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培育研究_第1页
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培育研究_第2页
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培育研究_第3页
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培育研究_第4页
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培育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II摘要长三角目前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需要注意的是,长三角地区是由多个城市构成的。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不同城市之间的经济增速差距极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城市在经济方面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作为造成各地工业生产差异距的始作俑者,生产效率的差异是否受到了本地区产业集聚的影响,或是同样也受到了外围地区的影响?本文为了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的空间差异之间的关系,选取空间差异模型为研究工具,详细分析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现状及特点。同时在新经济地理理论的指导下,考虑了地区产业间可能存在的空间相关性。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以空间经济计量技术为基础,完成了本文的撰写任务。关键词:长三角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产业集聚,空间经济计量目录摘要 I第1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21.3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51.4本文的创新点 6第2章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的界定 62.1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的定义 62.2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的特点 82.3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的必要性 9第3章长三角制造业的经济发展现状 113.1长三角制造业整体发展现状 113.2长三角制造业空间计量分析 163.2.1权重矩阵的建立 163.2.2Moran’I指数 173.3.3Moran散点图 18第4章我国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04.1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环境污染问题 204.2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体制问题 214.3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企业同构问题 21第5章促进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发展的对策 235.1国家和政府的引导和规划 235.2产业基地的自我完善 245.3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 25第5章结论及建议 25参考文献 27致谢 30PAGE30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就是长三角城市群。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长三角城市群逐渐成为外商的主要投资区域。需要注意的是,长三角城市群共由15个城市构成。从整体上看,该地区经济发展极快。与此同时,其竞争力与综合实力处于稳定增长的态势。在政府的指引下,长三角城市群全力推动制造业的发展,试图打造全球顶尖的制造业基地。笔者选取顶尖制造业基地为视角,对其要素及特质展开深入探究。通过这种方式,找出该区域制造业的不足之处,并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长三角区域获得了巨大的成长空间。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珠三角城市群的各项经济指标都被长三角城市群超越,具体包括资本流量、发展速度以及经济总量等方面。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影响下,其经济共同体的作用愈发明显。需要注意的是,该经济共同体是由资本融通网络及快速交通网络构成的。由于国内市场逐渐趋于饱和,长三角城市群达成共识,并尝试建立全球顶尖制造业基地。根据统计数据所示,15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三角城市群。与此同时,该地区拥有9万平方千米的城市面积,约为1%的总面积占比。除此之外,该地区拥有8000万户籍人口,约为5.8%的总人口占比。在2004年,全国生产总产值的25%均来自长三角城市群;全国工业总值的40%也由其贡献,另外,50%外资额全部集中于该区域。简而言之,杭州、无锡、苏州以及上海等地均属于制造业极为发达的城市。因此,建立全球顶尖制造基地的目标并不遥远。从实际情况来看,长三角城市群的主要发展目标比较一致,均为打造全球顶尖级制造业基地。需要注意的是,外向型、先进性以及规模化是衡量制造业基地的核心要素。本研究基于上述要素,对长三角15个城市进行了相关的经济分析。在研究过程中,详细分析外资贡献率、贸易依存度、制造业占比、工业总产值以及经济总量等指标,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的制造业水平差距极大。简而言之,苏州和上海遥遥领先,离全球顶尖制造业基地仅剩一步之遥;有望成为全球顶尖制造业基地的城市为常州、无锡、宁波、南京以及杭州,其经济标准比较理想。另外,其余城市尚不具备建造全球顶尖制造业基地的外部条件。1.2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在研究过程中,学界极为关注产业同构现象,并将其当成研究切入点。陈建军(2004)在研究该领域时,对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进行计算。他发现江苏和浙江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91,江苏和上海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84,浙江和上海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7。在此基础上,他认为产业同构是长三角区域的主要特征。唐立国(2002)在研究该领域时,明确指出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极高。以无锡、苏州、上海、宁波以及杭州等城市为例,均产生了0.9以上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基于这一点,许多学者指出产业同构现象的发生,会使产业的互补性及层次性遭到破坏。究其原因,同质化产业的增多,使市场竞争逐渐趋于白热化。在这种情况下,各种资源的消耗量直线上升,严重影响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靖学青(2004)在研究该领域时,认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同构趋势愈发明显。经过计算,上海、宁波、无锡以及苏州等地均拥有超过0.97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超过0.98的城市也不少,具体包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以及上海等地。与此同时,他认为从宏观结构上看,该地区的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而从微观角度来看,产业同构现象并不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换而言之,产业细分与产业同构呈负相关。当产业划分较为细致时,产业同构现象会随之减弱。洪江涛(2010)认为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产业结构发展基本上均有较高的相似性。由此可知,产业同构现象存在于长三角城市群。不过,该现象不会对经济增长构成影响。究其原因,长三角地区的同质化产品数量较少。经过反复研究,他指出恶性竞争、重复建设以及产业同构等现象并不存在于长三角区域。殷醒民(2006)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产业同构现象并不明显,无法确认该现象是否存在于长三角区域。由于长三角区域内的城市数量较多,且经济增速较为稳定,导致外界产生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的错觉。而市场及外资的争夺,更加印证了外界的判断。再加上长三角城市群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外企实施资源倾斜,致使竞争愈发激烈。不过,上述观点较为主观,无法支撑后续研究。不仅如此,该观点存在较大的误区。经过研究可知,产业同构现象并不存在于长三角城市群。不过,该区域的产业分工日渐细化。此外,各城市的制造业产品领域差距极为明显。在分析过程中,笔者选取上海、浙江以及江苏为研究对象,发现工业技术增速极为可观。潘辉(2011)认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另一个重点是加强对产业集群的生态化改造。赵丽等(2004)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明确指出部分主导产业存在于上海、浙江以及江苏等地。不过,其受众与产品技术水平截然不同。在此基础上,各城市的目标客户存在差异性,致使产业同构现象并不明显。需要注意的是,“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因素较多,具体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究其原因,经济主体的目标比较一致,均为商业利益最大化。基于这一点,投资者会收集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并对其经营状况展开深入探究,而利润较高的行业将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当产业利润率以及资源配比处于最佳状态时,规模经济将存在于该产业当中。随后,企业质量和数量也会得到提升。不过,市场价格存在“滞后性”。特别是信息不对称时,很容易损害交易双方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资金流入都会引起生产力及资金的浪费。而“重复建设”的作用不明显,规模经济会受到严重影响。基于这一点,可以认定企业未能掌握市场需求,引发了“产业同构”现象。根据统计资料显示,长三角城市群的主要扶持产业存在一定的共性。王志华等(2005)在研究过程中,选取浙江和江苏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两地的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他指出在1995-2002年之间,两地的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直线下降。与此同时,在1999年,制造结构相似系数直线下降的地区还包括上海与浙江以及上海与江苏。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结构趋异是长三角区域的主要特点。徐维祥(2010)在研究该领域时,提出长三角城市群中存在产业同构现象。他选取单年数据为基础,详细分析各城市的制造业特点。以上世纪80年代为例,上海、浙江以及江苏等地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存在较大的波动,不过,其整体趋势仍处于下跌状态。为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经济和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下,许多企业互相借鉴成功模式,使产业同构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而外资企业的出现,更加剧了这一现象。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带动下,地方政府有意识的减少同质化企业,使产业同构现象得到控制。基于此,国内研究成果的准确性不高,不能作为参考依据。以上海为例,服务行业逐渐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与此同时,房地产、成套设备、汽车制造、商贸流通以及金融服务等产业均获得了巨大的成长空间。在这种情况下,该区域的产业趋异现象愈加明显。吴慧珺(2019)在研究过程中,指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崛起,增加了制造行业的竞争力,具体包括区块链、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技术。在相关技术的影响下,制造行业延伸出了多种发展方向,使产业同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从实际情况来看,国内经济最繁华的区域当属长三角城市群。不仅如此,该区域的经济水平逐渐逼近国际大都市。需要注意的是,该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增长潜力及发展活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社会各界极为重视该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需要注意的是,该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共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使市场经济体系变得更加完善属于国内层面,而承接国际分工与顺应经济全球化属于国际层面。不过,能对该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构成影响的因素极多,而产业结构问题极为关键。简而言之,理解该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条件就是分析产业同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者极为关注产业同构领域的问题,并提供了不同的研究思路。1.3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支柱产业,制造业已成为推动经济高效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对长三角制造业的关注更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围绕着产业界定、发展现状以及产业问题与问题对策等问题,对有关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研究文献展开深入探究,并对相关理论体系进行归纳与总结。在此过程中,笔者以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该领域进行全面研究。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根据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找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与此同时,针对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并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数据图表分析法。基于相关数据图表进行分析,笔者选取不同企业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其经济效益,依据同构率制定相应图表,便于发现相关问题。1.4本文的创新点在研究过程中,本研究以实践为基础,搜集并研究相关案例,并对其进行归纳与总结。不仅如此,笔者还立足于长三角制造业的发展情况,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相关企业的发展。依据制定方案:解决现有发展中的问题,优化长三角制造业经济政策,加强长三角制造业的技术发展,降低企业同构问题来提升长三角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基地中的竞争力。第2章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的界定2.1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的定义产业集聚虽然是现代才出现的名词,但类似概念很早就已经出现。由于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研究视角的差异性,使研究结果截然相反。基于这一点,文献资料中对其表述呈现出相似而不同的概念,所以非常有必要界定本文的核心概念——产业集聚的定义。根据相关资料所示,许多学者针对长三角城市群内的产业同构现象,选取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社会、体制与经济等领域。简而言之,“社会集聚”主要是指该区域企业进行业务往来时,不同个体之间产生的关联。“体制集聚”是指相关企业与其他领域机构之间的联系,主要涉及同类企业与金融、研发等机构。“经济集聚”主要是在一定空间内,聚集企业间生产、研发、销售等业务过程中的联系。这三个方面的聚集包括了各大学科对产业集聚的研究观点,通过对这三个层次研究分析,能够对该区域产业集聚的状况,做的更直观更全面的展示。在此基础上,在对社会与体制聚集的计量分析时,其指标构建和实证测算上存在着较大的技术困难。这两个方面不是对特定区域企业集聚效果的展示,而是该区域形成产业集聚现象的必备条件,并维持该区域企业的经济效益。鉴于实证研究可操作性的需要,本文认为一定区域中产业集聚属于经济现象,在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研究与分析时,主要从经济方面进行诠释。笔者为对产业集聚深入研究分析,以建立统计模型为基础,并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与总结:区域角度:企业空间区位相互临近该角度是指:企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必须达到集中的状态,这也是达到产业集聚的基础和必备条件。产业角度:特定产业集中认为产业集聚必然集中表现在某个或某几个相关的产业部门。功能角度:各大企业彼此存在联系在一定空间内,各大企业产生聚集效应,并通过产品加工或运输等各种方式进行业务互动,到达共存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该区域企业的经济效益要高于非集聚性企业。各大企业彼此存在联系可归纳为供求关系,共享资源,竞争和合作关系。根据对产业集聚三个特征的归纳可知,产业集聚首先是对:企业活动在地理上趋向集中的经济现象,进行理论性的概述和总结。产业集聚是指某一产业在一定区域集中的现象,使得产业在分布空间上呈现不均衡状态。即非随机性分布。因此本文对产业集聚做出统计定义:产业集聚现象是指产业在空间中的非均衡分布,即簇团现象的程度。2.2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的特点在经济学中,贸易理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国内外贸易流程起着指导性作用。在贸易过程中,各要素流动性以及商品传输条件发生变化,会对企业所需地理结构、产品的选址定位以及贸易模式的类型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新古典贸易理论受李嘉图的影响,将城市看作是无空间维度的,极少关注贸易成本带来的诸多影响。自然资源以及许多一般性生产要素并不是依照区域位置平均分配在各地区的。许多贸易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一非均质性特点上的。贸易问题的标准模型所考虑的分析背景,是由两个国家组成,使用劳动力与资本要素来生产两种商品,遵循同一生产技术。在这一前提假设下,通过双边贸易可以达到两国要素报酬相等,从而收入趋于收敛的均衡水平。将这一传统的新古典贸易理论应用到区域经济学时,仅能得到一种产品假设,区域中存在1种或更多可流动生产要素。分析该模型可知,富裕和贫瘠区域之间的资本能够实现有向流动,具体方向为从高水平到低水平,当两区域利率相同时,流动停止。而受薪资影响而产生的劳动力流动也会在区域薪资近似相同时停止。由于生产函数是线性齐次的,并且每一要素的边际产量严格递减,因此流动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仅取决于资本劳动比。这意味着要素会从回报率低的地区流向回报率高的地区,直至所有地区间的资本劳动比达到相等。换句话说,一种要素的充分流动性会有效保证区域间市场上的工资和资本利率达到相等。因此,从新古典贸易理论出发,无成本的贸易或只要一种要素具备完全流动性,就可以有效保证不同地区劳动力收入的趋同。退一步讲,在常规模为基础的新古典贸易理论框架下,如果忽略掉自然资源在空间上的非均质性,则世界将变成奇怪的无城市的、自给自足的状态。此时,每一寸土地上都有着相同的人以及相同的生产活动组合。导致这一结果的关键假设是,常规模报酬允许每个生产活动都能够在不丧失效率的情况下以任何的水平实现产品的生产。在均衡状态下,所有必须直接或间接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都能够在一个邻近消费者的小区域内完成生产。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产业的区位分布完全避免了人的流动或物的运输。因此,上述规模报酬不变的范式并不能解释大规模经济集聚现象。如果想进一步解释经济集聚现象,必须求助于生产活动的规模报酬递增,尤其是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增与运输的成本的权衡,这是理解现实生活中集聚现象的关键。2.3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的必要性新国际贸易理论的模型结构为:地区一地区二均设有农业部和制造部,差异化和规模报酬递增产品是制作部主产方向,同质且规模报酬稳定的产品是农业部门的主产方向。地区二是辅助生产区,核心仍为地区一,两者的资源分别占到世界资源禀赋的2/5和3/5,前者人口是后者1.5倍,综合来看,两个地区条件相当,均未有明显劣势。观察两地区情况可知,其生产结构和一体化进程没有线性对应关系。一体化进程较快时,地区要素价格波动会对专业化分工产生显著影响,制造业份额趋于要素禀赋份额。一体化进程较慢时,两个地区的生产量仅能满足自身所需,制造业份额为要素禀赋份额。分析以上制造业份额和一体化关系可知:一体化处于低水平时,产品市场竞争决定着市场厂商竞争,当产品竞争达到一定激烈程度时,一些厂商被市场淘汰。若一体化进程加快,各地区经济交流密切,制造业规模报酬提高,地区一产品在地区二产品市场中所占份额有所提高,其内部竞争放缓,制造业份额不再局限于要素禀赋份额,一体化进程加快,地区一要素价格受厂商要素需求提高影响呈现上升状态,这时,地区二的市场受到地区一厂商关注,一些厂商迫于压力为寻求发展开始到地区二寻求发展,至此,地区二制造业份额达到要素禀赋份额,两个地区要素价格趋于相同,因此,要素市场竞争还是产品市场竞争占主导地位将视不同一体化水平而不同。虽然新国际贸易理论尚存不足之处,外生要素禀赋差异对其制造业份额起到决定性作用,以劳动力为代表的多项内生要素难以发挥作用。相比于心经济地理学来看,新贸易未能详细阐述同领域内的各个厂商都选择在某一地区开展生产活动的具体原因,也未能详细说明地区专业化生产的根本原因。在新经济地理学中,各个厂商需要承担其在不同地区间运输的费用,不完全竞争广泛存在于制造业产品市场中。劳动要素是否能够实现完全流动是新经济地理和新贸易之间存在的明显不同之处,前者能够实现,而后者不能。在新经济地理中,要素流动和运输所付费用以及规模报酬递增存在必然联系,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两个各项条件均达到统一且不具备明显差异的地区逐渐演变成一个处于中心地位,另一个处于边缘地带的市场分布状态,而导致这种状态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收入差距受不同地区劳动力流动影响而产生的波动变化。在该模型中,主要存在2个部门和2个地区,初期阶段,不同地区不存在差异,2个部门均以劳动力为生产要素,但不同部门具有显著差异,一个部门负责同质和报酬稳定的产品,另一个部门负责具有显著差异且报酬规模递增的产品,分别为农业部和制造部。在某一地区内,制造业人员固定,农民不得加入,农业部人员固定,制造员工不得加入。但在不同地区内,相同部门的人可以产生流动。厂商在综合考虑运输所需费用和报酬递增后,往往倾向于选择大规模市场更为接近的地点,并将其作为制成品生产的重点区域。不同厂商间相互影响,均选择相近地点进行产品生产,由此形成“产业集聚的正外部性”(即“空间外部性”)。基于此,某一在制造业拥有有利发展条件的地区可以借助累计循环机制和运输所付费用衍生而出的产业集聚充分彰显其发展优势。由于生产要素流向产业集聚的地区,处于边缘带的区域将不再具备发展优势,由此形成“农业外围—制造业中心”的分布状态。由此来看,当一体化从最初的低水平逐渐上升到较高水平后,厂商不需要承担较高的运输费用,产业向某一地区集中,各地区差异明,极化效应随之产生。此时的产业集聚可以被称为“地区集聚”。在各地区一体化水平有所提升后,产业集聚现象得以改变,在扩散效应逐渐凸显的同时,极化效应不再明显。这说明,促使产业发生集聚的向心力受到外界环境因素以及非贸易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而有所降低。很多不具备较高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迫于种种压力转至边缘地带。此前的制造业核心地区会受此影响,不再具备往日的制造活力渐渐成为资本或技术密集区域。有的制造业核心地区也会彻底转变为金融或技术中心。至此,分工与产业剃度转移在各地区内得以完成。若各地区市场一体化处于至高水平的理想状态下,要素价格(禀赋)差异完全主导地区专业分工,各地区以此为基础选择自己最具竞争优势的产品进行生产,“你我的产品都无法被对方复制”的完全专业化分工布局彻底形成。所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聚集是非常有必要的。第3章长三角制造业的经济发展现状3.1长三角制造业整体发展现状长三角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属于我国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它的制造业独具特色,是其他地区学习的楷模。该地具有产业集聚特点,具有代表意义的是温州、宁波、浙江、江苏和昆山的鞋业、服装纺织、绍兴纺织、无锡工业设计园创业与电子材料产业集聚。该地区具有较为迅猛的发展速度,对外直接投资(FDI)是它的优惠倾向点,其工业化进程和我国其他地区相比都具有较大优势,其制造业发展表现为制造代工,这使得其本土产业举步维艰;许多外商不会以为当地人民谋取福利为出发点开办企业,所使用的资源较为廉价;产业关联效应贸易发挥实质作用,“市场换技术”优势不明显,随之而来的是产业空心危机和“飞地经济”;外企主导生产者服务,压制本土企业的业务拓展,制约该地经济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地区发展不均衡是目前存在着的主要实际问题。同时,随着区域社会发展差距增加,将会对社会经济稳定产生较大的冲击。其中,范建勇等在分析中,在对比分析国内不同区域地区差异中得到,第二产业基尼系数贡献率比60%还要高。第二产业中,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某种层面上,地区差异能够理解为不同区域工业生产的不同,这一结论也和目前工业化进程开展具有相似性。表4-12003年—2009年长三角16城市制造业整体销售产值(单位:亿元)地区2009200820072006200520042003上海22390.5323428.3621117.1417640.9014946.9012419.3510285.62南京6489.916348.305549.384562.153910.532961.822366.32无锡10400.599866.843177.862359.091782.941234.53757.48常州5779.025023.834080.693186.042411.152035.391218.68苏州19695.7618323.3015424.8712231.789601.227038.674793.97南通10332.335053.543942.542867.622062.021385.351043.99扬州3268.373268.372387.151731.481314.13746.42999.64镇江3027.952584.161990.581487.031149.07957.44741.26泰州3529.862894.482115.671549.841124.84927.72868.31杭州8709.368686.847740.491258.141109.43905.48776.24宁波7419.287915.337106.875648.334476.063471.812453.33嘉兴5617.213371.852947.142338.381890.701548.631054.30湖州1896.941818.661528.391183.66921.03692.49513.00绍兴4860.944975.134497.473586.962939.082365.752039.30舟山771.92643.87919.80343.82262.07461.96143.89台州2621.442652.511999.901999.901552.291090.28885.86表4-22003年—2009年长三角16城市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单位:万元/人.年)地区F2009F2008F2007F2006F2005F2004F2003上海市78.1980.4074.5266.4157.2453.0747.70南京市91.5992.6197.4685.4472.7156.4642.24无锡市82.6583.6874.8365.8561.7358.2447.02常州市67.7760.9350.8749.0739.8932.0628.70苏州市62.3061.8756.8551.5046.3445.8937.76南通市128.7472.9960.7050.8939.5429.2424.34扬州市57.9263.9751.6241.8334.7428.2427.83镇江市66.7160.0652.4542.0034.1630.2924.41泰州市68.8559.1859.9051.8444.9139.1231.54杭州市69.5668.2263.4211.3510.669.639.28宁波市44.4344.7341.2035.7632.1427.2627.09嘉兴市61.9435.6932.1427.4124.2620.4419.87湖州市59.6757.7253.2546.2241.3233.5627.52绍兴市58.4558.6054.5247.7742.3035.7038.06舟山市39.0634.2149.1624.0918.0920.3111.39台州市35.2134.3125.4828.8125.3520.4421.08本文分析中,我们以长三角16个城市为例,选取不同城市从2003-2009年制造业销售产值情况,绘制最值折线图,详见表4-1。从中能够得到,在不同城市发展中,城市间制造业差异呈现出不断增加的状态。其中,2003年,销售产值规模为10142亿元;而到了2009年,这一数值增加到21619亿元。图4-1长三角制造业销售产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折线图在抛去不同地区工业密集程度及发展规模,本文指出之所以不同地区在制造业生产中存在较大差异,最根本因素表现在生产效率差异上。结合表4-2,绘制劳动生产率最值折线图,从中能够得到,制造业生产生产效率在不同城市间的差异也呈现出不断放大的趋势。其中,2003年,人均规模为384179元;而到了2009年,人均规模达到935340元。图4-2长三角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折线为了能够更好的从空间层面上显示当地制造业生产效率的不同,我们汇总了2009年长三角区域30个制造业企业在不同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情况,由此绘制劳动生产率箱线图。图4-3长三角制造业2-SIC行业劳动生产率箱线图从空间层面上,长三角制造业两位数行业劳动生产率存在显著差距,同时在各个行业中这一差异中表现出较大的不同。根据下图,从城市层次上,生产效率具有较大差异的行业分别是:烟草加工业(F4)、石油加工及炼焦业(F13)、橡胶制品业(F17)等等。3.2长三角制造业空间计量分析在分析长三角区域制造业过程中,能够对当地制造业产业集聚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为了能够做好对掌握当地劳动力生产力及产业集聚空间差异,我们利用第二章介绍的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来开展分析。3.2.1权重矩阵的建立构建权重矩阵是探索性数据分析方式的主要方式。所以,相关性分析开始前,要求我们建立空间权重矩阵。权重矩阵的含义在第二章中已经进行详细描述,在此就不再赘述。建立权重矩阵时,我们借助二进制临接方式进行,首先对当地16个城市分别予以编码,随后从地理位置上判断这些城市是否与周围城市相邻,得到权重矩阵。其中,考虑到舟山位置比较特殊,所以得出二进制邻接矩阵前提下,按照区域间密切往来城市来予以改正,视作舟山、上海、宁波存在邻居关系。邻接矩阵的编码如表4-4:表4-3长三角区域邻接矩阵地区编码相邻区域个数相邻区域编号上海市14561215南京市23487无锡市3413945常州市449832苏州市5613129631南通市63195扬州市73982镇江市849472泰州市96356478杭州市103141312宁波市113151614嘉兴市124113105湖州市134121035绍兴市143111610舟山市152111台州16211143.2.2Moran’I指数根据全局空间相关性,能够得到在所有区域范围下,观测值集聚趋势情况,通常借助全局Moran’I指数来分析。选取Geoda软件,结合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数据,计算得到该区域全局Moran’I指数。具体详见表4-4。表4-4长三角制造业全局Moran’I指数年份Moran’sI2003-0.164920040.017520050.037720060.116220070.049520080.111320090.1999根据上表,能够初步判断长三角制造业生产率差异整体分布情况。其中,在2004年,当时Moran’I指数比0要低,说明该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具有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低生产率地区可能将高生产率地区包围,也有可能是高生产率区域将低生产率区域包围的情况。Moran’I指数数值从2004年起,开始由负转正并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说明该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具有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高生产率地区或者低生产率地区开始呈现出集聚状态。无论何种情况,均表明当地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区域影响力的效果更为突出。3.3.3Moran散点图空间集聚全局分析中,其中局部反常及不稳定现象一般会存在被忽略的情况下。所以,我们开展全局分析时,应该引入局部空间分析,例如第三章节介绍的局部Moran’I指数、Moran’I散点图等,以此对全局分析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旨在能够对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整体把握,有效规避出现局部不稳定等情况。这里,我们应用2003-2009年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数据,借助Geoda软件,对于局部Moran’I指数予以分析,由此得到Moran’I散点图,如图4-4至图4-10所示:图4-52004年Moran’图4-52004年Moran’I指数图4-42003年Moran’I指数图4-72006年Moran图4-72006年Moran’I指数图4-62005年Moran’I指数图4-82007年图4-82007年Moran’I指数图4-92008年Moran’I指数图4-102009年Moran’I指数观察2003年的散点图,从中能够得到,观察值整体比较分散,并且大多落在第二象限。同时第二象限表示的含义为高观测值区域单元被低观测值区域包围,这肯定可我们前面提到的一种可能性:生产率高的区域被生产率低的区域包围。2004年则开始摆脱这种负相关的联系,局部呈现了均匀分布,而从2005年开始所有的观察值都在向中心聚拢,这体现的是很强的空间集聚特征。从2009年的散点图,大部分观察值都集中在中心位置,而第三象限中的观察值则增到多4个,并远离中心位置。而第三象限(LL)图4-102009年Moran’I指数第4章我国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4.1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环境污染问题根据本文研究,发展中国家为了增强对外资吸引力,不同程度的会放宽环境规制强度,诸多发达国家考虑到自身较高的环境规制强度,一般会将能够产生额外成本的产业朝着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部分情况下,相邻地区政府部门为了抢占有限的外资资源,也会将环境底线放低,出现“向底线竞争”的情况。我国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是否存在上述两种情况,是否引进外资期间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呢?其中,王兵等(2016)在分析中指出,在制造业集聚影响下,出现空间集中排放并产生环境污染问题。杨帆等(2016)在研究中,结合所有权不同,把产业具体分为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以及集体企业等不同类型。同时,作者把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纳入到企业生产成本之内。作者借助产业层面面板回归模型,从中我们能够得到:集体企业、国有企业如果具有较高的产业集聚度,其污染水平也就越低;而外资企业以及私有企业得到的结论正好不同。其中,集体企业以及国有企业之所以具有较低的污染排放水平,主要是它们受到更多的监管和约束;相应的,外资企业由于政策放宽,其污染排放量也由此增加,这也与前文介绍的“污染避难所”理论相符。国内部分区域发展中,片面追求社会经济高速增长,而忽略了对产业集聚等问题的高效规划,产业集聚存在对资源的过度利用,由此导致资源利用率水平不高,产生很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4.2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体制问题加强企业创新建设,最关键的在于加强企业在其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艾丰,中国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任副主任一职,在其看来,一个企业体制机制的创新才是保障企业自主创新最有利最基本的保障。并且事实证明,无论是通过创新获得成功的企业,还是那些实力强规模大的企业,亦或者是在某一领域内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都是体制机制创新成功的典范。

研究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从其历史发展轨迹入手,可以发现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问题集中表现在缺乏创新的体制机制。这一点不仅体现在长三角地区,在我国的制造行业中均有体现。2006年,成元君和赵玉川这两位就职于我国国家统计局的研究员,对我国当时制造行业的企业进行了技术创新的调查,共调查了2000多家制造类企业,结果证明,在以长三角制造业为代表的我国制造行业领域内体制机制的创新存在以下问题:①从体制角度来看,当下仍有一部分企业只是把创新当做某一部门的工作和职责,并没有按照相关创新的要求来对企业组织进行改革完善并培养企业员工创新意识,在创尤其是在创新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没有形成有关项目立项、过程监督、进度检查、成果检验等流程的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②从机制角度来看,很多企业在得到创新成果之后,并没有及时的将该成果与企业带来的技术价值以及其具有的商业价值与具体的经济效益进行整合,进而导致不能充分利用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有些企业仍然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在完成某项比较新颖的项目时,往往只能依靠企业自身所拥有的技术,不能很好的利用外界的技术资源。

4.3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企业同构问题我们首先运用模型(5-3)、(5-4)和(5-5)做回归分析,研究的对象是长三角区域内的16个城市中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如表5-5所示,给出了在不同变量下的回归分析的结果。在所有的回归模型中,都要包含要素投入变量LOG(K/L),还有区域特性变量region1,region2这三个变量,其中,从结果1-结果3,三角分别在其对应的回归模型中加入了城市化效应指数和区域化效应指数以及竞争指数这三个变量所得到的OLS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从结果4-结果6,依次是包含所有变量的OLS模型回归分析结果,空间滞后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空间误差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表5-5通用设备制造业的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解释变量结果1结果2结果3结果4结果5结果6In(k/l)1.49693***1.23976**1.48499**1.35354**1.34277**1.18394*urb-0.00799-0.254220.35437*-0.49687Loc0.32963*0.36952*0.22316**0.12534*comp1.602880.30549-0.30678-3.34421wIn(y/l)0.31120**wε0.24731**Region10.34585*0.27431*0.32109**0.30549**0.12990*0.17563**Region20.2245*0.17308*0.18393**0.21164**0.12154*0.32191*注:*、**、***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以下是对回归结果做出的具体分析:第一,从回归结果1能够发现,在回归模型中,城市化效应指数有着为负的系数,并且显著性水平检验的结果是拒绝的。这一结果表明,当下通用设备制造行业领域内,城市化效应的结果并不显著,在促进通用设备制造行业增长的方面,产业间所具有的外部性也不具有实际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通用设备制造业没有明显的区位限制,在选址上比较均匀分布。第二,从回归结果二可以发现,区域化经济指数有着大于零的系数,并且其显著性水平检验的结果是接受的。这一结果表明,从区域化经济显著存在于在通用设备制造领域,也就是说专门化的分工可以提高企业效率设。第三,由回归结果三可以得到,在回归模型中,竞争指数有大于零的系数,但对其进行显著性水平检验的结果是拒绝的。这体现出,目前在通用设备制造业中,产业内部的竞争对通用设备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没有产生任何作用。第四,在结果4中,城市化效应依然不显著,通用设备制造业的提升主要依靠区域化经济效应。第五,从结果5得到,在回归模型中,对空间滞后变量的估计系数值是大于零的,并且检验结果是显著的。此外,还可以发现劳动生产率颇具有空间依赖性,不同地区之间的劳动生产率互相督促,共同进步。第5章促进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发展的对策5.1国家和政府的引导和规划就当下的情况可以看到,虽然我国高新区的新兴产业在不断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资金匮乏、非相关产业混杂、引入资金项目质量不高、经济环境需改进等多种问题。有些高新区政府,为比绩效,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降低相关标准,甚至于有的地区有硬性的要求,因此,导致了新一轮的“圈地运动”的出现。还有些高新区忽略了产业间的关联,引进了许多的非相关产业,使得区域内非相关产业混杂,无法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间联系程度低。进而导致了高新区内的各种自然资源以及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和配置,高新区的影响力弱,辐射能力不强,对区域外的经济发展的促进更是微乎其微。更甚于有些高新区政府,为了能够引入更多的资金,不惜违反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其不合理的税收优惠,或者是压低地价等违规操作,不顾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利益。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分高新区软实力不足,在人才培养方面,行政管理方面,信息获取及咨询,政策方面以及整体的经济环境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一般来看这些问题会导致高新区产业与传统产业间并无太大的区别,竞争优势无法体现;但在严重时会导致高新区的发展不符合其预期的发展理念和规划,进而致使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需要重新进行规划建设。同时,这也将会造成区域和政府的双重损失。作为高新区的投资环境建设的主要责任人的地方政府,对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产业集群进行分析,地方政府既是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建设者又是其管理者,产业集群存在并持续发展的必要物质,比如:企业经营所必须的土地使用权、生活基本品水电和交通以及与外界联系所必须的通讯等最基本的需求品都是由地方政府统一管理并集中分配的。此外地方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经济环境、五险一金等政策都需要地方政府落实推进。基于地方政府进行分析,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税收水平,而且可以增加劳动力需求,有助于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占据地方经济的支柱地位。5.2产业基地的自我完善相关制度规定,要给予高新区企业一定的制度保障和相应的政策支持。高新区友好健康高速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持。为此,政府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经验教训的借鉴,就预期可能会生的各种问题,及时做出应对决策,推出新的政策或是新的规则,给予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强大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政府还肩负有向高新区企业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和和谐的软硬件经济建设的环境和有利条件,帮助其引入高质量投资。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地使用权、水电和交通、基础通讯服务等都由政府集中管理并负责分配,政府要尽可能的提供最好的硬件环境,不断完善区域内的生产服务设施的建设,构建完整的信息网络系统,提供多方式的融资,引进各种中介咨询机构,帮助树立品牌形象。吸引国内外的高质量投资,筛选进入高新区的企业。对于准备进入高新区的企业,政府要做好筛选工作,把控企业质量,留下符合要求的高新技术企业,而不能为扩大投资,引入各类各行各业的企业以及质量不过关的企业。若是引入企业关联度不高,将难以形成区域内主导产业,产业集群也难以实现。税收政策支持和行政资源支持。税收优惠对投资商有很大的吸引力,是招商引资的一大优势。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税率,既能够帮助该地区吸引投资,又能够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税收收入,十分有必要。不仅如此,地方政府做事效率和行政资源分配效率都很大的影响了高新区产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政府应由管理型职能逐渐向服务型职能转变,为高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先进的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投资服务、科技文化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共同构建和谐的经济投资环境。5.3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善于利用进行企业文化培养的机会,不断加强企业对机制创新的认识和关注,意识道其重要性。同时,企业要转换传统的经营运作模式,克服困难,建设现代化的企业制度,要以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为依据来发展企业。基于此,企业应当首先组织领导层进行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企业改革的文件和报告的学习,高新聘请相关方面的专家以及教授,通过深入了解企业后,共同商讨制定企业机制改革创新的具体方案。以此为基础,对企业员工进行分层教学,通过对比分析,让员工意识到机制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促进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机制创新改革中。

让机制创新成为企业吸引更多人才的优势,从而借助于知识的积累来加快企业创新,促进企业发展。因此,企业发展中一定要提高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在企业进行机制改革创新中,领导层更要思考如何吸引人才,如何更好利用人才等问题。对于此企业可以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确立企业内对人才的奖励机制,以便于帮助企业吸引更多人才。

虽然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发展和创新速度都比较快,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故此,该地区内的制造业企业应当认清当下的发展形势,抓住机会,加强创新,时刻具有危机感,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此外,长三角地区的政府也应该加强重视,推进改革进程,加强改革力度,借鉴利用成功的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推动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同时,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提高其技术能力水平,引进新技术,开发出新的高质量产品,加强企业在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创新能力。第5章结论及建议本文通过对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制造业的各种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实证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一、在对长三角16城市进行城市化(多样化)指数进行分析时,本文发现,城市规模较大的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地并不是城市化(多样化)指数高的城市,这说明这些城市并没有形成城市化经济。这主要是由于这上海等城市正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或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周边地方,而这些产业主要集中在最终消费品制造业,从而出现了最终消费品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在空间上呈现负相关关系,最终消费品制造业集中的地区是围绕在最终消费品制造业相对不集中的地区。二、区域产业结构的构成和多样性对提升制造类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具有重大的影响。同时,这也是当下长三角地区需要重点关注一个环节,有助于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三、经济效应的城市化对于那些原材料制造业以及依赖资源型的制造业还有最终消费者制造业这三种类型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影响,但是对装备类制造业的企业影响并不那么明显。这类型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资源依赖型制造类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受到其地区经济专业化程度的影响,而对于剩下两类制造类企业地区经济专业化的程度,对其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无太大影响。四、区内产业间的竞争程度也促进了生产效率发展,但由于资源的本质属性稀缺性,简而导致产业间竞争会抑制资源依赖型制造类企业生产效率的发展。五、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间存在空间相关性,除了最终消费品制造业所呈现的是负相关性以外,其他类型呈现的都是正的相关性,这体现出若是周边区域内的劳动生产率存在溢出效应,也会促进本地区生产率的提高。基于以上结论,本文给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提高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以及缩小地区之间生产率差异有所帮助:一、由于区域产业结构多样化可以显著提升该区域内制造业领域内劳动生产率,所以当地政府应该加以引导,改善区域内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多样化的发展。二、因为存在于区域内产业间的竞争可以促进除去资源依赖性制造业以外的各类型制造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发展,所以政府应引导建立区域内的产业间竞争的环境,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资源依赖型制造业,要加强资源的管控,避免因过度开发资源或是内部竞争激烈而引起的发展速率和生产率的下降。三、从产业间的劳动生产率在空间上所表现出的自相关的现象的角度来看,应当加强区域内产业间的联系,使得这种自相关的促进效应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并逐渐由单一产业领域内或是单一区域内的经济现象发展至制造业行业。参考文献[1]范建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J].管理世界,2002(2):45-50.[2]Krugman,P..IncreasingReturnsandEconomicGeography[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1(99):438-499.[3]Herderson,Vernon,AirKuncoro.IndustrialDevelopmentinCities”.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J],1995(103):1067-1090.[4]Krugman,P..“IsBilateralismBad?”.InternationalTradeandTradePolicy,1991(99):438~499.[5]GlaeserEdwardL.Handbooko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