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语文课件-苏州园林(区一等奖)_第1页
初中九年级语文课件-苏州园林(区一等奖)_第2页
初中九年级语文课件-苏州园林(区一等奖)_第3页
初中九年级语文课件-苏州园林(区一等奖)_第4页
初中九年级语文课件-苏州园林(区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园林—叶圣陶作者介绍:

叶圣陶(1894~1988)教育家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名绍钧,字圣陶苏州人。

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

轩榭()重峦叠嶂()丘壑()对称()嶙峋()模样()镂空()琢磨()蔷薇()池沼()相间()着眼()斟酌()xuānxièluánzhànɡhèlínxúnlòuqiánɡwēizhǎojiànzhuó给下列字注音:zhēnzhuóchènmúzhuó败笔:斟酌:嶙峋:自出心裁:因地制宜:重峦叠嶂:别具匠心:设计的不好的部分。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恰当。枯瘦的样子。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相同的山峰一层层堆积。这些词语你理解吗?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整体感知:1、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2、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是什么?文章是怎么分说这个特征的?3、最后一段作者又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可不可以删了这段?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1.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3段)2.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3.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5段)4.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段)5.讲究角落的图画美(7段)6.讲究门窗的图案美(8段)7.讲究色彩的搭配(9段)从七个方面紧扣“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总体特征。文章怎样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亭台轩榭的布局:图案画讲究对称建筑美术画不讲究对称园林自然之趣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堆叠成艺术池沼身在山间引用活水桥梁决不雷同石岸高低屈曲鱼戏莲叶间图画效果花草树木的映衬:高树低树落叶树常青树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俯仰生姿相间相间着眼画意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景致深墙壁有镂空图案廊子两边无依傍隔而未隔界而未界装上大镜子景致更深层次更多近景远景的层次:文章结尾告诉人们苏州园林值得介绍的还很多,文中所介绍说明的只是一些方面。结尾留有余地,给人回味无穷。

文章结尾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合作学习:浅谈本文结构提出总纲: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说明总体特色,阐发总纲的思想分别作出具体介绍:7个讲究最后结束全文总分总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3段)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5段)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段)讲究角落的图画美(7段)讲究门窗的图案美(8段)讲究色彩的搭配(9段)完美的图画主次不止这些总说分说总说小结重点阅读3-6段并思考:课后思考:①四个语段按照什么顺序,各语段间能否互换?②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用的是否精准?“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用的是否精准?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对苏州园林进行介绍?

试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作简要分析。把握说明方法:“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它的枝干很枯瘦。花开得也很多而且也很美,让游览者感到很开心,但又不能用言语表达。对比后一句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摹状貌说明方法;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还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古藤枝蔓的模样和旺盛的生命力,烘托园林的繁华气氛,生机盎然,突出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平实:平实的语言多用专业术语,不描摹,不夸张,它用数字、例证、推理等方法直接、准确地说明事物。生动:生动的语言多用比喻(打比方)、拟人、描摹(摹状貌)、引用(引资料)等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①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描写事物状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或通俗或深情地议论,令人深思,启人智慧。②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使语言活泼清新。③句式富于变化,成语、四字句的使用都能使文章自然流畅,富有情趣。

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的区别:合作探究:浅谈文章的生动说明。1、表达方式的灵活多样。2、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3、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齐读第5段,并思考:1、本段说明对象其特征。2、本段说明顺序。3、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并说说其作用。花草和树木;着眼画意从概括到具体描写1.“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花树相间。”2.“古老的藤萝……珠光宝气。”写出了万木争荣的景象。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表达方式1、“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可是没法说出来。”评论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议论2、“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对说明苏州园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提示:动词、副词和描写性词语)1.动词的运用。

如文中第7段说明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用了“栽”“蔓延”“补”几个动词,紧扣“注意图画美”一个“补”字说明了匠师们的细心,善于化单调为多彩。2.副词的运用。如“池沼大多引用活水”,“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其中的“大多”、“极少”用得有分寸,既不夸大,又不缩小。又如“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其中“一切”、“决不”则表示十分肯定的语气,对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有着重要的作用。3.描写性的词语的运用。

“重峦叠嶂”写出了假山平地突兀而起,层层叠叠的景象。“高低屈曲”状写出了池沼河道的边沿很少有砌得整齐的石岸,总是任其自然的特色。“俯仰生姿”写出了高树与低树种植在一起,上下相望的风姿,描绘出对各类树木错落有致的精心安排。“盘曲嶙峋”形容古老藤萝枝条的弯曲枯干,满眼“珠光宝气”又写出藤萝花的典雅风韵,构成了生意盎然的画面。

本文说明语言准确而又生动,严密而又精练,表现力很强,使文章充满情趣、画意。作者为我们介绍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点,给我们再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同时赞美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

小结:反馈与迁移:C、选一个位置(如校门口、操场、1012班教室等等)来介绍博才。B、用一二百字来介绍苏州园林。A、游览苏州园林有没有最佳观赏角度和观赏时间?谈谈你的看法。注:B、C两题任选一个。课后思考:①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里的标本是什么意思?)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③“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怎样的情形?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技术”是“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艺术”是“创造美的方式方法”。可见“技术”是强调的是怎样完成任务;而“艺术”是指除了要完成任务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