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教育集团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甲卷)(图片版无答案)_第1页
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教育集团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甲卷)(图片版无答案)_第2页
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教育集团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甲卷)(图片版无答案)_第3页
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教育集团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甲卷)(图片版无答案)_第4页
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教育集团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甲卷)(图片版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教育集团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甲卷)((图片版,无答案)德阳二中教育集团2023年秋期初一期中素质检测

语文试卷(甲卷)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酝酿.(liànɡ)窠.巢(kē)水藻.(zǎo)看.护(kàn)

B.卖弄.(lòng)咄.咄(duō)菜畦.(qí)徘徊.(huí)

C.分歧.(qí)唏嘘.(xū)攲.斜(qǐ)熬.过(áo)

D.皂荚.(jiá)感慨.(kǎi)尴.尬(ɡān)贪婪.(lán)

2.下列词语中有别字的一项是()

A.嘹亮恍然大悟疲惫不堪各得其所

B.发髻美不甚收自做主张花枝招展

C.静谧油然而生淅淅沥沥咄咄逼人

D.酝酿花团锦簇截然不同喜出望外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许多词语。

B.班主任虽然是个老师,但却是个极细心的人,全班五十个学生的各种信息他

都了.如.指.掌.。

C.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D.锻炼身体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收.效.甚.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C.通过这次失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粗心马虎原来就是自己成功路途最

大的障碍。

D.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小说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

文,选自《一些印象》。

B.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散文《春》,主题明朗,

语言优美,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

C.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他儿时读书的地

方。

D.《秋天的怀念》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

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

6.下列关于文学知识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

语文半期卷第1页(共7页)

{#{QQABAQSAggAoQAJAARgCQwmQCgGQkAGAAAoGQBAEsAIAQQFABCA=}#}

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感情。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表现了作者儿

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鄙人"“家父”“贤弟"是谦辞,“惠

顾”“赐教"“见谅”是敬辞。

D.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弱冠、而立、不惑、知

天命、耳顺、古稀等。

7.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相同。(3分)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人常常用诗歌来传情达意,每逢佳节更是如此。有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乡怀亲的祝愿;有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

古传闻为屈原”的贬谪含冤愤;,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共计31分)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济南的冬天

①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

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

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

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

“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

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

别的呢!

②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

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

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

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

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

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

气!

③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

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

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8.根据你的理解,你觉得朗读下列语句时重音和停连处理不恰当的一句是()

(“﹀"是停顿符号,“︿”是连接符号,“﹒"是重音符号)

A.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B.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

C.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语文半期卷第2页(共7页)

{#{QQABAQSAggAoQAJAARgCQwmQCgGQkAGAAAoGQBAEsAIAQQFABCA=}#}

9.简要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10.选文中多处运用了修辞手法,请从修辞的角度说说第③语段中画线句子所表

达的含义。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1-13题。(共11分)

材料一:2023年5月10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送入

预定轨道,并于次日6时许,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这再次点燃了许多

青少年对航天事业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中国青年报社对2047名14~15岁的青

少年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如图:

未来想当航天员想投身航天事业会关注航天事业载人航天精神令

人鼓舞、催人奋进

(源自“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

材料二: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胜利归来,为中国人第九次太空之旅画上完美的

句点。任务重、难题多、挑战大,神舟十四号乘组被称为空间站任务的“最忙乘

组",一点也不夸张,充分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

能奉献”的“航天精神"。

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那些载入史册的“首次”。首次利用气闸舱和小机械

臂进行出舱;首次实现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展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卓越能

力;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为未来我国乃至全球开展空间科研提供了更大平

台;首次应用三舱三船的新技术新材料,加速全行业产业链的创新进程。作为空间

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四号这一棒接力,接得稳、握得实,再

次证明了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摘编自《“永远值得期待"标注航天底气》/《人民日报》2022年12月5

日)

材料三:航天精神体现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包含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凝

聚“能吃苦”的坚韧之力、“能战斗"的奋斗之力、“能攻关”的进取之力、“能

奉献"的无我之力。与精神铸造同样重要的,是精神的传承、实践的践行。向航

天英雄学习,让载人航天精神照彻我们的心灵、指引我们的行动、照亮我们的征

程。

语文半期卷第3页(共7页)

{#{QQABAQSAggAoQAJAARgCQwmQCgGQkAGAAAoGQBAEsAIAQQFABCA=}#}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自觉把“小我”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创造历

史伟业的“大我"之中,以求真、求实、求新、求变的精气神,在民族复兴的宏

伟征程中各尽其责、各显其能、各展其才,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不断创

造新辉煌,书写新篇章。

(摘编自《让“载人航天精神”照亮新时代奋进征程》2022年6月22日)

1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成功对接,点燃了青少年对航天事业强烈的

兴趣和好奇心。

B.青少年专项调查显示,近一半的青少年认为载人航天精神令人鼓舞、催人

奋进。

C.神舟十四号乘组无惧困难挑战,实现新突破,再次证明中国航天永远值得

期待。

D.我们要赓续发扬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华

彩篇章。

12.请结合材料二,概括神舟十四号乘组在本次太空之旅中完成了哪些挑战。(4

分)

13.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学习载人航天精神的意义。(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4-17题。(共11分)。

母亲的书

琦君(台湾)

①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鸡、鸭之后,就会喊着我说:“小

春呀,去把妈的书拿来。"

②我就会问:“哪本书呀?”

③“那本橡皮纸的。"

④我就知道妈妈今儿晚上心里高兴,要在书房里陪伴我,就着一盏菜油灯光,

给爸爸绣拖鞋面了。

⑤橡皮纸的书上没有一个字,实在是一本“无字天书”。里面夹的是红红绿

绿彩色缤纷的丝线,白纸剪的朵朵花样。还有外婆给母亲绣的一双水绿缎子鞋面,

没有做成鞋子,母亲就这么一直夹在书里,夹了将近十年。外婆早过世了,水绿

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的。一对小小的喜鹊,一只张着嘴,一

只合着嘴。母亲告诉过我,那只张着嘴的是公的,合着嘴的是母的。喜鹊也跟人

一样,男女性格有别。母亲每回翻开书,总先翻到夹得最厚的一页。对着一双喜

鹊端详老半天,嘴角似笑非笑,眼神定定的,像在专心欣赏,又像在想什么心事。

然后再翻到另一页,用心地选出丝线,绣起花来。好像这双鞋面上的喜鹊樱桃,

是母亲永久的样本,她心里什么图案和颜色,都仿佛从这上面变化出来的。

⑥母亲为什么叫这本书为橡皮纸书呢?是因为书页的纸张又厚又硬,像树皮

的颜色,也不知是什么材料做的,非常的坚韧,再怎么翻也不会撕破,又可以防

潮湿。母亲就给它一个新式的名称——橡皮纸。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纸,是太

外婆亲手裁订起来给外婆,外婆再传给母亲的。书页是双层对折,中间的夹层里,

有时会夹着母亲心中的至宝,那就是父亲从北平的来信,这才是“无字天书"中

语文半期卷第4页(共7页)

{#{QQABAQSAggAoQAJAARgCQwmQCgGQkAGAAAoGQBAEsAIAQQFABCA=}#}

真正的“书”了。母亲当着我,从不抽出来重读,直到花儿绣累了,菜油灯花也

微弱了,我背《论语》《孟子》背得伏在书桌上睡着了,她就会悄悄地抽出信来,

和父亲隔着千山万水,低诉知心话。

⑦母亲生活上离不了手的另一本书是黄历。她在床头小几抽屉里,厨房碗橱

抽屉里,都各放一本,随时取出来翻查,看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黄历上一年二

十四个节日,母亲背得滚瓜烂熟。每次翻开黄历,要查眼前这个节日在哪一天,

她总是从头念起,一直念到当月的那个节日为止。我也跟着背:“正月立春、雨

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但每回念到八月的白露、秋分时,

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一丝凄凄凉凉的感觉。小小年纪,就兴起“一年容易又秋

风”的感慨。也许是因为八月里有个中秋节,诗里面形容中秋节月亮的句子那么

多。中秋节是应当全家团圆的,而一年盼一年,父亲总是在北平迟迟不归。

⑧《本草纲目》是母亲做学问的书,那里面那么多木字旁、草字头的字,母

亲实在也认不得几个。但她总把它端端正正摆在床头几上,偶然翻一阵,说来也

头头是道。其实都是外公这位山乡郎中口头传授给她的,母亲只知道出典都在这

本书里就是了。

⑨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

1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母亲的书"为线索组织材料,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来探究“母亲

的书”,勾勒母亲的形象,捕捉母亲的情感世界。

B.第⑤段的“好像这双鞋面上的喜鹊樱桃……都仿佛从这上面变化出来

的。"这句话通过“我”的心理活动写母亲的心理,表现外婆的爱触发了母亲绣

花的灵感。

C.本文通过生动的生活细节,来展现母亲的形象,从而表达她对母亲的赞美。

D.作者将母亲的书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平淡中注入深沉,温馨中透着爱怜,

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浅浅的愁绪。

15.文章围绕母亲的三本书,回忆了与母亲有关的哪些事?(2分)

16.赏析理解语句。(3分)

外婆早过世了,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的。

17.文章结尾说“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

的",这样说矛盾吗?为什么?(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计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8-21题。(共16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

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①②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

语文半期卷第5页(共7页)

{#{QQABAQSAggAoQAJAARgCQwmQCgGQkAGAAAoGQBAEsAIAQQFABCA=}#}

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

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选

自《魏文侯书·资治通鉴》)

注解: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②虞人:管理山林的

小官员。③焉:何,哪里。④罢:停止,取消。

18.下列加点词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与人期.行(约定)B.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C.天又雨.(下雨)D.乃.往,身自罢之(竟然)

19.选出与“公将焉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A.下车引之B.送孟浩然之广陵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择其善者而从之

20.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21.魏文侯是在什么情况下跟虞人会面的(用文中词语回答)?从中可以看出他

是个怎样的人?(4分)

(二)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22-23的题。(共7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2.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

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

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2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

赏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2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

(2)遥怜故园菊,_______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

(4)夜发清溪乡三峡,________。《峨眉山月歌》

(5)“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__,有

语文半期卷第6页(共7页)

{#{QQABAQSAggAoQAJAARgCQwmQCgGQkAGAAAoGQBAEsAIAQQFABCA=}#}

的是希望。《春》

(6)子曰:“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7)子曰:“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四、名著阅读(共7分)

25.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