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8梦游天姥吟留别_第1页
3098梦游天姥吟留别_第2页
3098梦游天姥吟留别_第3页
3098梦游天姥吟留别_第4页
3098梦游天姥吟留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对联: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韩愈酒入愁肠,七分酿作月光,余下三分啸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善于向屈原等古典浪漫主义诗人和乐府民歌学习,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形成了他所特有的浪漫主义风格,素有诗仙之称。

他的诗歌具有奔放飘逸、想象丰富、色彩绚丽、形式多样的特点。

《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李白

解题:梦——方式,特点(虚实)

游天姥——内容“天姥”指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县东五十里,东接天台山。传说曾有登此山者听到天姥(老妇)唱歌之声,故名。吟——体裁留别——作用、目的诗歌背景:诗人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这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这已是离开长安后的第二年。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朗读诗歌,读准字音瀛洲

剡溪渌水脚著谢公屐

石扉

澹澹

訇然魂悸觉时

◎自由翻译文本,注意重要字词烟涛微茫信难求势拔五岳掩赤城我欲因之梦吴越栗森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訇然中开虎鼓瑟兮鸾回车惟觉时之枕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划分层次,理清思路⊙三个层次:第一层---天姥山位置、地势、高大第二层---发挥想象,详写梦境,奇幻无比第三层---梦醒长叹,表达对现实的失望,对权贵的蔑视☆理清思路,内容详析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写明缘由瀛洲—虚天姥山-实陪衬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对比夸张衬托意境:天姥山峻拔雄伟感情:热情向往*天姥山特点?

入梦我欲因之梦吴越—由现实转入梦境,点名“梦游”一夜飞度镜湖月—浪漫之笔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虚实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梦中: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意境:山脚(凄清幽静)感情:心驰神往为何提到“谢公”?1、增添文学色彩。2、谢灵运是南朝著名山水派诗人,仕途不顺;辞官寄情山水,以排遣政治上的不满。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鄙视俗世。

梦中登山,渐入佳境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虚实结合、神异色彩空中闻天鸡

梦境展开,胜境出现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转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为胜景陶醉,乐而忘返由静写动,由看到听,突出山的惊险蓄势

洞开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想象夸张意境:神奇壮丽和穆陆离(承接上文)

洞内胜景,梦境高潮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令人神往,诗人想象推到高峰清幽寂静壮观雄奇月夜渡湖山之夜景山之日景仙人登场神奇迷离富丽堂皇以地点和时间作为划分依据:

总结第二段梦境各阶段画面特点▽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梦醒,回到现实诗在梦境的最高点忽然收住,急转直下,起伏波澜,由幻想转到现实。*哪些词体现诗人心情变化?

由梦醒后的徘徊失望转向内心矛盾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世事无常,人生如梦,消极情绪白鹿:仙人所骑,逃避现实消极遁世※表明态度“诗眼”,揭示主旨,直抒胸臆,以诗明志;追求个性自由、蔑视权贵的性格,强烈的反抗精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理清思路:①入梦原因?②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③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④揭示全诗主旨的两句?

文章线索: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条。1、以人物为线索2、以事情为线索3、以物品为线索4、以地点为线索5、以时间为线索6、以感情为线索

文章线索的作用:

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这是明线,

如果有暗线,是与明线共同贯穿全文,也为抒发的感情找到了一个很巧妙的切点,但有时会有双线索,即两条线索相辅相成,既处处相关联,又看似毫无关系,是文章线索的难点!梦游吟魂飞剡溪着屐登山洞天仙境魂归枕席凄清幽静壮美雄奇神奇壮丽和穆陆离憎恨现实苦闷惆怅天姥仙境留别现实现实☆梦游路线图☆艺术特色1、想象丰富奇特,夸张大胆,而不失险怪。2、别具匠心的构思。“此篇夭矫离奇,不可方物,然因语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节次相生,丝毫不乱。”--《唐宋诗醇》3、句式参差,结构缓急相间。起伏跌宕的旋律,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诗人感情的变化。☆奇异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的奇特在于梦的不确定性:可能是李白所向往的自由境界;可能是精神上迷惘失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