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与植被实习报告_第1页
土壤与植被实习报告_第2页
土壤与植被实习报告_第3页
土壤与植被实习报告_第4页
土壤与植被实习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实习地区儋州热带植物园,东西线高速公路沿岸,三亚麻岭北高速公路桥实习内容掌握土壤剖面的选点、观察、描述与记载,掌握土壤标本与样品的采集方法,土壤图的调查与绘制,编写土壤调查报告或土壤图说明书等。实习时间2010年8月28日→8指导教师赵丛举,赵志忠,李婷实习课题对海南的土壤与植被覆盖及其生长状况探究,实习目的通过考察实习,了解海南岛的地质、地貌、气候,主要土壤与主要植被特征及其类型和分布规律;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解和掌握地形图、罗盘仪、便携式GPS等有关仪器和工具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学习掌握野外调查全过程的程序与方法,包括资料的收集、野外观测记录、剖面的测试、标本与样品的采集、资料的综合分析整理、资料归档等实习内容与过程︿摘要﹀实习报告内容:1、实习概况(实习目的、实习路线及内容、实习达到的目标),2、实习记录,3、分析与讨论,4、实习心得,5、参考书目,6、对实习的建议。内容摘要: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等)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理解。此次通过环岛实习,对海南东西线植被、作物的比较观察以及对海南典型土壤(砖红壤)的深入了解,结合海南本土东西部地区的气候、降雨等自然环境,分析海南未来发展方向与发展前景。指导教师评语成绩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实习报告正文部分:8月28日,上午8点我们从学校出发,一路从西线高速直达儋州。首先先从整体上认识海南的植物资源。海南的植被生长快,植物繁多,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

地。到目前为止,海南岛有维管束植物4000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7,其中600

多种为海南所特有。在4000多种植物资源中,药用植物2500多种;乔灌木2000多

种,其中

80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特产与珍稀树木20多种;

果树(包括野生果树)142种;芳香植物

70多种;热带观赏花卉及园林绿化美化

树木200多种。

植物资源的最大藏量在热带森林植物群落类型中,

热带森林植被

垂直分带明显,

且具有混交、多层、异龄、常绿、干高、冠宽等特点。

热带森

林主要分布于五指山、尖峰岭、

霸王岭、

吊罗山、

黎母山等林区,其中五指山

属未开发的原始森林。热带森林以生产珍贵的热带木材而闻名全国,在1400多种

针阔叶树种中,乔木达800种,其中458种被列为国家的商品材,属于特类木材的

有花梨、坡垒、子京、荔枝、母生等5种,一类材34种,二类材48种,三类材119

种,适于造船和制造名贵家具的高级木材有85种,珍稀树种45种。直到当日上午10点40分,我们到达了位于(N19°30.790/,E109°29.863/)的儋州市热带植物园。海南热带植物园地处海南岛西北部儋州市境内,是在周恩来、王震同志的关怀下建立起来的。从1958年创建以来,已从许多国家和地区引进了数百种珍贵的经济植物,加上所保存的国内热带、亚热带植物种类,共有1500多种植物。植物园占地面积93公顷,已建成6个游览区:经济林木区、棕榈区、热带果树区、香料药材区、观赏花木区、木本油料区,各种珍奇植物荟萃一园,蔚为大观。以下简单介绍两种:依兰香、胖大海胖大海:乃药用佳品。落叶乔木,高可达40m,单叶互生,叶片革质,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0~20cm,宽6~12cm,通常3裂,全缘,光滑无毛。骨朵果1~5个,着生于果梗,呈船形,长可达24cm。种子棱形或倒卵形,深褐色。依兰香:乃花中之王。番荔枝科常绿大乔木依兰香,又名香水树,热带木本香料植物。高10~20米,花期5~11月,果熟期12~3月。花朵较大,长达8厘米,一般单株产花5~10公斤。晴天清晨采花,以黄绿色的花品质最优。再看看我省的土壤情况。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宝地”,土地总面积344.2万公顷,占

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约42.5%。地广人稀,可用于农、林、牧、渔的土地人均约

0.48公顷。由

于光、热、水等条件优越,

生物生长繁殖速率较温带和亚热带为优,农田终年可

以种植,不少作物年可收获2至3次。按适宜性划分,海南岛的土地资源可分为7种

类型:宜农地、宜胶地、宜热作地、宜林地、宜牧地、水面地和其它用地。目前,

海南岛已开发利用的土地约315.2万公顷,未被开发利用的土地约26万公顷,其中

可用于大农业开发利用的约占90%。待开发利用的荒地大都集中连片,宜于开垦和

机耕。海南土地后备资源较丰富,开发潜力较大。主要土壤类型为砖红壤。到8月29日下午3点,我们又到达了三亚麻岭北高速公路桥(N18°19.198/,E109°19.855/)在那进行土壤的测量与了解,选取了两处典型的土壤进行测量,利用卷尺作为工具,将其土壤分层测量读数。第一处土壤从上到下依次是:(0-15cm)腐殖质层——(15-45cm)淋溶层——(45-100cm)淀积层——(100-130cm)母质层,其中0—35cm处是根系最发达的地方。第二处土壤从上到下依次是:(0-250cm)山地红壤——(250-730cm)母质层,其中(0-140cm)处是腐殖质层,(140-250cm)处是淋溶淀积层,并利用罗盘测出此处土壤的倾角为30度。由此可见,土壤中根系发达部分差不多2米,表示为根系新生体,表层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土层灰暗,有机质含量较多,土层厚,枯枝落叶层较厚,自然肥力较高。这是海南典型性砖红壤的特征。海南是岛屿生态,其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是岩浆岩,以各种花岗岩分布最广,其次为新生代喷出的玄武岩,还有第三纪浅海沉积物和第四纪沉积物。主要土壤类型为砖红壤。其他还有滨海砂土、滨海盐土、赤红壤、山地黄壤和水稻土等,海南土壤的养分循环具有强烈的养分生物积聚、土壤有机质快速分解周转、强烈的风化淋溶和土壤侵蚀引起的养分快速释放和淋失等特点。之后于30日下午沿东线高速返回海口市时,沿途观察发现海南省东西部地区气候、地形、植被等都有很大的不同。西部地区,主要以台地为主,地势缓平,降雨较少,处于背风坡,原生态植被较多,主要种植相思树(大叶、叶密、较矮)和桉树(小叶、稀疏、枝干细长)等观赏性植物,而经济型作物则以橡胶树、香蕉树以及甘蔗为主,可开垦土地为经济种植园,但大多开垦改良成农田(种植水稻)个别地区如东方,十分干旱,风沙化现象较为严重,必须栽种上木麻黄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还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旗形树。旗形树旗形树东部地区,主要以山地为主,土地湿润,降雨量多,处于迎风坡,主要种植菠萝、芒果等热带水果,以及开垦成农田,开垦面积较西部大一些,树木较西部矮一些。由此可见,海南东西部地理环境有所差异,这就意味着两地的发展动向有所不同,要让两地的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总的来说,西部应以发展农业和工业为主,分区发展,如目前的西海岸重点发展就在于洋浦开发区、东方海油开采和石油加工这三个方面,而东部与南部则以旅游业为主来发展,贴合东西部的环境情况与建设需求。目前,海南正致力于建设国际旅游岛,然而,海南除了搞旅游业之外,还要集中有限的财力,打造其它各种产业,这样海南才能真正繁荣起来。每个市县的产业要有各自的定位和特色,不能千篇一律。区域经济要靠资源、市场、机制来链接和推动,行政经济就是靠政府的能力来推动。南部发展旅游业,东部发展滨海产业,西部发展重工业,中部发展生态产业,北部发展综合产业,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例如儋州,就可以利用其现有资源环境,将其打造为(反季节)蔬菜水果基地,它本身在海南生产瓜菜水果的量就很大,既有质(绿色食品)又有量(大众消费),可将其塑造为中国的“佛罗里达”这是根据海南的自然条件和实际情况而做的规划。因为从现实情况看,要改变海南城市化水平比较低的基本状况,不能走传统工业化的老路。我认为,重要的是通过整合区域旅游资源以走出一条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现在来看,有几个地方有这样的条件,如三亚、海口、博鳌几个地区。通过旅游资源的统一整合,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土地开发,建立各有特色的旅游经济区,这很可能是海南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同时,未来5年,随着“10+1”的建立,南中国海油气资源的合作开发将是一个大趋势。并且,要善加利用海南的土地森林资源,进行生态省建设,使海南成为我国第一个环保特区。所谓环保特区,是划定一个特定的区域(一般是指一个水循环流域或者一个岛屿地区),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和运用世界上先进的治理环境技术和治理机制,并采用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进行工农业生产和从事经济运行、城市管理的特定区域。同时运用市场的手段对流域内的水源、空气、排污、固体废弃物协调管理、综合整治,使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特定区域,执行较其他地区更严格的环境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节水、节能标准,以及更多关注于环境的保护、整治,所以称之为“环保特区”。建设环保特区,是海南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对海南的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是海南的一件大事。第一,有利于发挥海南的资源优势,使海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第二,有利于发展旅游。环境是海南旅游的基础,海南的旅游要有新的发展,关键是要保护好环境;第三,有利于发展海南绿色农业。环保特区的建设,有助于进一步保持海南无公害的绿色农业及无疫区的优势地位;第四,建设环保特区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大趋势。在海南建设环保特区虽然一定程度上会与工业发展规划有矛盾,但如果把重化工业限定在洋浦100平方公里的规划和控制区,并按照国际环保标准严格监查,不仅不会破坏环境,而且还会对发展海南、提高海南的地位有积极意义。建设环保特区可以分步走:第一,目前海南正在搞生态省的规划,我建议将之扩大,利用国际援助资金,找国际专家来编制海南“十一五“时期生态省的规划;第二,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在生态省的立法方面逐步加大力度;第三,在各方论证的基础上,在“十一五“中后期把海南建设成为环保特区。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掌握有关工具(罗盘仪,便携式GPS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加强了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加深了对热带作物与植被以及砖红壤的了解,我对海南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海南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