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的现状与提升途径"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的现状与提升途径内容摘要:面对传媒市场的激烈竞争,新闻媒体及其记者也承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压力,正在接受着新的考验与挑战。近些年,在新闻记者队伍中也出现了种种让人们难以接受的不良现象,记者职业道德水平呈现出严重的滑坡趋势。因此,考察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现状,寻求提升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的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突出任务关键词:新闻记者提升途径新闻理论教程新闻专业主义水平现状职业道德准则权力权利传媒新闻传播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发展,我国新闻传播媒体迅速增长,新闻记者队伍不断扩大。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也愈来愈大,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显示出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面对传媒市场的激烈竞争,新闻媒体及其记者也承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压力,正在接受着新的考验与挑战。近些年,在新闻记者队伍中也出现了种种让人们难以接受的不良现象,记者职业道德水平呈现出严重的滑坡趋势。因此,考察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现状,寻求提升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的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突出任务。一、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滑坡的现状随着社会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一些不良倾向的影响,近些年,在迅速扩大的记者队伍里,出现了种种令人难以接受的现象,也让记者在人们眼中失去了往日的光环。人民网传媒频道曾进行过一项名为“你眼中的媒体”的调查中发现:有36%的被调查者对中国新闻道德现状“不太满意”或“非常不满意”;有70%人认为记者最应该提高的是“职业道德水平”①。可见记者的职业道德水平滑坡问题应该引起高度关注。⒈制造虚假新闻与有偿新闻现象2001年,上海《新闻记者》杂志社做了一次全国“十大假新闻”的专题,原本只是一次性栏目,不料这个栏目马上成了各种揭露虚假新闻得以“投诉”的地方,面对不断涌来的大量材料,该刊编辑部不得不每年做一次,而且大有刹不住车的趋势。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不尊重事实,误导群众甚至严重危害社会。如2006年,《信息时报》记者黄熙灯,因为自己在街上买了一个不太好的西瓜,没有经过调查就想当然地写了“哗众取宠”的假新闻——《广州市面出现注水西瓜》一文(“荣获”2006年十大假新闻),造成广东、河南两省部分西瓜卖不出去。最后由国家质检总局出面辟谣后,才挽回了一些经济损失。新闻记者主要活动在对新闻事实的采访和新闻文本的制作过程之中,报道什么和不报道什么都是记者的一种“权利”,社会上有些人就盯上这种“权利”,素质不高的记者就此打起小算盘,他们在采访过程中,不是要求被采访方提供各种“方便”,就是赶场子拿“红包”,接受各种“土特产”,甚至免费旅游、报销住宿和交通费用等。这种不正常的情形,却被相当多的记者视为常态,在一些传媒领导者的眼中也不认为有悖职业规范。这种直接收取“好处”的后果,便是记者不再维护新闻的真实性。难怪有人讥讽说:“钱指挥新闻”的时代来临了。⒉热衷于“走穴”现象像演员为了捞外快而私自外出演出一样,如今的新闻媒介里也出现了类似演员“走穴”的行为。他们并不是凭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出现在最需要关注的社会难点、焦点事实现场,而是更热衷于前往省时省事又有好处的某些场合。如借参加某些新闻发布会获取好处。一般是被采访单位做好充分准备,然后约好记者到饭店宴请,给记者发“辛苦费”。记者便走马观花,靠被采访单位负责人精心准备的汇报和文字材料,写出所需的新闻稿件,然后接受“红包”。⒊部分编外记者行为失范现象新时期在新闻传媒机构属事业单位性质,按企业的方式运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非正式编制的“新闻记者”——编外记者。如许多电视台从2000年开始就没有增加或很少增加过正式用人编制名额,但实际用人量却是正式编制人员的好几倍。这些编外记者既为新闻媒体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编外记者大致有两类人,一类是有些社会经验,善于联络各方面的自由文化人;另一种是刚刚走出校园不久的新闻学专业毕业生。许多媒体为了搞活经济,补充自身记者队伍的不足,大量聘用这些人当编外记者。据中国人力资源网发布的“2005年中国企业招聘调查”数据显示,向外招聘普通员工最多的是传媒行业,高达51%,说明该行业普通员工的流动率最大。②而这些编外记者常常要冲在最前线,但又往往和编制内记者同工不同酬,导致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势必寻找种种机会,以求补偿。他们中的一些人,借采访报道之名,利用职务之便,拉关系,拉生意、做掮客,从中谋取私利。4.假记者招摇撞骗现象随着新闻传播对社会发展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新闻记者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由于记者社会地位的普遍提高,一些社会无业人员,往往通过不正当渠道和关系获得所谓的“新闻从业资格证”,假借记者之名到处招摇撞骗。一些百姓,只知道有些事情一经记者报道,就会起到不同凡响的作用,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就把记者当成救星,但却不知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轻易相信他人。这些假记者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趁机向当事人勒索钱财。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记者的群体形象。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新闻传播已经成为更受世人关注的第四大产业,它对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呼唤新闻传播的全球化开放视野,也要求新闻记者应具有更高的素质和层次。目前,我国新闻记者队伍虽以向高学历、低龄化方向发展,但距新时代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的新闻教育还很有必要从高等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乃至广义的社会新闻教育方面大力推进。我们既要提高专业新闻人的素质,又要提高社会受众的接受水平能力;要在培育优良的新闻记者队伍的同时,进一步优化社会新闻传播环境。首先,新闻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对职业道德的教育;其次,新闻单位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要着重对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人品进行考察,而不是一味的要求业务能力的高低。新闻记者担负着媒体第一重把关人的职责,他们决定着那些信息能够进入传播过程,哪些不能进入。现阶段随着媒体的监督力量越来越大,记者的把关人职责也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加强新闻记者职业教育,积极培育优秀的新闻人才更显得十分重要。注释①陈力丹.传媒调查:记者提高职业道德成网友首愿[J/OL].人民网/传媒视线,/GB/40699/3994904.html②孙正一,柳婷婷.2005:中国新闻业回望(下)[J].新闻记者,2006(1)③转引陈力丹.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J].上海:新闻记者,2002.(02)④何梓华.新闻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车辆欠款的合同范例
- 沙子水泥材料合同范本
- 借贷合同书范例
- 私人养殖租地合同范本
- 木片加工购销合同范本
- 商用门帘售卖合同范本
- 2025年三角帆船工艺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糯米粽子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稿架式按摩仪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环-异戊烷组合聚醚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热力管网安全风险评估-全面剖析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挺膺担当新时代青年 高中生国家安全观教育主题班会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A4打印版)
- 机动车检验员现场操作考核表.docx
- 事业单位1993历次调整工资标准对照表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英语词汇
-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 SJG 68-2019 人行地下通道设计标准
- 品牌CIS导入报价表高端品牌文化理念加设计
- 商业楼工程量清单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