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裂化装置停工安全事项_第1页
加氢裂化装置停工安全事项_第2页
加氢裂化装置停工安全事项_第3页
加氢裂化装置停工安全事项_第4页
加氢裂化装置停工安全事项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氢裂化装置停工安全事项1)正常停工(1)停工时高压系统应严格执行“先降压后降温”的原则,且温度小于150℃时,降温速度应小于25℃/h,以免产生脆性破坏;(2)停工时高压系统还应遵守“先降温后降量”的原则;(3)反应压力降到3.5Mpa前,反应温度应大于135℃;(4)卸催化剂前,高压系统应采纳轻油汽提、热氢汽提、氮气的多次升压、泄压流程,直至或燃性气体含量小于1%,苯含量小于1μg﹒g-1;

(5)缷催化剂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结伴作业,H2S检测仪,佩戴防毒面具,用氮气连续吹扫掩护,防止缷剂时着火及羰基镍(允许暴露浓度0.007mg﹒m-3)中毒;

(6)缷催化剂后,操作人员应佩戴氧呼吸器面罩,连续氧分析警报器,在专业抢救人员监控下入反应器;

(7)停工后应对高压设备进行内外部检验、壁厚检验、磁粉检测、渗透检测、超声检测、硬度检测、堆焊层铁素体含量测定、金相检验等多种检验,确保设备在平安条件下运转;(8)停工后应对奥氏体不锈钢设备进行干燥的氮气爱护,打开设备前可用符合标准的苏打水溶液进行中和清洗。2)紧急停工(1)当发生反应器“飞温”、装置着火等紧急状况时,应启动快速紧急泄压系统,停新氢压缩机、反应(循环氢)加热炉和高压注水泵;(2)当循环氢压缩机故障、冷高压分别器(或循环氢压缩机入口缓冲罐)液位过高时,应停循环氢压缩机和高注水泵,并启动慢速紧急泄压系统;(3)高压进料泵出口流量过低、高压进料泵故障时,应停该高压进料泵,并启动备泵;(4)反应(循环氢)加热炉流率过低、燃料压力过低、反应器入口温度过高、炉管爆炸或着火时,应停反应(循环氢)加热炉;(5)冷高压分别器、热高压分别器、循环氢脱硫塔液位过低时,应关闭从高压到低压的阀门。(6)新氢压缩机故障、新氢压缩机入口缓冲罐液位过高、供氢装置发生故障时,应停新氢压缩机和高压进料泵;(7)仪表风故障时,应停新氢压缩机和高压进料泵,并维持循环氢压缩机的最大流量和急冷氢的最大流量。19.7加氢裂扮装置平安性分析[1~7,15~16]19.7.1火灾危急性分析加氢裂扮装置所用原料、所得产品多为易燃、易爆物质,装置危急性为甲类见表19-2。各物料在加工过程中处于高温、高压环境中,当泄漏温度超过其自燃点、泄漏遇静电或遇热可能引发火灾。表1

生产过程中主要原料、中间产品、产品火灾危急性分类

介质名称性质爆炸极限/V%闪点/℃自燃点/℃火灾危急类别氢气燃料气液化气石脑油喷气燃料柴油减压蜡油DMDSMDEA硫化氢易燃易爆易燃易爆易燃易爆易燃易爆易燃易爆易燃易燃易燃易燃易燃易爆剧毒4.1~74.23~132~91.4~7.61.4~7.51.5~4.5

2.2~19.7

4.3~45.5

2828~4545~12012015139570~590650~750426~537℃510~530380~425350~380300~380339

290~370甲甲甲A甲B乙A丙A丙B甲丙A甲1)

氢气(H2)H2自燃点:570~590℃,爆炸极限:4.1%~74.2%,火灾危急类别:甲。H2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焜合物,遇热或明为即发生爆炸。在低凹谈不易积存,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H2还会与氯、溴等卤素猛烈反应。H2与其他气体相比特点之一是当气体膨胀后其温度上升,即热起来,因此特殊当心,H2释压管线或压缩排到大气时,或任何泄漏均必需用蒸汽吹扫才能有效灭火。灭火:①灭火剂:雾状水、泡沬、二氧化碳、干粉;②切断气源;③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④喷水冷却着火设备;⑤可能的话,将着火设备从火场移至空旷处。2)

硫化氢(H2S)H2S自燃点:292~370℃,爆炸极限:4.3%~45.5%,火灾危急类别:甲。H2S与空气或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高能热或明火即发生燃烧爆炸。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急。(1)

灭火①灭火剂:泡沬、二氧化碳、雾状水;②切断气源;③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④喷水冷却着火设备;(2)

泄漏处置①应疏散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域,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进入;②严格掌握一切火源;③喷雾状水稀释、溶释、抽排和强力通风。(3)

防护措施:①工作场地严禁吸烟;②生产过程密闭;③全面通风;④进入着火现场,应穿自供氧式呼吸装备的防护服,防止因缺氧发生危急;⑤不应携带探照灯、电机及开关等可能产生电火花的设备。3)

氨(NH3)NH3自燃点:651℃,爆炸极限:15%~28%。NH3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怕混合物,高能热或明火即发生燃烧爆炸。与氯、溴等卤素猛烈反应。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急。(1)

灭火①灭火剂:泡沬、二氧化碳、雾状水;②切断气源;③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④喷水冷却着火设备。(2)泄露处置:①应疏散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域,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进入;②严格掌握一切火源;③喷雾状水稀释、溶释、抽排和强力通风。4)液化石油气[7]液化石油气的主要组分: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在常温常压下能快速挥发。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由于比空气重而更为危急。这些烃类从容器中漏出呈云雾状沉积在地面上。除非有4.5%/s以上的风速,这些物质是不易集中至大气中去的。在装置地面上常设在明火加热炉。对有可能产生云雾状物烃类的操作,将会有潜在导致爆炸的危急。液化石油气闪点:28℃,自燃点:426~537℃,爆炸极限:2%~9%,火灾危急类别:甲A。液化石油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能热或明火即发生燃烧爆炸。与氯、溴等卤至少猛烈反应。蒸气比空气重,能经较底处集中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急。(1)

健康危害①急性危害眼睛接触:可引起冻伤。皮肤接触:可引起冻伤。组织冻伤后引起痛苦。吸入:本品较空气重,若通风不良可引起窒息。症状有头痛、头昏、呼吸短促、乏力、困倦和耳鸣;假如窒息进一步加重,可引起恶心、呕吐、肌肉无力和意识不清,最终抽搐、昏迷和死亡。②慢性危害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乏力、视物不清、体重降低或贫血,或影响肝、肾功能等。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发红、干燥、皲裂。长期暴露在可燃浓度可引起神经损害、四周神经病、骨髓损害、神经衰弱。③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④燃爆危急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急。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集中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2)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若发生冻伤:马上用冷水冲洗冻伤部位10~15min,最好能将冻伤部位浸入冷水中,不要摩擦。禁用热水和热辐射。用清洁、干燥敷料掩盖,就医。眼睛接触,马上起下下眼睑,用大量流淌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就医。(3)

消防措施危急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开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急。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猛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