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现代文阅读《福州的西湖》(附习题+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现代文阅读《福州的西湖》(附习题+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现代文阅读《福州的西湖》(附习题+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现代文阅读《福州的西湖》(附习题+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现代文阅读《福州的西湖》(附习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家介绍

郁达夫(1896—1945)小说家、散文家。原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11年曾就读于杭州府中学。1913年赴日本,次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并开始文学活动,为创造社发起人之一。早期作品《沉沦》《茫茫夜》《茑萝行》《采石矶》等反映了中国留日学生身居异乡所遭受的屈辱、青年处于黑暗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的苦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成为前期创造社浪漫主义倾向的突出代表。1922年回国后参加《创造月刊》的编辑工作,并先后执教于安徽公立法政学校、北京大学、广州中山大学等校。1923年到1927年间写有《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微雪的早晨》等自己认为“多少带有一点社会主义的色彩”的小说。以后发表的重要小说有《她是一个弱女子》《迟桂花》。三十年代曾加入左联、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组织。抗战期间,参加郭沫若领导的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1935年后主要写作游记、随笔,有《钓台的春昼》《移家琐记》《寂寞的春潮》,感时忧国,行文跌宕多姿。1938年底,赴南洋各地从事抗日文化活动。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的武吉丁宜。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有《郁达夫文集》(12卷)行世。选文分析山不在高,水不在深,人杰则地灵。福州西湖,作为福州的名胜,千百年来留下了包括郁达夫在内的无数文人骚客的足迹与诗文。幸有你来,山水不孤,他们的造访与吟咏,为清浅的福州西湖增加了文化的深度。风景在心,境由心造。看惯了故乡杭州浩渺无际的西湖,福州西湖委实“湖面太小了一点”,但在郁达夫眼中,那一汪湖水,一片远山,一城故事,也别有一番“楚楚可怜”的滋味。让我们随着郁达夫的笔触,走进福州西湖的湖光山色之中,去欣赏一幅古典的、充满诗情禅意的写意山水画,感受一位纤细、多情的文人的情怀吧!披文入情福州的西湖郁达夫①天气热了之后,真是热得不可耐,而又不至于热死的时候,我们老会有那一种失神状态出现。(“热死”“不可耐”,俨然生活的“实录,语言质朴,口语化。)茫茫然,浑浑然,知觉是有的,感觉却迟钝一点;看周围的事物风景,只融成一个很模糊的轮廓,对极熟悉的环境,也会发生奇异的生疏感,仿佛似置身在外国,又仿佛是回到了幼小的时期,总之,是一种半麻木的入梦的状态。>>>开篇写天气热的时候,人处于一种恍惚如梦的状态,为下文做铺垫。②与此相反,于烈日行天的中午,你若突然走进一处阴凉的树林;或如烧似煮地热了一天,忽儿向晚起微风,吹尽了空中的热气,使你得在月明星淡的天盖下静躺着细看天河;(语言风格为之一变,“月明星淡”“细看天河”,静谧唯美,充满诗意。)当这些样的时候,我们也会起一种如梦似的失神状态,仿佛是从恶梦里刚苏醒转来的样子,既不愿意动弹,也不能够把注意力集中,陶然泰然,本不知道有我,更不知道有我以外的一切纠纷。(写出了人生中一种慵懒舒适的感受,陶然忘我的境界。)这两种情怀,前一种分明有不快的下意识潜伏在心头,而后一种当然是涅槃的境地。(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在福州,一交首夏,直到白露为止,差不多每日都可以使你体味到这两种至味。>>>用烈日下的中午走进阴凉的树林的感受和上文炎热中麻木如梦的两种感受——炎凉两重天,来形容对福州的感受。③因为福州地处东海之滨,所以夏天的太阳出来得特别的早;可是阳光一普照,空气,地壳,山川草木,就得蒸吐热气。故而自上午八九点钟起,到下午五时前后止,热度,大约总在八十六七至九十一二度(华氏温度。)的中间。依这一度数看来,福州原也并不比别处特别的热,但是一年到头—十二个月中间,差不多有四五个月,天天都是如此,因而新自外地来的人,总觉得福州这地方比别处却热得不同。在福州热的时间虽则长一点,白天在太阳底下走路的苦楚,虽则觉得难熬一点,但福州的夏夜,实在是富有着异趣,实在真够使人留恋。我假使要模仿《旧约》诸先知的笔调,写起牧歌式的福州夏夜记事来,那开始就得这么的说:④—太阳平西了,海上起了微风。天上的群星放了光,地上的亚当夏娃的子女,成群,结队,都走向西去。就因为在福州的城西,也有一个西湖,是浮瓜沉李、夏夜乘凉的唯一的好地方。(引出福州的西湖,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写福州的炎热难熬,和夏夜福州西湖的异趣。⑤没有到福州之先,我并不知道福州也有一个西湖。虽则说“天下西湖三十六”,但我们所习知的,总只是与苏东坡有关的几个,河南颍上,广东惠州,与浙江杭州。到了福州之后,住上了年馀,闲来无事,到各处去走走,觉得西湖在福州的重要,却也不减似杭州,尤其是在夏天。>>>先抑后扬,先说福州西湖的不为人知,后突出福州西湖对于福州的重要。⑥杭州的西湖,若是一个理想中的粉本,(指画稿。)那么可以说颐和园得了她的紧凑,而福州的西湖,独得了她的疏散。(福州西湖之美,美在疏散。)各有点相像,各有各的好处,而各在当地的环境里,却又很位置的得当。总之,是一湖湖水,处在城西。水中间有一堆小山,山旁边有几条堤、几条桥,与许多楼阁与亭台。远一点,是附廓的乡村;再远一点,是四周的山,连续不断的山。(纯用白描,多用短句,简洁洗练勾勒出福州西湖的概貌。)并且福州的西湖之与闽江,却也有杭州的西湖与钱塘江那么的关系。所以要说像,正是再像也没有。(类比贴切,以简驭繁,加深人们对福州西湖的理解。)>>>本段主要描写福州西湖的概貌,侧重写西湖的水,表现西湖的神韵。诗意盎然的人文山水,摇曳多姿的自然山水,同时也是作者心境、以期意趣、情趣的外化物化。⑦但是杭州湖上的山,高低远近,相差不多;由俗眼看来,虽很悦目,一经久视,终觉变化太少,奇趣毫无。(用杭州西湖的山缺少变化,反衬湖州西湖上的山,仪态万方。)而福州的西湖近侧,要说低岗浅阜,有城内的屏山(北)与乌石山(南),城外的大梦山、祭酒山(西),似断若连,似连实断。远处东望鼓山连峰,自莲花山一路东驰,直到海云生处。有时候夕阳西照,有时候明月东升,这一排东头的青嶂,真若在掌股之间;山上的树木危岩,以及树林里的禅房僧舍,都看得清清楚楚;与西湖的距离,并不迫近眉睫,可也不远在千里,正同古人之所说,如硬纸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样子。(作者深谙禅意和山水画之道,福州西湖一带的湖光山色,简直就是一幅古典的、充满诗情禅意的写意山水画。“以我观物,则万物皆著我之色彩”,郁达夫笔下的山水风物,无论是《故都的秋》,还是《福州的西湖》,均无明丽浓艳之感,都呈现出淡淡的色调,疏朗清远的意境,作者叙述描写时也显得特别沉静、从容,此段景物描写堪为郁达夫笔法的“标配”,也折射出作者恬淡、平和甚至寡淡的心境,以及崇尚冲虚的审美意趣。)>>>本段主要描写福州西湖上的山,由近及远,表现山的妙趣。⑧福州的西湖,因为面积小,所以十景八景的名目,没有杭州那么的有名。但是开化寺前的茶店,开化寺后,从前大约是宛在堂的旧址的那一块小阜,却仍是看晚霞与旭日的好地方。(如果说前面描写的是“面”,那么这里突出“点”,突出写开化寺前这一景点。)西面一堤,过环桥,就可以走上澄澜堂去,绕一个圈子,可以直绕到北岸的窑角诸娘的家里,这些地方,总仍旧是千馀年前的西湖的旧景。(可谓世殊时异,而风景不殊。)并且立在环桥上面,北望诸山腰里的人家,南瞻乌石山头的大石,俯听听桥洞下男男女女的行舟,清风不断,水波也时常散作鳞文,以地点来讲,这桥上当是西湖最好的立脚地。(描写景物,视角多变,俯仰结合,远近结合,写自然景物,也写市井人家。)桥头东西,是许世氏于“五四”那一年立“击楫”碑的地方,此时此景,恰也正配。>>>移步换景,定点观察,聚焦描写福州西湖上的几个景点。⑨福州西湖的游船,有一种像大明湖的方舟,有一种像平常的舢板,设备倒也相当的富丽,但终因为湖面太小了一点,使人鼓不起击楫的勇气;又因为湖水不清,码头太少,四岸没有可以上去游玩的别墅与丛林,所以船家与坐船的人,并没有杭州那么的多。可是年年端午,西湖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总是人多如鲫,挤得来寸步难移;八月半的晚上,当然也是一样。>>>写福州西湖上的游船以及游人如织的盛况。⑩对于福州的西湖,我初来时觉得她太渺小,现在习熟了,却又觉她的楚楚可怜。(写出了我对西湖感受的变化。)在《西湖志》的附录里,曾载有一位湖上的少女,被人买去作妾,后来随那位武弁到了北京,因不容于大妇,发配厮养卒以终。少女多才,赋诗若干绝以自哀,所谓“为问生身亲父母,卖儿还剩几多钱”,以及“嫁得伧父(粗俗、鄙贱之人,犹言村夫。)双脚健,报人夫婿早登科”等名句,(引用诗句,写女子感慨遇人不淑,红颜命薄,使人哀婉低回。)就是她所作。这一位可怜的少女,我觉得就是福州西湖的化身;反过来说,或者把西湖当作她的象征,也未始不可。(郁达夫的山水游记,往往并不单纯模山范水,而是常常多情善感,或吟咏诗句,或拈取典故,恰到好处地穿插在游记中,不仅使山水更富灵性,更具妙趣,而且赋予山水以厚重的人文底蕴。山以贤称,境缘人胜,奇丽的山水作为自然景观,具有自身的审美价值,如果有人文因素丰富其内涵,山水自然与人文景观则共同构成审美对象,往往更具魅力。)>>>文末引用《西湖志》的记载,既以人喻湖,强化了湖的特征,又以湖喻人,在风景的品味中增添了幽远的人文情怀。

阅读练习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游记散文,但记游的笔墨并不多,更多是采用对比来凸显福州西湖的韵味,景物描写也多采用白描手法。B.与《故都的秋》一样,本文在表达上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行文更活泼,且丰富了文章的情感内涵。C.“击楫”碑让人联想到祖逖“中流击楫”的典故,然因湖面太小,使人难有击楫的勇气,暗藏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伤。D.文章引用《西湖志》的记载,既以人喻湖,强化了湖的特征,又以湖喻人,在风景的品味中增添了幽远的人文情怀。2.作者觉得福州西湖“楚楚可怜”,其“楚楚可怜”体现在哪些地方?请根据全文简要概括。3.文章题目叫“福州的西湖”,但前四段所写似乎与福州西湖无关,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意图。答案与解析1.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暗藏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伤”错误。情感分析属于无中生有。

2.①是夏夜乘凉消暑的好地方;②独得杭州西湖的疏散,与周围环境非常协调;③面积小,景点不出名,但景致清新宜人。【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文章开篇写福州这个地方热不可耐,但接着写在福州的城西,则有一个西湖,是夏夜乘凉的好去处,所以“楚楚可怜”首先指福州西湖是夏夜乘凉消暑的好地方。根据原文“杭州的西湖,若是一个理想中的粉本,那么可以说颐和园得了她的紧凑,而福州的西湖,独得了她的疏散。各有点相像,各有各的好处,而各在当地的环境里,却又很位置的得当”可知“楚楚可怜”又指福州西湖独得了杭州西湖的疏散,与周围环境非常协调。根据原文“福州的西湖,因为面积小,所以十景八景的名目,没有杭州那么的有名……桥头东西,是许世氏于“五四”那一年立“击楫”碑的地方,此时此景,恰也正配”可知“楚楚可怜”又指福州西湖虽然面积小,景点不出名,但景致清新宜人。3.①先抑后扬,突出西湖对福州的意义:福州一年中有四至五个月都很炎热,而西湖是福州夏夜乘凉唯一好地方;②让行文更加自然:作者是在福州住上了年余才去看西湖的,从写福州到写西湖,符合对福州西湖的认识过程;③蓄势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呈现西湖存在的地域背景以做铺垫,让读者产生对西湖的美好期待。【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情节内容的能力。文章的开篇写到福州,特别是福州热不可耐的天气,正是因为白天天气的炎热,并且福州一年中有四至五个月都很炎热,才有了后文人们夜晚去福州西湖乘凉,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