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2014年)_第1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2014年)_第2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2014年)_第3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2014年)_第4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2014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安徽行政学院江观伙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三、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六、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八、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九、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十一、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十二、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十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十四、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十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十六、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三中全会《决定》的特点

主题全面(三中全会)

重点明确(40%)主线清晰(只说改革,163141)

行动扎实(组织、时间保证)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文化体制改革列出了25项、104条重要改革举措及工作项目,并按照2015年、2017年、2020年三个时间节点明确了进度。其中今年要做的事:

一是积极推进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省级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部门的整合;减少和规范文化行政审批;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加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等。

二是稳妥推进的试点任务:传媒企业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试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试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等。

三是研究制定的政策文件:制定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指标体系;出台支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文化企业发展政策的实施细则;制定促进电影发展的经济政策,以及扶持地方戏曲发展、实体书店发展政策等。

讲课题纲一、如何看待三中全会《决定》二、《决定》最重要的几个“老提法”三、《决定》最重要的几个“新提法”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

一、如何看待三中全会《决定》1、既要看“新提法”,又要看“老提法”老提法有分量,不是例行公事,而是更有针对性2、既要看“市场”,又要看“政府”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要尊重市场规律,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发挥政府作用:引导性作用、弥补性作用、规制性作用

3、既要看“点”的突破,又要看“点与点”的关联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

“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

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

4、既要看改革的突破性,又要看改革的艰巨性

提高效率——效率与公平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均衡协调发展利益杠杆的撬动——打破利益的固化

列宁曾经引用了一句格言,说:“有一句著名的格言说: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的”

打破僵化封闭中启动——从社会思想活跃中出发

5、既要看“决定”,又要看“细则”

“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意见正在讨论之中

6、既要看改革的“路线图”,又要看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从“量的改革”到“质的改革”

从“摸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

从“生存倒逼”到“社会倒逼”

从“政府强干预”到“市场决定性”

从“管理”到“治理”

从“放权让利”到“公平正义”时间表:到二0二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二、三中全会最重要的几个“老提法”老提法、大道理不是要不要听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听进去,做得到的问题

(一)关于道路和国情判断的“老提法”

道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国情: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我们要有这样的坚定的道路自信!

(二)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老提法”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三条底线:第一,不能改变土地所有制,就是农民集体所有;第二,不能改变土地的用途,农地必须农用;第三,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损害农民的基本权益。

国有企业改革,也有三条原则:第一,坚持基本的经济制度;第二,壮大国有经济;第三,市场化改革方向。

(三)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和基本政治制度的“老提法”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没有变是因为有人想变

三、《决定》最重要的几个“新提法”(一)国家治理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解决执什么政的问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政党形态转型:革命党——执政党(科学、民主、依法)

国家形态转型:威权政治(个人)——法理政治(长治、长期)经济形态转型: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社会形态转型:人治社会——法治社会

到二〇二〇年,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奋斗

英国从1640年发生的资产阶级到1688年“光荣革命”形成君主立宪制度用了几十年的时间

美国从1775年开始独立战争到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新的体制大体稳定下来,用了90年时间

法国从1789年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到1870年第二帝国倒台、第三帝国成立,其间经历了复辟和反复辟要较量,用了80多年时间

日本1868年就开始了明治维新,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形成了现在这样的体制

二是解决如何执政的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执政方式、执政架构、执政组织

执政能力的体现(政权建设)

治理主体(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社会组织等)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解决好制度模式的选择问题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

(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十五大:“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六大:“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七大:“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大:“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多元到一元)

思维方式的变革(办学、教育、家庭)

(三)主线是基于公平正义改革经济风险:经济下行的压力

第1季度1-2季度1-3季度1-4季度2010年12.1%11.1%10.7%10.4%2011年9.7%9.6%9.4%9.3%2012年8.1%7.8%7.7%7.8%2013年7.7%7.6%7.7%7.7%

社会风险:整体社会利益格局扭曲分配制度不合理

机会不均衡

固化的利益群体

政治风险:对党、政府的信任

习近平从破解三大问题(体制机制弊端,固化的利益格局,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与四大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寻找治国理政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经济上强调“稳”政治上强调“硬”(硬在精神、硬在能力、硬在作风、硬在纯洁,做到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文化上强调“导”(树立正确导向)社会上强调“聚”(汇聚社会正能量,凝聚改革共识)生态上强调“美”(建设美丽中国),

基于公平正义改革思想和四个伟大(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伟大梦想)思想,注重思想的力量,注重运用思想力量来治国理政。

思想力量:体现在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指导思想体现在解放思想、破除僵化的思想观念体现在统一思想认识体现在用思想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体现在注重在思想上建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指导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看作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体现在用思想武装领导干部和引导人民群众

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一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二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立足发展现实而作出的战略选择。(全省生产总值19038.9亿元,财政收入3365.1亿元,增幅都在10%以上,纵向比增长较快,但人均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5.6%,人均财政收入倒排第三位;一产比重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低于全国13个百分点;城镇化率47.9%,低于全国5.8个百分点)

三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解决经济领域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

(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2013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10843亿元,占GDP57%,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9.1%;地方税收78.9%来自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66.5%来自民间投资。今年1月13日,民营企业盈济实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工商局自由贸易试验区分局注册成功。广东深圳、东莞、上海自贸区等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这一“特殊待遇”将推广至全国。《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于今年3月1日全面实施。铜陵市锦泰宇铜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一元”成功注册

第三、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攻方向,深化国有企业改革2月19日,中石化(自营加油站30532座,2012年经营收益427亿)同意在对销售业务板块现有资产、负债进行审计、评估基础上进行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

截至2012年底,

全国90%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公司制企业户数的比例接近57%。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的56%、净资产的70%、营业收入的62%已在上市公司。

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私有经济资产总额占56%,外资经济占21%,国有经济占23%。

需要不断破解难题

——央企母公司要不要实行混合所有制?

——民营资本对入股大型国企缺少积极性怎么办?

——混合产权,如何有效监管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国企改革(一辆车)思路方向问题: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道路问题:市场化——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车辆问题: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司机问题:职业经理人制度国有企业要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

油门问题: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公益性企业公共服务经营行业

安徽省国企改革思路

目前,我省省市县三级共有国有企业2881户,资产超过2万亿元,国有所有者权益6083亿元,是推动安徽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一般性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探索股权激励、推动整体上市或主业资产整体上市等方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提供公益性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通过加大国有资本投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对退出的资本,通过探索建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按照市场经济规则确定投向,更好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政府过度干预,行政审批严苛

企业新上一个项目,要经过27个部门,50个环节,时间长达6—10个月目前国务院部门许可的个人资格有110项,各级政府部门颁发的资质资格证书有229种

———摘自2013年5月13日李克强讲话(二)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成本和管理效率不对称

中国经济商业成本比美国低约四分之一,但制度成本总体高过美国三分之一,其中政府管理效率和市场秩序评价最低

———2011年美国一家智库的报告美国制度成本结构:市场秩序、法律环境、行政效率、社会安全、腐败程度

国务院分七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统计

批次取消调整数量一7890789

二40682488

三40939448

四12858186

五11371184

六171143314

七712091总计20874132500

第一、界定了政府职能

1、界定政府职责: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

2、界定调控任务:总量平衡,结构优化,防范风险,稳定预期

3、界定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

4、界定审批项目: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

2月15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再次取消和下放64项行政审批事项和18个子项。划定政府的“权力边界”,明确“权力家底”,国务院3月17日已向社会公开60个部门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1235项。宁夏通过了《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取消和调整294项行政审批事项。去年以来,安徽省精简下放了41项行政审批事项,目前仍保留303项。海南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制定“负面清单”,允许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浙江省宣布今年起将全面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第二、建立“权力清单”制度,约束“看得见的手”

目前,我省已完成45个省政府部门3814项行政职权清理审核确认工作,编制了行政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下一步,省里考虑按照职权法定的原则,对省、市、县三级行政权力及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建立各级政府及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并向社会公开。安徽省实施省级政府机关行政职权清理试点改革,要求试点单位晒出“权力运行图”。

第三、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激活“看不见的手”关闭大门——关闭楼层——关闭房间

去年上海自贸区在国内率先推出“负面清单”,将国民经济的18个门类划分为89个大类、419个中类、1069个小类,小类的190个属于“负面清单”,占全部小类的17.8%,意味着其他小类都可以“进入”。今年还将出台新的负面清单,这个清单将“越来越短”,相应地准入范围“越来越宽”,市场活力必将“越来越强”。

(三)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房地产泡沫扩展,行政调控低效

企业资本联盟研究显示,我国全国城镇商品房存量已超过240亿平方米,空置住房总量6800万套

国家电网2010年数据,我国660多个城市连续6个月以上电表计数为0的空置住房总量6540万套地方财政预算、金融债务风险

国家审计署: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88.65亿元。

地方政府事权、财权不对称

地方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例现在达到85.1%。

第一、确立财政和财税体制的职能,改正预算管理制度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