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试题卷命题:抚州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说明:1.本卷共有五大题,25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本卷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只此青绿》舞蹈创意来自于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该画属于书画长卷形式,以高山、河流、村落、小桥、亭台等景物构图组成一幅磅①大气又细致入微的山水画卷,画面用青绿色点缀出高山的绵延与雄峻,令人②而又过目难忘。2022年,《只此青绿》将画中美景寓意以舞蹈的形式展现在春晚舞台之上,献给观众一个精妙绝美的舞蹈画面,以此追忆千年的中华传统古风文化。1.(2分)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cuò薄 B.chuò礴 C.zhuì礴 D.zuì渤2.(2分)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A.焕然一新 B.耳目一新 C.眼前一亮 D.如若初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中国这个典籍浩博的大国,我们的文化不仅有极强的延续力,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学术而论,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近代新学,此起彼伏,相承不辍()以文学而言,由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发其端,汉赋、魏晋诗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续其绪,高峰迭起,波澜壮阔。而一代代延续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传统,就是读书。读书实无捷径可谈,________,而是需要长年累月地不断坚持,需要扎扎实实、锲而不舍地下工夫。3.(1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这个典籍浩博的大国,不仅我们的文化有极强的延续力,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B.对于中国这个典籍浩博的大国来说,我们的文化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极强的延续力。C.中国这个典籍浩博的大国,不仅我们的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极强的延续力。D.对于中国这个典籍浩博的大国来说,我们的文化不仅有极强的延续力,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4.(1分)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 B., C.、 D.。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A.没有顺风船可乘 B.它不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C.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D.成功也没有捷径6.(2分)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人人都在为创造文明城市做贡献,你乱丢垃圾,有点不妥吧?B.学校举行书法展示活动,邀请你当场挥毫,你推让不过,说:“好吧,那我只好献丑了。”C.你获奖后老师奖给你一件礼物,你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这礼物我就笑纳了。”D.如果您要闯红灯,就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每小题2分,共4分)南乡子·春情①[北宋]苏轼晚景落琼杯②,照眼云山翠作堆。认得岷峨③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④。春雨暗阳台⑤,乱洒歌楼湿粉腮。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元丰四年(1081),苏轼因写诗揭露新法的弊端,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②琼杯:玉杯。③岷峨:四川境内岷山山脉北支,词人常以之代指家乡。④渌醅:美酒。蒲萄,即葡萄,此处与“渌醅”均用来比喻江水澄清碧绿。⑤阳台:地名,传说在四川巫山。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营造出新颖生动的意境。B.这首词状景细致入微,思维广阔,抒情则含蓄蕴藉。C.经过春雨的搅扰,词人被迫收回思绪,但其对外界的观察十分敏感,转而以更加细腻的手法描写景物的变化。D.下阕有动有静,有雨有晴,有明有暗,有朝有暮,有人有景。8.本词上阕写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文言片段,完成9~11题。(10分)欧阳重,字子重,庐陵人。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刘瑾①兄死,百官往吊,重不往。嘉靖六年春,拜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②。会寻句③土酋④安铨、凤朝文反,廷议以重谙滇事,乃改云南。初,武定土知府凤诏母子坐事留云南,朝文绐⑤其众,言诏已戮,官军将尽灭其部党,以故诸蛮悉从为乱,攻围会城。重督兵击败之,而遣诏母子还故地。其党愕,相率归之。朝文计穷,绝普渡河走。追兵至,歼焉。铨逃寻甸故巢。官军攻破其砦⑥,执铨,贼尽平。乃散其党二万人,迁寻甸府于凤梧山下,更设守御千户所。重推功于前抚臣傅习,并进秩任子⑦。缅甸、木邦、陇川、孟密、孟养⑧诸酋相仇杀,各讦奏于朝,下重等勘覆。遣参政王汝舟、知府严时泰等遍历诸蛮,譬以祸福。皆还侵地,供贡如故。(节选自《明史》)[注释]①刘瑾:明朝大太监。②应天:南京。③寻甸:地名。④土酋:少数民族部落首领。⑤绐(dài):欺骗。⑥砦(zhài):山寨、军营。⑦进秩任子:使他俸禄升级且能让其子有担任官职的资格。⑧缅甸、木邦、陇川、孟密、孟养:少数民族所居处的地方名称。9.(3分)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谙() (2)绝() (3)故()10.(4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官军将尽灭其部党,以故诸蛮悉从为乱。(2)其党愕,相率归之。11.(3分)简要概括欧阳重是一个怎样的人?(三)默写(6分)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李白《行路难》(其)中表明作者远大政治抱负和强烈自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3)孟子劝说君主要“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把孟子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15题。(9分)涵养字外功夫王树平①中国书法不仅具有外形美,更深刻反映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审美标准和价值追求,承载着教化一方和正民化俗的使命。历史上的优秀书家往往不仅有入木三分的字内功夫,更有纵贯历史、折服众人的“字外功夫”。“字外功夫”指人的内在修养,即一个人的人生阅历、生活积累、学识修养、道德情操、心灵境界等书法技巧之外的,与修身进德、安身立命相关的功夫。涵养字外功夫是通达本源、升华精神境界的关键。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大多一生在以儒释道为基础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熏陶、磨炼,涵养了深厚的字外功夫。②一些书家肩挑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在繁杂的公事案牍中写家国情怀。如“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虞世南不仅书名显著,而且被唐太宗赞为博闻、德行、书翰、词藻、忠直五善俱全;颜真卿作为盛唐书坛领军人物,其人忠肝义胆,视死如归,其书则大气磅礴、雄浑刚健,尽显大丈夫浩然之气。③一些书家将禅宗思想应用于艺术创作中。如苏轼以“物我相忘”的超然境界应对人生打击,不断涤荡心灵上的尘埃,通过智慧将逆境化为前进的阶梯。他推崇平淡天真的艺术品格,在禅宗“不役于物”思想的影响下,创作进入更加自由的艺术之境,故而得以写出一批传世之作。④可见,书者的字外功夫是字内功夫的根本,字内功夫不仅是苦练的结果,更是身心修养功夫的外化。那么,当代书家又该如何增进字外功夫呢?⑤“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风波跌宕的人生道路中需要先立本固基,才能行稳致远。如果一个人的根本方向错了,即使他得到再多的名利都将有百害而无一利,“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习书者可以通过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的方法,时刻端正自己的方向,实现“心正”而后“笔正”。此外,君子修行还应敬畏天地万物,整肃自律,慎独于己;与人交往之时应敬人为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一个人德行兼备时,其书法也会因修养提升而精进。⑥其次,要多读传统经典,提升人文素养。当今时代,人们并不缺少工具和知识,缺少的是对工具和知识的驾驭能力,即人文素养的承扬。中华传统经典是承载人文精神的巨大宝库。《论语》直指现实人生,引导人们成就君子人格和圣贤气象;《道德经》教人洞察社会自然之理,形成中国人独有的处世智慧。古籍经典有如璀璨明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晶。阅读经典不仅可以洗涤心灵,提升德行,还可将其中的道理应用于社会实践。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阅读经典作品有助于人们找准自己在大时代中的位置,从而不浮不躁,安于当下,收获一份静气。⑦最后,由艺臻道,提升生活品位和审美情操。“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掌握一门艺术是提升学习兴趣和修身境界的重要方法。以练习书法为例,临摹名帖时,法帖的轮廓和神韵会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当下的心境。不断临帖的过程,其实就是与古人神交的过程。在笔、纸、手、心长时间的磨合中,以前粗糙的书写方式逐渐被破除,同时性情中焦躁、杂乱的习气也会被削弱,静谧的书香墨海能渐渐陶冶出精神之光。“旧我”不断褪色后,温文尔雅的君子形象将卓然而立。⑧人生如宣纸,人生实践就如同一个书者在洁白宣纸上的创作实践,只有在人事修为中固牢根基,才能真正驾驭住书艺之魂。(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6日12版,有改动)13.(3分)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优秀书家的身上,往往还能窥见其精神、境界、气质、修养等字外功夫。B.习书者通过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的方法就能达成君子的修行以增进字外功夫。C.第①段加点词“大多”和第③段加点词“一些”能体现本文语言的严谨性与准确性。D.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14.(3分)下列选项,与本文论述的道理不一致的一项是()A.宋代大书法家、大诗人苏东坡在《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中有诗:“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B.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C.丰子恺集画家、作家、书法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于一身。D.黄庭坚《论书》云:“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15.(3分)结合本文,请你谈谈作为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读书。(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题。(每小题3分,共6分)材料一:根据签约国于1992年6月5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摘编自《环境教育》杂志)材料二:在未来10年,有100万个物种濒临灭绝,地球一共就几百万个物种,但是有100万个物种已经濒危了。这如同我们人类这辆列车正在高速行进中,前方却出现断崖,但目前这辆车没有减速,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在加速冲向断崖。这就是今天我们要面对的现实。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还有更多不容乐观的数据,包括人类的粮食安全,联合国粮农组织有专门关于农业的遗传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关系的研究,也非常不容乐观。我们的物种资源、遗传资源、生态系统功能受到了大规模破坏,包括东北的森林,已经不是100年前的森林了。(摘编自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博士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暨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理论技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材料三: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马克平在2022年6月10日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高层论坛说,生物多样性跟每个人的衣食住行直接相关,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直接相关。比如直接的使用价值,像我们每天吃的粮食蔬菜以及我们用的药物等等,都是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使得食用成为可能。此外,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大家并不熟悉,比如说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固定能量等等。以固定能量为例,整个生物界的维持都要靠植物去固定太阳能,这样,其他生物利用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才能维持它的生存代谢。马克平引用调研报告指出,如今,新发病和几乎所有的流行病都是“人兽共患病”,也就是野生动物和人共同都会被感染的疾病。“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类活动已经严重影响了野生动物和其寄生生物之间的平衡关系,这种影响也会波及到人类,气候变化又加速了这样的过程。”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同一健康”的概念,这就是大健康,需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的健康。生物多样性,不仅仅要通过就地保护、建立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等传统的保护方式,还要通过生态系统修复产生增量,还要通过可持续生产、可持续消费,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减少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多方面共同努力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摘编自《广州日报》)材料四:COP15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一阶段)生态文明论坛开幕式上说,地球是人类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家园,本次论坛聚焦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挑战,共享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宝贵经验,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记者从开幕式上获悉,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中国主动承担与国情和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中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各类自然保护地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超额完成“爱知目标”提出的目标要求: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近日宣布了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等举措,助力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摘编自新华社《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开幕》)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上述材料围绕生物多样性进行介绍,警示人们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迫在眉睫、任重道远。B.材料二介绍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相关数据。C.材料三介绍生物多样性对个人、国家,乃至整个生物界的重要性。D.材料四主要介绍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治理与担当。1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到“同一健康”概念的提出,可以看出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趋于严重。B.材料二中画横线句子通过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具体地突出物种灭绝之快,发人深省。C.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与前景,和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全球正面对挑战,也在寻求合作,共享经验。D.生物多样性对每个人都很重要,而其间接使用价值相对易被人所忽视。(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题。(15分)曹铁匠的小尖刀南翔①周日这天,曹木根有点心神不宁。昨天接到在深圳当大老板的老同学吴天放的电话,讲是今天要带一个孙姓学者过来采访他,曹木根自言自语道,采访我?我有啥子好采访的!老同学的不由分说令铁匠曹木根芒刺在背。直到下午三时许,一声汽车喇叭的脆响从街口传来,曹木根一直绷紧的心思,才骤然如江边解缆的船只,悄然松滑。②孙老师过来问,这条街恐怕就你一家铁匠铺子了吧?曹木根道,是啊。整个县里十镇八乡不会剩下两个巴掌的铁匠,讲起什么家伙都能打的铁匠,恐怕也就是本人一个了吧。③曹木根顺着孙老师的目光,瞥见的是右侧一块灰蒙蒙的铁匾,是自家錾的一块铁牌,上有“曹铁匠”三字草书,已经生锈了。④孙老师便谈起这次来的意图,是领着学生做一个非虚构民间匠艺的采集,可以称作“非非遗”写作。现在上上下下都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却还有很多没有列入各级非遗的匠艺,譬如散落在乡野的铁匠、篾匠、箍桶匠、油漆匠等工匠及他们的技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正因这些“非非遗”一不来钱,二不能引起重视,所以比非遗式微①得更快。⑤曹铁匠喉咙里响咳了一声道,《国风·邺风·式微》就有一首写的是: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⑥孙老师赞曰,我只知“式微”一词来源《诗经》,早不记得这首诗了!环顾左右两个弟子问,你们知道出处吗?两人均摇头,一起说:真不知道。孙老师叹道:真正是野有遗贤人未知啊!⑦曹木根其实不是本地人。他父亲在饥荒年头,一路做手艺来到了江南,后来做到了天福铁木器材厂的厂长。那时放学之后,木根都要到铁木厂来耍闹,木根最迷恋的,还属铁匠炉,无论是父亲操钳,还是其他工人掌锤,他都饶有兴致。⑧后来曹铁匠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又重演了他少儿时的一幕,从小在铁木厂厮混。有一次他们调皮弄坏了车床皮带,曹铁匠大怒,收缴他们的东西,包括儿子的一把木制小尖刀,一起折断,儿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几天都没理爸爸。一周之后,曹铁匠送给儿子一把精心打制的小尖刀,挽回了儿子开心的笑容。⑨孙老师朝炉子那边看一眼道,我小时候是看过铁匠干活的,年头太久印象都模糊了,我的学生则无论来自城市还是乡村,几乎都没有这方面的记忆。能否劳烦曹师傅打一件铁器给我们看看?这也是我们“非非遗”调查的一个好机会。⑩曹铁匠起身,朝炉子走去。俩学生都雀跃跟随。曹铁匠用火钳夹着螺纹钢送入炉膛,烧得通红取出两面锤打,复烧,复打,淬火之后,再打、削、磨……便见他的脑门上摔下了一粒一粒的汗珠。⑪吴天放贴近他的耳朵问,为何放着空气锤②不用?他答,就是想让你们看一看最本色的打铁方式。⑫一根生锈的螺纹钢,眼见得在曹铁匠的手中,在火红的炉膛里,在冰冷的铁毡上,在沁凉的水桶里……该扁的扁,该圆的圆,该尖的尖,最后出示的是一把比巴掌略长的小尖刀,上面还做了三个圆环把手。⑬孙老师啧啧道,这么短的时间,完全手工制作,你们看这把刀的两条刃,简直像拷贝出来的兄弟,觉不出有任何差别。这三个环也真是圆,如同圆规画出来的,左右两个小环又是一对孪生兄弟。这就是老铁匠的功夫!⑭听到孙老师的夸赞,曹铁匠的一撮浓眉猛地一弹。他撩起洗不净的灰色T恤擦擦额头道,做什么事情,一是要喜欢,二是要做出年头来。熟能生巧罢了,做够年头,你们都行,没什么稀奇的。跟当老师年头久了,教书教得好是一个道理。⑮孙老师问,曹师傅的孩子呢?在外上学还是工作了?⑯吴天放这才告诉孙老师,三年前,曹木根的儿子刚刚二十出头,得了白血病。从发现到去世,不到半年,也考虑过骨髓移植,因医生意见不一致,且要花一大笔钱,他就放弃了,以后却一直后悔,人都有些恍惚。⑰吴天放道,曹木根原本有三次出去的机会,都被他放弃了。没走出来或未必是坏事。乡镇里的人如果都跑出去了,哪个来种田?就像我们今天回来,你哪里采访得到老铁匠?我在深圳也常常想,我们出来就都对吗?他们不出来就都错吗?或者,出来也对,留下也对?⑱这时,两个弟子看中了这把小尖刀,说你再给打一把呗,我们一起买了。⑲曹铁匠两眼空虚地望着远方,自言自语道,给你们打剪刀、菜刀、柴刀,都行,就是小尖刀,不行,一把都不能从这里带走……我这三年都没有给任何客户打过小尖刀了。⑳迎着落日开车,吴天放戴上了墨镜,将刚抽两口的烟随手掐灭。㉑孙老师道,你尽快找一张他儿子的照片给我,我采访过一个做铁板浮雕的师傅,他敲的铁板浮雕人物栩栩如生。我会叫他敲一幅曹铁匠儿子的肖像,肖像一定要配一把铮亮的小尖刀。㉒吴天放道,好啊,发生的费用,都算在我天放头上……一语未了,哽住了。(选自《芙蓉》2019年第5期,有改动)[注]①式微:式,发语词。微,衰落。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②空气锤:自由锻造机器的一种。压缩汽缸将空气压缩,通过分配阀送入工作汽缸,推动活塞连同锤头作上下运动起锤击作用。18.(4分)请根据表格提示,为语句进行批注。语句批注曹木根的形象和刻画方法曹木根自言自语道,采访我?我有啥子好采访的!整个县里十镇八乡不会剩下两个巴掌的铁匠,讲起什么家伙都能打的铁匠,恐怕也就是本人一个了吧。曹铁匠用火钳夹着螺纹钢送入炉膛,烧得通红取出两面锤打,复烧,复打,淬火之后,再打、削、磨……便见他的脑门上摔下了一粒一粒的汗珠……他撩起洗不净的灰色T恤擦擦额头。环顾左右两个弟子问,你们知道出处吗?两人均摇头,一起说:真不知道。19.(4分)试分析第⑦~⑧段的作用。20.(3分)下列对小说相关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曹铁匠”三字铁牌生锈,既说明曹木根干铁匠时间之久,也暗示其生意冷清萧条。B.曹木根打造小尖刀以及围绕小尖刀的对话是小说情节的高潮部分。C.吴天放“哽住了”的原因是:被孙老师准备请铁板师傅为曹木根敲一幅肖像的举动所感动。D.吴天放在小说中起到线索的作用,同时,他的“出去”与曹木匠的“留下”形成对照,引人深思。21.(4分)小说既有对现实沉重的思考,也有对时代热情的歌颂,请结合文章谈谈。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10分)22.(3分)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艾青诗选》中的诗风在不同时期产生变化,但歌颂光明的主旋律和对祖国人民深沉的爱一以贯之。B.艾青的诗歌明显带有“诗中有画”的特点,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寥寥几笔,形神毕现。C.《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犯上作乱”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D.《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等人物形象,被金圣叹赞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23.(3分)《水浒传》中的故事印证了毛泽东主席说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其一进行阐述。①林冲 ②武松 ③李逵24.(4分)读诗,要透过诗歌的意象来理解其深层内涵。结合艾青诗歌《黎明》(节选),说说你的理解。黎明,为了你的到来我愿站在山坡上,像欢迎从田野那边疾奔而来的少女,向你张开两臂——因为你,你有她的纯真的微笑。和那使我迷恋的草野的清芬。五、写作(5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题目写作。一只蝴蝶问苍蝇:“这附近有鲜花吗?”“鲜花我可没看到。”那只苍蝇回答,“不过到处都有垃圾堆和污水沟。”随后,苍蝇给蝴蝶如数家珍地细数了附近它经常光顾的腥臭之地。蝴蝶按照苍蝇所指的方向往前飞时,路遇了一只蜜蜂,就问:“你看见这附近有垃圾堆和污水沟了吗?”“垃圾堆?污水沟?没有,我从来没看见过。”蜜蜂很是惊讶,“不过这附近随处都有清香扑鼻的鲜花。”紧接着,蜜蜂又详细地给蝴蝶介绍了哪块草地上有百合花,哪儿的风信子刚刚吐蕊绽放……题目一:人生途中,你一定有过许多有关“问”与“被问”的经历,向老师问了一道题或被老师问了一道题,向他人问了一次路或被他人问了一次路……也许是问传奇历史或问科幻未来,也许是问人生哲理或问天地奥秘……请以《问》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题目二:读完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请选择自己感悟最深的一点,写一篇议论性文章。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温馨提示】1.每位作文阅卷老师请注意作文平均分控制在35分左右;非常好的作文要凸显高分(45—50分);非常糟糕的作文,或者纯粹抄袭现代文阅读的作文,也可以打0分。2.本答案仅供阅卷参考,对于一些主观题,阅卷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给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1.C(2分)2.B(2分)【解析】A焕然一新:指改变陈旧的面貌,呈现出崭新的样子。C眼前一亮:指在一件事情上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在困难面前有了新的解决办法,在茫然失措时,突现转机。它表示在第一次见到某事物时给人带来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即使相处很久了,依然能够感受到对方的心动。D如若初见:就好像初次见面一般。多半是对现实有了感伤,只是再也回不去了。A、C、D都与内容不符。所以选B。耳目一新:指看起来或听起来给人新鲜的感觉。它形容的是令人惊讶、欣喜的事物,使人感到兴奋和惊叹。它也可以用来形容外观或声音,表示令人惊讶、欣喜,给人以新鲜感的东西。3.B(1分)【解析】A语段强调的是“文化”,“有极强的延续力”的主语应是“文化”,故“不仅”位置错误,它要放在“文化”的后面;且“有极强的延续力”与“历史悠久”位置错误,两者之间有递进关系,先“历史悠久”,再“有极强的延续力”。C语段强调的是“文化”,“有极强的延续力”的主语应是“文化”,故“不仅”位置错误,它要放在“文化”的后面。D语段中“有极强的延续力”与“历史悠久”位置错误,两者之间有递进关系,先“历史悠久”,再“有极强的延续力”。故选B项。4.A(1分)【解析】括号前后两个句子分别写有关学术、文学的内容,两者是并列的关系,应当使用分号。5.C(2分)【解析】横线后面的内容是持之以恒的下功夫,AD都与内容不符合;B双重否定表肯定,意为读书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与内容不符合。故选C项。6.B(2分)【解析】A不得体,“你乱丢垃圾,有点不妥吧”语气生硬,为指责语气;C“笑纳”是敬辞,此处用于自身,使用不当;D说话语气粗鲁,强调结果太重,让人不好接受。故选B项。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每小题2分,共4分)7.D(2分)【解析】下阕并没有写“朝”,全词写的都是晚(暮)景。8.(2分)上阕实写落日美景倒映在酒杯里,青山绿树把杯中美酒都染绿了,虚写杯中琼浆是岷山、峨眉山积雪融化而来,万顷的江水正像那未过滤的酒。(1分)虚实结合,扩展时空,想象奇特,表现了词人的思乡之情与旷达胸怀。(1分)(二)阅读下面文言片段,完成9~11题。(10分)9.(3分)谙:熟悉(2)绝:渡,横渡,越过(3)故:以前(从前),原来10.(4分)(1)官军将要全部消灭他们整个部族,因此各蛮族都跟从他作乱。(2分)(2)他们的党羽都很惊愕,争相归附欧阳重。(2分)11.(3分)欧阳重是一个有真才实学、不趋炎附势(不攀附权贵、有气节)、有勇有谋(能稳定边疆)和不计功名的人。(符合选文,写到三点即可)【参考译文】欧阳重,字子重,庐陵人。正德三年中了进士。(后来)被授予刑部主事的职务。刘瑾的哥哥死了,百官都去吊唁,只有欧阳重没去。嘉靖六年的春天,欧阳重被授予右佥都御史的职务,到南京去做巡抚。正好碰到寻甸部落首领安铨、凤朝文造反,朝廷商议之后认为欧阳重熟悉云南事务,于是(把欧阳重)改任云南巡抚。刚开始的时候,武定的土知府凤诏母子二人因为犯了罪留在云南,凤朝文欺骗大家说凤诏已经被杀掉了,官军将要全部消灭他们整个部族,因此各蛮族都跟从他作乱,攻击并围困了省会。欧阳重率兵击败了他们,并且遣返了凤诏母子回故乡。他们的党羽都很惊愕,争相归附欧阳重。凤朝文没有办法了,就越过普渡河逃跑。追兵赶到之后消灭了他们。安铨逃到寻甸老巢,官军攻破了他的山寨并抓住了他,造反的人都被平息了。于是遣散他们的党羽两万人,把寻甸的府城迁到凤梧山下,又设立了守御千户官的驻所。欧阳重把功劳让给前任巡抚傅习,并使他俸禄升级且让他的孩子有担任官职的资格。缅甸、木邦、陇川、孟密、孟养等少数民族部落互相仇杀,并且上奏到朝廷互相攻击。皇帝命令欧阳重等人查验真相后报告。欧阳重派遣参政王汝舟、知府严时泰等人到各个部落去,向他们说明利害关系。各个部落都归还了互相侵占的土地,像以前一样上贡。(三)默写(6分)(每空1分,凡错、漏、增字,该空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