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练习二:诚信-《刘子》《贞观政要》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练习二:诚信-《刘子》《贞观政要》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练习二:诚信-《刘子》《贞观政要》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练习二:诚信-《刘子》《贞观政要》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练习二:诚信-《刘子》《贞观政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一:信【名词,诚信】者行【名词,品行】之基【名词,根基】,行者人之本。人非行无以成,行非信无以立【动词,立身、立足】。故行之于人,譬【动词,譬如】济【动词,过河】之须舟也;信之于行,犹舟之待【动词,需要】楫【名词,船桨】也。将涉【动词,渡过】大川【名词,河流】,非舟何以济【动词,渡过】之?欲泛【动词,乘船航行】方舟,非楫何以行【使动用法,使……航行】之?今人虽欲为善而不知立行,犹无舟而济川也;虽欲立行而不知立信,犹无楫而行舟也。诚信是品行的根基,品行是做人的根本。人没有品行就不能有所成就,品行中缺少诚信人就不能立身于世。所以品行对于人来说,就像过河需要舟船;诚信对于品行来说,就像舟船需要船桨。想要渡过大河,没有舟船怎能渡过?想要驾驭方舟,没有船桨怎能使它航行?现在人虽想做好事却不知道要培养品行,就像没有舟船却要渡过大河;虽想培养品行却不明白要树立诚信,就像没有船桨却要使舟船航行。昔齐攻鲁,求【动词,索要】其岑鼎【鲁国的宝鼎,以形状高而尖而得名。岑,小而高的山】,鲁侯伪【动词,欺诈,不诚实】献他【代词,别的、另外的】鼎而请盟【动词,为释疑取信而对神立誓缔约的一种仪式,多杀生歃血】焉。齐侯不信,曰:“使【连词,如果】柳季【姬姓,展氏,名获,字季禽。春秋时鲁国大夫,因封地为柳下(今山东济南市平阴县孝直镇),又称柳下季,其谥号“惠”,又称柳下惠,以遵信守礼著称于世】云【动词,说】是【形容词,真的、正确的】,则请受之。”鲁使【动词,派出】柳季,柳季曰:“君以【介词,把】鼎为国【国家,这里指国家中最重要的东西】,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动词,保全】君之国,臣所难【动词,认为……难,不能】也。”乃献岑鼎。从前齐国攻打鲁国,索要鲁国的岑鼎,鲁侯献上别的鼎假充,并请求盟誓。齐侯不相信,说:“如果柳季说这是真的,那么我就接受。”鲁侯派柳季去,柳季说:“君上把岑鼎当作国家的宝贝,诚信也是我最重要的宝贝。现在要破坏我的宝贝,来保全您的宝贝,我认为这很难做到。”鲁侯于是献上岑鼎。小邾【这么可爱的诸侯国名,在今山东滕州一带】射【人名,小邾国的大夫】以【介词,带着】邑【城镇,这里指小邾国的句绎(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奔【动词,投奔】鲁,曰:“使【连词,如果】子路【孔子的弟子仲由,字子路,又称季路】要【yāo,动词,约定】我【特殊句式,省略介词“于”+状语后置】,吾无盟矣。”乃使子路。子路辞【动词,推辞】焉。季康子【人名,鲁国的正卿大夫】谓之曰:“千乘【固定词组,兵车千辆,这里指鲁国这样的中等诸侯国;大的诸侯国则称万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一言,子何辱焉?”子路曰:“彼不臣【固定词组,不守臣节,不合臣道】而济【成功,使动用法,使……成功】其言,是不义也,由不能矣。”小邾国的大夫射要带着句绎城的势力投奔鲁国,说:“如果子路能来与我定约,我就不需要盟誓。”于是鲁国就派子路前去,子路推辞了。季康子对他说:“射不相信鲁国这千乘之国的盟誓,却相信您的一句话,您去出使有什么屈辱的呢?”子路说:“他不守臣节,我们却要让他的话变成现实,这是不合道义的,我不能做这样的事。”夫柳季、季路,鲁之匹夫【固定词组,平常的人】,立信于衡门【固定词组,以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而声驰【动词,传扬,传播】于【介词,在】天下【特殊句式,状语后置】。故齐邾不信千乘之盟,而重【动词,重视】二子之言,信之【连词,主谓之间】为德,岂不大哉!故言必如【动词,依从、按照】言,信之符【名词,凭证】也。君子知诚信之为贵,故必诚信而行;君王知诚信之为贵,故以【介词,凭借】信施教【固定词组,进行教育】则立【形容词,成功】,以信莅【动词,治理、处理】事则正【形容词,公正、合理】,以信赏罚则明【形容词,清明】。由此而言:信之为行,其德【名词,功能、影响】大矣!柳季、子路,是鲁国的普通人,身居陋室而能树立诚信,名声在天下传扬。因此齐国和邾国不相信千乘之国的盟誓,却看重两位先生的话,诚信作为一种道德,难道不是很重要嘛!所以说了话就一定按照说的话去做,这是诚信的凭证。君子知道诚信是可贵的,所以一定谨守诚信去做事;君王知道诚信是可贵的,所以凭借诚信进行教育就能成功,凭借诚信处理事情就能公正,凭借诚信奖赏惩罚就能清明。通过这些可以得出结论:诚信作为一种品行,它的影响和作用太重要了!(节选自《刘子》,有删改)材料二:贞观【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初,有上书请去【动词,清除】佞臣【固定词组,奸邪谄媚之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动词,任用】,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动词,回答】曰:“臣居草泽【固定词组,民间】,不的【dì,副词,确实】知佞者,请陛下佯【动词,假装】怒以【连词,表目的】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固定词组,对帝王或尊者暴怒的敬称】,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固定词组,顺从人情】阿【ē,迎合】旨【名词,心意】,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固定词组,庶人、百姓】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介词,在】天下【特殊句式,状语后置】,不欲以诈道训【动词,教导】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动词,采纳】也。”贞观初年,有人上书请求清除奸邪谄媚的臣子。太宗说:“我任用的人,都认为是贤臣,你知道奸佞之人是谁吗?”上书人回答说:“我在民间,不能确知谁是佞臣。请陛下假装发怒来试探群臣,如果谁不怕陛下的雷霆之怒,能直言进谏,那就是正直之人;如果谁依顺陛下、迎合心意,那就是奸佞之人。”太宗对封德彝说:“流水是清澈,还是混浊,在于它的源头。君主是施政的源头,百姓就像流水,君主自己做了欺诈之事,却想让臣下行为正直,这就像源头混浊而希望水流清澈一样,按道理来说是不合适的。”太宗对上书人说:“我想在全天下推行真正的诚信,不想用欺诈的方法引导风俗,你的建议虽然很好,但我不能采纳。”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孔子曰‘民无信不立’,昔项羽既入咸阳,已制【动词,控制】天下,向【连词,如果】能力行【固定词组,努力实践】仁信,谁夺耶?”房玄龄对曰:“仁、义、礼、智、信,谓之五常【名词,纲常】,废【动词,抛弃】一不可,能勤行【固定词组,努力实行】之,甚有裨益【固定词组,益处、好处】,殷纣【商朝末代帝王帝辛】狎侮【固定词组,轻慢】五常,武王夺之;项氏以【连词,因为】无信为汉高祖所夺,诚【副词,确实】如圣旨【固定词组,圣人的意旨】。”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对侍从大臣说:“孔子说过‘如果百姓不信任国家,便不能立国。’先前项羽攻入咸阳之后,已经控制了天下,如果他能努力实践仁义诚信,谁能夺走他的天下呢?”房玄龄回答说:“仁、义、礼、智、信是所谓的五常,抛弃任何一个都不行,如果能够努力实行五常,是大有益处的。殷纣王轻慢、不重视五常,周武王夺了他的天下,项羽因为不讲诚信被汉高祖夺了天下,确实像陛下说的一样。”(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五·论诚信,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人非行无以成,行非信无以立。故行之于人,譬济之须舟也;信之于行,犹舟之待楫也。将涉大川,非舟何以济之?欲泛方舟,非楫何以行之?今人虽欲为善而不知立行,犹无舟而济川也;虽欲立行而不知立信,犹无楫而行舟也。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齐侯不信,曰:“使柳季云是,则请受之。”鲁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也。”乃献岑鼎。小邾射①以邑奔鲁,曰:“使子路要我,吾无盟矣。”乃使子路。子路辞焉。季康子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一言,子何辱焉?”子路曰:“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不义也,由不能矣。”夫柳季、季路,鲁之匹夫,立信于衡门,而声驰于天下。故齐邾不信千乘之盟而重二子之言信之为德岂不大哉故言必如言,信之符也。君子知诚信之为贵,故必诚信而行;君王知诚信之为贵,故以信施教则立,以信莅事则正,以信赏罚则明。由此而言:信之为行,其德大矣!(节选自《刘子》,有删改)材料二: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孔子曰‘民无信不立’,昔项羽既入咸阳,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谁夺耶?”房玄龄对曰:“仁、义、礼、智、信,谓之五常,废一不可,能勤行之,甚有裨益,殷纣狎侮五常,武王夺之;项氏以无信为汉高祖所夺,诚如圣旨。”(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五·论诚信,有删改)【注】①射:人名,小邾国的大臣。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故齐A邾不信B千乘之盟C而重D二子之言E信之F为德G岂不大哉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要,在文中是“约定”的意思。与《鸿门宴》“张良出,要项伯”中的“要”的词义一样。B.辞,在文中是“拒绝”的意思。与《琵琶行》“莫辞更坐弹一曲”中的“辞”词义一样。C.衡门,在文中指“简陋的房屋”,与《归去来兮辞》“乃瞻衡宇”中的“衡宇”词义一样。D.的,在文中是“确实”的意思。与《与妻书》“的的非吾所忍”中的“的”词义一样。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行就无法成事,如果品行中没有诚信也就无以立身,诚信对于行为而言,就如同行船需要船桨一样重要。B.小邾射逃奔到鲁国,希望和子路约定,却不相信与鲁国订立的盟约,但是子路以他不尽为臣之道为由直接拒绝了他。C.太宗认为君臣关系像水源和流水一样,如果君主做出诈伪的行为,就如同水的源头浑浊,可见,太宗对自身要求很高。D.两则材料都以“诚信”作为论述的中心,材料一论述守信作为美德的重要性,材料二论述诚信对于治国的重要性。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不义也,由不能矣。(2)昔项羽既入咸阳,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谁夺耶?14.下面材料为什么可以用作材料一的论据?请结合本文的内容,简要说明理由。秦孝公使商鞅攻魏,魏遣公子昂逆而拒之。鞅谓昂曰:“昔鞅与公子善,今俱为两国将,不忍攻,愿一饮燕休二师。”公子许焉,遂与之会。鞅伏甲虏之,击破魏军。及惠王即位,疑其行诈,遂车裂于市。夫商鞅,秦之贵臣,名重于海内,贪诈伪之小功,失诚信之大义,一为不信,终身取尤,卒至屠灭,为天下笑。

【参考答案】10.CEG。11.A。“要项伯”的“要”是“邀请”。12.B。错在“直接拒绝了他”,文中拒绝的是季康子。13.(1)他不守臣节,我们却要让他的话变成现实,这是不合道义的,我不能做这样的事。(2)先前项羽攻入咸阳之后,已经控制了天下,如果他能努力实践仁义诚信,谁能夺走他的天下呢?14.由材料一中的“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信之为行,其德大矣”可知,材料一论述了守信作为美德的重要性。题目中的文段讲的是商鞅不讲“信”的后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