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精讲精研】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精讲精研】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精讲精研】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精讲精研】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精讲精研】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明代政治制度的变化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疆域的奠定统治危机的初显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思想领域的变化小说与戏曲科技明至清前期(1368~1840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余晖。从中国自身的发展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从世界历史角度看,中国走向封闭,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一轮复习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课程标准核心素养解读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1.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的史实,对明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作出历史解释。2.理解明朝时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对郑和下西洋作出正确的历史解释,涵养家国情怀。3.对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的新发展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4.立足时空观念,认识清朝的疆域范围,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5.运用唯物史观,认识明清时期文化的发展与当时商品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扩大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6.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陆王心学和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潮,理解两种想的进步性。7.归纳明清时期的科技、小说与戏曲成就,增强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时间全国卷广东卷2021【甲】27·明代科举制【甲】42明代卫所的设立【乙】27·明清善书与儒家思想

17.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22.徐渭艺术成就历史条件与贡献;2022【甲】27.清朝君主专制加强【乙】27·明后期江南市镇工商业繁荣广东·5·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广东·17·明代白银货币化2023全国乙卷.明朝的基层治理【甲】27.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甲】41·中国古代科技【新课标】28.明清商业新变化广东·6·明清商业新变化和文学、艺

术的发展【考情扫描】命题分析预测1.分析:试题多考查明清皇权的加强、边疆治理的举措,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方面的典型特征,黄宗羲等人的进步思想是考查的重点。2.预测:要重点关注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异化、大一统视角下的清朝统治,明清时期经济发展与文学艺术的关系、明代京杭运河的浚通和会馆的发展等可能是新的命题点。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一轮复习明清易代:1368年1636年1644年1840年1912年明朝建立清朝建立明朝灭亡鸦片战争清朝结束皇太极称帝明朝形势图(1433年)清朝疆域图(1820)“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皇明祖训·祖训首章》【知识拓展】废宰相制度的原因:(1)废宰相制度:明太祖

一、政治

(一)明朝(1368-1644)1.加强君主专制目的:影响:①历史原因: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②前朝教训:元朝丞相权势过重,妨碍皇权集中;③直接原因:胡惟庸骄横擅权加强封建专制统治①君主专制空前加强。②政务繁忙,易决策失误。性质——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纲要上P72)殿阁大学士“批红”“票拟”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公务递交皇帝六部——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选必一P5)工作职责地位:大学士替皇帝浏览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用红笔批复,称为“批红”。1.加强君主专制(2)设内阁:明成祖材料

大学士开始在政策问题上备皇帝顾问,这些措施都没有背离明太祖建国的任何基本制度上的设想……它们在发挥新出现的皇帝的内廷助手内阁的职能时制度化了。这些炙手可热的翰林学士开始成为皇帝的主要顾问和作为皇帝与官僚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人,他们常常和六部主管官员开联席会议审议国事,他们逐渐地左右了外廷的六部,内阁似乎恢复了以前中书省的气象。

—[美]牟复礼等《剑桥中国明代史》【探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职权范围不明朗;权力不断扩大,地位逐步提高;听命于皇帝,服务于皇权。(2)设内阁:明成祖宰相制内阁制相似不同地位(权力来源)权力对皇权作用职能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最高行政机构,法定(制度赋权)政务咨询机构,非法定(皇帝信任)侍从顾问,无决策权参与决策,统领百官一定程度制约皇权无法制约,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无论阁臣当政还是宦官弄权,其权力本质仍出自皇权,实质上都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宰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时间名称秦朝三公九卿汉朝三公九卿和中朝魏晋南北朝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隋唐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宋朝二府三司元朝中书省明朝撤中书省,六部直属皇帝皇权不断加强1.(2021·天津·统考高考真题)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A.丞相个人贪权揽政 B.制度导致权力失衡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君主专制逐步强化【详解】材料“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体现的是宰相胡惟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最终导致中书省被取消,这主要是因为制度导致权力失衡,B项正确;A项是影响因素,并非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央同地方之间的关系,排除;君主专制在明朝之前就已经开始强化,排除D项。故选B项。真题训练2(2022·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解析】据材料“以利不胜费止之”和“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据材料可知内阁成功的限制皇帝要求,对皇权起到一定限制作用,权势巨大,故选A项;材料体现内阁对皇权的制约,据材料“面谏力争”说明皇帝掌握最终决定权,据所学内阁是内侍机构不能严重的制约皇权,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明代政治状况不是社会经济,排除C项;据所学内阁始终是内侍机构不是宰相,且此时丞相制度已经废除,排除D项。真题训练e7d195523061f1c05acf76b8f77ad0f5cf4bfee44656fe548320944B98F67CB1985FAB3A9D5F17B3F04517704E6FAFB9B886208504C53F0209CCFCFD7DCBC2FFA7EFB712B888BBDC0AA6CC36F1755313303D7890B86B527EF283536BD00F78452D506777748142E59D7E28653346FC10AF757FD95871D7D0579D3AFD2A31C06E447ABC8A08C203BA一、政治

(一)明朝(1368-1644)

1.加强君主专制(3)宦官与阁臣相互牵制①司礼监:掌握批红权力,牵制内阁。实质:非法定机构,无实权,代表皇权,强化皇权。②特务机构:东厂、西厂、锦衣卫。影响:凌驾于司法之上,强化监察控制。无论阁臣当政还是宦官专权,其权力本质仍出自皇权,实质上都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3.(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解析】明初,为防止宦官专权乱政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明中后期皇帝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使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并导致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故A项正确;明朝废除丞相,由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使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故B项错误;皇帝重用宦官参政是为了牵制内阁,说明内阁议政功能没有丧失,故C项错误;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其因在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故D项错误。皇权的异变:(1)外戚干政:外戚指君主的母族、妻族,如汉朝;(2)宦官专权:宦官专权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东汉、唐、明三朝,是中国历史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时期。(3)权臣专政:权臣,指有权势之臣,如西汉的霍光、东汉的曹操,明代张居正等知识总结与拓展:古代中国皇权的加强、变异与制约力量

中国古代曾出现不少皇帝无力或不能执掌权柄的现象,这时皇帝或受制于母后、外戚,或受制于臣官、地方割据势力。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三纲五常受到挑战B.君主权力至高无上C.宗法观念丧失殆尽D.皇帝权力暂时旁落B认识:

1.专制皇权的延伸和变异,均不同程度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2.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都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3.宦官专权是皇权旁落、皇权与相权、皇帝与朝臣、中央与地方矛盾斗争的结果,其实质是封建皇权的变形和延伸。

废行省,设三司

特点:“三司”分权,分别只听命于中央号令,互不统辖。评价: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对强化中央集权,稳定地方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定作用。(1)明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建设(监察)(军政)布政司

都指挥司

按察司

地方三司分权权归中央撤行中书省(行政)(选必1,P6))2、加强中央集权(一)明朝(1368-1644)

设立督抚:内容:明后期设立督抚,负责一省的军政,节制三司,加强中央集权;但明代督抚没有辖区,总督和巡抚属于京官,由中央临时派遣。作用:有利于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明朝省、府、县三级制清朝省、府、县三级制

度(1)明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建设(2022·山东·4)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2016·全国Ⅰ卷,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A一轮复习真题训练B3.张居正改革(选必一P23)封建化进程商鞅变法立封建促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行汉化促融合固封建促富强王安石变法春秋战国北朝北宋、明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

农民纷起反抗,统治危机不断加深张居正改革(一)明朝(1368-1644)改革措施

故辅居正,受遗辅政,事皇祖者十年,肩劳任怨,举废饬弛,弼成万历初年之治。其时中外义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

——《明史·张居正》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影响整肃吏治、加强管理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图解历史】一条鞭法示意图一、政治

(一)明朝(1368-1644)4、对外交往

(1)朝贡贸易含义:中国中原政权成为一元的中心,各朝贡国承认这一中心地位,构成中央政权的外藩(藩属国)。典型表现:郑和下西洋教皇子午线中外对比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时间与规模不同目的不同性质不同影响和后果不同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比新航路开辟早半个世纪,规模、航海次数、船队规模和数量、船员配备都要强。政治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联系,以和平友好为主要形式经济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货,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是各国的友好使者属于殖民扩张活动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

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

引起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成为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深化: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项目内容“倭寇”威胁原因A.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B.明朝前期,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应对明廷派遣戚继光等人平倭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朝廷遂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西方殖民者威胁原因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表现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明朝末年,荷兰击败西班牙,独占台湾。一、政治

(一)明朝(1368-1644)4.对外交往(2)沿海形势:海防新问题海禁原因:(1)政治: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稳定海疆。(2)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

政策影响。(3)思想:统治者妄自尊大,海洋观念淡薄。一、政治

(一)明朝(1368-1644)

5.经略边疆(民族关系)(结合选必1第11课)(1)中央机构:(2)边疆管理:P74

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①北方:蒙古

防御、战争、议和、贸易(开放马市)②西藏:乌思藏册封、行政管辖经济交流(贡赐、茶马贸易)③东北:女真族设都司、卫、所,封授官号④西北:设赤斤蒙古、沙洲、哈密等卫⑤西南:设土司思考:

明朝经略内陆与沿海边防的措施,有何特点?为什么?特点:重视内陆边防,忽视沿海边防原因:传统观念影响;

海权意识淡薄;

忽视世界形势。除漠北(指中国北方沙漠、戈壁以北的广大地区)和西域外,全国基本为明朝控制。地区措

施结果蒙古西藏东北修筑长城;订立和议,册封首领;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封授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设立行都指挥使司,任用藏族上层管理。设立奴儿干都司,对东北女真部落首领封授官号。恢复贸易,维持和平巩固统治巩固统治影响:①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②促进了民族交融;③推动了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一、政治

(一)明朝(1368-1644)5.经略边疆(民族关系)(结合选必1第11课)27(2021·全国甲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卫所,明代常备军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卫所集中分布区域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明万历年间疆域示意图(局部)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地图中标示出明代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的理由。(要求:只需标示出明代卫所的一个集中分布区域;在地图中用斜线///////明确标示,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28理由:明代君主专制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东北女真族崛起,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威胁明朝在东北的行政管理,威胁京师的安全;明政府加大对辽东的卫所建设。因此,辽东地区卫所分布相对集中。(国防、政治)理由:明代君主专制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东北女真族后金政权、蒙古鞑靼等崛起,海盗及日本倭寇侵扰山东半岛,均威胁京师安全;明政府加大对京津、山东半岛的卫所建设,如天津卫、威海卫等,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力量。因此,京津、环渤海湾地区卫所分布相对集中。(军政)29理由:北方京师需要南方财力的支持;苏杭地区是经济重心,工商业发达;保障运河的畅通;南京政治、经济、军事地位重要;海盗及日本倭寇侵扰苏杭地区;明政府加大对南京、苏杭地区的卫所建设,如金山卫等,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力量。因此,南京、苏杭地区卫所分布相对集中。(经济、国防、政治)理由:明代君主专制的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海盗、日本倭寇等侵扰东南沿海;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东来,侵占澳门,并企图侵占台湾;明政府为维护东南沿海的稳定,加大对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的卫所建设,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力量。因此,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的卫所相对集中。(国防、政治)材料1:嘉靖年间是明代吏治的重要转折点,特别是嘉靖中期以后,风气大变,贪污受贿、奢侈靡费发展为贵族、官绅等的普遍行为。——《明代后期社会转型研究》材料2:天启七年(1627),王二领导饥民杀澄城县贪官张斗耀,揭开起义序幕。崇祯元年(1628),王嘉胤、王大梁、高迎祥等,二年,张献忠、神一元、不沾泥、红军友、点灯子等各支并起,号三十六营,众二十余万。选自《哈佛中国史·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天灾不断政治黑暗农民起义蜂起知识点二:清朝前中期的统治(1644-1840)明清易代知识点二:清朝前中期的统治(1644-1840)问题:据教材简要梳理清朝崛起与统一全国的过程。(1)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2)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3)1636年,皇太极盛京称帝,国号大清(4)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明亡。

清军入关,打败李自成并迁都北京明清易代1、清朝的统治建立与康乾盛世两个方面政治制度: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思想文化: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长达100多年的鼎盛时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被称为“康乾盛世”。三位皇帝都以勤政著称,独断朝廷大政方针,事必躬亲。知识点二:清朝前中期的统治(1644-1840)33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体制在康雍乾时期发展到新的高度。——《中外历史纲要》(上)14课P77乾纲独断皇帝独断朝廷大政方针对地方具体事务也详加过问君主专制得到加强奏折制度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中枢机构变化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文字狱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问题2:阅读教材P77-78页及P77页【史料阅读】,指出康雍乾时期君主专

制达到新高度的表现。君主专制得到加强2.君主专制加强

34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体制在康雍乾时期发展到新的高度。——《中外历史纲要》(上)14课P77乾纲独断皇帝独断朝廷大政方针对地方具体事务也详加过问君主专制得到加强奏折制度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中枢机构变化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文字狱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问题2:阅读教材P77-78页及P77页【史料阅读】,指出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的表现。君主专制得到加强重在厘清各项措施与君主加强的内在逻辑关系

秘折制、军机处的设立,使皇帝真正做到了乾纲独揽,他们政无巨细、事必躬亲,宰辅之臣不过充当皇帝的秘书。这势必对皇帝的全面素质提出极高的要求,传统立嫡立长的皇位继承制度面临严峻挑战。雍正帝即位之初便创立了秘密立储制。——赵剑锋等:《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国古代史》2.君主专制加强

35

材料:通过奏折制度,康雍乾三帝不仅将议政王大臣会议完全架空。而且将中枢机关内阁视若闲曹,摒弃了满族早期民主共议制的残存和国家政务决策的正常体制。通过扩大具折言事官员的范围,大批地方官可以与皇帝直接联系,一方面方便了皇帝直接指导和控制地方行政,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各省督抚的权势,最终使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一律向皇帝集中。——傅礼白:《康雍乾时期的奏折制度》,载《文史哲》2002年第2期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中外历史纲要》(上)14课P78说明:奏折制度架空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剥夺了内阁的票拟权,摒弃了满族传统共议制;奏折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便利了皇帝直接控制地方行政(提高了决策效率);削弱了地方官员权势,促使中央和地方权力向皇帝集中。问题:结合课本和所学知识,说明奏折

制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2.君主专制加强

(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可知,乾隆时期,规范了对奏折使用的要求,只有那些特别重要、特别紧急的事务,才可通过奏折进行上奏,说明清朝的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便于皇帝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奏折最早出现在康熙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对奏折制度的规范和要求,没有体现制衡皇权信息,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常规文书经内阁中转呈送,而奏折单独呈送皇帝,不经中转,收发环节,排除D项。故选C项。372.(2012·新课标卷·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巩固练习:专制强化-清朝【答案】B知识点二:清朝前中期的统治(1644-1840)3、加强中央集权(融合选必1第1课)

省、府、县三级制:内地分立18省。实行督抚制:除巡抚外,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演变:康熙年间,督抚成为地方行政最高长官、总掌权力的封疆大吏。

意义:保证了省级重要职权行使的协调性,尤其是总督是清代实施地方要地及边区统治的重要官制设计。【深化拓展】: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P70特点:①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行省制度、选官制度体现了继承,内阁和军机处体现了发展。②专制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丞相、八股取士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③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影响:积极:对于稳定和重建统治秩序、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粉碎内部分裂叛乱、抵御外来入侵、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消极: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从秦至清地方行政制度一览表

秦朝汉朝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郡县二级制郡县二级制、郡国并行、州郡县三级道、州、县三级州、县二级州、郡、县三级路、州(府)、县三级省、路、府、州、县多级省、府、县三级省、府、县三级二级变三级二级变三级多级变三级演变特点:①在沿袭基础上变革(变革是绝对,稳定是相对的);②县始终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③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变化最大,同时最为频繁。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深化拓展】: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趋势、特点和原因演变原因:①国家疆域的变化;②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③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认识①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一般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②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③沿袭前代制度,又不断改进、创新;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主变革为辅。④下稳上动,县级相对稳定纵观中国2000多年自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治理西藏册封达赖和班禅;派遣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治理新疆联姻封贡;平定准噶尔叛乱;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盟、旗治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反击沙俄收治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属福建省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划定边界蒙藏等民族事务:专设理藩院掌管内地:18省,巡抚、总督治理将军辖区(5个)黑龙江、吉林、盛京、乌里雅苏台、伊犁个办事大臣(2个):青海、西藏盟旗(1个):内蒙古治理蒙古

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治理边疆?思考:因地制宜、多元治理治理西南改土归流清查人地核实赋税4、清朝疆域的奠定知识点二:清朝前中期的统治(1644-1840)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到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全盛时期,清朝在全国设置了18个省,盛京(奉天)、吉林、黑龙江、犁、乌里雅苏台5个将军辖区,以及驻藏大臣、西宁办事大臣和蒙古的盟旗,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边疆地区的统治做出了重要贡献。清朝前期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东南①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②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东北①康熙发兵围攻俄军据点雅克萨,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②1689年,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两国东部边界。西北①1757年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②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的叛乱③1762年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西部①册封西藏佛教领袖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和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②1727年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③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和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④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事务在西南,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选必1,P63)(1).内部危机——人口的增长明清时期人口增长情况对照表明洪武26年0.70亿明万历28年1.97亿清康熙39年1.50亿乾隆59年3.10亿道光20年4.10亿5.盛世统治下危机的初显探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46(2016年1卷41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问题: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巩固练习】盛世统治下危机的初显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

税收制度的变革。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

加剧。(1).内部危机——人口的增长明清时期人口增长情况对照表明洪武26年0.70亿明万历28年1.97亿清康熙39年1.50亿乾隆59年3.10亿道光20年4.10亿(2).内部危机——农民起义背景: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乱象逐渐萌生。白莲教起义:嘉庆后期,白莲教支派天理教发动的一次起义还攻入了北京皇宫。5.盛世统治下危机的初显①背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外贸易,开拓中国市场。②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③原因:小农经济占主导;天朝上国思想。(3)外部危机——闭关锁国:

内容:①只保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十三行”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②严格约束外商活动;③禁止民间出海贸易。⑤影响:①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②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够于世界潮流。马戛尔尼使团访华5.盛世统治下危机的初显清朝建立1689英国《权利法案》

1644清军入关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9《尼布楚条约》1729设军机处1748出版《论法的精神》1776发表《独立宣言》万能蒸汽机应用1757一口通商世界潮流:工业化、民主化、理性化世界文明清朝对外关系从“主动开放”到“故步自封”清朝前期(1644-1840)对外关系(结合选必1第11课)利玛窦与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选比三P9)(纲上P86-87)李之藻、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5.盛世统治下危机的初显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的统治危机逐渐显现。——《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P80【学习聚焦】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长达100多年的鼎盛时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被称为“康乾盛世”。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已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19世纪前期嘉庆、道光两位皇帝在位时,衰象更为明显。统治者妄自尊大的心态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P77、80、81页内部危机矛盾积累①人口膨胀、资源危机;②政治腐败、贫富矛盾起义频发农民起义外部危机西方侵略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闭关自守闭关自守与海禁政策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问题4:阅读教材P80页及右侧材料,指出清朝中叶出现统治危机的表现。52提升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中叶出现统治危机的原因。原因:经济:农耕经济遏制资本的发展;政治: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思想:八股与文字狱,思想僵化;外交:闭关自守落后于世界潮流。材料清前期治国者并未顺应工业文明萌动的趋向,积极调动有利资源革新进取;而是立足于永袭两千多年农耕文明运势的惯习“持盈保泰”。为维护满族贵族统治而采取的系列措施使专制集权体制极度膨胀,厉行文字狱更导致“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沉闷局面,使政治层面和思想文化领域的近代化因素难以发育,在遏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系萌芽成长,阻碍社会变革等方面带来严重恶……清朝闭关自守的消极防御对策……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更加远离世界潮流。——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观落),载《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4期5.盛世统治下危机的初显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的统治危机逐渐显现。——《纲要》(上)第14课P80【学习聚焦】53

这一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为一体,欧洲走出了中世纪,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新兴工业文明取代传统农业文明,已成为世界大势所趋。而在中国,由于传统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日益受到阻碍。统治者故步自封,拒绝扩大对外交往,进一步扼杀了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埋下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伏笔。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概述P71★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对外政策等方面落后于世界潮流★官员选拔:科举制发展到鼎盛阶段(八股取士)

选必1第5课形式:乡试、会试、殿试生源: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内容:四书五经1、科举考试:分卷知识点三:明清时期的国家治理朝代制度途径标准选官权西周至春秋奴隶主贵族春秋战国国君、贵族秦两汉地方官魏晋中正官隋唐至明清朝廷世官制世袭(世卿世禄)血缘举荐与军功爵制举荐、通过战争获得军功才能、军功“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向官员学习律令而为官明习法律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地方推荐取士中正定品,吏部授官分科考试品德、才能等家世才学科举制1.选官标准:品行家世→学识才能2.选拔方式:地方举荐→中央考试选拔3.选拔趋势:体系化、公开化、制度化、公平化4.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中国古代选官制度2.考核(选一P32-33)明朝考满性质类别作用考察性质类别作用清朝考课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对官员任职期间的考核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知识点三:明清时期的国家治理3.官员监督:

选必1第5课P32-33(1)明朝:“科道”①中央:都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②地方:御史巡按各省科道都察院六科给事中监察御史负责纠察内外百官,代皇帝巡按各省

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品级虽低(正七品),但权力很大(2)清朝:①中央:②地方:六科并入都察院,都察院监察百官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知识点三:明清时期的国家治理特点:逐渐制度化、专职化、体系化、约下不约上。4、法律与教化(1)法律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法典沿袭《大明律》,制定了《大清律例》清朝——明朝(2).教化:乡约的发展①乡约宣讲明太祖“六谕”,主劝谕,但也有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