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B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1T0每小题2分,11-40每小题2分)
1.将纯种小麦播种于生产田,发现边际和灌水沟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产生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
B.环境引起性状变异
C.隐性基因突变成为显性基因
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
2.某人体检结果显示,其红细胞有的是正常的圆饼状,有的是弯曲的镰刀型.出现镰刀型
红细胞的直接原因是()
A.环境影响B.细胞分化C.细胞凋亡D.蛋白质差异
3.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能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z的表现型比为3:1
C.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D.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XX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
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B.研究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
D.研究艾滋病的遗传方式,在市中心随机抽样调查
5.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合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B.由配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无论有几个染色体组也只能叫单倍体
C.单倍体一般高度不孕,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
D.单倍体都是纯种,多倍体等位基因至少有三个
6.在生产实践中,欲想获得无子果实常采用的方法有()
①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②人工诱变③单倍体育种④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16世纪末,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鱼选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
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
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数缸饲养”的作用分别是
()
A.自然选择,地理隔离B.人工选择,地理隔离
C.自然选择,生殖隔离D.人工选择,生殖隔离
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B.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D.若一种群中BB个体占81%,Bb占18%,bb个体占1%,则在基因库中B的频率为90%
9.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下面
对这五种育种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B.都不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
C.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
D.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
10.“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NaCl在不同浓度的DNA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B.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性质,可除去细胞中溶于酒精的物质而得到较纯净的DNA
C.DNA是大分子有机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D.在沸水中,DNA遇二苯胺会出现紫色反应
11.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温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制作装片,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和压片四个步骤
C.在低倍镜视野中,只要看到含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即可判断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改变
D.把根尖放在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1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
律时的“演绎”过程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H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叫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
D.若3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展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13.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种群进化的仇位理论核心
现
全部基因代
生
某四库物
进
早致化
理
论
进化的实质进化的结果
A.①是生物的突变和重组B.②是自然选择
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D.④是物种多样性
14.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点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
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15.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为XY型,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将幼
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应是()
A.18+XXB.18+XYC.18+XX或YYD.18+XX或XY
16.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
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17.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是DNA
B.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艾弗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
仍留在外面
D.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18.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其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图,则亲本的基因
型是()
比值
2
1
0DDSSDDSsDDssDdSSDdSsDdss
基因型
A.DDSSXDDSsB.DdSsXDdSsC.DdSsXDDSsD.DdSSXDDSs
19.如图是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B.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D.果蝇单倍体基因组可由1、2、3、6、7的DNA分子组成
20.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D.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陷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21.用基因型为AaBb水稻植株的花药培养出来的单倍体植株是纯合子的植株种数是()
A.2种B.4种C.6种D.0种
22.如图为一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结构示意图.已知基因A位于①上,基因b位于
②上,则该动物体产生Ab配子的可能是()(注:四条染色体大小形状不一样.)
①100%②50%③25%@12.5%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3.某生物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2:2:3:3.若该生物进
行自交,则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
A.26%B.30%C.35%D.36%
24.如图为马的生活史,有关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有丝分裂发生在I-II、IV-I
②基因重组发生在山一IV之间
③基因突变可发生在I-H、II-IILIV-1
④IV为新个体发育的起点.
I雄性।马~।~►雌।性马I
II精原细胞合子因卵原细胞II
J
精1子----T---------卵细胞
inin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②③④
25.图A和图B为两种二倍体雄性动物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
A.细胞A为初级精母细胞
B.细胞A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C.细胞B处在四分体时期
D.细胞B的染色体与亲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26.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H小桶中随机
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III、W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
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I111111V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I、H桶小球总数可不等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27.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
白质,在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①④B.②④C.①⑤D.③⑤
28.现有AaBb和Aabb二种基因型的豌豆个体,假设这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和它们的生殖
能力均相同,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士B.-j-C.D.—
2384
29.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
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A.3:2:1B.7:6:3C.5:2:1D.1:2:1
30.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F),该蛋白无致病性.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
为Prpm(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Ff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H实现肮粒的增
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月元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31.甲状腺有缺陷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缺乏.有一种耕牛,其甲状腺缺陷可由两种原因引起:
一是缺碘,二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状.下列有关这种牛叙述错误的是()
A.缺少甲状腺激素的牛,其双亲可以是正常的
B.甲状腺正常的个体,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型
C.甲状腺有缺陷的个体,一定具有相同的基因型
D.双方有一方是缺陷者,后代可以出现正常个体
32.如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
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DDEE①、②DE③RE④RREE选排
----►DdEe--->De----►De----►DDee----►ddEE
ddee(3)dEdEddEE
dededdee
(花药)(单倍体)
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
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
33.基因型为AaX'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
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不
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B.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C.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D.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34.某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和a表示),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有两个女儿,大女
儿患该病,小女儿表现型正常,现在小女儿与一个a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
的儿子,则儿子携带a基因的概率为()
A.-B.—C.—D.—
2354
35.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
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
片段.现在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
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线性DNA分子的酶切示意图
A.3B.4C.9D.12
36.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图中,甲、乙两图分别
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则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E>图dIHIh)e|h)
交换前某染色体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B.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形成
C.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
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37.某一男性为色盲患者,妻子表现为正常,但是生了一个白化病且色盲的男孩,如果他们
再生一个孩子的可能性如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门代表白化病的概率,PH代表色盲的概率,Pw彩为两病兼患的概率)
两病都患概率=P阴影
O
只患色盲概率=p曰-p瞰4
O
只患一种病概率=「白+Pw=Pmsi
患病孩子概率=1-两病都不患概率=5
8
38.在一个常规饲养的实验小鼠封闭种群中,偶然发现几只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开始脱毛,
以后终生保持无毛状态.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小鼠交配组合,统计
相同时间段内繁殖结果如下.
组合编号IIIIIIIVVVI
交配组合*XH・义口OXH
产仔次数6617466
子代小鼠总920291100
数(只)脱
毛
122711001340
有
毛
注:•纯合脱毛早,■纯合脱毛6,O纯合有毛早,□纯合有毛台,①杂合辛,9杂合3
下列判断中,不合理的是()
A.脱毛小鼠属于自然突变,发生在小鼠皮肤细胞
B.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C.脱毛与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有毛是显性性状
D.脱毛与有毛的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39.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合成某种分泌蛋白的过程中由DNA到蛋白质的信息流动过程,①②
A.①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催化②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
B.假设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a-b
C.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做多聚核糖体,在原核细胞中分离出的多聚核糖体常与
DNA结合在一起,这说明原核细胞是边转录边翻译
D.假设②过程表示豌豆的红花基因(R)的转录过程,那么可在豌豆叶肉细胞中分离出与R
相对应的mRNA
40.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R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R个体间相互交配,Fz
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若M、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
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41.盐害是导致全球水稻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通过农杆菌法
将CM0基因、BADII基因、mtld基因、gutD基因和SAMDC基因5个耐盐基因导入水稻,获得
了一批耐盐转基因植株.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耐盐性状由个基因控制.
(2)获得耐盐基因后,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图中的处.(填
“a”或"b”).耐盐基因的载体是.
(3)由导入耐盐基因的水稻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利用技术.
(4)从个体水平上检测耐盐转基因水稻是否成功可采用什么方法?.
42.细胞工程技术研究,特别是不对称细胞杂交等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请回答下列有关
问题:
(1)植物细胞工程最基本的技术是,它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2)细胞的不对称杂交是指将不对等的细胞进行融合,如将二倍体甘蓝体细胞
与其配子细胞进行融合:首先经酶的作用去除细胞壁,形成,再经物理或化
学方法,促使二者融合,其中常用的化学诱导剂为,融合后符合育种条件的植物细
胞中有个染色体组.
(3)动物细胞培养一般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原因是其细胞,易于培养.培养
时先要剪碎,然后用分散细胞,制成细胞悬液.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初次培
养称为.
43.为提高我国稻米的含铁量,通过农杆菌介导将菜豆的铁结合蛋白基因导入了一个高产粳
稻品种中,获得了高含铁量转基因水稻株系.如图为培育过程.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入细胞.
(2)重组载体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需用作探针.
(3)图中①③④过程须在条件下进行,培养基中除加入营养物质外,还需添加植物
激素,作用是.
(4)过程④除了用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来处理,还可以采用技术,该技术常用的诱
导剂是.
(5)上述培育转基因水稻的操作过程中最为核心的步骤是.
44.如图为单克隆抗体生产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传统制备抗体的方法是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使增殖、分化为浆
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然后从动物中分离所需抗体.
(2)与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的是,②过程还可以使用诱导融合.②过程诱导
后,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
(3)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和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
(4)杂交瘤细胞体外培养的培养液为合成培养基,但该培养基中往往要加入一些等
天然成分.动物细胞培养所需气体主要有。2和COz,COz的主要作用是.
(5)研究人员可应用技术,改造鼠源性单抗分子的结构,降低人体对鼠源性单抗的
免疫反应.
已免疫小向鼠
B淋巴细胞一I—小臼细电
②J
杂交卷细脆
③I
所需细胞群
叫
体外或小口鼠蛆腔培养
⑤I
@克隆抗体
45.如图是“DNA粗提取与鉴定”相关实验步骤,请据图分析回答:
(1)鸡血细胞是进行该实验较好的实验材料,这是因为.
从鸡血细胞中释放出核物质的处理方法是.
(2)图a表示释放核物质后进行过滤的过程,过滤后取进行下一步实验.
(3)图b表示的相关操作过程中,加入2moi/LNaCl溶液的作用是.
(4)图c表示在滤液中加入冷却的95%的酒精,其目的是.
(5)DNA鉴定的原理是
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六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B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1-10每小题2分,11-40每小题2分)
1.将纯种小麦播种于生产田,发现边际和灌水沟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产生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
B.环境引起性状变异
C.隐性基因突变成为显性基因
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
【考点】9C: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分析题干获取信息,纯种小麦播种于生产田,边际和灌水沟两侧的植株发生变异,
明确问题要求是,分析出产生这种变异的原因,然后分析选项做出判断.
【解答】解:纯种小麦播种于生产田,从种子发育成植株,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基因重组发
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以性状改变不是由基因重组引起;由题意知,性状的改变与小麦所
处的环境有关,边际和灌水沟两侧水、肥充足,光照充足,小麦的长势较中间好,不是由遗
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是由环境引起的.
故选:B.
2.某人体检结果显示,其红细胞有的是正常的圆饼状,有的是弯曲的镰刀型.出现镰刀型
红细胞的直接原因是()
A.环境影响B.细胞分化C.细胞凋亡D.蛋白质差异
【考点】14: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89: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镶刀型红细胞形成的过程是:血红蛋白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发生
变化,翻译过程形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改变,进而导致蛋白质结构改变,红细胞形态发
生变化.
【解答】解:由镰刀型贫血症的形成过程分析可知,出现镰刀型红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
变,直接原因是蛋白质发生改变.
故选:D.
3.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能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J的表现型比为3:1
C.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D.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考点】85: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若以A、a这一对等位基因为例,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即AAXAA、AAXAa、
AAXaa、AaXAa、AaXaa、aaXaa.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而分离.
常用的鉴别方法:
(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
(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
(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
(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
(5)检验杂种K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据此答题.
【解答】解: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A
错误;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H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错误;
C、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但不能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
量,C错误;
D、由于小麦属于雌雄同株植物,所以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可用测交法
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D正确.
故选:D.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XX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
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B.研究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
D.研究艾滋病的遗传方式,在市中心随机抽样调查
【考点】A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分析】调查人类遗传病时应该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如白化病、苯丙
酮尿症等,而猫叫综合征、特纳氏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病,原发性高血压病属于多基因遗
传病.调查遗传方式时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调查发病率时要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据此
答题.
【解答】解: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A错误;
B、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所以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B
正确;
C、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往往调查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
因遗传病,C错误;
D、艾滋病是传染病,是由病毒传染引起的疾病,不是遗传病,D错误.
故选:B.
5.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合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B.由配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无论有几个染色体组也只能叫单倍体
C.单倍体一般高度不孕,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
D.单倍体都是纯种,多倍体等位基因至少有三个
【考点】97: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1、根据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可知,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
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无论含有儿个染色体组都为单倍体.
2、单倍体往往是由配子发育形成的,无同源染色体,故高度不育,而多倍体含多个染色体
组,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
【解答】解:A、由受精卵(即合子)发育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
A正确;
B、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都叫单倍体,与染色体组数无关,B正确;
C、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高度不育,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和种子比较大,糖类等营
养物质含量比较高,C正确;
D、单倍体不一定是纯种,例如由基因型AAaaCccc的个体形成的单倍体的基因型有纯合的
(AAcc或aacc),也有杂合的(AaCc或AACc或aaCc),等位基因指控制相对性状的位于同
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的基因,对于同源多倍体来说,等位基因的个数与其倍数是一致的.而
异源多倍体的等位基因个数则不一定,如白菜甘蓝由白菜与甘蓝体细胞融合形成,是异源四
倍体,它的等位基因为两个,D错误.
故选:D.
6.在生产实践中,欲想获得无子果实常采用的方法有()
①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②人工诱变③单倍体育种④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考点】C4: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三倍体植物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而无子;未授
粉的雌蕊柱头,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由于胚珠内的卵细胞没有经过受精,所以果实中
没有形成种子.
【解答】解:①人工诱导多倍体有可能会出现染色体在联会时紊乱,会获得无子果实,如三
倍体无籽西瓜,①正确;
②人工诱变是基因突变,不能获得无子果实,②错误;
③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是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③错误;
④用适度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也能促进未受精的雌蕊果实发育,如无子番茄,④正确.
故选:D.
7.16世纪末,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鱼选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
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
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数缸饲养”的作用分别是
()
A.自然选择,地理隔离B.人工选择,地理隔离
C.自然选择,生殖隔离D.人工选择,生殖隔离
【考点】B8: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分析】本题考查人工选择及其意义.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是祖先产生了许
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是所选择的
形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
【解答】解:(1)根据题干信息“逐日去其不佳者,”可知这种育种方法属于选择育种,是
人为选择去除生长状态不好的个体,属于人工选择.
(2)在育种中,采取隔离措施,可防止基因间相互交配而混杂,对新品种的形成具有重要
作用,“分数缸饲养”的作用是采取了地理隔离.
故选:B.
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B.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D.若一种群中BB个体占81%,Bb占18%,bb个体占1%,则在基因库中B的频率为90%
【考点】B3: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
由自然选择决定的;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会导致生殖隔离进而
形成新物种;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
后代的现象,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遗传平衡定律的内容是:在理想状态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
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即保持着基因平衡.该理想状态要满足5个条件:①种群足够大;②
种群中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③没有突变发生;④没有新基因加入;⑤没有自然选择.此时
各基因频率和各基因型频率存在如下等式关系并且保持不变: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
设基因A的频率为p,基因a的频率为q,则A+a=p+q=l,AA+Aa+aa=p2+2pq+q2=1.
【解答】解:A、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A错误;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B错误;
C、母虎和雄狮交配产生的狮虎兽是不育的,说明母虎和雄狮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
D、如果种群中,BB=81%,Bb=18%,则bb=l%,因此b的基因频率是、万7=10%,B的基因频率
是1-10%=90%,D正确.
故选:D.
9.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下面
对这五种育种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B.都不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
C,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
D,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
【考点】9C:生物变异的应用;9A:杂交育种;9B:诱变育种.
【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方杂交f辐射诱变、激光诱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秋水仙素处理萌
法自交f选变、化学药剂处理加倍发的种子或幼苗
优
原基因重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染色体变异(染
理组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色体组成倍增加)
【解答】解:A、诱变育种涉及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涉及的原理是
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涉及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正确;
B、基因工程产生的变异是定向的,B错误;
C、基因工程是在基因即分子水平上操作,C错误;
D、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D错误.
故选:A.
10.“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NaCl在不同浓度的DNA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B.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性质,可除去细胞中溶于酒精的物质而得到较纯净的DNA
C.DNA是大分子有机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D.在沸水中,DNA遇二苯胺会出现紫色反应
【考点】L8: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分析】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
(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
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
(2)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解答】解:A、利用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A错误;
B、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性质,可除去细胞中溶于酒精的物质而得到较纯净的DNA,B正确;
C、DNA是大分子有机物,能溶于水,但不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如酒精,C错误;
D、在沸水中,DNA遇二苯胺会出现蓝色反应,D错误.
故选:B.
11.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温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制作装片,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和压片四个步骤
C.在低倍镜视野中,只要看到含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即可判断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改变
D.把根尖放在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考点】99: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
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一固定一解离一漂洗
一染色一制片.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
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
【解答】解:A、低温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A正确;
B、制作装片顺序是解离一漂洗一染色一制片,B正确;
C、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含四个染
色体组的细胞,可能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错误;
D、卡诺氏液适用于一般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固定,常用于根尖,花药压片及子房石蜡切片等,
所以把根尖放在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D正确.
故选:C.
1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
律时的“演绎”过程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J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E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
D.若3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民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考点】81:孟德尔遗传实验.
【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说一
演绎推理一实验验证一得出结论.其中假说内容:(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
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演绎是指根据假设内容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据此答题.
【解答】解: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是假说的内容,A错误;
B、由&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是假说的
内容,B错误;
C、演绎是根据假设内容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即若3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
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C正确;
D、演绎是根据假设内容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而不是推测握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
例,D错误.
故选:C.
13.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进化的小位理论核心
现
全部基因代
生
基因库物
进
导致化
理
论
进化的实质进化的结果
A.①是生物的突变和重组B.②是自然选择
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D.④是物种多样性
【考点】B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
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
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
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①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
错误;
B、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等.因此②是突变、基因重组和
自然选择,B错误;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因此③是自然选择学说,C正确;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多样性,因此④是基因、物种和生态
系统多样性,D错误.
故选:C.
14.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点16幅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
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考点】B5: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本题是考查种群中某种基因型的基因型频率和某基因的基因频率.分析题意可知,
环境对种群没有选择作用,因此不论是自交还是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频率不变,随自交次数
的增加,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逐渐降低,纯合子基因型频率逐渐升高.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A=16%,aa=36%,Aa=l-16%-36%=48%,由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
基因频率的公式可知:A的基因频率=16%+工*48%=40%,a的基因频率=36%+2-X48%=60%;
22
自由交配后后代的基因型为:AA=40%X40%=16%,aa=60%X60%=36%,Aa=2X40%X60%=48%,
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不变,基因频率也不变;若种群进行自交,AA、aa个体自交后
代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Aa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l:2:1,
因此自交后代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16%+48%X-i-28%,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36%+48%X-l-
=48%,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48%X>^=24%,自交后代是基因频率是:A=28%+24%Xy=40%,
a=48%+24%X—=60%.
2
因此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
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故选:C.
15.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为XY型,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将幼
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应是()
A.18+XXB.18+XYC.18+XX或YYD.18+XX或XY
【考点】97: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判断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应该先判断花药的染色体组成,然后判断出用秋水仙
素处理、染色体加倍后的染色体组成.
【解答】解:由题意知,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为XY型,所以雄
株的染色体组成是18+XY,雄株产生的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9+X或9+Y,花药离体培养获得
的单倍体幼苗的染色体组成是9+X或9+Y,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加倍后形成
的植株的染色体组成是+XX或YY.
故选:C.
16.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
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15: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51:细胞的分化.
【分析】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重要的过程,其中翻译过程需要模板(mRNA)、原
料(氨基酸)、酶、能量和tRNA(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到核糖体上进行翻译过
程),场所是核糖体.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中碱
基序列不同,直接原因是mRNA中碱基序列不同.
【解答】解:A、细胞中的tRNA种类相同,都有61种,A错误;
B、蛋白质是以mRNA为模板直接翻译形成的,所以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排列顺序
不同的原因是mRNA碱基序列不同,B正确:
C、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核糖体的成分相同,都是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C错误;
D、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D错误.
故选:B.
17.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是DNA
B.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艾弗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
仍留在外面
D.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考点】7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7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73:噬菌体侵染细菌
实验.
【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说一演
绎推理一实验验证(测交实验)一得出结论.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
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
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Tz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一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
养一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一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
射性物质.
【解答】解: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遗传因子,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但没有证明遗传因子是DNA,A错误;
B、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艾弗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
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
仍留在外面,C正确;
D、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D正确.
故选:A.
18.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其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图,则亲本的基因
型是()
比值
hI■rh.
°DDSSDDSsDDssDdSSDdSsMM
基因型
A.DDSSXDDSsB.DdSsXDdSsC.DdSsXDDSsD.DdSSXDDSs
【考点】87: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采用逐对分析法,即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
题.子代中只有DD和Dd且比例为1:1,说明亲本应该是DD和Dd,子代中有SS,Ss和ss,
且比例为1:2:1,故亲本是Ss和Ss.
【解答】解:(1)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子代DD:Dd=4:4=1:1,因此亲代控制该性状的基因
型为DDXDd
(2)子代中SS:Ss:ss,=2:4:2=1:2:1,因此亲代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为SsXSs.
因此亲代基因型是DdSsXDDSs.
故选:C.
19.如图是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B.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D.果蝇单倍体基因组可由1、2、3、6、7的DNA分子组成
【考点】8A:伴性遗传;97: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染色体组是指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功能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
的全部遗传信息.
基因重组包括:交叉互换型和自由组合型,此处的交叉互换是指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
单体上的片段交换;而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是指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的交换.
【解答】解:A、图中1和2、3和4、5和6、7和8属于同源染色体,所以染色体1、3、5、
7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A错误;
B、染色体3和6属于非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错
误;
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2号是Y染色体,C错误;
D、由于1、2号染色体的基因不完全相同,所以要测定果蝇的一个基因组应测定1、2、3、
6、7号共五条染色体的DNA分子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D正确.
故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械投泥手课程设计
- 七年级体育 体育与健康教育第10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 九年级体育 考核立定跳远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 低空经济市场趋势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机械加工 课程设计
- 城市更新路径解析:多元实施模式的探讨
-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 机械制图详细课程设计
- 2024年35kv架空线路施工合同质量控制
- 机械专业有多少课程设计
-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课件:瓜豆原理之直线型
- GB 18384-2020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 腹股沟斜疝护理查房ppt
- 精品堆垛机安装指导书
- PMC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实务课件
- 鸡的饲养管理-优质课件
-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标准[详]
- 提灌站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无损检测英语
- 化学微生物学第7章 微生物转化
- 《少年正是读书时》-完整版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