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5中2021-2022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青岛5中2021-2022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青岛5中2021-2022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青岛5中2021-2022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青岛5中2021-2022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

1.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选项是()

A.要是我们不珍惜水资源,总有一天会无水可用,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B.在生活工作很多方面,我们如果找对了方法,就会达到事借功半的效果。

C.半岛核问题延宕几十年,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解决起来不可能一哪跑就,各方对此应有理性预期。

D.中国和意大利分处古丝绸之路两端,开展“一带一路”合作天经地义。

2.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清代宋濂所作的《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

B.《爱莲说》与《陋室铭》的作者分别是周敦颐、刘禹锡。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C.《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

D.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创作的《观沧海》是一首四言古诗。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青春意味着勇气多于怯懦,青春意味着冒险多于O

(2)阅读使人充实,交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

(3)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o

A.安逸严谨悔悟B.安静严谨感悟

C.安逸严格感悟D.安静严格悔悟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箱误的一项是()

A.《县委书记》就是“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的结晶,为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创新发展作出

了贡献。

B.七百多年前,马克•波罗游历泰州,感慨“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

C.时至今日,为什么美国一些政客还沉浸在“天选之国”的迷思当中?还在做着“山巅之国”美梦?

D.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围绕“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的主题,举办了开幕式

和六场平行分论坛。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关关雎鸠,o(《诗经•关雎》),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

上》)海日生残夜,o(王湾《次北固山下》)白头搔更短,o(杜甫《春望》)落红不是无情物,

o(龚自珍《己亥杂诗》),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九万里风鹏正举。,.

(李清照《渔家傲》)伤心秦汉经行处,o(张养浩《山坡羊•潼子曰:“,思而不学则殆。”(《论

语•为政》)《陋室铭》中作者自比古代圣贤的句子是:“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

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

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

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

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

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

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

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

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

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

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那李

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

(1)简述李逵怒杀四虎的原因与经过。

(2)李逵杀老虎的过程,表现了他怎样的形象特点?

(3)比较武松打虎和李逵杀虎的情节,说说两人打虎有哪些不同?

二、阅读

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金顺,字和甫,满洲镶蓝旗人。初,从征山东,授骁骑校。嗣从多隆阿援湖北,复黄梅,赐号图尔格齐巴图鲁。移师

安徽,克太湖。历迁协领。挂车之役,将骑旅直捣中坚,当者辄靡。乌鲁木齐都统景廉驻古城,与金顺船。宗棠①奏

言金顺宽和,为群情所附。诏率所部二十营赴之,规乌城,于是遂发。出营数十里,至瀚海,吏士忽不行。询之,则

曰:“先锋营驻,有所议。”金顺知有变,疾驰视,手刃六人以徇,曰:“敢留者,视此!”军以次行。光绪改元,代景廉

为都统。二年,军阜康。刘锦棠赴军所商进止,议先攻古牧。乃轻骑袭黄田,通汲道,克之。连下乌鲁木齐、迪化、

昌吉、呼图壁诸城,直逼玛纳斯。调伊犁将军。十一年上召来京以锡纶②代之。道肃州,病卒。身后不名一钱,凡无

以为敛。①宗棠,即晚清名臣左宗棠。②锡纶,晚清大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修骑旅()⑵当者辄靡()

2.用“/”标出文中画派线句的两处停顿。

十一年上召来京以锡纶代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手刃六人以徇,曰:“敢留者,视此!”

⑵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孟子》)

⑶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4,简要概括金顺的人物特点。

8.阅读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咏竹》

白居易

不用裁为呜风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二)养竹记

(唐)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体道;竹节贞,贞以立志。夫如是,故

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

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

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篦②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④焉,数无百焉。”居易惜其

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

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

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

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选自《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略有删改)

(注释)①殄瘁:此指摧残。②筐篦:竹器,方形的叫“筐”,圆形的叫''熊"。③彗帚:扫帚。④寻:古代

八尺为一寻。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竹本囿闻国不以山溪之险

B.终日而毕众妙学备

C.以其有似于贤以中有足乐者

D.以冲其后之居斯者尝附余核舟一

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3.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D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

(2)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4.有人说“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中的两个“不”字很有表现力,谈谈你的理解。

5.诗文中的“竹”分别有什么特点?分别表达了白居易怎样的情感?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若夫淫雨靠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噫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

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游泳;岸芷汀生,郁都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

月千里,浮光跃全,静彩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板!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

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

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矩,嶷然有声久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麓中,读而心慕焉。修始在滁州,号

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

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③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日:“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以泗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

迹,不求声誉,宽简④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⑤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

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苟急;简直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①嶷(yD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②机阱:陷阱。③枉直乖错:枉直,冤枉正直;

乖错,谬误,错乱。意即冤假错案。④宽简:宽松简易。⑤便:安逸,安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寺国怀乡去:春和基明景:及冠,嶷然有声及:

方请夷陵时谪:

2.用“/”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限两处)

先天下之忧而忧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可知矣!

4.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A.更问“为政宽简……何也?”吸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B.里机阱在前里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

C.因取旧案反覆观之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D.读书辄成诵饮少辄醉(《醉翁亭记》)

5.范仲淹和欧阳修这两位同时代的封建文人,有着相同的被贬经历,且都有着“心忧天下”的政治情怀,请结合选文

内容分别谈谈他们的从政思想。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拒绝阅读就是拒绝美好

①一个人对文化品质的需求程度,实际上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反映。一个拒绝阅读的人,是不可能有很高文化素

养的。

②现在,大多数的人都在一门心思追逐财富,每天不肯拿出哪怕一个小时来阅读。其实,这些人犯了一个最大的

错误,他们不懂得财富只是人的躯壳而已,文化和信仰才是一个人的精髓。一个只是拥有财富而没有文化的人,不过

是财富的管家罢了。

③现在的大学里也在发生着让人痛心的事,很多大学生每天仅仅限于自己专业的学习,而没有在社会文化方面加

强自己的阅读。其实,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仅仅限于专业,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接受了专业训练的文盲而已,

是一个专业工具罢了。比如两个弹奏钢琴的人,两人同样拥有熟练的演奏技巧,一个是有着丰富文化知识的人,他在

用钢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一个却仅仅是个熟练的演奏者,他看重的仅仅是钢琴的技法。他们最后的区别是:前

者成了伟大的钢琴家,后者仅仅是个钢琴演员。

④专业知识可以获得文凭,可以成为硕士、博士,但那不是文化。一个社会没有这样的文化氛围,没有这样的文

化追求,是可怜的,也是不可能和谐发展的。

⑤很多海外的华人,现在最苦闷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孩子对中华文明的一无所知。他们的孩子接受了良好的西方教

育,过着优裕的生活,说着流利的外语,但是他们的内心却非常空虚。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了文化的归属感。说

自己是华人,对于中华文化一无所知;说自己是外国人,自己又没有外国人的血统。我们所熟知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

杨振宁、丁肇中就没有这样的困惑,因为他们都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修养,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

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祖国文明的渴望和追求。

⑥很多华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从国内购买大量的国学书籍,让孩子补上国学课。

⑦事实上,身居国内的人,这样的危险同样存在。很多的富二代、富三代已经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财富管理者,仅

仅精于自己家族和企业的业务领域,而对于社会文明则茫然无知。这样的茫然和无知,导致的后果是他们社会责任的

严重缺失,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漠视。

⑧中国慈善事业的严重滞后,富人缺少同情、帮助弱者的善良情怀,就是这种缺失的直接后果。说到底,就是文

化的严重缺失。

⑨我们应该这样认为,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文化缺失的危机。放眼我们的社会,有哪些人心怀着巨大而崇高的社会

责任心在认真地阅读?我们现在不缺少财富,缺少的是文化素养,是巨大的社会责任心,是善良的人文情怀。而这些,

恰恰是一个人的美德,是一个社会的价值核心,是一个民族的道德良心。

⑩阅读使人丰富文化知识,提升道德品格,涵养崇高情怀。而一个人只有培植了崇高品格,才会赢得他人和社会

的尊敬,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谈论的“阅读”不是指对专业教科书的学习,更多的是指对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阅读。

B.一门心思追逐财富、缺乏文化阅读容易导致对社会文明的无知和社会责任的缺失。

C.作者拿钢琴家和钢琴演员的事例进行对比,揭示了“文化阅读能够让人发展得更好,挣钱更多”的道理。

D.很多海外华人从中国购买大量国学书籍,让孩子补上国学课,是为了更好地让孩子获得文化归属感。

2.下面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点明阅读与文化素养的关系,结尾揭示阅读与道德、品格、情怀等人文素养的关系,虽一线贯通,却始

终未能点题。

B.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开头指出拒绝阅读的弊端,中间列举三类人因各种原因而缺少文化阅读的事实,证

明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揭示阅读的重大意义。

C.本文层次分明。第③④段论述大学生缺少文化阅读的弊端;第⑤⑥段举海外华人因孩子缺乏中华文明而苦恼的事

例,论述了文化阅读的重要性;第⑦一⑨段举富人缺少文化素养的事例论述文化缺失的后果。三个层次,条理分明,

井然有序。

D.文章各部分衔接紧密,如第⑦段“事实上,身居国内的人,这样的危险同样存在”这一句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

用。

3.读了本文,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应该怎样去阅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忧伤远逝非鱼

忧伤像一湖清凉的水,她就像一尾喜欢冷水的鱼。

她见过那种小鱼,细长,明黄色,很缓慢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她觉得,这鱼肯定是悲伤的、无奈的,早就练就一

身刀枪不入的本领,才在这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之上,艰难地存活下来。

从小她就活在两个姐姐的阴影里。两个姐姐像她们的父亲,长得枝叶舒展,而她偏偏像母亲,单眼皮,小眼睛,

厚嘴唇,皮肤生了锈般黑黄。她常常怀疑,她根本就不是父母亲生的。

母亲似乎也不怎么待见她,总在抱怨:我怎么生了这么个丑丫头,将来可怎么能嫁出去哦?只有父亲喜欢摸她的

头,高兴的时候拍她的小肩膝,夸她聪明、能干。

于是,她唯一的骄傲就是聪明、能干,她只有更加聪明,更加能干。父亲说: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一流的大学。

她就拼命地学,把所有能拿的奖状都拿回家,贴了满满一墙。

她考上了一流大学。她的丑在那一刻被大家忽视了,包括两个姐姐,都热泪盈眶地祝贺她,说她给家里争了光。

父亲已经退休了,笑呵呵地端起他的小茶壶,歪一歪右嘴角,从小壶嘴吸一口茶水,递给她一个MP3:丫头,奖

励你的。母亲也送给她一把黑亮的牛角梳:用脑太多,拿这个多梳梳头有好处。

她觉得,只有在那个夏天,才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候。可夏天太短暂,匆忙间就过去了。秋天的风,还有雨,

长且冷,而且愈来愈冷。

大学里,同学们开始悄悄恋爱,可从没有人约她,她总是孤独地呆在教室,使自己看起来很忙的样子。

四年之后,她比别人多了一张“优秀大学毕业生”证书,也因此第一个被选调到省直机关。看着那些恋爱过的同

学凄凄离别,执手相看泪眼,她独自抱着膝盖,坐在她的小床上。她听见心里被某种东西敲击的声音,轰,轰,轰,

一下又一下,她突然感觉很疼,哪儿都疼。

她的疼痛持续了很长时间,有四五年吧。她避免一切出头露面的机会,努力把工作干得更好,避免和年轻男同事

一起出去,很小心地保护着自己的自尊。

同事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要给她介绍对象,都被她婉言回绝了,她不是不想恋爱,她怕失望,更怕伤害。

直到有一天,她独自背了行囊去旅游,看到高原湖水中的鱼,她仿佛看到了自己。这么多年,自己就像小鱼在这

冷水中,一直孤独地待在无尽的忧伤里。可人毕竟不是鱼啊,不是。

那一刻,她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回到家,她去看父亲。此时母亲已经去世了,两个姐姐也已经结婚,过着世俗的幸福生活,父亲独自一人守着家。

父亲还喜欢摸她的头:丫头,该把自己嫁出去了,别总那么高傲。

高傲?父亲,难道你觉得我是高傲?我已经把自己降低到尘埃里了,我从来就没有高傲过,我只有自卑。

但看起来是这样。父亲说。

你不觉得是我长得太丑,没人要?

傻丫头!世上从来就没有丑女人,只有笨女人。再说,你看看你,哪点丑了?

她不相信父亲的话,父亲从来就是爱她的,不会说她丑,可她知道自己很丑,一直都丑,从小到大。

你怎么这么固执?父亲好像有点生气:找个好小伙子去恋爱结婚。

回到单位,她对同事大姐说:帮我介绍个对象吧。她想通了,哪怕为了父亲,就算受伤也得伤一次吧。

同事大姐一脸的惊讶:真的?真的?哎呀,咱单位那么多小伙子等着呢,你总拒人千里,他们都怕了你了。真的?

这回是她惊讶了。她从来没想过会有人喜欢她。

怎么不是真的啊,瞧瞧,气质多好啊,他们都说你像三毛。

刹那间,二十多年积攒起来的忧伤分崩离析。她的心里绽放出一朵灿烂的花,如鱼儿一跃跳出冰凉的水面,拥抱

温暖……

(有删改)

1.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词写得含蓄丰富,请作简要赏析。

(1)那一刻,她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2)秋天的风,还有雨,岩耳冷,而且您来愈冷。

2.文中划横线处两次写到了高原湖水中的鱼,有什么作用,请分别作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意分点概括。

4.你怎么理解小说的结尾“刹那间,二十多年积攒起来的忧伤分崩离析。她的心里绽放出一朵灿烂的花,如鱼儿一跃

跳出冰凉的水面,拥抱温暖……”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应用

12.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①读书是长期的一个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②因此,不能心浮气甲z&o()、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

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③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说:“不积三些()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成江海。”④现实中,不少人都有长期坚持、积少成多,最后取得惊人收获的读书经历。

(1)根据第②句中甲处的拼音写汉字,给第③句中乙处加点的汉字填上拼音。

甲:乙:

(2)请解释第③句中“不积蹉步”的意思。

(3)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按要求作文。

请以“阳光下,奔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

姓名,如需要,可用“XX”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

1、B

【解析】

事倍功半,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和B句语意相反,应用“事半功倍”。

2、A

【解析】

A错误,宋濂是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

3、A

【解析】

本考点要求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词语运用是积累运用中的常考点,只要学生在平时注意用语的规范,做到正确使

用,并在运用时注意辨别比较,就一定能突破这一题型。常用词语以学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为准,新生词语则以

当前流行的一些热词为准,试题材料兼顾课内课外,以时事材料为主。解题时务须看清题目要求,抓住题干中的关键

词,冷静答题。这里的关键,是要在积累上下工夫,掌握课后常用词语,同时也要了解当下流行的并经国家语委认可

的一些新生词语。此处可从词义、范围、程度、褒贬、语体等方面去辨析。答案为A。

4、B

【解析】

B句中最后的句号应在引号外。

5、在河之洲大漠孤烟直江春入旧年浑欲不胜簪化作春泥更护花剪不断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宫阙

万间都做了土学而不思则罔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

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

(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即可。“簪”“蓬”“阙”“罔”“诸葛"“蜀”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

时要注意字形。古诗文名句的书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

不写错别字。

【点睛】

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

析型默写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

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古诗文中的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

6、(1)原因:李逵背着母亲回梁山,因母亲口渴,他去为母亲找水喝,等他找了水回来,却发现母亲被老虎吃掉了。

李逵极为愤怒,便杀了四只老虎为母亲报仇。

经过:先杀掉了一只小虎,又追到老虎洞里杀掉了另一只小老虎;在母老虎倒退进洞的时候,趁机把刀戳中那母大虫

粪门,杀死了母老虎;李逵要追赶母老虎的时候,公老虎向他扑来,李逵“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

虫颔下”,杀死了公老虎。

(2)李逵杀老虎的过程,表现了他勇猛无畏(临危不惧)、胆大心细(沉着冷静)的特点。

(3)第一,原因不同。武松是酒醉后上了景阳冈,遇见老虎,与老虎发生搏斗,最后打死了老虎。李逵是因为老虎吃

了他的老娘,为给娘报仇,一怒之下杀死了四只老虎。第二,使用武器不同。武松开始用的是哨棒,后来哨棒没派上

用场,最后用拳头打死了老虎。李逵则是用刀先后杀掉了四只老虎。第三,过程不同。

【解析】

(1)本题考查对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结合名著《水浒传》“沂岭杀四虎”情节来解答。李逵怒杀四虎的原因围

绕“李逵回家接他的老娘上梁山,途中老娘要喝水,李逵去给她找水,结果老娘被虎吃掉”来回答。李逵怒杀四虎的

经过围绕“先分别杀死两只小老虎,再杀死母老虎,最后杀死公老虎”的顺序来回答。

(2)由李逵杀虎的动作“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那大

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可看出他的勇猛无畏;由

“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可知他的胆大心

细。

(3)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对武松和李逵杀死老虎的情节熟悉,解读出他们杀虎的不同

之处,才能准确分析李逵杀虎没有武松打虎出名的原因。首先打虎的效应不同,武松打虎为民除害,李逵打虎为了自

己的娘亲;所用工具不同,武松只有一根哨棒,相当于赤手空拳打虎,李逵有武器啊;武松酒醉的情况下打虎,李逵

清醒的状态下打虎;作者用的笔墨不同,对武松打虎描写细致,李逵打虎相对简略等。据此作答即可。

二、阅读

7、1.带领;倒下。

2.十一年/上召来京/以锡纶代之

3.(1)(金顺)亲手用刀杀了六个人来使人降服,说:“敢停留的人,看看他们!”

(2)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关键词:以;判断句式)

(3)同(和)城北的徐公比,哪一个更美?(关键词:孰;特殊句式)

4.①身经百战,战功显赫;②挂车之役,勇猛无敌;③名臣夸赞,为人宽和;④处置兵变,雷厉果断;⑤死后无钱,

清正廉洁。

【解析】

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

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的两个字都是古今异义词,如“将”:带领。“靡”:倒

下。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

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

断开。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十一年/上召来京/以锡纶代之。译为:光绪十一年,皇上召(金顺)

来京城,用锡纶代替他的职位。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

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

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1)“刃”:用刀杀。“徇”:使人降服。(2)“正”:正理。(3)“孰

与”:与……相比,哪一个。还有“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判断句的翻译。

4.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

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金顺知有变,疾驰视,手刃六人以徇”“敢留者,视此”

说明他处置兵变,雷厉果断,治军有方。再如从“身后不名一钱,凡无以为敛”等句可看出他公而忘私,清正廉洁。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

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

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

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译文:

金顺,字和甫,伊尔根觉罗氏,是满洲镶蓝旗人。起初,跟从(部队)征伐山东,被授官骁骑校。随后跟随多隆

阿援助湖北,收复黄梅,被赐号图尔格齐巴图鲁。调动军队到安徽,攻克太湖。先后连续升职到协领。在挂车(今属

桐城)战役中,(金顺)率领骑兵部队直接冲击敌军中最重要、最强大的部分,阻挡的人纷纷倒下。乌鲁木齐都统景廉

驻扎在古城,与金顺意见不合,(他们)互相抵触。左宗棠上奏说金顺宽厚谦和,符合民意。下诏金顺率领所属部二十

个营前往古城,谋划乌城,在这种情况下就出发了。出关几十里,到达瀚海,军吏士兵忽然不往前行走了。(金顺)询

问他们原因,(军吏士兵)就说:“先锋营停留在一个地方,有议论的话。”金顺知道(行军事情)有变化,快速驰马

巡视,亲手杀死六个人来示众,说:“胆敢停留的人,如同这样!”军队按照次序行军。光绪元年,(金顺)代替景廉

为乌鲁木齐都统。光绪二年,在阜康驻军。刘锦棠奔赴他的驻扎之地讨论(军队的)具体安排,商议决定先进攻古牧。

于是用轻骑兵袭击黄田,打通取水的通道,攻克它。连续攻下乌鲁木齐、迪化、昌吉、呼图壁几个城,一直逼近玛纳

斯。(金顺)被调任为伊犁将军。光绪七年,(皇帝)下诏接收伊犁,按照地图划分疆界。光绪十一年,皇上召(金顺)

来京城,用锡纶代替他的职位。(金顺)行路到肃州,病死。死后一文钱也没有,几乎没有用来收敛(尸体的费用)。

8、1.C

2.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3.(1)第二天,散步走到亭子的东南角,见这里长着几丛竹子。(2)贤才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来,要靠

赏识和任用贤才的人来加以区别。

4.“不用”,“不须”,两个否定词,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和后面“留”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竹卓

然不群,傲视风雪的特点

5,《咏竹》中竹卓然不群,傲视风雪,表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追求及处世态度,还具有丰富的认识价值和

思想价值。《养竹记》中竹子是人才的象征,象征有坚定不移的品格,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虚心接受道,砥砺名节、

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文章末段,作者由竹子的遭遇联想到人才的遭遇,阐述了“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

之”这一道理,认为贤才是不能自我显示其才干的,只有掌权者赏识和任用贤才才能充分发现贤才的才干,从而培养、

重用他。解释了作者希望“用贤者”能够识才、惜才、爱才、重用人才的主旨。

【解析】

1.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

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牢固/巩固;B:完成/全,都;C:因为/因为;D:留给/赠。故选C。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

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因此,

写了这篇《养竹记》,书写在东亭的壁上,是为了留给以后居住这所房子的人,也是为了使现在使用贤人的人知晓罢了。

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

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

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3.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

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

点。“明日隅"''唯''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4.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

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咏竹》的前两句交代了竹子一般的用途,但作者强调的是“不

用”“不须”,至于缘由,结尾两句予以点明。诗人说,我不用把竹子制成笛子,也不把它用作钓鱼竿,要的是让竹

子在千花百草凋零之后,在大雪纷飞之时,能够屹立在雪中,使我看到那一番凌雪傲霜的情调。

5.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作品,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

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咏竹》托竹寓意,借竹子的坚贞不屈表达

了作者的高洁品质。《养竹记》以竹喻贤人,表达了作者仰慕贤者的高贵品质,同时渴望当权者善于发现人才,爱惜人

才,使他们得以施展才华,对于人才不被重视的现实流露了隐忧。

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年代:唐

参考译文: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

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

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

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

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

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贞元十九年的春天,我在吏部以拔萃及第,被任命为校书郎。最

初在长安求借住处,得到常乐里已故关相国私宅的东亭,在那里住了下来。第二天,散步走到亭子的东南角,见这里

长着几丛竹子,枝叶凋敞,毫无生气。向关家的旧人询问是什么缘故,对方答道:“这些竹子是关相国亲手栽种的。

自从相国死后,别人借住在这里,从那时起,做筐篓的人来砍,做扫帚的人也来砍,砍伐剩下的竹子,长的已不到八

尺,数量也不到百竿了。还有平常的草木混杂生在竹丛中,长得繁盛茂密,简直都没有竹子的苗了。”我感到很惋惜,

这些竹子,是由年迈德崇的关相国亲手种植,现在竟被庸俗之人看得如此卑贱。但即使被砍削、废弃到这种程度,其

秉性却仍然不变。于是我把那些繁盛茂密的草木铲掉,给竹子施加肥料,又在下面疏通、培修土层,没用一天就干完

了。从此以后,这些竹子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随风依依,生机盎然,好象在感激着我的知遇之情。

叹啊!竹子,不过是一种植物,与人有什么关系呢?就由于它与贤人相似,人们就爱惜它,培植它,何况对于真

正的贤人呢?然而,竹子与其它草木的关系,也就象贤人与一般人的关系一样。唉!竹子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其它草

木区别开来,要靠人来加以区别,贤人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来,要靠使用贤人的人来加以区别。因此,

写了这篇《养竹记》,书写在东亭的壁上,是为了留给以后居住这所房子的人,也是为了使现在使用贤人的人知晓罢了。

9、1.(1)离开(2)日光(3)等到(4)降职或远调

2.先/天下之忧/而忧

3.(1)不因为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2)拿荒凉偏远的小镇来说,尚且像这样,天下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样了!

4.C

5.甲文范仲淹在比较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后,直接道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并以“先天下之

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展示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

“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乙文欧阳修有一种宽而不苛,简而不繁的从政思想,使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安康。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

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注意古今

异义词,去:离开。一词多义词,景:日光。

2.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2)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4)需要着重强调

的地方,一般要停顿;(5)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6)句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

句末语气词前,要停顿。根据句意: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故句子划分为:先/天下之忧/而忧。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

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

键词:以:因为。如此:像这样。

4.A有人。B即使。C代词,案件档案/助词,的。D就。

5.考查对文章中心主旨的理解。甲文,先是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

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乙文,欧阳修为政”不

见治迹,不求声誉”,而是注重从百姓实际考虑,顺应百姓的愿望和要求,宽简施治在对宽简的具体理解上,欧阳修

认为要宽而不纵容,简而不粗略,并不局限于教条化。

【点睛】

甲文,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

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

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

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

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

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

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

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

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

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乙文,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等到成年时,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在废书箱里得到唐代韩愈的遗稿,

一边细细阅读,一边心中暗暗思慕.欧阳刚开始在滁州任职,自号为醉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他天赋刚直不阿,见义勇为,

即使有陷阱在前面,都一往无前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头.即使被贬谪多次,他的志向也一样不变.(欧阳修)刚被贬到夷陵的

时候,没有消遣的地方,就拿来以前的案件档案反复察看,发现里边冤假错案不计其数,于是仰天长叹说:“边远人稀的小

城尚且是这样,天下的(冤假错案)就可想而知了”.从此,遇到案件就不敢大意了。

有求学的人请求会见,欧阳修与他们交谈,从来不谈文章,只说政事,(欧阳修)说文章只能用来自己修身养性,而政事是可以

用来帮别人的.(欧阳修)凡是去作过官的地方,没有杰出的政绩,不追求声誉,政策宽松不扰民,所以到过的地方人民都认为

他平易近人.有人问他:“您治理地方政策宽松简明但办事从不拖拉不理,为什么呢?”他回答说:“把放纵当成宽松,

把简陋当成简明,那么政事就会得不到及时处理因而人民受苦,我所说的宽松,是为了不苛刻武断;简明,是为了不繁琐罢

了。”

10、1.C

2.A

3.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谈即可。

【解析】

1.C.错误,作者拿钢琴家和钢琴演员的事例进行对比,揭示了“文化阅读能够让人发展得更好,没有挣钱更多这一

道理”。故选C。

2.A.有误,虽一线贯通,却始终未能点题,这一说法错误,结尾点题。故选A。

3.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学生能根据对文本内容的而理解,结合自己的实际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

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能结合实际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即可。如:“不要一门心思追逐财富”“不要仅仅限于专业”“要有同情、帮助弱者的善良情怀”,阅读时注重国学

文化的积累等。

11、1.(1)她觉得自己就如那条鱼,孤独地待在无尽的忧伤里;却又不能摆脱。

(2)写出了她当时孤独、自卑的心理;也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第一处写了小鱼忧伤、无奈的艰难生活在高原的湖水之中,为表现她一直来的忧伤定下了基调;第二处写她看到高

原湖水中的鱼联想到了自己,“可人毕竟不是鱼”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和结尾忧伤远逝作了伏笔。

3.从从小生活在两个姐姐的阴影里和嫌自己丑看出她的自卑自怜;从父亲夸她聪明、能干而发奋读书,考上一流大学

看出她的聪明勤奋;从她在大学里和工作后不愿谈恋爱看出她的自尊心强;从她多次聆听父亲的鼓励而走向成功看出

她的孝顺听话。

4.“忧伤分崩离析”指同事大姐的一句话让她从小自认为丑、读大学和工作后不敢谈恋爱等多年固守的自卑的忧伤霎

时消散;与前文形成对比,形象地表达了“她”走出自卑,远离忧伤,获得自信的喜悦;更好地点明了题目“忧伤远

逝”,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

1.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品味词语的角度分析作答。(1)“欲哭无泪的感觉”

是什么感觉?要分析好“她觉得,这鱼肯定是悲伤的、无奈的”“看到高原湖水中的鱼,她仿佛看到了自己。这么多

年,自己就像小鱼在这冷水中,一直孤独地待在无尽的忧伤里”,即可分析出这种“感觉”的内涵。(2)“长且冷,

而且愈来愈冷”是一种什么心理?可分析“我已经把自己降低到尘埃里了,我从来就没有高傲过,我只有自卑”即可

得出答案。从结构上说,与下文“她的心里绽放出一朵灿烂的花,如鱼儿一跃跳出冰凉的水面,拥抱温暖”形成强烈

的对比,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答题时一定要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

物心理活动。

2.考查文章两次写到了高原湖水中的鱼的作用。第2段“她见过那种小鱼,细长,明黄色,很缓慢地在水里游来游去。

她觉得,这鱼肯定是悲伤的、无奈的,早就练就一身刀枪不入的本领,才在这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之上,艰难地存活

下来”一句,通过写了小鱼忧伤鱼无奈来奠定忧伤定的基调。第13段“看到高原湖水中的鱼,她仿佛看到了自己。这

么多年,自己就像小鱼在这冷水中,一直孤独地待在无尽的忧伤里。可人毕竟不是鱼啊,不是”等句,是由鱼联想到

了自己。其中“可人毕竟不是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与结尾“她的心里绽放出一朵灿烂的花,如鱼儿一跃跳出冰凉

的水面,拥抱温暖”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由此突出了她的巨大变化。

3.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文章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

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