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汇报人:日期:环境监测概述水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土壤与固体废弃物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概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环境影响评价的挑战与展望环境监测概述01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布设特定的观测点,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进行测定,以确定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过程。定义环境监测的目的是通过对环境质量的连续或间断的监测,为环境管理、环境保护、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是环境影响评价中判断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是否产生影响的重要手段。目的定义与目的国外发展历程环境监测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逐渐受到重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环境监测工作,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国际性的工作。国内发展历程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环保法规的逐步完善,环境监测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环境监测网络和较为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环境监测的发展历程环境监测技术包括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生物分析法、遥感遥测法等。其中,化学分析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仪器分析法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方法。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方法的应用需要根据不同的监测对象和监测目的进行选择。例如,对于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可以使用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和大气采样器进行监测;对于水污染物的监测,可以使用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和水样采集器进行监测。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频率和监测周期。环境监测方法的应用环境监测的技术与方法水环境监测02总结词水质监测是水环境监测的核心内容,旨在评估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以及其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详细描述水质监测涵盖了对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检测,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营养盐、微生物和藻类等。监测站点需定期采样和分析,以评估水体的整体质量。水质监测总结词水生生物监测是通过观察和测量水生生物的生态学特征,评估水体质量和水生生物健康状况的过程。详细描述水生生物监测包括对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观察和测量。通过对水生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繁殖情况和死亡率等指标的监测,可以反映水体的营养状况、污染程度和适宜性。水生生物监测VS沉积物监测是对水体底部沉积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和性质进行检测的过程,对于评估水体质量和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详细描述沉积物监测包括对沉积物的物理性质(如颗粒大小、质地和颜色等)、化学组成(如有机质、重金属和营养盐等)和生物学特征(如微生物群落和底栖生物等)的检测。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的污染历史、沉积物的再悬浮和扩散情况,以及潜在的环境风险。总结词沉积物监测大气环境监测03监测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评估其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影响。PM2.5监测SO2监测NOx监测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评估其对空气质量和环境的影响。监测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评估其对空气质量和环境的影响。030201空气质量监测监测大气中气溶胶粒子的尺寸和分布,评估其对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监测大气中气溶胶的化学成分,评估其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气溶胶监测气溶胶化学成分监测气溶胶粒子大小监测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评估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CO2浓度监测监测大气中甲烷的浓度,评估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CH4浓度监测温室气体监测土壤与固体废弃物监测04监测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等,评估土壤污染程度和风险。土壤污染状况监测监测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微生物数量、土壤动物种群等,评估土壤生态状况和健康水平。土壤生态状况监测监测土壤中的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评估土壤肥力水平和生产能力。土壤肥力监测土壤监测03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效果监测监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的效果,如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等,评估处理处置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01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监测监测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种类、来源等,评估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和管理水平。02固体废弃物污染状况监测监测固体废弃物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等,评估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固体废弃物监测有害气体排放监测监测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等,评估垃圾焚烧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烟尘排放监测监测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评估垃圾焚烧对大气环境和能见度的影响。二恶英类污染物监测监测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恶英类污染物,评估垃圾焚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垃圾焚烧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概述05环境影响评价(EIA)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预防或减轻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定义目的定义与目的11964年美国通过《国家环境政策法案》,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方法。20世纪70年代EIA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制度,各国开始制定相应的EIA法律和程序。20世纪90年代EIA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国不断完善和提高EIA的法律地位和评价方法。21世纪初EIA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各国不断加强EIA的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程序建设项目的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的立项、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预测与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的报告编制与报批、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等。方法主要有环境现状调查法、影响预测法、对比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公众参与法等。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与方法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06定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内容包括项目概况、建设方案、选址和布局、资源利用、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及治理、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评估。程序一般包括预评价、编制评价报告、评审和审批等阶段。目的旨在预防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定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旨在预防规划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一般包括规划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制定环境保护措施与方案、公众参与等阶段。目的内容程序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政策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政策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定义旨在预防政策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目的对政策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内容一般包括政策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制定环境保护措施与方案、公众参与等阶段。程序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挑战与展望07技术难题数据质量实施难度环境影响评价的挑战环境影响评价需要依靠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评估方法,但目前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如污染物监测和生态影响评估方面。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基于大量的环境数据和影响数据,但目前部分数据质量不高,对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一定影响。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投入,实施难度较大,尤其是在项目前期需要开展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度员工代表发言稿15篇
- 年终大会发言稿15篇
- 年会精彩发言稿(15篇)
- 党的理论知识宣讲
- 教师清廉建设培训
- 教体局校车安全管理培训
- 阑尾炎术后应用抗生素联合黄藤通腑汤干预的效果
- 大学生安全教育概述
- 抖音卖货流程
- 初级会计实务-《初级会计实务》预测试卷364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与案例分享
- 全国职工拔河比赛执行方案
- 冶金厂、轧钢厂工艺流程图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5课民航服务人员下行沟通的技巧
- 七年级下册《Reading 1 A brave young man》优质课教案牛津译林版-七年级英语教案
-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公布
- 《木兰诗》第1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PPT课件【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 GB/T 11144-2007润滑液极压性能测定法梯姆肯法
- 国家开发银行
- 板带生产工艺5(热连轧带钢生产)课件
- 2022年同等学力英语考试真题及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