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吉林省白城地区大安县生物七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吉林省白城地区大安县生物七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吉林省白城地区大安县生物七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吉林省白城地区大安县生物七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吉林省白城地区大安县生物七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吉林省白城地区大安县生物七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当遇到巨大声响时,为保护鼓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迅速张口②迅速闭嘴③张口,同时双手堵耳④闭嘴,同时双手堵耳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2.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是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B.②是胃,能初步分解蛋白质C.③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D.④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唯一的器官3.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我市举办了“为他人着想,捐献热血,分享生命”为主题的宜传活动,来自各行各业的无偿献血者、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活动(如图)。下列有关输血与血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安全输血非常重要,大量输血应实行同型输血B.每位18--55周岁的公民都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C.成分输血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避免血液大量浪费D.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4.图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邻的器官,曲线X、Y、Z表示三大类有机物质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为蛋白质,消化器官是A和DB.Y为脂肪,消化器官是CC.Z为淀粉,消化器官是DD.X、Y、Z都能在D内进行消化5.动脉出血要比静脉出血危险,其原因是A.血液中含更多的养料和氧气B.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大,瞬间失血量过多C.血液中含有更多白细胞和抗体D.血液中无含氮的废物和二氧化碳6.如图为人体三种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能正确表示血流速度关系的是()A.①>②>③ B.①>③>②C.③>①>② D.②>③>①7.临床医生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成分输血,对于严重烧伤的患者,如需输血应首先考虑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A.全血 B.血浆 C.血小板 D.红细胞8.下列有关双名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双名法是世界通用的生物命名法B.双名法使每一个物种只有一个科学学名C.按双名法,每个物种的名称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种名,第二部分是属名D.物种的学名用斜体的拉丁文表示9.如图所示,是人的吸气与呼气过程,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甲图与丙图中BC段相对应,处于呼气状态B.乙图与丙图中BC段相对应,处于吸气过程C.甲图与丙图中AB段相对应,膈肌处于收缩状态D.乙图与丙图中BC段相对应,膈肌处于舒张状态10.下列关于动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管壁厚、弹性大B.血流方向是离心脏C.血流速度快D.出血时指压远心端止血11.当血液流经肺泡后,血液所含的氧气、二氧化碳和养料的变化是()A.减少、增多、减少 B.增多、减少、增多C.减少、增多、增多 D.增多、减少、减少12.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A.大力开发森林资源,提供更多的木材B.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生物废弃物的利用效率C.推广生物防治,减少杀虫剂的施用D.尽量乘坐公交车,减少尾气排放13.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过的细胞膜层数是()A.l层 B.2层 C.3层 D.4层14.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石,其重要依据是()A.骨骼与现代人相似 B.能够两足直立行走C.脑容量比森林古猿发达 D.能够使用工具15.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甲、乙、丙3只小狗,甲狗不作处理,乙,丙狗分别做不同的手术处理.几个月后查得各自血液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如下表(单位:微克/100毫升血液),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甲36乙2.80.1丙0.15.8A.甲狗在实验中作对照B.乙狗切除了垂体C.丙狗切除了甲状腺D.一段时间后,乙狗发育正常,丙狗生长停滞16.关于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三种物质的消化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淀粉的消化场所是口腔,麦芽糖的消化场所是小肠 B.蛋白质最终的消化产物为氨基酸C.消化脂肪的酶来自胆汁、肠液和胰液 D.脂肪的消化场所是胃和小肠17.皮肤的功能有:①排泄功能;②保护功能;③调节体温;④感受外界刺激()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8.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A.脑容量增加B.会使用工具C.产生了语言D.能直立行走19.甲常说:“我是万能输血者”。乙却说:“我是万能受血者”。甲、乙的血型分别是A.A型、B型 B.A型、O型 C.O型、AB型 D.O型、B型20.下列属于复杂反射的是A.瞳孔受到强光照射变小 B.学生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返回教室C.手碰到热的东西立即缩回 D.吃巧克力引起唾液分泌21.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各自主要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B.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C.植物人的小脑可能没有受到损伤D.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22.下列关于人的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外界气体进入肺B.呼气是人体排泄的途径之一C.氧气从外界进入肺泡的途径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D.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于氧气2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与吸收营养物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有①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②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胰液、肠液等③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④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4.寒来暑往,春华秋实,本学期生物课的学习结束了。“生物图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是生物圈中普通一员”的理念必将牢牢铭刻我们心中,并践行在我们行动中。以下有关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错误的是()A.当前,在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中,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是人为因素B.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C.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正在影响生物圈其他生物的生存D.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无法修复的25.在反射弧结构中,产生神经冲动的是()A.传入神经 B.传出神经 C.效应器 D.感受器26.下图是反射弧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1)完成一个反射活动,必须由图中的______(用序号按顺序写)五部分参加。(2)图中的_______所示结构受损将会出现能反射但不能感知的现象。(3)直接刺激[5]是否会有感觉?_______。是否会产生运动?_______。(4)若此图表示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则[1]表示眼睛的_______。(5)若此图表示学生听见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弧,则[1]表示耳部结构的______________。27.如图是形成尿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__________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液中的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的________作用到达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3)原尿流经[]_________时,其中的一些物质被重新吸收回血液。(4)若某人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超过正常水平,则此人可能患有_________病。28.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器官应用更加广泛,人工心肺机就是其中一种,它主要由“电动泵”、“氧合器”、“热交换器”三部分构成。如图为人工心肺机救治病人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为“电动泵”,相当于人的心脏,推动血液循环。人体中专门调节心跳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2)图中B为“氧合器”,相当于人的______,对血液供氧,排出二氧化碳,完成血液与外界气体的交换。(3)图中C为“热交换器”用于提供热量,调节体温。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的______作用。(4)图中营养补充液可以提供葡萄糖。人体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主要是______。(5)图中的“流回血液”应该是______血。29.分析下面有关神经系统的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①刚出生的婴儿,由于大脑没有发育完全,常发生尿床现象;②胸部脊髓完全横断的成年人,出现尿失禁现象;③脊髓腰骶段损伤的病人,常出现膀胱有尿不能排出的现象(1)新生儿的排尿反射属于____________反射(非条件/条件,选填其一),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内。(2)胸部脊髓完全横断的病人出现尿失禁的原因是脊髓与____________的联系被切断,致使低级中枢失去了高级中枢的控制。(3)脊髓腰骶段损伤的病人膀胱有尿不能排出的原因是脊髓被破坏导致____________结构不完整,反射不能进行。按照神经冲动传递方向顺序,反射弧结构依次包括感受器→_________→_________→传出神经→效应器。30.小丽同学因感冒发烧,经医生确诊为流行性感冒,被医生要求暂停上学,住院治疗。试问:(1)让小丽暂停上学,住院治疗。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属于_____。(2)为了预防流感。很多同学注射了流感疫苗,这属于免疫类型中的_____免疫。31.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相关结构,请分析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物质血浆肾小囊腔内液体输尿管内液体甲0.030.032.00乙7.000.000.00丙0.100.100.00(1)①是_____,内流动脉血;④是_____,与③⑤共同构成肾单位。(2)与①中液体相比,③中液体不含______和血细胞;与①中液体相比,⑦内液体成分中氧气、营养物质和_____明显减少。(3)上表为血浆、肾小囊腔内和输尿管内液体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浓度(单位:克/100毫升)。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丙分别是_____A.尿素、葡萄糖、蛋白质B.葡萄糖、尿素、蛋白质C.尿素、蛋白质、葡萄糖D.蛋白质、葡萄糖、尿素(4)若某人肾脏功能正常,而尿液中却含有较多葡萄糖,则可能是______分泌不足引起的。

参考答案1、D【解题分析】

日常生活中,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口堵耳,其目的是为了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题目详解】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

故选:D。【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保护鼓膜的措施及原因。2、D【解题分析】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图中结构:①肝脏,②胃,③胰腺,④小肠。【题目详解】A、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流入小肠后,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正确;B、②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中有胃蛋白酶,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B正确;C、③是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含多种消化酶,C正确;D、④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口腔、胃、小肠都具有消化功能,胃、小肠和大肠都有吸收功能,D错误。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3、B【解题分析】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所以安全输血非常重要,大量输血应实行同型输血,故A正确;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故B错误;必要时可以进行成分输血,如大面积烧伤可以输血浆,严重贫血可以输浓缩的红细胞等,成分输血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既提高了输血的效果,又避免了血液浪费,故C正确;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故D正确。故选B。4、D【解题分析】营养物质进入消化道的先后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其中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口腔、胃、小肠,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X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质Y被消化,最后是Z被消化,可以判断X是淀粉,Y代表蛋白质,Z代表脂肪,图中X、Y、Z都能在D消化道内被消化,可以判断D代表小肠;X在A中开始消化,则A代表口腔;Y在C中开始被消化,则C代表胃,AD正确。5、B【解题分析】

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运回心脏。【题目详解】ACD、动脉血液中含更多的养料和氧气,血液中含有更多白细胞和抗体,血液中无含氮的废物和二氧化碳,与出血无关,错误。B、动脉内血压高,血液流动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动脉出血,颜色鲜红,呈喷射状;静脉内血压较低,血液流动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小,血液流动较慢,静脉出血,颜色暗红,缓慢流出。因此动脉出血比静脉出血严重,正确。【题目点拨】掌握动脉、静脉的血流特点是本题解题关键。6、C【解题分析】③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的管腔很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①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官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因此血液流速关系可表示为:③动脉>①静脉>②毛细血管,C正确。7、B【解题分析】

输血时不一定都是输全血,临床上要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题目详解】严重烧伤的患者,体内大量缺乏水分,血液中血浆的百分之九十都是水分,如需输血应首先考虑输入的血液成分是血浆,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掌握血液的组成成分是本题解题关键。8、C【解题分析】

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每种生物都有它自己的名称。由于世界上各种语言之间差异很大,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往往有不同的叫法。名称不统一,常常造成混乱,妨碍了学术交流。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有一个科学名称。生物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例如,银杏(GinkgobilobaL.)中的Ginkgo表示属名,bilobaL。表示种加词,即种本名。【题目详解】双名法是世界通用的生物命名法,A正确;双名法使每一个物种只有一个科学学名,否则会因名称不统一造成混乱,妨碍学术交流,B正确;每个物种的学名是由两部分组成的,而第一部分是该物种的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名,C错误;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D正确。【题目点拨】双名法。9、A【解题分析】甲图与丙图中BC段相对应,处于呼气状态,A正确;

乙图表示吸气过程,丙图中BC段处于呼气过程,B错误;

甲图表示呼气过程,膈肌处于舒张状态,AB段表示吸气过程,膈肌处于收缩状态,C错误;

乙图表示吸气过程,膈肌处于收缩状态;丙图中BC段处于呼气过程,膈肌处于舒张状态,D错误。10、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管腔较小、弹性大,血流方向是从心脏流向全身各处,所以,如果动脉血管破裂,止血时应在近心端止血。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管的特点和功能11、D【解题分析】

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题目详解】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如图所示:即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和养料都减少。故选:D。【题目点拨】掌握呼吸作用的全过程。12、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大力开发森林资源,提供更多的木材,容易破坏生态平衡,A错误;B、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提高能量利用率;B正确;C、推广生物防治,减少杀虫剂的施用,减少环境污染,C正确;D、尽量乘坐公交车,减少尾气排放,倡导低碳生活,D正确;故选A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13、D【解题分析】

当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题目详解】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佷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因此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需要经过两层细胞,如图所示:

。而要穿过两层细胞,就要穿过四层细胞膜。【题目点拨】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佷薄,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14、B【解题分析】

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题目详解】因为南方古猿能两足直立行走,却不能制作工具。而区分人与猿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能否两足直立行走,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否制造工具。其实不能制作工具,并不是完全形成的人。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南方古猿朝着人的方向进化,所以归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中的人科。总的来说,其主要依据是应是,南方古猿能两足直立行走。

故选:B。【题目点拨】值得一提的是,南方古猿初被发现时,被考古学家分类为猿,后来虽然重新划分为人,但根据古生物分类学的命名规则,已命名的生物不能更改名称,所以至今我们仍称其为南方古猿。15、D【解题分析】

在进行实验探究时需要设置对照试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其他的因素都相同。【题目详解】通过分析此实验表中的数据可知,甲不做任何处理,乙、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因此甲组是对照组,乙丙是实验组,A正确;乙组的小狗生长激素含量低,切除的是垂体,丙组的小狗甲状腺激素过少,这样甲组与乙组形成对照,变量是是否切除垂体,甲组和丙组形成对照,变量是是否切除甲状腺,因此B、C正确;乙组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因此乙组的小狗会生长缓慢、发育正常;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因此丙组小狗生长正常、发育迟缓,D错误。【题目点拨】本题考察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作用。16、B【解题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水、维生素和无机盐,其中水、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2)淀粉、蛋白质、糖类的消化过程如下:【题目详解】A.淀粉的初步消化场所是口腔,麦芽糖的消化场所是小肠。A错误;B.蛋白质最终的消化产物为氨基酸。B正确;C.消化脂肪的酶来自肠液和胰液,胆汁乳化脂肪,但是不含消化酶。C错误;D.脂肪的消化场所是小肠。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考查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情况。17、D【解题分析】

皮肤的功能有保护、分泌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吸收作用、代谢作用、免疫作用等。【题目详解】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生发层细胞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以及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毛发、皮脂腺、汗腺、指(趾)甲等是皮肤的附属物。皮肤的功能有保护、分泌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故选D。【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皮肤的结构和功能。18、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意义。19、C【解题分析】

考点:输血与血型。本题考查血液的类型,有A型、B型、AB血型、O型四种。【题目详解】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因此,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没有;而O型人的血清中则两种凝集素全有。输血时,同型血之间输血一般不会发生凝集反应,所以输血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紧急情况下,异型之间可以少量输血。这时主要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不发生凝集反应即可。O型血红细胞中没有凝集原,与其他血型的血清不会发生凝集反应,可以为其他血型输血,所以O型称为万能输血者。AB型血清中没有凝集素,不会与其他血型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可以接受其他血型的输血,所以AB型被称为万能受血者。故选C20、B【解题分析】考点: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分析:(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2)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解答:ACD、瞳孔受到强光照射变小、手碰到热的东西立即缩回、吃巧克力引起唾液分泌,都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B、学生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返回教室,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因此属于复杂反射的是学生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返回教室。故选B21、A【解题分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题目详解】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A错误;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如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策骨骼肌的随意运动)、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以及人类所特有的语言中枢等,B正确;植物人的大脑皮层一定受到了损伤,小脑可能受到损伤,也可能没有受到损伤,C正确;脊髓在椎管里面,上端与脑相连,两旁发出成对的脊神经,脊神经分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脊髓的结构包括位于中央部的灰质和位于周围部的白质;脊髓灰质里有许多简单反射的中枢,白质是脑与脊髓联系的通道。故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D正确。【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2、D【解题分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题目详解】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A正确;排泄的途径有三条,呼气是人体排泄的途径之一,B正确;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因此氧气从外界进入肺泡的途径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C正确;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二氧化碳占0.03%;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6%,二氧化碳占4%。因此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少于氧气,不是多于氧气,D错误。【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23、B【解题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小肠的结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小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表面积大、壁薄、内含多种消化液。【题目详解】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有肠腺,可产生消化液,有利于消化,不是有利于吸收,故选B。24、D【解题分析】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题目详解】在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中,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是人为因素,故A正确;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故B正确;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正在影响生物圈其他生物的生存,故C正确;环境污染是由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排入环境造成的;因此人类要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防止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化学污染;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人类有些对环境的破坏是可以修复的,故D错误。故选D。【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是不利的。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原因以及危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25、D【解题分析】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冲动,传出神经能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引起反射。故选D26、(1)1→2→4→5→6;(2)5(3)没有;会(4)视网膜(5)耳蜗【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图中1感受器,2传入神经,4神经中枢,5传出神经,6效应器,3是神经节。(1)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完成一个反射活动,必须由图中的1→2→4→5→6五部分参加。(2)在脊髓中,神经元细胞体集中脊髓的中央叫灰质,神经纤维集中在脊髓的周围叫白质,图中只有(二)白质结构受损,脊髓内的4神经中枢不能通过白质把神经冲动上行传导到大脑,将导致出现能反射而不能感知的现象。(3)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直接刺激5传出神经,效应器接收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会产生运动;但没有感觉,因为神经冲动不能传到神经中枢,不能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所以没有感觉。(4))反射一般可以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如果此图表示人看到“梅”而分泌唾液的反射弧,视网膜能感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视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因此1感受器是位于视网膜上。(5)听见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是由大脑皮层参与而形成的一种复杂反射。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受振动刺激能产生冲动。点睛: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是考试的重点,掌握时可以结合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来帮助理解和记忆。27、肾单位血细胞过滤⑤肾小管糖尿【解题分析】

(1)肾脏是尿液形成的器官,每个肾脏都有10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单位,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2)图中①是流入肾小球的血管,叫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③是肾小囊,④肾小球,⑤肾小管,⑥肾小管外毛细血管,⑦肾静脉。【题目详解】(1)肾脏是尿液形成的器官,每个肾脏都有10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体和⑤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包括④肾小球和③肾小囊。(2)当血液由①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3)原尿流经⑤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4)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大量的葡萄糖没有被吸收,所以会造成糖尿,使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超标,可能患糖尿病。【题目点拨】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是本题解题关键。28、脑干肺呼吸胰岛素动脉【解题分析】试题分析:(1)呼吸系统由气体通行的呼吸道和气体交换的肺所组成。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内的各级支气管分支所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由许多肺泡构成。(2)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成分的变化是: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1)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2)当重症流感患者因为肺功能严重受损,常规治疗对其无效时,人工心肺机(如图)可以辅助承担气体交换任务,其中氧合器模拟了肺泡(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使其处于休息状态,为患者的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血液流经氧合器后成分的主要变化是: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3)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在氧的参与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热量。(4)血糖平衡的调节途径有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先是激素调节,主要是胰岛素对血糖含量的调节。(5)由于B氧合器模拟了肺泡(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吸收了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变成了动脉血。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的识图,并能根据所学的知识解析生活中的问题。29、非条件脊髓大脑神经中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解题分析】

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组成,由它们发出的神经则构成了周围神经系统。【题目详解】(1)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的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低级的神经活动。排尿反射就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是有脊髓灰质里低级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的,属于非条件反射。

(2)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呈蝶形,在脊髓的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等,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白质在灰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因此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胸段脊髓完全横断的病人,排便、排尿中枢并没有损伤,完成排便、排尿反射的反射弧也还完整,脊髓的反射功能也没有丧失,只是位于脊髓下端的排便中枢和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因此出现小便失禁。

(3)排尿反射就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