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泰州市智堡实验学校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泰州市智堡实验学校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泰州市智堡实验学校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泰州市智堡实验学校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泰州市智堡实验学校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泰州市智堡实验学校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与鳜鱼相比,桃树缺少的生命结构层次是()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2.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吃酸杏时分泌唾液B.碰到烫手的物体时缩回手C.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回头D.有风吹到眼睛时闭上眼睛3.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个视野中看到数量最多的是()。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细菌4.有人说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对于污染物能够回收再利用B.污染物的利用能产生经济效益C.污染物的利用能改善生态环境D.所有的污染物都是能利用的资源5.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成分变化是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②二氧化碳含量减少③氧气含量增加④氧气含量减少⑤水分增加⑥水分减少A.②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④⑥6.在呼吸的过程中,气体交换主要发生在()A.咽 B.气管 C.肺 D.喉7.下列反射中,属于人所特有的是()A.吃到梅子,分泌唾液 B.看到梅子,分泌唾液C.谈到梅子,分泌唾液 D.闻到梅子,分泌唾液8.皮肤、肺和肾脏都具有的功能是()A.调节体温B.排出废物C.气体交换D.释放能量9.中医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指的是号脉,这里的脉是()A.经络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10.能辨别酸甜苦咸的器官是()A.舌 B.鼻 C.眼 D.耳11.“人的皮肤每天都会出汗,汗液有咸味”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以下哪一特征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具有生长和繁殖现象12.肾小囊和肾小管末端中的液体分别是A.血浆和尿液 B.原尿和血浆 C.血浆和原尿 D.原尿和尿液13.下列关于人体内营养物质叙述不正确的是A.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B.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C.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D.中老年人缺少含钙的无机盐易患骨质疏松症14.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是肝脏,分泌胆汁,患肝炎的病人会影响脂肪的消化 B.②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C.③是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D.⑤是大肠,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15.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A.鼻腔和气管 B.气管和肺C.呼吸道和肺 D.气管和支气管16.贫血患者常常表现精神萎靡、食欲缺乏、心烦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主要原因是()A.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B.血液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C.血液中白细胞过少,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D.血液中血小板过少,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17.在古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变化是()A.造山运动活跃,山脉隆起B.气候变化加剧,出现冰川C.森林毁灭,草原稀疏D.四肢行走变为两足直立行走18.调节心跳、呼吸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神经系统的()A.大脑皮层B.脑干C.脊髓D.脑神经19.我们的鼻腔吸进的空气和口腔吃进的食物,进入人体后的共有通道是()A.口腔B.咽C.喉D.食道20.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的交换依赖于() A.呼吸作用 B.呼吸运动 C.气体的扩散作用 D.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21.外来物种入侵会威胁到本地物种的生存,这是因为()A.外来物种没有天敌 B.气候适宜外来物种生长C.外来物种的繁殖力都很强 D.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争夺空间和食物22.下列关于人在吸气时膈肌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膈肌舒张,膈顶下降 B.膈肌舒张,膈顶上升C.膈肌收缩,膈顶上升 D.膈肌收缩,膈顶下降23.素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农田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荒漠生态系统2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主席在大会上强调要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的是()A.禁止工厂将大量的烟雾直接排到大气中B.多用一次性餐具,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C.倡导少开车多步行,大力发展和使用新能源汽车D.加快研究快速降解塑料用品的方法,减少“白色污染”25.下列关于营养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B.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C.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D.维生素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26.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问题:(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葡萄糖蛋白质无机盐尿素红细胞白细胞样本A——1.62.0——样本B0.1—0.720.03——样本C—++1.61.5——(1)原尿是样本_____,因为其中含有_____。(2)正常的尿液是样本_____,因为其中只含有_____。(3)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_____,因为其中含有_____。27.现有18岁的小张去体检,下面是他的验血报告,请根据血报告回答:编号项目结果参考值H506谷丙转氨酶70﹣40U/LH301总胆固醇3.81﹣6.45mmol/LH302甘油三酯0.810.56﹣1.7mmol/LH101葡萄糖8.53.8﹣6.1mmol/L(1)请你从报告中找出不正常的项目指标是_____,偏_____(高/低),你判断他可能患了_____病,为治疗此病,可为病人注射_____,其作用是_____.(2)以下哪些疾病和小张的疾病一样,是因激素分泌失衡导致的疾病_____A.呆小症和腮腺炎B.高血压和巨人症C.侏儒症和甲亢D.心脏病和高血脂(3)小张所患的病有低龄化的趋势,其发病原因除了和家族史遗传有一定关系外,还与_____有密切的关系.28.下表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注:“-”表示极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单位g/mL),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葡萄糖蛋白质无机盐尿素红细胞白细胞样本1--1.601.50--样本20.1-0.750.03--样本3-++1.601.50++(1)表中正常人的尿液是样本_____。(2)原尿是样本____,因为其中含有____。(3)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____,因为其中含有_____。29.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小明因腹部剧烈疼痛去看医生,医生用手按压小明腹部的各个部位,并问他是否疼痛后,初步诊断他可能患了急性阑尾炎。为了进一步确诊,医生让他去做血常规化验,化验结果帮助医生确定了他的诊断。(1)医生是通过按压小明腹部哪一部位的情况来初步判断他得了急性阑尾炎的?为什么?________(2)医生主要是根据血常规中的哪一项结果的异常来确诊的?____________30.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HIV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从而引发感染或形成肿瘤等,致使全身器官衰竭、死亡。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艾滋病病毒(HIV)从传染病角度考虑,它属于_____。(2)艾滋病主要通过母婴垂直感染、危险性行为、血液感染(输血感染、共用针头感染)等途径传播,从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分析,这都属于_____。将艾滋病患者进行隔离、集中治疗,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3)“由于HIV的侵犯与破坏,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人体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______和黏膜。(4)目前还没有临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艾滋病流行环节中的_____。(5)人们常用注射疫苗来预防传染病,2017年我国已成功研发出安全的宫颈癌疫苗,并陆续为全国各地适合的人群接种,从免疫学角度讲,注射的宫颈癌疫苗被称为_____,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3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21世纪以来,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危害全世界人民健康的公敌之一。经世界国际肾脏病学会与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确定为世界肾脏日。为何肾病需要一个全球性的纪念日?有关专业人士解释说,除了因为肾脏在人体物质代谢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之外,还因为至今为止人类在治疗肾病上还未找到很好的办法。资料二下面是某患者的尿液检查结果(“+”数目表示超量的多少)和人体形成尿液的结构模式图。资料三1844年,德国生理学家C.Ludwig对尿液的形成作出假设,认为肾小球的作用可能是过滤,滤出液应与血浆一样,只是没有蛋白质。1920年,A.N.Richards用蛙等动物做实验获得成功,他用玻璃微管插入蛙的肾脏,取出液体分析,结果与C.Ludwig的预期一致,从而证明了过滤假说是正确的。资料四肾衰患者只能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方法延续生命,严重者会导致尿毒症,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及早诊断,积极预防是非常必要的。另外,高血压病是慢性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高血压,也可以预防肾衰的发生。(1)从资料二可以看出,这个病人尿液中的______、蛋白质、_____、白细胞四项指标是不正常的。(2)根据资料三的信息,对照资料二中人体形成尿液的结构模式图,你认为,验证肾小球过滤假说实验成功的关键是玻璃微管应插到[_____]_____。在尿液形成过程中,正常人的血液流经至此形成原尿。原尿流经[_____]_____时,其中全部的______,大部分的水,部分的______,被重吸收回血液,剩下的物质形成了尿液。(3)透析的主要目的是除去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除透析之外,严重的尿毒症患者可能还要通过______的方式治疗。(4)由资料四可知,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预防肾病,请写出你对此方面的合理建议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1、D【解题分析】

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题目详解】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动物体有系统,植物体无系统)。即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所以与鳜鱼相比,桃树缺少的结构层次是系统。故选:D。【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2、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吃酸杏时分泌唾液、碰到烫手的物体时缩回手、有风吹到眼睛时闭上眼睛,都是生来就有的,其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而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回头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为条件反射.故选C考点: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3、B【解题分析】

血液中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题目详解】血液中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年人每立方毫米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男子为500万个左右,女子平均为420万个左右,在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目最多。故选:B。【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三种血细胞的数量关系。4、D【解题分析】

可回收垃圾是指能够回收再利用,既不污染环境又节约了资源的废弃物;不可回收垃圾是指不能再利用,但可以集中处理,减少环境污染的废弃物。【题目详解】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质,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技术,就能够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产生了经济效益。例如,对废污水中的重金属物质或者氮,磷等养份就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因此可以说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但并不是所有污染物都是能利用的资源。故D符合题意。【题目点拨】垃圾的回收再利用,不但可以防止环境污染,还可以节约资源,在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情况日益严峻的今天,对该知识点的考查频度也愈加增大了。5、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呼出的气体中,水分的含量也增加,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氮气没有什么变化,水蒸气的含量增加说明人体也排出了少量水分.氮气无变化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不需要氮气,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原因是气体在肺内发生了气体交换,肺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内,故正常环境中,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④氧气含量减少、⑤水分增加、温度升高。考点: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6、C【解题分析】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题目详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故选C。7、C【解题分析】

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人类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题目详解】吃梅子分泌唾液、看到梅子分泌唾液、闻到梅子的气味分泌唾液,都是有具体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在谈论梅子的时候也会分泌唾液,是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参与下,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C正确。【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8、B【解题分析】

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通过泌尿系统由肾脏排出尿液;通过呼吸系统由肺排出二氧化碳和水。据此解答。【题目详解】人体的皮肤主要有保护、防御功能,其次是排出汗液,还能调节体温;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呼吸能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在肾里能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可见,皮肤、肺和肾脏具有的共同功能是排出废物。故选B。【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皮肤、肺和肾脏各具有的作用,结合排泄的途径来分析。9、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脉搏和心率的跳动次数是一致的,切脉是在桡动脉处。考点:脉搏10、A【解题分析】【分析】味觉是由味觉感受器感受到的,味觉有甜、酸、苦、咸、辣、鲜、涩、麻、凉、金属味等十种重要味感,其中甜、酸、咸、苦四种是基本味感。舌上的味觉感受器能够感受酸、甜、苦、咸等化学物质的刺激。【题目详解】舌上的味觉感受器能够感受酸、甜、苦、咸等化学物质的刺激,A正确;鼻子能够闻到气味,属于嗅觉器官,B错误;眼睛看东西,属于视觉器官,C错误;耳是听觉器官,D错误。【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11、C【解题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题目详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人的皮肤每天都会出汗,汗液有咸味”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无机盐等废物的特征。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理解掌握生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12、D【解题分析】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的形成过程包括滤过、重吸收和分泌三个过程.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囊包绕在肾小球外面,与肾小管相连。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中流出的液体分别是血液、原尿、尿液。故选D。尿的形成和排出。【名师点睛】肾小囊内是原尿,肾小管是尿液。13、A【解题分析】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详解: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是水,A错误;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B正确;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C正确;中老年人缺少含钙的无机盐易患骨质疏松症,D正确。点睛:熟记六大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缺一不可。14、D【解题分析】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图中结构:①肝脏,②小肠,③胃,④胰腺,⑤大肠。【题目详解】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暂时贮存在胆囊中,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患肝炎的病人会影响脂肪的消化,A正确;②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可在小肠内被消化,它们的消化最终产物也都可被小肠吸收,B正确;③胃,能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C正确;⑤是大肠,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没有消化功能,D错误。【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和消化腺及其功能。15、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A只是部分呼吸道,错误;B呼吸道不完整,错误;C是呼吸系统的完整组成,正确;D只是部分呼吸道,错误,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意在考查考生认识呼吸系统的能力。16、A【解题分析】

红细胞是通过其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来运输氧气的。贫血患者是因为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其运输氧的能力差,影响体内正常生理活动,而出现了头昏、乏力等症状。所以贫血患者出现的头昏、乏力等症状,是由于贫血患者的血液输氧的能力差,影响体内正常生理活动造成的。【题目详解】A.贫血会使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进而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A符合题意;B.贫血是使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不是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B不符合题意;C.白细胞主要是起防御保护作用,与运输氧的能力无关,C不符合题意;D.血小板主要是止血和凝血作用,与运输氧的能力无关,D不符合题意;故选:A。【题目点拨】理解贫血的原因。17、D【解题分析】

人类起源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最关键的是直立行走。【题目详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到地面上生活,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因此说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历程中,最关键的是四肢行走变为两足直立行走。【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的意义。18、B【解题分析】

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题目详解】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灰质中,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如果这一部分中枢受到损伤,会立即引起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故选B。【题目点拨】考查了脊髓和脑的组成及功能,解答此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脑干的功能。19、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食物由消化道进入人体,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等。空气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所以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是咽。选项B符合题意。考点:此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以此考查学生联系不同章节知识的能力。20、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也就是肺泡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21、D【解题分析】

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题目详解】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它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又缺少天敌,迅速繁殖,争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阳光、水分、空气、养料等,危害本地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所以,在引入新生物资源时,一定要慎重,先考察、论证后再引入,D正确。【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入侵的危害预防。22、D【解题分析】

呼吸时胸廓扩张和收缩与肋骨间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有关。胸廓容积的变化还与膈的运动有关。【题目详解】吸气过程中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的顶部下降,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膈的顶部回升,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当人体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膈的顶部下降。故选:D【题目点拨】理解掌握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23、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A错误.B、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污染问题,B错误.C、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C正确.D、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降水极少,土壤贫瘠,荒漠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少,D错误.故选C.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24、B【解题分析】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题目详解】禁止工厂将大量的烟雾直接排到大气中,利于污染防治,A不符合题意;一次性餐具制作过程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不利于污染防治,B符合题意;倡导少开车多步行,大力发展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利于污染防治,C不符合题意;加快研究快速降解塑料用品的方法,减少“白色污染”,利于污染防治,D不符合题意。【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25、D【解题分析】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故A正确;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故B正确;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成分,儿童缺钙会患佝偻病,故C正确;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故D错误。故选D。点睛: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就会引起相应的疾病。解答此题的关键熟练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26、B葡萄糖A尿素C蛋白质【解题分析】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题目详解】(1)原尿中含有葡萄糖,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因此原尿是样本B,因为其中含有葡萄糖。(2)正常的尿液是样本A,因为其中只含有无机盐、尿素。(3)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由于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C,因为其中含有蛋白质。【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以及原尿和尿液的区别。27、葡萄糖高糖尿病胰岛素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或降低血糖)C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解题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激素的作用以及激素分泌异常症,可据此答题。【题目详解】(1)从表中可以看出,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只有葡萄糖的含量偏高,可以判断此人患了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因为胰岛素可以调节糖的代谢,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2)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巨人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甲亢是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腮腺炎是一种传染病,心脏病、高血脂和高血压主要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3)糖尿病一方面与人的遗传因素有关,还与人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题目点拨】学会看血常规化验单是解题基础。28、12葡萄糖3血细胞、蛋白质【解题分析】

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题目详解】(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原尿中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和蛋白质。因此,表中正常人的尿液是样本1。(2)血液中有血细胞和蛋白质,原尿中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有葡萄糖,而尿液中没有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因此,原尿是样本2,因为其中含有葡萄糖。(3)不正常尿液是样本是C,因为肾小球发炎使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异常,通透性增加,是本来不能虑过的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都能虑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而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而在尿液中出现了出现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因此,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C,因为其中含有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题目点拨】本题考查肾单位的结构、尿的形成和排出以及血浆、原尿与尿液的区别,难度一般。考查学生的识记、识图和理解与分析应用能力,要求较高。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尿的形成和排出、血浆、原尿与尿液的区别等是解答的关键。29、右下腹部(或腹部右下侧)。因为阑尾位于右下腹部(或腹部右下侧),用手按压此部位若明显疼痛(或疼痛难忍),则可判断小明可能得了急性阑尾炎医生主要通过血常规化验中白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值〔(4.5~10)×109个/L〕来判断他有炎症,从而确诊他患有急性阑尾炎【解题分析】

血液中的三种血细胞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白细胞具有防御疾病的作用;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红细胞过少或其中的血红蛋白过少时会患贫血,白细胞过多说明有炎症,血小板过少会止血困难。【题目详解】(1)阑尾是细长弯曲的盲管,位于人体腹部的右下方,属于医生用手按压此部位若明显疼痛(或疼痛难忍),则可判断小明可能得了急性阑尾炎。(2)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为每立方厘米5000-9000个,白细胞能做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防御病菌、免疫和清除坏死组织等。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因此医生主要通过血常规化验中白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值〔(4.5~10)×109个/L〕来判断他有炎症,从而确诊他患有急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