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法课后总答案_第1页
国际商法课后总答案_第2页
国际商法课后总答案_第3页
国际商法课后总答案_第4页
国际商法课后总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商人习惯法在11世纪出现于(A)A.威尼斯B美国C日本D印度2.英国法的主要渊源是(B)A学理B判例法C成文法D习惯3.下列国家中,其成文法要通过判例法才能起作用的是(B)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4.普通法来源于(D)A成文法B习惯法C衡平法D判例法5.下列法律中,其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的是(D)A地方性法规B特别行政区的法律C制定法D行政法规6.中国法律最重要的渊源是(B)A判例法B成文法C宪法D习惯法二、多项选择题1.在国际上从事国际商事交易的主体基本上是(BC)A.国家B.企业C.公司D.地区E.国际组织2.大陆法的渊源主要有(ABCD)A.法律B.判例C.习惯D.学理E.法典3.下列国家中,属于大陆法系的是(ABDE)A.法国B.德国C.印度D.意大利E.比利时4.大陆法各国的法院的共同之处是(AB)A.法院的层次基本相同B.各国除普通法院外,还有一些专门法院与普通法院同时存在C.法院对法律是否符合宪法行使监督权D.各国都设有独立的行政法院E.监督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5.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的职权包括(BCD)A.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B.审判全国重大刑事案件C.审判民事的第一审案件D.在审判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进行司法解释E.监督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四、简答题1.指出国际商法和国际经济法的异同点。答:共同点:两者都是调整商事主体跨国之间商事活动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区别:国际商法的主体仅限于各国的商人及各种商事组织,不包括国家、国际组织。相比而言,国际经济法的主体范围更加广泛,它除了包括商人及商事组织之外,还包括国家及国际组织。2.论述国际商事惯例的法律效力。答:第一,国际商事惯例取得法律效力的途径国际商事惯例不是国家立法,也不是国际条约,不具有当然的法律效力,要取得法律效力必须经过国家的认可。国家认可国际商事惯例的法律效力一般有间接和直接两种途径。1.间接途径2.直接途径第二,国际商事惯例法律效力的表现形式国际商事惯例取得什么样的法律效力取决于国内法和国际条约的具体规定,各国国内法和国际条约的规定可归纳为三种情况:1.契约性效力2.强制性效力3.替补性效力第三,对国际商事惯例效力的限制1.适用范围的限制2.国内强行法的限制3.公共秩序的限制

3.国际商法的渊源有哪些?请各举一例说明。答:国际商事条约国际商事惯例各国国内商事法4.什么是大陆法系?大陆法系主要包括哪些国家?答:大陆法系一般是指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的总称。西欧: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包括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奥地利、瑞士、荷兰北欧:挪威、瑞典、丹麦、芬兰、冰岛亚洲:日本、泰国非洲:刚果、卢旺达、布隆迪5.什么是英美法系?英美法系主要包括哪些国家?答: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系或判例法系,是指以英国11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在普通法律的基础和传统上逐渐形成的一种法律制度,是与以罗马法为基础的民法法系相比较而存在的一种法律制度。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6.分别简述大陆法和英美法的特点。答:大陆法:大陆法系强调成文法的作用大陆法系有公法私法之分大陆法各国非常重视法典的编纂工作大陆法系对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划分非常明确大陆法系有较统一的司法体系英美法:在法律渊源上都以判例为主重视程序法在法律结构上,具有二元性的特点法院组织复杂7.什么是判例法?在英国法和美国法中,“先例约束力原则”的内容各是什么?答:判例法是普通法的主要渊源。它是由高等法院的法官以判决的形式发展起来的法律规则。英国法:一,上议院的判决是具有约束力的先例,对全国各级审判机关都有约束力,一切审判机关都必须遵循。二,上诉法院的判决可构成对下级法院有约束力的先例,而且对上诉法院本身也有约束力。三,高级法院的每一个庭的判决对一切低级法院有约束力,对高等法院的其他各庭以及对王冠法院也有很大的说服力。美国法:19世纪以来在英国形成的“先例约束力原则”,在美国同样适用,不过美国又有其特色。美国联邦法院、州法院中的下级法院,分别受其上级法院、特别是受其最高法院判例的约束。但是,美国联邦和州的最高法院不受其先前确立的先例的约束,它们有权推翻过去是相关商品交易中的标准做法4.大陆法和英美法都认为可不必承担违约责任的情况是(C)A违反条件B给付延迟C预期违约D订约时标的物已灭失5.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约定的违约金高于或低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当事人(D)A可以请求法院增加,但不得请求减少B可以请求法院减少,但不得请求增加C不得请求增加也不的请求减少D可以请求增加也可以请求减少6.根据各国法律的规定,合同可能因为(AC)而无效A标的物违法B当事人对合同性质认识错误C订约人无行为能力D预期违约E领受迟延7.根据各国法律的规定,(CE)方式都可以作为违约的补救方式。A实际履行B回复原状C金钱赔偿D解除合同E支付违约金8.下列国家中,规定合同法定解除权的行使须向法院提出的是(C)A中国B德国C法国D美国9.对于来自订约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者施行的胁迫,认为只有合同的相对人知道有胁迫情事时,受胁迫的一方才能撤消合同的国家是(C)A德国B法国C英国D西班牙10.合同成立的前提条件是(C)A有要约的发出B有承诺的发出C双方当事人的合意D有意思表示11.承诺是对要约的接受,这种接受原则上(A)A不得附加条件B可以附加一定条件C可以变更一些条件D可以限制一些条件3.B4.C5.D6.AC7.CE8.C9.C10.C11.A三.简答1.要约引诱与要约有何区别?要约必须由特定的当事人向特定人做出,非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建议,仅应视为邀请做出发价(要约邀请),除非提出建议的人明确地表示相反的意向。要约邀请也叫做要约引诱,要约邀请时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她的主要目的就是邀请对方提出要约。2.试述要约的概念和构成要件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肯定和明确的意思表示,商业贸易中又可称为发盘。发出要约的当事人为要约人,受要约的当事人为受要约人,简称受约人。要约的构成要件。第一,要约必须由特定的当事人向特定人做出,非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建议,仅应视为邀请做出发价(要约邀请),除非提出建议的人明确地表示相反的意向。第二,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主观目的,即表明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表明”,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第三,要约的内容必须十分明确。3.合同履行抗辩权有哪些?同时履行抗辩权、顺序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三种4.什么是违约?有哪些救济方法?如果当事人在法律上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不如约履行自己的全部义务或部分义务,即构成违约,并赋予“受约方”获得一项或几项补救的权利,违约方负有赔偿违约损失的责任。救济方法:1实际履行2损害赔偿3违约金4解除合同5禁令6其他救济措施第四章一选择1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于(C)开始生效。A1990年1月B1980年3月C1988年1月D1986年3月2根据《联合国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发价撤回是时间仅限于(A)。A发价尚未到达受发价人之前B受发价人尚未做出接受之前C发价人尚未收到接受之前D合同成立之前3根据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发价的是(D)A普通商业广告B商品目录C商品价目表D一项包含货物名称·数量和价格的订约建议4依照美国《统一商法典》,除当时人另有约定外,货物所有权转移于买方的时间是(C)A合同成立时B合同生效时C卖方交付货物时D买方支付价金时5甲公司于乙公司订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由于卖方甲公司未及时将货物凭证交付给乙公司,致使货物在从甲地运至乙地码头时,乙公司无法提货而滞留,遇风暴全部损毁。双方当事人因未对货物风险分担进行约定,故发生纠纷。依照《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该批货物风险损失应(B)A又卖方甲公司承担B由买方乙公司承担C由甲、乙公司分担D按公平原则处理6乙公司对甲公司发价的接受通知于8月5日从乙地发出,8月9日到达甲公司所在的,8月10日下午到达甲公司传达室,8月11日上午甲公司经理阅及此通知。依《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乙公司接受的生效时间是(D)A8月5日B8月9日C8月10日D8月11日7下列国家中。当事人未有特别约定,不以交付时间作为动产买卖合同中货物所有权转移时间的是(A)A法国B德国C中国D美国8依照《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对买方违约是卖方采用是下列补救措施中,表述不正确的是(D)A买方不接受货物,卖方将货物售予他人后向买方请求损害赔偿B买方在卖方规定的合理额外时间内履行了合同,但卖方仍然请求损害赔偿C买方未在卖方规定的合理额外时间内履行合同,卖方宣告撤销合同D因卖方撤销合同而致合同中的仲裁条款亦无效,卖方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简答1按照《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对要约的哪些内容进行加添或更变,视为实质性变更?答:根据《合同法》规定,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内容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2在要约(offer)是否可以撤销问题上,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何分歧?《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是如何调和折中的?答:对于要约的撤销,英美发认为在要约生效之后,对方还没有承诺之前可以撤销,而大陆法则认为不可以。3我国核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时作了什么保留?P92答:⑴关于书面形式的保留。《销售合同公约》第11条规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无须具备特定形式,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⑵关于适用范围的保留。《销售合同公约》第1条规定,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的营业地处于不同国家,即使他们的营业地所在国不是公约的缔约国,但如果按照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用某一缔约国的法律,则公约将适用于这些当事人所订立的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第五章1、某货轮在航行途中,一号舱起火,船长误以为二号舱也同时起火,命令对两舱同时施救。一号舱共有两批货物,甲批货物全部焚毁,乙批货物全部遭水浸。二号舱货物也全部遭水浸。在上述损失中,(B)。A、一号舱乙批货物与二号舱货物都属单独海损B、一号舱乙批货物与二号舱货物都属共同海损C、一号舱乙批货物属共同海损,二号舱货物属单独海损D、号舱乙批货物属单独海损,二号舱货物属共同海损2,、我国某公司以CIF条件与国外客户订立出口合同。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解释,对海上运输货物我公司应投保(A)A、平安险B、水渍险C、一切险D、一切险加战争险3、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货物运输保险条款的规定,在三种基本险别中,保险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的程度是(C)。A、平安险最大,其次是一切险,再次是水渍险B、水渍险最大,其次是一切险,再次是平安险C、一切险最大,其次是水渍险,再次是平安险D、一切险最大,其次是平安险,再次是水渍险4、订立货物运输保险合同应遵守(C)的原则。A、过失责任原则B、绝对诚实原则C、保险利益原则D、无过失责任原则5、在国际货物运输保险中,保险公司承保的风险包括(ABC)A、自然灾害B、意外事故C、外来风险D、无过失责任原则6、被保险人通常承担的义务包括()。A、如实申报B、及时提货C、保全货物D、支付保费7、一般附加险包括(AB)、A、淡水雨淋险B、包装破裂险C、拒收险D、舱面险8、为防止海上运输途中货物被窃,可以投保(ABD)。A、平安险加保偷窃险B、水渍险加保偷窃险C、一切险加保偷窃险D、一切险9、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合同包括:(ABC)。A、海上货物运输保险B、陆上货物运输保险C、航空货物运输保险D、多式联运保险10、国际货物运输中会遇到各种意外事故,这些意外事故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ABC)。A、自然灾害B、意外事故C、外来风险D、海上险11、根据陆运货物保险条款的规定,保险公司对由于下列原因造成的货物损失,不负赔偿责任:(ABCD)。A、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或过失造成的损失B、属于发货人责任引起的损失C、在责任保险开始前,被保险货物存在的品质不良或数量短差造成的损失D、被保险货物的自然损耗、本质缺陷、特性以及市场跌落、运输延误造成的损失和费用简答题1、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权利义务是什么?答:承运人的权利和义务权利:运费等费用的请求权、货物留置权、免责权、责任限制权义务:(1)将货物按照其承诺的路线及方式及时、安全地抵达目的地,并对承运责任期间内货物发生的灭失或毁损负赔偿责任,但依规定可以免除责任的除外。(2)按托运人的要求签发提单或运单,并在指定目的地向单据指定的收货人交付货物。(3)执行托运人或收货人提出的合理的交付货物、变更合同的要求和指示。(4)在将货物运抵目的地后,负有及时通知收货人提货的义务。托运人和收货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权利:(1)托运人有权要求承运人按照运输单据的记载和要求将相应的货物安全、完好地抵达目的地,交付给收货人,并有权获得有关运输情况的信息。(2)货物由承运人接受或装运后,托运人有权要求承运人签发与货物状况一致的提单、运单或其他运输单据。(3)托运人和收货人有变更运输合同的权利。但是,无论是发货人还是收货人,都应支付因其变更合同而增加的费用。义务:(1)按合同规定及时支付运费及其他费用(2)按合同约定提供托运货物,并对货物情况做正确陈述。(3)及时办妥货物运输手续,或将履行个手续所需要的文件添附于运输单据上。(4)收货人应在目的地付清费用并及时领取费用2、比较国际海上班轮运输和租船合同的关系是什么?答:班轮运输,是船舶的经营方式之一,指的是船舶在固定的航线按照预先公布的船期表定期挂靠若干固定的港口所进行的一种旅客和(或)货物运输。租船运输,相对于定期船运输(班轮运输)而言的一种海上货物运输方式,包括航次租船和定期租船两种方式。班轮运输与租船运输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班轮运输的特点是船期准,各航次船舶在装货港的受载量相对固定,船方在收受货物后签发专用格式的提单。而租船运输则为“三不定”,即没有既定的船期表,没有固定的航线,没有固定的停靠港口,一切都视运输需要而定。2.运费收取方面:经营班轮运输的船公司按公布的运价表所列的运价费率收取运费。而租船运输的运费或租金往往是随行就市,没有固定的运价费率。3.船方的义务不同。班轮运输中船方须负责货物自船边至货舱、货舱至船边的装卸费用,国际公约以及各国国内法中大多规定了班轮运输中船货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我国《海商法》即规定该法第四章的内容强制适用。而租船运输中,承租人和出租人可自由协商双方的权利义务,没有国际公约加以调整。4.适用的货物不同。班轮运输较适合数量少、票数多的件杂货运输。而租船运输则适合于大宗货物,如粮食、化肥、石油、煤、矿石等整船运输。3、提单的作用是什么?提单和租船合同的关系是什么?答:作用:(1)是海上运输合同的证据(2)是承运人签发的,已装船的货物收据证据(3)是货物所有权的物权凭证。4、中国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关于保险的除外责任是什么?答:P139(1)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或过失所造成的损失。(2)属于发货人责任所引起的损失(3)在保险责任开始前,被保险货物已存在品质不良或数量短差所造成的损失。(4)被保险货物的自然损耗、品质缺陷、特性以及市价跌落、货运延迟所造成的损失或费用(5)《海洋运输货物战争条款》和《货物运输罢工险条款》规定的责任范围和除外责任。5、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应承担哪些强制性的合同义务?答:P120(1)提供适航的船舶(2)管理和安全运载货物(3)签发提单并据以交付货物(4)行驶合理的航线第六章1产品责任法的目的是保护ABDA生产厂家的利益B零售商的利益C买家的亲友利益D消费者的利益2美国的产品责任法主要是AA州法B联邦统一的宪法C《统一产品责任法(草案)》D国际公约3美国产品责任法的诉讼理论依据有AA疏忽说B风险转移说C自担风险D违反担保说4根据美国产品责任法规定,以违反担保提起诉讼的,有权对卖方起诉的是BA受缺陷产品损害的买方是家属B受缺陷产品损害的买方C受缺陷产品损害的买方的亲友D其他受缺陷产品损害的人5下列关于美国产品责任的诉讼依据的说法中,正确是有EA以被告存在疏忽而起诉不需要证明原告与被告之间存在合同关系B原告以违反担保起诉必须证明原告和被告之间存在的直接的合同关系C原告可以违反条件而提起产品责任诉讼D以严格责任为由提出诉讼是一种侵权行为E以严格责任起诉必须证明缺陷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6以美国产品责任法规定,违反担保之诉是AA原告与被告之间不需要有直接的关系B以美国普通法原则,买方以外的任何人都有权对卖方起诉C以美国普通法原则,买方可以对卖方以外的其他人起诉D根据买卖合同提起的诉讼7我国对产品责任法的举证责任在A方A原告B被告C第三人D国家机关8以下生产者应承担产品责任法的是AA产品投入流通前已存在缺陷B出于非商业目的而提供产品C受害人使用不当引起的损害D超过法定时效期限第七章一选择题1在国际贸易中,代理人有很多种,包括(ABCDE)A普通代理人B经纪人C运输代理人D保险代理人E广告代理人2决定本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内部关系的合同包括(BCD)A保险合同B委任合同C雇佣合同D合伙合同E行纪合同3大陆法的代理权产生的原因中,由于本人的意思表示而产生的是(AB)A意定代理B法定代理C明示的指定D默示的授权4英美法规定,当代理人同第三人订立合同时,代理人对第三人有一项默示担保,即保证他有代理权。如果代理人违反了该默示担保,则可以以其违反有代理权的默示担保对他提起诉讼的人是(B)A本人B第三人C本人和第三人D被代理人二简答题1简述英美法代理权产生的原因?P161答:1、明示的授权。明示的授权又称为协议代理,就是有本人以明示的方式指定某人为他的代理。2、默示的授权。又称为推定代理,是指一个以他的言词或行动使另一个人有权以他的名义签订合同,他就要受该合同的约束,就像明示地指定了代理人一样。3、不容否认的代理或表见授权。是指一个人虽没有明示委托,但以他的言词或行动使善意第三人合理相信某人是其代理人,有权以他的名义签订合同,且该第三人已基于这种相信改变自己的经济地位,他就要受该合同的拘束,而不能事后否认某人是其代理人。4、客观必需的代理权。是在一个人受委托照管另一个人的财产,为了保护这种财产而必需采取某种行动时产生的。2在大陆法中委托和授权行为有何区别?授权,是指管理者将某些任务或职责委托给下级,并且授予充分的职权给下级以便完成所分配的任务或职责;一般是以立法的形式将某一行政权力的行使权能赋予某个机关或组织。委托,是享有行政权力的行政机关将自己的权力行使委托给其他机关、组织或个人来行使的一种制度,其委托的不是权力而是权力的行使资格。两者的区别有:

A、授权赋予被授权人的是权力,具有长久性,被授予者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委托给予对方的是权力的行使资格,是暂时的,被委托人应当以委托人的名义行使权力

B、授权的对象一般为组织或机构,而被委托人既可以是组织或机构,也可以是个人,比被授权的范围宽泛些。

C、授权必须以法律的明确规定为前提,这里的法律包括规章制度以上的所有法律,不能以其他规范性文件或者书面、口头形式授权,是一种立法行为;而委托一般以书面授权委托书的形式做出,少数情况亦可以通过口头方式进行,形式较灵活。

D、被授权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所授予的权力,权力行使的后果直接为被授权者承受;而行政委托中,被委托者只能以委托机关的名义活动,行为的结果则必然归属委托机关。3什么是无权代理?无权代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P162答:无权代理是指欠缺代理权的人所实施的代理行为。产生是原因是1根本未得到本人的授权而实施处理。2超越授权范围行事的处理。3授权行为无效的代理。4代理权消灭后的处理。4无权代理代理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P164答:大陆法,无权代理人对第三人是否须承担责任,主要取决于第三人是否知道该代理人有没有代理权。如果第三人不知道该代理人没有代理权而与之订立了合同,无权代理人就要对第三人承担责任;反之,如果第三人明知道该代理人没有代理权而与之订立了合同,无权代理人就不负责任。在这一点上,大陆法各国的法律规定是一致的。英美法,在法律实践中,应当注意该诉讼只能由第三人对无权代理人提起,无权代理人不论故意还是过失,都要对第三人承担责任,但第三人明知无权代理人欠缺代理权,或在合同中已明确排除了代理人的责任,则代理人可以不承担责任。对于违反有代理权的默示担保所承担的损害赔偿金额,一般按第三人锁遭受的损失计算。5代理关系终止的原因是什么?P164答:代理关系终止的原因一般有两大类:一是由于当事人的行为;二是根据法律的规定。A、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包括⑴代理期限届满或代理事务完成。⑵被代理人或代理人单方面终止代理关系。B、根据法律的规定。包括⑴被代理人死亡、破产或丧失行为能力。⑵代理人死亡、破产或丧失行为能力。⑶被代理人为法人时,因法人消失而使代理关系消灭。⑷履行不可能或嗣后违法。6试述代理关系终止的效果?P164答:A.本人和代理之间的法律后果代理关系终止后,本人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一般终止。大陆法系的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法律规定,代理人就其代理期间为本人建立的商业信誉,有权要求本人予以经济补偿,由于代理终止后,商业信誉归本人享有,本人将从中继续得到好处,而代理人则会失去一定的利益。B.对于第二人的效果有关第三人因不知代理权终止而继续与代理人订立合同,本人仍需对该合同负责,适用表见代理的规则。但本人有权要求代理人赔偿损失。在这个问题上,大陆法与英美法的处理办法基本一致。7本人及代理人同第三人的关系是怎样的?P170答:代理关系是一种三角关系,其中既有代理人同第三人的关系,也有本人同第三人的关系,被代理人,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关系,是代理的外部关系。㈠大陆法A、直接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同第三人签订合同,其效果直接归被代理人。B、间接代理。是指代理人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开展商事活动,起效果间接地归于被代理人。㈡英美法A、公开被代理人姓名的代理,又称为显名代理代理人在同第三人签订合同时,说明他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签订合同,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