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模考试卷19_第1页
语文高考模考试卷19_第2页
语文高考模考试卷19_第3页
语文高考模考试卷19_第4页
语文高考模考试卷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高考模考试卷19

高考语文模考试卷(19)

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

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女口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a

3.第口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

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I【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必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

选。

第I卷(选择题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凑和文给给事必躬亲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B.蛰伏大杂烧克敌致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C.宣泄名信片贸然行事为山九仞,功亏一提

D.松弛挖墙脚乐不可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经过传统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我们精神上才有了

华夏儿女的文化印记。

(2)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中国在过程中

也在全力实践这一理念。

(3)朝鲜媒体近期接连发表评论,美国接受朝鲜提出的签订和平协定以替代

《朝鲜停战协定》的建议。

A.熏染筹办督促B.熏陶筹措督促

C.熏陶筹办敦促D.熏染筹措敦促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项是

A.选举临近的关头取悦选民、挽救不断下跌的民众支持率。

B.利用自然,掌握和运用规律,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

C.的边缘,成为城市化浪潮中社会治理的尴尬地带。

D.经济学家认为,在当前经济回暖的情况下。假如过早地退出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

可能会让已经取得的成果化为泡影,进而恶化就业形势。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1-

A.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加剧、资源能源耗竭等挑战,大力提升和培育低碳竞争

力,能为企业和国家逆势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和不竭动力。

B.社科院考古专家认为河南安阳曹魏大墓为曹操墓的阶段性结论具有相当的根据,但并

非最终结论,要“盖棺定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C.出版业当然要讲究装帧艺术,讲究宣传造势和市场营销,但要想真正赢得读者、赢得

市场,最终还是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D.由于菲律宾东部的太平洋沿岸海水没有出现重大变动,菲火山地震研究所今天下午解

除了智利大地震引起的海啸可能袭击菲国的警戒状态。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祭孔大典

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

典,两千多年来,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祭孔大典是山东省曲阜

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是集乐、歌、

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于每年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时举行。

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

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

王祭孔之先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直至县县有孔庙的盛

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c元、明、清三个朝代皇帝为孔子举行

国家祭奠的主要场所在北京孔庙:随着历代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恢弘,礼

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

道拜谒,总计达196次。

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自唐玄宗于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后,

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至清代,祭

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祭孔子。

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

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1986年,沉寂了半个世纪的祭孔大典经曲阜市文化部门挖掘

整理,在当年的“孔子故里游”开幕式上得以重现:

祭孔大典的神奇魅力,充分表现在乐、歌、舞、礼四种艺术形式上。乐、歌、舞都是紧

紧围绕“礼”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c祭孔大典用艺术的

形式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了孔

子学说中的“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

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发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祭孔大典”,对于弘

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

值,它所阐释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髓,将对中国乃至华人世界的文化传播产生积极

的影响。

6.下列选项中关于“祭孔大典”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祭孔大典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主要在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

B.祭孔大典是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

C.祭孔大典历经两千多年从未间断,是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L的一个奇迹。

D.祭孔大典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表演紧紧围绕“礼”而

进行。

7.下列对历代祭孔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A.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汉高祖用“太牢"祭祀孔子,祭孔活动逐步升级。

B.祭祀孔子的活动升格为国之大典,是自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工”以后开始的。

C.清代,祭祀孔子最为隆重盛大,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祭孔子。

-2-

D.民国政府对祭孔的程序和礼仪做F较大变动,明令全国各地都要祭孔。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达到了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

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

B.中国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都对孔子进衍过祭祀。

C.祭孔大典用艺术的形式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的才、L”

的涵义。

D.发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祭孔大典”,对于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

价值。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颜之仪,字子升,琅邪临沂人也,晋侍中含九世孙。祖见远,齐御史治书。正色立朝,

有当官之称。及梁武帝执政,遂以疾辞。寻而齐和帝暴崩,见远恸哭而绝。梁武帝深恨

之,谓朝臣日:“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人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当时嘉其忠烈,

咸称叹之。父协,以见远蹈义忤时;遂不仕进。梁元帝为湘东王,引协为其府记室参军

协不得己,乃应命

之仪幼颖悟,三岁能读《孝经》。及长,博涉群书,好为词赋、尝献《神州颂》,辞致

雅赡。梁元帝手敕报日:“枚乘二叶,俱得游梁;应贞两世,并称文学我求才子,鳏慰

良深。”

江陵平,之仪随例迁长安。世宗以为麟趾学士,稍迁司书上士。高祖初建储宫,盛选师

傅,以之仪为侍读。太子后征吐谷浑,在军有过行,郑译等并以不能匡弼坐谴,唯之仪以

累谏获赏。即拜小宫尹,封平阳县男,邑二百户。宣帝即位,迁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

夫,进爵为公,增邑一千户帝后刑政乖僻,昏纵日甚,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

不止。深为帝所忌。然以恩旧,每优容之。及帝杀王轨,之仪固谏。帝怒,欲并致之于

法。后以其谅直无私,乃舍之。

宣帝崩,刘防、郑译等矫遗诏,以隋文帝为丞相,辅少主。之仪知非帝旨,拒中弗从。

防等草诏署讫,逼之仪连署。之仪厉声谓防等日:“主上升遐,嗣子冲幼,阿衡之任,宜

在宗英方今贤戚之内,赵玉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公等各受朝恩,当思尽忠报

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之仪有死而已,不能诬罔先帝。”于是防等知不可屈,乃代

之仪署而行之a。文帝后索符玺,之仪又正色日:“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

之?”于是隋文帝大怒,命引出,将戮之,然以其民之望也,乃止。出为西疆郡守。

隋文帝践极,诏征还京师,进爵新野郡公。开皇五年,拜集州刺史。在州清静,夷夏悦

之。十年正月,之仪随例入朝。隋文帝望而识之,命引至御坐,谓之曰:“见危授命,临

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乃赐钱十万、米一百石。十一年冬,卒,年六十

九。有文集十卷行于世。

(《周书》列传第三十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武帝深恨之恨:怨恨

B.然以恩旧,每优容之优容:宽容

C.奈何一但欲以神器假人假:授,给予

D.命引出,将戮之弓|:拉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3-

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D.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颜之仪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①当时嘉其忠烈,咸称叹之

②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

③及帝杀王轨,之仪固谏

④之仪知非帝旨,拒而弗从

⑤之仪有死而已,不能诬罔先帝

⑥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

Ao①③⑥B„②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之仪幼年颖悟,长大后,喜欢写词赋,曾经给梁元帝进献了一篇《神州颂》,文

辞典雅富丽,梁元帝亲自回书称赞他的才能。

B.颜之仪曾被选为太子侍读,可后来太子征讨吐谷浑时,在军中有不轨行为,其他人

都因不能纠正辅助而受到责罚,只有颜之仪因为屡次劝谏而获赏。

C.宣帝去世后,刘防、郑译等人伪造遗诏,让隋文帝接替宣帝做皇帝,颜之仪知道不

是宣帝的旨意,拒绝相从。

Do隋文帝做了皇帝后,将他征回京师,加封了他爵位,认为颜之仪是一位能“见危授

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人。

临沂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语文-4-

2010.3

第H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后刑政乖僻,昏纵日甚,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5分)

(2)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5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国者的排挤、压制

和迫害。

(1)如何理解“百种千般巧”的“巧”?请作简要分析。(4分)

(2)上阕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阕写“道是天公果惜花”,欲抑先扬,具有“味

外之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子曰:“,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2)参差芍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o(《诗经•关雎》)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亦余心之所善兮,o(屈原《离骚》)

寄蜉蟒于天地,。(苏轼《赤壁赋》)

(4)故木受绳则直,o(荀子《劝学》)

清水出芙蓉,(李白《忆旧游》)

五、(12分)

16.将下列语句依次填人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4分)

生活中,我们的心不也正如这盛水的容器吗?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挫折、苦难

和种种的不如意也许随时都会降临到你的头匕那就让你的心胸像海洋那样宽广吧!

①与人交往,真的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

②这样的人,才会真正的内心和谐

③这样的人,才会走向人生的顶峰

④这样的人,才会成为众人心目中可亲、可敬的知己

⑤古往今来,没有哪个心胸狭窄的人会取得事业的成功

⑥常言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7.两位高中生寒假期间在外打工做粗活,遇到他们的熟人后,两人表现各异:其中甲

同学羞愧尴尬,腼腆异常;乙同学则自豪开朗,热情大方。请各用一个比喻句对两位高中

生的上述情态进行描写。(4分)

(1)腼腆者:.

(2)热情自信者:.

18.下面是一段学生作文的原稿和老师的修改稿。文章记叙了“我”和外公之间的真挚

感情:外公和“我”嬉戏,外公送给“我”石榴树的种子,和“我”一起种树、浇水、施

肥,外公生病去世。老师对该作文的标题和结尾进行了修改。请你比较原作和老师的修改

稿,并用简-5-明的语言说说老师这样修改的理由。(4分)

原稿能

标题我和外公

今年初夏的一天——外今年初!

公的忌日,我回到了外婆家,公的忌日,4

见到熟悉的一切,我又情不自看着那棵枝4

结尾禁地想起了亲爱的外想起了的垢榴树,我

外公对我的关心。我再也控制被打开:外公

不住自己的感情,泪眼婆娑,公询问“我”

亲爱的外公,你还好吗?红又大的石W

答:(1)标题修改的理由:.

(2)结尾修改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

陈小手

汪曾祺

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①。什么人家请哪位

老娘,差不多都是固定的。一家宅门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三少奶奶,生的少爷、小

姐,差不多都是一个老娘接生的。老娘要穿房入户,生人怎么行?老娘也熟知各家的情

况,哪个年长的女佣人可以当她的助手,当“抱腰的”,不需临时现找。而且,一般人家

都迷信哪个老娘“吉祥”,接生顺当。——老娘家都供着送子娘娘,天天烧香。谁家会请

一个男性的医生来接生呢?——我们那里学医的都是男人,只有李花脸的女儿传其父业,

成了全城仅有的一位女医人。她也不会接生,只会看内科,是个老姑娘。男人学医,谁会

去学产科呢?都觉得这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但也不是绝对没有。陈小手就

是=位出名的男性的产科医生。

陈小手的得名是因为他的手特别小,比女人的手还小,比一般女人的手还更柔软细嫩。

他专能治难产。横生、倒生,都能接下来(他当然也要借助于药物和器械)。据说因为他

的手小,动作细腻,可以减少产妇很多痛苦。大户人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请他的。

中小户人家,忌讳较少,遇到产妇胎位不正,老娘束手,老娘就会建议:”去请陈小手

吧。”陈小手当然是有个大名的,但是都叫他陈小手。

接生,耽误不得,这是两条人命的事。陈小手喂着一匹马。这匹马浑身雪白,无一根杂

毛,是一匹走马。据懂马的行家说,这马走的脚步是“野鸡柳子”,又快又细又匀。我们

那里是水乡,很少人家养马。每逢有军队的骑兵过境,大家就争着跑到运河堤上去看''马

队”,觉得非常好看。陈小手常常骑着白马赶着到各处去接生,大家就把白马和他的名字

联系起来,称之为“白马陈小手”。

同行的医生,看内科的、外科的,都看不起陈小手,认为他不是医生,只是一个男性的

老娘。陈小手不在乎这些,只要有人来请,立刻跨上他的白走马,飞奔而去。正在呻吟惨

叫的产妇听到他的马脖上的銮铃的声音,立刻就安定了一些。他下了马,即刻进产房。过

了一会(有时时间颇长),听到“哇”的一声,孩子落地了。陈小手满头大汗,走了出

来,对这家-6-的男主人拱拱手:“恭喜恭喜!母子平安!”男主人满面笑容,把封在

红纸里的酬金递过去。陈小手接过来,看也不看,装进口袋里,冼洗乎,喝一杯热茶,道

一声“得罪”,出门上马。只听见他的马的銮铃声“哗棱哗棱”,,,,走远了。

陈小手活人多矣。

有一年,来了联军。我们那里那几年打来打去的,是两支军队。一支是国民革命军,当

地称之为“党军”;相对的一支是孙传芳的军队。孙传芳自称“五省联军总司令”,他的

部队就被称为“联军”。联军驻扎在天王庙,有一团人。团长的太太(谁知道是正太太还

是姨太太),要生了,生不下来。叫来几个老娘,还是弄不出来。这太太杀猪也似的乱

叫。团长派人去叫陈小手

陈小手进了天王庙。团长正在产房外面不停地“走柳”②。见了陈小手,说:“大人,

孩子,都得给我保住!保不住要你的脑袋!进去吧!”

这女人身上的脂油太多了,陈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孩子掏出来了。和这个胖

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迤里歪斜走出来,对团长拱拱手:“团长!恭喜

您,是个男份子,少爷!”

团长觥牙笑了一下,说:“难为你了!请!”

外边已经摆好了一桌酒席。副官陪着。陈小手喝了两盅。团长拿出二十块现大洋,往陈

小手面前一送:“这是给你的!——别嫌少哇!”

“太重了!太重了!”

喝了酒,揣上二十块现大洋,陈小手告辞了:“得罪!得罪!”

“不送你了!”

陈小手出了天王庙,跨上马。团长掏出枪来,从后面,一枪就把他打下来了。

团长说:“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这

小子,大欺负人了!他奶奶的!”团长觉得怪委屈。

(选自《汪曾祺作品精选》)

[注]①老娘:接生婆。②走柳:方言,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多指心里焦虑不安。

19.小说开场交待了当地特有的风俗和请老娘的种种“讲究”,请简要说明其在文中的

作用。(4分)

20.结合全文,概括并简要分析陈小手的形象特点。(4分)

21.小说中团长既摆酒席宴请陈小手,又封他二十块现大洋,可最后却又一枪把他从马

上打下来。如何理解这一矛盾的情节?(4分)

22.有人认为,陈小手之死完全是偶然的,因为他不幸遇上了一个草菅人命的军阀团

长。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钱学森的遗产(节选)

安然

每一颗巨星的陨落,都会让我们伤感一番,都会让我们头顶的星空暗淡些许。然而,似

乎很少有一颗巨星之扬,会如钱学森的离去一样,引起从上至下的深切关注。

在中国,很少有一位科学家能取得如此卓越的专业成就,同时其命运与政治、民族、时

代有如此紧密的联系,更鲜有一位科学家,如此广泛地涉猎如此广泛的领域。

在中国,钱学森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名字,而且是对科学家这个词的诠释。

大多数人从走进学校的那一天起就认识了他——教学楼的墙壁上总是悬挂着中外科学巨

匠们的画像用以激励学生,钱学森就是其中的一位。俊逸的外表、优雅的气质、和蔼的微

笑、深邃的眼光、圆阔的额头、稀疏的头发。在无数青年人的脑海里,钱学森定格了一个

完美的科学家形象。

-7-

在这个国家,对钱学森的尊重,几乎就象征着对知识、对科学的崇尚。

导弹、卫星、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学,钱学森的专业领域虽然并不直接关乎民生,但

是,这位科学家的故事却能够被许许多多普通老百姓津津乐道,因为他不仅是一位科学

家,还是一个爱国者、一名军人;是一种精神、--种骄傲。一个从美国人的软禁中挣脱出

来返回祖国的科学英才,他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当这个故事契合了中国人传统中的

“家国情怀”和现实中的政治热情的时候,一个科学英雄就矗立起来了,早已超越了科学

技术本身。而他所创建和领导的航天事业,让他的祖国能够发射导弹,把卫星送上天,从

一个处在冷战时代的落后国家,到迅速拥有了强大防御能力——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大计来说,钱学森的功绩似乎如何解读都不为过。这位中国的“导弹之父”不仅是一名技

术专家,还被认为是一位文、理、工结合型的科学家。

1950年以后,他在美国麦卡锡运动泛滥成灾,自己受到无端指控,行动自由受到美国移

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特务的监视,而且被吊销了国防部的通行证门无法再继续参与机

密军事科技研究的情况下,为了转移美方的注意力,及时调整心态,进入一个新的理论领

域,并最终创建了“工程控制论”。在他回国之后,”工程控制论”在国内形成为健全的

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体系,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

持。

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提出了由系统工程、系统学、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等理论组成的

“系统科学”思想。至此这位各受尊崇的科学家似乎找到了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他

快速地挣脱了“导弹轨迹”的束缚,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科学理论”的路

线,开始了一场对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全面解读。

他开始审视中医,“我并不是一个中医,但我认为传统医学是个珍宝,因为它是几千年

实践经验的总结,分量很重。更重要的是: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

医的严重缺点。”钱学森对于中医的论述显然没有他“卫星上天”的成就那般令世人信

服,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和他的追随者不断解读更广泛领域的科学问题。

1958年,钱学森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

林学》的文章,此文被视为钱学森对建筑与城市研究的肇始。后来钱学森公开提出:要发

扬中国园林建筑,特别是皇帝的大规模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把整个城市建

成一座大型园林,钱称之为“山水城市”。在他的倡议下,1993年2月27日在北京召开

了“山水城市座谈会”,钱学森在为此次大会寄来的书面发言中说,“山水城市的设想是

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山水城市不该是21世纪的社会主

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吗?”

钱学森的“系统科学观”总能被应用到不同领域而推出新的理论。比如,他和年轻学者

张沁文于1980年提出了农业系统工程理论,用以分析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

策。功成名就的钱学森着迷于以他从航天技术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系统科学的方法,去

解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形形色色的问题。在这个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科

学家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尽管让他的同胞最为他自豪的,还是他那些最为

“宏大”的作品——震天动地的导弹、划过苍穹的卫星,但理解钱学森,仅有这些是不够

的。

19.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具有怎样的作用?(4分)°

20.本文题目是“钱学森的遗产”,钱学森给后人留下了哪些丰厚的遗产?请分条陈

述。(6分)

21.钱学森是科学家、“导弹之父”,本文不但介绍了他在航天科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还重点介绍了钱学森在其他领域的突出贡献。这样写是否会导致详略不得当,重点不突

出?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22.木文为人物评传性文章,文中处处充盈着作者对传主的崇敬赞美之情。文中说:

“在中国,钱学森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名字,而且是对科学家这个词的诠释。”结合原

文,探究他诠释了怎样的科学家的内涵?(4分)-8-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栽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

它,议论着。

甲说:“没有这次移栽,它是不会被人赏识的。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

境!”乙说:“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移栽

是要付出代价的啊!”

丙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离开自己的故土呢?”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

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套作和抄袭。

临沂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参考答案

2010.3

一、(15分,每小题3分)

1.B(A当选/独当一面,读音相同;C儒雅/相濡以沫,读音相同;D教诲/风雨如

晦,

-9-

读音相同。)

2.D(A凑和一凑合,B克敌致胜一克敌制胜,C名信片一明信片。)

3.C(“熏陶”:指长期接触的人对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好的影

响;“熏染”: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两者

的感情色彩不同。“筹办”:筹划办理,对象是事情;“筹措”:设法弄到,对象是财物

等东西,如款子、粮食等。“敦促”:以诚恳或迫切的态度催促或提请注意,多用于外交

辞令;“督促”:指监督推动,催促使事情做好,多用于日常生活中上级对下级、长辈对

晚辈。)

4.A(B鼎足而立: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句中“人与自然”只是两方面。C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

比喻好的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句中属于褒贬不当c。D化为泡影:多用来指“希

望、诺言、计划”这类还未成为事实的东西落空。句中意思指本来存在的成果消失,宜用

“化为乌有”。)

5.D(A语序不当,应将“提升和培育”调整为“培育和提升”。B表意不明,停顿不

同,有两种理解:一是社科院考古专家的看法“具有相当的根据”,一是河南安阳曹魏大

墓为曹操墓的阶段性结论“具有相当的根据”。C不合逻辑,”要想真正赢得”与“是否

具有”两面对一面。)

二、(9分,每小题3分)

6.C(“从未间断”不正确,可参考第四段最后一句话)

7.B(原文没说“祭祀孔子的活动升格为国之大典”是从唐)

8.B(中国历代帝王都对孔子进行过祭祀有误)

三、(12分,每小题3分)

9.A(遗憾)10.A(A项都当副词“竟”讲;B项前一个“以”是介词“把”,后一

个“以”是介词“因为”;C项前一个“而”是连词表顺承,后一个“而”是连词表并

列;D项前一个“之”是代词,后一个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1.B(①是说颜见远,④是之仪拒绝相从伪诏,非直言)

12.C(“让隋文帝接替宣帝做皇帝”错)

四、(24分)

13.(1)宣帝其后刑法政治偏邪,昏庸骄纵一天比一天厉害,颜之仪屡次冒犯主上的

尊严进谏、虽然未被采纳,始终未停止上谏言。(“刊政乖僻”1分q“犯颜”1分,

“几”1分,“止”1分,大意1分)

(2)危难时刻勇于献出白已的生命,面临笠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改变节操,古人也

难做到,用什么来嘉奖你。(“见”1分,“临”1分,“夺”1分,“何以"1分,大意

1分)

I4.(1)姿态之“巧”:花瓣儿薄如蝴蝶翅膀,轻盈有致(1分):颜色之“巧”:

花朵固小,却猩红如染,鲜艳娇美(1分);“巧”亦指花的精神:“百种千般”言其精

神气质.形貌和气韵、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含蓄配合相宜、谐和一致(2分)。

(2)上片“道是”是扬,下片“道是”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1:词人对

大自然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1分)以婉约之笔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才不见用、遭受压抑

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3分)

15.(1)学而不思则罔莫道不销魂

(2)琴瑟友之别有幽愁暗恨生

(3)虽九死其犹未悔渺沧海之一粟

(4)金就砺则利天然去雕饰

(每空1分,错、漏添字则不得分。任选3小题,多答按前三个评分。)

五、(12分)

16.⑤⑥①②④③(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做人应该心胸宽广,只有⑤是从反面说的,所以

放在-10-首句,②④③必须紧挨着,并且需要注意一下它们之间的递进关系。)

17.(1)甲同学一见到熟人便成了鸵鸟,恨不得把整个头埋进沙堆里。

(2)乙同学见到熟人后自豪开朗,像一只把成就写在屏上的孔雀。

(4分。每句2分。使用比喻,描写符合各人性格)

18.答案示例:(1)原标题过于平淡。(1分)修改后的标题形象生动,以“石榴树”

喻指外公对“我”的关心,意味深长,耐人寻味。(1分)

(2)原结尾感情的抒发过于直白,不够含蓄。(1分)修改后的结尾照应标题,以石榴

树来渲染氛围,表达了物在人去的感伤。(1分)

六、(18分)

(-)19.(4分)(1)引出下文,为陈小手的出场做铺垫,(2)展示社会环境,为陈小手

的悲剧命运做铺垫.(每个要,点2分)

20.(4分)陈小手是旧社会一个男性产科医生的形象。他身上有许多令人尊敬的品

质:(1)特立独行。他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以一名男性的身份学习医生们都不屑为之

的产科,做只有女人才做的接生工作。(2)医术高超。他有着高超的接生技术,救活了

很多产妇和婴儿。(3)正直敬业。为了不耽误接生,他特意养了一匹白马,争分夺秒、

救人于危难,对自己的职业怀着一颗虔敬的心。(4)品德高尚。他不计酬劳,也从不以

人家救命恩人的身份自居,对人谦恭有礼。(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品质1分,分析1

分。意思对即可)

21.(4分)虽然接生和碰团长的女人是一回事,但是团长心里存有两笔账:一桌酒

席,二十块现大洋,是给陈小手接生的报酬:(1分)转过来又给他吃枪子,是他“罪”

有应得,他碰了自己的女人。这正是以德报德,以冤报冤。㈠分)这一情节充分暴露了团

长的虚伪和残暴。(1分)更暴露了其男权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1分)

22.(6分)①不同意,陈小手的死有其必然性。(1分)②陈小手自己运气不好,死

在一个恩将仇报、草菅人命的军阀团长的手卜,似乎有其偶然性、但这只是问题的表面现

象,陈小手之死的根本原因是以团长为代表的男人们骨子里的封建男权思想。(2分)③

把女人当成是男人的附属品。男女之大防,即使医生和病人也不能逾越.这种思想观念根

深蒂固,不仅团长这样,那些大户人家的男主人和中小户人家的男主人.还相同行的男性

医生们莫不这样。陈小手在这些男人心中早就应该死无数次了。只不过最后动手的是团

长罢了。(2分)(4)传统文化中狭隘愚昧的男权思想容纳不下陈小手这样的“异端”,

他的死是社会大环境决定的。(1分)(二)19.①结构形式上1:承上启下,引出下文

对钱学森成就的介绍。②内容上:总括后面的内容,作者正是从钱学森卓越的专业成就、

与国家民族的密切联系和涉猎的其他广泛领域三方面介绍钱学森的成就的。(4分。每要

点2分)

20.①强烈的家国情怀。

②他所创建和领导的航天事业,使他的祖国迅速拥有了强大防御能力。

③创建的“工程控制论”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

④提出了“系统科学”思想。

⑤对中医理论有研究。

⑥对建筑与城市有研究,提出“山水城市的设想”。

⑦他的“系统科学观”常被应用到不同领域而推出新的理论。

(6分。每要点1分,答出任意6点即可)

21.不会。(1分)①紧扣标题,中心突出。(1分)②更突出表现了钱学森研究领域

之广,遗产之丰厚。(1分)③更加衬托出钱学森的贡献之大。(1分)

22.①在所从事的科学研究领域能取得卓越的专业成就;②得到人们尊重和爱戴;③将

个人命运与政治、民族、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④一位科学家还要广泛地涉猎广泛的领

域;⑤身-11-后给世人留下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⑥科学家有国界,科学无国界。

(结合以上几点写出自己的认识,选答四点即可。每要点1分)七、(60分)

-等(20-17二等(16T2分)等(11一7

分)分)

基内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介题意

础容中心突出感情真实感情基本真实

等20感情真挚内容较充实内容单薄

级分内容充实中心明确中心基本明确

表符合文体要求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