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复兴学校上册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教学检测(含答案)复兴学校2023-2024学年上册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教学检测
(考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一、默写(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0分)
1.(10分)默写。
(1)古诗中蕴含丰富的哲理。王湾《次北固山下》中道出新旧事物交替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题西林壁》中表达“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深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一意象。王安石《泊船瓜洲》中借明月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月亮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2分)
2.(12分)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páo,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jìn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到庙前或衙门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贵重的“眼学"。然而记得有一回,也亲见过较盛的赛会。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长竹竿揭起一条很长的旗,一个汗流浃背的胖大汉用两手托着;他高兴的时候,就肯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甚而至于鼻尖。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我那时觉得这些都是有光荣的事业,与闻其事的即全是大有运气的人,——大概羡慕他们的出风头罢。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然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和赛会发生关系过。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赛会(_____)旗páo(_____)
jìn(_____)止羡慕(_____)
(2)上文选自鲁迅先生散文集《__________》中的《五猖会》。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该散文集画的插图,请根据你的阅读和画意,为三幅插图分别选择对应的篇目,在括号中填入相应的选项。
A《无常》
B《父亲的病》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D《五猖会》
E《琐记》
(3)某班在组织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时,展开了专题探究活动,有的探究“鲁迅的童年”,有的探究“鲁迅笔下的人物",假如你探究的是“《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请仿照示例再写一条。
示例: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如在《父亲的病》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三、综合性学习(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4分)
3.(14分)复兴学校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活动期间,校学生会拟邀请学校团委书记李老师于9月21日给大家做“如何交友”专题讲座,并安排宣传委员李华同学提前一天打电话确认。请根据情境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李华:①___________
李老师:李华同学,你好!
李华:李老师,打扰了!今天给您打电话,是想和您确认一下,②___________
李老师:没有问题,我会准时参加的。
李华:谢谢李老师!期待您的精彩讲座。
(2)下面是李华同学拟在活动上做的演讲片段,请你帮他修改。
人生在世,总希望能结交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甲】《诗经》中曾经写道:“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鸟儿呼叫,是在寻找友谊,何况人呢?青少年热情纯朴,血气方刚,尤其喜欢交朋友。【乙】当你伸出友谊之手,换取了真诚待人的一颗心,可以与别人倾吐知心的话,你就会拥有朋友。朋友会让你获得一种幸福感。
①【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②【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3)汉字有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字体。请分别指出下面“朋”字的字体。
(4)讲座结束后,李华同学就“交友之道"这一话题对李老师进行采访,请你帮他拟写一个采访问题。
四、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38分)
4.(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杏月令
李丹崖
一月,天寒地冻,杏树一枝婆娑,树枝光溜溜的。
空气中弥漫着腊味的气息,腊肠、腊肉,咸鸭子、成鹅,在阳台上、屋檐下。院子里的那棵杏树,是父亲种下的。每到这个月份,母亲会把腊肠挂在上面,像许愿带一样,凝结着许多心事和嘱托。
二月,落了很大的雪,简直可以称之为盛大。
雪浩浩荡荡,下得满院满檐都是,也下在杏树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杏花开。”杏花,这个季节当然没有。杏树的根,此刻还在土壤之下暗暗积蓄力量。
到了年关,年的味道愈加浓烈,满世界都是春的消息。杏树在贴满大红春联的氛围中,有一些蠢蠢欲动。但天依旧是冷,杏树在风中激灵了那么一下,决定还是矜持一些,坐等春风吹遍,方才醒来。
三月,云气初披,春风遍地,纸鸢亦遍地。
不知道谁家孩子的风筝被杏树的枝条缠住了,我帮忙伸手去够,拉着杏树的枝条一看,其已经泛出青晕。
某日的一场雨后,杏树在枝上扑哧一声笑了,一簇,又一簇,继而是千朵万朵压低枝的杏花开了。杏花粉中带紫,紫意不那么明显,有一种淡然出尘的美。在渐有暖意的春风中,在润如酥的春雨里,杏花安享着季节的恩典,慢慢袒露自己的心扉。
杏花春雨江南。这是唐诗宋词中的意象。此刻,即便是在我的故乡皖北,一棵杏树开在瓦房院里,竞也有了些江南的韵致。
四月,繁花很快落尽。不必扫,旱鸭已经纷纷来到杏树下啄食。想起早年间,临河种着一棵杏树。杏花落在水面上,有鲤鱼跃出水面去吞食。春鲤,粉杏,春水,这样的意境也俨若唐诗宋词。
杏树的叶子逐渐密起来。一棵蓊蓊郁郁的杏树,坐落在皖北的某一处院落里,人在树下,观书,喝茶,听戏,都是雅事。
五月,青杏小小,而后初妆半碧红。有风吹过杏树,掀开杏叶的裙裾,竟然有若隐若现的杏子。
青杏小小,似青梅。其实,杏还有一个别名:甜梅。梅子酸酸杏子甜,甜梅听起来就更怡人一些。“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有时候,我总觉得苏轼写的是吾乡景致。
小满节气了,三两场雨后,有燕子在杏树上停栖,那样的逗号,与青杏的句号相映衬,再加上枝叶的文字,多美的一篇文章!
六月,梅子金黄杏子肥。杏子隐藏在杏树的怀里,绒毛渐渐温柔,青杏变黄,可谓“麦黄杏”,顾名思义,麦芒展露,杏子金黄。杏黄色,应该是很耀眼的一抹中国色调了,在绿叶之间的一团团黄,依稀有了吴昌硕画中的韵致。
风里,满是成熟的气息。这个世界,河水骤涨,山峦繁茂,杏树下的孩童,也跟杏子一样疯长。依稀记得少年时,夏日一家人在杏树下围炉吃饭的情形,炉子是父亲做的陶炉,锅里煮的是五花肉炖豆腐,灶边亦有一些当季的时蔬。
杏子黄时,馋嘴的孩童已经眼巴巴地在树下观望了。“熟了麦黄杏,馋得小孩一撅腚。"少年时,不懂这句话的缘由。后来想想,是小孩偷偷站在板凳上去够吧——一头插进树荫里,撅腚去扒找成熟的杏子。
七月,天若蒸笼。杏子早已熟透了,颗粒如金丸。其纷纷被够下来,有的已经进入孩童的肚皮,有的摆在白瓷盘中,耀眼的黄,明媚的白,煞是好看。
枝叶之间,只有晚熟的杏子还在叶间。
晚熟的杏子亦是甜的,若是此刻摘下来,冰镇了吃,在人的味蕾上轰然炸开,那滋味,啧啧啧。
八月,杏树叶子仍细密。九月,杏树昆虫聚。十月,杏树叶落,奶奶在树下织毛衣。十一月,杏树叶子已落尽。
十二月,白雪皑皑,杏树在大雪中冬眠了。
此时,蜡梅开得幽香一片,月季还是坚持吐露自己的花事,冬青依然葱茏。
杏树淡然以对,它在酝酿着下一年的春事。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6月28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2段写母亲会把腊肠挂在杏树上,突出了杏树与农家密不可分的关系。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杏花开”中的“杏花"指雪花,这里把满树的雪花比作杏花。
C.文章引用了苏轼的词和“熟了麦黄杏,馋得小孩一撅腚”的俗语,显得有文气和接地气。
D.文中插叙了少年时夏日一家人在杏树下围炉吃饭的情形,表现出对亲情的美好回忆。
(2)请根据文章内容分别概括杏树在三、四、五、六月的变化。
(3)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1)杏树在风中激灵了那么一下,决定还是矜持一些,坐等春风吹遍,方才醒来。
(2)杏子早已熟透了,颗粒如金丸。
(4)文章结尾为什么要写蜡梅、月季和冬青的表现?
(5)“月令"是上古的一种文体,指按月记叙。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以“杏月令”为题,逐月记叙的好处。
5.(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父亲那些暖心事
潘军
在我记忆的长河里,好多事转脸就忘了,___________。
父亲的童年浸泡在眼泪里。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父亲的六个姐妹相继天折。一提起这事奶奶就哭,父亲也跟着掉泪。父亲想当医生救死扶伤,可惜没能如愿。父亲年轻时,当过联合乡的乡长,后来辞职回家拿镐头刨地。
刨地前,父亲会先勒紧裤腰带。实在坚持不住了,他就掏出口袋里的盐粒,放在舌尖舔舔,然后猛喝水。有一次,正在刨地的父亲眼前发黑,用镐头支撑着才没倒下。
1973年是我们经历过的最困难的一年。那年春天,家里吃麸子最多。麸子味道苦,做饽饽要掺玉米面、加糖精。麸子饽饽熟后,手捡不起来,只能用筷子往碗里扒拉。父亲经常垫钱给邻居捎回三分钱一包的糖精。
那时期的粥能当镜子照。有一次,我们八口人一顿喝了五盆外加三碗水粥。走路时,肚子里发出“咣当咣当"的声响。有时,父亲见粥少,喝一碗就不再盛了。父亲躲进角落里,从口袋里掏出东西填进嘴里。我悄悄走近父亲,趁他不注意,将手伸进他口袋,掏出的东西把我惊呆了:树叶、野菜都生柴了,几小段白薯干,是用刀剁斧砍分开的,其中两块还带有虫子屎。
终于树叶吐绿,我家门前的大榆树飘来阵阵榆钱香。一天,父亲叫我到榆树前,递给我拴好绳的篓子,示意我上去撸榆钱。我将绳子拴在腰上,迅速爬上树。很快,一篓子榆钱送到了地上……父亲给自家留下少量榆钱,便背着篓子逐户送。我心有不满,说:“咱们好不容易撸下来的,凭啥分给别人?”“若不是这年景,你求人家人家都不会要。"父亲的话我依然记得。那天,父亲往返十多里山路才送完最后一家。
那时候,缺粮也短柴。父亲会赶在出工前,背回一捆柴火。近处有柴,父亲偏要去远处砍,我不理解。父亲说:“我远道、陡坡都能去,可有些人去不了啊。”我明白父亲口里说的有些人,指的是村里身体不好的人,比如眼神不好的二伯父、腿脚不便的三表叔、智力障碍的张大爷……
那些年,村里谁家盖房,父亲都会主动去帮工。父亲说:“咱帮不上钱的忙,就出笨力气。"父亲凌晨两三点钟去扛木头,中午背地基石,晚上回来脱坯。每次我去喊父亲回家吃饭,他都是一脸疲惫,衣服汗渍渍的,肚子也“咕噜咕噜”响个不停。
有一次,一农户在清理地基时,发现一圆形铁罐,引来众人围观。有人建议砸开看看,被父亲制止。父亲说服众人,带着铁罐去找乡公安员。此罐被专业人员打开后,在场的人惊出一身冷汗——铁罐里装有黄金,还有雷管。若是外力砸开,后果不堪设想。
距我家50米处住着一位孤寡老人,我喊他二姥爷。每次下雨,父亲都要去二姥爷家苫盖房屋,家里的油毡、炕席、雨布都跑到二姥爷房上了。有一年秋后,二姥爷患病住进医院,父亲请假陪护。二姥爷患病后脾气暴躁,变着法子“捉弄"父亲,几次将父亲赶回家。但气消后,父亲还是连夜赶回医院,陪伴在二姥爷身边。不久,二姥爷病情加重,痰堵喉咙,嘴唇青紫,把墙壁都抓出沟道了。父亲见二姥爷憋得难受,几次用手为二姥爷抠出喉咙里的黏痰。二姥爷缓解后的一声“谢谢”,令父亲眼睛湿润了。一个月后,二姥爷安详地走了。
我生活的小山村,三面环山,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山外。雪后结冰,村民不敢外出。所以不等雪停,父亲就去扫雪。家里的扫地笤帚早就秃了。见此,父亲从柴草里抽出荆条,绑成扫帚,继续按照小路的轮廓扫向山外。父亲尽管在鞋上捆绑了绳子,但一路也没少挨摔。一次,父亲不小心踩进坑里,崴伤脚踝,好久走不了路。
多少年过去了,___________。
(选自《北京晚报》2023年6月18日,有删改)
(1)选择下面句子,填在文中横线上。
A.父亲种种暖心故事依然生动,讲也讲不完
B.唯有父亲那些暖心事依然清晰
(2)文章叙述了父亲的种种暖心故事,请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父亲为家人忍受饥饿→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父亲耐心照顾二姥爷→父亲给村民扫雪
(3)赏析文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阅读全文,说说父亲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五、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6分)
6.(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咏雪》)
【乙】
文帝尝令东阿王①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②。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③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节选自《世说新语·文学》)
【注】①文帝:指魏文帝曹丕。东阿王:指曹植。②大法:指死刑。③釜:锅。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俄而雪骤骤:________
(2)撒盐空中差可拟差:________
(3)萁在釜下然然:________
(4)帝深有惭色色:________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
(4)【甲】文段中谢太傅为何“大笑”?【乙】文段中魏文帝为何“深有惭色"?
六、作文(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60分)
7.(60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吧?
请你以“都是新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答案
一、默写(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0分)
1.(10分)【答案】(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二、名著阅读(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2分)
2.(12分)(1)sài袍禁xiàn
(2)朝花夕拾CDA
(3)示例一:常用对比手法。如《五猖会》中“我"前后心境的对比;《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的对比,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讽刺;《狗·猫·鼠》中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示例二:在对往事深情回忆时,时不时插入一些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狗·猫·鼠》一文中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的生动记叙,同时还揭露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示例三:善于写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如《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有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三、综合性学习(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4分)
3.(14分)(1)①李老师,您好!我是我们学校学生会的宣传委员李华。
②明天的讲座,您能按约定的时间前来参加吗?
(2)①句号应该在引号内
②“一颗"调换至“真诚待人”前面
(3)行书篆书草书
(4)示例:您认为交友之道最重要的是什么(或“中学生交友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四、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38分)
4.(23分)(1)A
【解析】“突出了杏树与农家密不可分的关系”表述错误,文中看不出杏树与农家密不可分的关系。
(2)三月:枝条泛出,杏花开放。四月:繁花落尽,叶子逐渐密起来。五月:结出小小的青杏。六月:杏子金黄成熟。
【解析】略
(3)(1)示例: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激灵"“矜持”等人格化神态表现出杏树感知到了春的消息后积蓄着力量等待春天到来的情态,透露着作者的期待之情。
(2)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熟透了的杏子比作“金丸",形象地展现了成熟杏子果实的形态和色彩,表现出作者对杏子的喜爱之情。
【解析】略
(4)运用对比的手法,把蜡梅、月季的开放及冬青的依然葱茏与杏树的冬眠进行对比,突出杏树的淡然。
【解析】略
(5)文章以“杏月令”为题,点明了写作对象和写作内容,文章写的是杏每个月的生长情况。逐月记叙,层次非常清晰,便于读者把握。逐月的记叙,不仅能体现杏树每个月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岛城市学院《基础俄语(三)》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牙体牙髓病学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护理特色实践项目
- 提高光电式湿度传感器长期稳定性
- 企业所有合同标准文本
- 公车对公车合同标准文本
- 幼儿园小班溺水安全教育
- smt合同标准文本
- 借用户口合同标准文本
- 上海快递合同标准文本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教育课件
- 2024年郑州黄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劳务派遣方案计划书
- 【苏州工学院智能建造研究院】2025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全面解析报告
- 浙江省义乌市宾王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3月作业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玉米种子的购销合同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提高效率向时间要成果》主题班会课件
-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教学课件
- 智能宠物喂食器与饮水机市场趋势研究
- 患者卧位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