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及治理措施。素养目标1.结合图像等资料,认识我国或世界典型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区域认知)2.在认识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综合思维)3.能够从环境安全的角度,理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建立人地和谐的发展观。(人地协调观)4.通过野外考察、搜集资料,认识学校所在区域或家乡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治理的建议。(地理实践力)知识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课堂互动·合作探究随堂集训·学业达标教材探究·活动点拨知识梳理·自主探究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________条件的综合体。一、环境问题概述1.概念:一般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__________或生态____________,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________的现象。物质下降失调不利影响2.类型——按照成因(1)原生环境问题:由________或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问题。(2)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①资源________。②环境________:指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向自然界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环境问题。③生态________: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引起的生态失衡或自然资源枯竭。3.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________、臭氧层空洞等。自然力枯竭污染破坏变暖二、环境污染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倘若排放的废弃物超过环境容量和________,就会造成环境污染。1.水污染(1)成因:当污染物进入江河湖海等水体,并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就会改变水体的物理、________、生物等特性,________水的利用价值,造成水污染。(2)污染源类型①按照人类活动方式: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________污染源。②按照污染物空间分布状态:点污染源和________污染源。自净能力化学降低生活面2.大气污染(1)成因: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大量粉尘和废气进入________,这些污染物的浓度若超过一定标准并持续一段时间,就会造成大气污染。(2)污染物来源类型事件煤炭燃烧________、氮氧化物和烟尘伦敦烟雾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等________、石油化工烯烃、二氧化氮、链烷等美国洛杉矶发生的___________事件、日本四日市发生的“哮喘事件”、科威特发生的“科威特哮喘”大气层二氧化硫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3.固体废物污染在生产与消费的过程中,大量________因难以利用而被抛弃,倘若处置不当,其有害成分通过水、空气、土壤等途径污染环境,进而危害人类健康。此外,固体废物露天堆放或________处置,也需要占用大量土地。4.防治措施(1)以建设__________社会为导向,节约使用各类自然资源。(2)工业企业布局适度集中,以利于污染集中治理。(3)加强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借助法律、经济、________等手段,把环境污染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固体废物填埋资源节约型技术三、生态破坏大规模的资源开发,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会打破原有的生态________,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严重________,产生波动性________或恶性循环。1.土地退化(1)概念:指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土地生产力________。(2)类型:水土流失、荒漠化、次生盐碱化、沼泽化等。(3)水土流失的后果①直接后果:破坏________资源。②间接后果:可能导致下游湖、河、水库的泥沙增多,河床抬高,进而引发______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平衡失调破坏衰减土地洪涝2.生物多样性减少(1)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作用:增强生态系统提供产品和________的能力。(2)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危害:减弱生态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并威胁到系统的________;为人类提供的生产、生活资料减少。(3)原因:自然资源的________开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都会破坏野生物种生存繁衍的环境。服务稳定性过度[重点剖析]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如下表所示:表现成因资源短缺人口总量和人均需求量的增长,形成了一种需求无限增长的态势,而地球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无限的需求与有限的供应的矛盾,使当前世界普遍面临着资源短缺的问题环境污染近几十年来,随着生产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弃置到环境中的废物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且其中有些废弃物在环境中几乎不能降解,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等全球环境变化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最近50年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遍及全球每个角落。人类的某些行动使全球环境趋于恶化,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乃至人类的生存[思维拓展]环境污染的危害(1)危害人体健康: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身体健康;有些污染物质会残留或富集于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中,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2)影响生活质量:环境污染使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下降,也会给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①空气污染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造成空气污浊,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等。②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降低。

[温馨提示]

减少水土流失的方法(1)种植防风林;(2)保护性犁地;(3)修建梯田;(4)轮作;(5)带状耕种和沿等高线犁地等。课堂互动·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一、环境问题的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含义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表现自然灾害地方病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举例地震、海啸、泥石流、台风、干旱等低氟区的龋齿、高氟区的氟骨症、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等森林毁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次生盐渍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等相互联系原生环境问题与次生环境问题很难截然分开。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叠加,形成“复合效应”。这种“复合效应”使环境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例如,修建水库大坝可能诱发地震,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局部地区地面下沉或塌陷二、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含义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向自然界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环境问题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引起的生态失衡或自然资源枯竭表现多表现为环境某个或某几个组成要素受污染或破坏,多为局部的环境问题多表现为环境各组成要素整体退化,多为整体性的环境问题举例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森林毁坏、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相互联系环境污染,尤其是全球性环境污染可能导致生态破坏;反过来,生态破坏也会影响环境污染的发生及其后果。二者都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应用体验]如图中四个箭头反映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几个过程。据此完成1~2题。1.人类乱采滥用自然资源属于图中哪一过程的过失行为(

)A.①

B.②C.③

D.④答案:C

解析:第1题,图中箭头①表示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作用;箭头②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箭头③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索取物质和能量;箭头④表示人类通过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以废弃物的形式向环境输出。乱采滥用自然资源属于人类向环境过度索取资源的不当行为。C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近年来的夏秋季节,在港澳沿海水域发生了比较严重的“赤潮”,导致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其根本原因属于图中哪一个过程的过失行为(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解析:第2题,“赤潮”的发生是由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向海水中大量排放含磷、氮的废水所导致的。D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广义的环境问题,既包括人为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包括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发生机制,一般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据此完成3~4题。3.下列各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中,可能主要由人为原因诱发的是(

)①地震、泥石流②水土流失、地面塌陷③环境污染、森林火灾④火山爆发、台风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答案:B

解析:第3题,地震、泥石流主要是自然原因导致的地质灾害,火山爆发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台风是气象灾害,它们都是自然灾害,人为活动对其影响很小,故①④不符合题意;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的成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森林火灾主要由人为原因造成,②③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4.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正确叙述是(

)A.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B.环境问题主要在部分国家,尚未成为全球性的问题C.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很强,不必将环境问题看得过分严重D.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答案:A解析:第4题,环境问题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其中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自然原因造成的,次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A正确。部分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B错误。环境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超过一定的限度会造成环境污染,C错误。环境问题既有人为原因,也有自然原因造成的污染和破坏,D错误。故选A。探究点二环境污染[核心归纳]污染类型主要成因危害措施水污染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影响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影响动植物繁殖保护水源,限制污水排放,建污水处理厂,合理布局工业生产,提高环保意识大气污染人为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出的大量粉尘和废气;自然原因:特定的气象和地形条件会加重大气污染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危害人畜健康,污染土壤、水体、生物,腐蚀建筑物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发展洁净煤技术,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合理布局工业生产等固体废物污染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生活垃圾和工、农业生产活动排放的生产垃圾污染大气、水体、土壤,占用耕地,影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填埋、焚烧、堆肥、分类处理并回收利用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商业活动、娱乐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损伤听力,诱发各种疾病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接受者的防护[应用体验]阅读下面四幅景观图,完成1~2题。1.图中四种大气污染现象中,污染源是天然污染源的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B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片①~④描述的景观依次是工业废气、火山喷发、汽车尾气和酸雨;火山喷发是自然现象,是大气的天然污染源,B正确,A、C、D错。故本题选B。2.为减少图片④所示现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改进能源消费结构②广泛利用煤炭资源③采用消烟除尘技术④家庭尽量使用小蜂窝煤炉具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第2题,图片④示意酸雨,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主要是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后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广泛利用煤炭资源将增加硫氧化物的排放量,②错;小蜂窝煤炉具的燃烧率很低,会加重大气污染,④错;减少酸性气体排放可以改进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①正确;采用消烟除尘技术,回收酸性气体,可减少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③正确。故本题选C。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工矿区及农村地下水污染分布状况。据此完成3~5题。3.图示地区地下水污染的空间分布特点有(

)①西北地区总体污染较严重②南方地区以农村水污染为主③黄土高原地区以工矿区水污染为主④华北地区地下水整体水质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图示西北地区总体水污染较轻,①错误;南方地区以农村水污染为主,②正确;黄土高原地区工矿区地下水污染面积很大,③正确;华北地区城市地下水、工矿区地下水、农村地下水都受到污染,说明地下水整体水质较差,④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4.黑吉两省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A.沙质地貌,地表水下渗量大B.径流量小,水体自净能力弱C.地势低洼,排水不畅D.建筑密集,排水系统不健全答案:D

解析:第4题,城市密集区地表硬化比重大,排水系统不健全,地表水不易下渗,A错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水体自净能力弱,属于自然原因,B错误;当地为城市密集区,地势低平,但并不低洼,C错误;建筑密集,排水系统不健全是黑吉两省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的人为原因,D正确。故选D。5.工矿区水污染治理可采取的最为直接的途径是(

)A.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B.向地下水体中投放化学试剂,吸附和消耗有害物质C.通过技术手段改革生产工艺,减少污水排放量D.修筑跨流域调水工程,依靠水循环稀释地下水答案:C解析:第5题,通过技术手段改革生产工艺,减少污水排放量,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C正确;向地下水体中投放化学试剂,会吸附和消耗有害物质,也会造成二次污染,B错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也是治理水污染的途径,但不是直接的途径,A错误;修筑跨流域调水工程,投资较大,依靠水循环稀释地下水,效果较差,而且会扩大污染范围,D错误。故选C。探究点三生态破坏[核心归纳]问题原因危害措施森林破坏自然原因:森林火灾、病虫害;人为原因:毁林开荒、砍伐薪柴、商业采伐等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温室效应增强、物种灭绝等封山育林、采育结合、退耕还林、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草地退化自然原因:气候异常、降水减少;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还会使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控制人口数量、改善经济结构、退耕还草、舍饲养畜等湿地干涸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和沼泽;人为原因: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造田等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加剧、水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宣传力度、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和执法、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等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原因:自然灭亡;人为原因:狩猎、环境污染,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破坏恶化人类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应用体验]读下面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环保功效是(

)A.吸烟滞尘B.美化环境C.防风固沙D.净化空气答案:C

解析:第1题,“三北”防护林位于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区,该地区气候干旱,风沙天气多,防护林的主要环保功效是防风固沙,C正确;“三北”防护林具有吸烟滞尘、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功能,但不是其主要的环保功效,A、B、D错误。所以选择C。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答案:A解析:第2题,长江中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加上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地表缺少植被保护易引发水土流失,进而使下游含沙量增加。因此,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生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A正确;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吸烟滞尘不是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生态作用,B、C、D错误。所以选择A。为了研究城市人工湿地的富营养化状况,研究人员在我国南方某市区范围内选取了3块人工湿地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数据见下表。其中软件园湿地大量保留自然缓坡的堤岸,且与周边较好水质的水系连通,并有闸口控制;荆川公园湿地水体基本与外界隔离;五星公园湿地水体底部有大量的建筑垃圾,水体和陆地之间由垂直的混堤岸相隔离,同时虽然与外来水系相连通,但无闸口控制。下表为人工湿地水质综合富营养化结果。据此完成第3题。研究样地溶解氧(mg/L)叶绿素a(mg/L)透明度(cm)富营养化指数软件园8.1127.79158.77荆川公园14.332.55359.74五星公园7.6524.53374.763.依据材料能得出的结论是(

)A.水体联通状况与水体富营养化指数关联度不大B.水体透明度决定水体富营养化指数C.水体叶绿素含量越高,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越低D.通过闸口控制人工湿地水道,可以提高水质答案:D解析:读表可知,五星公园与外来水系相连通,富营养化指数最高,A错误;表中软件园湿地透明度最高,但富营养化指数最低,再和表中荆川公园及五星公园对比,可知B错误;表中荆川公园湿地水体叶绿素含量最高,但富营养化指数不是最低,C错误;材料“软件园湿地大量保留自然缓坡的堤岸,且与周边较好水质的水系连通,并有闸口控制”,而且表中软件园湿地富营养化指数最低,可见通过闸口控制人工湿地水道,可以提高水质,D对。故选D。随堂集训·学业达标当前环境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很多环境问题已由局部地区向全球蔓延,进而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据此完成1~2题。1.目前,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有(

)①酸雨②土壤污染③全球变暖④臭氧层破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

解析:第1题,酸雨、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①③④正确,C正确;土壤污染主要发生在特定区域,不符合题意,②错误,A、B、D错误。故选C。2.环境问题的表现在城市与乡村有所不同。城市和乡村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环境污染生态破坏B.环境污染资源枯竭C.资源枯竭生态破坏D.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答案:A解析:第2题,城市人口高度集聚,交通和工业活动排放大量污染物,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广大农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19年7月,上海出台了“史上最严”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为全国第一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城市。2020年4月底,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公布了2019年生活垃圾分类“成绩单”。数据显示,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明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湿垃圾分出量同比有明显增长,干垃圾处置量同比减少17.5%。据此完成3~4题。3.对城市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的意义有(

)①改善城市环境②抑制臭氧消耗③节约自然资源④增加耕地面积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B

解析:第3题,对城市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可以促进废物的循环利用,从而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节约自然资源,①③正确;对抑制臭氧消耗和增加耕地面积没有影响,②④错误。所以选B。4.某小区按规划合理布局了垃圾分类回收箱,但使用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环境保护意识较差②垃圾收集点分布过于集中③垃圾分类标准模糊④生活垃圾种类较多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D解析:第4题,“某小区按规划合理布局了垃圾分类回收箱”说明垃圾收集点分布合理,②错误;根据材料信息“2020年4月底,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分布了2019年生活垃圾分类‘成绩单’”可知,垃圾分类标准明确,③错误;垃圾分类回收箱的使用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可能与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差,生活垃圾种类较多、分类困难有关,①④正确。所以选D。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全球性环境问题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使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群,下图中A、B、C代表的环境问题在整个环境问题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被认为是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A、B、C所代表的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名称。答案:A是臭氧层破坏;B是全球变暖;C是酸雨。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A主要由氟利昂引起,应该为臭氧层破坏;图中B是由氟利昂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的,应该为全球变暖;图中C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引起的,故为酸雨。(2)结合上图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应对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必要性和合作的主要途径。答案:必要性:①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②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国共同参与;③解决环境问题存在利益冲突。途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禁止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加强国际协商对话,签署共同行动协议。解析:第(2)题,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问题,且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参与解决;由于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历史等方面的不同,存在着很多利益的冲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水平高,可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但是要禁止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协商和签署行动协议。教材探究·活动点拨P12·探究

[参考答案]1.岛上耸立多座火山丘,地表崎岖不平,覆盖深厚凝灰岩;地貌以平滑的小山丘、草原和火山为主;降水较多,植物资源丰富,地表无溪流,以火口湖水为饮用水源。2.凝灰岩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等。3.环境逐渐恶化。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的种类和数量相适应,与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P13·活动

[参考答案]1.火山喷发造成的大气污染属于原生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力引起的。2.不适当的农业灌溉引起的土地退化属于次生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3.地震破坏引发的水质恶化属于原生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力引起的。4.森林的乱砍滥伐、草原的过度放牧造成的荒漠化属于次生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5.滥捕滥杀动物造成动物数量和种群减少属于次生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P14·活动

[参考答案]1.人类通过生产消费活动和生活消费活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和新陈代谢产物,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物质和能量,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或对立统一)。2.略。P15·活动

[参考答案]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P16·活动

[参考答案]理由:①对照点应设置在矿区水源地或矿区的上游区段,矿区内也设置采样监测点。所以把它设置在采矿场内和采矿场的上游阶段,用来检测采矿场内的污染以及没有被污染的河流上游阶段。②污染点设在河流污染特定区段,包括采矿场排入河流的污染地点,尾砂池排入河流的地点。③基本点设在河流的清洁区段,也就是没有被矿区污染过的河流阶段。④净化点要设置在矿区的下游区段,也就是要流经湖泊之后的河流区段。水质监测与预警方案:一:有两种方法进行监测,一类是基于频次分析的预警模型,主要根据站点污染物历年的监测数据推演运算;另一类是基于水质标准的临界值,当某一站点某种污染物监测值将要达到临界区间时,当某一站点某种污染物监测值将要达到临界区间时,系统便会进行报警。比如,系统每天通过对长时间序列的水自动站监测数据进行频度计算,建立了四级风险等级的预警阈值。当监测数据达到不同等级预警阈值时,系统就会提醒工作人员关注这一断面上游污染源排放情况,并对下游水环境质量进行预警。二:依据重点所在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划分网格区域,明确水质环保监管检查、日常巡查、协调、报告等职责,通过水质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系统及时发现、上报、记录违法排污现象。P18~19·活动

[参考答案]1.洛杉矶市城市规模大,住宅郊区化——住宅区占地面积大且位于城市外围,高速公路系统发达;城市人口众多,民众收入水平高,燃油价格低,拥有汽车数量多。2.洛杉矶市区面临大洋,三面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