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第4课 中国现代诗二首(一)_第1页
课件6:第4课 中国现代诗二首(一)_第2页
课件6:第4课 中国现代诗二首(一)_第3页
课件6:第4课 中国现代诗二首(一)_第4页
课件6:第4课 中国现代诗二首(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中国现代诗二首(一)背景助读《死水》发表于1926年。留美期间,闻一多饱受民族歧视之苦,倍感离群孤雁的寂寞和酸楚,思乡思国之情油然而生。1925年回国之后,诗人见到的却是军阀统治下的破碎山河和哀鸿遍野的苍凉现实,于是他大呼:“这不是我的中华……”爱之深责之切,诗人正是在这种矛盾悲愤的心情下写出《死水》的。徐志摩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深造,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此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再别康桥》记下了1928年秋诗人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他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他心中久蛰的激情,于是诗人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相关链接1.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著名诗人、学者。主要作品有诗集《红烛》《死水》,诗论《诗的格律》等。2.徐志摩(1896—1931),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等。3.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4.新格律诗与新格律诗派: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新月派诗人实践其主张的新诗被称作“新格律诗”,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问题思考【目标一】把握两诗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死水》1.《死水》一诗写到了哪些意象?分别对应死水中的哪些事物?提示翡翠——破铜,桃花——烂铁,罗绮——油腻,云霞——霉菌。2.《死水》中的意象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死水之“美”的?提示从色彩、形状、声音几个方面描绘了死水的特点。《再别康桥》3.《再别康桥》一诗写到了哪些意象?提示“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泛着“柔波”的康河、“榆阴下的一潭”、“沉默”的夏虫等。4.《再别康桥》中的意象寄予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提示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宁静、清丽的画面,融入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沉的爱和淡淡的离愁别恨。【目标二】理解诗歌“三美”主张在诗歌中的体现诗歌的“三美”主张诗歌的“三美”,即“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是由闻一多倡导的,是他对新诗理论做出的贡献,是针对当时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的现象而提出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问题思考1.闻一多的“三美”主张在《死水》中是如何体现的?提示(1)色彩鲜艳的词汇,如翡翠绿、桃花红、珍珠白、五彩缤纷的罗绮、鲜艳照人的云霞等,充分体现了诗歌的绘画美;(2)从诗歌的外形看,每句九字,每节四句,排列整齐,富有建筑美;(3)诗歌双行押韵,每节一韵,从内在的韵律来看,每句四顿,富有音乐美。2.朗读《再别康桥》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可以看出它们有什么特点?提示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相似,结构上也相似,读起来节奏也相同。这种修辞手法叫作“回环往复”,也叫作“复沓”。诗人在《再别康桥》中使用这种写法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圆合,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多维探究诗人一方面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另一方面又说“但我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按常理,“悄悄”是无声的,“笙箫”是有声的,而诗人却说“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这应该如何理解?提示“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对往昔康桥生活的回忆。“但我不能放歌”,是因为今晚就要和康桥道别了,离情别绪丝丝缕缕地萦绕在心,情绪顿时低落了下来。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箫,在沉默中体味离别的惆怅。“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往日欢愉的康桥寂然无语,一切都因诗人的离去而归于寂然,这就将诗人的离愁推到了极点。文脉图解技法鉴赏《再别康桥》这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诗中那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学以致用请借鉴《再别康桥》写景抒情的方法,将下面这首散曲改写成现代散文,200字以上。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答案

示例一个秋天的黄昏,寒风瑟瑟,落叶纷飞,天地间一片寂静,只有几只刚刚归巢的乌鸦,栖息于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杈上,不时发出几声凄叫,声声撞击着人的心灵。不远处,静默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旁,有几户稀稀落落的农家,人们已经开始准备晚餐,炊烟正袅袅升起。荒凉、清冷的古道上,一个长期漂泊天涯的游子,正独自牵着一匹因长途跋涉而瘦骨嶙峋的老马,步履艰难地行走着。夕阳西下,天色已渐渐暗淡下来,却不知将歇息于何处。一股强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