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枣庄生物七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山东省枣庄生物七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山东省枣庄生物七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山东省枣庄生物七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山东省枣庄生物七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山东省枣庄生物七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跳反射是一种简单的条件反射B.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C.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条件反射的形成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2.如图,从某人手臂静脉注射药物后,药物流经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依次为()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3.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下列有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看法或做法,正确的是()A.过期食物、药品和饮料要降价销售B.发霉变质的食物不能用来喂养禽畜C.老人、儿童应经常食用正规保健品D.购买非处方药都不用执业医师指导4.关于人类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的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人口数量越少,人口的素质就越高B.因为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C.控制人口增长可以更好地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圈D.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人类世世代代有可利用的各种资源5.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根本区别?A.自立行走B.语言文字交流C.使用工具D.大脑发育程度6.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如图表示不同人群每天摄入的食物比例,有关说明正确的是()A.水果、蔬菜只为人体提供水和无机盐两类营养B.粮谷类食物中含蛋白质较多C.肥胖患者应减少粮谷类及肉类的摄入量D.营养不良的原因是水果、蔬菜摄入量较粮谷类少7.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含有细胞核,能吞噬入侵的病菌B.②主要成分是水,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C.③数量最多,能运输氧气D.④在身体有炎症时数量会增加8.李浩在吃西瓜时把西瓜籽也吞进了肚子里,这粒瓜子在体内经过的一段旅程是()A.口腔→咽→肝脏→小肠→大肠→肛门B.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C.口腔→咽→喉→胃→小肠→大肠→肛门D.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9.对下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B.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C.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D.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10.如图是生殖过程简图,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①----精子 B.②----卵巢C.③----受精卵 D.④----分娩11.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①个体最小,能穿透血管壁B.②数量最多,能够吞噬病菌C.③的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D.①②③三种细胞中只有③没有细胞核12.下图中表示近视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图分别是()A.甲和丁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乙和丁13.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B.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C.古人类用火烤熟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D.从化石可以看出,少女露西可能采用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14.肾脏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A.肾小管 B.肾单位 C.肾小囊 D.肾小球15.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A.排尿B.排便C.呼出二氧化碳D.排汗16.当人喝醉酒时,会表现出呼吸急促、走路不稳、语无伦次的现象,调节此系列反应的相应的中枢分别位于A.脑干、小脑、大脑 B.小脑、大脑、脑干C.小脑、脑干、大脑 D.大脑、小脑、脑干17.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下列物质中,能被小肠直接吸收的一组是()A.酒精、淀粉和蛋白质 B.无机盐、水和脂肪C.葡萄糖、氨基酸和水 D.水、无机盐、维生素和麦芽糖18.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B.脑神经由脑发出,分布在头面部的感觉器官、皮肤和肌肉等处C.脊神经分布在躯千、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D.脑和脊髓由神经元组成,脑神经和脊神经不是由神经元组成的19.某人检查尿液时,发现尿中有蛋白质和红细胞,根据检查结果,估计病变的部位可能是()A.肾小管 B.肾小球 C.入球小动脉 D.出球小动脉20.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A.肺泡壁薄 B.肺泡数量多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以上三项都对21.甲是B型血,甲能给乙输血,但乙却不能给甲输血,则乙的血型是()A.O型 B.A型 C.B型 D.AB型22.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从手背“青筋”处注射,这种“青筋”是()A.动脉 B.肌肉 C.静脉 D.毛细血管23.人体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是()A.胃 B.小肠 C.大肠 D.消化道24.皮肤能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从免疫类型上看属于A.计划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自然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25.人在剧烈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心跳也随之加快,这种人体器官系统的相互协调作用主要靠A.运动系统的调节 B.神经系统的调节C.呼吸系统的调节 D.循环系统的调节26.人类这一物种是从哪里来的呢?达尔文等科学家通过不懈的努力给我们勾画出越来越清晰的轮廓。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相关知识叙述错误的是()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女娲B.我们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的主要证据是化石C.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环境变化→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发达→产生语言→生存能力增加,进入原始社会D.类人猿数量不断减少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加强有直接关系27.中耳内听小骨的作用是A.支持中耳 B.保护鼓膜C.传导和放大声波 D.平衡身体28.媒体时有中小学生溺水事件的报道.对溺水致呼吸、心跳停止者实施急救,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A.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B.做人工呼吸前,检查呼吸道内是否有污物C.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配合进行人工呼吸D.只需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无需进行人工呼吸29.蜥蜴的皮肤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A.爬行 B.自由活动 C.辅助呼吸 D.减少体内水分蒸发30.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A.胃 B.大肠 C.小肠 D.口腔31.小明生病发烧,一星期后体重减轻。这主要是由于体内贮有的()被大量消耗A.蛋白质B.糖类C.脂肪D.水32.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按顺序应当是A.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B.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D.鼻、喉、咽、支气管、气管、肺33.传染病的特征是()A.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死亡率高B.有传染性,但无关紧要C.有的有病原体,有的是由于身体差引起的D.都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4.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花生种子所含能量”的实验,他们测得,一粒花生种子充分燃烧后,锥形瓶中的50mL水从15℃升高到了35℃1mL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能),这粒花生种子实际所含的能量最可能()A.小于3150焦B.等于3150焦C.等于4200焦D.大于4200焦35.人体的以下生理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A.排粪B.排尿C.呼气D.排汗36.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血液不能流人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类疾病,脑卒中发生的原因之一是血管内血小板聚集引起血栓,引起血管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正常流入大脑。为研究替格瑞洛(一种药物名称)对脑卒中的预防效果,某科研小组选用5组(每组10只)大鼠进行了实验,对大鼠的处理和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别是否进行卒中处理处理方式48小时后检测血小板聚集率(%)A否注射10mL生理盐水50.82B是注射10mL生理盐水60.56C是注射10mL浓度为0.75%的替格瑞洛15.49D是注射10mL浓度为1.5%的替格瑞洛14.69E是.注射10mL浓度为3%的替格瑞洛11.52(1)A组大鼠不进行卒中处理,其目的是为了______。(2)每组选用10只小鼠而不用1只进行实验,其目的是为了______。(3)根据表中血小板聚集率的实验数据,科研小组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同时随着给药量的增加,大鼠患皮下出血的风险将______(填“增加”或“降低”或“不变”)。(4)小鼠口服替格瑞洛后,药物从消化系统进入到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脑部,最少要经过心脏______次。37.某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蝌蚪数量喂养食物(每天)实验结果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A组205克饲料+微量甲状腺激素4726B组20①597(1)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2)表中①为_____。(3)实验中A组和B组的蝌蚪的数量、大小及饲养条件等都必须保持相同,其目的是_____。(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5)如果该小组同学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再选择20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将其_____切除,其余条件应与_____(选填“A”或“B”)组相同38.科学探究你经常熬夜做作业吗?那么熬夜会不会影响第二天学习时的反应速度?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打算在暑假期间仿照课本用尺子“测定反应速度”的方法进行实验,手指捏住尺子的位置与尺子下端的距离越小,代表人的反应速度越快。他们初步制订计划如下:请一位同学连续在三个晚间的三个不同时间段开始入睡,第二天均在早晨6点30分起床,进行正常的学习和运动,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反应速度的测定。以上为第一轮实验,之后再重复两轮,计算出三轮实验中所得数据的平均值。每轮之间间隔三天,这三天之内保持充足睡眠。他们设计的记录表如下:睡眠充足睡眠较少|睡眠过少(22点以前入睡)|(23-24点入睡)|(凌晨1点以后入睡)第一轮测定(cm)|第二轮测定(cm)|第三轮测定(cm)平均值(cm)请分析回答:(1)实验中,当被测同学看到尺子下落时,立即用手指去捏尺子,这种反应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完成该反应的神经结构叫做_______。(2)该兴趣小组制订的计划尚不够严密,请你为他们提出改进建议(至少答出两点):_______(3)如果实验设计科学合理,根据你的生活经验,预期结果应是_______。(4)关于“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你还能提出哪些值得探究的问题呢______?(至少提出两个)39.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中国营养学会将我国成年人钙供给量定为0.8克/天,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的青少年对钙的需求量更高,但我国绝大多数人远未达到这个标准。据调查显示,我国95%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钙,北京、上海、内蒙古地区小学生钙的摄入量分别只有标准量的33%、55%和69%。可见,我国儿童缺钙的现象比较普遍。也比较严重。(1)在人体消化道中吸收钙的主要场所是_____,钙被吸收后进入_____。(2)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______,参与它消化的消化器官有______,它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_____;馒头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它的消化是从______开始的,它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_____。(3)儿童缺钙易患_______,对于缺钙儿童在服用钙片的同时,还要加服_______。(4)表为王刚同学某日的食谱。他这日摄入钙的总量为_____克。据表中数据分析。他若表现出缺钙症状,直接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教育部号召大力开展“豆奶工程”。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这项工程的主要意义是为人体补充___________和____。40.资料分析题目前,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与健康”等状况令人担忧,这些现象表现在:无机盐摄入量不足,导致贫血现象普遍存在;高糖高脂肪的食物过多摄入使肥胖儿童逐年增多;校园周边常年聚集流动摊点等。为改善青少年营养健康问题,国务院批准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1)贫血可能是因为无机盐中的_____摄入不足导致的,它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2)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也叫高能量食物,其中_____是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需要肝脏分泌的_____(不含消化酶)乳化后才能进行化学性消化。(3)学生饮用奶有利于中小学生发育和成长,主要还是因为牛奶中所含的_____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该物质可在_____内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内彻底消化分解为_____。(4)营养学家还指出,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比应为_____。A.3:4:3B.3:3:4C.4:3:3D.4:3:4

参考答案1、A【解题分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正确;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C正确;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D正确。2、B【解题分析】

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起于心脏,汇集中心脏,并且是同时进行的。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题目详解】血液循环的路线如下:图示中①、②、③、④分别为心脏的左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右心室,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右图。静脉注射药物,药物进入血液后首先参与体循环,通过上下腔静脉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然后再进行肺循环,通过肺静脉进入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即依次通过心脏的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②左心房、①左心室。故选B。【题目点拨】此题考查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及血液循环的有关知识。明确心脏的结构及血液循环过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B【解题分析】

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生产的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是关乎公民的生命和身体健康的大事,我们应当特别关注。药物包括处方药物和非处方药物。【题目详解】A.过期食物、药品和饮料对人体都有危害,不可销售,故A错误。B.残羹剩饭中含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合微生物的生存,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物质的腐败、变质,此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毒素,如果再用来喂养家禽家畜,就会引起动物中毒,影响其生长,甚至死亡,故B正确。C.是药三分毒,保健品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可经常食用,故C错误。D.非处方药适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简称OTC,在使用药物之前,应该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是药三分毒,所以购买非处方药有的也需要执业医师指导,故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食品安全的原则及药物的使用要求。4、A【解题分析】坚持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既有利于人口过快增长,又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但这不是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的理由,A错误;人口数量急剧膨胀,人类消耗的各种资料会越来越多,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发展产生的影响也会越大,为了保证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B正确;人口增长过快会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但是人口的适度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C正确;在认识和处理人口过快增长对生物圈的影响时,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恶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也是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D正确。

故选A。5、C【解题分析】

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工具。【题目详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A不符合题意;类人猿没有语言能力;人类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B不符合题意;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不仅会使用工具,还会制造工具,因此它们都能使用工具,C符合题意;人类与现代类人猿脑的发育程度不同,但不是根本区别,D不符合题意。【题目点拨】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类和类人猿的区别。6、C【解题分析】水果、蔬菜主要为人体提供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营养,A不符合题意;

蛋白质主要从瘦肉、鱼、奶、蛋、豆类和谷类等食物中获得;而粮谷类食物中含的淀粉比较多,B不符合题意;

从图形可知,肥胖患者的饮食中粮谷类和肉类的摄入量较正常人偏多。各占44%和15%,粮谷类含较多的淀粉,在体内转化成糖,肉类含较多的脂肪,多吃易导致肥胖。因此,肥胖患者应减少粮类谷及肉类的摄入量,C符合题意;

人体需要的水果蔬菜和粮谷类的量是不一样的,在同一层面,不能单纯比较,D不符合题意。7、D【解题分析】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为每立方厘米5000-9000个;血小板无细胞核,正常人的血小板含量为10-30万/立方厘米,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图中①是白细胞,②是血浆,③是红细胞,④是血小板。【题目详解】①为白细胞,含有细胞核,个体最大,数量最少,能穿透血管壁,能够吞噬病菌,数量高于正常值时,可能是身体有炎症,故A正确;②为血浆,主要成分是水,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故B正确;③为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故C正确;④为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D。【题目点拨】知道血细胞中三种细胞的数量关系和三种血细胞的特点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8、B【解题分析】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题目详解】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李浩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它的旅行路线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故选B。【题目点拨】此题考查人体消化道的组成,意在考查学生对消化道的认识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食物的消化的过程。9、B【解题分析】

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病原体等异物称为抗原。【题目详解】A、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A正确;B、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相应的病毒消灭,而不是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B错误;C、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该免疫细胞会产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C正确;D、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D正确。所以答案选择B。【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抗原和抗体的特点以及免疫的类型。10、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精子和卵细胞相结合的过程叫作受精,图中①是精子,②是卵巢,③是受精卵,④是受精。考点:精子和卵细胞,受精。11、C【解题分析】①是血小板,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不能穿透血管壁;②是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③是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三种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12、B【解题分析】

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方,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戴凸透镜进行矫正。【题目详解】甲光线汇聚在视网膜前方,因此表示近视眼,乙光线汇聚在视网膜后方,表示远视眼;丙表示近视眼的矫正,丁表示远视眼的矫正。因此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方法的是甲和丙。故选:B。【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近、远视眼的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13、B【解题分析】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题目详解】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A正确;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森林大量消失,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B错误;古人类能够用火,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C正确;露西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宽,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D正确。【题目点拨】解答此题要全面掌握人类起源的有关知识。14、B【解题分析】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球是一个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又汇集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连肾小管,肾小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由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如图所示:【题目详解】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脏是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的,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肾小体又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虑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所以人体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故选B。【题目点拨】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和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虑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都是重要的考点15、B【解题分析】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据此解答。【题目详解】排泄是指人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如水、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排食物残渣属于排遗,不属于排泄(排便)。故选B【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排泄的概念、途径。16、A【解题分析】

维持平衡、协调运动是小脑的功能,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则依赖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脑干中有呼吸中枢。【题目详解】语无伦次与语言中枢有关,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故语无伦次与大脑有关;小脑有维持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走路不稳即与小脑的麻醉有关;呼吸急促与呼吸中枢有关,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故呼吸急促与脑干有关。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人脑的高级功能,正确区分脑的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受损时的症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C【解题分析】

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题目详解】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被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吸收;甘油和脂肪酸主要被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麦芽糖是大分子的营养物质,不能被小肠直接吸收,C正确。【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18、D【解题分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题目详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故A正确;由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面部的感觉器官、皮肤和肌肉等处,故B正确;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故C正确;神经元的细胞体大都分布在脑和脊髓,神经纤维大都分布在脑神经和脊神经,故D错误。故选D。【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19、B【解题分析】

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形成尿液。【题目详解】由分析知道:正常人的尿液中是不含蛋白质和血细胞的,只有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时,蛋白质和血细胞才会进入肾小囊中,而肾小管对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进行重吸收,这些物质就会随尿液排出。因此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的肾炎病人,可能是肾小球发生了病变。故选:B。【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尿液的形成过程。20、D【解题分析】肺是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目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D正确。21、D【解题分析】

输血关系如图:【题目详解】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不能输给其他血型的人,只能输个自己,且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甲是B型血,甲可以给乙输血,但乙却不能给甲输血,则乙应该是AB型血。故选D。22、C【解题分析】

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据此解答。【题目详解】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故A错误;肌肉最外面的膜属于结缔组织膜,肌腹主要是由长纺锤状的肌肉细胞构成的,属于肌肉组织,内外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故B错误;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所以,当绑扎人体上臂后,由于静脉血管的功能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而前臂被绑住了,血液无法从手臂运回心脏,于是就在手臂上出现了一条条的“青筋”,这些“青筋”实际上是鼓起的静脉血管,故C正确;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故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据此解答。23、B【解题分析】小肠的长度长、内表面积大,同时含有多种消化酶,因此,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故选B。24、D【解题分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这种免疫能力是人一出生就有的,人人都有,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5、B【解题分析】

人在剧烈运动时,消耗的能量和氧气增加,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儿茶酚胺激素。能让人呼吸加快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促进糖原分解并升高血糖,促进脂肪分解,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据此解答。【题目详解】人在剧烈运动时,消耗的能量和氧气增加,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儿茶酚胺激素。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促进糖原分解并升高血糖,促进脂肪分解,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因此,各器官系统的相互协调主要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完成的。故选B。【题目点拨】掌握神经系统和激素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26、A【解题分析】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森林大量消失,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题目详解】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A错误;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B正确;由于环境的变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而且逐渐能够直立行走,上肢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工具,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产生了语言,生存能力增加,进入原始社会,C正确;人类开发类人猿生活的森林,获得木材、耕地,类人猿因缺少生存空间而数量日益减少,D正确。【题目点拨】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要重点掌握。27、C【解题分析】

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如图:【题目详解】耳朵的结构包括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鼓)、内耳(半规管、耳蜗)。听觉的形成路线为: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接受刺激,产生震动)→听小骨(能把鼓膜的振动传给内耳,传导过程还像放大器一样,把声音信号放大十倍,所以即使很轻微的声音人们也能听到)→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产生神经冲动)→听觉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故选C。【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听觉的形成过程。28、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存在时,我们一般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施救;当人体能自主呼吸,但心跳停止时,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来帮助其恢复心跳;当人即停止呼吸,同时心跳也停止时,我们应该紧急实施人工呼吸的同时实施胸外心脏挤压.因此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除了尽快拨打急救电话,还应采取人工呼吸实施抢救.考点:急救的方法;人工呼吸.29、D【解题分析】

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1)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①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②用肺呼吸;③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2)常见的爬行动物:蜥蜴、龟、鳖、蛇、鳄;(3)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①鳖可以食用,鳖甲可以入药。②毒蛇会伤人,但蛇毒能治病;③变色龙能捕食危害林木的昆虫。【题目详解】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保持水分,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陆生。【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爬行动物保持水分的结构的特点。30、C【解题分析】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题目详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故选:C。【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1、C【解题分析】

细胞内含糖类、脂肪、蛋白质、水、维生素、无机盐等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题目详解】人体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食物中的糖类供给。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能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细胞的修复以及更新有重要作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题干中,小明生病发烧,一星期后体重减轻,消耗了大量体能,致使贮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故体重明显下降。故选C。【题目点拨】此题考查营养物质的功能。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营养物质的功能特点。32、C【解题分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题目详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如图:

从图中看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按顺序应当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33、D【解题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4、D【解题分析】1mL水每升高1℃需吸收4.2焦热能,根据热量公式Q=cm△T。花生仁燃烧释放的能量═4.2×50×(35-15)═4200(焦)。一粒花生种子充分燃烧后,锥形瓶中的50mL水从15℃升高到了35℃1mL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能),这粒花生种子实际所含的能量最可能大于4200焦,因为在测定的过程中可能读数,燃烧是否充分等都可能造成散热,引起误差。故选D。35、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故选A。考点: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36、形成对照避免偶然性结论是:在一定的替格瑞洛浓度范围内,替格瑞洛浓度越高,血小板的凝集率越低,替格瑞洛对脑卒中有预防效果。增加2【解题分析】

(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题目详解】(1)实验设计中需要增加空白对照组。凡是不加处理因素的组,为空白对照组。A组大鼠不进行卒中处理,其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照。(2)每组选用10只小鼠而不用1只进行实验,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1只小鼠做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选用10只小鼠做实验、可以减少误差。(3)结论是:在一定的替格瑞洛浓度范围内,替格瑞洛浓度越高,血小板的凝集率越低,替格瑞洛对脑卒中有预防效果。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替格瑞洛会影响血小板的凝集率,随着给药量的增加,血小板的凝集率越来越低,大鼠患皮下出血的风险将增加。(4)口服替格瑞洛,小肠吸收来的替格瑞洛被运至脑部利用,具体路线是:吸收的替格瑞洛由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脑部毛细血管网→组织细胞,由循环路线可知,血液两次经过心脏。【题目点拨】掌握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血液循环路径是本题解题关键。37、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吗5克饲料(或5克饲料+等量清水)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甲状腺激素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甲状腺B【解题分析】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要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应以甲状腺激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本题通过探究实验考查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首先明确的是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题目详解】(1)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吗?

(2)、(3)设置对照实验的关键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看出实验结果与变量的对应性,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实验中A缸和B缸的水量、蝌蚪的数量及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相同,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A组中放入了甲状腺激素,为实验组;B组中没有加入甲状腺激素,为对照组。因此表中①为5克饲料(或5克饲料+等量清水)。

(4)根据实验现象观察结果A缸蝌蚪比B缸蝌蚪发育快,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5)如果该小组同学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实验方案设计:再选择20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将其甲状腺切除,其余条件应与B组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题目点拨】理解掌握科学探究过程是解此题的关键。科学探究是生物学习、考试的重点。38、反射反射弧应该找多名学生,分别测不同学生的反应速度;休息时间应该选择在相同的时间睡眠时间充足,反应速度快;睡眠时间较少,反应时间较快;睡眠时间过少,反应时间最慢人的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吗?人的反应速度与测试的尺子长度有关吗【解题分析】

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题目详解】(1)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