说,这些语文要素大多源自课程标准。如,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目标与内容“阅读”中的第三条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统编版第二学段教材中提出的“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等学习内容,都是课标第二学段关于“阅读”教学的有效落实,这样的安排,为落实课程标准相关要求的教学,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教材安排的语文要素,系统设计,螺旋式上升,努力体现其序列性。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和模糊性。三、语文要素怎样落实?一是单元落实。统编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在“导语”页中,都增加了三句话,第一句是左上角的“单元导语”,第二、三句在右下角,为单元的“语文要素”,前者往往是阅读的学习要求,后者往往是习作、口语交际的学习要求,语文学习要求即学习要素。落实语文要素是每个单元中的大部分教学课文的基本要求,并一直将方法的正确掌握与熟练使用贯穿其中;另外在每个语文园地中设置的“交流平台”学习栏目,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习巩固掌握语文学习要素,整理学习总结,有效习得学习方法;有些单元的“词句段运用”和“习作”的安排,则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实践并运用在该学习单元中所提炼并习得的学习方法;各部分内容之间前后勾连,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将各个学习单元综合构成了一个学习体系。二是分段落实。统编教材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分布于不同册次的不同单元之中,建构了较为完备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系统,体现了阶段性和发展性。统编教材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梯度的铺设,备课时我们要注意回看前面的教材。比如“想”,在教材中不是首次出现,我们备课时要弄清楚三四年级阅读中的“想”,和六年级学生阅读中的“想”在水平要求上有什么不同。从中年级开始,学生学习依据文字展开想象,把作者笔下的“话”变成头脑中的“画”,逐步学会图像化阅读策略。而升入六年级后,学生要学会更深入更发散地“想”,边读边浮想联翩,从浅入深地“想”,由此及彼地“想”,从书本到生活地“想”,除了能把“话”变成“”画,还要从课文内容联想到更多。瞻前顾后的解读思路,可以使我们更明晰学生的学力发展轨迹,准确定位教学重点。四、当前教学中应用语文要素有哪些问题?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语文要素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抓手,为解决困扰语文教学许久的“教什么”的问题提供了路径与方向。然而,也发现了把语文要素当作概念、术语进行标签式讲解和识记甚至当作孤立的知识进行机械化操练、强化型巩固的现象,还有的语文教学被语文要素牢牢束缚住了手脚,语文学科的丰富性、教师教学的个性化与自主性等都受到了严重损伤。(一)准确把握学段目标和训练重点客观地说,统编版教材的单元语文要素就是学段目标在新教材具体地呈现,是教学的训练重点所在。以古诗教学为例,低年段的教师以识字、写字为主,引导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得停顿合理,读得会背就可以了;中年段的老师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先认识古诗旁边的“注释”,再引导学生如何利用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同时补充其他理解诗句的方法,显然,年段提升之后,教学的重点也由识字读文变成了理解;高年级的古诗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应该说,多数教师对学段目标把握是准确的。其次,是看把握年段目标后,单元语文要素落实得是否到位。在以五年级下册两课的古诗词的教学为例,六首古诗词分别承担了落实“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以及“体会诗人的内心”两个阅读要素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已经在确定的目标环节,出示了单元语文要素表,但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明显地可以看出是把“语文要素”丢在一边的。有的教师虽然在过程中也时有提到语文要素,但是,用时还有些偏少,没有真正地把语文要素落实到实处。拓展内容的训练没有起到强化单元“语文要素”的目的。可以说,把语文要素进行“贴标签式”地处理,在日常教学中是时有出现的,是个“极端”。倘若把语文要素作为课堂训练重点,在扎实落实过程中进行强化,课堂教学应该会变得更有实效。(二)“机械生硬式”的处理单元语文要素语文要素课堂处理的另外一个极端是语文要素落实得机械和生硬。有些教师让学生单纯地背诵语文要素中涉及到的语文知识或本应在语文实践中才能滋生的语文能力。这种现象在年轻教师身上时有出现。因为语文要素一直在被强调,确实应该让学生记住。但是,语文要素的习得应该遵循教学规律,要素的习得要来自于学生充分地读书、思考、交流和表达,在此过程中,语文要素既得到了落实,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升。语文要素的落实要依靠扎扎实实语文实践活动开展,这就是“语文要素落实的软着陆”。五、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语文要素?以语文要素为抓手,立足核心素养的角度正确看待并切实掌握语文要素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重要任务。由此可见,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是培养学生提高核心素养的前提,二者相互统一,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将语文要素的编排落实于单元教学中,既包括语文知识以及相关能力,同时也提供了与其相匹配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阅读意识,还能够根据其认知能力,匹配科学的认知体系,以实现循序渐进的深入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植根统编教材,落实语文要素,并把统编教材教出语文味,让学生获得真体验。(一)关注单元导读,深化主题阅读利用统编版语文教材在每单元中都设置了导语这一个最大特色,从而抓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把握语文方法的学习与运用,明确本单元教学的风向标,我们就能引导学生通过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并确定本单元的阅读要求与习作要求,从而提高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更好地提升课堂实效。在单元教学设计中,我们既要瞻前还要顾后,要引导学生学会从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中,学会梳理总结,强化语文要素。(二)关注阅读体验,丰富语言感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时刻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充分尊重和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落实语文要素的学习与训练,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掌握自我构建的能力,从而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丰富学生的读书感受,并进行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活动,如多角色朗读、快速默读、持续默读等,以多样化的阅读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水平。(三)关注课后练习,扎实语言训练课后练习的设计,是语文要素的具体体现,集中体现了编者的设计意图,以练习为依托,涵盖了相关的训练点。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课后练习,寻找课本内容的脉络与线索,形成文本的思维导图,从整体的角度感知文本。教材的课后习题以简洁的语言为教学过程指引方向,提供支架。课堂上,活用课后习题,是推进教学过程,促进教学转化的有效路径。(四)关注读写整合,发展语言个性读写是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关键,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建立读与写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从读到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