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14世纪初开始,欧洲出现了收集古代希腊、罗马抄本的热潮,学者寻找湮没的古书抄本、雇人抄写、进行校勘:富商和权贵也资助学者和艺术家创作,展现新的文化品味,这一复古活动的本质是()A.复兴希腊罗马文化 B.宣扬天主教文化 C.弘扬拜占庭文化 D.宣传资产阶级文化2.(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出:“欧洲的殖民扩张,使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逐渐形成了新的全球性视野。”这句话主要强调新航路的开辟()A.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推动了世界观念的形成 C.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3.(2分)美国历史的发展经历了种种坎坷。如图所示是美国某一阶段的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关于美国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动力F1是受法国大革命影响 B.图中阻力F2是英国的殖民统治 C.图中a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D.图中c处是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4.(2分)1785年,律师阿戴尔为工厂主阿克莱特辩护时说:“工艺各部门中最有用的发明并不是关在书房里的专务理论的哲学家们的创作,而是通晓使用技术方法的、从实践中得知什么构成其探讨课题的灵巧的工匠的创作。”据此可知当时()A.民众重视发明创作 B.创新源于生产实践 C.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D.启蒙思想影响有限5.(2分)对于如图示意图的解读,正确的是()A.表明工业革命推动阶级矛盾的缓和 B.阐明巴黎公社是工业革命的必然产物 C.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D.反映了无产阶级政权成功建立的过程6.(2分)1868年3月,日本政府宣布“破除旧有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这表明日本迫切需要()A.加强幕府统治应对危机 B.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 C.利用美国扶植进行变革 D.全面改革发展军国主义7.(2分)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比重,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这些影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由这段材料可以分析出俄国资产阶级革命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A.资金问题 B.劳动力问题 C.技术问题 D.市场问题8.(2分)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这样的评价:“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A.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B.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觉醒 C.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D.彻底结束了列强瓜分世界的历史9.(2分)“当一方的战争目的是正义的,另一方的战争目的就必然是不正义的。但这种原理并不是不可逆的,即战争的一方是不正义的并不能说明对方就是正义的,因为有可能战争的双方都是不正义的。”下列战争性质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美国的独立战争 B.美国的南北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10.(2分)对如图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主题解读最准确的是()A.殖民体系的瓦解 B.世界格局的演变 C.资本主义的发展 D.霸权主义的衰败11.(2分)如图是某同学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组图片编写的简短解说词,其中准确的是()A.日军占领沈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B.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担起了反抗民族敌人的历史重任 C.从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 D.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日本投降仪式,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12.(2分)美国政府“1933﹣1937年,拨款120亿美元进行公共工程建设,吸收了几百万失业大军,新建了740万英亩的国有林区,近20万英亩的国有公园……”这一系列的做法是()A.整顿金融体系 B.推行“以工代赈” C.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3.(2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德两军逐街逐屋反复争夺。苏军24名战士坚守一幢大楼,顶住了德军一个师在58天内的反复冲击,守住了大楼。这印证了()A.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 B.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 C.反法西斯国家开始走向联合 D.苏军武器装备优于德军14.(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的混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欧洲人“绝对迫切需要”的是()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消除战争积怨,走向联合15.(2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作为当前人类发展阶段的重要趋势,其发展进程存在不平衡和矛盾的现象。”下列关于世界多极化“重要趋势”的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B.新的世界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C.联合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D.摆脱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二、非选择题16.(9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早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都鲜明的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人的伟大和卓越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的笔下得到最崇高的颂扬:“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材料二: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摘自马世力《世界史纲》材料三:我们已经习惯了一种自18世纪以来以西方霸权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法国、英国、美国,让世界伟大三百年,法国是思想文化,英国是工业,美国是战争。我们习惯了这种伟大,它让我们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掌控着绝对的支配权。但事情正在起变化,有些危机来自我们西方国家自身的错误,而有些则来自新兴国家的挑战。——摘编自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讲话(1)材料一中“新的时代精神”是指什么?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导致两者产生的共同根源是什么?(2)根据材料三,请回答:发生在18世纪的“法国是文化,英国是工业,美国是战争”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3)综上所述,概括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17.(11分)战争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世界格局风云变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8年11月结束的这场战争持续了4年3个多月,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欧洲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19世纪以来欧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卷》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三年,轴心国把控着局面。1942年底,随着苏联人的胜利,转折点开始出现……1945年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甲板上,举行了正式的投降仪式。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结束了。——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两次世界大战基本情况比较表项目名称历时参战国卷入人口死亡人数一战4年多30多个约15亿1000余万二战6年多60多个约20亿5000余万——根据百度词条整理材料四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与合作……但意识形态的对抗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的出现。——摘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的影响。指出为确定战后欧洲的秩序,战胜国召开国际会议的名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苏联人的胜利,转折点开始出现”是指哪场战役?1945年9月日本投降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3)根据材料三,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指出冷战开始的标志,并根据所给材料分析冷战开始的原因。18.(8分)科技改变人类社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次革命可以使人们乘坐轮船以更快的速度跨越海洋,乘坐火车进行长途旅行,还为生活在欧美地区成百上千万的人带去了高质量的服装、各种家居用品和娱乐活动。在此之前,这些是他们不敢想的。——摘编自[英]安德鲁•玛尔《世界史》材料二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就在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达到高潮的时候,西方正酝酿着又一次技术革命……——摘自杨德才主编《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材料三电的发明和应用,打开了解放生产力的大门,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与第一次技术革命截然不同,第二次技术革命完全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直接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科学通过先进的技术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从而为工业开辟空前广阔的领域和提供空前的发展速度。——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革命”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砸开“中国的大门”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技术革命与第一次技术革命相比有什么显著特点?(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科技改变人类社会的看法。三、综合题19.(2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大约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某中学九年级历史研学社围绕“世界近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展开讨论,形成了以下四种观点:请任选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参与研讨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至少写两个论源;条理清楚;结构完整)2023-2024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14世纪初开始,欧洲出现了收集古代希腊、罗马抄本的热潮,学者寻找湮没的古书抄本、雇人抄写、进行校勘:富商和权贵也资助学者和艺术家创作,展现新的文化品味,这一复古活动的本质是()A.复兴希腊罗马文化 B.宣扬天主教文化 C.弘扬拜占庭文化 D.宣传资产阶级文化【解答】A.文艺复兴时期,复兴希腊罗马文化只是形式,本质还是宣扬资产阶级文化,排除。B.文艺复兴反对天主教文化,排除。C.拜占庭保留了大量古希腊古罗马的典籍,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但文艺复兴没有弘扬拜占庭文化,排除。D.根据题干材料中的“14世纪”“收集古代希腊、罗马抄本”“展现新的文化品味”等内容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其实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宣传资产阶级文化的新文化运动,符合题意。故选:D。2.(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出:“欧洲的殖民扩张,使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逐渐形成了新的全球性视野。”这句话主要强调新航路的开辟()A.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推动了世界观念的形成 C.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解答】据“欧洲的殖民扩张,使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逐渐形成了新的全球性视野。”可知,这句话主要强调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观念的形成,B项正确;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AD项;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世界观的形成,早期殖民掠夺使世界市场形成,除C项。故选:B。3.(2分)美国历史的发展经历了种种坎坷。如图所示是美国某一阶段的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关于美国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动力F1是受法国大革命影响 B.图中阻力F2是英国的殖民统治 C.图中a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D.图中c处是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解答】美国独立战争前,资本主义出现发展,但遇到了图中的第一个阻力F2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故B表述正确;图中动力F1是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法国大革命是受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因果关系错误,表述错误,排除A;图中a处的战役是来克星顿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此处不是萨拉托加战役,表述错误,排除C;图中c处是萨拉托加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不是《独立宣言》的发表,表述错误,排除D。故选:B。4.(2分)1785年,律师阿戴尔为工厂主阿克莱特辩护时说:“工艺各部门中最有用的发明并不是关在书房里的专务理论的哲学家们的创作,而是通晓使用技术方法的、从实践中得知什么构成其探讨课题的灵巧的工匠的创作。”据此可知当时()A.民众重视发明创作 B.创新源于生产实践 C.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D.启蒙思想影响有限【解答】据材料“工艺各部门中最有用的发明并不是关在书房里的专务理论的哲学家们的创作,而是通晓使用技术方法的、从实践中得知什么构成其探讨课题的灵巧的工匠的创作”,可知工艺各部门中最有用的发明是工匠的创作,说明当时的创新来源于生产实践,B项正确;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民众对发明的重视度,并且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民众对发明创造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该时期科学技术创新的来源,没有强调科技对生产力的影响,排除C项;启蒙运动强调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等,材料涉及的是发明来源于实践,与启蒙运动无关,排除D项。故选:B。5.(2分)对于如图示意图的解读,正确的是()A.表明工业革命推动阶级矛盾的缓和 B.阐明巴黎公社是工业革命的必然产物 C.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D.反映了无产阶级政权成功建立的过程【解答】A.工业革命导致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排除A。B.巴黎公社的发生具有偶然性,不是工业革命的必然产物,排除B。C.根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工人运动为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巴黎公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C项正确。D.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最终失败了,排除D。故选:C。6.(2分)1868年3月,日本政府宣布“破除旧有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这表明日本迫切需要()A.加强幕府统治应对危机 B.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 C.利用美国扶植进行变革 D.全面改革发展军国主义【解答】日本明治维新是在推翻幕府统治的基础上进行的,故A项错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实行“文明开化”。依据材料“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可知,日本通过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故B项正确;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并不是在美国扶持下进行,故C项错误;发展军国主义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D排除。故选:B。7.(2分)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比重,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这些影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由这段材料可以分析出俄国资产阶级革命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A.资金问题 B.劳动力问题 C.技术问题 D.市场问题【解答】从题干可以得出,19世纪30年代起,俄国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增多,交通运输业也有较大发展,对外贸易增加了一倍,但从事工业生产的劳动者中近40%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农奴,他们没有动积极性,生产效率极低,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缺少劳动力,落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以亚历山大二世决定进行改革,B符合题意。资金问题、技术问题、市场问题和材料要求不符合,ACD排除。故选:B。8.(2分)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这样的评价:“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A.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B.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觉醒 C.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D.彻底结束了列强瓜分世界的历史【解答】“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体现了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意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觉醒,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觉醒,不能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排除AC;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了列强瓜分世界的历史,排除D。故选:B。9.(2分)“当一方的战争目的是正义的,另一方的战争目的就必然是不正义的。但这种原理并不是不可逆的,即战争的一方是不正义的并不能说明对方就是正义的,因为有可能战争的双方都是不正义的。”下列战争性质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美国的独立战争 B.美国的南北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解答】题干材料的观点是“战争的一方是不正义的并不能说明对方就是正义的,因为有可能战争的双方都是不正义的”,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故C符合题意;美国的独立战争对美国来说是正义的,对英国来说是非正义的,排除A;美国南北战争对北方来说是正义的,对南方来说是非正义的,排除B;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反法西斯国家来说是正义的,对法西斯国家来说是非正义的,排除D。故选:C。10.(2分)对如图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主题解读最准确的是()A.殖民体系的瓦解 B.世界格局的演变 C.资本主义的发展 D.霸权主义的衰败【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因此材料反映的是世界格局的演变,B项正确;ACD项无法体现,排除。故选:B。11.(2分)如图是某同学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组图片编写的简短解说词,其中准确的是()A.日军占领沈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B.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担起了反抗民族敌人的历史重任 C.从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 D.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日本投降仪式,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解答】根据所学分析图片可知,图一中的“(1931年)日军占领沈阳”反映的是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图二中的“(1945年)……日本投降”反映了1945年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投降的历史,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故C符合题意;日军侵占沈阳是九一八事变,排除A;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担起了反抗民族敌人的历史重任,但图片内容没有展示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作用,排除B;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欧洲战事的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排除D。故选:C。12.(2分)美国政府“1933﹣1937年,拨款120亿美元进行公共工程建设,吸收了几百万失业大军,新建了740万英亩的国有林区,近20万英亩的国有公园……”这一系列的做法是()A.整顿金融体系 B.推行“以工代赈” C.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解答】推罗斯福新政时期,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推行“以工代赈”。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推行“以工代赈”,不是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排除ACD。故选:B。13.(2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德两军逐街逐屋反复争夺。苏军24名战士坚守一幢大楼,顶住了德军一个师在58天内的反复冲击,守住了大楼。这印证了()A.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 B.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 C.反法西斯国家开始走向联合 D.苏军武器装备优于德军【解答】根据材料“……苏军24名战士坚守一幢大楼,顶住了德军一个师在58天内的反复冲击,守住了大楼”可知,题干说明斯大林格勒战役进行的十分惨烈,体现出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B项正确;1944年6月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反法西斯国家开始走向联合,排除C项;材料体现出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惨烈,无法得出苏军武器装备优于德军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14.(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的混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欧洲人“绝对迫切需要”的是()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消除战争积怨,走向联合【解答】据题干“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它们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故D符合题意;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题干强调的是欧洲的联合,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无关,排除B;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时间不符,排除C。故选:D。15.(2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作为当前人类发展阶段的重要趋势,其发展进程存在不平衡和矛盾的现象。”下列关于世界多极化“重要趋势”的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B.新的世界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C.联合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D.摆脱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答】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故A正确;如今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新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形成,排除B;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世界多极化“重要趋势”无关,排除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是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排除D。故选:A。二、非选择题16.(9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早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都鲜明的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人的伟大和卓越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的笔下得到最崇高的颂扬:“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材料二: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摘自马世力《世界史纲》材料三:我们已经习惯了一种自18世纪以来以西方霸权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法国、英国、美国,让世界伟大三百年,法国是思想文化,英国是工业,美国是战争。我们习惯了这种伟大,它让我们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掌控着绝对的支配权。但事情正在起变化,有些危机来自我们西方国家自身的错误,而有些则来自新兴国家的挑战。——摘编自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讲话(1)材料一中“新的时代精神”是指什么?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导致两者产生的共同根源是什么?(2)根据材料三,请回答:发生在18世纪的“法国是文化,英国是工业,美国是战争”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3)综上所述,概括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解答】(1)根据材料“人的伟大和卓越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的笔下得到最崇高的颂扬”可知,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根据材料“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推动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结合所学知识,导致两者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2)根据材料“18世纪”“法国是文化,英国是工业,美国是战争”及所学知识,法国的文化是启蒙运动,英国的是工业革命,美国的是独立战争。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国王路易十五实施的加重税收等措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思想家猛烈抨击法国的封建制度,称之为“旧制度”。他们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率先从英国开展,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标志美国诞生。1783年,英国最终承认美国独立。(3)总结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思想的解放、制度的变革、资产阶级革命、殖民扩张、法律文件的颁布。故答案为:(1)人文主义精神;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2)法国的文化是启蒙运动,英国的是工业革命,美国的是独立战争。(3)思想的解放、制度的变革、资产阶级革命、殖民扩张、法律文件的颁布。17.(11分)战争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世界格局风云变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8年11月结束的这场战争持续了4年3个多月,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欧洲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19世纪以来欧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卷》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三年,轴心国把控着局面。1942年底,随着苏联人的胜利,转折点开始出现……1945年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甲板上,举行了正式的投降仪式。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结束了。——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两次世界大战基本情况比较表项目名称历时参战国卷入人口死亡人数一战4年多30多个约15亿1000余万二战6年多60多个约20亿5000余万——根据百度词条整理材料四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与合作……但意识形态的对抗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的出现。——摘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的影响。指出为确定战后欧洲的秩序,战胜国召开国际会议的名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苏联人的胜利,转折点开始出现”是指哪场战役?1945年9月日本投降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3)根据材料三,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指出冷战开始的标志,并根据所给材料分析冷战开始的原因。【解答】(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1918年11月结束的这场战争持续了4年3个多月,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欧洲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19世纪以来欧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可知,这场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它使欧洲的海外市场不断萎缩;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欧洲世界中心地位受到根本的动摇。为确定战后欧洲的秩序,1919年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形成了凡尔赛体系;1921﹣1922年战胜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华盛顿体系。(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苏联人的胜利,转折点开始出现”是指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爆发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1945年9月日本投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3)根据材料三“两次世界大战基本情况比较表”联系所学可知,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主要是都破坏了世界和平,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都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严重破坏了经济的发展等。(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根据材料四“但意识形态的对抗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的出现”可得出冷战开始的原因是意识形态的对抗和国家利益相悖。故答案为:(1)影响:使欧洲的海外市场不断萎缩;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欧洲世界中心地位受到根本的动摇。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2)斯大林格勒战役;1945年9月日本投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3)都破坏了世界和平,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都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严重破坏了经济的发展等。(4)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原因:美苏两国之间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相悖。18.(8分)科技改变人类社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次革命可以使人们乘坐轮船以更快的速度跨越海洋,乘坐火车进行长途旅行,还为生活在欧美地区成百上千万的人带去了高质量的服装、各种家居用品和娱乐活动。在此之前,这些是他们不敢想的。——摘编自[英]安德鲁•玛尔《世界史》材料二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就在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达到高潮的时候,西方正酝酿着又一次技术革命……——摘自杨德才主编《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材料三电的发明和应用,打开了解放生产力的大门,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与第一次技术革命截然不同,第二次技术革命完全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直接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科学通过先进的技术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从而为工业开辟空前广阔的领域和提供空前的发展速度。——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革命”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砸开“中国的大门”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技术革命与第一次技术革命相比有什么显著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