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一月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郑州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一月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郑州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一月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郑州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一月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郑州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一月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一月生物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材料、用具的改变,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小的是()

A.用健那绿试剂代替甲基绿染色观察DNA的分布

B.大蒜根尖代替洋葱根尖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C.蒸镭水代替层析液进行叶绿体色素的分离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群落中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和种群密度

2.下列关于突触及其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B.神经递质的合成、分泌以及向突触后膜转移都需要消耗ATP

C.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快速降解或回收再利用

D.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膜电位不一定变为外负内正

3.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是生物两个重要的代谢过程,以下不属于它们共有的特征是()

A.需要水的参与,有ATP产生

B.需要多种酶的催化

C.速率受CO2浓度影响

D.全程发生在双层膜结构中

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分化导致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颤藻细胞的衰老与其端粒密切相关

C.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D.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都有新蛋白质的合成

5.下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部分图解(AMPA受体参

与调节学习、记忆活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a过程需RNA聚合酶等并消耗ATP

B.b物质和BDNF穿过突触前膜的方式相同

C.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BDNF能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并激活AMPA

6.雄果蝇的三对基因Bb、Vv、rr分别位于II、II、IV号染色体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两种基因型的精子

B.减数分裂时这6个基因各自分离,独立进入6个不同的精子中

C.形成配子的过程中,这三对染色体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方式有4种

D.这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

7.取小鼠(2n=40)的1个精原细胞,诱导其在含3H标记的胸腺喀咤脱氧核甘酸培养基中完成减数分裂

形成4个精子,取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转入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至早期胚胎。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10个四分体,每个四分体的DNA均被3H标记

B.减数分裂形成的每个精子中有10条染色体被3H标记,10条未被标记

C.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有20条

D.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每个子细胞中被3H标记的染色体有10条

8.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纯合子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上不含等位基因

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后代均为纯合子

C.等位基因分离导致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D.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可能引起DNA碱基序列的改变

9.某种遗传病由X染色体上的b基因控制。一对夫妇(XBX%XBY)生了一个患病男孩(XbXbY)o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患病男孩同时患有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病

B.若患病男孩长大后有生育能力,产生含Y精子的比例理论上为地

C.患病男孩的染色体异常是由于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X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

D.患病男孩的致病基因X°Y来自祖辈中的外祖父或外祖母

10.细胞毒素可有效杀伤肿瘤细胞,但没有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还会对健康细胞造成伤害。

下图是特异性杀死肿瘤细胞的过程,图中抗体是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Taq酶

B.抗体与细胞毒素结合增加了细胞毒素的杀伤力

C.细胞毒素具有与肿瘤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D.溶酶体破裂导致其中的蛋白酶及其它水解酶释放,加速了肿瘤细胞凋亡

11.据图分析有关溶酶体的功能正确的是

/7»闻》基质

溶*体腔

4(pHaj.O)]

I含*1♦水加隔小

ATP一,「''''-•1ADP*Pi

A.各种细胞内都含有溶酶体,能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4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与水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C.溶酶体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过程与膜的结构特点有关

D.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应升高或不变

12.肾上腺皮质产生的醛笛酮是一种小分子、脂溶性激素,它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后与细胞内受体结合,

结合物进入细胞核,启动相关核基因的表达生成醛留酮诱导蛋白(AIP),AIP可通过促进细胞呼吸,促进

细胞ATP的产生,以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肾小管腔中Na卡的重吸收。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醛留酮在肾上腺皮质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

B.醛笛酮的作用过程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C.醛备酮-受体结合物进入细胞核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D.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重吸收Na+

13.科学家在某二倍体的鱼中发现了"孤雄生殖"现象。关干这种鱼类的"孤雄生殖",科学家提出了下图中

A、B、C三种可能的发生途径,甲、乙、丙分别代表这三种途径所得到的"孤雄生殖”后代的体细胞。下列

相关三种可能途径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①螂⑪

1个二倍体精子xUx

无核的卵母细胞乙

2个正常的精子

A.甲、乙、丙中均只含有父方的遗传物质

B.图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精子”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形成的

C.丙细胞中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可能完全相同

D.甲细胞形成的过程中曾发生有丝分裂异常

14.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构成细胞成分,对细胞代谢起调节作用

B.酶的合成一定需要模板

C.人体细胞内某些酶可以从食物中获得

D,由于细胞分化,不同细胞内的酶都不同

15.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曲线均为“S”型曲线

B.t3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的时刻分别为t4和t6

D.甲、乙两个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为弱令强令弱

16.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代谢中的生化反应大都不发生在内环境中

B.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成分相似,都可以相互渗透形成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体内细胞的正常生活依赖于内环境,但不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17.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B.脂肪鉴定的操作步骤依次是切片T制片今染色今洗去浮色令观察

C.苏丹II[染液可将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

D.常用番茄、苹果等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18.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有氧呼吸过程中[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成水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C02和乳酸

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

19.(6分)利用大肠杆菌探究DNA的复制方式,实验的培养条件与方法是:(1)在含“N的培养基中培

养若干代,使DNA均被15N标记,离心结果如图的甲;(2)转至“N的培养基培养,每20分钟繁殖一代;

(3)取出每代大肠杆菌的DNA样本,离心。如图的乙、丙、丁是某学生画的结果示意图。下列有关推论

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乙是转入"N培养基中繁殖一代的结果

B.丙是转入"N培养基中繁殖两代的结果

C.出现丁的结果需要40分钟

D.转入14N培养基中繁殖三代后含有14N的DNA占初

20.(6分)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中A〜C表示物质。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A为氧气,该过程产生的氧气部分释放到空气中

图中为在增加浓度时,的含量暂时升高

B.BNADPH,CO2B

C.该过程消耗的NADP+和C来自叶绿体基质

D.该过程发生了光能到活跃化学能的转化,能量储存在ATP中

21.(6分)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向未完成受粉的水稻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以减少损失

B.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可以防止柑橘未经采摘而提前脱落

C.若病毒抑制了玉米植株中赤霉素的合成,则可能出现"疯苗病"

D.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以促进棉花果实的发育,达到增产的目的

22.(8分)经下列实验处理后,取样,用不同试剂检测,实验结果正确的一组是()

反应条

组别参与反应的物质检测实验现象

A米汤2mL+唾液1.5mL碘液蓝色

充分混

B牛奶2mL+唾液1.5mL斐林试剂砖红色

合反应

C牛奶2mL+肝脏研磨液1.5mL碘液紫色

24h

D米汤2mL+汗液1.5mL斐林试剂蓝色

A.AB.BC.CD.D

23.(8分)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24.(10分)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运用的假说一演绎法中的“演绎”是指()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B.杂合子与隐性类型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

C.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杂合子自交产生1:2:1的性状分离比

25.(10分)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衰老细胞的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B.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凋亡清除

C.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寿命不同

D.恶性肿瘤细胞有无限增殖的特性,不易被化疗药物杀死

26.(12分)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氧条件下葡萄糖不再发生脱氢反应

B.电子传递链的发生场所线粒体内膜

需氧呼吸产生的中的氢来自于丙酮酸和水

C.H2O

丙酮酸脱去生成二碳化合物的过程无生成

D.CO2ATP

27.(12分)下列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元素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真核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原核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只分布在拟核

C.评价食品中构成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应注重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配制婴儿奶粉应重

点关注的必需氨基酸有9种

D.多糖、蛋白质、核昔酸均为生物大分子,由许多单体脱水缩合而成,每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

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28.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患病原因,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血红蛋白B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A

变为GUA,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缀氨酸,患者表现为缺氧情况下红细胞易破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该基因突变导致了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B.该基因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

C.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相应碱基序列,由CTT〃GAA突变为CAT〃CTA

D.该基因突变对人体有害,但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9.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人在受到恐惧惊吓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人表

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肾上腺素的靶细胞有神经细胞、心脏细胞、呼吸肌细胞等

B.紧急情况下产生恐惧感是反射活动,引起的反应对机体是有利的

C.在恐惧惊吓等紧急情况下,机体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

D.当恐惧因素消除后,心率不会马上恢复的原因是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较长

30.原始鸟卵是白色无斑纹的,现在的鸟卵在卵色、斑纹等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别。科研人员发现,洞巢中

鸟卵往往为白色,开放性巢的鸟卵一般有颜色或斑纹。某些鸟类会将卵产到其他鸟的巢中,由其代孵卵。

以下关于卵色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开放性巢鸟卵的颜色或斑纹降低了卵的隐蔽性

B.在光线差的环境下白色卵利于亲鸟孵卵和翻卵

C.代孵卵与鸟巢中原有卵的卵色和斑纹可能高度相似

D.卵的颜色深浅或斑纹的有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1.下列关于遗传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断裂后必导致其结构变异

B.果蝇的复眼由椭圆形变成"棒眼"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不同个体任何细胞内均可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其普遍性特点

D.AAaa自交出现35:1的性状分离比,这是基因重组和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

32.某实验小组将野生型小鼠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敲除后获得了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缺失突变型小鼠,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刺激对野生型小鼠和突变型小鼠胰岛素释放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

叙述错误的是

A.突变型小鼠的血浆甲状腺激素浓度低于野生型小鼠的

B.敲除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可能提高了胰岛B细胞对血糖的敏感程度

C.突变型小鼠体内血糖浓度较高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D.突变型小鼠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明显减弱

33.下列能说明细胞已发生分化的依据是()

A.RNA聚合酶结合到DNA上B.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C.细胞中有胰岛素的DNAD.细胞中有胰岛素的mRNA

34.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用A酶和B酶进行实验后绘制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酶活性可用底物的剩余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

C.使酶活性最大时的温度下,酶促反应的速率也刚达到最大

D.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

3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是由“脂质一蛋白质一脂质”组成的统一结构

B.细胞核由核糖体、中心体、染色体、纺锤体等结构组成

C.伞藻嫁接实验的结果精确地说明了细胞核是系统的控制中心

D.细胞的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0分)

36.二倍体水稻叶鞘被毛与否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B仅在叶鞘细胞中表达,产生B

蛋白。基因A抑制基因B的表达。科研人员使用两叶鞘无毛亲本进行正反交,子一代叶鞘全表现为无毛,

子一代自交后产生的子代中,叶鞘无毛与叶鞘被毛的比为13:3o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叶鞘被毛的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2)F2被毛个体中,B的基因频率为。0无毛个体中,杂合子的比例为—,从基因控制性状角度

分析,出被毛个体中(填"有"或"没有")B蛋白。

(3)将Bt抗虫基因导入水稻细胞获得抗虫水稻,进一步筛选出细胞核中含有两个抗虫基因的个体。已知

Bt基因的位置如图甲乙两种,第三种未知。为确定基因的位置,科研人员将转基因水稻自交,观察后代表

现型。请完成以下实验结果分析:

-II,jIIIIII

甲乙丙

I.若两个抗虫基因存在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自交后代抗虫植株与不抗虫植株之比为;

n.若两个抗虫基因存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自交后代抗虫植株与不抗虫植株之比为;

m.若自交后代抗虫植株与不抗虫植株之比为15:1;请在图丙中画出抗虫基因的位置。

37.拟柱胞藻是一种水华蓝藻,其色素分布于光合片层上。拟柱胞藻优先利用水体中的CO?,也能利用水

体中的HCO;(胞外碳酸酎酶催化HCO;分解为8力。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的CO2驯化培养拟柱胞藻,20

天后依次获得藻种1、2、3,测定藻种1、2、3胞外碳酸酎酶活力并探究不同浓度NaHCOs溶液对藻种1、

2、3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55

50

30MW1350mg•LTCOjSI化培养.FE;

45

0I•林2700mg,L-'CO,翼化培养-二

4

25*抑31000mg-LCO]«l化培养y0L

3

O20o5

3m

20

652

刍51-

20L

、L

15

0.*■汨

10

业5

05紫£

0

«•O@

藻种1藻种2潦种350150

NaHCO,浓度/iimohL”

图2

图1

(1)拟柱胞藻含有的光合色素有,拟柱胞藻产生。2的场所在___________。

(2)经过20天的驯化培养,藻种1、2、3中种群数量最大的是,原因是o

(3)据图1分析,在低浓度CO?水体中,拟柱胞藻能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这是因为。

(4)图2中,B点净光合速率比A点高的原因是o

38.生物降解法是常用的降解农药的方法,某研究小组为分离出能降解敌敌畏(一种有毒的有机农药)的细

菌,进行了以下相关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原理:土壤中的细菌能合成,这种物质在把敌敌畏分解成无机物过程中发挥重要

作用。

(2)实验流程:

①从富含敌敌畏的环境中采集土样配制成土壤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②配制以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并灭菌,灭菌后倒平板,冷却后需将平板倒置,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③用法接种细菌,该方法能成功统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稀释度,统计的菌落数

通常比实际数目低的原因是0

(3)通过上述,我们发现,特定微生物能够分解特定的物质,但是微生物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为了

保证它有稳定的效果,我们可以采用技术,通常采用法,理由是

39.果蝇的体色有灰色和黑色两种,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灰色基因(B)对

黑色基因(b)为显性。现有一个随机交配的果蝇种群,其表现型、性别及比例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

题:

雌性雄性

灰色果蝇邛幽

黑色果蝇单1

(1)基因频率是指=此种群中B和b的基因频率(填"一定"或"不一定或"一定不”)

相等。

(2)有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此果蝇种群验证这对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以及基因的位置(常染色体或者X

染色体),甲组同学采用多对果蝇进行杂交,而乙组同学只用一对果蝇进行杂交,结果两组同学均达成了

实验目的。

甲组同学是用多对灰色果蝇进行杂交,结果子代。

乙组同学所选果蝇表现型为,结果子代。

40.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小鼠制备的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单克隆抗体做成的“早早孕试剂盒”,检测早孕的准确率在90%

以上。

资料2:葡萄糖异构酶在工业上应用广泛,为提高其热稳定性,朱国萍等人在确定第138位甘氨酸为目标

氨基酸后,用有效方法以脯氨酸替代甘氨酸,结果其最适反应温度提高了10-12℃,使蛋白质空间结构更

具刚性。

资料3: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甘蔗生产国,但是甘蔗易受螟虫的侵害。2017年6月8日,巴西向世界宣布,

全球首款能抵抗螟虫的转基因甘蔗已培育成功,并且批准该品种进入市场。

资料4:大肠埃希菌,俗称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自来水一旦被它污染,就有可能

引发肠道传染病,甚至流行病。因此,必须对自来水进行严格的检测,以确保饮水安全。我国规定1000ml

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菌数不得超过3个。

(1)资料1中,在该"单抗”的生产过程中,将作为抗原对小鼠进行接种后,从脾脏中提

取B淋巴细胞,并设法将其与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再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选出融合的杂种细

胞,对该细胞还需进行,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符合需要的

。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有»

(2)资料2中提到的生物技术属于—工程的范畴。在该实例中,直接需要操作的(选填"肽

链结构"、"蛋白质空间结构"、"基因结构

(3)资料3中获得转基因甘蔗的过程中,核心步骤是,为了避免目的基因和

运载体的自身连接成环和反向连接,应该采取的措施是用对目的基因和载体分别进

行切割。

(4)实验前应进行无菌处理。将漏斗、培养皿、三角瓶和镜子等进行灭菌。培养基进

行灭菌。为了鉴定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中应加入o在该培养基

上,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_________________色。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分析】

l^甲基绿和口比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毗罗红使RNA呈

现红色。利用甲基绿、毗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2、植物根

尖分生区可以进行旺盛的有丝分裂;3、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群落中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和种群密度;4、

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

【详解】

A、健那绿是染线粒体的活性染料,不能代替甲基绿用于观察DNA在细胞中分布,A错误;

B、大蒜根尖和洋葱根尖分生区都可以进行旺盛的有丝分裂,B正确;

C、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蒸储水不能代替层析液进行叶绿体色素的分离,C错误;

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群落中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和种群密度,D错误。

故选B。

2.B

【解析】

【分析】

1、突触的结构:

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

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突触前膜今突触后膜,轴突令树突或胞体)。神经递质一旦与突触

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会立即被相应的酶分解或者别移走到突触前膜内重新利用。

2、突触的结构如图所示:

/—|---------轴突

突触小体—慧舄内含递质)

—突触间隙突触

磕—------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

突触突触间隙(内有组织液)

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详解】

A、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属于生物膜,因此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特点,AjE确;

B、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运输至突触后膜为扩散作用,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会快速被相应的酶降解或回收到前膜内被再利用,C

正确;

D、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其中抑制性递质不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因此后膜上的

电位仍为静息电位,D正确。

故选B。

3.D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c6Hl2。6(葡萄糖);4[山(还原氢)+2C3H4。3(丙酮酸)+少量能量;场所细胞质基质中。

第二阶段2c3H(丙酮酸)+6H2O(水)^20[H](还原氢)+6C0K二氧化碳)+少量能量;场所:线粒体

基质中。

第三阶段24[H](还原氢)+602(氧气)212H2。(水)+大量能量;场所:线粒体内膜。

总反应式C6Hl2。6+6出。+6021682+12匕0+大量能量

2、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光能

a.水的光解:2H2。,4[H]+O

—:2

b.ATP的生成:ADP+Pi+光能]ATP。

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CO2的固定:CO2+C512c3

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酶、ATP、[H](CH20)+C5

【详解】

A、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水参加,光反应有光解水;光反应产生ATP,呼吸作用也会产生ATP,A正确;

B、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都需要多种酶的催化,B正确;

C、高浓度CO?会抑制有氧呼吸,有利于暗反应的进行,故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速率受C02浓度影响,C

正确;

D、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D错误。

故选D。

4.D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

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

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

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

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

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了细胞的分化,A错误;

B、端粒位于染色体(质)两端,颤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没有端粒,B错误;

C、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C错误;

D、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都有新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故选D»

5.D

【解析】

【分析】

1、突触分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

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详解】

A、图中a过程是基因的表达过程,需RNA聚合酶等并消耗ATP,A正确;

B、b物质和BDNF穿过突触前膜的方式都是胞吐,B正确;

C、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C正确;

D、由图可知,BDNF具有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D错误。

故选D«

6.A

【解析】

【分析】

该雄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精子,其中两个精子的基因型相同,另两个精子也相同,

但两组精子共同组成为雄果蝇的基因型;减数分裂过程中三对基因分别分离,但彼此自由组合进入到配子

中;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并且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组合方式一共有23=8种;三

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所控制的性状与性别无关。

【详解】

A、一个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两种基因型的精子,A正确;

B、减数分裂时这三对基因各自分离,独立进入不同的精子中,B错误;

C、形成配子的过程中,这三对染色体彼此分离和自由组合产生的组合一共有8种,C错误;

D、这三对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所控制性状与性别无关,D错误。

故选A。

7.C

【解析】

【分析】

该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喀陡脱氧核昔酸培养基中进行复制后,每个DNA均为】H3H的杂合链,故

产生的每个精子中的每条染色体上的每个DNA均为杂合链。

【详解】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20个四分体,A错误;

B、减数分裂形成的每个精子中含有20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的每个DNA均为杂合链,故每个DNA均

含力,B错误;

C、受精卵中来自精子的20条染色体上的DNA均为杂合链,来自卵细胞的20条染色体均不含山,受精卵

经过DNA复制后,只有20条染色体上的其中一条染色单体含有3乩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共有

80条染色体,其中含有3H标记的染色体有20条,C正确;

D、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每个子细胞中最多有20条染色体含3H标记,D错误。

故选C。

8.B

【解析】

【分析】

纯合子是指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AA或aa;其特点是纯合子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

状分离现象。

【详解】

A、纯合子是由基因型相同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上不含

等位基因,A正确;

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后代可能为杂合子,如AAxaaTAa,B错误;

C、由于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导致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正确;

D、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使DNA分子中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引起了DNA碱基序列的改

变,D正确。

故选B。

9.D

【解析】

【分析】

某种遗传病由X染色体上的b基因控制,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一对夫妇(XBXbxXBY)所生后代的基因型

应为XBXB、XBX\XBY,XbY,现生了一个患病男孩(XbXbY),说明发生了染色体变异,是母亲减数第二次

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含b基因的X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

【详解】

A、患病男孩同时患有单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病,A错误;

B、若患病男孩长大后有生育能力,产生的配子有Xbx-Y、X\XbY,比例为1:1:2:2,其中含Y精子

的比例理论上为1/2,B错误;

C、患病男孩的染色体异常是由于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两条X染色单体未分离导致的,C错误;

D、患病男孩的致病基因X11来自母亲,母亲的致病基因X11来自祖辈中的外祖父或外祖母,D正确。

故选Do

10.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抗体上带有细胞毒素,抗体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胞吞的方式把细胞毒素一并带

进靶细胞,引起靶细胞溶酶体膜的破裂,最后导致细胞凋亡。

【详解】

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不需要使用Taq酶,A错误;

B、抗体与细胞毒素结合增加了细胞毒素的定向性,细胞毒素的杀伤力并未改变,B错误;

C、细胞毒素杀伤肿瘤细胞没有特异性,能与肿瘤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是抗体,C错误;

D、溶酶体破裂使其中的蛋白酶等多种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加速肿瘤细胞凋亡,D正确。

故选D。

11.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细胞质基质和溶酶体腔的pH分别为7.0和5.0,说明细胞质基质的H*浓度小于溶酶体腔,又

4进入溶酶体需要能量,即H逆浓度梯度进入溶酶体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溶酶体内各水解酶的

最适pH应该在5.0左右,当溶酶体破裂后,水解酶释放到pH为7.0的细胞质基质中,活性会降低甚至失

活。

【详解】

溶酶体是具有生物膜的细胞器,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组成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溶酶体,如原核细

胞内不含有溶酶体,A错误;

如图所示,细胞质基质和溶酶体腔的pH分别为7.0和5.0,说明细胞质基质的4浓度小于溶酶体腔,又

4进入溶酶体需要能量,即H逆浓度梯度进入溶酶体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而水进入红细胞属于

自由扩散,B错误;

病原体入侵细胞,吞噬细胞将其包被后送至溶酶体,并与溶酶体融合从而水解病原体,吞噬细胞膜与溶酶

体膜发生膜融合的过程,体现了膜结构的特点一一膜的流动性,C正确;

由图可知,溶酶体内各水解酶的最适pH应该在5.0左右,当溶酶体破裂后,水解酶释放到pH为7.0的细

胞质基质中,活性会降低甚至失活,D错误。

故选C。

12.D

【解析】

【分析】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1、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

递给靶细胞。

2、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

结合。

3、相邻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

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详解】

A、醛留酮是一种小分子,其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不是在肾上腺皮质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A错误;

B、醛留酮是一种小分子、脂溶性激素,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

内受体结合没有体现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错误;

C、醛留酮-受体结合物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C错误;

D、由题意可知,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肾小管腔中Na卡的重吸收需要ATP供能,为主动运输,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通过对醛留酮的分析,考查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过程,关键是准确获取题干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解题。

13.D

【解析】

【分析】

受精作用是指在生物体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通常要融合在一起,才能发育成新个体。精子与

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在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

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

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详解】

A、甲、乙、丙中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均来自母方,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均来自父方,A错误;

B、图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精子"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形成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也可能是减

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B错误;

C、若C途径的精子来自同一次级精母细胞,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的话,丙细胞中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

完全相同,C错误;

D、无核的卵细胞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中只含1个染色体组,经过有丝分裂得到甲,甲含两个

染色体组,因此甲细胞形成的过程中曾发生有丝分裂异常,D正确。

故选D。

14.B

【解析】

【分析】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

3、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

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细胞代谢起催化作用,A错误;

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量是RNA,因此酶的合成需要模板mRNA或DNA,B正确;

C、酶是生物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道中会被分解,所以不能从食物中获得,只能在活细胞中合成,C错误;

D、分化后的不同组织细胞有一些酶是相同的,如呼吸酶、ATP合成酶等,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识记酶的本质和特性、明确酶催化的特点和酶促反应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5.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坐标的纵轴为“种群增长速率”,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如果坐标的纵轴改为“种

群中个体的数量”,则类似于课本中讲的"S"型增长曲线;t2和ts相当于"S”型曲线中的彳值,t4和t6相当

于"S”型曲线中的K值,此时对应的甲乙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值。

【详解】

A、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表示为S型曲线,A正确;

B、t3时,甲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为增长型,B错误;

C、t4和t6相当于"S”型曲线中的K值,t4和t6分别为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的时刻,C正确;

D、据图分析,t3时刻之前甲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大于乙种群,t2时刻差值最大;t3时刻之后,甲种群的种

群增大率小于乙种群,说明甲乙两个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为弱T强今弱,D正确;

故选B»

【点睛】

结合种群增长曲线分析题图。

16.A

【解析】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

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

A、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A正确;

B、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渗透,而组织液只能进入淋巴,淋巴只能进入血浆,B错误;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范围内,而不是保持不变,

C错误;

D、体内细胞的正常生活依赖于内环境,同时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特点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

判断各选项。

17.C

【解析】

【分析】

还原糖遇斐林试剂呈砖红色反应;脂肪遇苏丹m呈橘黄色;蛋白质遇双缩服试剂呈紫色。

【详解】

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需采用50-65C水浴加热的方式,通过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判断是否含有还

原糖;用双缩服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A错误;脂肪鉴定实验的步骤为:切取子叶薄片今染色少洗

去浮色今制片今观察,B错误;苏丹in染液可将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c正确;番茄的红色会影响还原糖

鉴定实验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D错误。故选C。

【点睛】

还原糖鉴定实验需要进行水浴加热,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不需要加热。

18.C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比较如表所示。

有氧呼吸乙醇发酵(无氧呼吸)乳酸发酵(无氧呼吸)

葡萄糖T丙酮酸+[H]+能量葡萄糖今丙酮酸+出]+能葡萄糖今丙酮酸+[H]+能量

(少)量(少)(少)

丙酮酸+”。>。)2+[用+能量

丙酮酸+[H]今COz+乙醇丙酮酸+[H]今乳酸

(少)

[川+。2-»心0+能量(多)

【详解】

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

B、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成水,B正确;

C、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或CO2和酒精,C错误;

D、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D正确。

故选C。

19.C

【解析】

【分析】

甲中DNA双链均为1%;乙种DNA一半为杂合链,一半双链均为1%;丙中DNA均为杂合链;丁中DNA

一半为杂合链,一半双链均为“N。

【详解】

15N标记的DNA转至14N的培养基培养,繁殖一代的产生的两个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含“N,另一条

链含"N,与丙符合,A错误;

B.1SN标记的DNA转至14N的培养基培养,繁殖两代会产生4个DNA分子,其中2个DNA分子是杂合链,

2个DNA双链均含“N,与丁符合,B错误;

B、由上分析可知,丁是分裂两代的结果,每20分钟繁殖一代,故出现丁的结果需要40分钟,C正确;

D、转入“N培养基中繁殖三代后所有的DNA均含“N,D错误。

故选C。

20.B

【解析】

【分析】

图示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相关生化反应,图中A表示氧气,B表示

NADPH,C表示ADP和Pi,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A、A是由水的光解产生的,是氧气,若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氧气会部分释放到空气中,A正

确;

、是由和和电子参与下形成的,为增加浓度会使的含量增多,消耗

BBNADP*H*NADPH,CO2C3NADPH

增多,故B的含量会暂时降低,B错误;

C、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的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消耗NADPH和ATP生成NADP*和C(ADP),用于

光反应合成NADPH和ATP,C正确;

D、该过程发生了光能到活跃化学能的转化,能量储存在B和ATP中,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意在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熟记

光反应及暗反应的场所及过程是解题关键。

21.B

【解析】

【分析】

1、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存在较多的部

名称合成部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