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文言文对比阅读(广东专用)(含解析版)_第1页
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文言文对比阅读(广东专用)(含解析版)_第2页
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文言文对比阅读(广东专用)(含解析版)_第3页
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文言文对比阅读(广东专用)(含解析版)_第4页
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文言文对比阅读(广东专用)(含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7文言文对比阅读45.(2022秋·广东佛山·七年级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甲】诚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非淡泊无以明志②非学无以广才③淫慢则不能励精(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乙】田子为相因子①为相,三年归休②,得金百镒③,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④。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⑤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选自韩婴《韩诗外传》)注释:①田子:指齐国田稷子。②归休:休假回家。③镒yì:古代重量单位。一锁合二十两。④馆:房舍,这里指家。⑤造朝:上朝。造,去。(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田子为相②即舍田子罪(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5)结合甲、乙两文,说说诸葛亮和田子的母亲分别教育孩子要如何正确对待名利。(2022秋·广东清远·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46.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1)寒雪日内集

(2)与儿女讲论文义

(3)俄而雪骤4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乙】谢安折屐①玄等既破坚②,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③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选自《晋书•谢安传》)【注】①屐:木头鞋,泛指鞋。②玄等既破坚:指谢玄等人在谢安的指挥下率领东晋军队以少胜多,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抵御住了前秦的进攻。③户限:门槛。4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看书既竟

(2)棋如故49.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50.《世说新语》分为德行、言语、政事等不同门类,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魏晋时期的“名士风流”。如果要将“谢安折屐”的故事编入《世说新语》,你会选择下列门类中的哪一类?结合内容说明理由。言语

政事

方正

雅量

识鉴(2022秋·广东茂名·七年级茂名市第一中学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刘向《战国策》)(注)①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5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与友期行(2)太丘舍去(3)去后乃至5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5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吾日三省吾身/君与家君期日中B.乃往,身自罢之/太丘舍去,去后乃至C.天又雨,公将焉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回也不改其乐/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54.请用“/”给【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5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了【甲】【乙】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022秋·广东中山·七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5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太丘舍去()

(2)相委而去()(3)下车引之()

(4)元方入门不顾()5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陈元方候袁公》)【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弧: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5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弱者抚之以仁/下车引之 B.久而益敬/多多益善C.异世而出/异口同声 D.周公不师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59.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60.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甲、乙两文都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突出元方怎样的特点?(2)结合甲、乙两文,简析元方答语的巧妙之处。(2022秋·广东江门·七年级江门市第二中学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6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①俄而雪骤

②俄而雪骤③白雪纷纷何所似

④撒盐空中差可拟6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未若柳絮因风起。【乙】徐孺子妙答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①,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选自《世说新语》)【注】①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6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徐孺子年九岁/三年五载 B.尝月下戏/门外戏C.人语之曰/古语有云 D.若令月中无物/未若柳絮因风起6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6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言语,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甲乙两文均选自《世说新语》中的《言语》篇,请结合选文,说说谢道韫和徐孺子的回答有何共同的“妙处”。(2)从文中看,谢道韫和徐孺子各是怎样的人?66.(2022秋·广东惠州·七年级惠州一中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撒盐空中差可拟②尊君在不③太丘舍去(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未若柳絮因风起。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67.(2022秋·广东深圳·七年级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王戎识李》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诸]众多,一些,这些。③[游]玩耍。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竞]争着。⑦[走]跑。⑧[信然]的确是这样。(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①俄而雪骤②撒盐空中差可拟③尝与诸小儿游④唯戎不动(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未若柳絮因风起。②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3)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取之,信然。C.学而时习之。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4)【甲】文中“兄女”回答好在哪里?【乙】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2022秋·广东河源·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6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期日中()(2)下车引之()(3)元方入门不顾()6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元方候袁公》)7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远近称之()(2)久而益敬()7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72.【甲】【乙】两文中的陈元方性格特点有何不同?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2022秋·广东惠州·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以下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诸葛亮)【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家贫,以荻①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加冠,嶷然有声②。一日,修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③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④,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遂以文章名冠天下。修母尝谓之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有死也,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日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荻:植物名,形状像芦苇。②嶷(yí)然有声:很高的声望。③簏(lù):竹编的盛物器具。④赜(zé):精微,深奥。7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多不接世③常夜烛治官书④修闻而服之终身7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诫子书

以荻画地学书B.淫慢则不能励精

富贵不能淫C.夫君子之行

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D.死狱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75.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两处)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7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②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77.诸葛亮认为“才须学也”,请结合两文谈谈如何做才能学有所成。(2022秋·广东广州·七年级华南师大附中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乙】钟毓、钟会少有令①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注】①令:美好的。7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撒盐空中差可拟:

(2)钟毓、钟会少有令誉:7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未若柳絮因风起。80.甲、乙两文都记载着儿童的聪慧故事,甲文中,谢道韫的聪慧表现在;乙文中,钟氏二子的聪慧表现在(2022秋·广东广州·七年级校考期中)阅读《<世说新语>二则》,完成问题。(一)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81.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下车引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日中不至/吾日三省吾身C.陈太丘与友期行/君与家君期日中 D.相委而去/与朋友交而不信乎8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与儿女讲论文义。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8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元方认为友人的行为无信无礼,于是他也对客人表现得无信无礼予以回击。B.元方在小小年纪能从容地面对客人的指责,是因为他具有淡定自若的个性。C.《咏雪》讲的是谢太傅一家在大雪天里特意讨论雪景的情形,由此突出兄子兄女的聪慧。D.从主题上看,《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行》都表达了对儿童聪慧机敏的赞赏。(2022秋·广东阳江·七年级校考期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林道人诣谢公林道人诣谢公①。东阳②时始总角③,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④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⑤不使朝士⑥见!(选自《世说新语》)(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谢公:谢安,东晋名相,世称谢太傅、谢公。②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逝,下文“家难”指此事。③总角:古时儿童头结成小髻,指代小孩。④信:传信的人。⑤恨:遗憾。⑥朝士:朝廷官员。8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

与林公讲论B.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流涕抱儿以归C.左将军王凝之妻

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D.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吾日三省吾身8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86.用“/”给乙文中的画线句断句,断三处。谢公语同坐日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87.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咏雪》中的“兄子胡儿”即《林道人诣谢公》中的“东阳”。B.《咏雪》文末的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是对谢道韫的赞赏。C.《林道人诣谢公》文末谢公所说的话,是对王夫人的赞颂。D.从选文可见,《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人物言谈轶事,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传神。88.王夫人为什么要“流涕抱儿以归”?89.鲁迅先生称《世说新语》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请结合甲乙两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22秋·广东广州·七年级广州四十七中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方正》)9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

君与家君期日中 B.待君久不至

过中不至C.日中不至

吾日三省吾身 D.去后乃至

相委而去9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友人惭,下车引之。9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字数虽少,却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说明了为人处世,应该敢于和善于维护自己的尊严的道理。B.文章语言精炼,开篇以“期行”“期日中”“不至”“舍去”“乃至”等几个关键词语,把事情、时间、起因等交代得清清楚楚。C.元方讲信明礼、聪明机智,敢于指出他人问题,敢于捍卫亲人尊严,有良好的家教。D.文章的结尾,虽只寥寥数语,但却字字生辉,“惭”“下”“引”三个动词,把友人知错欲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乙】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①,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②?”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③。”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④之。”二子俱说,更相⑤易夺⑥,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选自《世说新语·夙慧》)【注释】①箅(bì):蒸饭的工具。②馏:把食物蒸熟。③糜(mí):粥。④志:记。⑤更相:互相。⑥易夺:改正补充。9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①尔颇有所识不?

②二子俱说94.从【甲】【乙】两个文段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陈元方从小就很优秀的原因是什么?95.(2022秋·广东广州·七年级广州市白云区金广实验学校校考期中)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完成各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B.下车引之

引:牵,拉C.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D.择其善者而从之

而:表示顺承关系(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乙文和丙文都谈到了做人的诚信问题,选文都认为与朋友交往要讲诚信,人无信不立。陈太丘弃友而去、陈元方入门不顾都是因为友人不守时,没有了做人的诚信。B.甲文讲了谢太傅一家浓厚的文学氛围,乙文讲了陈元方的聪明机变,巧言回击了不守诚信的人,它们分别出自《世说新语》的《方正》和《言语》篇。C.丙文中曾子所说的话主要谈了做人的道理,侧重谈的不是学习方法和态度,而是侧重谈修身。乙文讲陈元方小时的故事也是为了说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D.很多优秀人物都是从小就善于学习的人,这从甲文中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以及丙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都可以看出。(2022秋·广东揭阳·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咏雪》)9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因风起9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乙】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①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徒焉②。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③班彪④。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逆博通众流百家之言。(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释】①会稽上虞:古地名。②焉:于之,到这里。③扶风:古地名。④班彪:汉代著名学者、史学家。9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乡里称孝

(2)好博览而不守章句99.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100.谢道韫和王充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才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专题07文言文对比阅读45.(2022秋·广东佛山·七年级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甲】诚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非淡泊无以明志②非学无以广才③淫慢则不能励精(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乙】田子为相因子①为相,三年归休②,得金百镒③,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④。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⑤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选自韩婴《韩诗外传》)注释:①田子:指齐国田稷子。②归休:休假回家。③镒yì:古代重量单位。一锁合二十两。④馆:房舍,这里指家。⑤造朝:上朝。造,去。(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田子为相②即舍田子罪(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5)结合甲、乙两文,说说诸葛亮和田子的母亲分别教育孩子要如何正确对待名利。【答案】(1)①明确;②才干;③振奋。(2)①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②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3)①做;②免。(4)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5)诸葛亮认为要淡泊名利以明确志向,田子的母亲认为不义之财不可取。【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①句意: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明,明确;②句意: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才,才干;③句意: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励,振奋。(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有:夫,语气词,无实义;之,的;静,宁静专一;以,来。②重点词有:与,和;时,时光;驰,疾行,指迅速逝去;意,意志;日,岁月;去,消失。(3)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①句意:田子担任宰相。为,做;②句意:于是就赦免了田子的罪。舍,免。(4)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本句句意为: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十分诚实,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孝子之事亲也”是主语,“尽力致诚”是谓语,这是第前一个分句;“不义之物”“不入于馆”是从反方面的说的,分别是后一个分句的主谓语。故可断句为: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5)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甲文中诸葛亮认为“非淡泊无以明志”,意思就是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可见诸葛亮教育孩子要淡泊名利以明确志向。田子的母亲认为“其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意思是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可见田子的母亲教育儿子不义之财不可取。【点睛】参考译文【甲】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乙】

田子担任宰相,三年后休假回家,得到很多金子献给他的母亲。母亲问他说:“你怎么得到这些金子的?”他回答说:“这是我当官的俸禄。”母亲说:“当宰相三年,难道不吃饭?像这个样子当官,不是我所希望的。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十分诚实,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作为国家的臣子不忠诚,也就是当儿子的不孝顺。你把这东西拿走。”田子很惭愧地跑了出去,到朝堂上退还金子,然后请求君王让自己接受处分。君王认为他母亲很贤良,因田子母亲的深明大义而高兴,于是就赦免了田子的罪,叫他重新当上宰相,把金子赏给了他的母亲。《诗经》说:“教育你的子孙时要谨慎小心啊。”说的是贤惠的母亲使子孙贤德。(2022秋·广东清远·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46.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1)寒雪日内集

(2)与儿女讲论文义

(3)俄而雪骤【答案】(1)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3)急【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句意:谢安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句意: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3)句意:不久,雪下得急了。骤:急。4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差,大体;拟,相比;因,乘、趁。【乙】谢安折屐①玄等既破坚②,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③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选自《晋书•谢安传》)【注】①屐:木头鞋,泛指鞋。②玄等既破坚:指谢玄等人在谢安的指挥下率领东晋军队以少胜多,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抵御住了前秦的进攻。③户限:门槛。4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看书既竟

(2)棋如故【答案】(1)战报(2)先前,原来【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句意:(谢安)看完战报后。书:战报。(2)句意:依旧像先前一样下棋。故:先前,原来。49.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答案】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句意:下棋结束,(谢安)回内室,跨过门槛的时候,心里非常欢喜。故断为: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50.《世说新语》分为德行、言语、政事等不同门类,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魏晋时期的“名士风流”。如果要将“谢安折屐”的故事编入《世说新语》,你会选择下列门类中的哪一类?结合内容说明理由。言语

政事

方正

雅量

识鉴【答案】应选“雅量”。雅量是指人气度宽宏,举止从容平和,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喜怒不形于色,遇事不改常态。当捷报传来时,谢安“了无喜色,棋如故”,可见其镇定,不改常态,不喜形于色,这正是他恢宏气度的体现;“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更衬托出他对情绪控制的自如程度。因此,雅量更为适合。【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言语”篇应该体现语言上的机智应对。“政事”篇应体现在国家大事上的看法等。“方正”篇应体现人物正直的品性,美好的品德。“识鉴”应体现见地和鉴别人才的能力。“雅量”是指人气度宽宏,举止从容平和,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喜怒不形于色,遇事不改常态。根据乙文“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可知,在得知谢玄等人已经击败苻坚后,谢安下棋神色如常,可见其镇定,不改常态,不喜形于色,是他恢宏气度的体现;“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在跨过门槛的时候,心里非常欢喜,连木屐齿被弄折了都没有发觉,前后对比之下,可见其能控制情绪。可见适合编入“雅量”。参考译文:【甲】谢安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乙】谢玄等人已经击败苻坚后,有驿站传送的战报送到,谢安正在和客人下围棋,(谢安)看完战报后,便把战报放在床上,毫无高兴的神色,依旧像先前一样下棋。客人问他,(他)慢慢地答道,小儿辈已经击败了贼寇。下棋结束,(谢安)回内室,跨过门槛的时候,心里非常欢喜,连木屐齿被弄折了都没有发觉。他就是这样故意抑制情感,表现得镇定(使人无法猜透他)。(2022秋·广东茂名·七年级茂名市第一中学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刘向《战国策》)(注)①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5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与友期行(2)太丘舍去(3)去后乃至【答案】(1)约定(2)舍弃(3)到【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根据句意,推知词义。(1)句意:和朋友相约同行。期:约定。(2)句意: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舍:舍弃。(3)句意: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至:到。5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答案】(1)不是人啊!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2)(陈太丘的)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元方走进家门不回头看。【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中重点词语:期:约定;委:舍弃;去:离开。(2)句中重点词语:惭:感到惭愧;引:拉,牵拉;顾:回头看。5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吾日三省吾身/君与家君期日中B.乃往,身自罢之/太丘舍去,去后乃至C.天又雨,公将焉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回也不改其乐/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一词多义的理解。A.每天/太阳,这里指正午;B.于是/才;C.到/代词,指学问和学业;D.快乐;故选D。54.请用“/”给【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答案】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本句句意为:我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好去打猎。虽然现在很快乐,(我)难道可以不遵守约定吗?“吾与虞人期猎”是事件的起因,所以第一处应在“猎”后断开,“虽乐”表述了现在喝酒很开心的事实)【解析】本题考查断句。句意:今天喝酒这么快乐,天又下大雨,大王要去哪里呢?可概括句意来断句。“今日饮酒乐”陈述第一个事实,今天喝酒很高兴。“天又雨”陈述第二个事实,天又下着雨。“公将焉之”是众人的疑问,您要到哪里去。故断句为: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5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了【甲】【乙】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答案】①共同的主题:为人一定要讲诚信。②感受:与人交往,“信用”和“礼貌”尤其重要,这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及主旨。第一问:【甲】文通过关键语句“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甲】文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通过关于守信与不守信的辩论,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说明了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的道理;【乙】文中,“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写魏文侯因天气原因不能与虞人践约,认真对待双方约定,坚持赶到虞人那里取消打猎活动,体现了他的诚信。所以这两个故事的共同主题是:做人要讲诚信。第二问:解答时,围绕“诚信”结合生活学习实际进行表述即可。示例: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言而有信,一诺千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了诚信,幼苗才可以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开出鲜艳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参考译文【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乙】魏文侯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定好去打猎。那天,(魏文侯和大臣们在宫中)喝酒喝的很开心,天下起了雨。魏文侯将要出去。大臣们说:“今天喝酒这么快乐,天又下大雨,大王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说:“我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好去打猎。虽然现在很快乐,(我)难道可以不遵守约定吗?”魏文侯于是前往(约定的地方),亲自取消了这次活动。魏国从此变得强大。(2022秋·广东中山·七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5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太丘舍去()

(2)相委而去()(3)下车引之()

(4)元方入门不顾()【答案】离开舍弃拉,牵拉回头看【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去:离开;(2)句意: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委:舍弃;(3)句意:下了车想去拉元方。引:拉,牵拉;(4)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5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答案】(1)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丢下我走了。(2)中午您没来,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的行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期行:约定同行;委:舍弃;去:离开;(2)至:到;对:面对。【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陈元方候袁公》)【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弧: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5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弱者抚之以仁/下车引之 B.久而益敬/多多益善C.异世而出/异口同声 D.周公不师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均为代词,均译为“他”;B.均为副词,均译为“更加”;C.均为形容词,均译为“不同”;D.动词,学习/名词,老师;故选D。59.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答案】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句意: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曰”引出所说的话,在其后应断一处;“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均独立且完整表达句意;“何所履行”提出疑问;故断为: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60.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甲、乙两文都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突出元方怎样的特点?(2)结合甲、乙两文,简析元方答语的巧妙之处。【答案】(1)语言描写,突出元方机智聪敏、善于辞令的特点。(2)甲文中元方答语义正词严,直接指出父亲友人的失信失礼,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乙文中元方答语含蓄委婉,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解析】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内容理解。(1)根据【甲】文“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元方面对父亲友人的“非人哉”,不卑不亢,分条理罗列出父亲友人的过错,指出父亲友人不信守诺言,没礼貌的过失之处,据理力争维护父亲的形象,表现了元方机智聪敏、善于辞令;根据【乙】文“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可知,本文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在袁公认为元方的父亲是学习了自己的为官之道时,元方运用类比的手法,将此事与周公、孔子虽生在不同时代行为却一致的事,来委婉说陈太丘并未效仿袁公,表现了元方机智聪敏、善于辞令。(2)根据【甲】文“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元方面对父亲友人的“非人哉”,不卑不亢,义正词严,分条理罗列出父亲友人的过错,指出父亲友人不信守诺言,没礼貌的过失之处,据理力争维护父亲的形象;根据【乙】文“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可知,本文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在袁公认为元方的父亲是学习了自己的为官之道时,元方运用类比的手法,将此事与周公、孔子虽生在不同时代行为却一致的事,来委婉说陈太丘并未效仿袁公,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保全双方颜面。参考译文:【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乙】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2022秋·广东江门·七年级江门市第二中学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6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①俄而雪骤

②俄而雪骤③白雪纷纷何所似

④撒盐空中差可拟【答案】(1)不久,一会儿

(2)急

(3)像,类似

(4)相比【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①句意:不久,雪下得大了。俄而:不久,一会儿。②句意:不久,雪下得大了。骤:急。③句意: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似:像,类似。④句意: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拟:相比。6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1)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2)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解析】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注意重点字词:(1)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儿女:子侄辈的人。文义:文章的义理。(2)未若:不如。因:乘。【乙】徐孺子妙答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①,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选自《世说新语》)【注】①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6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徐孺子年九岁/三年五载 B.尝月下戏/门外戏C.人语之曰/古语有云 D.若令月中无物/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年龄、年纪/量词,计算年数;B.都指戏耍,玩耍;C.告诉/谚语,俗语;D.如果/及,比得上;故选B。6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答案】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解析】本题考查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句话意思是:徐孺子说:“不是这样的,如同人眼中有瞳孔,没有它,眼睛就不明亮。”“曰”是说的意思,其后断开;“不然”表示对前面语句的否定;“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是一个比喻句,“无此”是假设,“必不明”是结果。据此,可断句为: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6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言语,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甲乙两文均选自《世说新语》中的《言语》篇,请结合选文,说说谢道韫和徐孺子的回答有何共同的“妙处”。(2)从文中看,谢道韫和徐孺子各是怎样的人?【答案】(1)作答时都运用修辞,形象生动。谢道韫运用比喻,将“雪”比作“柳絮”,既表现出雪的轻盈,又有美的意境,形、神、韵兼备;徐孺子面对别人的提问,不是直接回答,而是运用类比,由月亮联想到人的眼睛,将月中物比作眼睛中的瞳仁,生动形象,从而使提问者明白。(2)谢道韫是一个聪明智慧、才华出众的人。徐孺子是一个善于动脑思考、不盲目苟同别人的人。【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甲文中谢道韫用“未若柳絮因风起”形容雪景,将纷纷扬扬的雪花比作乘风而起的柳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绘雪花飞舞时的轻盈之态,取柳絮比拟飞雪的形状,说明飞雪骤且大的特征,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而“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且以春景写冬景,富有意蕴美。根据乙文“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可知,在有人认为月亮中没有东西会更加明亮,徐孺子却将月亮里没有东西与眼睛里没有瞳孔来比较,运用类比的手法、比喻的修辞,通过写眼睛中有瞳仁会更加明亮来说月亮里“有物”才更加皎洁(明亮),通过“眼有瞳仁”强调了月亮上物体的重要性。(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谢道韫用柳絮喻雪,使用比喻的修辞,既贴切又有意蕴,写出了雪的轻盈、美感和诗意,足见她才华出众。徐孺子并没有直接回答提问者的问题,而是通过把人的眼睛和月亮做类比来告诉提问者他的答案,机敏有趣。是一个善于动脑思考、不盲目苟同别人的人。参考译文:【甲】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乙】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非常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的,如同人眼中有瞳孔,没有它,眼睛就不明亮。”66.(2022秋·广东惠州·七年级惠州一中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撒盐空中差可拟②尊君在不③太丘舍去(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未若柳絮因风起。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答案】(1)①相比;②同“否”;③离开。(2)①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而满天飞舞。②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开了。【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①句意:跟盐撒在空中相比差不多。拟:相比。②句意:你的父亲在吗?不,同“否”。③句意: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去:离开。(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未若(不如)、因(乘,趁)、起(起舞)”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期(约定)、委(放弃)、去(离开)”几个词是重点词语。参考译文【甲】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又大又急,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大哥的长子胡儿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大哥的女儿说道:“不如(把这纷纷扬扬的大雪)比作柳絮凭借着风而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乙】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67.(2022秋·广东深圳·七年级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王戎识李》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诸]众多,一些,这些。③[游]玩耍。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竞]争着。⑦[走]跑。⑧[信然]的确是这样。(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①俄而雪骤②撒盐空中差可拟③尝与诸小儿游④唯戎不动(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未若柳絮因风起。②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3)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取之,信然。C.学而时习之。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4)【甲】文中“兄女”回答好在哪里?【乙】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答案】(1)急差不多曾经只有(2)①比如比作柳絮因风飘起。②李树长在路旁并且长满了果实,这一定是苦的李子。(3)A(4)【甲】抓住了雪花和柳絮形态(外形)的相似,写出雪花飘舞的轻盈的姿态;给人以春天到来的感觉。【乙】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三思后行,能根据观察推理判断,少走弯路。【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①句意:不久,雪下得急了。骤:急。②句意: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差不多。③句意:曾经(有一次)和多个小孩子游玩。尝:曾经。④句意:只有王戎不动。唯:只有。(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句点词有:若:如;因:趁、乘。②句重点词有:而:并且;此:这;必:一定。(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A句意: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之:名字;B句意:摘取果实(品尝)确实是这样的。之:代词,代指李子;C句意:学过的内容要经常练习它。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D句意: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之:代词,代指知识;故选A。(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主旨把握。第一问,根据甲文“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可知:将雪花比喻成盐只是颜色上相似,而柳絮不仅颜色和外形与雪花相似,同时还描写出了雪花飘舞时如同柳絮一般的轻盈姿态,更为生动形象;第二问,根据乙文“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可知。王戎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根据李子树生长在道路旁边并且结有很多李子,推断出李子是苦的这一结论,启示我们做事时,要仔细观察、三思而行,根据观察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少走弯路。【点睛】参考译文【甲】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乙】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断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2022秋·广东河源·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6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期日中()(2)下车引之()(3)元方入门不顾()【答案】正午时分拉,牵拉回头看【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点文言实词的意思。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字词的含义,还要注意理解文言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约定在正午时碰头。日中:约定在正午时碰头。(2)句意:从车里下来拉他。引:拉,牵拉。(3)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顾:回头看。6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答案】友人便生气地说:“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本句重点词:非,不是;相,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代词,通“之”,我;期,约定;行,走;委,舍弃;去,离开。【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元方候袁公》)7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远近称之()(2)久而益敬()【答案】称赞,赞许更加【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点文言实词的意思。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字词的含义,还要注意理解文言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远近的人都称赞他。称:称赞。(2)句意: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益:更加。7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答案】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先梳理句子的大意,结合语法,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画线句“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的意思是: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孤往者尝为邺令”主谓结构,应在“令”后停顿;“正行此事”动宾结构,应在“事”后停顿;“不知卿家君法孤”动宾结构,应在“孤”后停顿。因此断句为: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72.【甲】【乙】两文中的陈元方性格特点有何不同?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答案】【甲】文中元方的主要性格特点是:(1)懂礼识义、从“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中可以看出元方懂得“信”、懂得“礼”。(2)面对友人对父亲的指责,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或:敢于据理力争、能言善辩、聪明机智)。(3)性格直率。从“入门不顾”看出元方直率。【乙】文中元方的主要性格特点是:(1)镇定自若、聪明机智。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如此巧妙回答可看出。(2)尊敬长辈(或:不卑不亢)。对于袁公的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体面,又保存了父亲的尊严。【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章信息和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甲】文:根据“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看出元方懂得“信”、懂得“礼”,概括为:懂礼识义;结合“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可知,面对友人的对父亲的指责,他敢于据理反驳,可概括为:敢于据理力争(或能言善辩、聪明机智、落落大方等);根据“元方入门不顾”可知,看出元方直率,可概括为:性格直率(或耿直)。【乙】文:根据“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可知,有理有据,回答从容,且称父亲为“老父”,可概括为:镇定自若,尊敬长辈;根据“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可知,对于袁公的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体面,又保存了父亲的尊严,不损人也不损己。可概括为:聪明机智。据此概括即可。参考译文:【甲】陈太丘和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定在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位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太丘走后,朋友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人!和我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无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拉他,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乙】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学孔子,孔子也不学周公。”(2022秋·广东惠州·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以下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诸葛亮)【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家贫,以荻①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加冠,嶷然有声②。一日,修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③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④,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遂以文章名冠天下。修母尝谓之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有死也,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日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荻:植物名,形状像芦苇。②嶷(yí)然有声:很高的声望。③簏(lù):竹编的盛物器具。④赜(zé):精微,深奥。7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多不接世③常夜烛治官书④修闻而服之终身【答案】①明确志向②为社会所用③研究④服从【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此题一是要注意平时积累,此外还可以根据句意进行推断。①大意: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明志:明确志向;②大意:大多不会为社会所用。接世:为社会所用;③大意:你父亲做官的时候,常常秉烛研读公文。治:研究;④大意:欧阳修听后终身遵循这个教导。服:服从。7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诫子书

以荻画地学书B.淫慢则不能励精

富贵不能淫C.夫君子之行

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D.死狱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A.书:名词,信/动词,写字;B.淫:放纵/疑惑,迷惑;C.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他;D.狱:名词,案件。故选D。75.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两处)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答案】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停顿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本句的意思是: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郑氏,立誓守节,亲自教导儿子学习。故根据句意可断句为: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7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②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答案】①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②(我)设法使他们活下来却不能够(努力让他们活下来却没有成功),那么死去的人和我都没有遗憾。【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重点词翻译及句式理解。重点词语:(1)淫:放纵;慢:消极怠慢;则:就;励:勉励;险:冒险草率;躁:急躁;治:陶冶。(2)得:能够;则:那么;皆:都;恨:遗憾。77.诸葛亮认为“才须学也”,请结合两文谈谈如何做才能学有所成。【答案】①须有“志”。明确志向,选定目标;②须能“静”。摒除杂念和干扰,保持宁静专一的状态,专心致志学习;③须能“勤”。不怕苦累,刻苦勤奋的学习;④须惜“时”。善于利用时间,能在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学习。【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答此题,首先要通读文本了解内容,其次抓住与题干有关的关键词句,最后加以提炼、概括。由【甲】文“非志无以成学”可知,须有“志”;由【甲】文“夫学须静也”,“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可知,须能“静”;由【甲】文“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可知,须惜“时”。由【乙】文“苦志探赜,忘寝食”可知,须能“勤”。参考译文:【甲】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郑氏,立誓守节,亲自教导儿子学习。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