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形象的演变(最终)_第1页
妲己形象的演变(最终)_第2页
妲己形象的演变(最终)_第3页
妲己形象的演变(最终)_第4页
妲己形象的演变(最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前言在中国历史上,妲已被看作邪恶的代表。通过对史实的考察,大家认为这种论断有失公允,史籍记载中既有真实的一面也有失真的一面。这一形象的塑造,是周朝统治者为论证自己统治地位的合法性,对商纣王和妲己的“残暴”进行的刻意演染;是后世史家为了告诚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服纣亡国的教训,对历史事实进行不断夸大的结果,同时也是对古代女性命运轨迹的一种反映。“妲己”的名字在中国古代史上可谓家喻户晓,从周代起,她就是世人眼中“邪恶”的化身。在以“诚天子”为务的《列女传》中,作者用相当篇幅对其“孽嬖"之行进行了生动描述,奠定了后世妲己故事的基础。而到了明人许仲琳编撰的《封神演义》中、这个有着天仙般美貌,心肠却若蛇蝎般狠毒的女子又被刻画成“借尸还魂”于知书达理、德性娴淑,举止中度的冀州侯苏护爱女身上的千年狐狸精。此后,不仅其“亡国祸水”的形象更加巩固,还使得“美女就是狐狸精'的观念深入人心。二、主题无论是正史还是文学著作,妲己始终是一个特殊且令人尴尬的存在。仇恨者对其有无尽的仇恨。同情者充满同情和同情心。对"妲己"的不可理解的解释,不仅与女性不幸观念的历史发展和变化有关,而且还受到人性复杂性的深刻影响。我们独特的文化生态和文化外观也直观地呈现在妲己个人命运的起伏中。对妲己的复杂解释反映了父权制根深蒂固,以及男人在维护父权制方面所采取的主导策略。另一方面,它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揭示了学者的客观理性精神,文化反思和历史审视。过去对妲己形象的诠释历史,不仅是逐渐接受妲己形象的历史,而且还直观地展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生态和文化面貌。中国文化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过程体现在对其形象的诠释上。《封神演义》前的妲己形象,中国古代小说的写作有特殊的发展规律。它通常不是个人创作,而是书籍的累积生成。许仲琳根据历史事件进行了编辑,结合了民间道德和审美兴趣。妲己作为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在历史记录中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文学士们对《封神演义》中妲己的形象逐步发展为妖孽、祸水、狐媚的形象。继《封神演义》出版后,人们对妲己的解读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变化。明清时期妖祸观与同情论和现当代多元化理解明清时期是理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都发生了变化并共存。在这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学者对"妲己"的评价存在明显的差异。过去,既有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对妲己的邪恶论的评价,也有对妲己的同情理解。在五四运动之后和改革开放之前,妲己的解释相对沉寂。更有影响力的是王月汀、郭日路执导,岳枫执导的香港电影《妲己》。在电影中,妲己被解释为既可恨又可怜。复仇者的形象。他的父亲冀州候苏护因爱他管辖的人民而被王杀死,妲己也被放逐到皇宫。进入宫殿后,他忍受了重担,为她的父母报仇,最终使纣王家破人亡被摧毁并毁了这个国家。在这里,妲己不再被动地接受伤害,而是在促进她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她被困在一个水深火热的世界中,她也会以痛苦而热情的方式燃烧自己。尽管凶猛而极端,她的生活却是真实而光明的。1978年以后,妲己的研究相对活跃,相关材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界面内容的表达是丰富多彩的,并且倾向于"横看成岭侧成峰"。他们推翻了妲己的案子,认为妲己是一个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一个甚至是非自愿经历的人。他们不再批评,任意歪曲和指责。从妲己的观点出发,从妲己的真实感受和情感中探索妲己的各个方面。这不仅是人文主义者所强调的,也是女权主义传入中国并介入中国文学批评之后的基本主张。三、总结文化是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有其特定的时代。作为伴随历史和文化的特殊形象,妲己吸引了无数作者的注意。无论是诋毁,赞美,主观判断还是客观评价,它都是妲己文化史诠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远古时代到现在对妲己的解释,已经完成了妲己个人命运的风风雨雨,也显示了中国文化,思想观念的历史变迁。根据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进行的解释是揭开妲己神秘面纱的正确方法。PAGEI摘要摘要:历史上的苏妲己是一位国破家亡的落败美人,被纣王帝辛收为妃,但在后世的演变中越传越坏,以至于言“红颜祸水”就会想到妲己。宋元以降,在讲述武王伐纣故事的系列作品中,妲己都是以祸乱朝政魅惑君主的形象出现的,但又同中有异:《史记》是最早对妲己进行记录的历史作品,当时的记录中妲己不过是个普通的女孩;之后的《武王伐纣平话》内这对妲己的形象进行了鲜明的勾勒,由于作品带有明显的叙事性,妲己的形象也由人物形象转变为了狐狸精形象;《封神演义》中的妲己形象则是凸显了她性格上的狠辣,是一个完全的反面形象,妲己形象到此定性。此后的其他艺术作品中对于妲己的形象都进行了借鉴,沿袭了《封神演义》塑造的形象和写法,在也是人们最为熟知的妲己形象。关键词:妲己;《史记》;《武王伐纣平话》;《封神演义》目录一、古代典籍中的妲己形象 1二、讲史小说中的妲己形象 2三、《封神演义》中的妲己形象 3参考文献 5致谢.................................................................6妲己形象的演变一、古代典籍中的妲己形象

历史上的妲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物,是一个魅惑君主,祸国殃民的妖妃,还是被利用解脱灭国罪名的幌子呢?这对学者来说,一直争执不休,各方迄今都未互相说服,已经成为一桩久久流传的公案。纵观历史典籍和文学艺术作品的加工,对于妲己形象的描绘一直都是最恶劣的形象,极少对其进行客观的记载和评价,这主要是因为各方阶层对相关资料的整理所造成的。对此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国语·晋语一》有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史记·殷本纪第三》:“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列女传·孽嬖传》:“妲己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史记》有记载:纣伐有苏,有苏人以妲己女焉。纣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武王杀之,斩以玄戈,悬之小白旗。(《世本》又载。)由以上几种观点表述来看,对妲己的事迹以及评价,都是离不开纣王的;都以妲己魅惑君主妖妃祸国的罪名来评判她。但很多学者对于妲己的研究表明,在历史上,妲己并非历史记载那样恶贯满盈,也并非历代作品记载的罪行累累,如同传说中那样祸国殃民。甚至一些学者还认为妲己就是普通的一介女流,在没有母家父族的支撑下依仗纣王的宠爱大祸天下也是不合理的,所以对妲己作品的记叙表达中肯定是有夸张的成分所在,只是将妲己的形象妖魔化了。妲己,商王朝纣王宠妃,苏氏诸侯之女,是一个具备倾国倾城之貌的女人。在《史记》中,对于纣王与妲己之间的故事也有记载,从商纣王出征有苏部落并掳掠妲己之后,便被其美貌所吸引,酒肉池林,每日荒淫,为搏美人一笑,商纣王极尽讨好之能事,炮烙之刑据传就是商纣王为讨好妲己所创造。现在对于妲己形象的第一想法就是狐狸精妲己,这是因为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文艺作品给我们的耳濡目染的施加,《封神演义》中的故事经过了艺术加工,讲述的妲己本为纯良美艳的普通女子,后被狐狸精附身从而犯下大错,做下无数恶性,令人发指。史书上对于女人与王朝的记载,总有一系列的故事。红颜祸水,莫外如是。每个王朝的灭亡都与女人息息相关,夏商周时期更是留下了许多的故事和传说。如夏桀时代,妹喜成为红颜祸水的第一例证,商纣王时期,妲己为商代的覆灭奠定了许多的基础,更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搏美人一笑。这些让我们对女性在历史中的地位陷入无穷的思索之中。根据历史记录,纣王与妲己之间的相遇,起源于一次征伐。彼时纣王对有苏部落进行征讨,该部落目前大概在河南省温县地界,征讨过程中,纣王见妲己貌美,因此掳掠入宫。此后,纣王就陷入了荒淫无度的温柔乡之中。纣王喜爱妲己,酒池肉林、炮烙之刑、裸体追逐、每日酣饮,妲己被哄得十分开心。直到后来周武王起兵伐商,将妲己的首级斩掉并且悬挂于白旗之上,遥遥示众之后,妲己的传说才渐渐消失。但她的恶劣形象,却已经植根于人们的心中。当前对于妲己的大部分记载都具备夸大成分,希望借此来显示纣王的昏庸,彰显武王的神武。但种种传说,久久流传之后,对于妲己这一人物,已经不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了,而是一种标识和一种符号,并且令每个人都深深了解。世纪更迭之际,有学者在河南省安阳县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了许多殷商遗物,上面不只有铜器、玉器,更有非常多的文字与“卜辞”被刻在龟甲或者兽骨上,给学者带来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也给学者带来了更多的历史记载记录,让人们能更好的了解当初的历史。这些当时的证据更具代表性和针对性,比孔子、司马迁等人的资料更具备全面性,我们也能基于此,了解更多的纣王和妲己的形象及面貌,从而让人了解到更多的事实。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纣王只是一种谥号,是他死后才被后人追加的恶谥,其含义是残忍、缺乏善良等。这在当初并非是对皇帝帝号的称呼。从相关的甲骨文资料中可知,当时的人对于妲己的恨意并没有想象中那等充沛,相反,在人们的眼中,妲己造成的影响很小,几乎难以改变当时人们的吉凶状态,相对于妲己和纣王来说,人们更信任的是神佛,十分迷信。再者,记录之中的帝辛为人刚愎自用,性情刚烈,从头至尾不喜欢被摆布,妲己作为他晚年的生活伴侣,真的能让他抛弃自己为帝的权欲,而对一个女人言听计从,甚至于让一介女流,在朝堂之上沾染朝政吗?而且作为有苏部落的人,妲己即便在记载中纣王对她言听计从,也并未见到有苏部落,也就是妲己的部族在纣王在位期间得到一丝好处。这在逻辑上和情理上都很难说通,由此可见,妲己的污名化,是周人的宣传所造成的政治影响。在妲己与纣王相遇并且一同生活的时期,正是商朝从盛而衰的转折点,只是最初商朝的国力仍然不可撼动,如日中天,朝歌作为商朝的都城,具备良好的气候,形成了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中心,无数的人开始朝着朝歌城汇聚,使得城池之内繁荣无比,空前热闹。但与此同时,纣王也在记载中开始沉迷于这繁华乐世之间,纵情享乐,声色犬马;离宫别馆,次第兴筑;狗马奇物,充盈宫宝;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丝竹管弦漫天乐音,奇兽俊鸟遍植园中,而这一切,都与妲己息息相关。周文王、武王两位对商朝的仇恨,源于他们对商纣王的仇恨,这是一种难以磨灭的情绪,而胜利之后,所有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对妲己的污名化,是一种丑化,也是一种手段。但商朝一个庞然大物的覆灭,如果是一个女人所导致的,不符合常识,也让人难以苟同。从逻辑上进行分析,妲己对于纣王的影响,最多就局限于后宫之内的争宠和纷争,以致于纣王对其他嫔妃的部族产生隔阂和冲突,但苏妲己作为亡国的符号和祸水作为形象流传于世,相对令人诧异。妲己的恶名是否存在还并未可知,而周朝对妲己的宣传却真真切切。主要是由于如下原因,笔者提出了如上看法。在现有文献和甲骨记载之中,没有对妲己恶行找到一点依据,也没有一丝的恶行记录。这说明妲己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但这个符号背后所蕴含的重重恶行和恶果,并不是事实。

二、讲史小说中的妲己形象

宋朝时期,理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想,人们更加重视伦理和道德的思想及趋势,在该历史时期,妲己的形象再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其中最主要的形象变化在于,妲己形象成为“狐狸精”之中的典型版本,这段时期,讲史小说的发展十分迅速,出现了许多极具特色的作品。本文将《武王伐纣平话》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度的研究和处理,从而描绘妲己的形象。在宋元时期,艺术作品发展迅速,尤其是说话艺术十分兴盛,有许多神奇而怪诞的传说,而许多说书人也基于此谋生。武王伐纣作为流传悠久的传说,其中有神话,有故事,成为了这些说话人的重要的故事和叙说资料,一度风靡一时。李瀚在《蒙求》中对妲己的定义十分明确,认为妲己就是通过自己的美貌来诱惑纣王从而导致纣王声色犬马的罪魁祸首,是令世人唾弃的狐狸精。他认为妲己的特点除了美貌之外,淫荡、妖媚、妖邪等特点在她身上与狐狸精幻化美女身上的特点如出一辙。这一观点再后来逐渐被人们重视和延续下来。之后,《武王伐纣平话》小说的撰写就是源于这个角度开始的。在元至治年间,建安豪族虞氏曾对《武王伐纣平话》进行刊印刻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苏妲己的身份定义为了华州太守苏护之女,而非有苏部落之中的人,只是在被召唤入朝的途中被狐狸精夺舍,从而成为妖狐的寄生者,她传承的是妖狐的意志,主要目的就是祸乱朝廷和百姓,蛊惑纣王,残杀朝臣。纣王起初是明君,做事果决,世间呈现太平盛世,国家八方宁静,四海安然,但是在遇到妲己之后,却开始逐渐变得昏庸、暴虐、残忍,做事不考虑后果,最终国破家亡。这一切,都是妖狐的过错。妲己是女娲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在《武王伐纣平话》这一小说流传之前,妲己的形象并没有具备太多的神话色彩。民间流传着妲己是狐狸精的传说,但是大都没有实证,许多了解到的人也不过一知半解,语焉不详,由此可见这一观点实际上是一种比喻。在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中对妲己的形象描绘写到,唐李翰是首先注释妲己是狐狸精的人。袁珂在《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的注释写到妲己实际上是一条九尾狐。李剑国为此进行了详细的考证,李翰在流传的《蒙求》书籍之中,并无此记载,而在日本的《本朝继文萃》卷典籍之中则对妲己有所记载,当时日本的典籍《狐媚记》中曾对妲己是九尾狐这一观点进行了明确的记载。这个周期是日本的康和三年,即中国北宋徽宗时期,可见彼时,北宋已然拥有了九尾狐的观点,这一观点被日本人带回了大和民族。而民间之所以有这种观点,主要是因为狐狸精一直以诱惑人主的形象出现,而妲己的传说与狐媚惑主有异曲同工之处。它们不将百姓当人看,手段残酷,行为恶劣,罪行累累,不似人类,很多妇人也因为恶毒的心肠而被讽刺为狐精、雉精等异类。这一论点是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当时狐媚还并未风靡,在唐代之后,狐媚才开始渐渐流传起来,从这一观点可知,妲己被当作狐狸精的观点,应该在唐朝,甚至魏晋时期,就已经有苗头展现。但是因为资料的残缺,很难找到决定性的证据。妲己的形象从民间转向文学的士气,《武王伐纣平话》这一小说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这一小说之中,将妲己作为苏护之女与被狐狸精附身的假的妲己进行了区分,从而巧妙地对妲己进行了开拓,无论是罪行还是出身,都进行了完整的描述。在《封神》系列作品内,妲己的形象都是源于这一小说的巧妙构思。该书对于妲己入宫之后的描述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迷惑商纣王,残害大臣等,都是根据野史进行编撰的,其中敷衍程度居多,因为对于妲己犯下如此多的“罪行”的证据和动机,从未找到一道核心的支脉。书中描写妲己的残害动机存在多样性,或因嫉妒,或因享乐,或因变态,比如他教给纣王将泥神所打坏的传说,以及她陷害姜皇后的事情,或者是“玩月台”“摘星楼”的建立,又或者残忍的杀掉孕妇,设酷刑残害姜皇后宫人,醢百邑考为肉酱,吃比干的心肝。这一桩桩一件件,虽未有神话色彩,可将她的邪恶和罪行展示的淋漓尽致,不似人类,自然让人在心中对她的狐狸精的身份没有疑虑。妲己最终的死亡没有明确的介绍,只是说了在白色的旗帜之下,妲己被斩首示众。《武王伐纣平话》这一小说之中这对妲己的死亡进行了深化和渲染,十分夸张,具备神话特征。比如斩杀妲己的刽子手被诱惑,难以动手,不得不蒙住双眼才能抵挡住狐媚的魅力,最终动手实行才得以成功。这渲染了妲己的媚术之强,也让人感觉到纣王之所以出现后来的残暴和商朝的灭亡,与妲己之间的关系紧紧相连。但是从实际上来说,《武王伐纣平话》对于妲己的塑造效果不好,因为对于狐狸精来说,一般都会呈现出一种狡猾、魅惑、妖邪的状态,但是在本书之中对于妲己的描述,这是变态和邪恶,没有修饰,没有隐晦,直勾勾的表现出了妲己的不良,这不狡猾,也不聪明。在书里面曾对妲己的描绘部分包括如下区域,首先妲己在见到西伯宝钏之后因为自己的狐狸精身份怕被戳穿而被吓得当场昏厥,苏醒后立即出现了杀人的念头。还当着纣王的面来对纣王说道“此钥不好,教赐与姜皇后者"。这对于妲己的狡猾没有展现出来,反倒显出了纣王的无智。因为这句话是很清楚的,其本意就是说我妲己现在存心要利用宝钏消灭王皇后。毫无心机的狐狸精,毫无帝王之术的帝王,这本书的艺术手法稍显低端。《武王伐纣平话》是对妲己的资料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后世对于妲己进行描述的一个基础,在后世所有描绘妲己的作品之中,都对于此书有所借鉴,如身份、来历、对比干的恨意等等,都是本书率先提出的。总体上是对该作品的承袭,保留了其中的许多情节。但是本书中将所有的罪恶都放在妲己身上,稍显片面,对于纣王的形象进行了开脱,认为纣王是一个傀儡,被魅惑、被玩弄、无智,而妲己也不够狡猾,毫无心机,没有遮掩,这是此书的稍差之处。《封神演义》的成书则对该书之中的素材和框架进行了沿袭,没有做太多的改动,在明万历或天启年间编纂完毕。

三、《封神演义》中的妲己形象

《封神演义》成书于晚明时期,是明代神魔小说巨制。对此书的描述中有对历史典籍的取材,也有对讲史小说内的渲染,从而获得了一个新的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并且让妲己和纣王之间的故事成为了后世流传的奠基。本书具备一定的审美趣味,而且编者具备个人文化立场,通过对上述故事的勾勒、润色和加工,书中的妲己形象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复杂,又带有了一定的理学烙印。此书之中妲己的形象才算真正定型。

历史上,对于妲己的形象和描述在人们心中一直都是红颜祸水,女人祸国的首要代表性人物。在本书之中也一样,妲己是导致亡国的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冀州侯苏护爱护自己的女儿妲己,不想讲妲己奉献给纣王,从而被皇室讨伐。可见女人的美色会给家族带来危害。在这小说之内还对黄妃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作为黄滚之女,武成王黄飞虎之妹,她也被选做了嫔妃,姜皇后同样如此,不过她的父亲乃是东伯侯姜桓楚。小说的由来中没有细致的描述这三家进入皇宫的细节,但是让人能感觉到其中包含的复杂的政治因素。普通百姓的碧玉,名门望族的闺秀,入宫之后都成为了宫廷之内的玩物,成为了被圈养的鸟儿,命运沉浮,情感难以把控,他们所遭遇的,不过是深院高墙的人身禁锢罢了。妲己是一个具备良好的德行,十分温顺的大家闺秀,她出身显贵,乃是侯爷的爱女,生来就十分美貌,也因此被纣王选中。但是在她被狐狸精附身之后,便开始面容更风骚魅惑,妖艳无比,导致纣王荒淫无度,误了国事。在书里面,曾对纣王第一次看到妲己的时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彼时纣王已然被魅惑,心神无措,他定睛细看之后发现:妲己乌云叠鬓,杏脸桃腮,浅谈春水,娇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带雨,不亚于九天玄女下瑶池,月里嫦娥离玉阔。妲己启朱唇似一点樱桃,舌尖上吐的是美孜孜一团和气,转秋波如双弯凤目,眼角里送的是娇滴滴万种风情。再加上妲己对纣王行礼之后所发出的婉转低吟,让纣王惊为天人,魂游天外,从此开始陷入了荒淫无度的人生之中。从这一段落可以看出,妲己必然是倾国倾城,沉鱼落雁的美貌,甚至于是众多美人之中最美的那个。因为纣王作为皇帝,所见美人多矣,如果妲己没有美的天怒人怨,必然不会令纣王心神大乱,为之惊叹,从此为之倾倒,万分讨好。甚至于妲己祸国殃民的言论发出来之后,纣王都对其百依百顺,最终葬送了万里河山。妲己的美貌,谗言,是引起商朝最终覆灭的直接原因,这是书中给我们的证据和论点。在书内,还对于妲己魅惑的行为进行了许多描绘,而且描绘还颇为细致,如第六回之内曾对纣王为了讨妲己欢心,从而生生造出了炮烙之行,残忍无道,令人毛骨悚然,再有之后妲己利用计谋废掉了姜皇后,以及妲己设计害比干等故事,都是因为妲己的谗言而导致的,而纣王,听之任之。《封神演义》中,对于妲己的形象的描绘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妲己的身份被进行了复杂化处理,在该书之中,妲己乃是女娲所派,专门断送纣王江山的。这源于纣王在女娲宫内对女娲的不敬,因为纣王不但亵渎了女娲,还写下了诗句留在宫内,危害了女娲的威严,因此女娲命令妲己等人前来惑乱君心,并且给武王机会让他讨伐纣王,灭掉商朝。但是在该过程中,妲己却完全忽视了女娲对她所下的命令,即“不可残害众生”,她虽然完成了祸乱君王的任务,但是也犯下了许多令人发指的恶行,罪行累累,不但炮制了炮烙之行,还剖开了孕妇的肚子,造了蛋盆,举止残忍,誓杀无度,而且这些行为都是她故意的,源于她离开女娲之后暴露了自己的本性,残忍誓杀,书中的描绘将妲己的这一特点显示的十分清楚。《封神演义》之所以如此描绘和刻画苏妲己的形象,最后又让苏妲己显得十分悲凉是一种特殊的渲染,因为苏妲己在全文之中是一个引子,也是锁链,她的作用至关重要。不但是武王伐纣的证据,彰显了武王的英明神武和正义性,更是将作者本身的“红颜祸水”思想揭露出来,表现出了作者本人的一种看法和对时事的一种劝导。在作者看来,人类社会虽然包含男性和女性两种,而且两种人一同组成了社会,但是对于男性来说,女性的吸引力需要进行有效的把控的,如果无法摆脱女性的吸引,很容易造成男性心性的迷失,同时,作者肯定了女性的存在意义,对于男性通过“红颜祸水”将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的事实进行了批判,男权社会的话语权是男性的,但男性不应该将过错推到女性身上从而给自己开脱罪责。书中对于纣王丧失王朝的过错放在了苏妲己的身上,是为了彰显纣王的正义性,彰显姜子牙的正义色彩,但是是否正确,给后人带来了深深地思考空间。鲁迅先生对于男女性的观点有如下看法,他曾明确提出了许多疑问,最后又进行了肯定:他认为昭君出塞就不能让汉朝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