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燃料化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_第1页
秸秆燃料化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_第2页
秸秆燃料化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_第3页
秸秆燃料化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_第4页
秸秆燃料化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B13/-2021农作物秸秆燃料化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本文件提供了农作物秸秆燃料收储运和燃料化利用技术的污染控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农作物秸秆燃料收储运和燃料化利用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排污许可管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清洁生产审核及投产后的运营管理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322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37822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50762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GB/T6719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GB/T24675.6保护性耕作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机GB/T51063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规范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JB/T9054离心式除尘器NB/T34004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净化装置性能测试方法NB/T47062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NY/T443生物质气化供气系统技术条件及验收规范NY/T525有机肥料NY/T1220沼气工程技术规范NY/T1631方草捆打捆机作业质量NY/T1701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NY/T2463圆草捆打捆机作业质量NY/T2909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质量分级NY/T302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则NY/T3337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站建设标准DB13/T2314秸秆直燃锅炉2DB13/-2021DB13/T516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3术语和定义NY/T1701和NY/T3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秸秆cropstraw农业生产过程中,收获了稻谷、小麦、玉米和棉花等农作物以后,残留的不能食用的茎、杆、叶等副产品,不包括农作物地下部分。[来源:NY/T1701-2009,3.4,有修改]3.2秸秆收储运collection,storageandtransportationofcropstrawfuel秸秆燃料化利用前秸秆的收集、储存和运输的过程。3.3秸秆燃料化利用utilizationofcropstrawasenergy通过物理、热化学、生物化学等方法,将秸秆转化为燃料的综合利用方式。[来源:NY/T3020-2016,3.4,有修改,见注1]注1:本文件中主要包括固化成型、热解气化、沼气、直燃热电联3.4固化成型技术briquettingtechnology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通过专门设备将其压缩成特定形状固体燃料的生产技术。3.5热解气化pyrolysisandgasification农作物秸秆在无氧或者缺氧的条件下,高温分解成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的处理过程。3.6沼气生产biogasproduction农作物秸秆在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的消化作用产生沼气的生产方式。3.7直燃热电联产co-generationofheatandpowerbydirectcombustion以未经加工处理的秸秆为燃料,生物质锅炉同时向用户提供电能和热能的生产方式。3DB13/-20213.8打捆直燃供热heatbydirectburingbaledstraw以一定尺寸和形状的秸秆捆为燃料,秸秆直燃锅炉向用户提供热能的生产方式。4秸秆燃料收储运污染控制要求4.1通则4.1.1秸秆燃料化利用前,应根据拟收集秸秆种类、秸秆特性、收集时间、收集方式、收储量、收储运模式等情况,确定秸秆收集、运输、储存过程污染控制要求。4.1.2秸秆收集、运输、储存过程除应满足环境保护相关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安全生产、职业健康、交通运输等法规标准的相关要求。4.2秸秆收集4.2.1秸秆可采用田间粉碎收集或打捆收集等方式。秸秆收获作业质量应符合GB/T24675.6、NY/T1631和NY/T2463的有关要求。4.2.2秸秆粉碎机和打捆机应安装相应的除尘设施。4.3秸秆运输4.3.1秸秆运输采取散装或打捆等形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4.3.2秸秆运输中应对秸秆、运输车辆采取防止二次扬尘、遗撒等环境污染的措施。4.4秸秆储存4.4.1秸秆储存场宜设置在企业、居民居住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4.4.2秸秆储存场应选择远离生产区和生活区、交通便利且临近水源的安全地带。储存量在10000t以上的大型储存场,与生产区、生活区的距离应在100m以上;10000t以下的中小型储存场,与生产区、生活区的距离应在50m以上。4.4.3秸秆储存场应根据运输、防火、防爆、环境保护、卫生等方面的要求,结合厂区地形、地质、地震和气象等自然条件,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可参考GB50762的有关要求。4.4.4秸秆堆垛应有防风、防雨、防潮、防渗设施,且保证秸秆堆垛通风散热。4.4.5秸秆储存场地面应做好硬化及防渗措施,设置渗滤液、冲洗水收集、排污系统,并结合厂区其他系统综合处理,避免产生二次污染。4.4.6秸秆储存场四周应设置围墙、防风抑尘网或隔离带。墙(网)的高度不低于2m,抑尘网为堆垛高度的1.1-1.5倍,且与堆垛的距离不小于5m。4.4.7秸秆储存场区出入口应设置自动洗车台,对装卸作业车辆进行冲洗除尘。4.4.8应对储存场内道路进行定期的清扫、洒水抑尘。4DB13/-20215秸秆燃料化利用技术污染控制要求5.1通则5.1.1秸秆燃料化利用企业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做到运行稳定、维修方便、经济合理、保护环境。5.1.2秸秆燃料化利用企业应积极推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提升改造,推行更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5.2秸秆固化成型技术污染控制要求5.2.1工艺过程a)秸秆预处理:1)秸秆预处理一般包括晾晒、粉碎、调湿等工艺环节,并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适当增减;2)秸秆粉碎工序宜采用连续化的作业方式,粉碎设备应配备除尘设施。b)秸秆压缩成型,产品质量应符合NY/T2909的要求。c)生产车间及生产过程无组织排放:1)散发粉尘的工艺设备应设吸风罩捕集粉尘并做除尘处理;2)生产车间内散逸的无组织粉尘应进行收集处理。d)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利用:1)秸秆成型燃料锅炉应符合NB/T47062的相关要求。2)秸秆成型燃料锅炉应配套烟气除尘设施、脱硫设施和脱硝设施。3)锅炉排渣宜采用机械输送系统。5.2.2末端治理a)大气污染控制1)生产过程所有工序排放出的含尘废气,都应经过收集和适宜的除尘设施处理。根据秸秆粉尘的特性和污染治理程度要求,宜采用布袋除尘方式。粉尘排放浓度应符合GB16297排放限值要求。2)车间内无组织含尘气体应经过收集和适宜的除尘设施处理。除尘方式宜采用布袋除尘。粉尘排放浓度应符合GB16297排放限值要求。车间内粉尘浓度应符合GB/Z2.1限值要求。厂界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浓度应符合GB16297排放限值要求。3)锅炉烟气除尘宜采用离心式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组合工艺。离心式除尘器设计应符合JB/T9054的规定,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应符合GB/T6719规定。烟尘排放浓度应符合DB13/5161排放限值要求。4)锅炉烟气脱硫可根据二氧化硫初始浓度、排放限值、各种工艺的脱除效率等因素选择一种或几种脱硫工艺组合。脱硫工艺主要有湿法、半干法和干法脱硫。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应符合DB13/5161排放限值要求。5)锅炉烟气脱硝工艺可根据脱硝效率、综合运行成本等因素选择一种或几种工艺组合。脱硝工艺主要包括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强制氧化法。脱硝工艺还原剂宜采用尿素或氨水的还原剂。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应符合DB13/5161排放限值要求。b)固体废物污染控制1)除尘设施捕集到的秸秆粉尘,可用作农田肥料土或育秧土等。2)锅炉灰渣应综合利用,一般可提供给附近的农民用作农肥。c)噪声污染控制1)主要噪声设备,如破碎机、输送机、风机等应采取基础减震、消声及隔声措施。5DB13/-20212)厂界噪声应符合GB12348要求。5.3秸秆热解气化技术污染控制要求5.3.1工艺过程a)秸秆预处理:1)秸秆预处理方式主要对秸秆进行粉碎处理。秸秆粉碎工序应采用自动粉碎设备进行;2)粉碎设备、原料棚或原料库应配备除尘设施。b)气化机组:1)气化机组由上料装置、气化炉、净化装置及配套辅机等组成,建设要求应符合NY/T3337的规定;2)上料装置应采取密闭措施,避免扬尘污染;3)气化炉外壳应做防水、防锈处理;炉膛结构严密,在正常产气工况下,避免燃气泄漏;4)燃气净化装置应具有除尘、净化和冷却的性能;5)排灰有干式和湿式两种方式,湿式排灰盘、炉排要转动平稳、无卡滞;干式排灰阀件、灰斗应满足不漏灰尘、烟气的要求。c)燃气输配管道保证严密,避免燃气泄漏。d)燃气净化产生的废水应进行处理。f)气化站内应安装加臭装置和漏气报警装置。5.3.2末端治理a)大气污染控制1)生产过程所有工序排放出的含尘废气,都应经过收集和适宜的除尘设施处理。根据秸秆粉尘的特性和污染治理程度要求,宜采用布袋除尘方式。粉尘排放浓度应符合GB16297排放限值要求。2)原料棚或原料库无组织含尘气体应经过收集和适宜的除尘设施处理。除尘方式宜采用布袋除尘。粉尘排放浓度应符合GB16297排放限值要求。车间内粉尘浓度应符合GB/Z2.1限值要求。厂界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浓度应符合GB16297排放限值要求。3)燃气净化工艺可根据需要确定,宜选择旋风分离、沉降、洗涤、吸附和电捕等工艺。燃气质量应符合NY/T443的要求。b)水污染控制1)供气站应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2)污水处理设施应能处理含油、含酚污水并能满足循环回用要求。污水处理设施和工艺技术应符合NB/T34011的规定。c)固体废物污染控制1)除尘设施捕集到的秸秆粉尘,可用作农田肥料土或育秧土等。2)回收得到的木焦油、木醋液作为副产品出售给有资质的企业加以资源综合利用。3)污水污泥和废脱硫剂等,经收集后运送至有资质的危废处理厂家进行集中处理。d)噪声污染控制1)主要噪声设备,如风机、上料装置、泵等应采取基础减震、消声及隔声措施。。2)厂界噪声应符合GB12348要求。6DB13/-20215.4秸秆沼气生产技术污染控制要求5.4.1工艺过程a)秸秆贮存应符合NY/T1220的规定。b)预处理:1)秸秆预处理方式主要对秸秆进行粉碎处理。秸秆粉碎工序要采用自动粉碎设备进行;2)粉碎设备、原料棚或原料库应配备除尘设施。c)厌氧消化器的设计应符合NY/T1220的规定。d)沼气净化、储存与输配:1)沼气净化系统应包括脱水和脱硫装置;2)沼气储存系统、输配系统的设计应符合NY/T1220的规定。e)沼渣池、沼液池应采取加盖密闭、防渗等措施,产生的异味气体要进行净化处理。5.4.2末端治理a)大气污染控制1)生产过程所有工序排放出的含尘废气,都应经过收集和适宜的除尘设施处理。根据秸秆粉尘的特性和污染治理程度要求,宜采用布袋除尘方式。粉尘排放浓度应符合GB16297排放限值要求。2)原料棚或原料库无组织含尘气体应经过收集和适宜的除尘设施处理。除尘方式宜采用布袋除尘。粉尘排放浓度应符合GB16297排放限值要求。车间内粉尘浓度应符合GB/Z2.1限值要求。厂界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浓度应符合GB16297排放限值要求。3)沼气脱水宜采用重力法(气水分离器、凝水器)脱除,沼气脱硫可采用生物脱硫、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沼气净化系统的设计应符合NY/T1220的规定。4)沼渣池、沼液池产生的异味气体可采用吸收、吸附、化学氧化、生物法、光催化、等离子体等净化处理技术,可根据污染物初始浓度、排放限值、各种工艺的脱除效率等因素选择一种或几种净化工艺组合。沼渣池、沼液池无组织排放控制应符合GB37822的要求。异味气体排放浓度应符合GB16297、GB14554或相关行业排放标准的规定。b)水污染控制1)沼液可用作浸种、根际追肥或叶面喷施肥;浓度高的沼液应适当稀释后再施用;不能利用的沼液应进一步处理,并应符合NY/T1220的规定。2)原料厂区产生的渗滤液经管道收集、输送至沼液池回用。c)固体废物污染控制1)沼渣可用作农作物的基肥、有机复合肥的原料、作物的营养钵(土)、食用菌以及养殖蚯蚓的基料等。有害物允许含量应符合NY/T525的规定,必要时应进行无害化处理。2)废脱硫剂运送至有资质的危废处理厂家进行集中处理。d)噪声污染控制1)主要噪声设备,如粉碎机、输送机、风机、泵等应采取基础减震、消声及隔声措施。2)厂界噪声应符合GB12348要求。5.5秸秆直燃热电联产技术污染控制要求5.5.1工艺过程a)秸秆贮存、预处理及接卸:1)秸秆贮存量、预处理及接卸方式应符合GB50762的设计要求;2)硬质秸秆在厂内进行破碎时,破碎机宜布置在封闭厂房内;7DB13/-20213)输送带应采用封闭式,严禁采用露天方式;4)破碎机前后的落料管和料斗应釆取密封措施;5)易散发粉尘的区域应设吸风罩捕集粉尘;6)破碎车间应配备废气收集及除尘净化系统。b)秸秆输送系统:1)秸秆输送系统设计应符合GB50762的要求;2)输送机栈桥应因地制宜地采用半封闭式或轻型封闭式,严禁采用露天方式。c)秸秆锅炉系统:1)秸秆锅炉系统设计应符合GB50762的要求;2)锅炉应配套烟气处理设备,设备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的环境保护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满足秸秆特性、燃烧方式和灰渣综合利用的要求。d)除灰渣系统:1)除灰渣系统设计应符合GB50762的要求;2)锅炉排渣宜采用机械输送系统;3)除尘器排灰宜采用机械输送系统;4)气力除灰系统宜全厂所有锅炉作为一个单元。对于干灰装卸设施、干灰装袋装置、中转存放场等,应采取防止粉尘飞扬的措施;5)采用车辆外运灰渣时,要根据灰渣的综合利用情况、灰渣量、运输条件、环保以及装车要求,选用自卸车或散装密封车辆。5.5.2末端治理a)大气污染控制1)生产过程所有工序排放出的含尘废气,都应经过收集和适宜的除尘设施处理。根据秸秆粉尘的特性和污染治理程度要求,宜采用布袋除尘方式。粉尘排放浓度应符合GB16297排放限值要求。2)原料棚或原料库无组织含尘气体应经过收集和适宜的除尘设施处理。除尘方式宜采用布袋除尘。粉尘排放浓度应符合GB16297排放限值要求。车间内粉尘浓度应符合GB/Z2.1限值要求。厂界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浓度应符合GB16297排放限值要求。3)烟气除尘宜采用离心式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组合工艺。离心式除尘器设计应符合JB/T9054的规定,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应符合GB/T6719规定。烟尘排放浓度应符合GB13223排放限值要求,有更严格的地方标准,应符合地方标准要求。4)烟气脱硫工艺可根据二氧化硫初始浓度、排放限值、各种工艺的脱除效率等因素选择一种或几种脱硫工艺组合。脱硫工艺主要有湿法、半干法和干法脱硫。湿法脱硫主要包括石灰石/石灰-石膏法、氧化镁法和钠碱法等。半干法脱硫主要包括机械旋转喷雾法和固定枪两相流喷雾法等。干法脱硫主要包括循环流化床(CFB)和增湿循环灰烟气脱酸(NID)等。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应符合GB13223排放限值要求,有更严格的地方标准,应符合地方标准要求。5)根据氮氧化物的初始浓度、排放限值,确定是否采用脱硝工艺。烟气脱硝工艺可根据脱硝效率、综合运行成本等因素选择一种或几种工艺组合。脱硝工艺主要包括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强制氧化法。脱硝工艺还原剂宜采用尿素或氨水的还原剂。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应符合GB13223排放限值要求,有更严格的地方标准,应符合地方标准要求。b)水污染控制8DB13/-2021在电厂生产运行过程中,浓盐水废水主要来源于化学除盐系统酸碱废水、烟气脱硫废水、循环冷却系统排污水等系统。可采用“预处理+反渗透”、“纳滤”等处理技术对浓盐水废水进行处理后回用,以实现高浓盐水的减量化和零排放。c)固体废物污染控制1)灰渣应综合利用,一般可提供给附近的农民用作农肥。2)秸秆发电厂应配备贮灰渣装置或设施,配套灰渣综合利用设施。若不能全部综合利用,应设置贮灰场。贮灰场的选址及防治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GB18599的有关要求。d)噪声污染控制1)主要噪声设备,如粉碎机、输送机、风机、泵等应采取基础减震、消声及隔声措施。2)厂界噪声应符合GB12348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