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人物称谓 课件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人物称谓 课件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人物称谓 课件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人物称谓 课件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人物称谓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物称谓考情分析考情分析:人物称谓是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其内容上至帝王、皇后、太子,如“陛下”“中宫”“东宫”等,下至平民百姓,如“遗民”“名(字)”等。这些称谓不仅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还涉及辈分、地位等伦理学的知识。掌握这类知识,不仅是应对考试的需要,也是提升个人文化素养的基础。提升方法:1.加强针对性训练。古代文化常识不能只靠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理解与灵活运用。可制作小卡片,强化记忆;也可同学间互相出题,互相考查,提高解题能力。另外,要注意收集、整理平时做过的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练习题,尤其是那些做错的题。2.依托“文言文阅读”设题内容,遵循古代文化常识题解题“两步法”。第一步,依据积累直接判断。主要指依靠平时教材知识、历史知识、生活常识等直接判断选项正误。第二步,回归原文推断。这一步相当于对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结合语境,从文中搜集相关的信息加以推断。录目content’s1人称姓名2皇帝称号3谦称4敬称录目content’s5特殊称谓6年龄称谓01Chapter’s

名一、人称姓名(名称、字、号)真称姓名(或名):名由父亲或尊长取定。用于自称。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用于做介绍,为人作传。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尊者对卑者称名。

链接教材:赤(公西华,名赤)!尔何如?(必修下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人称姓名(名称、字、号)称字: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称呼。以字行指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称别号: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名和号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号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则表示一种尊敬。一、人称姓名(其他称呼)称官名:将一个人所任官职名称作为他的称谓。链接教材: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白居易时任江州司马)青衫湿。(必修上册《琵琶行并序》)称爵名:以爵位名来称呼。爵位指君主国家贵族封号的等级。将一个人的出生地作为他的称谓。如柳宗元是河东称籍贯人,故称“柳河东”。一、人称姓名(其他称呼)称郡望:郡望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韩愈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称斋名:指用书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一、人称姓名(其他称呼)称排行:在姓氏后加上行第(或再加名号、官爵)以称呼。如韩愈称张籍为“水部张十八员外”,因张籍为水部员外郎,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几项兼称:一般是官职、籍贯、姓、名、字、号等任几项兼称。皇

号02Chapter’s二、皇帝称号尊号:是对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秦代,皇帝和皇后往往在生前就有尊号。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谥号有褒、贬、怜三种寓意。批判性的:灵、厉、炀等表同情的:哀、怀、憨等表扬性的:文、景、武、惠等链接教材: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二、皇帝称号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是对已逝皇帝的敬称,如唐太宗、宋太祖。年号: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汉武帝即位后首创。二、皇帝称号改元: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一君在位而多次改用新年号也称改元,到了明代以后,规定一帝一元,如此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他被称为乾隆皇帝。03Chapter’s谦

三、谦称(王侯自称)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译为“我、我的”。自秦始皇起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寡人:古代诸侯王的谦称,后用作皇帝的谦称,译为“我”。链接教材: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必修下册《齐桓晋文之事》)三、谦称(王侯自称)孤:古代王侯的自称,译为“我”。《赤壁之战》:“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不穀(gǔ):不善。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辞,译为“我”。三、谦称(臣子自称)臣:①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一般为男性谦称,可译为“我”。②对君父的自称。链接教材: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必修下册《鸿门宴》)老臣:官吏对君主的自称,多指年长者。下官:官吏自称的谦辞。卑职:旧时下级官员对所属上司的谦称。三、谦称(百姓自称)仆:愚某谦称,译为“我”。链接教材: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必修下册《答司马谏议书》)鄙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不才、不佞:本义为没有才能的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三、谦称(百姓自称)不肖、不敏:无才。自谦之词。拙: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抽著、抽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三、谦称(女子自称)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译为“我”。链接教材: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选择性必修下册《孔雀东南飞并序》)贱妾:女子自称。婢子:古代妇女自称的谦辞,译为“我”。三、谦称(自称家人)家严:亦称“家君”“家尊”,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家慈旧时对别人称自己母亲的谦辞。旧俗有“严父慈母”之说,故有此称。舍弟:对人称自己的弟弟,谦辞。对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称呼前常加“舍”字。三、谦称(自称家人)拙荆: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荆”本为一种灌木,荆钗布裙为古代贫寒:人家妇女的穿着,故以此代称。又作“山荆”“荆室”。贱息:古人对自己儿子的谦称。三、谦称(自称家人)犬子:对人称自己的儿子。息女:古人对人称自己的女儿。如“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弱息:称自己幼弱的子女,犹言“小儿”“小女”。敬

称04Chapter’s四、敬称(称君王)万岁:本为祝颂之词。古人饮酒上寿的祝词,后用于祝颂帝王。后成为帝王的代称。圣上:对皇帝的尊称。车驾:驾,特指帝王的车乘。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车驾”“圣驾”代称皇帝。四、敬称(称君王)陛下:①宫殿的台阶下。②对帝王的尊称。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陛下”为帝王的尊称。天子: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链接教材:天子非常赐颜色。(选择性必修中册《燕歌行并序》)四、敬称(称君王)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帝王所用或与之有关的事物,通常前面加“御”字。殿下:古代对诸侯或皇太子等的尊称。汉以来通称诸侯王为“殿下”。唐初,皇太后、皇后、皇太子也称“殿下”。四、敬称(称君王)太子:帝王的儿子中已经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东宫:太子所居之宫,后借指太子。这与“中宫”又可借指皇后是同样道理。四、敬称(称臣子)麾下:古代对将帅的敬称。“麾”是古时军中将帅指挥用的旌旗,为将帅指挥权力的象征,故以此称之。执事:办事的官吏。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四、敬称(称臣子)麾下:古代对将帅的敬称。“麾”是古时军中将帅指挥用的旌旗,为将帅指挥权力的象征,故以此称之。执事:办事的官吏。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阁下:对人的敬称,译为“您”。四、敬称(称臣子)左右:①旧时书信中称对方,不直称其人,仅称他的左右以示尊敬。②身边侍候的人,近臣。君: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节下:秦汉以后,对将领、使臣或地方疆吏的敬称。四、敬称(称师、长)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孔子的弟子尊称孔子为“夫子”对老师的称呼。链接教材: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必修下册《齐桓晋文之事》)丈人:对年长男子的尊称,与今之“岳父”不同,译为“您”。链接教材:汉天子我丈人行也。(选择性必修中册《苏武传》)”。四、敬称(称师、长)亚父:亚,次一等的。对年长者的尊敬称呼。表示仅次于父亲。链接教材:亚父者,范增也。(必修下册《鸿门宴》)膝下:古代对父母的敬称。往往用于书面语。爷:尊人之称。也指父亲。四、敬称(称师、长)高堂:古称父母为高堂。泰山:旧时称妻之父为泰山。称妻之母为泰水。先考:对已故父亲的敬称,又称“先君”。四、敬称(称师、长)先妣(bǐ):对已故母亲的敬称。足下:敬辞,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足下。链接教材:再拜献大王足下。(必修下册《鸿门宴》)四、敬称(称同辈)卿:古代对男子的敬称;也可指君对臣的称谓,夫妻、朋友间的爱称。链接教材: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选择性必修下册《孔雀东南飞并序》)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如孔子、孟子。也用以尊称对方四、敬称(称同辈)公:①爵位名。②官阶最高的官,引申为对人的敬称。吾子:尊称对方,表示亲切。特

谓05Chapter’s五、特殊称谓(百姓称谓)百姓:古指百官。战国时,“百姓”成为平民的通称,与“民”为同义词。布衣:借指平民百姓。古代平民穿麻布葛衣,故“布衣”成了平民的代称。黎民:即平民、众民之意。与“黎庶”“黎氓”“庶人”“庶民”等同义。五、特殊称谓(百姓称谓)闾左:居于里巷左侧的平民。一说秦时贫贱者居闾左。泛指百姓。与之相对,汉代以右为尊,豪门大族则称“豪右”。黔首:战国及秦代对平民的称谓。黔,黑色。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黔首”。链接教材: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必修下册《谏逐客书》)五、特殊称谓(百姓称谓)褐:贫贱者的代称,褐是麻毛织品,是贫苦人穿的衣服。褐夫指卑贱贫苦者。遗民:亡国之民;改朝换代后不愿出仕的人。五、特殊称谓(职业称谓)士:先秦时期贵族的最低等级,位次于大夫。后泛指读书人,知识阶层。链接教材:于是六国之士。(选择性必修中册《过秦论》)青衿:指代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古代学子之服,后成为读书人代称,也借指少年。伶人:乐官,乐人。泛指表演歌舞的人。五、特殊称谓(职业称谓)庖丁:厨师,一说“庖丁”指名为“丁”的厨师。链接教材: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必修下册《庖丁解牛》)巫医:古代坐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方士:方术之士,古代自称能求仙炼丹使人长生不老的人。泛指从事医、卜、星、相之类职业的人。商贾:商人的统称。五、朋友间的关系称谓(身份)贫贱之交:指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布衣之交:指不拘地位高低、平等相处的朋友。五、朋友间的关系称谓(情谊)金兰之交:指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莫逆之交:指彼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五、朋友间的关系称谓(共患难)刎颈之交:指能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患难之交:指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五、朋友间的关系称谓(年龄)竹马之交:指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忘年交:指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而交情深厚的朋友。年

谓06Chapter’s六、年龄称谓(婴幼儿)襁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以此比喻年纪幼小。孩提:开始会笑、可提抱的幼儿。(4-6岁)六、年龄称谓(童年)龀(chèn)韶(tiáo):龀指儿童换牙时,七八岁。总角、垂髫:指幼年儿童。链接教材:总角之宴,言笑晏晏。(选择性必修下册《氓》)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代指成童。链接教材: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选择性必修下册《项脊轩志》)六、年龄称谓(成年)笄(jī)年:指女子十五岁。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后也指男子二十岁左右。六、年龄称谓(壮年)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六、年龄称谓(中老年)知命、知天命:五十岁。花甲、花甲子、耳顺之年:六十岁。天干地支按顺次可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或“花甲子”。链接教材:六十而耳顺。(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六、年龄称谓(中老年)耆(qí)艾:年寿高。古称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古稀:七十岁。耄耋(màodié):指高寿,老年。“耄”指八九十岁,“耋”指七八。期(qī)颐:一百岁。知识拓展仿真模拟1.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侯,古爵位名。古代封爵有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直至清代仍沿用。B.子,古代对男子的通称。如男子、士子、舟子、才子等都是这种用法。C.寡人,古代王侯或士大夫自谦之词。唐以后只有皇帝能称寡人。D.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封号,汉武帝首创。新皇帝即位后,往往要改变年号,称为改元。如汉武帝最后一个年号为后元,昭帝即位后改年号为始元。2.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A.古代对一个人的称谓有许多方式。称杜甫为杜工部,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称陆游为陆放翁,分别是以谥号、官职、别号来称呼的。B.“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辞有令父、令尊等;称自己的母亲时,谦辞有家母、家慈等。C.“冠礼”与“笄礼”,都是古代嘉礼的一种。古代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冠礼”,女子十五岁时举行“笄礼”,以表示成年,这时才能取字。D.世翁是世交之家的晚辈对长辈男子的称呼,亦用作对长者的敬称。令郎是对对方儿子的敬称。犬子则是称自己的儿子。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