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生物七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生物七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生物七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生物七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生物七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生物七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下列关于汗腺的叙述,错误的是()A.汗腺分布于人的全身皮肤 B.汗腺可排出部分尿素C.汗腺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D.汗腺是内分泌腺2.眼球里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A.角膜 B.巩膜 C.晶状体 D.视网膜3.下列血细胞与其功能相对应中,正确的一组是()A.白细胞——止血和加速凝血 B.血小板——吞噬病菌C.红细胞——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D.红细胞——吞噬病菌4.计划免疫的原理是()A.疫苗接种到健康人的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B.预防接种能消灭体内所有的病菌C.预防接种能增强人的抵抗力D.预防接种能提高人的兴奋性5.如图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除了唾液外,胰液、肠液也能消化淀粉B.这四个装置的先后顺序是B→D→C→AC.C是将1、2号试管进行水溶加热,加热的温度应调为37℃D.实验结果是: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6.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 B.反射弧 C.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7.使小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适当方法是()A.只喂食物,不给铃声 B.只给铃声而不随即喂食C.先给铃声,随即喂食物 D.先喂食物,随即给铃声8.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物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质、大脑皮质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质、视网膜9.某肾病患者的尿量比正常人增大数倍,该病人肾脏病变的部位可能是()A.肾小球 B.肾小体 C.肾小管 D.肾小囊10.关于青春期的叙述,以下哪项不是青春期可能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A.睡梦中有时出现遗精的现象 B.学习期间常常出现近视C.月经初潮周期不规律 D.月经期间身体出现不适11.下面人体反射活动的实例中,不属于复杂反射的是()A.池塘里的草鱼每到定时喂食时间,自动游到池塘边的喂食点B.小狗听到主人的呼喊,从远处奔跑过来C.人感觉到鼻子不舒服,立刻就打喷嚏D.人听到身后有汽车喇叭声,自然向路边走去12.以下现象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望梅止渴现象

B.老马识途现象

C.听到铃声,同学走进教室

D.寒冷使人打哆嗦13.下列不属于森林生态价值的是(

)A.保护土壤和涵养水源B.调节气候和制造氧气C.净化空气和消除噪声D.侵占人类生存空间14.某学生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炖排骨、麻辣豆腐。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你认为加上哪种食物后这份食谱就会变得更为合理()A.炒青菜B.牛奶C.红烧肉D.炒鸡丁15.下列各项生命活动中,属于反射活动的是()A.用煤火取暖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B.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C.草履虫纷纷逃避食盐的刺激 D.向日葵的花盘总朝向太阳转动16.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的三类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甲是动脉血管;乙是静脉血管;丙是毛细血管B.甲管壁较同级的乙管壁厚,弹性较同级的乙管壁大C.血液流经丙后,某些物质含量会发生改变D.若甲、乙都是参与肺循环的血管,则甲中流的是动脉血17.如果长时间看电视、使用电脑、玩游戏机,或读书写字时光线太弱、躺在床上看书等,都会使眼过度紧张和疲劳,引发近视眼,导致眼球发生的变化是()A.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 B.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C.晶状体浑浊 D.视网膜发炎18.体检时,急性肾炎患者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其病变发生在A.肾小球B.肾小管C.肾小囊D.膀胱19.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呼吸道黏膜能黏住空气中细菌 B.体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吞噬细菌和病毒C.注射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 D.唾液中的杀菌物质能杀菌20.人的听觉和视觉分别形成在()A.耳蜗和大脑皮层 B.大脑皮层和大脑皮层C.大脑皮层和视网膜 D.耳蜗和视网膜21.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的1500米长跑比赛中,发令枪响后,运动员立即生龙活虎,奋勇争先。这种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做()A.反射 B.感受器 C.反射弧 D.神经中枢22.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是A.大脑、小脑、脑干 B.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C.脑和脊髓 D.脑神经和脊神经23.“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低碳生活”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下列行为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 B.禁止焚烧秸秆.利用秸秆生产沼气C.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D.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24.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无()A.脊柱 B.体毛 C.鳃 D.肌肉25.人的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交替过程。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状态是()A.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 B.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C.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 D.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26.在学习了人体的呼吸后,小明为了让爸爸更直观地意识到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危害,特地做了一个模拟吸烟的模型(如图)。他用到的材料有塑料瓶和吸管等。将香烟插入吸管后点燃,多次挤压塑料瓶,模拟吸烟的过程;香烟燃尽后取下烟蒂,取出吸管,观察吸管和塑料瓶的污染程度。(1)在所选材料中,模拟呼吸道的是______,模拟肺的是______。(2)挤压塑料瓶时,瓶内气压_____(填“升高”或“降低”),模拟的是____(填“呼气”或“吸气”)过程,(3)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受烟熏的吸管和塑料瓶的颜色明显加深,这是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附着在内壁上导致的。同时,善于观察的小明还意外地发现了放在一旁的湿纸巾颜色也有所加深。对此,你想对在公共场所抽烟的烟民说:______。27.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A、B、C代表不同的系统,D1、D2、D5代表生理活动,D2、D3代表相关气体.请据图回答:(1)食物中的淀粉在A的______内被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经过D1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人体心脏的______(2)D3进入循环系统后血液变为颜色鲜红的______血.(3)健康成年人每天排出的尿液约有1.5升,比原尿少了许多,主要是因为肾小管D5______作用.28.某医院急救室中有一位0型血的病人急需输血,他可以输入的血型是____29.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相关结构,请分析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物质血浆肾小囊腔内液体输尿管内液体甲0.030.032.00乙7.000.000.00丙0.100.100.00(1)①是_____,内流动脉血;④是_____,与③⑤共同构成肾单位。(2)与①中液体相比,③中液体不含______和血细胞;与①中液体相比,⑦内液体成分中氧气、营养物质和_____明显减少。(3)上表为血浆、肾小囊腔内和输尿管内液体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浓度(单位:克/100毫升)。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丙分别是_____A.尿素、葡萄糖、蛋白质B.葡萄糖、尿素、蛋白质C.尿素、蛋白质、葡萄糖D.蛋白质、葡萄糖、尿素(4)若某人肾脏功能正常,而尿液中却含有较多葡萄糖,则可能是______分泌不足引起的。30.认真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这是长生生物自2017年11月份被发现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规定后不到一年,再曝疫苗质量问题。这次疫苗问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恐慌。资料二:2018年8月13日、14日,云南省相继发生两次5.0级地震,地震发生之后,在政府的组织和救援者的帮助下,当地灾民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保护水源,食物煮熟后食用,消灭蚊虫,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1)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从免疫角度看,接种的疫苗相当于______,这种免疫过程属于______(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2)构成传染病在灾区流行的三个环节分别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______。(3)上述资料中提到的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3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其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一)查阅资料资料1: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资料2: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下表)项目组别ABCDE加无污染河水的量(mL)10001000100010001000加7号废旧电池的数量(节)不加1222加满江红的量(g)不加不加不加1530放同种生长状况一致的金鱼数量(条)11111金鱼存活的平均时间(d)1553810(1)表中A和B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探究满江红能否净化被废旧电池污染的水质,则应选择C、D或______进行对照实验。(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则体现生物既能_______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参考答案1、D【解题分析】

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分泌部位于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内,由盘曲成团的细管构成.汗腺的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血液经过时,血液中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进入汗腺形成汗液。皮肤的主要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题目详解】汗腺和血管能够调节体温,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这是由于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汗腺。所以皮肤内能调节体温的主要结构是血管和汗腺。表皮内没有血管,皮脂腺有分泌皮脂的作用。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故选D。【题目点拨】汗腺的结构和功能。2、D【解题分析】

人体的感觉通过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获取,带有附属器官的感受器叫做感觉器官,眼是人的视觉器官,这与眼球的结构有关。【题目详解】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因此具有感光细胞的膜是视网膜。【题目点拨】眼球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图示掌握。3、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组成,血红蛋白的特点是在氧含量高时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时与氧分离,主要功能是是运输氧气;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细菌和防御保护;血小板具有凝血和止血的作用。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血细胞的组成及功能。4、A【解题分析】

预防接种能预防疾病的原理是疫苗接种到健康人的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题目详解】计划免疫即接种疫苗。疫苗是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相当于抗原,接种到健康人的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获得免疫力,当再次接触这种病原体时,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迅速消灭病原体而不会发病。所以计划免疫的原理是疫苗接种到健康人的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故选:A。【题目点拨】了解疫苗的相关知识,掌握接种疫苗产生免疫力的原理,结合题意,即可正确答题。5、D【解题分析】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题目详解】除了唾液外,小肠中含有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也能消化淀粉,A正确;

图示中的A、B、C、D是“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B表示向1、2号试管中各注入2ml浆糊;D表示向1号试管加入2ml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唾液;C表示对实验装置进行恒温水浴;A表示向1、2号试管中各滴加两滴碘液,观察现象。因此,这四个装置的先后顺序是B→D→C→A,B正确;

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酶在最适温度范围内活性最强,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降低酶的催化效率;唾液淀粉酶在体温下活性最强,因此水浴加热的温度应该是37℃,C正确;

淀粉遇碘变蓝色,实验中常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因此图中D表示向1、2号试管中加入的都是碘液;2号试管中含有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1号试管中没有唾液,淀粉没有变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D错误。【题目点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6、A【解题分析】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题目详解】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故选A。【题目点拨】此题考查反射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7、C【解题分析】

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据此答题。【题目详解】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使小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过程是:每次喂狗以前先摇一次铃,如此重复多次。过一段时间,只要一摇铃,即使不喂食物,狗也会分泌大量的唾液,这样就建立了“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所以使小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适当方法是先给铃声,随即喂食物。故选:C。【题目点拨】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动物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8、C【解题分析】

眼球的结构是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题目详解】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形成物像的部位是视网膜,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故选C。【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9、C【解题分析】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分析解答。【题目详解】肾小球的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一个人一天可以形成150L原尿,可排出的尿却只有1.5L左右,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问题,原尿中大部分水不能重吸收回血液,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尿液中的水分就会就会大大增加,导致病人的尿液比正常人量多而且稀薄,每天的排尿次数和尿量都比正常人多。【题目点拨】尿量增加的主要成分是水,是由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减弱导致的。10、B【解题分析】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据此解答。【题目详解】睡梦中有时出现遗精的现象是男性青春期的正常生理现象,A不符合题意;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近视;近视往往是用眼不卫生造成的,所以学习期间常常出现近视不是青春期的表现,B符合题意;女性青春期出现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月经初潮多在青春发育期出现,一般年龄为12-18周岁。极少数早于10岁或迟于18岁才来月经。在月经初潮后的半年或一年,月经没有规律,以后会正常,C不符合题意;月经期间身体出现不适感,是青春期可能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D不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掌握了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1、C【解题分析】考点: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分析: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解答:ABD、池塘里的草鱼每到定时喂食时间,自动游到池塘边的喂食点、小狗听到主人的呼喊,从远处奔跑过来、人听到身后有汽车喇叭声,自然想路边走去,都是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C、人感动鼻子不舒服,立即就会打喷嚏,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神经中枢在不在大脑皮层,因此属于简单反射。故选:C12、D【解题分析】

(1)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题目详解】望梅止渴现象、老马识途现象、听到铃声,同学走进教室,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ABC错误;寒冷使人打哆嗦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D正确。【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13、D【解题分析】森林的树木根深叶茂,可以保护土壤和涵养水源,A正确;森林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调节了气候;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氧气,B正确;森林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灰尘和二氧化碳等,净化了空气;森林的树干、树叶等对还能够消除噪音的作用,C正确;森林是地球之肺,没有的植物我们人类也将无法生存。D错误。14、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米饭主要提供淀粉类,清炖排骨和麻辣豆腐主要提供蛋白质类,此食谱中无蔬果类,会导致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因此应再添加上蔬果类。可见A符合题意。考点:主要合理营养。15、B【解题分析】

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题目详解】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用煤火取暖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不属于反射,属于中毒现象;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属于反射;草履虫纷纷逃避食盐的刺激,向日葵的花盘总朝向太阳转动属于应激性。故选B。【题目点拨】知道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的反应16、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图甲血液的流动方向由主干流向分支可以看出甲是动脉血管,管壁较厚、弹性大;图乙血液的流动方向由分支流向主干可以看出乙是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小;图丙毛细血管成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A不符合题意;甲动脉血管,管壁较厚、弹性大;乙是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小,B不符合题意;由于丙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所以血液流经此处,血液的成分将发生变化,C不符合题意;若甲,乙都是参与肺循环的血管,由肺循环的路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经过肺部毛细血管的物质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则甲为肺动脉,里面流动的是静脉血,乙是肺静脉,里面流的是动脉血,D符合题意。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17、A【解题分析】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凸度过大,物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戴凸透镜进行矫正。【题目详解】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晶状体曲度过大,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理解近视眼的成像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8、A【解题分析】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急性肾炎患者的尿中出现了蛋白质和红细胞,其病变发生在肾小球。

点睛: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19、C【解题分析】

(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图: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题目详解】呼吸道黏膜能黏住空气中细菌,属于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体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吞噬细菌和病毒,属于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B不符合题意;注射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属于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C符合题意;唾液中的杀菌物质能杀菌,属于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D不符合题意。【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20、B【解题分析】

(1)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题目详解】A、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能够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不能产生听觉,A错误。B、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中形成的,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形成的,B正确。C、视网膜上有视觉感受器,接受刺激能够产生神经冲动,不能形成视觉,C错误。

D、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能够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不能形成听觉;视网膜上有视觉感受器,接受刺激能够产生神经冲动,不能形成视觉,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21、A【解题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有神经系统的参与,否则不是,如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没有神经系统的参与,就不属于反射,是应激性。22、B【解题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故选B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名师点睛】神经系统的组成: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23、A【解题分析】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题目详解】A、使用一次性木筷.尽管方便又卫生,但是使用一次性木筷会消耗大量的木材,造成树木的砍伐,这样就不会对二氧化碳进行消耗,故此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B、禁止焚烧秸秆.利用秸秆生产沼气,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C、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风能、水能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其主要特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环保无污染;火力发电主要燃烧煤,不但污染空气,还产生很多废弃物.故此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题目点拨】倡导低碳生活,从身边小事做起。24、A【解题分析】

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题目详解】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故选A。25、C【解题分析】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1)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2)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下降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题目详解】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因此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是收缩的。【题目点拨】理解呼吸运动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26、吸管塑料瓶升高呼气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等致癌物的焦油,吸烟会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严重时可导致肺癌【解题分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观图可知:塑料瓶模拟肺,吸管模拟呼吸道。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观图可知:吸管模拟呼吸道,塑料瓶模拟肺。(2)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肺内压低于外界气压,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挤压塑料瓶时,瓶内的气压会升高,模拟了呼气过程。(3)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等致癌物的焦油,吸烟会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严重时可导致肺癌。【题目点拨】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呼气和吸气,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本题解题关键。27、小肠右心房动脉重吸收【解题分析】

图中A是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泌尿系统,D1代表营养物质的吸收,D2表示二氧化碳,D3表示氧气,D4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虑过作用,D5肾小管的重吸收。【题目详解】(1)淀粉在口腔里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被消化为葡萄糖,进入下腔静脉,最终进入右心房。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2)D3表示氧气,氧气进入血液后,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人体代谢废物由血液运输到肾脏,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99%的原尿(主要是水和葡萄糖、无机盐)会被重吸收,最终原尿仅有1%(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正常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每天排出的尿液约1.5升,主要是因为D5肾小管的重吸收。【题目点拨】通过淀粉把消化系统、呼吸作用、循环系统、尿的形成等知识综合起来考查,要把基础知识学牢固,才能熟练的解答此题。28、O型血【解题分析】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要慢而少,如果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题目详解】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输血的原则。29、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大分子蛋白质尿素C胰岛素【解题分析】

(1)肾单位的结构如下图:图中的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③是肾小囊,④是肾小球,⑤是肾小管,⑥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⑦是肾静脉。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题目详解】(1)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结构和功能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因此,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里面流的都是动脉血。肾单位由图中的④肾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