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永昌县四中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甘肃省永昌县四中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甘肃省永昌县四中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甘肃省永昌县四中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甘肃省永昌县四中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永昌县四中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为1937年至1941年国家资本、民营资本工矿企业新设立的厂家的数量(单位:家)。据表可知,这一时期A.近代中国工矿业呈发展趋势B.民营工矿企业发展优于国营企业C.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日益改善D.国际局势制约中国近代工业发展2.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普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权力更替冠以“光荣”名义最早始于A.威廉 B.拿破仑 C.彼得一世 D.华盛顿3.抗战时期,根据地所有政权均以自然村为基础,部分恢复了乡里商议的古风,还创作了一批颂扬正直、勤劳、廉洁等传统美德的文艺作品。这些举措A.旨在增强民族凝聚力 B.缓和了根据地的阶级矛盾C.是对民主的成功探索 D.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康有为曾说,在此“沉族破家,肝脑原野”的危难关头,“与其分灭于外,惨为亡国之戮囚,孰若付权子民,犹得守府而安荣”这反映出康有为A.提出了“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主张 B.认为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政治制度C.维护既有统治者利益的前提下改革专制制度 D.倡导以分权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5.二战结束后,美国本来计划在日本推行全面社会改革和非军事化政策,但很快又决定发动美国的大企业重建日本经济,甚至鼓励日本组建军队。这一转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壮大资本主义阵营的需要 B.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C.使日本成为亚洲反共堡垒 D.美国军事实力的下降6.恩格斯指出:“可是,当我们写这个《宣言》时,我们不能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宣言。在1847年,所谓社会主义者,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社会主义体系的信徒……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的运动,而共产主义则是工人阶级的运动。”下列项中,对材料内容解读恰当的是①《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②“社会主义者”包括欧文、傅立叶③《宣言》即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④国际工人协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宣言》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7.《国语·楚语下》记载:“天子遍祀群神品物,诸侯祀天地、三辰及其土之山川,卿、大夫祀其礼,士、庶人不过其祖。”这表明西周A.政治专制国家集权 B.礼乐社会等级鲜明C.物质丰富国力强盛 D.社会转型礼崩乐坏8.《明史·食货志》载:“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因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芜、戎”,当时亦有“用‘汉中茶’三百万斤,可得马三万匹”之说。明朝廷对走私茶叶定性为“通番”,朱元璋还规定“私茶出境者,斩:关隘不觉察者,处以极刑”。这反映出,唐宋至明朝的茶马贸易A.是中国古代朝贡贸易的典例 B.顺应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C.开启了中国闭关锁国时代 D.有利于中原王朝的边疆稳定9.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的英国既有贵族宫殿式的庄园,也有农民破败的茅屋草舍;既有工厂主舒适的生活享受,也有失业工人绝望的生存挣扎。当时的保守党首相迪斯雷利曾说,英国是“两个民族”的国家,“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这一时代的现象表明()A.英国进行议会改革的必要性 B.英国民主政治的基础被动摇C.工业化带来一定的社会危机 D.自由主义不再适应社会需要10.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1865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1894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1903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913年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A.推动中国近代化 B.实行民主政治C.实现中国工业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11.戊戌变法时光绪帝曾宣布科举一律废八股,改试策论;1901年清廷又下诏,乡试、会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上述决策A.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B.直接推动了新式学堂的普及C.冲击了读书人固化的思维D.标志着中国科举制成为历史12.既是同时并存的三个部族集团,又是前后逐次更替的三个王朝。下列符合这一条件的是A.夏、商、周 B.魏、蜀、吴 C.辽、宋、金 D.辽、金、元13.《论语》记载,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又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这反映出诗A.汇集了孔子的思想精华 B.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C.蕴含了全面的教育思想 D.承载了社会教化的功能14.唐朝薛元超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唐代门第最高的五大姓氏)女;不得修国史。”宋代蔡襄则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的是A.科举制的产生瓦解了门阀制度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社会观念C.唐宋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D.唐宋开放的社会风气已然形成15.1921年香港进行人口普查时,有一则谣言广为流传。其内容是:政府欲修建跨海大桥,每个桥墩底下将埋葬一些孩子以收加固之效。许多母亲相信,人口统计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合适的殉难者。因此,该次人口普查中隐匿了大量儿童未加统计。该现象反映出A.英国殖民当局对香港的血腥统治B.香港地区的近代化水平有待提高C.香港华人对英国殖民者充满猜疑D.中英两国文化出现了激烈的碰撞16.1939年2月,国民党组织南岳游击训练班,邀请中外名人和领导人讲课、演说或作报告(见下表)。受邀者主讲内容苏联顾问炮兵、步兵协同作战问题日本共产党鹿地亘对日本军阀的解剖和日本国内的民主斗争蒋介石推行基本建设与实现三民主义白崇禧关于游击战的问题胡愈之(学者,社会活动家)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分析周恩来中日战争之政略与战略问题此举表明国民政府A.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B.接受中共倡导的全面抗战路线C.根据战场形势调整作战方针 D.致力于维护国共合作抗日大局17.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当地发生瘟疫,他创建“安乐坊”收治病人,闻说三年医好病人千人以上,得到朝廷的承认,继而买田收租、以租金维持病坊的日常支出。后来,朝廷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据此可知当时A.地方政府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B.确立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C.政府重视对民众的医疗救助 D.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18.清代长期以来禁八旗宗室子弟娶汉女,以“保种族纯洁”。1902年,清廷“开除此禁,所有满汉民人等,著准其彼此结婚”。这说明()A.突发性是习俗变革的主要特征 B.政治形势影响清廷社会政策C.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渐占上风 D.满汉之间实现社会地位平等19.明清之际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导致该地区“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不既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材料表明该地区A.水陆交通十分发达B.经济结构有所变动C.自然经济局部解体D.长途贸易开始兴起20.有人用英国格言“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来形容资产阶级民主宪政的特点,其强调的核心问题是A.魔鬼与圣人的区别 B.民主与宪政的关系C.魔鬼与圣人的数量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1.1919年,李大钊在某文中写到“我们把这些零碎的资料,稍加整理,……把他转介绍于读者,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这里的“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是指A.进化论 B.三民主义C.马克思主义 D.十月革命经验22.古希腊作家阿里斯托芬在《吕西斯特拉特》中曾记载了一种“透亮”的服装,称其为“阿摩戈斯服装”,美国学者瑞切特认为“阿摩戈斯织物”就是丝,并认为这种织物通过进口获得。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系统发掘了雅典的克拉米克斯公墓并发现被烧过的轻薄的纺织品残迹。60年代,德国科学家亨特及其科研团队对纺织品残迹进行了鉴定,认为这正是原产自中国的家蚕丝。诸多学者基千上述检测结果,结合其他地区的考古发现对古代中国丝绸西传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21世纪初,再次对克拉米克斯公墓出土的纺织品样品进行检测,此次采用了更多更先进的技术,检测结果出乎意料——这些样品里面并没有丝的成分,科学家检测到了亚麻等四种纺织品的成分。当然,尽管此次重新检测使用了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中国丝绸何时进入古希腊地区并未形成最终定论。这说明A.文献记载必须通过考古挖掘和科学鉴定的印证才可信B.墓葬出土的文物并不能否认古希腊人使用丝的可能性C.现有科学技术的鉴定还无法满足弄清历史真相的要求D.运用科学技术对考古文物进行鉴定会让历史难以定论23.晚明某历史文献中记载:“今诸夷进贡方物,仅有其名耳,大都草率不堪……而朝廷所赐缯、帛、靴、帽之属,尤极不堪,一着即破碎矣……且近来物值则工匠侵没(侵吞)于外,供亿(供应)则厨役克减于内,狼子野心,且有谇语(责骂);谇语不已,且有挺白刃而相向者,甚非柔远之道也。”该材料可以用来说明朝贡贸易A.包含一定的商业利益 B.遵循“厚往薄来”的原则C.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D.导致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24.据统计,《孙中山全集》十一卷本中,谈话及答记者问多达242篇,对报馆杂志致函或题词十数篇。《孙中山集外集》中有演说、致词或谈话374篇,对报纸杂志的题词有10余篇。这主要说明A.孙中山掌握时代话语权 B.舆论宣传助力民主革命C.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D.大众传媒趋向近代转型25.宋初到南宋,宰相事权强化的趋势明显。宰相的事权包括兵权、财权、司法权,出现了由分割到集中的过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提高国家机构效能的需要 B.适应政治中心南移的形势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可调和 D.君主集权体制逐步遭到破坏26.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出版)中指出:“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所以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该主张A.推动了福利国家制度的发展 B.与凯恩斯主义理念相一致C.20世纪70年代后得到重视 D.反对极权,推崇民主政治27.如图中描述了秦汉时期贵族化趋向的演变。对此演变的正确理解应是A.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 B.削藩弱国促使贵族化趋向弱化C.九品中正制促进贵族化趋向发展 D.贵族化趋向冲击皇位有序传承28.“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梁启超,1923年)材料评述的是A.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与二次革命C.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D.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29.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成了一些书籍报刊学术研讨的主题,并进入大学的课堂。一些著名学者称其是“不可超越的哲学”、“要探索人类发展前景就势必要求教于马克思主义”。据此可知A.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领域的主题 B.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新的高潮C.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受到较多关注 D.苏联模式得到知识界的普遍认可30.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他把自然界对人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下列内容符合该模式的是A.地中海气候——古代希腊城邦林立B.维护君权独尊——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C.征服扩张加剧——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D.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9年4月1日,根据联共(布)中央宣传鼓动部的安排与部署,苏联作家协会拟定了加强反美宣传的草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第一,保证文艺作品的出版,创作剧本、电彩脚本和小说来揭露美国生活方式。第二,从1949年到1950年,出版10到15本有苏联采购委员会、贸易代表处、塔斯社等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到过美国的文化活动家、工程师所撰写的旨在揭霉美国生活方式与展现劳动人民贫穷状况的纪实著作。第三,准备出版系列文集,包括《美国生活方式》、《俄罗斯进步活动家论美国》、《进步美国人反对战争贩子》等。第四,苏联作家出版社准备出版反美题材的剧本《注定要失败的阴谋》、《冷战》等。第五,准备再版如下书籍:《战后西欧》、《在日美国人》等。另外,“美国之音”等境外广播电台针对苏联的“恶毒”宣传报道,引起了联共(布)中央宣传鼓动部的高度重视。1949年6月28日,中央宣传鼓动部向马林科夫呈送一份报告,该报告指出,要加快无短波收音机的生产速度并增加产量,1949年生产11万台,1950年要生产40万台,以作为与境外反苏广播斗争的工具。——赵玉明《文化冷战与冷战初期的苏联反美宣传》(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文化冷战”的特点。(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文化冷战”的影响。32.材料魏徵是唐初卓越的政治家,在用人问题上,他给太宗上疏说:“臣闻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国。”“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舍其所短。”“赏不以劝善,罚不以惩恶,而望邪正不惑,其可得乎?若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贵,以公平为规矩,以仁义为准绳,考事以正其名,循名以求其实,则邪正莫隐,善恶自分。”贞观十四年(640年),太宗屡次以宦官充任使者,他们回京后又妄加弹奏,常使太宗发怒。魏徵即上奏说:“阉竖虽微,狎近左右,时有言语,轻而易信,浸润之谮,为患特深,以今日之明,必无所虑,为子孙教,不可不杜绝其源。”——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概括魏徵的用人思想。(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徵用人思想的作用。33.材料《管子·治国》中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国家一旦富强,霸业的实现就成为可能。因此,《管子》提出了一系列的富民思想。在《国蓄》篇中提出“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民以食为天,粮食对人民的生存至关重要,认为粮食生产是人民的根本。《管子》提倡“务本饬末,则富”。以农业发展为本,对“末”也就是工商业采取的是整顿管理的态度,二者不可偏废。为了更好地发展工商业,《管子》提出了“四民分业定居”的制度。《管子》认为繁重的税赋是人民极大的负担,“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摘编自宋家珩《管子民本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管子富民思想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管子的富民思想。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材料表明1937年至1941年国家资本、民营资本工矿企业新设立的厂家的数量大幅增加,说明近代中国工矿业呈发展趋势,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营企业数量多于国营企,不能得出民营工矿企业发展优于国营企业,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不能反映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日益改善,并且1937年至1941年是抗日战争时期,环境恶劣,故C错误;材料表明1937年至1941年国家资本、民营资本工矿企业新设立的厂家的数量大幅增加,反映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不能体现“制约”,排除D。2、A【解析】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迎接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就任英国国王的非暴力政变,因为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故A符合题意;拿破仑对内镇压、对外战争,是依靠武力取得政权,故B不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是通过宫廷政变而上位,故C不符合题意;华盛顿是按照法定程序而充任美国总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A【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根据地政权的形成基础及议事形式,其目的是加强团结根据地的各种农力量,旨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4、C【解析】

由材料“孰若付权子民,犹得守府而安荣”可知,康有为主张将权力下放于民众以求得统治的延续,即主张在维护既有统治者利益的前提下改革专制制度,故选C;A项是严复的主张,而非康有为,排除;材料未就不同的政体形式进行比较,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材料仅提及将权力下放给民众,并未提及如何分权问题,故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5、B【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政策的转变主要是由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因此B选项正确;A、C选项是国际格局变化背景下美国的直接意图,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选项不符合所学史实,排除。故选B。6、B【解析】

根据材料“在1847年,所谓社会主义者”等,可知《宣言》是指《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①正确;欧文和傅里叶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②正确;《共产党宣言》创作于1848年,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③正确;它是共产主义者同盟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④排除。综上所述,故选B,排除ACD。故选B。7、B【解析】

材料反映了从周天子到庶人祭祀的礼仪和规格,体现的是社会的等级森严,故B正确;周代没有专制,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物质丰富,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礼乐制度的推行,而不是礼崩乐坏,排除D项。8、D【解析】

唐宋至明朝的茶马贸易有利于中原地区和边境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互通有无,通过经济交往密切了民族之间的往来,有利于中原王朝边境的稳定,D正确;朝贡贸易是指古代中国的封建王朝与周边及海外各国建立起来的一种寓政治和经济为一体的对外政策,A排除;经济中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完成,且当时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在北方,B排除;闭关锁国政策主要针对的海外交流,C排除。故选D。9、C【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此时英国社会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较大,影响社会的稳定。结合所学可知,从18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英国先后进行了两次工业革命,一方面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英国的社会生产力,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出现了一定的社会危机,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英国议会改革是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不能缓和材料中贵族与农民、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B选项错误,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后,其政治制度的基础是代议制民主,并未发生动摇;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此时自由主义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0、A【解析】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近代化包括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和社会思想近代化。李鸿章属于洋务派,其主张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郑观应属于早期维新派,其主张也有利于中国经济近代化,章太炎属于革命派,其主张有利于政治近代化,梁启超属于维新派,其主张有利于促进国民思想近代化,因此上述人物的共同诉求在于推动中国近代化,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实行民主政治,只是章太炎和梁启超的思想倾向,不是四人共同诉求;C选项错误,实行中国工业化也不是四人共同诉求;D选项错误,启蒙也并非材料中四人思想的共同点。因此正确答案为A选项。11、C【解析】

由材料“改试策论”“不准用八股文程式”可知,上述决策有利于打破读书人固有的程式化思维,故选C;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在洋务运动时期就已开启,排除A;“乡试、会试”仍要举行说明科举制并未被废除,旧式学堂仍有市场,“直接推动”的说法错误,排除BD。12、A【解析】

夏朝时期已经存在商和周的部族集团,后来商周又依次代替,故答案为A项;魏、蜀、吴是并存的三个政权,排除B项;辽被金代替,但都曾与宋并存,排除C项;辽、金、元不是并存的王朝,只是逐次更替的王朝,排除D项。13、D【解析】

根据材料“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学《诗经》,在社会交往中就不会表达;“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意思是学《诗经》,往近了说就是能孝顺父母帮助父母,往远了说就是侍奉君主报效国家。可见诗承载了社会教化的功能,故选D;说诗汇集了孔子的思想精华,材料没有反映,A错误;材料不能断定B正确,排除;C说法绝对,排除。14、B【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唐代以“不娶五姓(唐代门第最高的五大姓氏)女”为恨,到宋代“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这说明社会婚姻观念由唐代重视出身门第到宋代重视资财,这是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观念发生了改变,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出现后,唐朝依然存在“不以进士擢第”的现象,门阀制度并未立即瓦解;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婚姻观念的变化,并未体现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D选项不能说明唐宋时期社会观念的不同。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5、C【解析】

1921年香港人口普查隐匿了大量儿童未加统计是香港民众从迷信的角度误解港督政府修建跨海大桥的加固工程,说明香港华人对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表示不满和猜忌。故答案为C项。A项“每个桥墩底下将埋葬一些孩子以收加固之效”纯属谣言,无法体现英国对香港统治的血腥性,排除;B项材料中的谣言与香港近代化水平高低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谣言不代表中国文化,因此无法体现中英两国文化上的差异,排除。16、C【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可判断出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培训内容来看可知这是在为调整作战方针服务,C正确;材料未涉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面抗战路线问题,AB排除;材料未涉及维护国共合作抗日大局,D排除。故选C。17、C【解析】

材料“朝廷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体现的是政府对民众医疗的救助,C正确;宋朝时期的地方政府权力较小,A排除;《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B排除;材料与土地兼并无关,D排除。故选C。18、B【解析】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902年的清政府深陷统治危机,此时放开满汉不可通婚的禁令明显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说明政治形势影响清廷社会政策,故选B项;习俗变革主要是具有渐进性,而不是突发性,排除A项;从该禁令的废除无法看出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占据上风,更不能证明满汉之间实现了社会地位平等,排除CD项。故选B。19、B【解析】根据材料“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表明松江嘉定与境外贸易往来频繁,材料未涉及交通问题和长途贸易的问题,故AD项错误;根据材料“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可知,明清之际松江嘉定地区,由原来以农业为主,转为以棉纺织业为主,故B项正确;自然经济于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与材料“明清之际”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点睛:对材料“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县不产米,仰食四方”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20、D【解析】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低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来形容资产阶级民主宪政的特点,是因为资产阶级民主宪政强调权力的制约和平衡,故D符合题意;AC没有揭示材料的主旨,故A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民主与宪政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D。21、C【解析】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该文既是中国人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分析马克思学说的开山之作,也标志着李大钊已经由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所以这里的“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是指马克思主义,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此时期李大钊向中国传播的是马克思主义,不是进化论;B选项错误,三民主义正式提出于1906年,不是“零碎的资料”,李大钊也没有宣传三民主义;D选项错误,十月革命经验不是“学说”。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2、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从《吕西斯特拉特》关于丝的推测到20世纪30年代对克拉米克斯公墓的发掘,到60年代对纺织品残迹鉴定再到21世纪初的更多技术鉴定均不能对中国丝绸何时进入古希腊地区形成定论,故墓葬出土的文物均不能对《吕西斯特拉特》关于丝的推测进行印证,无法得出是否古希腊人使用丝,故B项符合题意;文献记载具有一定真实性,并非全靠考古挖掘和科学鉴定的印证,排除A项;题干并未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对历史真相探寻的作用,排除C项;运用科学技术对考古文物进行鉴定可以使历史定论证据更加可靠,排除D项。故选B。23、A【解析】

材料中主要叙述的是朝贡贸易的问题,可以看出在晚明时期朝贡贸易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商品的质量以及人们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说明当时的朝贡贸易中带有一定的商业利益,A正确;题干未反映朝贡贸易中“厚往薄来”的内容,排除B;题干中朝贡贸易中人们的态度发生变化,更多强调的是经济利益而非政治色彩,排除C;朝贡贸易涉及的是藩属国和明朝政府的关系,而非中央和地方关系,排除D。24、B【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孙中山的谈话及答记者问、对报馆杂志致函或题词较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实质上是孙中山利用报馆杂志来宣传其民主革命思想,故B正确;孙中山掌握时代话语权的说法错误,排除A;民主共和观念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材料体现不出,排除C;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大众传媒的近代化,故D错误。25、A【解析】

北宋时期过分削弱宰相权力并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所以宰相的事权由分割到集中主要是为了提高国家机构效能,故选D项正确;宰相事权的强化并不能说明君主集权体制遭到破坏,排除A项;宰相事权的集中主要是为了提高国家机构效能,并非是为了适应政治中心南移,排除B;题干不能说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难以调和,排除C项。故选D。26、C【解析】

材料“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体现的是哈耶克反对生产资料公有制,强调放松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进入滞胀状态,为摆脱经济困境,西方国家纷纷放松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福利国家属于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A选项排除;凯恩斯主义强调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材料反对对经济的干预,B选项排除;材料反对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与政治形态无关,D选项排除。27、B【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点,贵族化倾向在公元前160年前后急转直下,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实力,所以贵族化趋势呈现出弱化直至消失的态势,故答案为B项;“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无法通过材料得出,且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贵族化与皇位继承的关系,排除D项。28、A【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信息反映了思想的觉醒是革命成功的前提、旧的思想观念不可能运用于近代新制度、全面性的结构变革是近代化的必由之路。依据材料提供的时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以及建立了新制度判断材料评述的是辛亥革命,依据材料文字“要求全人格的觉醒”可知是反对传统文化的束缚,A项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均排除。故选A。【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9、C【解析】

根据材料“马克思主义成了一些书籍报刊学术研讨的主题,并进入大学的课堂”“不可超越的哲学”等信息可知,马克思主义成了一些书籍报刊研讨的主题,并且还进入大学课堂,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受到较多关注,C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对思想领域中的主要思想进行对比,无法得出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领域主题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关注,没有体现国际社会主义运动,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受到较多的关注,没有涉及苏联模式,D项错误。30、C【解析】

随着罗马帝国扩展,帝国境内公民与非公民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而且出现了很多商业纠纷,在这种挑战下,万民法应用而生,符汤因比的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