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产业结构变化教师_第1页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教师_第2页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教师_第3页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教师_第4页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教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二—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二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导学案【课程标准】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核心素养】1.通过图表、文字等相关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地区产业结构的含义、影响因素及意义。2.通过典型地区的相关视频、图文材料,涉及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实质、原因及意义。3.通过上海的相关视频、景观图等材料,了解上海不同时期主导产业及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产业结构升级与政策调整和比较优势变化之间的变化。【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了解地区产业结构的概念掌握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产业结构的基本原因、过程和影响因素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了解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表现以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为例,能够解决有关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问题课前预习案(限时15分钟,课前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951的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地区产业结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2.影响因素:受资源禀赋、技术条件以及分工深化等因素的影响。3.作用: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知识拓展对于产业结构的划分通常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产品来源于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等)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个产业。【教材活动——分析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P491.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比较四大地区的差异。以地形为例。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地势低,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便于生产生活,发展历史相对快,经济基础优于其他地区;中部地区地势高,以高原、丘陵、山地为主,经济基础较好;西部地区地势高,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不利于生产生活,经济基础较差。2.根据表3.2,将现阶段中国四大地区的产业结构比例用饼状图表示出来。3.比较现阶段中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异同,并说明原因。同:第一产业占比较低,第二、第三产业占比较高。异: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占比最高;中部地区第二产业占比最高;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占比仍然较高,第三产业占比最大。原因: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劳动力、科技、政策等要素优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快,产业结构升级较早,转型更加彻底和成功。中西部地区还处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二、产业结构升级1.表现(1)劳动力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2)国民经济重心变化: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2.作用: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小拓展:在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可表现为轻纺工业为主升级到以重化工业为主,由以原材料为主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以英国为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英国工业类型以棉纺织业、粮食粗加工为主,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期至第二次工业革命初期,轻工业占比迅速下降,重化工业迅速发展。3.升级原因(1)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政策的引导往往起着重要作用,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原有的比较优势丧失,新的比较优势凸显。随着经济发展,原有的比较优势丧失,新的比较优势凸显。主导产业需要转型,产业结构需要升级国家或地区政府政策的引导,促使产业结构尽快升级1三、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结合课本材料,分析上海产业结构变化的不同阶段的表现?(1)工业化出去:以轻纺工业为主。(2)20世纪50年代开始:轻重工业协调发展。(3)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4)今后,逐步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航运。【教材活动——分析贵阳市产业结构变化】1.分析贵阳市建设数据中心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1:【参考答案】①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②地势高,夏季气温低,利于设备自然降温③资源丰富,可为数据中心运行提供充足能源。2.读图3.26,讨论随着数据中心基地的发展,贵阳市产业结构可能产生的变化。2:【参考答案】第三产业比重会明显上升,第一、二产业比重会有所下降产业结构升级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措施,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工业结构指各工业部门组成及其在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主要表现为部门结构、轻重工业结构和采掘—原材料—制造工业结构三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是()A.劳动力 B.资金 C.市场 D.技术2.关于工业结构内部产业结构升级的描述,错误的是()A.由以轻纺工业为主上升到以重化工业为主B.由以原材料为主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C.由以高附加值产业为主上升到以低附加值产业为主D.由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1.A

2.C【分析】1.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通常表现为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A正确。故本题选A。2.工业结构内部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表现为由低附加值产业上升到高附加值产业,C错误。由以轻纺工业为主上升到以重化工业为主,A正确;由以原材料为主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B正确;由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描述错误的选项,故本题选C。现今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第二产业、人口与土地,但城镇化的“要素推动”作用下降明显,“外向型城镇化”模式逐渐减弱,“知识源导向”城镇化模式正在形成,城镇化模式趋向多元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与我国其他区域相比,珠江三角洲“外向型城镇化”模式形成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劳动力廉价 B.土地租金低 C.地理位置优越 D.人口素质高4.推动珠江三角洲形成“知识源导向”城镇化模式的措施是()①提高劳动力素质②加快第三产业发展③扩大城市土地供给④建设智慧城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C

4.C【分析】3.珠江三角洲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靠近港澳台,临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又是我国最早改革开放的地区,发展外向型城镇,故C正确;在劳动力价格、土地租金、人口素质方面没有优势,故A、B、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4.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智慧城市都能推动珠江三角洲形成“知识源导向”城镇化发展,故说法①、②、④正确;扩大城市土地供给能促进城市化,与发展“知识源导向”城镇关系不大,故说法③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读珠江三角洲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下面小题。5.以下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6.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C.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5.A

6.B【分析】5.由图示可以看出,阶段Ⅰ工业总产值增长慢,这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建立了大批发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外向型加工工业为主。选A正确。6.阶段Ⅱ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珠三角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内地,促使本地产业升级;此时逢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能源、矿产都十分缺乏。选B正确。读河南省产业结构比重变化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产业结构比重(%)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7年15.755.029.32020年9.741.648.77.根据表格,河南省2007~2020年()A.第一产业产值在下降 B.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多C.第三产业的产值增加 D.产业结构比例不协调8.从2007~2020年,影响河南省产生明显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劳动力素质 B.对外开放程度C.城市化7.C

8.D【解析】7.根据表格数据,第一产业的比重在减少不代表产值在下降,A错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在下降,素质要求在提高,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在减少,B错误;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产值增加,C正确;从数据比例来看,国民经济重心已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产业结构比例协调,D错误。故选C。8.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发展主要和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有关,根据地区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可知,随着经济发展,地区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会先向第二产业转移,而后向第三产业转移,因而使得三次产业结构出现明显变化,D正确,ABC错误。故选D。水平 D.经济发展水平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突出特点。读近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图,完成下面小题。9.乙省成为低碳区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承载力高 B.能源需求量减少C.森林覆盖率较高 D.产业结构轻型化10.下列促进甲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措施中,最合理的是()A.加大油气的开采量,调整能源结构 B.集中发展高科技产业,改变产业结构C.禁止煤炭外运,发展第三产业 D.延长煤炭产业链和促进非煤产业发展9.D

10.D【解析】9.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突出特点,因此低碳区的形成与环境承载力无关,A错误;乙为广东省,该省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能源的需求量大,森林的覆盖率低,而且森林覆盖率高也不表示碳排放低,B、C错误;广东省产业结构轻型化,生产消耗的能源少,排放的二氧化碳少,虽然人口众多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