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仿真模拟(一)1.A在甲骨卜辞中商王自称“余一人”说明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并且在王以下有各级贵族和官吏;在《尚书》中也有官名的记载,这些说明商代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的统治,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早期国家的出现,不是强调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故B项错误;官僚制度形成于秦朝,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当时等级秩序森严,故D项错误。2.C材料中“烹灭强暴,振救黔首”“圣智仁义”体现的是儒家思想,秦朝的碑文中有这样的记载说明当时儒家思想在秦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的影响,说明秦朝并不是严格奉行法家思想,故A项错误;秦朝短命而亡是因为其实行暴政,材料强调的是儒家思想对其统治的影响,并未探究其灭亡的原因,故D项错误。3.A唐政府禁用铜器、维持绢帛的货币地位以及限制蓄钱,这些举措都是为了保证货币的流通,满足商业发展的需求,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唐政府保证货币流通以促进商业发展,不是放松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也不是推动货币制度改革,故B、C两项错误;材料中的措施是为了推动商业发展,这是当时经济发展的表现,故D项错误。4.A与宋代相比,明朝“须有官专主之,遂……于浙江、福建、广东设市舶提举司”,说明明朝专门设置官吏以管理朝贡贸易和货物交易,这反映出明朝对外贸易具有政治化色彩,故A项正确。5.D根据表中信息可以看出,随着人口快速增长,每一劳动力的成品粮生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这说明人口增长过快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故D项正确。从战国到清朝粮食亩产量增长不多,其不能作为经济繁荣的主要表现,故A项错误;我国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亩产量时升时降,这说明我国古代农耕经济不是持续繁荣的,故B项错误;粮食亩产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明清时期引进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不是得益于开垦土地,故C项错误。6.B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侵略不断加深,国人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思想,推动了近代中国国家出路的探索,故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仍存在“天朝上国”的思想,国人对当时的世界形势并未形成正确认识,故D项错误。7.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等汉族官僚集团崛起,势力非常强大,慈禧在任命官员时会征求曾国藩的意见,但是1868年“非湘军出身的马新贻代替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说明当时清政府中央权威相对稳固,故C项正确。1868年两江总督马新贻非湘军出身,这说明当时地方势力并未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故A项错误。8.D漫画反映的是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压榨中国老百姓,这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所以当时推翻清政府统治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势在必行,故D项正确。人民大众深受压迫是漫画的表面现象,不能说明作者的本质意图,故B项错误。9.C根据材料时间“1954年”和“我们不愿打仗……凡是赞成这个目标的,我们都同他合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参加了日内瓦会议,这些外交活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争取到有利的国际环境,说明我国的外交政策日趋成熟,故C项正确。材料仅仅说明我国外交政策的改变,没有涉及其结果,且当时我国仍面临复杂的外交环境,故D项错误。10.A根据表中信息可知,1940~1945年陕甘宁边区公营贸易收入在财政收入总额中的占比不断上升,这说明边区经济不断发展,抗战的经济基础更加稳固,故A项正确。当时公有制经济并未占据主体地位,故B项错误。11.D根据材料中古代雅典的法律规定可知,召开公民大会时人人必须选择站在某一立场,哲学家或饱学之士必须投票选举和轮流为官,这说明当时雅典强调维护城邦的利益,个人必须服务于城邦,故D项正确。古代雅典通过直接民主的方式管理城邦,这并不能有效防范以权谋私,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雅典注重维护城邦的利益,A、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12.B随着文艺复兴的发展,人们对时间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视珍惜时间、艰苦奋斗为高贵品质的新观念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座右铭”,这说明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人们越来越尊重现世,故B项正确。文艺复兴运动冲击了封建神学的统治,但并未推翻教会的宗教特权,故A项错误;理性主义出现于启蒙运动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人们珍惜时间,崇尚艰苦奋斗,D项结论无从得出,排除。13.C根据表中时间信息可知,此时英国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根据表中其他信息可知,英国工业品主要出口欧洲、美洲等地,英国的境外投资也主要投向欧洲、美洲等地,这反映出此时工业化浪潮在欧美大陆迅速扩展,故C项正确。当时英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英国工业品出口和境外投资的地理分布情况,未涉及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争夺,故B项错误;这一时期世界商贸中心一直在英国,故D项错误。14.A由材料中英国对甘地和曼德拉的称谓及“宣称他们的思想为‘普世主义’价值观”可知,英国这么做是为了强化殖民地的依附意识,以加强其对殖民地的统治,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说明英国支持印度独立,故B项错误;材料中英国的做法是为了加强其对殖民地的统治,不是为了塑造人类合作共赢的局面,也不是为了尊重文化价值观的多样性,故C项、D项错误。15.C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年增长率都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因为苏联在二战后未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故C项正确。当时苏联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片面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但是并未拖垮苏联的经济建设,故B项错误;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是当时苏联经济发展的表现,不是其经济发展放缓的原因,故D项错误。16.D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冲击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答案为D项;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但没有被打破,排除A项;多极化格局一直没有形成,排除B项;世界格局仍然是两极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C项。17.答案:唐代前中期,我国诗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北方诗人数量超过南方;唐代后期,南方诗人数量开始赶超北方;两宋时期,我国诗人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北方相比南方诗人数量已占据绝对优势。(若笼统回答南方诗人数量逐渐赶超北方也可)唐代前中期,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在我国北方,北方政治统一、社会安定、文化厚重,经济发展明显领先于南方。唐代后期,安史之乱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唐朝国势由盛转衰;加之唐代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农民起义爆发,北方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发展,逐渐超过北方。两宋时期,经济重心持续南移,宋都南迁,南方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北方。唐宋诗人空间分布的变化直观地展现了我国古代诗坛重心的逐渐南移,本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重心的变迁。(若考生能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风尚等角度对某一省份的变化进行探讨,言之成理即可)解析:首先,阅读表中信息,根据时间和空间分布得出唐至宋诗人的空间分布变化情况。其次,结合每个阶段的特征,分阶段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对材料中诗人的空间分布变化情况进行历史解释,如下表所示:阶段特征唐朝前中期北方政治统一、社会安定、文化厚重等唐代后期安史之乱、农民起义等导致北方政局不稳,而南方相对安定,经济逐渐超过北方两宋时期经济重心持续南移,宋都南迁,南方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北方最后,进行总结,指出诗人空间分布变化的实质,即体现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18.答案:观念变化:晚清国人的海权观念逐步加强,国家海权的概念日益清晰;国家海权观念在解决国际争端的实践中逐步得到了运用。晚清国人海权观念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列强侵华不断加深,对晚清国家海权的侵害不断加大;西方思想不断传入,中国人逐步接受国家海权观念;洋务派关注国家政治经济权益;早期维新思想产生,关注国家海权归属;等等。影响:国家海权对民族独立和复兴至关重要;有利于保护国家海洋贸易的发展。晚清国家海权观念的变化告诉我们:国家海权是一个国家所固有的、最主要的属性,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国家海权的完整程度是由其综合国力决定的;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要有明确的国家海权意识,既要维护国家海权和利益,又不能盲目排外,还要推动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等等。解析:提炼信息,得出变化1804年中国人没有海权观念⇨1863年前后《万国公法》⇨1868年中美《续增条约》⇨李鸿章初步掌握领海理论⇨清政府的领水主权观念大大提高晚清国人的海权观念逐步加强,国家海权的概念日益清晰“借助《万国公法》介绍的领海主权理论……迫使德方认错”⇨日俄战争中清政府“运用领水理论来捍卫国家主权的自觉性大大提高了”国家海权观念在解决国际争端的实践中逐步得到了运用调用知识,多角度分析原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政治(如列强侵华不断加深等)、思想文化(如西方思想传入中国、洋务思想、维新思想等)等方面进行分析影响从其对政治(如维护国家主权、促进民族独立和复兴等)、经济(如利于保护海洋贸易的发展等)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说明做出总结,得出启示说明国家海权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及如何维护海权19.答案:1954年宪法在承认、保护各种私有制经济的同时,又推动、鼓励它们逐步改造成公有制经济。(概述宪法特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依靠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支持取得革命胜利,同时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也为革命胜利作出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全面开展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初承认私有制经济有利于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宪法承认私有制经济是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逐步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以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宪法将对私有制经济的改造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总之,这一特点说明1954年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充分反映了过渡时期的现实需要和根本任务,为推动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解析:首先,根据材料中1954年宪法的内容得出矛盾之处,如:根据“保护农民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保护手工业者和其他非农业的个体劳动者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资本所有权”可得出1954年宪法承认、保护私有制经济;根据“国家……鼓励他们……组织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国家……鼓励他们……组织生产合作和供销合作”“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可得出1954年宪法推动、鼓励它们逐步改造成公有制经济。其次,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阶段(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等)多角度分析出现这一矛盾的原因,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最后,进行总结,指出1954年宪法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意义。20.答案:(1)价值:有。理由:材料一从英国对食品的渴求扩大了海外贸易(或:刺激了殖民扩张、壮大了经济实力)的角度,探讨了英国成为海洋强国和殖民帝国的原因。材料二从工人的高工资收入增强英国社会消费能力、扩大国内市场(或:劳动力成本提高刺激资本家支持机器发明)的角度,探讨了英国率先孕育了工业革命的原因。(2)视角:从普通大众的立场(或:从社会经济生活的微观层面)研究客观历史。注意:应该将微观历史研究与宏观历史研究相统一,将相对具体的社会经济生活现象融入人类社会重大政治变革、经济发展之中进行综合分析考察。(3)方面:英国与荷兰、法国等国的殖民战争促进英国殖民帝国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逐步确立促进英国经济发展;工业革命的发生促进英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扩大对英国崛起的影响。(若从其他方面举例且符合要求也可)解析:第(1)问,材料一反映出英国对食品的渴求推动其扩大海外贸易;材料二反映出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推动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这些都分析了英国资本化得以发展的原因,因此有价值,注意分别说明。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它们都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一角度探究英国历史发展的;第二小问注意从微观历史研究与宏观历史研究的关系这一角度作答。第(3)问,材料一、二从英国对外扩张和技术革新的角度对英国的崛起进行研究,考生还可从英国与荷兰、法国等国的殖民战争以及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确立、工业革命、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扩大等对英国崛起的影响等方面举例说明。仿真模拟(二)1.A在古籍和彝族古歌记载中均出现了“葫芦”,这显示出先民文化基因的相似,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此时跨地域农产品的交流尚未出现,排除B项;原始社会时期先民的国家意识尚未产生,C项错误;材料中的文化现象有利于多元一体格局的奠定,“确立”一词错误,排除D项。2.A“广求民瘼,观纳风谣”的含义是借观采风谣之名,考察民间疾苦。汉光武帝时,民间品评歌谣被纳入行政监督体系,使者表面上观采风谣,实际上考察官吏,由此可知,东汉民间品评谣谚起到监督官吏的社会作用,A项正确。九品中正制是选官制度,材料强调的是对官员的监督,排除B项;“主要依据”说法错误,排除C项;“遏制了”说法错误,排除D项。3.D唐宋时期,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在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关系由以往的“城乡一体”逐步走向“城乡分离”;与此同时,城市与乡村之间在经济上的联系和协作不断加强,形成了城市与乡村之间“交相生养”的新型经济关系。故D项正确。4.C材料“下番博易到物货,并仰依例抽解”“不得‘拘占舶船’,不得‘捎带钱物,下番买卖’”,体现出在对外贸易中,元朝政府对诸王等作了相关规定,要求官员恪尽职守,勤勉尽责,说明元朝政府重视规范海外贸易,C项正确。5.C“车书楼”以出版应用范文集为主,参与者多是科举出身的儒生学士,他们参与商业出版活动,与多家书坊联合出版书籍,显示出这些儒生学士对商业出版发展的推动作用,C项正确。明朝市民文化始终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排除D项。6.C1893年小校场年画的主题是庆祝上海开埠通商50周年;1911年小校场年画反映的主题与辛亥革命相关,这反映了小校场年画主题选择与时俱进的特征,C项正确。年画能够反映时代变革,但是“如实”说法错误,排除D项。7.D各级会议代表要求增发经济建设公债反映出人民群众认购踊跃;发行公债有利于调动资金发展经济,这体现出中央苏区政府财政管理手段的创新,②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公债的发行有利于缓解国民党经济封锁带来的困难,①中的“打破了”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军事斗争的发展情况,排除带有①或③的A、B、C三项。8.D强化妇女的学习和生产,有利于充分发挥妇女在经济建设和宣传方面的积极作用,结合1943年的时代背景可知,材料中的方针政策有利于吸收妇女参加生产和斗争实践,提升其抗战能力和水平,从而有利于增强抗战救国社会力量,D项正确。抗日根据地政府要求妇女的学习和教育以必备的生产和生活知识为主,B项中的“高素质”表述不够准确,排除。9.B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实践,走出一条不同于苏联的经济建设道路,这体现出独立自主的精神,有利于我国自主进行经济建设,探索企业发展模式,B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对鞍钢经验的评价,没有涉及工业布局,D项错误。10.C198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肯定了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以及农户和集体的承包关系,即肯定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创新,C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农村土地公有制,A项错误;B项结论与材料的表述相反,排除;农村的工作重点属于国家工作重点的一部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排除D项。11.C材料中“有财产的人”可以反映出当时苏美尔地区出现了贫富分化,①正确;依据图中信息及题干中文字信息可知,当时苏美尔地区进入了文明阶段,③正确;②④缺乏材料依据,故C项符合题意。12.D古代思想家及大多数人对宇宙的认识体现出无知与愚昧,1660年前后,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发生变化,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科学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项正确。工业文明伴随着18世纪的工业革命产生,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科学理论,不是宗教理论,排除C项。13.B英国殖民者开始反思自己的错误,说明他们在印度的乱砍滥伐对其殖民侵略的利益已经造成了危害,其侵略政策的转变,是为了维护自身在印度的经济侵略成果,B项符合题意。14.A大会最终决议,由强调夺取政权,到认为工人的社会解放与政治解放不可分割,再到提出具体的经济措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斗争中发展,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部分代表的观点存在认识上的错误,由此不能说明工人运动思想的僵化,排除B项。15.B一战初期,美国偏向英国,在美德裔移民呼吁向德国捐赠财物;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美国政府对德裔移民的态度随之发生变化,这使在美德裔移民的处境更加困难,迫不得已转而支持美国政府,①③正确,B项符合题意。美国对在美德裔移民进行限制是在1917年,此时处于德国战败前,排除②;无论是战争中还是战争后,世界文化一直在发展,排除④。据此排除带有②④的A、C、D三个选项。16.B1949年11月正处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此时美国对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冷战,而美国向中国留学生提供援助,允许部分中国留学生和学者在美国工作,旨在实现对中国的科技封锁,反映出美国政策制定中的冷战思维,因此B项正确。美国这一做法的本质是对新中国的敌视与破坏,排除C、D两项。17.答案:(1)依据:户口多少、钱粮多寡、综合治理的难度(或“冲繁疲难”四要素)。原因:战国以后小农经济发展,人丁是国家税役征发的主要依据;唐两税法推动税收由以人丁为主向以财产为主转变;宋代以来商品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统一多民族国家稳定均衡发展的要求(或明清时期中国版图的奠定和治理的需要)。(2)作用:完善了地方行政等级划分和官员选任制度;有利于官僚资源的合理调配;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为后世地方治理提供了借鉴。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行政区划的基本知识,从人口(户数)、经济(钱粮)、治理的难易程度等方面作答;第二小问,首先搞清楚地方政区调整和划分是出于维护和巩固统治的需要,然后从此出发分阶段(如战国以后、唐代、宋代、明清时期等)说明即可。第(2)问,首先搞清楚“冲繁疲难”制度,“冲”是指战略位置重要,“繁”是指事务繁重,“疲”是指民情疲顽,“难”是指民风强悍难治;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清朝的时代特征,概括该制度在地方管理、行政效率、经济发展以及官员选任和官僚资源调配等方面的历史作用。18.答案:(1)实践:捐资办学;捐建体育组织;修建体育设施;资助体育竞赛;支持中华传统体育发展;推动国内外体育交流。(2)意义:促进了现代体育的传播和发展;构建了我国近代国家体育形象;增强了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扩大了中国国际影响力;增强了华人华侨的民族认同和国家凝聚力。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在集美学校修建标准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陈敬贤先生成为第三届运动会名誉董事”“在华人华侨的鼎力支持下,厦门体育界成立了‘厦门精武体育会’”等信息,从华人华侨捐资办学、捐建体育组织、修建体育设施、资助体育竞赛、支持中华传统体育发展、推动国内外体育交流等方面进行概括。第(2)问,依据材料中华人华侨支持厦门体育发展的措施,并调用所学知识,从促进体育发展、构建国家体育形象、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凝聚力、扩大国际影响力等方面进行分析。19.答案:变化:“欧洲”观念逐渐世俗化;形成欧洲等同于先进文明的观念。原因: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使欧洲人建立了对自身文明优越性的确认;宗教改革使封建神学的控制力削弱;启蒙运动为欧洲提供了共同的政治原则;专制王权的确立,民族国家的形成;工业革命进一步巩固了欧洲在经济上的领先优势。解析:首先,依据材料概括“欧洲”观念的变化,如“欧洲”观念逐渐世俗化;形成欧洲等同于先进文明的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欧洲经济迅速发展、民族国家的形成等知识对这一观念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行简析,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言之有理即可。20.答案:(1)1949~20世纪70年代初解释:1949~1963年,我国面临美国经济封锁困境,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大量从以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进口石油,有力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与建设,巩固了新生政权。1964~1973年,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中国逐步实现原油自给。中苏关系恶化,中国主要从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进口石油。(2)20世纪70年代初至1993年解释:中国采油技术进步、产能提升;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上升,中国增加石油出口量;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中日关系正常化,开启外交新局面,国际环境大为改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及管理经验,为国内改革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1993~2002年解释:改革开放不断深化,1992年中国明确目标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石油消费需求增加。冷战格局瓦解,中国进一步发展全方位能源外交,积极发展同中东、非洲的友好关系;保障了当时国内高速增长的石油消费需求。(4)2003~2012年解释: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21世纪初,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合作,关注能源运输安全,能源外交合作对象和合作方式增多,能源运输通道日益多元化。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中国启动清洁能源外交,积极与欧盟、美国进行清洁能源领域合作,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也显示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根据材料任选两个阶段进行解释。然后,围绕所选的两个阶段,结合该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从国内(如当时国家任务和经济建设状况等)和国际(如国际局势变化对我国经济建设和能源供应的影响等)等方面进行解释。仿真模拟(三)1.C据材料“战国七雄的疆域内普遍地挖掘到战国中、晚期的铁农具……”可知,战国中晚期铁农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此铁农具才会在墓葬中成为普遍的陪葬品,故选C项;社会分工包括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部门的一般分工,以及把这些大的部门再分为重工业、轻工业、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或行业的特殊分工,排除A项;材料只能说明铁农具的应用,与牛耕无关,排除B项;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的表现是:如棉纺织业分为轧花、纺纱、织布、印染等部门,排除D项。2.C根据材料“掌宗庙礼仪……掌宫廷警卫……宫门屯卫……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生活供应”等信息可知,秦朝这些中央官职的设置既有对国家政府的管理职能,又有对皇帝宫廷事务的管理职能,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点,故选C项;皇帝制度重在强调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材料主旨内容无关,排除A项;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的主要标志是废分封立郡县,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九卿官职的具体职能,没有体现分层管理,排除D项。3.A据材料“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可知,孝文帝改革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故选A项;根据史实可知,北魏并没有统一全国,排除B项;据材料“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可知,题干强调的是孝文帝改革削弱了士族势力,排除C项;据材料“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可知,题干强调的是孝文帝改革对于官僚集团的影响,而非民族矛盾,排除D项。4.C据材料“汉之用人,不分流品。视其才能勋绩,等而上之,无有限格”可知,汉朝对官僚职权和升迁的规定较随意,而唐宋“制度规定‘吏职补官至从政郎(从八品)止’”则更加细致严谨,故选C项;据材料汉代“三辅及令、守、长,皆有专杀之权”以及唐代“一州断以徒年,一县将为杖罚”可知,唐代地方长官已没有了汉代的“专杀之权”,说明其职权下降而非提高,排除A项;据材料“视其才能勋绩,等而上之”并结合所学汉代察举制的知识可知,汉代选官注重品行而非门第,排除B项;私人笔记如若为当事人所写的一手史料,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而非可信度不高,排除D项。5.D宋代将田产交易事项纳入法治轨道,由官府核验并盖印,说明政府重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故选D项;将田产交易纳入法治轨道只是规范了交易的流程,并不等同于对其严格限制,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政府规范了田产交易的流程,无法据此推知政府对土地兼并的态度,排除B项;田产交易属于土地所有权的转移,与商业环境无关,排除C项。6.C“太祖甚至还制作铁牌置于宫门,规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意在防止宦官干政的情况出现,故选C项;据材料“据(明史)记载”可知,明朝宰相已被废除,不存在宰相和宦官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据材料“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可知,内臣本在宫廷之中,这样做是防止他们进入政治,排除B项;“据(明史)记载,洪武年间本有内侍久侍内廷,言论政事,但后被明太祖斥责还乡”不能体现这些势力对君主的威胁,君主真正感到威胁的是宰相集团的权力,排除D项。7.A据材料主旨可知洋务企业主要是军工企业,所产军事产品主要用于保障国家安全,故选A项;据所学洋务运动的军事企业,其产品不进入市场,排除B项;据所学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涉及政治制度,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官办企业,而非官督商办企业,排除D项。8.A根据材料“清政府并没有获得多少为己所用的人才,反而出现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类的知识分子群体”可知,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事与愿违,造就了一个新知识分子群体,成为王朝的掘墓人,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故选A项;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排除B项;清末新政为辛亥革命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加剧了清王朝的危机,排除C项;清末新政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是想造就“尊崇孔教,爱戴大清国”的人,没有传播民主科学思想,排除D项。9.B根据材料“全国各界联合会”“宣言”“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合群自救”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后,全国爱国自救运动此起彼伏,全国各界联合会的成立正是合群自救的需要,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爱国觉悟得到提高,故选B项;材料并未反映“社会改造道路”的信息,且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群众的爱国意识提高,但并未反映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弊端的反思,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反映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排除D项。10.C根据材料“学员选拔要求为‘只要不是汉奸亲日派,经过正规的入学测验,没有严重的病,都能入校学习’”可知,陕北公学强调不收汉奸亲日派,结合所学,此时正处于全面抗日战争期间,且陕北公学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实行国防教育,培养抗战干部”,因此“陕北公学”的创办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故选C项;根据所学,一九三八年十月,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广州、武汉以后,我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与材料中现象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只涉及一所大学“陕北公学”且主要是为抗日而设,无法体现其促进边区教育均衡发展,排除B项;材料中只反映了边区一所大学,并不能反映其建立起边区教育体系,排除D项。11.C建国以来我国汽车生产量持续较快增长,到2020年基本上达到了产销平衡,这说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适应了社会消费需求,故选C项;单凭汽车一种产品的销售量没法反映民众消费结构变化,排除A项;大众购买汽车是消费心态的变化,不能反映大众心态是否走向开放,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我国汽车产量的提高,并没有体现汽车质量,更没有和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排除D项。12.D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依据的史料,谢里曼根据《荷马史诗》的记载取得了惊人的考古成果,由此说明《荷马史诗》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并不能因此说明《荷马史诗》就是一手史料,故D项正确,排除A项;谢里曼考古研究的是古希腊文化,而不是古罗马帝国,故排除B项;谢里曼的考古取得了惊人成果,但并不能证明特洛伊是当地最早的城市,故排除C项。13.B据材料“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可知薄伽丘追求平等,将道德和才能作为划分社会“贵”“贱”的标准,否定封建等级制度,故选B项;据材料“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说明薄伽丘宣扬的是品德至上,排除A项;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代表作《十日谈》中极力批判教会的腐朽,排除C项;据材料“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可知薄伽丘肯定的是品德的作用,排除D项。14.D材料中韦奇伍德制定并实施严厉的规章制度,这种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对于提升陶器产量具有一定的作用,从而提升生产效率,故选D项;工厂主制定并实施严厉的规章制度本质上是为了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排除A项;材料主旨为工厂主制定并实施严厉的规章制度,而未涉及工厂制度的产生,排除B项;“计时系统、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者则予以提醒”,说明工厂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而未涉及工厂生产组织与管理形式的变化,排除C项。15.B漫画讽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旨在揭露其不能阻止之后的苏德交战,故选B项;粉碎了阴谋,与材料中“荒唐的”不符,排除A项;《荒唐的伴侣》讽刺的是假伴侣真敌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不是该漫画主旨信息,排除C项;赢取短暂和平,与材料中“荒唐的”不符,排除D项。16.A根据图表信息,可知相比1950年,1990年农业和工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反映了社会产业结构的改变,故选A项;社会分工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属于不同的范畴,排除B项;知识经济兴起于90年代后,它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和全球化为背景兴起的,排除C项;农业的就业人口比重虽然下降,但是农业所创造的社会价值会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增长,排除D项。17.答案:(1)特点:农作物品种增加;经营方式多样;高产作物提高粮食总产量;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等。(2)特点:商业市镇兴起;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农产品成为商品的组成部分;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3)实质: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特征:以自由雇佣劳动为特征。解析:(1)根据材料一“在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方面,则有比较突出的成就”可知,明清农作物品种增加;经营方式多样;根据材料一“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可知,高产作物提高粮食总产量;根据材料一“产品大量流入市场”可知,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等。(2)根据材料二“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可知,商业市镇兴起;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农产品大量商品化,成为商品的组成部分;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3)第一小问实质,根据材料“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可知,“大户”与“小户”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其实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第二小问特征,依据第一小问答案并结合所学可知,是以自由雇佣劳动为特征。18.答案:(1)课题示例: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创与发展。(围绕根据地或革命道路言之有理亦可得分)价值:两则史料均为一手史料,价值较高。史料1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史料2对研究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提供了有力证据。(2)地点示例:江西瑞金。理由: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对革命根据地建设和红军的发展壮大做出重要贡献。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其他如答井冈山;古田等言之成理也可)。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课题,据材料毛泽东的《井冈山的斗争》的内容和“土地分配证”可知,这一课题的主题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创与发展。第二小问价值,据毛泽东的《井冈山的斗争》以及“土地分配证”可知,两则史料均为一手史料,价值较高。史料1:据材料《井冈山的斗争》中的相关内容以及理论可以得出,这一著作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史料2是实物证据,对研究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提供了有力证据。第(2)问第一小问地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主要在根据地,可以选择瑞金或者井冈山,以选择江西瑞金为例。第二小问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革命根据地建设和红军的发展壮大做出重要贡献。19.答案:时代风貌:崇尚劳动,提倡节俭,尊崇英雄,重视体育锻炼。解释:从时代背景作答: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调动了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国家经济困难,亟待建设;国家建设急需各方面人才;国际局势紧张,新政权面临威胁。从时代意义作答:塑造了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激发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从现实价值作答: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解析:第一小问时代风貌,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据材料“国棉一厂发出开展增产节约和劳动竞赛的号召”可知,当时崇尚劳动和提倡节约;根据《人民画报》对志愿军归国英雄的报道可知,当时尊崇劳动;据材料“2400人一起做广播体操”可知,当时重视体育锻炼。第二小问解释,结合所学从20世纪50年代的时代背景、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的角度展开作答即可。20.答案:示例一:观点:政治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国家的政体选择。论证:英国早在中世纪就有议会民主的传统,国王的权力是有限的,这种政治文化传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政体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英国最终确立了以议会为权力中心的君主立宪制,既保留了君主制,又确立了议会民主制;美国未经历封建社会,又有议会制民主的传统,所以在独立战争后,美国没有像英国那样确立君主立宪政体,而是选择没有国王的共和政体。结论:一个国家的国情即政治文化传统,对这个国家的政体选择具有重大影响。示例二:论题:政情、政局是影响政体选择的主要因素。论证:法国曾是欧洲大陆典型的君主制国家,这种国情和政治文化对大革命后法国政体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法国后来建立的君主立宪制、帝制都是其影响的结果;但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以一票共和的方式确立了共和政体,共和政体的确立是当时保皇派内部分歧严重,共和派和广大群众斗争这些政情直接作用的产物。结论:国情(政治文化)对政体选择尽管有影响,但不是直接的,也不是决定性的。一个国家在转型关头的政体选择,一般而言,主要受政治时局,也就是当时政情的制约。示例三:论题:政情、国情共同影响着国家政体的选择。论证:融合示例一、二组织答案。解析:据材料“从政治理论上讲,一个国家国情,对这个国家的政体选择确实具有重大影响。但相对于政情对政体实际选择的约束作用来讲,国情对政体选择的影响尽管很强,但强不过政情对政体选择的直接作用”可拟定观点:政治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国家的政体选择或政情、政局是影响政体选择的主要因素(任意一点),结合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确立,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如选择观点:政治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国家的政体选择。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早在中世纪就有议会民主的传统,国王的权力是有限的,这种政治文化传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政体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英国最终确立了以议会为权力中心的君主立宪制,既保留了君主制,又确立了议会民主制;美国未经历封建社会,又有议会制民主的传统,所以在独立战争后,美国没有像英国那样确立君主立宪政体,而是选择没有国王的共和政体。因此,一个国家的国情即政治文化传统,对这个国家的政体选择具有重大影响。如选择观点:政情、政局是影响政体选择的主要因素。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曾是欧洲大陆典型的君主制国家,这种国情和政治文化对大革命后法国政体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法国后来建立的君主立宪制、帝制都是其影响的结果;但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以一票共和的方式确立了共和政体,共和政体的确立是当时保皇派内部分歧严重,共和派和广大群众斗争这些政情直接作用的产物。因此,国情(政治文化)对政体选择尽管有影响,但不是直接的,也不是决定性的。一个国家在转型关头的政体选择,一般而言,主要受政治时局,也就是当时政情的制约等等。仿真模拟(四)1.B据材料“战国时期,士人‘择木而栖’现象非常普遍”可知,战国时期士人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诸侯国重用,且在政治生活中比较自由,可以促进学术的自由发展,推动了百家争鸣的深入开展,故选B项;材料体现的是士人可以自由选择明主,并未强化家国一体(一个人既是家族的族长,又是国家的掌权者,同时家族势力在国家的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既是国,国就是家)的观念,排除A项;材料强调士人选择明君而效力,并未涉及诸侯国之间的交往,排除C项;这一时期君主专制体制尚未建立,排除D项。2.B从材料信息看,西汉初年的统治思想是黄老之学,提倡与民休息、休养生息,这是当权者的政治思想,故选B项;休养生息的政策不能解决王国割据问题,反而有利于王国割据,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休养生息政策,西汉不是小国寡民,排除C项;汉武帝继位后,放弃了黄老之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排除D项。3.D据图表,可知魏晋南北朝时少数民族政权大多将自己的祖先追溯为汉人,说明当时少数民族的华夏认同感增强,故选D项;禅让制度强调推举贤能之人,而材料并不涉及,排除A项;第一则史料说的是刘渊追溯汉代刘氏为祖先,与炎黄部落关系不大,排除B项;刘氏政权只涉及第一则材料,排除C项。4.C“地税按亩征纳”这样就会出现土地占有多的纳税多,土地少的纳税少,相对体现了公平,故选C项;据材料“户税依据每户资产的多寡分为九等征钱,户等高的征钱多,户等低的征钱少”,由于是依据土地的多少、户等的高低来定税,没有具体数值,无法判断其税收的重轻,排除A项;“地税按亩征纳”事实上是承认了土地的占有,即默认了土地兼并的合法,只会更加兼并,排除B项;据材料“户税依据每户资产的多寡分为九等征钱”,收税的依据是土地和资产,而不是人头,理论上会促进人口增长,排除D项。5.D宋初州长官不得单独签署文件,需要通判的连署,文件才能生效,体现了州长官与通判相互牵制,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选D项;行政效率提高与“州长官不得单独签署文件,需要通判的连署,文件才能生效”不符,排除A项;制度僵化指制度凝滞不动,因循守旧指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材料不涉及,排除B项;元朝开创行省制度,材料是宋代通判,排除C项。6.B据材料“《红楼梦》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这两个典型形象,他们蔑视功名富贵、权势利禄,希望过自由的生活,得到情投意合的爱情”,可知表达了人物个性,故选B项;《红楼梦》属于现实主义作品,排除A项;作者意在迎合市民阶层的需求,排除C项;作者是对儒家理念的反叛,排除D项。7.B清政府确立加强海防和建立海军的方针说明海防意识的增强,故选B项;中国近代海防空虚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排除A项;C项“开始”说法错误,材料只是体现出政府的意向,还没有付诸实践,排除;此时国防战略仍然以陆地为主,排除D项。8.A“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可见地方没有遵照中央与帝国主义开战,说明中央的影响力下降而地方势力增大,故选A项;“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没有明确反对中央政权的信息,不能说明中央已经完全没有影响力,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清政府并没有进行政治改革,排除C项;“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表面上看有利于中国,但由于这些地方已经成为西方的势力范围,本质上讲也是维护殖民者自身的利益,排除D项。9.D据材料“民国政府农工商部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此后又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可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积极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故选D项;1914年2月辛亥革命已经结束,排除A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1935年,排除B项;1914~1919年欧洲列强忙于一战,减少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排除C项。10.A“几天内就捉到土豪100多人,筹款7000余元(银元),533名劳苦民众参加了红军”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土地革命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革命热情,故选A项;当时全国革命的中心是江西瑞金,排除B项;红军的行动旨在发动群众的革命热情,排除C项;“全民共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11.C根据图片信息可知,1961~1971年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国家逐渐增多,尤其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最为明显,说明美国对联合国的控制逐渐减弱,第三世界国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逐渐增强,世界格局逐渐走向多极化,故选C项;60年代发达国家对联合国的影响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排除A项;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排除B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说明中国的综合国力逐渐上升,但是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经济实力出现了停滞和倒退现象,排除D项。12.D材料“封臣的义务就是侍奉,而封君的义务则是保护”,以及所列特殊情况下封臣的应对举措,可见封君和封臣之间存在严格的权力与义务关系,故选D项;封臣有一定的独立性,不是封君的私有财产,排除A项;封臣获得封土是封君封臣制度形成的前提,排除B项;C项表述绝对,没有体现出严格的规定,排除C项。13.C据“即便国王也不得挪用”可以看出,在《权利法案》颁布之后,国王的权力受到进一步的限制与削弱,故选C项;材料主要涉及财产预算与财产审核,与“君权神授”无关,排除A项;英国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建立起来的议会权力超过君主权力的君主立宪制度,排除B项;据“设立财政审查委员会,对财政收支状况进行检查”可知,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财政上的腐败,排除D项。14.B“……现在这个纲领的一些说法明显过时……如《宣言》第二章临近结尾处提及的革命措施;再如巴黎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反映的是马克思修正了自己原来的观点,说明他有自我批判和革新的精神,故选B项;初步创立暴力革命学说是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不是1872年德文版的《共产党宣言》,排除A项;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肯定了阶级斗争的进步作用,排除C项;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排除D项。15.A根据材料“没有租让,我们就不能实现我们的纲领和国家电气化”,可知列宁借用资本主义商品货币关系,以间接过渡的形式向社会主义过渡,将国家无力经营的矿山和企业通过租让制的形式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故选A项;苏俄是社会主义国家,新经济政策只是局部采用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式,没有改变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排除B项;苏联工业化全面开展是在斯大林时期,排除C项;“不借助于外国资本,我们就做不到这一点”,属于外资经济,排除D项。16.C据材料“1960年,法国首次成功试验原子弹……她更加强大了”,结合所学可知,两极格局下,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苏联的威胁,法国原子弹试验成功,意味着法国的复兴,从而冲击两极格局,故选C项;依所学,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暂时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排除A项;依所学,1967年欧共体形成,欧洲国家联合发展,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国家干预经济,而材料强调法国试验原子弹成功冲击两极格局,排除D项。17.答案:示例:赞同“宋代商业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观点。评析:两宋时期,营商环境比较宽松,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的发展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商品经营的范围不断扩大,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品种类迅速增加,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市镇经济繁荣,对外贸易发达,商税和贸易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而且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科技的进步,为理学思想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因此,赞同“宋代商业革命,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一观点。解析:首先了解题目要求,明确材料观点,如通过阅读材料,可将其三个层次即宋代商业革命“对于中国的商业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我国开始由内陆型国家向海陆型国家转变,并表现出向海洋发展的倾向”“实质是由自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等,归纳为核心观点“宋代商业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明确个人观点即“赞同宋代商业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冷链物流司机聘用合同
- 药品供应链招投标规范实施细则
- 2024年度高品质钢化玻璃定制加工合同版B版
- 商业步行街石拱桥施工合同
- 设备租赁合同:舞台灯光
- 2024年度网络安全产品研发合同
- 2024年修订版:双方官方分手协议书(2024版)2篇
- 商业装修简易施工合同
- 茶楼木地板翻新施工合同
- 船舶制造钢架棚施工合同
- 2024年连云港市工业投资集团社会招聘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2024年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限公司第一批次校园招聘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国家开放大学-法学专业-2023年秋季《法律文化》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 sqe工作规划和展望
- 秩序安保维护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政协提案知识讲座
- 银行老年客户营销方案
- 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电力交易员)备考试题库大全(浓缩800题)
- 代办电瓶车车牌照委托书
- 智慧农业中的智能农机与农具技术
- 2021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和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