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而朝气蓬勃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盛唐气象是思想感情,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有人认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的,应该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如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具体描述黑暗面。作者究竟是带着更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不同的,这事实上正是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喜爱的正面的东西,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这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相敌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惊险变化,因此在性情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朗。《楚辞》比《国风》复杂得多、曲折得多,而唐诗与《国风》更为接近。这一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风格,正是盛唐诗歌所独有的。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五花马,千金袭,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我们如果以为“白发三千丈”“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愁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说愁多、愁长,也是形象的名句;然而这个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它说愁多、愁长,却说得那么可怜;它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也是典型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饱满的、蓬勃的,正因其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它夸大到“白发三千丈”时不觉得夸大,它细小到“一片冰心在玉壶”时不觉得细小;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也耀眼地说明了整个春天的世界。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它带来了如太阳一般丰富而健康的美学上的造诣,这就是历代向往的属于人民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中国古典诗歌造诣的理想,因为它鲜明、开朗、深入浅出;那飞动的形象、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情绪,使得思想性与艺术性在这里统一为丰富无尽的言说。这也就是传统上誉为“浑厚”的盛唐气象的风格。(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材料二:唐朝继隋之后,经过太宗贞观之治,加速了南北文化的交融。南朝的“文”装点了北朝的“质”,北朝的“质”充实了南朝的“文”,“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一种融合了南北文化之长、与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相适应的新文化达到了成熟的地步。盛唐气象正是这种富有深厚内涵的新文化的升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会,居住着许多外国的王侯、供职于唐朝的外国人、留学生、求法僧,外国的音乐家、舞蹈家、美术家,以及大量外来的商贾,至于外国的使臣更是络绎不绝。在宗教方面,佛教之外,伊斯兰教、袄教、景教和摩尼教也都得以流行。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交流也给盛唐社会注入新的气息。中外文化的交流,打开了盛唐人的眼界,开阔了他们的胸襟,这对气象的形成无疑起了积极作用。无法想象,在一个民生凋敝、战乱频仍、国家分裂的时代会有什么气象可言。关于盛唐经济繁荣的局面,文献不乏记载。“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元结《问进士》)“四方丰稔,百姓殷富……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郑綮《开天传信记》)从中宗神龙元年到玄宗天宝十四年,短短的五十年间,唐朝人口增幅达40%,人均粮食达到700斤。在安定的局面下,儒、释、道三教得以并用,思想界出现比较自由的气氛。在思想比较自由的气氛中,诗人们可以从各方面汲取营养。李白信道,杜甫尊儒,王维崇佛。他们的不同信仰,对于形成各自的诗歌风格起了重要的作用。唐朝实行抑制门阀士族的政策,以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与此同时,文化也从少数士族文人手中转移到中下层庶族文人手中。这批在唐朝建国后成长起来的新人,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比较了解社会的实际、政治的利弊和民生的疾苦。他们有抱负、有见识、有能力,敢于冲破旧的藩篱开拓新的局面。盛唐文化实际上主要是这批新人创造出来的,盛唐气象也就是这批新人的气象。(摘编自袁行霈《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气蓬勃作为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既是盛唐诗歌独有的艺术风格,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特征。B.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与尔同销万古愁”不仅仅在说愁之多、愁之长,更体现出形象的充沛饱满。C.在儒释道三教并行的唐代,诗人们可以多方面汲取营养,李白、杜甫、王维不同的诗风与其不同的信仰有关。D.作者认为,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多歌唱正面的东西,很少描述黑暗。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盛唐气象是与大唐帝国政治、经济、思想、外交、艺术等相适应的文化风貌特征,“浑厚”是其鲜明的风格。B.屈原带着光明的展望来歌唱,他的《离骚》表现出强烈的追求理想、追求光明的倾向,是盛唐气象的源头和先声。C.唐朝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文化新人诞生,门阀士族长期以来垄断政治的局面因此被打破。D.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会,许多外国人到中国来留学、供职、经商、求法、传教,盛唐气象因此形成。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盛唐气象”的一项是()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B.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C.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既天寒。(白居易《卖炭翁》)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4.材料一是如何增强论证说服力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5.假如你是青少年盛唐文化研究会的一名成员,请你为课题“盛唐气象的成因探析”写一份报告,请结合材料二列出提纲。〖答案〗1.D2.A3.C4.①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②语言表述严谨。如“这是不全面的”“不一定总是”“更为接近”“单从字面上看”等语句的使用。5.①南北文化、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对盛唐气象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②和平安定、经济繁荣的社会局面,为盛唐气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③自由开放的思想氛围,对盛唐诗人的诗歌风格形成起了重要作用。④抑制门阀士族政策的实行,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冲破旧的藩篱开拓新的局面,创造出盛唐文化。〖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D.“多歌唱正面的东西,很少描述黑暗”错误。原文是“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故选D。【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是盛唐气象的源头和先声”错误,无中生有。根据材料一,盛唐时代不同于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楚辞》与盛唐诗歌风格不同。C.因果倒置。“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文化新人诞生”是结果。D.“盛唐气象因此形成”以偏概全。根据材料二,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有“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思想自由”“打破门阀垄断”等多个方面。故选A。【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盛唐气象”特点是诗中的形象充沛、饱满、蓬勃、浑厚。C.体现卖炭翁的悲惨遭遇和矛盾心情,缺乏蓬勃朝气,不属于盛唐气象。故选C。【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材料一中,为论证“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举例“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具体描述黑暗面”;为论证盛唐气象“朝气蓬勃”“充沛饱满”,举例李白的《将进酒》,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并点出“盛唐气象是饱满的、蓬勃的,正因其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它夸大到‘白发三千丈’时不觉得夸大,它细小到‘一片冰心在玉壶’时不觉得细小”,大气象到小细节都通过举例论证,说明了盛唐气象的蓬勃饱满。“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惊险变化,因此在性情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朗”“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说愁多、愁长,也是形象的名句;然而这个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它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运用对比论证,论证了盛唐气象的时代因素和表现特征。多处引用诗句,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引用论证;“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也耀眼地说明了个春天的世界”“它带来了如太阳一般丰富而健康的美学上的造诣”等句子,是比喻论证。总之,运用多种论证方式,让论证更有说服力。其次,从语言上看,文章表述极为严谨,如“有人认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的”“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如果单从字面上看”等,不过于绝对,显得严谨客观,更富有说服力。【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从材料二第一段“一种融合了南北文化之长、与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相适应的新文化达到了成熟的地步。盛唐气象正是这种富有深厚内涵的新文化的升华”和第二段“中外文化的交流,打开了盛唐人的眼界,开阔了他们的胸襟,这对气象的形成无疑起了积极作用”可见,南北文化、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对盛唐气象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从“无法想象,在一个民生凋敝、战乱频仍、国家分裂的时代会有什么气象可言。关于盛唐经济繁荣的局面,文献不乏记载”可见,和平安定、经济繁荣的社会局面,为盛唐气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在安定局面下,儒、释、道三教得以并用,思想界出现比较自由的气氛……诗人们可以从各方面汲取营养……不同信仰,对于形成各自的诗歌风格起了重要的作用”可见,自由开放的思想氛围,对盛唐诗人的诗歌风格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从“唐朝实行抑制门阀士族的政策,以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他们有抱负、有见识、有能力,敢于冲破旧的藩篱开拓新的局面。盛唐文化实际上主要是这批新人创造出来的,盛唐气象也就是这批新人的气象”可见,抑制门阀士族政策的实行,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冲破旧的藩篱开拓新的局面,创造出盛唐文化。(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医马伯庸张竹君伸出右手,从布鞘里取出一把薄如柳叶的手术刀。五根修长的手指轻轻一握,便和刀柄上的波浪纹完全贴合。这个动作她已做过不知多少次了,几乎已成为一种本能。这把刀是她从夏葛女医学堂毕业时,院长富玛利亲自所赠,用来表彰其优异的成绩与勇气。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这把手术刀伴随着她从广东到上海,又从上海来了武昌,早已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每次握紧它,富玛利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叮嘱,总会浮现在张竹君的脑海里:“Dedicationisourspecialty。——奉献乃吾侪之任也。张竹君握紧了刀,看向眼前的伤员。这是个民军的伤兵,左肩中了一枪,子弹卡在了肩胛骨与锁骨之间,很简单的小手术。唯一的问题是,她太累了。此时已经是十一月的最后一天,汉阳失守的第三天。大量败兵拥入武昌城中,伤员数量激增,这让红十字会与赤十字会的医护人员疲于奔命。张竹君今天已经做了九台手术,这是第十台。她握着刀,明显感觉到有些眼花。张竹君从口袋里掏出一小瓶嗅盐,放在鼻下深吸一口。一股强烈的氨气味道像长矛一样刺入鼻腔,刺激得整个人一激灵。趁着这股劲,张竹君迅速拿起手术刀忙活起来。从手术一开始,病人便不住地颤抖,没办法,止痛药物在数天之前便已用罄,医师们只能靠一点点烧酒来做麻醉。为了让手术顺利进行,张竹君不得不找来方三响,让他用一双大手死死按住对方,以确保不会干扰手术。手术刀巧妙地避开肩胛背动脉,游走于肌肉与神经之间,不一时便剥出了弹头位置。张竹君暗自松了一口气,正准备放下刀换镊子将弹头夹出来,却不防一声惊雷般的爆炸从外面响起。这是来自清军的炮击,他们自从占领汉阳之后,拉了数门大炮到龟山上,每天居高临下朝武昌城里不断轰击。那个伤员正疼得死去活来,骤闻爆炸声,吓得迸出一股绝力,竟挣脱了方三响的压制,身体向前顶去。偏偏张竹君因为过于疲惫,注意力有些涣散,一下子被伤员撞歪了身体,手术刀“当啷”一声落在了地上。方三响急忙松开病人,要过去搀扶张校长,却发现她的右手血流如注,从虎口到手腕内侧被刀割出一条血口子。方三响见状大惊,这刀身上的血污尚没清洗,极容易造成感染。张竹君却先抬起左手,强忍剧痛道:“我的手不成了,先叫孙希来给病人做完手术。”自从武昌变成前线之后,红十字会和赤十字会不得不联起手来,在蛇山脚下的一处英商别墅内设立了临时医院。此时孙希、峨利生和其他几位红会医师就在不远处忙碌着,与这边只隔一道布帘。听到方三响的召唤,孙希急忙赶过来,也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他连忙接过手术,继续帮伤员拔弹头。方三响则把张竹君搀到旁边的藤椅上,抓起旁边的烧酒壶直接淋上去。红会储备的酒精一早便用尽了,只能靠当地酒坊捐的十几坛樊口春烧酒支撑。对酒徒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佳酿,至于消毒效果只能说是聊胜于无。这个刀口狭长而深,边缘平直,可见刀刃之锋锐。不幸中的万幸是,总算没伤到神经与肌腱,但短时间内绝不可能再执刀了。张竹君全程神色淡然,任凭方三响拿开水烫过的棉布条做包扎,半点仪态不失。直到姚英子也闻讯跑过来,从地上捡起手术刀,她才有些心疼地问道:“刀口有没有损伤?”姚英子举起刀刃端详片刻,摇摇头。张竹君这才松了一口气,抬起手掌,自嘲道:“我小时候听阿妈讲古,干将、莫邪铸剑十年不成,他们的女儿舍身跳下炉子才铸出神器,可见名剑须用血祭。这刀跟随我这么多年,到今天我才想起血祭,真是屈就它啦。”姚英子心疼道:“您快别讲话了——方三响,你包扎之前,敷抗毒粉了没有?”方三响两手一摊:“没有,硼酸早用光了,只有烧酒。”姚英子大急,伤口不敷硼酸,极容易导致化脓,怎么可以不敷?张竹君抬手劝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别责怪三响,要骂也是骂沈敦和。讲那么多大话,怎么物资却送不上来?”对于这种日常嘲讽,姚英子和方三响装作没听见,好说歹说把她哄去后屋休息。从后屋出来以后,姚英子小声抱怨道:“唉,张校长真是的,这个事情怎么好怪到沈会董头上,还不是因为军政府那些人乱来?”从汉阳撤退之后,战时总司令官黄兴主动请辞,宣布返回上海,再图北伐云云。结果没过两天,大都督黎元洪也离开武昌,跑到下游九十里外的葛店,如今城里只剩一个蒋翊武主持大局。这一系列变动,导致武昌城内人心惶惶。方三响归队之后一直郁郁寡欢,此时听到抱怨,眉宇间的郁结更深了。姚英子懊悔地拍了一下脑袋,正想着怎么转移话题,方三响却主动开口道:“今天军政府的公告说,江浙沪联军已占领了南京,整个江南尽归义军所有。英子,你不必气恼,各省援军正纷纷赶来,武昌只要自己多撑一撑,便不会垮掉。”(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对张竹君的手术刀描写详细,让读者意识到手术刀对医生的重要性,这与后文担心手术刀受损的情节相吻合。B.敷毒粉、硼酸等医药用品的描写,武昌、汉阳、黎元洪、黄兴等真实名字的呈现,表明本文实乃对真实历史的记录。C.文中直接引用了富玛利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叮嘱,英文原句真实呈现了人物忠于所学,翻译句又进行了强调。D.本文情节从张竹君医生做手术到她误伤自己,接着孙希前来救急,最后张医生伤无大碍,波澜起伏,扣人心弦。7.文末通过对话简述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医生责怪沈敦和只知说大话,未及时输送物资,主要是出于缺少物资的急切心理。B.姚英子认为物资匮乏另有原因,表明医疗人员对时局的认知不尽相同。C.战时总司令黄兴返回上海,大都督黎元洪离开武昌,证明军政府工作较为混乱。D.方三响分析了义军的作战形势,开导英子不必气恼,体现了武昌城内人心惶惶。8.本篇小说标题含义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大医”之“大”体现在何处。9.干将、莫邪铸剑十年不成,他们的女儿舍身跳下炉子才铸出神器,这是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本文将“名剑需用血来祭”与张医生手术中不小心划伤自己的情节联系在一起,这有着怎样的用意?谈谈你的理解。〖答案〗6.B7.D8.①“大医”有精湛的医术。张医生做手术时,手术刀巧妙地避开伤员的肩胛背动脉,游走在肌肉与神经之间,很快剥出弹头的位置,足见她医术精湛。②“大医”有崇高的医德。张医生一天做十台手术,疲惫时她用鼻子深吸嗅盐来刺激自己,继续投入工作,彰显了敬业奉献的精神。③“大医”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小说中医生跟士兵同赴战场,共克时艰,体现了为革命事业奋不顾身的家国情怀。9.①从人物上看,张医生以此传说缓和了紧张气氛,表现了她的乐观与宽厚。②从情节上看,引用此传说照应了上文“奉献乃吾侪之任也”的铮铮誓言。③从主题上看,作者以此传说表明革命成功必须付出代价,革命者必须奉献担当。④从表达效果上看,此传说丰富了小说内容,增添了文学色彩和悲壮气息。〖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表明本文实乃对真实历史的记录”错误,小说固然使用了真实的人名、地名等,但小说具有虚构性,所以运用这些真实的名字是为了增加真实性,并非表明是对真实历史的记录。故选B。【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D.“体现了武昌城内人心惶惶”错误,意在鼓励在场人们要看到胜利的希望。故选D。【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含义,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由“手术刀巧妙地避开肩胛背动脉,游走于肌肉与神经之间,不一时便剥出了弹头位置”分析可知,张医生做手术时,手术刀巧妙地避开伤员的肩胛背动脉,游走在肌肉与神经之间,很快剥出弹头的位置,足见她的医术精湛。“大医”的“大”体现在精湛的医术。由“张竹君今天已经做了九台手术,这是第十台。她握着刀,明显感觉到有些眼花”“张竹君从口袋里掏出一小瓶嗅盐,放在鼻下深吸一口。一股强烈的氨气味道像长矛一样刺入鼻腔,刺激得整个人一激灵。趁着这股劲,张竹君迅速拿起手术刀忙活起来”分析可知,张医生一天做十台手术,疲惫时她用鼻子深吸嗅盐来刺激自己,继续投入工作,彰显了敬业奉献的精神。“大医”的“大”体现在崇高的医德。由“此时已经是十一月的最后一天,汉阳失守的第三天。大量败兵拥入武昌城中,伤员数量激增,这让红十字会与赤十字会的医护人员疲于奔命”“自从武昌变成前线之后,红十字会和赤十字会不得不联起手来,在蛇山脚下的一处英商别墅内设立了临时医院。此时孙希、峨利生和其他几位红十字会医师就在不远处忙碌着,与这边只隔一道布帘”分析可知,小说中的医生跟士兵同赴战场,共克时艰,体现了为革命事业奋不顾身的家国情怀。“大医”的“大”体现在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小说重要情节作用的能力。由“血流如注,从虎口到手腕内侧被刀割出一条血口子”“这刀身上的血污尚没清洗,极容易造成感染”“至于消毒效果只能说是聊胜于无”“短时间内绝不可能再执刀了”等信息可知,当时张竹君受伤的情况很严重,其他的医生都为她担心,气氛很紧张;但受伤后的张竹君最关心的不是自己的伤口,而是“刀口有没有损伤”,并且还能用自嘲的口吻把自己划伤联系干将、莫邪女儿祭剑的传说,认为自己是“血祭”这把手术刀,这种带有玩笑的口吻缓和了当时紧张的氛围,同时也表现了她的乐观与宽厚。干将、莫邪铸剑十年不成,他们的女儿舍身跳下炉子才铸出神器,体现出的是一种奉献的精神,张竹君不顾自己的劳累为伤员手术,受伤后不考虑自己,等等,这些都体现出她的奉献精神,而上文提到“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这把手术刀伴随着她从广东到上海,又从上海来了武昌,早已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每次握紧它,富玛利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叮嘱,总会浮现在张竹君的脑海里:‘Dedicationisourspecialty.’——奉献乃吾侪之任也”,所以将名剑需用血来祭与张医生手术中不小心划伤自己的情节联系在一起照应了上文“奉献乃吾侪之任也”的铮铮誓言。由“我小时候听阿妈讲古,干将、莫邪铸剑十年不成,他们的女儿舍身跳下炉子才铸出神器,可见名剑须用血祭。这刀跟随我这么多年,到今天我才想起血祭,真是屈就它啦”以及当时武昌革命的背景可知,无论是铸剑成功,还是革命成功,都需要付出代价,所以作者以此传说,表明革命成功必须付出代价,革命者必须奉献、担当。最后此传说充实了小说的内容,增添了文学色彩和悲壮气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愤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畴,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勃往省,度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选自《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节)10.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都督大宴滕王阁A宿命其婿B作序C以夸客D因出纸笔E遍请客F莫敢当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尝”,译为“曾经”,与“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中的“尝”意义相同。B.“为僚吏共嫉”与“不拘于时”(《师说》>都是被动句。C.“易”,译为“更改”,与成语“不易之论”中的“易”意义不同。D.“耻”,意动用法,与“吾从而师之”(《师说》)中的“师”用法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王勃九岁那年,读到大儒颜师古注解的《汉书》,就作了一篇文章挑出它的错误。B.皇子们喜欢玩斗鸡游戏,王勃为此写了一篇檄文进行严厉批评,结果差点被杀。C.王勃才情过人,他写文章时有独特的方法,给世人留下了“腹稿”的典故。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对于其排位先后,杨炯不太认同。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2)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渡海溺水,悸而卒。14.简述王勃的创作过程。从中可见王勃怎样的性格特点?〖答案〗10.ADF11.C12.B13.(1)官府的奴才曹达犯了罪,藏在王勃的寓所,王勃害怕事情泄露,就杀了他。(2)(父亲)因为王勃(获罪),被降职为交址县令。王勃前去探望父亲,渡海时溺水,惊悸而死。14.王勃写文章时,起初并不精心思考,先磨墨数升,然后酣畅饮酒,拉过被子蒙脸躺下,等到酒醒,拿起笔就写完全篇。可见王勃爽朗洒脱、率性而为的性格特点。〖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都督在滕王阁大宴宾客,预先让他的女婿作序文以便在宾客前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没有人敢接受。“滕王阁”是“大宴”的后置状语,状语后A处断开;“以”连接“宿命其婿作序”和“夸客”,中间不能断开,其后D处断开;“客”是“请”宾语,“莫”是“敢当”的主语,在F处断开。故选ADF。【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句意:曾登上葛愦山远望。/我曾经整天地思考。B.正确。句意:被僚属共同嫉恨。/不被时俗限制。C.错误。都是“更改”之意。句意:不改一字。/不可更改的言论。D.正确。句意:以居于王后为耻。/我跟从他以之为师。故选C。【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王勃写《檄英王鸡文》是“戏”,即开玩笑,并非为了批评诸王,结果也不是差点被杀,而是被高宗愤怒斥责,赶出沛王府。故选B。【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抵罪”,犯罪;“匿”,躲藏;“所”,寓所、住处。(2)“左迁”,降职;“省”,探望;“悸”,惊悸。【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由原文“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可知,王勃写文章时,起初并不精心思考,先磨墨数升,然后酣畅饮酒,拉过被子蒙脸躺下,等到酒醒,拿起笔就写完全篇。可见王勃爽朗洒脱、率性而为的性格特点。参考译文:王勃,字子安,是绛州龙门人。六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九岁那年,读到了(大儒)颜师古注解的《汉书》,就写了《指瑕》来挑出它的错误。唐高宗麟德初年,官员刘祥道奉旨巡行关内,王勃给刘祥道写信,展示自己的才学。刘祥道上表给朝廷推荐王勃,王勃的对策成绩优秀。当时他还不满二十岁,就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职,多次献上精美的颂文给皇帝。皇子沛王听说了他的名气,就把王勃请到自己府中,担任修撰一职,编定《平台秘略》一书。书成以后,沛王对王勃更宠爱看重。当时,皇子们喜欢玩斗鸡游戏,王勃开玩笑写了一篇檄文声讨英王的斗鸡,高宗皇帝大怒道:“这将会让皇子们互相构陷。”把王勃轰出了王府。王勃被废黜以后,游历到四川剑南,曾登上葛愦山远望,感慨地怀念起诸葛亮的功绩,写下诗篇展露情怀。(王勃)听说虢州盛产草药,求托门路担任虢州参军,(便于研究医学)。他倚仗自己有才华,欺压作践同僚下属,被僚属共同嫉恨。官府的奴才曹达犯了罪,藏在王勃的寓所,王勃害怕事情泄露,就杀了他。事情被发觉本该判死罪,正赶上大赦,只免除了他的官职。他的父亲王福畴,由雍州司功参军,因为王勃(获罪),被降职为交趾县令。王勃前去探望父亲,渡海时溺水,惊悸而死。时年二十九岁。当年,王勃路过钟陵,上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宴宾客,预先让他的女婿作序文以便在宾客前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没有人敢接受。到王勃那里,王勃愉快地接过笔来,也不推辞。都督大怒,起身假装上厕所,派遣下属窥探他的文章随时汇报。汇报了一两次后,都督感觉王勃文章的语言越来越奇妙,就惊惶地说:“这真是个天才!”就请他把文章全部写完,宾主尽欢而散。王勃写文章时,起初并不精心思考,先磨墨数升,然后酣畅饮酒,拉过被子蒙脸躺下,等到酒醒,拿起笔就写完全篇,不改一字,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中写稿”。王勃还特别喜欢著书立说。当年,王勃的祖父王通,隋末住在白牛溪传授学业,门人很多。王通曾经从汉、魏写起终到晋朝作书一百二十篇,以接续古代的《尚书》,后来丢失书序,有目录无书的十篇,王勃补全缺漏遗失的内容,定为二十五篇。王勃曾说为人之子不能不懂医术,当时长安人曹元有秘术,王勃和他往来,完全掌握了其中精要。王勃曾经读《周易》,夜里做梦好像有人告诉他说:“《易》有太极,你要努力思考。”醒来后写了几篇名为《易发挥》的文章,写到《晋卦》,遇到生病停止。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因为文章而齐名天下。天下人称“王、杨、卢、骆”四杰。杨炯曾说:“我愧在卢前,以居于王后为耻。”当时的评议者也认为是这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访村老陆游强健如翁举世稀,夜深容我叩门扉。大儿叱犊戴星出,稚子捕鱼乘月归。骨肉团栾无远别,比邻假贷不相违。人间可羡惟农亩,又见秋灯照捣衣。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题,用夸张手法写村老之强健,他至夜深仍精神很好,可与诗人款谈。B.颔联叙事:村老长子勤于耕种,披星而出;幼子外出捕鱼,乘月而归。C.颈联上句承上,写村老一家骨肉团聚,无须远别;下句转写其与邻里的关系。D.全诗语言平易,情韵悠然,描绘了一幅温馨的乡村野老生活画卷。16.“村老”的生活有哪些可羡之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案〗15.A16.①“村老”年高体健,精神矍铄,无疾病之苦,令人羡慕。②“村老”儿子勤劳,骨肉团聚,无离别之痛,令人羡慕。③“村老”乐于助人,不吝假借,无邻里矛盾,令人羡慕。〖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A.“夸张手法”错误。首联写村老在深夜仍欢迎访客,可以与诗人交谈,表现出他的精神头很好,侧面反映出他身体好,所以写村老之强健是实写,没有用夸张。故选A。【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由首联“强健如翁举世稀”可知,村老在深夜仍欢迎访客,可以与诗人交谈,可见虽然年龄很大,但身体强健,精神头很好,没有疾病的痛苦,这是可羡之一。由“大儿叱犊戴星出,稚子捕鱼乘月归”“骨肉团栾无远别”可知,村老长子勤于耕种,披星而出,幼子外出捕鱼,乘月而归,一家骨肉团聚,无须远别,这是可羡之二。由“比邻假贷不相违”可知,村邻相借,村老不推诿,乐于助人,邻里关系很好,这是可羡之三。(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趣的生动细节。(2)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圣人之所以愈圣明,是因为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普通人则相反,是因为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2)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古代汉语(特指书面语)最大的特点就是①,用它写作诗歌和散文,可以达到回味无穷的境界。音韵和谐、言不尽意的唐诗宋词作为世界上最精致的诗品享有“古汉语之花”的美誉。同样是写风雪夜归,唐代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只用了二十个音节就已完备,美国弗罗斯特的《雪夜林边小驻》却用了一百零八个音节。虽然它们都达到了②的艺术境界,但是谁更精炼,更上口,也是③。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巨星璀璨代不乏人,难道不是跟古代汉语的这个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吗?但是古代汉语也有明显的短板,它不太适合严密的逻辑论证,在科学原理的表述方面,也有些④。就像“圈,一中同长也”,很难让刚刚启蒙的孩子理解“中”指圆心、“长”指半径的长度。民间当然不会用古代汉语这种交际工具,它不仅会抑制理论科学的发展,也会叫三百六十行的师傅们无法授徒,他们得用各自时期的白话——要知道,中国古代理论科学虽无法与古希腊罗马相比,但在各种工艺上,却长期领先。这仿佛是一种悖论,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文、白两种语言环境作用的结果。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下列句子中的“像”和文中加点处的“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他静静地坐在那里,像在思考什么大事似的。B.南方的冬天不像北方那样干冷。C.吃一堑要长一智,不要像张三似的被同一块石头绊倒。D.圆圆的池塘像一面大镜子似的,平静无波。〖答案〗18.①言简意赅/言简义丰②出神入化/炉火纯青③一目了然/一清二楚④捉襟见肘/力不从心19.示例一:唐宋诗词享有“古汉语之花”的美誉,它音韵和谐,言不尽意,是世界上最精致的诗品。示例二:唐宋诗词是世界上最精致的诗品,享有“古汉语之花”的美誉,音韵和谐,言不尽意。20.C〖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语境修饰古代汉语的最大特点,古代汉语比现代汉语语言精炼,但含义却很丰富,可填“言简意赅/言简义丰”。言简意赅:言语简明而意思完备。言简义丰:语言简练,含意丰富。②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和美国弗罗斯特的《雪夜林边小驻》在艺术境界上都达到了十分高超的境地,可填“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或技艺高超达到了绝妙的境界,还形容超脱了神通达到了自由国度的境界。炉火纯青: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③意在强调古代汉语更精致更上口的事实十分清楚,故可填入“一目了然/一清二楚”。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一清二楚:指十分清楚、明白。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伤代表委托3篇
- 文艺演出技术服务咨询合同3篇
- 新版购销合同条款3篇
- 房屋买卖家政服务合同3篇
- 挤密桩灰土施工合同3篇
- 医院门卫招聘合同范文
- 城市绿化景观改造与提升合同
- 艺术广场幕墙装饰施工协议
- 马术俱乐部保洁员聘用合同
- 转口贸易合同中争议解决方式
- 2023年中证数据招聘笔试真题
- 木桶效应-课件
- (DB45T 2522-2022)《桥梁缆索吊装系统技术规程》
- 道法全册知识点梳理-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含答案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 2024年时事政治试题库附答案(综合题)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及常考题型
- 电池制造工(电池(组)装配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6章《除法》单元测评必刷卷(北师大版)
- 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