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申报模板:9109-基于服务型制造的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_第1页
科研课题申报模板:9109-基于服务型制造的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_第2页
科研课题申报模板:9109-基于服务型制造的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_第3页
科研课题申报模板:9109-基于服务型制造的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_第4页
科研课题申报模板:9109-基于服务型制造的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研课题申报模板:9109-基于服务型制造的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基于服务型制造的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问题的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这对我国制造业提出新挑战。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国家有计划地对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培养符合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新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战略命题。2019年1月国务院颁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之后,同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发布,目标是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和专业群,促进职业院校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双高计划”的重点是专业群建设,如何让“双高”专业群建设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融合,是以“双高计划”为建设目标的高职院校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专业群是高职院校专业发展和教学组织实施的载体,是高职院校对接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布局、整合教育资源的结果。但专业群如何组、建什么、如何建是当前高职院校发展高水平专业群亟待解决研究的问题。“怎么组”是组群逻辑,“建什么”是建设目标,“如何建”是建设内容,三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同制约着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本课题将对接湖北制造业产业链和岗位群转型升级需求,探讨智能制造专业群组建逻辑、专业群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课题界定:服务型制造:服务型制造是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与服务的新型高端产业形态,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颠覆传统的制造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并由此催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加速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这种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称之为服务型制造。服务型制造是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提升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占据国际产业价值链高端的重要途径。智能制造专业群:专业群是以区域内某一特色或优势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集群为服务对象,对应产业集群上同一产业链和岗位(群)要求,以高职院校品牌特色专业为核心,将产业链条上的相关专业或者针对新兴产业所需的专业,通过整合的方式集中在一起,打通专业之间的边界,实现“跨界融合”人才培养的目标。本课题讨论的是对接湖北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链所形成的基于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群和基于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来构建智能制造专业群。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专业群”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示范校建设时期。由于当时我国各产业间边界分明,产业跨界融合、转型升级没有当前这么紧迫,使得对专业群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并没有取得太大突破。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出台《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双高计划”的实施再次推动了专业群建设。对于专业群组群逻辑,丁宗胜(2014)认为专业群的构建是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组群逻辑以产业逻辑关系、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依据,并要遵循突出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行业基础、学科基础、岗位群相近,以逻辑关系确立群内专业主辅关系。张栋科(2019)通过调研发现,现有专业群的构建均以“产业—专业—就业”的线性行动逻辑,忽略了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因而需改良为“双联动”(外部联动、内部联动)行动逻辑。董淑华(2012)认为专业群的组群逻辑有关系逻辑、区域逻辑、结构逻辑。关系逻辑指专业间的关系,可据此形成单核心引领型、双核心型、单核心辐射型、协同发展型的专业群。区域逻辑是指地理范围,可据此形成校内专业群和校外专业群。结构逻辑是指专业群内专业组合的稳定性程度,可据此形成制度化专业群和松散型专业群。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以学校的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为主线,选择一个主打专业作为专业群的核心专业,同时考虑产业、专业、知识、区域、结构等逻辑关系中的若干个逻辑关系来构建专业群。对于以特高专业群建设为目标的职业院校,特高专业群的改革建设既要体现特色和高水平两个核心定位,又要有严谨的组群逻辑。邓子云(2020)认为组群逻辑应包括高端产业关系逻辑、产业高端业态逻辑、岗位群逻辑、人才培养定位逻辑、专业构成逻辑等5种逻辑,以高端产业关系逻辑为出发点,以专业构成逻辑为结果。刘晓(2020)通过研究提出,专业群的组群逻辑可分为基于产业群逻辑、岗位群逻辑以及群内逻辑三种。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步迈入“服务经济”时代。工信部在《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了要发展服务型制造,首次将服务型制造提升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提出服务是提升制造业附加值的重要渠道。在学术界,孙岩林(2007)是国内最早提出服务型制造概念的学者,他认为服务型制造摆脱了传统制造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形象,强调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李晓华(2017)从制造和服务的关系出发,认为服务型制造的特点,一是提供服务的主体是制造企业。二是制造企业提供的服务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依托于物质产品之上的,服务与物质产品无法分割。三是服务型制造中所指的服务是指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品用户的附加价值的服务。李冠霖(2018)在《生产服务业读本》中指出服务型制造与制造业服务化本质是一致的,但侧重点不同,服务型制造侧重于描述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的生产型制造模式而言,强调通过服务环节来引领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孙永波(2020)认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颠覆了传统的制造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并由此催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加速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同时也认为,发展服务型制造意味着制造企业的系统性转型,原有的人才结构研和素质必然要会出现脱节,从而出现专业人才不足问题。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在中国电子报发文,对《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进行政策解读:加快培育服务型制造新模式,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可见,服务型制造助推中国制造向高端产业链、高附加值发展,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可融合服务型制造所需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提升职业院校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能力。目前尚未查询到有高职院校以服务型制造作为传统制造类专业群转型升级的引擎和驱动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顶层设计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的纵横联系、共享共建,有助于厘清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利于清晰的认识到专业特色和差异性发展,服务于笑脸价值曲线中的价值提升,为产业升级提供所需合格人才,为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实践研究成果。2、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课题研究目标:围绕湖北制造业产业链和岗位群发展需求探讨智能制造专业群组建逻辑、专业群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建设服务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特色高水平专业群。研究内容:(1)深入研究面向产业群和岗位群组建专业群的组群逻辑,确定群内各专业在产业链上的岗位群的需求,组建智能制造专业群。(2)研究专业群建设目标:深入研究服务型制造对智能制造专业群复合型人才要求,确人才培养定位和规格。(3)专业群建设内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结构化“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三教改革、国际化交流合作等。研究重点:(1)顶层设计组建专业群、群内各专业在产业链上所对应的高端业态以及岗位群。(2)服务型制造所涉及到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工业网络技术、数字孪生技术、AI技术等先进技术如何融入到专业群课程体系中,即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建设,并运用于实践。(3)适应新技术应用的结构化教学团队建设,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需求。创新之处:(1)面向产业链和岗位群,顶层设计组群逻辑、构建专业群特色。(2)以服务型制造纽带,将信息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融入人才培养中。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预期成果形式。研究思路:(1)理论研究:主要包括服务制造业产业群升级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背景和依据: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产业群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任务和目标,高职院校在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支撑国家重点产、区域支柱产业发展下如何实现智能制造专业群的调整和优化。(2)实践研究:包括调查研究、总结归纳湖北省同类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构建及优化特点,选择1所学校开展实证研究,提出基于服务型制造的专业群组群逻辑、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分析研究我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组群逻辑、专业群建设内涵及发展、服务型制造对我国制造业带来的影响等,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找出于本课题有研究帮助的资料,认真细致的分析归纳,为本课题研究奠定基础。(2)比较研究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制造业赋能产业计划,服务型制造发展现状,我国当前国家产业政策、制造业升级策略等,为把握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发展做好顶层设计提供解决方案。(3)案例研究通过对已申报成功的特色专业群建设研究,分析其专业群建设思路,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文本案例。(4)调查研究通过对本省同类型院校装备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及目标定位,以及开展企业调研,了解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的重点、制约传统专业转型升级的瓶颈问题,为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发展提供依据。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2020年6月-2020年8月。成立课题组,开展文献研究,对项目进行论证,制定研究方案。(2)调研阶段:2020年9月—2020年12月。项目组成员开展专业调研、企业调研,在充分讨论、研究基础上制定专业群建设方案(方案)(3)实施阶段:2021年1月-2022年9月。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结构化教学团队建设,经过两届人才培养的数据分析,对专业群建设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期间进行阶段性成果总结,发表论文。(4)总结阶段:2022年10月-2022年12月。总结归纳,撰写研究报告、发表研究成果。预期成果形式:预期成果形式有调研报告、公开发表论文和课题研究报告等形式。4、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等(1)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前期相关研究成果主持人:教授,全国机械行机械制造类专指委委员、湖北省机械工程学院常务副理事长、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获2017年湖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实训教学二等奖,是省级精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的主要完成人。荣获第七届湖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序第二)、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人。主持和参与完成8项省级及以上教学项目研究,发表相关论文12篇,主编和参编教材4部,有较强的项目研究及管理能力。主要参加者1:副教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负责人,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参与完成省级课题3项,撰写论文7篇,参编教材1部。荣获2017年湖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实训教学二等奖。做为团队成员获得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要参加者2:讲师,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负责人。参与完成省级课题3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篇。荣获2017年湖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实训教学二等奖,作为团队成员获得第七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要参加者3:从事电气专业教学二十多年,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电气自动化专业负责人,多年来一直承担专业建设工作,参与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绿牌冷门专业的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2017年结项),发表应用性论文“故障预防和检修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应用”。主要参加者4:教授,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负责人。具有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曾在国家甲级综合资质设计院工作13年,工作期间主持和参与的机械工程设计与研究项目达200余项,担任了7个项目的项目经理,获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专业技能职称,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主持省级课题2项,撰写论文9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4项,具有较强的项目研究能力。主要参加者5:讲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负责人,从事模具专业教学十余年,发表近7篇教科研论文,参与省级课题4项,作为团队成员获得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大赛并获奖。(2)核心观点本课题研究以智能制造专业群中的机械设计与制造省级品牌专业和工业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骨干专业为核心,组建对接产业链和岗位群发展的湖北省智能制造特色高水平专业群。研究小组成员绝大多数参加过大型科研项目,有较强地信息查阅、处理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与较强的写作能力,能够团结合作,协调攻关。在教学中除承担教学任务外,还都承担着各类技能大赛的指导工作,对教师实践指导能力的培养有着高度的认可,并通过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承担实践教学指导工作等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实践能力提升。5、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1]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加快培育服务型制造新模式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N].中国电子报,2020-07-17(003).[2]马泽田,植玮熳.服务视角下中国服务型制造发展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5):5-7.[3]韩鑫.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N].人民日报,2020-08-05(005).[4]欧阳金雨.“服务型制造”又成“风口”[N].湖南日报,2020-08-07(004).[5]刘小娟,金志刚,黄信兵,魏加争.《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研究——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29):9-12.[6]邓子云,张放平.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的组群逻辑[J].现代教育管理,2020(04):89-95.[7]胡计虎.“双高”专业群建设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融合发展[J].教育与职业,2020(13):51-56.[8]王建滨,郭斌,刘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路径研究——基于山东省“双高计划”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0(02):94-100.[9]王玉龙.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历史逻辑、现实困境与策略选择[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0,29(03):41-46.[10]刘晓.高职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组群逻辑与行动方略[J].中国高教研究,2020(06):104-108.[11]张卫华,李照广,隋智力,徐振华,唐海玥,张印平.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建造专业集群建设探析——以北京城市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20(21):96-98.[12]周锋.工业机器人专业集群建设探索与实践[J].内燃机与配件,2020(13):176-177.[13]丁宗胜.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的逻辑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群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2):9-12.[14]张栋科.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行动逻辑反思与重构——基于功能结构主义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1):17-24.[15]董淑华.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探索[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