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例文青岛版五四制三班级上册数学教案例文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测、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3.能主动思索、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娴熟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口算:
28÷2240÷836÷384÷7=32-048+0
0×1242×00+2529+09×014×0
1、不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292÷2358÷62147÷7605÷5488÷4
二、新授
1、出示28页主题让同学用自己的话表达四幅画的内容。
2.嵌入数学问题:(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生:4÷4=1
(2)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引导同学想到:三人一个西瓜业没分到,怎样用算是表示呢?这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写出:0÷3=0,并深刻领悟其中的含意。
(3)设置另一情境:当零为除数时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学校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同学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
三、做一做
0÷20÷40÷50÷1023843930÷0
四.出例如6。
1、问:怎样列式?怎样计算?结果是多少?
2、同学会用竖式计算吗?同学说说,老师板书。
3、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
4、你有什么看法?同学争论后,老师把省去的这步去掉。
小结:这题是怎样计算的?
5.试一试。
505÷56018÷66015÷3
指第3题问:为什么6015÷3上的中间会有两个0?强调简便写法。
6.出示计算420÷3
同学说,老师板书。问:商末尾这个0能省略吗?为什么?强调简便写法。
小结:今日我们学了什么?要留意什么?
青岛版五四制三班级上册数学教案例文2
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不超过100),解决与倍或差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在练习中还有需要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同学的计算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都会有明显的提高。教材先安排口算的教学,再安排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这样,同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能常常运用学到的口算,既便于解决实际问题,又巩固了口算技能。
1笨谒憬滩挠兴母霰嘈刺氐。
(1)鼓舞同学独立计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不超过100)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前,同学已经掌控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还掌控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这些都是学习本单元口算的重要基础。教材考虑到学习资源比较丰富,第39页与第41页的例题都让同学先计算,再把自己是怎样算的在小组里相互说说。同学的计算思路必定是多样的。这和被激活的旧知识有关,也和同学的思维习惯,性格特点有关。如44+25的计算。
思路一:
40+20=60
4+5=9
60+9=69
思路二:
44+20=64
64+5=69
思路三:
44+5=49
49+20=69
同学中还可能涌现其他算法,无论哪种算法,在本质上的共同点都是把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题转化成假设干道连续的,已经掌控的,比较简单的口算题。教学最关注的是同学转化过程中对数的分解与组合的合理性,思维活动的连贯性,敏捷性。所以,教材提倡选用最适合自己的那种方法。
(2)组织对比,区分进位与不进位,退位与不退位,既能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又为估量打基础。
教材先教学加法口算,再教学减法口算。在加法口算中把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用题组的形式结合起来教学,有利于同学把握住加法口算思路上的相同点和详细处理上的不同点。同样,在减法口算中也把不退位减和退位减作出类似的教学安排。为此,教材在两道例题里分别组织同学进行进位加与不进位加的对比,退位减与不退位减的对比。由于同学的算法多样,所以这里的比较应是同一种计算思路和详细方法的比较,是每一名同学自主进行的比较。不能是不同思路,不同方法的比较。仅以上面的思路一为例:
相同点——两道题都分别算几十加几十与几加几,再把两个结果合起来。不同点——由于前一道题里的几加几结果不满10,后一道题里的几加几结果超过10,所以前一道题的最末一步算的是几十加几,后一道题的最末一步算的是几十加十几,两道例题后面的想想做做第1题都预设了可进行比较的空间。如,25+44=69,25+49=74,两道题都是25加四十几,为什么得数分别是六十几和七十几呢57-32与57-39都是57减三十几,为什么差分别是二十几和十几呢这些对比能引起同学对进位与退位的留意,能有效减削口算的错误。同时,这些对比还为估算作了充分预备。
(3)带出得数是一千几百的整百数加法口算和相应的减法口算。
在前面的教材里,同学已经学会口算不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整千数加整千数,需要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还没有涌现。教材第40页第4题安排了得数是一千几百的整百数加法口算。二班级(下册)教材曾经从一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带出整十数加整十数(进位),如6+8=14,60+80=本单元教材又从整十数加整十数(进位)带出整百数加整百数(进位),如60+70=130,600+700=。教材以旧带新,不仅援助同学顺当掌控新知识,还援助同学掌控学习方法——让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实现迁移。同时,还有利于同学整理知识结构,同学算一算,比一比这样的题组5+9=14,50+90=,500+900=,会从中想到很多,得到很多。第42页第4题用类似的方法带出了一千几百减几百的退位减法口算。教学以后假如把几百加几百和一千几百减几百进行综合练习,如500+700,1200-500,1200-700,同学的计算思路能有新的拓展,思维能更加敏捷,而且又一次感受了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青岛版五四制三班级上册数学教案例文3
教学内容:第43页例4,完成“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的1~4题。
教学目标:
1、使同学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2、理解并掌控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通过自主学习,让同学经受探究的过程,体验胜利的欢乐。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控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观测,自主探究发觉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教学比例的基本知识。
1、复习:
师:什么叫比例?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出示:
1/3∶1/4和12∶91∶5和0.8∶47∶4和5∶380∶2和200∶5
同学依据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老师结合回答板书:
1/3∶1/4=12∶97∶4≠5∶31∶5=0.8∶480∶2=200∶5
2、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介绍“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2)3:5=18:30同学尝试起名。
师介绍:比例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3:5=18:30
内项
外项
(3)假如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还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
出示:3/5=18/30
(4)已经知道了比例各部分名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讨论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有爱好吗?
师:刚才,你们是依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比值再作出判断的。老师不是这样想的,可很快就判断好了,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告知你们,老师是运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的。
二、教学例4
1、提问:你能依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
(1)引导同学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并逐一板书,同时说出它们的内项和外项。
(2)引导思索:认真观测写出的这些比例式,你能否发觉有没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或规律呢?
2、同学先独立思索,再小组沟通,探究规律。
(板书: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3、验证: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
⑴课件显示复习题(4组):
1/3∶1/4和12∶9;1∶5和0.8∶4;7∶4和5∶3;80∶2和200∶5
同学验证。
⑵同学任意写一个比例并验证。
老师将同学所举比例有意写成分数形式,追问:哪两个是内项,哪两个是外项,让同学算出积并结合回答板书。通过交-连线使同学明确:在这样的比例中,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达为: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相乘,结果相等。
师:老师也写了一个比例(板书:3∶2=5∶4),怎么两个外项的积不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你们发觉的规律可能是有问题的。
引导同学得出:你举的例子从反面证明白我们发觉的规律是正确的。由于3∶2和5∶4这两个比是不能组成比例的。只有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师:很有道理!同学们很会观测,很会猜想,很会验证,自己发觉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板书: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⑶假如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项,即a:b=c: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什么。
(4)完整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读书P44页,勾画
5、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发觉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写了一些比例式,观测比较,发觉规律,再验证)
6、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1)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
(2)做“试一试”:出示“3.6:1.8和0.5:0.25”。
A、先假设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让同学自己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假如能组成比例就写出这个比例式。提问:3.6:1.8和0.5:0.25能组成比例吗?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吗?
b、说出写出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分别是几,再分别算出外项和内项的积。
C、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组成的比例是否正确。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一练
(1)同学尝试练习。
(2)沟通争论。使同学明确:可以把四个数写成两个比,依据比值是否相等作出判断。也可将四个数分成两组,依据每组中两个数的乘积是否相等作出判断,其中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比较简便。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5:3=():4
12:()=():5
先让同学尝试填写,再沟通明确思索方法。
3、补充一组敏捷训练题:
A、假如让你依据“2×9=3×6”写出比例,你行吗?你能写出多少个呢?
B、你能用“3、4、5、8”这四个数组成比例吗?假设能,请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C、你能从3、4、5、8中换掉一个数,使之能组成比例吗?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真行!不仅探究发觉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还能自觉地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去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去求比例中的未知项。
能告知我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吗?你觉得学了它有什么用处?
五、课堂作业。
1、做练习十第1、3题
2、独立完成2、4题
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3:5=18:30
内项
外项
6:4=3:24:6=2:34:2=6:33:6=2:4
3×4=6×2
a:b=c:dad=bc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青岛版五四制三班级上册数学教案例文4
《通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数学第十册《通分》
教学目的:通过比较异分母分子不同分数的大小,初步理解通分的意义,并在逐步探究通分的过程中,深刻体验主动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就感,选择适合自己操作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主动探究掌控通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铺垫创境
1、求最小公倍数4和6、8和9、9和27
2、把下面的分数按分母相同或不同进行分类。
3、化成分母是2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
二、探究学习
1、独立思索:你先自己动脑思索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小组沟通:当你对问题有了初步设想时,可以与小组其他同学沟通一下想法。
3、大组沟通:哪一组来说说本组的想法?其他小组可以质疑、补充。
4、观测分析:第一类方法的几种状况共同经受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的过程。说说通分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5、上面两种通分方法,你更喜爱哪一种通分的方法?为什么?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比较简便。
6、做一做:把下面两组分数通分和
三、巩固深化
1、通分练习:和、和从这组练习中,你发觉了什么?并依据同学的答题状况判断哪一组通分是对的?哪一组通分是不简便的?
2、比较大小:9/10○11/12
3、发散训练:1/15()1/6
通分
四、课堂小结:你有哪些收获?
转化
五、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
同分母分数公分母
分数的基本性质
最小公倍数
公倍数
青岛版五四制三班级上册数学教案例文5
第三册“倍”的初步认识教学预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学校数学第三册63页至6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受认识“倍”的学习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弄清“几份”和“几倍”之间的联系。
2、培育同学初步的观测、推理、分析、迁移的技能和有条理地表达的技能。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预备:图片、小棒
教学方式:动手操作、师生互动、情境创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复习铺垫。
1、看图说说各是几个几。
(1)
(2)△△△△△△△△△△△△
2、口答:苹果:○○○
梨:●●●●●●
苹果有3只,梨有()个3只。
设计意图:几个几的知识的复习,为沟通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几倍”的联系作了良好的铺垫。降低了几倍的意义的教学难度。
二、操作探究、初建概念
1、师生探讨。
(1)出示情境图(三个小伙伴的对话,并分别指蓝花、黄花和红花)
(2)引导同学摆花片:摆2朵蓝花片
我们还知道黄花3个2朵,怎样摆黄花呢?(同学争论后试摆)
(3)指名上黑板摆黄花。
问:“他摆的是几朵花?他是怎样摆的?”
问:“比较一下蓝花和黄花,你发觉了什么?”
可能有同学说:“我发觉黄花比蓝花多4朵。”
也可能有同学说:“蓝花比黄花少4朵。”
“我还发觉蓝花和黄花一共8朵。”
师指图问:“你还能发觉什么?同桌相互争论一下。”
假如有同学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那我会惊异地说:“你再说一遍,我没听懂呢?”当同学再说一遍后,我会说:“你们看出来了吗?我怎么看不出来,你能教教我吗?”
[这里通过出示情境图、摆花片、比较蓝花和黄花,让同学从自己熟识的生活出发,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时我通过“你能教教我吗?”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和探究的欲望。]
2、揭示课题。
问:“你是怎样知道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的呢?”
引导同学说出黄花有3个2朵,就是2朵2朵地摆黄花,要摆3次,黄花有3个2朵,就是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老师指出:把蓝花的朵数看作1份,黄花的朵数有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这里黄花的朵数与蓝花的朵数之间存在着“倍”的关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争论的“倍”的初步认识。
3、逐层认识。
追问:把蓝花的朵数看作1份,黄花的朵数有这样的几份?我们可以怎样表达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同桌相互说说。
假如黄花再添2朵,现在是几个2朵,我们怎样表达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指名回答。
假如拿去4朵黄花,剩下几朵黄花,那么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
4、练习反馈。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让同学边看图边说出两种书的倍数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的操作,使同学明白几个几份,就是几倍,由日常概念“份”引出数学概念“倍”。由同学先探讨,然后再讨论,最末老师再揭示,层层推动,加深了对“倍”的认识。同时通过份数的改变,让同学明白“份数”与“倍数”的关系
三、深入讨论、巩固认识。
1、动手操作。
蓝花有2朵,红花有4个2朵,你能摆出来吗?
指名上去摆红花。
问:“他是怎么摆的?为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动员可持续生计资本的脆弱性与优化研究》
- 中介租赁佣金合同差异补充协议书(2篇)
- 2024年度成都房产物业服务合同
- 2024年度特许经营合同:经营范围与加盟条件
- 2024年度医疗器械研发许可共享协议
- 2024年度品牌宣传推广合同
- 2024年度山塘水利设施建设承包合同
- 火因与经济损失关联
- 个人土地转让合同
- 雕塑装置艺术创新
-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学课件
- 国开成本会计第14章综合练习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第二版)教案第二章第二节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二
- 外观检查记录表
- GB∕T 13171.1-2022 洗衣粉 第1部分:技术要求
-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完整版课件
- 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完整版课件
- 中小学古诗词首
- DB11T 1411-2017 节能监测服务平台建设规范
- 外科学教案-心脏疾病
- 白内障手术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