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外、东海、七中学、恒兴四校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外、东海、七中学、恒兴四校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外、东海、七中学、恒兴四校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外、东海、七中学、恒兴四校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外、东海、七中学、恒兴四校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泉州市泉外、东海、七中学、恒兴四校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A.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使一击,使其崩溃。B.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C.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努力去探求人生的道理。D.在鸦雀无声的欢呼声中,C919大飞机稳稳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四跑道上。2.(2分)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雄辩告诫强词夺理挑拔离间B.彷惶喧哗阳奉阴违袖手旁观C.阻碍蛮横相辅相成招摇撞骗D.捡讨瞭望出类拔萃怒不可遏3.(2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B.《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C.“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叙事,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颐的《爱莲说》。D.《登勃朗峰》的作者是法国的作家马克·吐温,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A.《老师好》这部电影广受欢迎的原因是由于演员们自然真实的表演唤醒了无数人对学生时代的美好记忆。B.针对美国悍然推行技术霸凌主义,“失态”又“失道”,华为表示:艰难险阻,玉汝于成。C.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五四先驱,弘扬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D.文明因交流而多彩。亚洲各国将凝聚共识,激发共鸣,激扬自信,打造共同繁荣的精神家园。5.(2分)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不恰当的一项是()A.“互联网”上的大诗人杜甫在众人鬼斧神工的“雕琢”下,时而骑着摩托车去购物,时而挥着刀子切西瓜,古今混搭迸发的诙谐,让人忍无可忍。B.3月19日晚,国家发改委宣布油价上调。一部分才刚刚跻身“有车族”的北京市民,如今已经开始考虑卖车了。C.作为橡皮蛋流出地的河北平山县,也责无旁贷,应从鸡饲料生产到鸡蛋保存运输的全过程,进行认真筛查。D.建设文化强国,理应汲取传统文化养分,弘扬传统文化固有的精神价值,形成新的文化传统,应与传统握手言和。6.(2分)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她认真地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B.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C.近年来,因在马路上行走时使用手机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屡屡曝光,“手机依赖”到底是不良习惯?还是危险的“炸弹”?这让人们不得不开始质疑。D.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阅读文言文选段,然后回答小题。(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注释〕旷日:荒废时日。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连月不开(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3)不人对(4)家富则市得良犬2.选出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屋舍俨然B.满目萧然C.百事也尽然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于是猎兽之获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家富则市得良犬C.是进亦忧,退亦忧。

于是退而疾耕D.感极而悲者矣

旷日持久而不得兽4.翻译下面句子。(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5.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杜甫

顾炎武

周恩来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甲文前两段采用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B.“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的向往和对朋友的劝勉之情。C.乙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通篇叙事,借事说理。D.乙文说明了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退是为了更好地进的道理。8、(3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1.诗中描写美丽的山光使鸟儿欢悦,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2.诗的颔联描写了后禅院环境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9、(7分)根据要求或提示默写。(1)《饮酒》中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你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灰心丧气时,你可以用李白的《行路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勉励他。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表明了诗人为国献身的自豪与无畏,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安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己亥杂诗》中表达为了美好事物勇于献身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毕业赠言胡适诸位毕业同学:①你们现在就要离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②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④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图书馆才能读书,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就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⑤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_________________。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⑥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3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工夫;4圈麻将也得废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⑦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⑧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⑨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1.这篇演讲的中心是什么?2.本演讲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请在下面的横线上进行填写,以显示全文思路:提出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希望与祝愿。3.根据上下文说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这句话的含义。4.请在第⑤自然段的横线上另外再补充一个恰当的同类事例。11、(15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材料一)筷子,是中国文化代表符号之一。古时称为“著”,后流传到南方,因“箸”的谐音为“住”,住在河边的船家忌讳这个词,便把“箸”改为“快”,讨个口彩。又多以竹子为做筷子的工具,所以给“快”字加个竹字头,“筷子”便流传开来。《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著,而箕子怖。”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三千多年。筷子“头圆尾方”象征着中国人对“天圆地方”的传统解读,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在下,中指在中间,隐含着中国“天地人”三才文化,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筷子虽为寻常物,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蔡元培曾在法国设在餐宴会招待客人时说:“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也用过刀叉,不过中华民族是酷爱和平的礼仪之邦,宴会上出现刀叉会被人视为凶器,影响友好欢乐的气氛。”筷子文化源远流长,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用筷的习俗皆由我国传入。(材料二)一双筷子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记忆。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关于家的味道,它是一个味觉的习惯,也是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过筷子尝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因为“添双筷子”找到人情温暖,相守的人悟到心灵的依偎……传承、明理、关爱、思念、睦邻、感恩等含蓄的情感与礼仪传统,都可通过一双筷子体现出来。(材料三)下边是关于法国和中国餐具的图片。1.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筷子”都蕴含哪些文化信息。2.请仔细观察下图,说说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写作提示:①说明要素要全面;②思路清晰;③80字为宜。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名著阅读1.下列对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鲁滨逊出身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他瞒着父亲出海,第一次航行就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他好不容易才逃出保住性命。B.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第三次又遭不幸,被海盗俘获,当了奴隶。后来他划了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C.鲁滨逊第四次航行是去贩运黑奴,遭遇飓风,一连十多天。当行驶到南美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D.漂流到荒岛后的鲁滨逊,看到一群野兽正在围攻一个逃犯。见此情景,鲁滨逊拿了随身携带的长刀解救了他,并给他取名“星期五”。2.阅读《鲁滨逊漂流记》选段,回答相关问题。我们离开那个地方后,也有好几次不得不上岸取水。特别有一次,在大清早,我们来到一个小岬角抛了锚。这时正好涨潮,我们想等潮水上来后再往里驶。佐立(索利)的眼睛比我尖,他向我低声叫唤,要我把船驶离岸远一点。他说,"看那儿,一个可怕的怪物正在小山下睡觉呢!"我朝他手所指的方向看了一下,果然看到一个可怕的怪物,原来那是……选文中的“怪物”是什么动物?“怪物”最终怎么样了?13、(5分)口语交际。针对有些学生写作文经常使用“呆萌”、“666”、“酱紫”、“抓狂”等网词语,语文老师在作文指导课上,提出了“如何看待作文中使用网络词语”的问题,鼓励同学们广泛思考,积极交流。李明说:“我觉得挺好。语言本身就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我们要善于接受新鲜词汇,以丰富自己的语言。作文使用网络词语,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作文材料:生活中不免有难忘的风景,有的是怡然自乐的“桃花源”,有的是静谧幽美的“小石潭”,有的则是人生某一处邂逅。这段材料给你什么样的联想、感悟和思考,请以“难忘的风景”为题,自选角度写作文!要求:①记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内容充实,感情真挚;②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D【解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D项有误,“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不合语境。A“行将就木”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B“怒不可遏”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C“格物致知”指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ABC三项词语使用无误。2、C【解题分析】

A.挑拔离间——挑拨离间。B.彷惶——彷徨。D.捡讨——检讨。故选C。3、D【解题分析】

D.法国——美国。故选D。4、D【解题分析】

A.句式杂糅,删去“的原因”或“由于”。B.成分残缺,在“失道”后加“的行为”。C.搭配不当。删去“爱国情怀和”。故选D。5、A【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A项中“忍无可忍”的意思为“再也忍受不下去了”。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6、B【解题分析】

A.问号改为句号,全句为陈述语气。C.选择问中间不能加问号。去掉“不良习惯”后的问号。D.“桃花开了,红得像火”与“梨花开了,白得像雪”与“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都是同一层次的并列关系,之间的逗号都改为分号。故选B。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1)放晴(2)探求(3)回答(4)买2.C3.B4.(1)不因外物之优、个人之得而喜,也不因外物之劣、个人之失而悲(2)在家里就感到愧对他的家人,在外面就感到愧对他的朋友。5.(1)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6.C【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开”:放晴。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试题分析:C项句中“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指示代词,译为“这样”。ABD三项都是形容词词尾,“……样子”之意。3.试题分析:B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与“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两句中的“则”都表并列关系(两句的并列)。可以翻译为“就”。A前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后者结构助词“的”。C前者“不做官、退居江湖”,后者“回家”。D前者表顺承,后者表转折。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以”“物”“羞”“愧”等字词的翻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互文见义句的翻译。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5.试题分析:此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多读书,多背诗,多了解诗人生平,多记忆诸如杜甫、顾炎武、周恩来等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诗句,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学生写出的诗句合理即可。6.试题分析:C项“通篇叙事”说法不正确。“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就是议论说理。(一)译文: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二)译文:齐国有个爱好打猎的人,花费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猎到野兽。在家愧对自己的家人,在外愧对自己相识的朋友。(他)思考打不到猎物的原因,是因为狗不好。他想得到一条好狗。想要得到好狗,可是家里没钱。于是别人对他说:“你应该努力耕田劳作。”猎人说:“为什么?”别人不说。猎人自己思考,岂不是我努力耕作获得的钱就可以买好狗了吗?于是他就回家努力耕田,努力耕田家里就富了,家里富了就有钱来买好狗,有了好狗之后他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人。不只是打猎如此,许多事情也都是这样。8、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2.清幽淡泊名利、寄情山水【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2.本题考查诗句赏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1)一个“幽”字突出了环境的静,“深”字则突出了花木的茂盛,禅房在茂盛的花木的后面,营造一种清静的氛围。2)颔联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充满生机的、充满自然情趣的画面,这幅画面既有自然的美,也有禅院的意趣,表面朴实的写景抒情,实际是意在言外,自然与禅意,表现了作者对山水的喜爱,对名利的淡泊。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解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篱”“汉”“婵娟”等字词的书写。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不要抛弃学问。2.论说学问的重要性指出怎样做学问3.只要愿意读书,没有条件也会创造条件读书,不愿读书条件再好也没用。4.示例:鲁迅先生就是珍惜时间的典范,他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终成一代大家。(凡能写珍惜时间成大器者均可。)【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演讲目的的理解。从文章的题目《毕业赠言》和文章第1段“你们现在就要离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可知,这篇演讲词的演讲的中心是“不要抛弃学问”。2.试题分析: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一般采用“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答题方法,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答。本文作者提出赠言——“不要抛弃学问”;接着,从“学问的重要性”和“怎样做学问”两全方面进行阐述,最后表达对学生的希望与祝愿。据此可概括填写作答。3.试题分析: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含义类问题,不要仅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语句“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中的“图书馆”不能只理解成现实生活中的图书馆,应该理解为“读书的条件”。整个句子的意思是:那些要等有了条件才肯读书的人,即使是有了条件也不肯读书,也就是说,只要愿意读书,没有条件想办法创造条件读书,不愿意读书,条件再好也不愿意去读。据此理解概括作答。4.试题分析:考查论点(观点)与论据的关系。论点(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论据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本题作答,补充的事例应该是“因珍惜时间,最后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的事例即可。答案是多元的。11、1.筷子的外形“头圆尾方”象征着中国人对“天圆地方”的传统解读。“天圆地方”蕴含着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筷子的使用隐含着中国“天地人”三才文化,是中国人对世界的关系的理解:有“箸”到“筷子”名称变化蕴涵着中国人的忌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筷子是中国人生活的情感纽带,传递着中国礼仪传统。2.示例:手捏筷子前,要先将两根筷尖对齐,然后使用拇指、食指和中指3根手指头轻轻将其中一根筷子拿住,拇指要放在食指的指甲旁边,无名指的指甲垫在另一根筷子下面,拇指和食指的中间夹住筷子将其固定住,使用时一根筷子动,而另一根筷子是不动的。【解题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探究。细读材料我们可以搜集到筷子中蕴含的丰富内涵。“住在河边的船家忌讳这个词,便把“箸”改为“快”,讨个口彩”,“筷子“头圆尾方”象征着中国人对“天圆地方”的传统解读,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在下,中指在中间,隐含着中国“天地人”三才文化,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不过中华民族是酷爱和平的礼仪之邦,宴会上出现刀叉会被人视为凶器,影响友好欢乐的气氛。”。据此理解概括作答。2.此题考查的是对图片的解读和语言表达能力。解说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注意条理要清晰。这个语段我们可以采用总分的结构,首先总说拿筷子的方式,然后分说具体说各个手指的动作及作用,最后说说如何完成使用的环节。据此理解作答。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D2.狮子最终被我们用枪打死,砍下腿,剥了皮【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D项错误,看到一群野人正在围攻一个逃犯。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本题考查对《鲁滨逊漂流记》的阅读理解。13、示例:我觉得不妥当。网络词语虽然新潮,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但在规范性、科学性上存在着一些欠缺。写作文是为了提高我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使用如“666”“酱紫”这样的网络词语,文章会得不够规范、典雅,又影响他人理解。【解题分析】

此题的答案比较开放。关键是能够有理有据地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讲明白。立场要鲜明,根据要真实有效。可举现实生活的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我觉得妥当。语言本身就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我们要善于接受新鲜词汇,以丰富自己的语言。作文中使用网络词语,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何况,现在很多网络词语,如“抓狂”“点赞”已经被大家熟知和接受,收录到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再如:不能一概而论,要区别对待。网络词语良莠不齐,写作时我们要善于取舍,慎重选用。使用那些已被大家熟知并广泛接受的网络词语,如“给力”“点赞”等,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坚决不用那些不够规范、不健康的网络词语。五、书写与作文(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