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404T 0015-2024 林芝绿茶加工技术规范_第1页
DB5404T 0015-2024 林芝绿茶加工技术规范_第2页
DB5404T 0015-2024 林芝绿茶加工技术规范_第3页
DB5404T 0015-2024 林芝绿茶加工技术规范_第4页
DB5404T 0015-2024 林芝绿茶加工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54CCSB3554西 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DB5404/T0015—2024林芝绿茶加工技术规范2023-12-29发布 2024-01-30实施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5404/T0015DB5404/T0015—2024PAGE\*ROMANPAGE\*ROMANIII目 次前言 III范围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术语和定义 1原料 2产地范围 2产地环境 2技术要求 2原料要求 2分级要求 2实物标准样品 2生产要求 2食物添加剂 3感官指标 3理化指标 3卫生标准 3净含量 3工厂要求 3设备要求 4要求 4机械选型 4人员要求 4加工技术 4要求 4加工工艺 4试验方法 5试样制备 5感官指标 5理化指标 5卫生指标 5净含量 5检验规则 5取样 6出厂检验 6型式检验 6判定规则 6标签、标志 6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6档案管理 6参考文献 7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林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林芝市质量协会、西藏农牧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西南政法大学、DB5404/T0015DB5404/T0015—2024PAGEPAGE1林芝绿茶加工技术规范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林芝绿茶。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量大残留限量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302茶取样GB/T8303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GB/T8305茶水浸出物测定GB/T8309茶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GB/T8310茶粗纤维测定GB/T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18795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GB23350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T30375茶叶贮存GB3160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茶叶GB316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术语和定义GB316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林芝绿茶原料以林芝市境内茶树的芽叶为原料。产地范围(位于北纬92°09′~98°47′之间)。产地环境6.1 年最低气温-735.11030001000mm5~870200Klux;无霜期≧320d。6.2 30cmcm~20cmpH5.82.0技术要求原料要求应符合GB31608中3.1的规定。分级要求根据茶叶的外形和内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等3个级别,分级规定见表1。表1 分级规定级别外形内质条索整碎色泽净度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特级芽锋显露匀齐嫩绿润洁净嫩香馥郁持久鲜醇甘爽嫩绿鲜亮、清澈幼嫩成朵、匀齐、嫩绿鲜亮一级细紧有芽匀齐嫩绿洁净嫩香馥郁持久鲜醇甘爽嫩绿鲜亮、清澈细嫩成朵、匀齐、嫩绿鲜亮二级紧结尚匀整嫩绿匀净清高尚持久鲜醇爽口嫩绿鲜亮嫩绿鲜亮实物标准样品各级别设一个实物标准样,实物标准为各等级品质的最低界限,每3年更换一次。按照GB/T18795要求执行。生产要求应符合GB14881的规定。食物添加剂应符合GB31608中3.5的规定。感官指标感官要求应符合GB31608中3.2的规定。指标应符合实物标准样和表1的规定。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水分/%(质量分数)≤6.5总灰分/%(质量分数)≤6.5水浸出物/%(质量分数)≥36.0粉末/%(质量分数)≤1.0卫生标准3GB2762表3 铅含量限量指标指标限量(mg/kg)铅(以Pb计)≤4.0GB2763净含量净含量允差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工厂要求GB3095GB5749500lx加工工厂应配有相应的更衣间,茶叶审评室。加工和包装场地至少在茶季前应全面清洗消毒一次。设备要求使用的机械设备、器具直接接触茶叶的部分应无毒、无害,使用前应清洗干净。每个茶季的开始,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洁、除锈和保养。新购设备要清除材料表面的防锈油。定期润滑零部件,每次加油应适量,不得外溢。强烈震动的加工设备采取必要的防震措施。可分离安装的大型风机设在车间外。机械选型滚简杀青机。往复振动理条机。揉捻机。烘干机。人员要求加工人员上岗前应经过生产培训,掌握加工技术和操作技能。加工人员上岗前和每年度均进行健康检查,应取得健康证明后方能上岗。加工技术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和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加工过程中,各工序在制品不应直接接触地面。加工工艺工艺流程鲜叶摊放一杀青一揉捻一干燥一精制分级。杀青杀青原则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抖闷结合,多抖少闷,嫩叶适度老杀,老叶适度嫩杀。杀青方法140℃~160℃杀青程度~60%为适度。揉捻8min~10min较佳,总的揉捻时间以25min~30min较适宜。干燥11.2.4.1 160~1802.5kg~310min~1233~35。11.2.4.2 105~1201.5cm~2cm20min~30min,茶叶含水量3.5~5.5精制分级295根据大小、形态、杂质等进行分级。试验方法试样制备按GB/T8303的规定执行。感官指标按GB/T23776的规定执行。理化指标GB5009.3GB5009.4GB/T8311GB/T8305卫生指标GB5009.12GB2762GB2763净含量按JJF1070的规定测定。检验规则取样GB/T8302出厂检验每批产品均应做出厂检验,经检验合格签发合格证书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指标、水分、碎末茶和净含量。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项目为第7章要求中的全部项目,检验周期每年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正式批量生产时;原料、加工工艺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一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出入时。判定规则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文件要求的,判该产品为合格品。凡劣变、有污染、有异味或卫生指标中有一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均判为不合格产品。标签、标志GB7718、GB28050GB/T191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GB14881、GB23350GB3162118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