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九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B/2A/wKhkGWXLmmKANRcaAAI9OFhLSR0043.jpg)
![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九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B/2A/wKhkGWXLmmKANRcaAAI9OFhLSR00432.jpg)
![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九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B/2A/wKhkGWXLmmKANRcaAAI9OFhLSR00433.jpg)
![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九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B/2A/wKhkGWXLmmKANRcaAAI9OFhLSR00434.jpg)
![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九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B/2A/wKhkGWXLmmKANRcaAAI9OFhLSR004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九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图是林子测定他爸爸“反应速度"的装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林子爸爸发生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视网膜上B.为避免偶然性,需要测量多次并求平均值C.林子爸爸作出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小脑中D.林子爸爸发生的上述反射属于复杂的反射2.馒头在口腔内越嚼越甜,此消化过程中,参与的酶和消化产物分别是:A.唾液、麦芽糖 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C.唾液淀粉酶、葡萄糖 D.蛋白酶、葡萄糖3.动物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是A.鱼类 B.节肢动物 C.两栖动物 D.哺乳动物4.在神经中传导的是()A.感觉 B.反射 C.刺激 D.神经冲动5.下列哪项不是由神经元的胞体组成的()A.神经节B.灰质C.白质D.大脑皮层6.下表是某同学“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部分实验记录,由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试管加入物质温度时间加入碘液1淀粉液+唾液37℃10min不变蓝2淀粉液+清水37℃10min变蓝A.唾液遇碘变蓝 B.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7℃C.唾液分解淀粉不受温度的影响 D.唾液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7.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护的是()A.植树造林 B.宣传环境保护的法规法纪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处理8.消化道中能同时吸收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器官是()A.小肠和大肠 B.胃和大肠 C.胃和小肠 D.口腔和大肠9.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酶消化的先后顺序是①蛋白质②无机盐③淀粉④脂肪⑤维生素A.①②③ B.③①④ C.①②④ D.①④⑤10.下列选项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老马识途 B.膝跳反射C.在风沙中行走时眨眼 D.狗吃骨头分泌唾液11.饥饱有度利健康,荤素搭配有营养。下列表示健康成年人膳食中各种食物配置比例最合理的是()A. B.C. D.12.心脏不停地搏动,它的作用是A.进行气体交换 B.造血与供血 C.推动血液流动 D.进行物质交换13.下列使鼻腔具有湿润气体作用的是A.鼻黏膜内的嗅细胞B.鼻黏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C.鼻黏膜分泌的黏液D.鼻毛14.下面关于血管与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四肢静脉的内表面有静脉瓣,心房和心室之间有动脉瓣B.给病人臀部注射药物,药物可直接到达上肢的病灶C.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的是毛细血管D.人体内的动脉往往流动的是动脉血15.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①糖类②脂肪③无机盐④水⑤蛋白质⑥维生素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②③ D.①②④16.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时会产生许多废物,人体排泄的物质有()A.水、无机盐、尿素 B.粪便、水、无机盐、尿素C.二氧化碳、无机盐、水、尿素 D.葡萄糖、尿素、无机盐、水17.雾霾天气PM2.5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PM2.5进入人体的途径为()A.外界→咽喉→食道→肺B.外界→鼻腔→咽喉→食道→气管→肺C.外界→鼻腔→气管→肺D.外界→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18.在视觉形成过程中,晶状体所起的主要作用是()A.透过光线B.折射光线C.感受光的刺激D.光线的通道19.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酸雨可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B.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用煤和石油等燃料;D.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20.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分析正确的是A.细胞①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B.细胞②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C.细胞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D.细胞①和③都不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21.图为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尿液的形成与肾单位有关,肾单位由图中__三个部分构成。(用图中数字回答)(2)血液流经③时,通过③和②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_。该液体与血液相比较,不含有__。(3)⑥中流的是___。(填静脉血或动脉血)(4)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____暂时储存。22.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来源:①汽车尾气污染;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将质量2.0~2.5千克的20个家兔分为两组:A组:用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的含量;B组:用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的含量。实验结果见下表:组别A组B组注射溶液类别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剂量10mg/kg10mg/kg血红蛋白含量第一次(g/L)5350第二次(g/L)4740第三次(g/L)3529(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家兔的_____含量有何影响?(2)比较A、B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_____。(3)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一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合理建议:_____。
参考答案1、C【解题分析】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象,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象刺激,将物象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所以,林子爸爸发生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视网膜上,故A正确;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根据获得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容易存在误差,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对实验数据计算几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可以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提高可信度,故B正确;林子测定他爸爸“反应速度"属于复杂反射,是后天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故C错误;非条件反射(或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或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通过分析可知,林子爸爸发生的上述反射属于复杂的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后天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C。2、B【解题分析】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麦芽糖。【题目详解】淀粉的初步消化是在口腔中开始的,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一部分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馒头在口腔内越嚼越甜,就是这个原因;最终在小肠内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被消化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因此馒头在口腔内越嚼越甜,此消化过程中,参与的酶和消化产物分别是唾液淀粉酶、麦芽糖。故选:B。【题目点拨】要熟练掌握三大有机物的消化过程和参与的消化酶以及产物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3、B【解题分析】
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题目详解】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而鱼类共有24600多种,爬行动物现在应该有接近8000种,世界现存鸟类9000多种,哺乳动物有5000多种。因此动物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节肢动物。
故选:B。【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是昆虫。4、D【解题分析】感受器接受了刺激,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是指沿神经纤维传导着的兴奋,以很快速度在神经纤维上的传播,即动作电位的传导。5、C【解题分析】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节、灰质和大脑皮层是由神经元的胞体组成的,白质是神经纤维聚集的地方。故C符合题意。6、D【解题分析】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个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口腔中有唾液,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要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就要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题目详解】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因此要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通过实验可以知道:两实验组在滴入碘液后分别出现的现象:加唾液试管1不变蓝,因为淀粉已被消化;不加唾液的试管2变蓝,因淀粉未被消化,遇碘变蓝。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故选D。【题目点拨】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7、C【解题分析】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题目详解】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宣传环境保护的法规法纪、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处理、植树造林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选项C符合题意。【题目点拨】环境保护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8、A【解题分析】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胃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9、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的、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必需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口腔中的唾液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不能消化淀粉,在小肠内淀粉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胃,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消化作用,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口腔和胃都不能消化脂肪,脂肪的消化在小肠里进行,小肠里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多种消化液,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胆汁虽然不含有消化酶,但它对脂肪起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增加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脂肪在小肠内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酶消化的先后顺序是淀粉、蛋白质、脂肪。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10、A【解题分析】
(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题目详解】A.老马识途这种反射是动物在出生后产生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属于条件反射,A符合题意。BCD.膝跳反射、在风沙中行走时眨眼、狗吃骨头分泌唾液,都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属于非条件反射,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11、A【解题分析】
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题目详解】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示出来,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由下往上①层为谷物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能提供能量;②层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无机盐;③层为肉类等动物性食品;④层为奶制品、豆制品,③④层主要提供蛋白质;⑤层为油脂类。【题目点拨】注意合理营养。12、C【解题分析】
血液循环系统有心脏和血管组成,其中血管是血液运输的管道系统,心脏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题目详解】血液循环系统有心脏和血管组成,其中血管是血液运输的管道系统,心脏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的壁主要由心肌组成,心肌属于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它不停的能够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故选C。【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13、C【解题分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鼻腔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题目详解】鼻黏膜内的嗅觉细胞能感受气味的刺激,故A不符合题意;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故B不符合题意;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故C符合题意;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用鼻的作用。14、C【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据此解答。【题目详解】四肢静脉的内表面有静脉瓣,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A错误;
医生在病人臀部注射药物,药物被臀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经下肢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上肢动脉→上肢毛细血管网(上肢的病灶)。故药物不能直接到达上肢的病灶,B错误;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的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两头分别连接着小动脉和小静脉,C正确;
肺动脉内流静脉血,肺静脉内流动脉血,体动脉内流动脉血,体静脉内流静脉血,D正确。【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15、B【解题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题目详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但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水、维生素和无机盐不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故选B。【题目点拨】此题考查了食物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16、C【解题分析】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题目详解】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体内的粪便是食物吸收完营养物质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人体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经肛门排出叫排遗,不属于排泄。综上分析可知,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时会产生许多废物,人体排泄的物质有二氧化碳、无机盐、水、尿素。粪便属于排遗,不是排泄的物质。故选C。【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排泄的途径及物质。17、D【解题分析】
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题目详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雾霾天气PM2.5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PM2.5进入人体的途径为:外界→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故选D【题目点拨】此题考查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肺。识记时注意图文结合,明确气体进出呼吸道的顺序。18、B【解题分析】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题目详解】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所以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能对进入眼球的光线起到折射作用。【题目点拨】熟知晶状体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19、C【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酸雨可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故A正确。酸雨还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故B正确;酸雨还可以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故D正确。但是煤和石油等燃料是人类必须的化石能源,无法做到不使用。人类目前只能加快研发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超标排放等等,从而减少化石燃料的危害。故选C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酸雨的危害和预防,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酸雨的危害和预防措施。20、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②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A错误;B、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的是③血小板,B错误;C、①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C错误;D、遗传物质的载体DNA存在于细胞核中,只有②白细胞里含有细胞核,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所以细胞①和③都不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是正确的;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涂片,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显微镜下各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21、③②⑤原尿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静脉血膀胱【解题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因此,肾单位由②肾小球、②肾小囊和⑤肾小管组成。(2)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都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专家顾问聘用合同范文
- 2025年中医药大数据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2025年怀化市住宅租赁合同示范
- 2025年植树用地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年电热设备:电热管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 2025年产权交易所项目转让服务协议
- 2025年中等教育助学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卫生用品采购合同
- 2025年天然级复盆子酮项目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企业信息技术保密协议管理
- 糖尿病运动指导课件
- 蛋白表达及纯化课件
- 完整版金属学与热处理课件
- T∕CSTM 00640-2022 烤炉用耐高温粉末涂料
- 304不锈钢管材质证明书
- 民用机场不停航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 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教学平台课件
- 新教科版2022年五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船的研究》全部PPT课件(共7节)
- QTD01钢质焊接气瓶检验工艺指导书
- 辛弃疾生平简介(课堂PPT)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全册英语单词默写直接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