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的另一只眼睛(教育故事)_第1页
语文老师的另一只眼睛(教育故事)_第2页
语文老师的另一只眼睛(教育故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老师的另一只眼睛某次培训的最后一节课上,南宁师范大学副教授梁老师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你们觉得要成为一位名师,什么比较重要?”“学习能力”全班脱口而出。梁老师面带微笑摇摇头。“勤奋”“执着”……各种不同的答案随之飘来,梁老师还是一直摇头,全班同学的眼睛都聚集到梁老师的身上,如同马上要公布谁中了五百万大奖般期待紧张与好奇。“利用资源的能力”梁老师意味深长道。“利用资源的能力”实则出乎我的意料,但静下心来想也确实有一定可取之处。如果把梁老师的话放在我们语文教学利用研究开发上呢?是否会“水土不服”呢?我瞬间萌生了“语文老师的另一只眼睛”观念。何谓“语文老师的另一只眼睛”?作为笔者的我个人解读为:语文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开发为语文资源的信息,并加以提取整合利用开发为语文课程,从而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语文老师的另一只眼睛,如何在课堂上锻造学生眼里的光?用好新教材。一线语文老师们在使用统编版教材教学实践中,明显感觉部分的教师迷茫与焦虑。新教材是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可将每册教材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梳理整合出来,夹杂语文书里,温故而知新。在教学中,先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再做到双线单元上联下延,把握教学轨道不跑偏。《狼牙山五壮士》是部编本六年级上册第六课,没改版之前,我所在地区语文教材是使用语文S版。我在执教这课时发现班上的学生已经在五年级学过了,那如何利用新教材呢?是否还有重上的意义呢?这单元是人文主题是“革命岁月”,并从部编版四年级教材开始就有关于“革命文化”课文的学习,这些课文都承担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对于增强学生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在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人文主题“志向与心愿”还将层层递''进深入学习,重学具有一定价值。接着发现《狼牙山五壮士》这单元的语文要素:1、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2、尝试运用点面结合学法记一次活动。对学生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于是我觉得必须要重上这课。教学中,从班长马宝玉的语言描写入手,抓住“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同志们!用石头砸!”等的语句,再结合人物动作描写“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结合起来比对,在“两走”“两砸”中教学联系起来。两个“走”字,分别感受战士斩钉截铁的性格和舍生忘死的精神;两个“砸”字,分别感受满腔怒火和仇恨,最后再回归到群体,引导学生梳理出“点面结合”写法,在习作中加以利用。最后联系到人文主题,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英雄的体会感受,从而增强学生民族凝聚力。用好生活这本“大教材”。叶圣陶曾对国文老师提出的“限于教室以内”“限于书本以内”的弊端,进行撰文呼吁“以生活为中心”“学习跟生活打成一片”,并在26年后明确提出“以生活为本位”的观念。陶行知把生活与教育的关系阐述更加透彻,他说:“我们此地的教育,是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那样的生活,是那样的教育。”“我钻进去越深,越觉得生活的变化便是教育的变化。”这些教育界的泰斗,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就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教材的学习。”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们更要开发利用好课程资源。自2020年遭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其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给我们提供了铺天盖地的语文资源:数不尽的疫情新闻报道、媒体评论、白衣天使的故事等,就连在武汉疫情当年,日本在义援中国物资包装盒上写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如果我们一线语文老师能让学生搅动生活中的语文之“水”,让它流动起来,那么生活和语文就能紧密相融。我想那样的语文,是多么鲜活、多么灵动!自由的阅读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这些年已经成为广大师生共识,而在教学实践中又是如何实施教学的?闲暇之余,阅读过一则小故事:北京特级教师王文丽应邀到郊区某所学校上课,课前她问孩子们暑假读过什么书。第一个孩子说:“我读了《论语》。”王老师冲孩子竖起了大拇指:“你好厉害,居然可以读《论语》。你能不能告诉我,《论语》是讲什么的?”他沉默摇摇头。王老师问第二个孩子:“你读了哪本书?”这个孩子也告诉她:“我也读了《论语》。”“你可以给大家推荐一句《论语》中对你有启发的一句话吗?”第二个孩子也沉默摇摇头。王老师又去问第三个孩子:“你读了什么?”他有些羞涩说:“我也读《论语》。王老师惊讶不已:“为什么你们都读的是《论语》呢?”“我们老师让读的。”后面经过王老师了解到,原来这《论语》是该区教委规定六年级孩子必读的书目,所以语文老师强制要求孩子读。多么令人可笑又心酸!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阅读不再是出于学生的兴趣需要,无论你喜欢不喜欢、无论读得懂还是读不懂都要执行完成一项阅读任务。站在以学生为中心角度上看:这样的阅读能让孩子获得“快感”?这样阅读能满足学生内心渴望与愿望呢?学生在最低层的阅读愿望都不能自主个性化,又何来在阅读中发现自己、反思自己、提高自己?作为教育者,在利用教学资源的之时,不能忽略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应把某个人的意志强加到学生身上,不能以老师的喜好来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