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10月语文试卷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1页
2024届四川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10月语文试卷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2页
2024届四川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10月语文试卷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3页
2024届四川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10月语文试卷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4页
2024届四川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10月语文试卷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4届四川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10月语文试卷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学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重要而常见的文体,属于“记”类散文,起初主要用来叙述学校的兴建过程。学记起源于中唐,兴盛于宋。一种文体的兴盛,往往是时代文化多个层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能单纯归因于文体形式本身的演进。宋代学记的创作发生与发展同宋代文化诸层面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科举制度是宋代学记得以发展的重要动力。科举制度对宋代政治、文化及文学创作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学记创作的影响尤其明显。从作品创作的角度来看,宋代学记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由科举催生,地方政府因科举测试的需要而兴建官学,学记也随之大量产生。地方官学的兴建,最初的动机之一便是地方官员想为本地的士子提供一个读书学习的场所,帮助其更好地应对科举测试。而学校兴建完毕后,负责修建的官员士绅往往请一些著名的文人来撰写学记,以表彰其政绩。比如,仁宗庆历七年,杜应之出守浔州,“下车三日……乃大相厥土,而营学宫”,完工以后便请余靖作记。科举取士人数较多的地区,官学教育往往比较兴盛,该地的学记作品数量也比较多。

科举制度催生了宋代学记,但宋代创作的学记并没有因此对这一制度歌功颂德,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反而变成了反思、批判科举制度的一面镜子。胡寅在《桂阳监学记》中就将科举取士视为“世远道丧”的表现。随着科举测试中各种弊端的显现,越来越多的对科举制度进行批评与否定的内容涌现在宋人的学记里面。学记成了宋人表述自己崇高的“政学一体”政治文化理想的一种常用文体。如王安石的名作《虔州学记》《慈溪县学记》,在批评科举取士之弊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指出学校乃为政之本。

其次,道学的兴盛对宋代学记产生了重大影响。道学是儒学的新形态,是宋代思想界最为重要的学说之一。从学记创作的数量上看,南宋远超过北宋,但其创作质量却又另当别论,这一点与道学家对学记的情有独钟密不可分。南渡以后,道学家积极地利用书院讲学、修建社仓等方式,向外界宣扬自己独特的治学方法。各个地方的官学与书院一样,成为道学家宣讲道学的必争之所,学记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道学家宣扬心性之学的理想文体,如朱熹、张栻、真德秀、胡寅、魏了翁等道学家均撰有学记来讨论心性问题。

南宋道学家的学记创作大都以阐述道统观及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等修养方法为主,认为求仁成义,成就一个理想的人格,才是学习的正确方向。其他的辞章之学,训诂之学等等,在他们看来都不足以称之为学。如胡寅的《岳州学记》中载:“有囿于训诂者焉,有耽于文词者焉……豪杰之士慨然自拔于流俗,曰:‘道德性命,圣人之奥也’。”倘若说

北宋学记议论部分的重点在于阐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那么南宋道学家的学记议论部分的重点则转向探讨兴学与成圣之间的关系。正因如此,学记中必要的叙述部分,在南宋学记中就显得相当粗糙,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叙述都省略掉了。如张九成《重建赣州学记》用极大的篇幅来讨论“学者以格物为先,格物者,穷理之谓也”的观点,至于“版筑之工、土木之役、岁月之终始”,他认为“皆非学之先务,兹得以略云”。另外,对学校规章制度的考订也往往比较空疏,经常一笔带过,甚至完全以议论之笔来写作记体文章。至此,学记一体其实已经沦落为道学家的传声筒。南宋学记数量虽多,但却甚少上乘之作,道学的渗透当难辞其咎。

(摘编自刘成国《宋代学记研究》)

1.下列关于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官员修建官学帮助士子应对科举,士子撰文歌颂其政绩,这促进了学记的发展。

B.在胡寅的学记中,既有批判科举的内容,也有作为道学家宣扬心性之学的内容。

C.北宋的一些学记对科举取士制度进行反思批判,这与宋代学记的最初功能相悖。

D.受道学影响,从数量上看南宋学记远超北宋,但在质量上南宋却又逊色于北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首段直接点明本文的观点,认为宋代学记创作发生、发展与宋代文化密切相关。

B.科举助推官学发展,官学促进学记兴盛,这是本文论证科举对学记产生影响的基本逻辑。

C.本文既论述了科举对学记的积极作用,也阐述了科举对学记的消极影响,具有思辨性。

D.从文章引用《重建赣州学记》中的相关内容,可看出南宋学记有重议论不重叙述的倾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虽然认为科举取士存在弊端,但并未否认由科举催生的官学对于教育有积极作用。

B.认为南宋学记中记叙部分重在介绍治学方法,议论部分重在讨论兴学与成圣的关系。

C.在官学成为道学家学术传播的必争场所之后,学记就有了被道学家作为传声筒的风险。

D.道学对学记的渗透,使得南宋的部分学记制度考订空疏、叙述粗糙、并且议论成分加重。

四川省雅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零诊测试语文试卷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典籍,其丰富的人文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既往《周易》的研究多从哲学维度入手,对其阴阳辩证的思想进行阐述,人们或将其视为卜筮之书,而无视其精深的哲学表述,或将其视为儒家经典,而将其思想体系的阐释局限于儒学视角。正是由于上述观点对《周易》多有误解,所以我们今天有必要重新审视《周易》的思想体系,关注《周易》对于人性的表述以及由此而呈现出的社会治理理念,梳理其思想内涵中的“德治”与“法治”社会治理理论架构,进而为构建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体系提供智慧支持。

《周易》所提倡的思想主线在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意味着《周易》的治理思想是以天道为核心。《周易》的天道理念从根源上而言,既脱胎于传统筮法体系又有所突破,其对天道的定义趋向于“易与天地准”,这种认知包含两个层次:其一是突出天道对现实社会与人生的客观约束;其二则是强调了天道的可知性。由此出发,中华文明所倡导的“天人合一”本质上在于谋求天道与人道相互之间的契合,通过对天道自然的认知以及契合于天道的行为,最终实现天人之间的和谐。由于这种契合的前提在于天道之客观性与可知性,由此中华文明强调“天人合一”的根本在于认知与顺应天道,而非力图改造天道自然。

《周易》的伦理思想对后世的儒家影响较为深刻,但整体而言,儒家与《周易》所秉持的观念并不完全相同。先秦儒家在伦理上重视性善,进而强调德性教化之贡献,据此形成了“德治”的治世理念。与其迥然不同的法家在伦理上重视性恶,强调严刑峻法之约束,据此形成了“法治”的治世理念。《周易》虽言性善,但其不同于儒家之处在于,其指引性善的方略是“德治”与“法治”相综合的一条路径。与儒家相比,《周易》更重视规则,特别是在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上,儒家对此的表述是以德分之,《周易》则是以位定之。与法家相比,《周易》将“善”视为人性之本源,即人之为善乃至于最终成就善,根源在于人有向善之本能,这种本能不仅使得人区别于禽兽,更使得其在建立社会规则的过程中,同时注重了扬善与止恶两个维度。因此在《周易》视域下的圣人,既注重“理财正辞”进而导人向善,亦强调“禁民为非”进而防微杜渐。

《周易》主张的是一种基于自然的性善论。其理论有以下几个关键点:其一是人性的源头来自上天,上天赋予人与万物相同的善;其二是人性虽本善,但却必须通过后天方可觉醒成就实然意义上的善。正是由于这种善的天赋外来,使得《周易》对自我的自觉表述呈现出一种以学习感悟为主的方式。人之自觉的路径定义虽并不唯一,但其源头却是一致的,即“继之者善”。这种自觉以“穷理尽性”为前提。穷理强调对客观自然环境的充分认知与准确把握,尽性强调对内心自觉的全面觉悟与合理表述。

整体而言,《周易》的治世思想分为“治天”“治人”与“治心”三个层次,不仅探究了不同层次之下“自我”概念的多维呈现,更重要的在于立体展示中华文明视域下的宇宙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可以说只有正确把握了《周易》的治世思想,方可谓知《周易》。

(摘编自刘震《<周易>治世思想的三重境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既往的研究对《周易》都有误解,今天需要重新审视《周易》的思想体系、治理理念、理论架构。

B.《周易》的社会治理思想以天道为核心,谋求天道契合于人道,最终实现天人之间的和谐。

C.虽然《周易》的伦理思想对后世的儒家影响较为深刻,但儒家与《周易》的观念完全不同。

D.《周易》认为人性的“善”依赖外在源头,人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感悟,自觉地唤醒内心的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肯定《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作用,为后文论证的必要性打下基础。

B.文章围绕《周易》的治世思想,从“治天”“治人”与“治心”三个层次进行论证。

C.文章运用了引用、对比、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层次清晰,论证透彻,具有说服力。

D.在区别《周易》、儒家和法家的治世理念时,文章抓住性善、性恶、德治和法治来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易》的天道理念强调了天道的客观性和可知性,由此推断,我们可以有效认识天道。

B.法家主张“法治”,在伦理上重视性恶,强调严刑峻法之约束,比《周易》更重视规则。

C.人之向善是天赋,但必须通过觉醒方能成就,因此既要注重导人向善,也要防微杜渐。

D.正确把握《周易》的治世思想可以为构建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体系提供智慧支持。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建安时期,游艺在文人生活中的价值和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其性质、内容、形式都发生了新变。这一新变促成了游艺文学的生成,丰富了建安文学的类型,也标志着游艺对文学的影响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游艺”一词出于《论语·述而》中的“忘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游艺”最早的用法来看,它是士人通过对礼、乐、射、御、书、数这些儒家“六艺”的学习和实践来体悟“至理”“玩物造情"的形式,目的是提升自我道德修养。游艺还肩负着政教功能,是执政者治国理政的工具。如投壶,在先秦就是一种礼乐活动。秦汉时期,古人游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逐步突破先秦儒家六艺的内容而日趋多样,但其地位和价值并未发生根本改变,这由从事游艺的士人常被“以俳优畜之”不难看出。

至建安时期,不仅游艺经历了从治国理政的工具到娱乐艺术、从单一到综合、从以因袭为主到以创新为主的转变,而且从事游艺的文人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游艺开始迈入真正艺术化的新阶段。在建安文人看来,游艺既是消遣娱乐的“游”的活动,还是具有专业性、竞技性、观赏性和审美性的“艺”的活动,蕴含着“艺”的艺术特质和“清灵体道,稽谟玄神”(王粲《围棋》序)的文化意蕴。其地位和价值有了根本性的提高,这是建安游艺文学生成的重要前提。

建安时期,在曹氏父子的提倡和组织下,文人经常举行宴集、游览等游艺活动。此时不少作品就是在文人宴集、游览等游艺活动的影响下产生的。

游艺文学作品主要分为受命而作和即兴而作。前者一般是受游艺组织者之命而作的。如陈琳《武猎赋》、王粲《羽猎赋》等。后者是因游艺的激发产生灵感或冲动而作。如曹丕的《戒盈赋》就表现了文人宴集时彼此即兴唱和创作的景象。这些作品是游艺和创作的有机统一。

有些游艺文学作品通常是在游艺结束之后的某一时间,由文人之间的交流或文人独处时的联想而完成的追忆之作。多回忆昔日游艺情景,怀念游艺中的美好体验,寄托和表述自己的情思。如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等。

建安时期,文人创作中出现了王粲的《投壶赋》和曹丕的《弹棋赋》等专门书写游艺知识的作品。因为游艺之风的盛行,文人喜爱游艺的同时,也产生了对游艺的理性思考,所以对游艺的类别及其历史、形制、技巧和娱乐审美功能等进行理论总结。这些作品反映出建安文人对游艺的竞技性和专业性需求已不满足于技术和技能的层面,而要追求“艺”之道的更高境界。

建安时期的文人游艺还培养了文人的艺术趣味,催生了真正意义上的游艺文学,使游艺文学走向了独立。游艺文学不仅内容丰富,涉及围棋、田猎、斗鸡、弹棋、投壶、樗蒲、蹴鞠等各种游艺活动,而且所运用的文体有诗、赋、铭、书信等。这些书写实践充实和丰富了文学的意蕴,也进一步强化了文学与游艺的联系,开启了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二者互动关系的新局面,对后世文人游艺和游艺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摘编自张振龙《文人游艺与建安文学的生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人常通过学习和实践礼、乐、射等这些儒家所提倡的“六艺”来提升自我道德修养。

B.游艺文学的生成得益于建安时期游艺活动的性质、内容、形式、地位和价值等的新变。

C.受命而作的游艺文学只是基于游艺组织者的任务要求而作,很难有自己的美好体验。

D.游艺文学涉及的游艺活动种类很多,游艺文学内容丰富,且所运用的文体也有多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阐述了建安时期的游艺变化及游艺文学的生成,起到总领下文内容的作用。

B.文章阐述游艺的由来和其在秦汉时的发展为建安游艺及其文学生成提供了历史基础。

C.文章的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增强了说理的深刻性与充分性,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D.文章论证了建安游艺文学对后代游艺和游艺文学的消极与积极的影响,具有辩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游艺既可以提升自我道德修养,也肩负着政教功能,从事游艺活动的人素来受人尊敬。

B.先秦的士人游艺内容主要是儒家“六艺”,秦汉时期士人游艺得到发展,内容日趋多样。

C.游艺开始迈人真正艺术化的新阶段使得建安时期出现了许多专门书写游艺知识之作。

D.建安时期的文人对游艺的艺术之道的追求十分看重,而对其技术与技能层而要求不高。

四川省成都市列五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一)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数字叙事是数字技术进入叙事领域的产物,是一种在线叙事,它须与互联网共存,出开了网络就无法叙事,与网络小说相比,数字叙事具有更为突出的交互性,由制读者和计算机共同完成。目前主要有超文本小说、互动影视作品等类型。

数字时代的叙事文本已经很难用经典叙事学加以阐释和分析了。尽管数字叙事中“讲故事”这一核心因素仍然存在,但故事的结构形式和文本的呈现方式已经改变,这对经典叙事学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构成了挑战。

视角是经典叙事学中的关键要素,指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直接决定作品的面貌和风格。英国小说理论家卢伯克在《小说技巧》中提到,视角在叙事文本中处于支配地位,是理解叙事作品的入口。而在数字叙事中,视角常常游移不定。如在超文本小说中,制提供了故事的各类材料和节点链接,不同节点的链接使视角的不定性成为必然。随着读者将界面的一个个链接打开,故事的焦点不断转移,从一个人物跳到另一个人物,从眼下事件转向另一事件,观察角度始终处于变换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视角的承担者除人物和叙述者外,作为操的读者也加入其中。

与视角相关联的叙述者也面临同样的命运。在经典叙事学中,叙述者作为叙述主体,是故事的讲述者和组织者。而在数字叙事中,叙述者的叙述功能受到读者制约,叙述者须根据读者的指令展开叙事进程,也就是说,叙述者需要在与读者的互动中才能完成事件的组织和故事的进展。如在超文本小说中,节点的设置往往造成叙述的搁置,只有通过读者的点击才能延续故事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与叙述者共同承担着叙事功能。

时间是经典叙事学的又一基本特征。尽管在常规纸质叙事文本中,叙述时间也会出现闪前、闪回、交错的现象,或多条线索并行发展,但这些并不影响读者对故事情节的把握,读者仍然可以从令人眼花缭乱的叙述中辨认出明晰的时间脉络,并获得重建的快乐。数字技术完全颠覆了这一秩序,数字叙事呈现的是叙述时间的空间化。如在布满节点的超文本小说中,时间被割裂,呈播散态势,情节发展主要不是依据时间而是通过链接把各种叙事片段随机组合在一起,不同的链接纵横交错,叙述时间成为一座来回缠绕的迷宫。在互动影视作品中,时间轨迹也因读者的介入和选择而朝不同方向发展,形成不同的故事结局。叙述时间的空间化也表现在数字叙事呈现的方式中。如今的数字叙事主要以多媒体的形式出现,除文字外,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形式也作为文本的重要因素存在于叙事文本中。在这样一个多媒体异质共存的空间中,叙述时间被淡化甚或被遮蔽,数字叙事从时间走向了空间。

在数字叙事中,文本没有主轴结构,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内在结构呈“块茎”分布,具有非延续性和扩张性的特征。就文本而言,数字叙事由多个节点组成,这些节点不仅造成了叙事的间断,而且标示了多条路径,故事由此不断分叉、延伸。这些节点之间既没有等级之分,也没有先后顺序,因此不存在某个固定中心。读者在阅读中可以随时定位,自由选择某个瞬间作为中心,并在操作中不断转移关注点。

简言之,数字技术进入叙事,已不仅仅是媒体变迁所出现的“换笔”,也不是跨界所造成的某种叙事扩张,而是对经典叙事学理论的根本性冲击和改造,具有某种革命性的意义。

数字叙事的成果还有待时间检验,但这些文本所充盈的对常规的反抗,激发了对叙事学的更多的探索和思考。

(摘编自胡亚敏《数字时代的叙事学重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叙事是一种依赖于网络,由制、读者和计算机共同完成具有突出交互性的在线叙事。

B.虽然数字叙事仍保留了经典叙事中“讲故事”这一核心因素,但其故事的结构形式和文本的呈现方式却有了很大变化。

C.数字叙事中叙述者的叙述功能受到读者制约,叙述者须根据读者的指令展开叙事进程,叙述者的主体地位被读者取代了。

D.数字叙事完全颠覆了经典叙事的时间秩序,其情节发展主要不是依据时间而是通过链接把各种叙事片段随机组合在一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对数字叙事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指出它给经典叙事学带来了挑战,具有统领全文的作用。

B.文章第五段运用例证法,以超文本小说和互动影视作品为例,论证了数字叙事具有叙述时间空间化这一观点。

C.文章多从比较的角度出发,将数字叙事与经典叙事进行对比,从而阐明数字叙事对经典叙事学的冲击。

D.文章从视角、叙述者、时间、结构四个方面纵向深入,论述了数字叙事对经典叙事学构成的挑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超文本小说中,读者与叙述者共同承担叙事功能,共同完成事件的组织、故事的进展和节点的设置。

B.在经典叙事中,读者从令人眼花缭乱的叙述中梳理出明晰的时间脉络,因参与叙事和改变叙事方向而获得重建作品的快乐。

C.在数字叙事中,文本没有主轴结构,故事又因节点而不断分叉、延伸,这意味着读者在阅读中具有更大的自由。

D.数字叙事是对经典叙事学理论的革命性改造,它不是媒体变迁所出现的“换笔”,也不是跨界所造成的叙事扩张。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9分)

相比于人类能够直接感知并长期赖以生存的陆地,在地理知识和世界知识尚未充分发展的历史时期,海洋无法为人所认知,因而代表着未知和虚空。如中国文化名人屈原曾有震撼人心的《天问》,其中“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一句,将分布在我国东南的茫茫大海视作陆地缺损的虚无之处。若追寻最初字义,则会发现“海”的本义源自“晦”,取其昏暗晦黑之意。《释名·释水》有:“海,晦也,主承秽浊,其色黑而晦也。”《博物志》有:“海之言,晦昏无所睹也。”所指向的,是海的幽冥。

但海洋并非没有历史,海洋史作为一门学科,在近几十年中已经有了长足发展。海洋以其彼此连通的特性,使世界有了成为一体的可能。因此,海洋史被视作全球史研究的有效路径之一。

中国史研究先天缺乏关注海洋的动机。文明的形成、历史的面貌,和地理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地中海文明所面对的被海洋分隔的“破碎的”陆地不同的是,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我国以土地的广袤辽阔,以陆地的完整独立,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但不能因此忽视海洋。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在认识海洋、探索海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海洋文化,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华文明向东方、南方的传播,也有赖于海上航线的开辟与航海技术的进步。中国人的地理知识和世界知识,正是随着对海洋的探索而逐步完善的。在中国史研究中引入海洋史观自有其必要性。

海洋以其不断的流动,以其难寻边界的宽广无垠,共同宣示着一种难以为人所控制的无序状态。这种不可知性和不可控感,激发了古人的奇崛想象,滋生出独具魅力的神秘文化。秦汉方士所描绘的海洋世界,是仙人所居、奇药之属,又有符命祥瑞,萦绕在海面的氤氲水汽之上。这都令秦汉帝王魂牵梦绕。秦皇汉武之日常所居毕竟远离海滨,但无论是他们屡次“并海”而行和“东巡海上”,还是秦始皇陵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海洋构想,汉武帝在宫殿区营造的“海池”与“海中神山”意象,所共同体现的,都是一种强烈的海洋情结,是对海洋的憧憬与向往。秦汉时期的海洋探索,就一定程度上建立在这种憧憬与向往之上。前有徐福为秦始皇东渡入海寻仙药,后有东方朔谏止汉武帝“欲自赴海求蓬莱”。面向海洋,秦汉帝王所求有二,一是希求长生不老,二是祈望预知政治气运。这些在科学原则下看似荒诞不经的追求,却在客观上促进了海洋资源的开发、航海技术的进步、海洋航路的开辟和海外联系的初步扩展。这种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想象力与实用主义的缠绕,共同构建起秦汉时期海洋文化独具特色的历史风貌。

在秦汉人的心目中,海洋既是仙居,也是险地。直面未知的海洋,本就需要过人的勇气;对海洋的探索与开发,更伴随着重重危险。在面向海洋的文化表现中,秦汉人以其锐意进取的开创精神、实用主义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精神,展现着积极的时代特色。在这样昂扬的时代风貌中,无数秦汉人携手前行,前赴后继,共同谱写了面向海洋波澜壮阔的秦汉历史。时至今日,仍然有着触动人心的力量。

(摘编自董家宁《面向海洋的秦汉文化——评〈秦汉海洋文化研究〉》,《光明日报》2021年12月23日)

1.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海”有昏暗晦黑之意,所以屈原在《天问》中将东南茫茫大海视作陆地缺损的虚无之处。

B.中国史研究先天缺乏关注海洋的动机,这与历史上中华文明所面对的地理条件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C.海洋以其不断的流动和难寻边界的宽广无垠,展示出不可知性和不可控感,令秦汉帝王魂牵梦绕。

D.秦汉帝王的追求,客观上促进了秦汉时期海洋事业的高速发展,构建起当时海洋文化的历史风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引经据典,阐释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海洋的认识,引出了下文对中国古代海洋史的论述。

B.本文先论述中国史研究引入海洋史观的必要性,然后分析秦汉时期海洋文化的历史风貌和积极的时代特色。

C.文章举徐福和东方朔的例子,论证了秦汉时期的海洋探索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对海洋的憧憬和向往。

D.文章最后一段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了秦汉人在昂扬的时代风貌中谱写面向海洋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洋史作为一门有长足发展的学科,它被视作全球史研究的有效路径,原因在于海洋彼此连通的特性。

B.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秦汉帝王探索海洋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虽看起来不合情理,却又有积极意义。

C.从秦汉海洋文化研究中可以看出,秦汉人对海洋不懈地进行探索与开发,这深刻影响着世界的格局。

D.中国倡导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继续谱写面向海洋的历史,是继续弘扬优秀海洋文化的体现。

论述类文本阅读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学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重要而常见的文体,属于“记”类散文,起初主要用来叙述学校的兴建过程。学记起源于中唐,兴盛于宋。一种文体的兴盛,往往是时代文化多个层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能单纯归因于文体形式本身的演进。宋代学记的创作发生与发展同宋代文化诸层面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科举制度是宋代学记得以发展的重要动力。科举制度对宋代政治、文化及文学创作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学记创作的影响尤其明显。从作品创作的角度来看,宋代学记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由科举催生,地方政府因科举测试的需要而兴建官学,学记也随之大量产生。地方官学的兴建,最初的动机之一便是地方官员想为本地的士子提供一个读书学习的场所,帮助其更好地应对科举测试。而学校兴建完毕后,负责修建的官员士绅往往请一些著名的文人来撰写学记,以表彰其政绩。比如,仁宗庆历七年,杜应之出守浔州,“下车三日……乃大相厥土,而营学宫”,完工以后便请余靖作记。科举取士人数较多的地区,官学教育往往比较兴盛,该地的学记作品数量也比较多。

科举制度催生了宋代学记,但宋代创作的学记并没有因此对这一制度歌功颂德,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反而变成了反思、批判科举制度的一面镜子。胡寅在《桂阳监学记》中就将科举取士视为“世远道丧”的表现。随着科举测试中各种弊端的显现,越来越多的对科举制度进行批评与否定的内容涌现在宋人的学记里面。学记成了宋人表述自己崇高的“政学一体”政治文化理想的一种常用文体。如王安石的名作《虔州学记》《慈溪县学记》,在批评科举取士之弊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指出学校乃为政之本。

其次,道学的兴盛对宋代学记产生了重大影响。道学是儒学的新形态,是宋代思想界最为重要的学说之一。从学记创作的数量上看,南宋远超过北宋,但其创作质量却又另当别论,这一点与道学家对学记的情有独钟密不可分。南渡以后,道学家积极地利用书院讲学、修建社仓等方式,向外界宣扬自己独特的治学方法。各个地方的官学与书院一样,成为道学家宣讲道学的必争之所,学记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道学家宣扬心性之学的理想文体,如朱熹、张栻、真德秀、胡寅、魏了翁等道学家均撰有学记来讨论心性问题。

南宋道学家的学记创作大都以阐述道统观及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等修养方法为主,认为求仁成义,成就一个理想的人格,才是学习的正确方向。其他的辞章之学,训诂之学等等,在他们看来都不足以称之为学。如胡寅的《岳州学记》中载:“有囿于训诂者焉,有耽于文词者焉……豪杰之士慨然自拔于流俗,曰:‘道德性命,圣人之奥也’。”倘若说

北宋学记议论部分的重点在于阐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那么南宋道学家的学记议论部分的重点则转向探讨兴学与成圣之间的关系。正因如此,学记中必要的叙述部分,在南宋学记中就显得相当粗糙,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叙述都省略掉了。如张九成《重建赣州学记》用极大的篇幅来讨论“学者以格物为先,格物者,穷理之谓也”的观点,至于“版筑之工、土木之役、岁月之终始”,他认为“皆非学之先务,兹得以略云”。另外,对学校规章制度的考订也往往比较空疏,经常一笔带过,甚至完全以议论之笔来写作记体文章。至此,学记一体其实已经沦落为道学家的传声筒。南宋学记数量虽多,但却甚少上乘之作,道学的渗透当难辞其咎。

(摘编自刘成国《宋代学记研究》)

1.下列关于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官员修建官学帮助士子应对科举,士子撰文歌颂其政绩,这促进了学记的发展。

B.在胡寅的学记中,既有批判科举的内容,也有作为道学家宣扬心性之学的内容。

C.北宋的一些学记对科举取士制度进行反思批判,这与宋代学记的最初功能相悖。

D.受道学影响,从数量上看南宋学记远超北宋,但在质量上南宋却又逊色于北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首段直接点明本文的观点,认为宋代学记创作发生、发展与宋代文化密切相关。

B.科举助推官学发展,官学促进学记兴盛,这是本文论证科举对学记产生影响的基本逻辑。

C.本文既论述了科举对学记的积极作用,也阐述了科举对学记的消极影响,具有思辨性。

D.从文章引用《重建赣州学记》中的相关内容,可看出南宋学记有重议论不重叙述的倾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虽然认为科举取士存在弊端,但并未否认由科举催生的官学对于教育有积极作用。

B.认为南宋学记中记叙部分重在介绍治学方法,议论部分重在讨论兴学与成圣的关系。

C.在官学成为道学家学术传播的必争场所之后,学记就有了被道学家作为传声筒的风险。

D.道学对学记的渗透,使得南宋的部分学记制度考订空疏、叙述粗糙、并且议论成分加重。

1-3DCB

四川省雅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零诊测试语文试卷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典籍,其丰富的人文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既往《周易》的研究多从哲学维度入手,对其阴阳辩证的思想进行阐述,人们或将其视为卜筮之书,而无视其精深的哲学表述,或将其视为儒家经典,而将其思想体系的阐释局限于儒学视角。正是由于上述观点对《周易》多有误解,所以我们今天有必要重新审视《周易》的思想体系,关注《周易》对于人性的表述以及由此而呈现出的社会治理理念,梳理其思想内涵中的“德治”与“法治”社会治理理论架构,进而为构建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体系提供智慧支持。

《周易》所提倡的思想主线在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意味着《周易》的治理思想是以天道为核心。《周易》的天道理念从根源上而言,既脱胎于传统筮法体系又有所突破,其对天道的定义趋向于“易与天地准”,这种认知包含两个层次:其一是突出天道对现实社会与人生的客观约束;其二则是强调了天道的可知性。由此出发,中华文明所倡导的“天人合一”本质上在于谋求天道与人道相互之间的契合,通过对天道自然的认知以及契合于天道的行为,最终实现天人之间的和谐。由于这种契合的前提在于天道之客观性与可知性,由此中华文明强调“天人合一”的根本在于认知与顺应天道,而非力图改造天道自然。

《周易》的伦理思想对后世的儒家影响较为深刻,但整体而言,儒家与《周易》所秉持的观念并不完全相同。先秦儒家在伦理上重视性善,进而强调德性教化之贡献,据此形成了“德治”的治世理念。与其迥然不同的法家在伦理上重视性恶,强调严刑峻法之约束,据此形成了“法治”的治世理念。《周易》虽言性善,但其不同于儒家之处在于,其指引性善的方略是“德治”与“法治”相综合的一条路径。与儒家相比,《周易》更重视规则,特别是在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上,儒家对此的表述是以德分之,《周易》则是以位定之。与法家相比,《周易》将“善”视为人性之本源,即人之为善乃至于最终成就善,根源在于人有向善之本能,这种本能不仅使得人区别于禽兽,更使得其在建立社会规则的过程中,同时注重了扬善与止恶两个维度。因此在《周易》视域下的圣人,既注重“理财正辞”进而导人向善,亦强调“禁民为非”进而防微杜渐。

《周易》主张的是一种基于自然的性善论。其理论有以下几个关键点:其一是人性的源头来自上天,上天赋予人与万物相同的善;其二是人性虽本善,但却必须通过后天方可觉醒成就实然意义上的善。正是由于这种善的天赋外来,使得《周易》对自我的自觉表述呈现出一种以学习感悟为主的方式。人之自觉的路径定义虽并不唯一,但其源头却是一致的,即“继之者善”。这种自觉以“穷理尽性”为前提。穷理强调对客观自然环境的充分认知与准确把握,尽性强调对内心自觉的全面觉悟与合理表述。

整体而言,《周易》的治世思想分为“治天”“治人”与“治心”三个层次,不仅探究了不同层次之下“自我”概念的多维呈现,更重要的在于立体展示中华文明视域下的宇宙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可以说只有正确把握了《周易》的治世思想,方可谓知《周易》。

(摘编自刘震《<周易>治世思想的三重境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既往的研究对《周易》都有误解,今天需要重新审视《周易》的思想体系、治理理念、理论架构。

B.《周易》的社会治理思想以天道为核心,谋求天道契合于人道,最终实现天人之间的和谐。

C.虽然《周易》的伦理思想对后世的儒家影响较为深刻,但儒家与《周易》的观念完全不同。

D.《周易》认为人性的“善”依赖外在源头,人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感悟,自觉地唤醒内心的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肯定《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作用,为后文论证的必要性打下基础。

B.文章围绕《周易》的治世思想,从“治天”“治人”与“治心”三个层次进行论证。

C.文章运用了引用、对比、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层次清晰,论证透彻,具有说服力。

D.在区别《周易》、儒家和法家的治世理念时,文章抓住性善、性恶、德治和法治来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易》的天道理念强调了天道的客观性和可知性,由此推断,我们可以有效认识天道。

B.法家主张“法治”,在伦理上重视性恶,强调严刑峻法之约束,比《周易》更重视规则。

C.人之向善是天赋,但必须通过觉醒方能成就,因此既要注重导人向善,也要防微杜渐。

D.正确把握《周易》的治世思想可以为构建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体系提供智慧支持。

1.D2.C3.B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建安时期,游艺在文人生活中的价值和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其性质、内容、形式都发生了新变。这一新变促成了游艺文学的生成,丰富了建安文学的类型,也标志着游艺对文学的影响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游艺”一词出于《论语·述而》中的“忘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游艺”最早的用法来看,它是士人通过对礼、乐、射、御、书、数这些儒家“六艺”的学习和实践来体悟“至理”“玩物造情"的形式,目的是提升自我道德修养。游艺还肩负着政教功能,是执政者治国理政的工具。如投壶,在先秦就是一种礼乐活动。秦汉时期,古人游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逐步突破先秦儒家六艺的内容而日趋多样,但其地位和价值并未发生根本改变,这由从事游艺的士人常被“以俳优畜之”不难看出。

至建安时期,不仅游艺经历了从治国理政的工具到娱乐艺术、从单一到综合、从以因袭为主到以创新为主的转变,而且从事游艺的文人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游艺开始迈入真正艺术化的新阶段。在建安文人看来,游艺既是消遣娱乐的“游”的活动,还是具有专业性、竞技性、观赏性和审美性的“艺”的活动,蕴含着“艺”的艺术特质和“清灵体道,稽谟玄神”(王粲《围棋》序)的文化意蕴。其地位和价值有了根本性的提高,这是建安游艺文学生成的重要前提。

建安时期,在曹氏父子的提倡和组织下,文人经常举行宴集、游览等游艺活动。此时不少作品就是在文人宴集、游览等游艺活动的影响下产生的。

游艺文学作品主要分为受命而作和即兴而作。前者一般是受游艺组织者之命而作的。如陈琳《武猎赋》、王粲《羽猎赋》等。后者是因游艺的激发产生灵感或冲动而作。如曹丕的《戒盈赋》就表现了文人宴集时彼此即兴唱和创作的景象。这些作品是游艺和创作的有机统一。

有些游艺文学作品通常是在游艺结束之后的某一时间,由文人之间的交流或文人独处时的联想而完成的追忆之作。多回忆昔日游艺情景,怀念游艺中的美好体验,寄托和表述自己的情思。如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等。

建安时期,文人创作中出现了王粲的《投壶赋》和曹丕的《弹棋赋》等专门书写游艺知识的作品。因为游艺之风的盛行,文人喜爱游艺的同时,也产生了对游艺的理性思考,所以对游艺的类别及其历史、形制、技巧和娱乐审美功能等进行理论总结。这些作品反映出建安文人对游艺的竞技性和专业性需求已不满足于技术和技能的层面,而要追求“艺”之道的更高境界。

建安时期的文人游艺还培养了文人的艺术趣味,催生了真正意义上的游艺文学,使游艺文学走向了独立。游艺文学不仅内容丰富,涉及围棋、田猎、斗鸡、弹棋、投壶、樗蒲、蹴鞠等各种游艺活动,而且所运用的文体有诗、赋、铭、书信等。这些书写实践充实和丰富了文学的意蕴,也进一步强化了文学与游艺的联系,开启了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二者互动关系的新局面,对后世文人游艺和游艺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摘编自张振龙《文人游艺与建安文学的生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人常通过学习和实践礼、乐、射等这些儒家所提倡的“六艺”来提升自我道德修养。

B.游艺文学的生成得益于建安时期游艺活动的性质、内容、形式、地位和价值等的新变。

C.受命而作的游艺文学只是基于游艺组织者的任务要求而作,很难有自己的美好体验。

D.游艺文学涉及的游艺活动种类很多,游艺文学内容丰富,且所运用的文体也有多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阐述了建安时期的游艺变化及游艺文学的生成,起到总领下文内容的作用。

B.文章阐述游艺的由来和其在秦汉时的发展为建安游艺及其文学生成提供了历史基础。

C.文章的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增强了说理的深刻性与充分性,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D.文章论证了建安游艺文学对后代游艺和游艺文学的消极与积极的影响,具有辩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游艺既可以提升自我道德修养,也肩负着政教功能,从事游艺活动的人素来受人尊敬。

B.先秦的士人游艺内容主要是儒家“六艺”,秦汉时期士人游艺得到发展,内容日趋多样。

C.游艺开始迈人真正艺术化的新阶段使得建安时期出现了许多专门书写游艺知识之作。

D.建安时期的文人对游艺的艺术之道的追求十分看重,而对其技术与技能层而要求不高。

1.C2.D3.B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很难有自己的美好体验”表述绝对。虽然游艺文学作品基于任务要求而作,但文人参与了游艺活动,也可以拥有美好的体验。原文“游艺文学作品主要分为受命而作和即兴而作。前者一般是受游艺组织者之命而作的。如陈琳《武猎赋》、王粲《羽猎赋》等”,也没有说“很难有自己的美好体验”。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对后代游艺和游艺文学的消极与积极的影响,具有辩证性”分析错误,根据文章来看,文末指出了建安游艺文学对后世文人游艺和游艺文学的积极影响,没有消极影响,也谈不上辩证性。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

A.“从事游艺活动的人素来受人尊敬”理解不当,根据原文“但其地位和价值并未发生根本改变,这由从事游艺的士人常被‘以俳优畜之’不难看出”和“其地位和价值有了根本性的提高,这是建安游艺文学生成的重要前提”的信息可知,原来从事游艺活动的人地位不高,并不受人尊敬。

C.强加因果。“建安时期出现了许多专门书写游艺知识之作”应是“游艺开始迈人真正艺术化的新阶段”的表现。

D.“而对其技术与技能层面需求不高”分析不当,根据原文“这些作品反映出建安文人对游艺的竞技性和专业性需求已不满足于技术和技能的层面,而要追求‘艺’之道的更高境界”的信息可知,应既有游艺活动技术与技能层面的需求,也有对其艺术之道的追求。

故选B。

四川省成都市列五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一)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数字叙事是数字技术进入叙事领域的产物,是一种在线叙事,它须与互联网共存,出开了网络就无法叙事,与网络小说相比,数字叙事具有更为突出的交互性,由制读者和计算机共同完成。目前主要有超文本小说、互动影视作品等类型。

数字时代的叙事文本已经很难用经典叙事学加以阐释和分析了。尽管数字叙事中“讲故事”这一核心因素仍然存在,但故事的结构形式和文本的呈现方式已经改变,这对经典叙事学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构成了挑战。

视角是经典叙事学中的关键要素,指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直接决定作品的面貌和风格。英国小说理论家卢伯克在《小说技巧》中提到,视角在叙事文本中处于支配地位,是理解叙事作品的入口。而在数字叙事中,视角常常游移不定。如在超文本小说中,制提供了故事的各类材料和节点链接,不同节点的链接使视角的不定性成为必然。随着读者将界面的一个个链接打开,故事的焦点不断转移,从一个人物跳到另一个人物,从眼下事件转向另一事件,观察角度始终处于变换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视角的承担者除人物和叙述者外,作为操的读者也加入其中。

与视角相关联的叙述者也面临同样的命运。在经典叙事学中,叙述者作为叙述主体,是故事的讲述者和组织者。而在数字叙事中,叙述者的叙述功能受到读者制约,叙述者须根据读者的指令展开叙事进程,也就是说,叙述者需要在与读者的互动中才能完成事件的组织和故事的进展。如在超文本小说中,节点的设置往往造成叙述的搁置,只有通过读者的点击才能延续故事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与叙述者共同承担着叙事功能。

时间是经典叙事学的又一基本特征。尽管在常规纸质叙事文本中,叙述时间也会出现闪前、闪回、交错的现象,或多条线索并行发展,但这些并不影响读者对故事情节的把握,读者仍然可以从令人眼花缭乱的叙述中辨认出明晰的时间脉络,并获得重建的快乐。数字技术完全颠覆了这一秩序,数字叙事呈现的是叙述时间的空间化。如在布满节点的超文本小说中,时间被割裂,呈播散态势,情节发展主要不是依据时间而是通过链接把各种叙事片段随机组合在一起,不同的链接纵横交错,叙述时间成为一座来回缠绕的迷宫。在互动影视作品中,时间轨迹也因读者的介入和选择而朝不同方向发展,形成不同的故事结局。叙述时间的空间化也表现在数字叙事呈现的方式中。如今的数字叙事主要以多媒体的形式出现,除文字外,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形式也作为文本的重要因素存在于叙事文本中。在这样一个多媒体异质共存的空间中,叙述时间被淡化甚或被遮蔽,数字叙事从时间走向了空间。

在数字叙事中,文本没有主轴结构,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内在结构呈“块茎”分布,具有非延续性和扩张性的特征。就文本而言,数字叙事由多个节点组成,这些节点不仅造成了叙事的间断,而且标示了多条路径,故事由此不断分叉、延伸。这些节点之间既没有等级之分,也没有先后顺序,因此不存在某个固定中心。读者在阅读中可以随时定位,自由选择某个瞬间作为中心,并在操作中不断转移关注点。

简言之,数字技术进入叙事,已不仅仅是媒体变迁所出现的“换笔”,也不是跨界所造成的某种叙事扩张,而是对经典叙事学理论的根本性冲击和改造,具有某种革命性的意义。

数字叙事的成果还有待时间检验,但这些文本所充盈的对常规的反抗,激发了对叙事学的更多的探索和思考。

(摘编自胡亚敏《数字时代的叙事学重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叙事是一种依赖于网络,由制、读者和计算机共同完成具有突出交互性的在线叙事。

B.虽然数字叙事仍保留了经典叙事中“讲故事”这一核心因素,但其故事的结构形式和文本的呈现方式却有了很大变化。

C.数字叙事中叙述者的叙述功能受到读者制约,叙述者须根据读者的指令展开叙事进程,叙述者的主体地位被读者取代了。

D.数字叙事完全颠覆了经典叙事的时间秩序,其情节发展主要不是依据时间而是通过链接把各种叙事片段随机组合在一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对数字叙事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指出它给经典叙事学带来了挑战,具有统领全文的作用。

B.文章第五段运用例证法,以超文本小说和互动影视作品为例,论证了数字叙事具有叙述时间空间化这一观点。

C.文章多从比较的角度出发,将数字叙事与经典叙事进行对比,从而阐明数字叙事对经典叙事学的冲击。

D.文章从视角、叙述者、时间、结构四个方面纵向深入,论述了数字叙事对经典叙事学构成的挑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超文本小说中,读者与叙述者共同承担叙事功能,共同完成事件的组织、故事的进展和节点的设置。

B.在经典叙事中,读者从令人眼花缭乱的叙述中梳理出明晰的时间脉络,因参与叙事和改变叙事方向而获得重建作品的快乐。

C.在数字叙事中,文本没有主轴结构,故事又因节点而不断分叉、延伸,这意味着读者在阅读中具有更大的自由。

D.数字叙事是对经典叙事学理论的革命性改造,它不是媒体变迁所出现的“换笔”,也不是跨界所造成的叙事扩张。

1.C2.D3.C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叙述者的主体地位被读者取代了”无中生有。文中只提到“而在数字叙事中,叙述者的叙述功能受到读者制约,叙述者须根据读者的指令展开叙事进程,也就是说,叙述者需要在与读者的互动中才能完成事件的组织和故事的进展”,并未说“叙述者的主体地位被读者取代了”。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纵向深入”不正确,四者之间是并列关系。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共同完成事件的组织、故事的进展和节点的设置”无中生有,原文为”如在超文本小说中……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与叙述者共同承担着叙事功能”,并未提到.“共同完成事件的组织、故事的进展和节点的设置”。

B.“因参与叙事和改变叙事方向”无中生有,原文为“读者仍然可以从令人眼花缭乱的叙述中辨认出明晰的时间脉络,并获得重建的快乐”,并未提及“因参与叙事和改变叙事方向”。

D.“它不是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