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_第1页
2024届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_第2页
2024届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_第3页
2024届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_第4页
2024届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4届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语言文字运用Ⅰ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测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

逼真震撼的影像需要通过高科技的终端呈现传播,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大众生活。(1)不久前在北京开幕的第29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上,(2)传输覆盖、运营管理、终端显示等各类前沿的试听技术设备和创新应用悉数亮相,(3)一批以试听互动为核心、具有较强体验感和互动性的大众化试听科技产品给行业惊喜。(4)这些琳琅满月的试听产品背后,正是科技创新对影视内容传播的强大助力产生的。

其中,5G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成像和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为观众提供了更为清晰便捷的观看体验。2022年央视网利用5G+8K技术对超级月亮进行直播,让观众在客厅、地铁等不同观看场景中体验“”的浪漫美好,北京冬奥会期间,云转播技术和自由视角、子弹时间等试听技术大放异彩,身处世界各地的观众可以如亲临现场般观看赛事精彩瞬间。科技发展还(①),比如,从传统电视机到高清数字电视,从胶片放映到数字放映再到激光投影,技术发展驱动着影视产业不断追求极致的播映效果。比如高新技术格式电影品牌CINTY放映系统正在城市影院市场布局深耕;全球最大的20米LED巨幕在我国诞生:

正在加速崛起的中国显示产业也让4K、8K电视终端“_____”,让观众获得更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细节更饱满、临场感更强的试听享受。(②),试听平台也在小屏幕软件上融入小巧思,如热播剧《漫长的季节》每当时间线置换,弹幕也会随之倒流,当燃起火焰时,弹幕也跟着扭曲,这些设计对剧情讲述、渲染气氛产生一定的辅助作用。还有倍速观看、截屏录屏、适时弹幕、直播虚拟礼物,以及不时弹出的产品链接、调查问卷、主创互动等,小屏幕利用新技术不断拓展应用场景,也让观众(③)。

17.将下列诗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为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今夜月明人尽望笑着荷衣出草堂

B.千里共婵娟飞入寻常百姓家

C.举头望明月冲天香阵透长安

D.夜夜流光相皎洁物换星移几度秋

18.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4分)

19.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合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0.请你用对偶句的形式为该材料拟定一个标题,要求能涵盖材料的主要内容,且不超过20字。(4分)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7.(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农历是我国传统的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故又叫夏历。它是阴阳合历,闰年13个月,19年7闰。又据太阳年分为24个节气,60年为一甲子,周而复始。(),形容办事认真,丝毫不含糊。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为了制定历法,经常观察日月星辰。古人观测日影的工具叫“土圭”。由于人们把自然现象看成是神秘难测的东西,因而连测日的土圭也受到敬重,后这个成语指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奉为准则。

成语“食不二味”表示饮食节俭,“食不厌精”表示饮食讲究,“羊踏菜园”表示偶食荤腥,“杀鸡为黍”表示殷勤待客等,都不同程度地蕴涵着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信息。鼎,是我国古代炊器,又是盛熟牲的器具。它多用青铜或陶土制成,两耳三足。相传夏禹曾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均奉为传国之宝。我国政府赠送给联合国“世纪宝鼎”,并显示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和文化。

成语拂袖而去、袍笏登场、被褐藏辉、长袖善舞、荆钗布裙、金钗换酒、巾帼英雄等,又都跟汉民族服饰文化有关。丝绸在我国很早就是制作服装的材料,随着丝织工艺的不断发展,于是就有了“绫罗绸缎”这个成语,它泛指精美的丝织品或用精美丝织品制成的服装。丝绸服装只有富贵人家才穿得起,我们便可以了解着装差异反映出的贫富差别。我国古人的服饰不仅有多样的材质、丰富的装饰、繁复的身份区别标志,_______。“颠倒衣裳”这个成语反映的就是这一方面的内容。“衣裳”这个词在现代汉语里表示衣服,然而在古代却很有讲究,一般来说,下衣为裳,如果把上衣下裳颠倒了穿

(1)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A.丁是丁,卯是卯

B.驴唇不对马嘴

C.眉毛胡子一把抓

D.路归路,桥归桥

(2)请根据画横线句子的内容,给“鼎”下一个定义。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上下文语意完整连贯。

(5)针对上述语段的内容,在文章开头,写一段概括性的文字,并引出下文,不超过100字。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做着饭还要看手机直播,凌晨不睡觉刷短视频,控制不住网购化身“剁手党”,在直播间看节目应援打赏……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一些难得回趟家看望父母的网友惊叹,父母成了“网瘾老年”。

有网友吐槽,现在角色反过来了,以前父母总叮嘱自己“少玩手机,不要沉迷”,如今换作自己敦促父母“放下手机,早点睡觉”。还有网友为了父母健康将其手机设成青少年模式,不料却引发家庭矛盾。

①全民深度触网时代,“网瘾”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形容词。②数据显示,近年来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快速上升。③截止2022年12月,不少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④老年网民规模达1.53亿。⑤照这情形,我们可以预见:⑥将来网瘾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往往还会增加。

随着互联网适老化改造不断推进,不少老年人前脚刚越过“数字鸿沟”,后脚便陷入“数字沉迷”。

比如,不久前,被称为“中老年饭圈顶流”的网红主播“秀才”塌房,人们惊讶地发现,他的粉丝中老年人占比高达80%。他们把“秀才”看成“云陪伴”的亲人或朋友,在评论区倒苦水、话家常、疯狂表白。不仅将其视为精神寄托,还把情感投射转化为金钱打投。

老年人何以有“网瘾”?“孤独”是主要原因。“空巢老人”日益增多,与子女缺乏交流,不适应外部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老年人往往有着更加强烈的、不被需要的孤独感。人在网络,其实是在对抗孤独,寻求“归属感”。

但“网瘾老年”的背后,并非全是孤独,也有老年人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和探索。

他们曾是网络世界的“边缘人”,互联网给了他们看世界的机会。社交沟通、学习新技能、知晓新闻时事……通过手机网络,他们获得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上网带给我许多收获”,一位退休多年的老人说:“在网上通过各类小视频,我学会了收纳、修理、种花,生活别提多充实了!”

所以,对于“网瘾老年”问题,不能混为一谈。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简单粗暴的戒断,而应关注其真正的需求。本文的标题是《防老年人“网瘾”,需开好三张“药方”》,下面就具体来说说这三种“药方”。

让亲情成为一剂“解药”。于年轻人而言,既要尊重父母辈在网络空间里的探索,更要主动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多一些陪伴和关心。

让优质网络内容成为一剂“补药”。网络内容虽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假新闻、养生伪科学等车载斗量,侵蚀着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平台应当从关爱老人角度出发,提供适老的、健康优质的内容,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

18.写出文中加点成语的近义成语,使其放入原成语的位置不改变语段原意。

(1)混为一谈:________(2)车载斗量:________

19.对下列出自文中句子的标点使用,解说(见括号内)错误的一项是()

A.“做着饭还要看手机直播,凌晨不睡觉刷短视频,控制不住网购化身‘剁手党’,在直播间看节目应援打赏……”与“社交沟通、学习新技能、知晓新闻时事……”(两句中省略号的作用相同。)

B.父母成了“网瘾老年”,后脚便陷入“数字沉迷”(两句中引号的作用不同。)

C.“上网带给我许多收获”,一位退休多年的老人说:“在网上通过各类小视频,我学会了收纳、修理、种花,生活别提多充实了!”(此句中有使用错误的标点。)

D.既然本文的标题为《防老年人“网瘾”,需开好三张“药方”》,下面就具体来说说三种“药方”。(此句中的标点使用正确。)

20.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有误,请指出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改变原意。

21.文章结尾处的“解药”和“补药”可否互换位置?请简要阐述理由。

22.请你根据全文内容,开出给“网瘾老年”的第三张药方,不超过一百字。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验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科学家研究发现,萤火虫发光有两个目的:一方面,通过一闪一闪不同节律的“光语”,来传达求偶信号;另一方面是为了警示,如蜥蜴误食萤火虫会死亡。

萤火虫有专门的发光细胞,里面有萤光素和萤光素酶两种物质。萤光素在萤光素酶催化下,与氧气反应产生激发态的氧化萤光素,当它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就会释放光子发光。这个反应过程释放出能量,其中95%都转化成光,A,因此它的腹部末端虽然很亮,却不会烫伤自己。

B。比如,在医学领域中,萤光素被用于研究细胞和分子活动,将萤光素在细胞或分子上,通过发光情况来研究其活动和变化。又如,萤光素还被用于环境监测,尤其是在水质检测中。①科学家将萤光素在水中的微生物上,通过观察其发光情况来判断水质的好坏,②这种方法不仅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而且快速、准确。

萤火虫是“夏夜精灵”,③自由飞舞、繁若星辰的萤火虫是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最近几十年,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药化肥的滥用,它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萤火虫难觅踪影。为保护“夏夜精灵”,

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选择低碳出行,发展清洁能源,⑤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还“夏夜精灵”一个美好的家园。

17.请在文中AB两处画横线处补充恰当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18.文中有五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其中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一诊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7-19小题。(10分)

苏东坡之所以让无数的后人偏爱和崇敬,除了他的盖世才华之外,还因为他的天性。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极具魅力,人们会地为之倾倒。观其一生,经历坎坷,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整日里,哀哀切切。困惑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他依然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他的一生才华横溢,苏东坡仿佛只需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带枝地从中国文化史中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失色。(),(),(),()。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4分)

A.神魂颠倒蓬头垢面过眼烟云义无反顾

B.不由自主洗心革面昙花一现义无反顾

C.不由自主蓬头垢面过眼烟云我行我素

D.神魂颠倒洗心革面昙花一现我行我素

18.将下面的四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括号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②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③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④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的才华横溢的一生,苏东坡仿佛只需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B.他的才华横溢贯穿一生,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

C.他的一生才华横溢,苏东坡仿佛只需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

D.他的才华横溢一生,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万古丹山:武夷山》以既专业又富有诗性的语言介绍了武夷山的丹霞地貌和生物多样性:远

古时代,大地在沉降与隆起之间,在水与火的淬炼之中,雕塑着自己新的面容,那该是怎样的一

种宏阔壮观的景象。而此后,岁月剥蚀造就的丹霞之奇观,只是那场壮阔运动的序幕之后的正常剧

目。以生动的笔触介绍巍然耸立在游人面前的大王峰和玉女峰,这两座武夷山最著名的山峰,

从地貌学的角度而言,年龄差竟有240多万年。在海枯石烂的漫长岁月里,大王峰足足等了玉女

峰240万年之久,这是怎样的等待呢?这样的联想,将自然地理读出了趣味、读出了情感。

山川河流的迷人,不仅在于险奇,①______。在何向阳看来,真正能代表武夷山水文化底

蕴的,非朱子文化莫属。然而,作品绝不是浮光掠影地介绍几则关于朱熹的逸闻,它要捕捉的是武

夷山水的文化之魂。敏锐追索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句中泗水的来龙去脉,娓

娓讲述中国思想史上心学与理学论辩的鹅湖之会、发生在朱熹和理学湖湘学派代表人物张栻之

间的朱张会讲,细致钩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与朱熹的关联,以及朱熹晚年创建武夷精舍的

缘由……某种意义上,沿着宋代以来重要的一条思想线索,进入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的历史场景。

通过对诗性山水的呈现,使作品尤其具有启发性。所谓诗性山水,不是用诗化语言描述山水那么简

单。事实上,诗性指向生命的非功利、哲思性和超越性的层面。诗意是对生命自身、对自我与世界

相遇的凝思和顿悟。碎片化的信息时代,资讯看似触手可及,却在某种程度上阻断了人与自身及世

界对话的通道。无论是向内的证悟,还是向自然的返归,作品洋溢着对生命觉知的兴趣和执着。由

山水而觉悟生命的智慧,这才②______。

在旅行成为时尚的今天,真正懂得旅行、懂得山水还需要深入沉潜。风景不妨看,山水却

必须读。看可以无所用心,③______。这部作品就是一部推敲山水、叩问智慧、体察自然的人

文山水笔记。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述效果。(4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

变原意。(4分)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12个字。(6分)

语言文字运用Ⅰ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测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

逼真震撼的影像需要通过高科技的终端呈现传播,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大众生活。(1)不久前在北京开幕的第29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上,(2)传输覆盖、运营管理、终端显示等各类前沿的试听技术设备和创新应用悉数亮相,(3)一批以试听互动为核心、具有较强体验感和互动性的大众化试听科技产品给行业惊喜。(4)这些琳琅满月的试听产品背后,正是科技创新对影视内容传播的强大助力产生的。

其中,5G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成像和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为观众提供了更为清晰便捷的观看体验。2022年央视网利用5G+8K技术对超级月亮进行直播,让观众在客厅、地铁等不同观看场景中体验“”的浪漫美好,北京冬奥会期间,云转播技术和自由视角、子弹时间等试听技术大放异彩,身处世界各地的观众可以如亲临现场般观看赛事精彩瞬间。科技发展还(①),比如,从传统电视机到高清数字电视,从胶片放映到数字放映再到激光投影,技术发展驱动着影视产业不断追求极致的播映效果。比如高新技术格式电影品牌CINTY放映系统正在城市影院市场布局深耕;全球最大的20米LED巨幕在我国诞生:

正在加速崛起的中国显示产业也让4K、8K电视终端“_____”,让观众获得更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细节更饱满、临场感更强的试听享受。(②),试听平台也在小屏幕软件上融入小巧思,如热播剧《漫长的季节》每当时间线置换,弹幕也会随之倒流,当燃起火焰时,弹幕也跟着扭曲,这些设计对剧情讲述、渲染气氛产生一定的辅助作用。还有倍速观看、截屏录屏、适时弹幕、直播虚拟礼物,以及不时弹出的产品链接、调查问卷、主创互动等,小屏幕利用新技术不断拓展应用场景,也让观众(③)。

17.将下列诗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为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今夜月明人尽望笑着荷衣出草堂

B.千里共婵娟飞入寻常百姓家

C.举头望明月冲天香阵透长安

D.夜夜流光相皎洁物换星移几度秋

18.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4分)

19.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合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0.请你用对偶句的形式为该材料拟定一个标题,要求能涵盖材料的主要内容,且不超过20字。(4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4小题,17分)

17.(3分)B。(第一处“举头望明月”强调的是动作,“今夜月明人尽望”强调的是赏月的人多,“夜夜流光相皎洁”强调的是月色,“千里共婵娟”强调的是结果。根据语境,这里是说观众在不同观看场景都能欣赏到超级月亮,“千里共婵娟”最佳。第二处,横线前有“正在加速崛起”,这里用“飞入寻常百姓家”,是说普通老百姓可以使用上“4K、8K电视终端”,与语境意更为贴合。)

18.(4分)第(3)处,“试听”改为“视听”,在“行业”后面添加“带来”;第(4)处,“试听”改为“视听”,去掉“产生的”。(若将第(2)处“试听”改为“视听”也给分。)

19.(6分)①促使播放终端不断迭代(播放方式不断改变)②除了大屏幕播映硬件的大跨越(除了显示设备更新发展)③获得更多新奇(良好)的体验。(每空2分,三空6分。其他解析言之成理即可酌情赋分。)

20.(3分)科技赋能影视发展,创新助力观看体验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7.(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农历是我国传统的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故又叫夏历。它是阴阳合历,闰年13个月,19年7闰。又据太阳年分为24个节气,60年为一甲子,周而复始。(),形容办事认真,丝毫不含糊。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为了制定历法,经常观察日月星辰。古人观测日影的工具叫“土圭”。由于人们把自然现象看成是神秘难测的东西,因而连测日的土圭也受到敬重,后这个成语指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奉为准则。

成语“食不二味”表示饮食节俭,“食不厌精”表示饮食讲究,“羊踏菜园”表示偶食荤腥,“杀鸡为黍”表示殷勤待客等,都不同程度地蕴涵着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信息。鼎,是我国古代炊器,又是盛熟牲的器具。它多用青铜或陶土制成,两耳三足。相传夏禹曾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均奉为传国之宝。我国政府赠送给联合国“世纪宝鼎”,并显示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和文化。

成语拂袖而去、袍笏登场、被褐藏辉、长袖善舞、荆钗布裙、金钗换酒、巾帼英雄等,又都跟汉民族服饰文化有关。丝绸在我国很早就是制作服装的材料,随着丝织工艺的不断发展,于是就有了“绫罗绸缎”这个成语,它泛指精美的丝织品或用精美丝织品制成的服装。丝绸服装只有富贵人家才穿得起,我们便可以了解着装差异反映出的贫富差别。我国古人的服饰不仅有多样的材质、丰富的装饰、繁复的身份区别标志,_______。“颠倒衣裳”这个成语反映的就是这一方面的内容。“衣裳”这个词在现代汉语里表示衣服,然而在古代却很有讲究,一般来说,下衣为裳,如果把上衣下裳颠倒了穿

(1)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A.丁是丁,卯是卯

B.驴唇不对马嘴

C.眉毛胡子一把抓

D.路归路,桥归桥

(2)请根据画横线句子的内容,给“鼎”下一个定义。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上下文语意完整连贯。

(5)针对上述语段的内容,在文章开头,写一段概括性的文字,并引出下文,不超过100字。

7.(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运用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的内容,结合语境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给相关概念下定义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中所给的文字信息,提取关于概念的关键信息,用简洁连贯的语言下定义,注意要符合下定义的格式及字数要求。

(3)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画线的句子,找出有语病的地方,正确修改。

(4)本题考查学生给文段补写恰当语句的能力,答题时要通读语段,结合语境进行补写,要做到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并注意字数限制。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内容的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段,结合具体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1)丁是丁,卯是卯: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形容对事认真。

牛头不对马嘴:用来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路归路,桥归桥: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

语境有“不能搞错,形容办事认真,应填“丁是丁。

故选A。

(2)首先确定句式:鼎是我国古代的器具。

再筛选剩余信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作定语修饰器具。

时间:盛行于商周;材质:多用青铜或陶土制成,两耳三足。

整合以上信息得出解析:鼎是盛行于我国商周,多用青铜或陶土制成。

(3)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并”不合逻辑,前后句子是目的关系;

二是“灿烂历史”搭配不当,把“灿烂历史和文化”改为“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4)此处对应前文“我国古人的服饰不仅有多样的……”,应为“还……”,就会不合礼制”,应填“还讲究严格的着装礼俗”。

(5)题干的三段文字都是围绕成语展开,第一段,后这个成语指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奉为准则”;

第二段,“成语‘食不二味’表示饮食节俭,‘羊踏菜园’表示偶食荤腥……都不同程度地蕴涵着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信息”;

第三段,“成语拂袖而去、丰富的装饰,还讲究严格的着装礼俗……‘颠倒衣裳’这个成语反映的就是这一方面的内容”。

文段综合阐明成语的来源和作用,阐述了成语来自中华五千年生活的积淀、典型地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特征,能帮助我们多角度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

解析:

(1)A

(2)鼎是盛行于我国商周,多用青铜或陶土制成。

(3)我国政府赠送给联合国“世纪宝鼎”,以显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4)还讲究严格的着装礼俗

(5)中华历史文化历经五千年浓缩,积淀出中华语言之精华——成语、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征。通过成语。

常见的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做着饭还要看手机直播,凌晨不睡觉刷短视频,控制不住网购化身“剁手党”,在直播间看节目应援打赏……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一些难得回趟家看望父母的网友惊叹,父母成了“网瘾老年”。

有网友吐槽,现在角色反过来了,以前父母总叮嘱自己“少玩手机,不要沉迷”,如今换作自己敦促父母“放下手机,早点睡觉”。还有网友为了父母健康将其手机设成青少年模式,不料却引发家庭矛盾。

①全民深度触网时代,“网瘾”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形容词。②数据显示,近年来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快速上升。③截止2022年12月,不少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④老年网民规模达1.53亿。⑤照这情形,我们可以预见:⑥将来网瘾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往往还会增加。

随着互联网适老化改造不断推进,不少老年人前脚刚越过“数字鸿沟”,后脚便陷入“数字沉迷”。

比如,不久前,被称为“中老年饭圈顶流”的网红主播“秀才”塌房,人们惊讶地发现,他的粉丝中老年人占比高达80%。他们把“秀才”看成“云陪伴”的亲人或朋友,在评论区倒苦水、话家常、疯狂表白。不仅将其视为精神寄托,还把情感投射转化为金钱打投。

老年人何以有“网瘾”?“孤独”是主要原因。“空巢老人”日益增多,与子女缺乏交流,不适应外部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老年人往往有着更加强烈的、不被需要的孤独感。人在网络,其实是在对抗孤独,寻求“归属感”。

但“网瘾老年”的背后,并非全是孤独,也有老年人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和探索。

他们曾是网络世界的“边缘人”,互联网给了他们看世界的机会。社交沟通、学习新技能、知晓新闻时事……通过手机网络,他们获得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上网带给我许多收获”,一位退休多年的老人说:“在网上通过各类小视频,我学会了收纳、修理、种花,生活别提多充实了!”

所以,对于“网瘾老年”问题,不能混为一谈。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简单粗暴的戒断,而应关注其真正的需求。本文的标题是《防老年人“网瘾”,需开好三张“药方”》,下面就具体来说说这三种“药方”。

让亲情成为一剂“解药”。于年轻人而言,既要尊重父母辈在网络空间里的探索,更要主动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多一些陪伴和关心。

让优质网络内容成为一剂“补药”。网络内容虽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假新闻、养生伪科学等车载斗量,侵蚀着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平台应当从关爱老人角度出发,提供适老的、健康优质的内容,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

18.写出文中加点成语的近义成语,使其放入原成语的位置不改变语段原意。

(1)混为一谈:________(2)车载斗量:________

19.对下列出自文中句子的标点使用,解说(见括号内)错误的一项是()

A.“做着饭还要看手机直播,凌晨不睡觉刷短视频,控制不住网购化身‘剁手党’,在直播间看节目应援打赏……”与“社交沟通、学习新技能、知晓新闻时事……”(两句中省略号的作用相同。)

B.父母成了“网瘾老年”,后脚便陷入“数字沉迷”(两句中引号的作用不同。)

C.“上网带给我许多收获”,一位退休多年的老人说:“在网上通过各类小视频,我学会了收纳、修理、种花,生活别提多充实了!”(此句中有使用错误的标点。)

D.既然本文的标题为《防老年人“网瘾”,需开好三张“药方”》,下面就具体来说说三种“药方”。(此句中的标点使用正确。)

20.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有误,请指出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改变原意。

21.文章结尾处的“解药”和“补药”可否互换位置?请简要阐述理由。

22.请你根据全文内容,开出给“网瘾老年”的第三张药方,不超过一百字。

18.①.一概而论、等量齐观②.不计其数、多如牛毛、数见不鲜、屡见不鲜

19.D20.③“截止”改为“截至”

④“规模”改为“人数”

⑥“往往”改为“常常”。

21.不能。亲情是“解药”。前文谈到,“孤独”是老年人有网瘾的主要原因,亲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解药指可以解除或缓和毒性的药,与“瘾”呼应,因网瘾和毒瘾相似。优质网络内容是“补药”。字面上看,“补”意味着对关键方法的补充;补药是滋补身体的药物,与“上网让老年人感到生活更充实”相似,都让对象“更好”。

22.让老年人健康触网,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这是一剂“保健药”。老人们的今天很可能是我们的明天,“帮助他们就是帮助自己”。何况,建设和谐社会,理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1)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相近含义的成语有:一概而论、等量齐观。一概而论: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等量齐观:意思是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2)车载斗量:比喻数量多,不可胜数,多指不足为奇,很常见。相近含义的成语有:不计其数、多如牛毛、数见不鲜、屡见不鲜。不计其数: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多如牛毛:像牛身上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数见不鲜:意思是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屡见不鲜:意思是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正确。省略号都表示列举的省略。

B.正确。“网瘾老年”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数字沉迷”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C.正确。应把句中的冒号改为逗号。

D.错误。应将句中的书名号换为引号。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和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③句,截止:到一定期限停止进行。使用错误,应用“截至”。截至:停止于某期限,但是并未结束,后面仍继续。

④句,搭配不当。“规模”改为“人数”。

⑥句,往往:经常;时常,表示大多数情况如此,但不排除个别情况,是通常有的。语境中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增加强调的是次数,改为“常常”。常常:指时常,经常。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次数多,而且时间相隔不久。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首先表明观点,然后根据语境判断。

不能。

解药:指的是能够消解某种药剂药效的药剂。

由“老年人何以有‘网瘾’?‘孤独’是主要原因。‘空巢老人’日益增多,与子女缺乏交流,不适应外部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老年人往往有着更加强烈的、不被需要的孤独感。人在网络,其实是在对抗孤独,寻求‘归属感’”可知,“孤独”是老年人有网瘾的主要原因,亲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故亲情是“解药”;且网瘾和毒瘾相似,“亲情”作为“解药”与“瘾”呼应,可以解除“网瘾”的毒。

优质网络内容是“补药”。

补药:滋补身体的药物。

由“互联网给了他们看世界的机会。社交沟通、学习新技能、知晓新闻时事……通过手机网络,他们获得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可知,优质网络内容满足了老年人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和探索;“补”意味着对关键方法的补充,补药是滋补身体的药物,与“上网让老年人感到生活更充实”相似,都让对象“更好”。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要点、提出见解的能力。

由“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简单粗暴的戒断,而应关注其真正的需求”可知,文章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的角度先提出了两张“药方”,一是“亲情解药”,二是“优质网络内容补药”,用专业的医学术语形象地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亲情”是从个人的角度,“优质网络”是从平台的角度,那么这第三张药方可以从社会的角度提出,并借鉴前两张药方的表述方式,如“让老年人健康触网,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这是一剂‘保健药’”,强调社会之于防老年人“网瘾”的重要作用:“帮助他们就是帮助自己”,“建设和谐社会,理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验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科学家研究发现,萤火虫发光有两个目的:一方面,通过一闪一闪不同节律的“光语”,来传达求偶信号;另一方面是为了警示,如蜥蜴误食萤火虫会死亡。

萤火虫有专门的发光细胞,里面有萤光素和萤光素酶两种物质。萤光素在萤光素酶催化下,与氧气反应产生激发态的氧化萤光素,当它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就会释放光子发光。这个反应过程释放出能量,其中95%都转化成光,A,因此它的腹部末端虽然很亮,却不会烫伤自己。

B。比如,在医学领域中,萤光素被用于研究细胞和分子活动,将萤光素在细胞或分子上,通过发光情况来研究其活动和变化。又如,萤光素还被用于环境监测,尤其是在水质检测中。①科学家将萤光素在水中的微生物上,通过观察其发光情况来判断水质的好坏,②这种方法不仅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而且快速、准确。

萤火虫是“夏夜精灵”,③自由飞舞、繁若星辰的萤火虫是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最近几十年,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药化肥的滥用,它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萤火虫难觅踪影。为保护“夏夜精灵”,

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选择低碳出行,发展清洁能源,⑤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还“夏夜精灵”一个美好的家园。

17.请在文中AB两处画横线处补充恰当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18.文中有五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其中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17.①只有极少部分用于发出热量;②萤光素在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用途(每处2分,共4分)

18.②这种方法不仅快速、准确,而且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③自由飞舞、繁若星辰的萤火虫是环境良好的重要标志;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药化肥的滥用,它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每处2分,共6分)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一诊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7-19小题。(10分)

苏东坡之所以让无数的后人偏爱和崇敬,除了他的盖世才华之外,还因为他的天性。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极具魅力,人们会地为之倾倒。观其一生,经历坎坷,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整日里,哀哀切切。困惑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他依然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他的一生才华横溢,苏东坡仿佛只需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带枝地从中国文化史中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失色。(),(),(),()。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4分)

A.神魂颠倒蓬头垢面过眼烟云义无反顾

B.不由自主洗心革面昙花一现义无反顾

C.不由自主蓬头垢面过眼烟云我行我素

D.神魂颠倒洗心革面昙花一现我行我素

18.将下面的四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括号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②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③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④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的才华横溢的一生,苏东坡仿佛只需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B.他的才华横溢贯穿一生,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

C.他的一生才华横溢,苏东坡仿佛只需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

D.他的才华横溢一生,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17.C18.C19.D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万古丹山:武夷山》以既专业又富有诗性的语言介绍了武夷山的丹霞地貌和生物多样性:远

古时代,大地在沉降与隆起之间,在水与火的淬炼之中,雕塑着自己新的面容,那该是怎样的一

种宏阔壮观的景象。而此后,岁月剥蚀造就的丹霞之奇观,只是那场壮阔运动的序幕之后的正常剧

目。以生动的笔触介绍巍然耸立在游人面前的大王峰和玉女峰,这两座武夷山最著名的山峰,

从地貌学的角度而言,年龄差竟有240多万年。在海枯石烂的漫长岁月里,大王峰足足等了玉女

峰240万年之久,这是怎样的等待呢?这样的联想,将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