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3298-2023 真空排水集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_第1页
GBT 43298-2023 真空排水集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_第2页
GBT 43298-2023 真空排水集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_第3页
GBT 43298-2023 真空排水集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_第4页
GBT 43298-2023 真空排水集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真空排水集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2023-11-27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 l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分类、代号与标记 25总体要求 36技术要求 57试验方法 78检验规则 9 附录A(资料性)真空排水集成设备组成示意图 ⅢGB/T43298—202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城镇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4)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菲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宁波中车时代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山东中车华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依凡克真空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江苏宝地管业有限公司、杭州聚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富通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万若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湖南真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国科绿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劲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文远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山拓达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泰普克科技有限公司、瑞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在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1真空排水集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本文件适用于民用建筑、工业建筑与小区生活污废水真空排水系统的集成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GB/T150.1压力容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50.4压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GB/T700碳素结构钢GB/T1226一般压力表GB/T3163真空技术术语GB/T3216回转动力泵水力性能验收试验1级、2级和3级GB/T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3797电气控制设备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4219.1工业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GB/T4219.2工业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件GB/T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8923.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GB/T12224钢制阀门一般要求GB/T13306标牌GB/T14253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6666泵类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GB/T18742.2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GB/T18742.3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3部分:管件GB/T18993.2冷热水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GB/T18993.3冷热水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第3部分:管件GB/T20801.5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GB/T29529—2013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GB/T34068物联网总体技术智能传感器接口规范2GB5134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CJ/T151薄壁不锈钢管CJ/T250建筑排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及管件JB/T6533旋片真空泵JB/T6534离心式污水泵型式与基本参数JB/T7255水环真空泵和水环压缩机JB/T8944单级旋片真空泵JB/T10552真空技术爪型干式真空泵JB/T13974弹性体凸轮转子泵JJG52弹性元件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JJG860压力传感器(静态)JJG882压力变送器JJG971液位计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真空排水系统vacuumdrainagesystem由真空排水设备、真空界面单元和相应管道系统等组成,通过真空排水设备在真空管道内产生负压,利用大气压与真空管道内负压间压差,将真空界面单元内污废水推入排水管道的排水系统。为真空排水系统管道和真空界面单元提供负压源,收集、提升并排放真空排水系统管道中污废水的集成装置。真空罐vacuumtank设置于储压式真空排水系统管道终端,用于收集和储存生活污废水,并保持系统运行所要求的真空度的容器。真空缓存器vacuumbuffer设置于在线式真空排水系统管道终端,用于收集和暂存生活污废水的容器。4.1分类与代号4.1.1真空排水集成设备的运行方式分为:a)储压式(配置真空罐),代号为T;b)在线式(配置真空缓存器),代号为B。4.1.2真空排水集成设备的排水贮存装置材质分为:a)不锈钢材质,代号为S;b)碳钢材质,代号为C。3运行总功率(kW)运行总功率(kW)排水贮存装置有效容积:真空罐有效容积(m³);C碳钢B在线式(配置真空缓存器)——-——示例1:有效容积6m³碳钢真空罐,额定排气量600m³/h,额定排水量40m³/h,额定扬程20m,运行总功率25kW,带物联网接口的储压式真空排水集成设备,标记为:VDIE-TC6-600/40×20/25-i。示例2:额定排气量50m²/h,额定排水量10m³/h,额定扬程20m,运行总功率15kW,不带物联网接口的在线式真空排水5总体要求5.1.1真空排水集成设备所涉及的标准环境条件、标准气体状态应符合GB/T3163的规定。5.1.2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应能在下列运行条件下正常使用:a)环境温度:4℃~45℃,通风良好,不结冻;b)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90%(25℃时),且无结露;c)海拔:不大于1000m;e)输送介质温度:不大于40℃;f)输送介质pH:5~9;g)输送介质运动黏度:7×10~⁶m²/s~23×10-⁶m²/s;h)输送介质密度:不大于1.2×10³kg/m³;i)输送介质中的固相物的容积比:不超过2%;j)安装地点无导电或爆炸尘埃,无腐蚀金属或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其他介质存在。5.2.1真空排水集成设备主要由真空泵组、真空罐(或真空缓存器)、排水泵组、仪表与传感器、管道和4阀门,以及电气控制设备等组件组成。真空排水集成设备组成示意图见附录A。5.2.2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各组件材质、类型以及设备中各组件集成的整体布局、管道连接方式等应符合真空排水集成设备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要求。5.2.3真空排水集成设备整体布局及部件安装位置应合理,应便于安装、操作、调试和维修。5.2.4真空泵的排气量、功率,排水泵的流量、扬程、功率等技术参数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5.2.5真空排水集成设备配套仪表的类型、量程、精度等应满足使用要求。5.2.6真空排水集成设备配套真空罐(或真空缓存器)、阀门、管材与管件等的耐压等级和密封性能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5.3.1.1真空泵材质和类型应根据污废水水质、工艺要求、操作维修等因素确定,可采用旋片式真空泵、爪型干式真空泵、水环真空泵等。当采用旋片式真空泵时,性能应符合JB/T6533或JB/T8944的规定;当采用爪型干式真空泵时,性能应符合JB/T10552的规定;当采用水环真空泵时,性能应符合JB/T7255的规定。5.3.1.2应选用高效真空泵。5.3.1.3单台真空泵功率不宜大于15kW,且排气量不宜大于630m³/h。5.3.1.4真空泵运行噪声应符合GB/T29529—2013的规定。5.3.1.5真空泵与备用泵应选用同一型号,互为备用,交替运行。5.3.2.1真空罐、真空缓存器的制造和检验应符合GB/T150.1、GB/T150.4的规定,耐压值不应低于0.6MPa,并应能承受一0.095MPa的负压。5.3.2.2真空罐的罐体可采用不锈钢、碳钢等材料;真空缓存器的罐体可采用不锈钢材料。当采用不锈钢材料时,材料应符合GB/T3280的规定;当采用碳钢材料时,材料应符合GB/T700的规定。5.3.2.3碳钢罐体防腐应符合GB/T8923.1的规定。5.3.2.4单台真空罐总容积不宜超过10m³。5.3.2.5真空罐储液容积不应超过总容积的1/2,不宜超过总容积的1/3。5.3.2.6真空罐的罐体应设置检修人孔,并宜设置能观察罐体内部的可视窗口。5.3.2.7真空罐、真空缓存器应设置压力传感器和液位计。5.3.2.8真空罐通气口可选配除臭装置,当恶臭污染物排放超过GB14554规定的标准值时,真空罐通气口应配置除臭装置。5.3.3.1排水泵水力性能均应符合GB/T3216的规定。当采用离心式污水泵时,性能应符合JB/T6534的规定;当采用凸轮转子泵时,性能应符合JB/T13974的规定。5.3.3.2排水泵应能克服真空罐内的最大真空度,并应能在一0.05MPa~一0.07MPa的负压状态下正常工作。5.3.3.4排水泵应采用干式安装。5.3.3.5排水泵运行噪声应符合GB/T29529—2013中B级的规定值。5.3.3.6排水泵与备用泵应选用同一型号,互为备用,交替运行。55.3.4.1压力测量仪表应符合GB/T1226的规定,计量性能应满足JJG52的要求。非真空管路宜选择压力表;真空管路宜选择真空表或压力真空表。5.3.4.2压力传感器的计量性能应满足JJG860的要求。5.3.4.3压力变送器的计量性能应满足JJG882的要求。5.3.4.4液位计的计量性能应满足JJG971的要求。可采用电容式液位计、浮球液位计、超声波液位5.3.5管道和阀门5.3.5.1管材和管件应选用压力等级标准不低于1.0MPa的承压管材和管件,应有耐负压一0.095MPa的能力,耐负压试验应满足GB/T20801.5的要求。5.3.5.2管材和管件材质应耐腐蚀、耐磨损,可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工业级硬聚氯乙烯(PVC-U)管、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不锈钢管、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等。真空管路部分不应采用金属塑料复合管材。5.3.5.3当采用PVC-U管时,应符合GB/T4219.1、GB/T4219.2的规定;当采用PVC-C管时,应符合GB/T18993.2、GB/T18993.3的规定;当采用HDPE管时应符合CJ/T250的规定;当采用不锈钢管时,应符合CJ/T151的规定;当采用PPR管时,应符合GB/T18742.2、GB/T18742.3的规定。5.3.5.4阀门压力等级标准不应低于1.0MPa,并应符合GB/T12224的规定,阀门选用类型应满足管路系统的功能要求。5.3.6.1电气控制设备应符合GB/T3797的规定。5.3.6.4电气控制设备应具有电源过压、欠压、短路、过流、缺相等故障报警及自动保护功能,对可恢复的故障应能手动或自动消除,消除后能恢复正常运行。5.3.6.5电气控制设备宜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具有参数设置等功能,触摸屏操作。5.3.6.6电气控制设备可设置物联网及智能控制接口功能,实施远程管理、远程控制。设置物联网及智能控制接口功能的设备应符合GB/T34068的规定。5.3.6.7电气装置可能带电的金属件与接地端子间,应保持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接地电阻应符合GB51348的规定。5.3.6.8控制柜的防护等级应依据设置场所条件确定,室内电控设备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44;室外地坪面以上安装电控设备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5、室外地坪面以下安装电控设备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7,并应符合GB/T4208的规定。6技术要求6.1外观6.1.1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各组件的整体布局应符合真空排水集成设备设计图样要求。6.1.2真空排水集成设备表面应平整、匀称,涂层颜色应均匀、色泽一致。6.1.3真空排水集成设备表面涂层不应有明显的脱漆、起泡、剥离、裂纹、留痕等现象。66.1.5焊接件的焊缝高度和宽度应符合设计图样要求,焊缝应牢固、平整、平滑过渡,不应有烧穿、夹6.1.6法兰应采用防腐处理,表面不应有锈蚀、碰伤等缺陷。6.1.7真空排水集成设备铭牌应设置在明显的部位,应固定端正、内容清晰,不应被涂层覆盖。真空排水集成设备正常运行压力为一0.05MPa~-0.07MPa。6.2.2污废水提升能力储压式(配置真空罐)真空排水集成设备不应小于6m;在线式(配置真空缓存器)真空排水集成设备不应小于3m。在额定工况条件下,连续运转12h,真空排水集成设备不应产生影响正常运行的故障,且真空泵、排水泵运转无杂音和其他异常现象。6.2.4.1真空罐、真空缓存器的压力传感器与真空泵组能够实现自动控制,当低真空度(一0.05MPa)时,能自动开启真空泵运行;当高真空度(一0.07MPa)时,能自动停止真空泵运行。6.2.4.2真空罐、真空缓存器的液位计与排水泵组能够实现自动控制,当高液位时能自动开启排水泵运行,当低液位时能自动停止排水泵运行。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应具备现场手动、自动启停功能,宜设置远程控制功能。当真空泵、排水泵的工作泵出现故障时,备用泵应能自动投入运行。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可选择设置远程监控功能。设有远程监视功能的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应能在真空排水集成设备所接入的监控中心实现监视功能。6.3强度及密封性6.3.1耐压性能。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在0.6MPa压力下保压30min,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外壳应无变形或损坏,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外壳及内部管件、阀门应无渗漏。6.3.2负压性能。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在负压达到一0.075MPa时,保压2h,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外壳应无变形或损坏,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外壳及内部管件、阀门应无渗漏。负压状态应保持不小于2h,保持期间压力变化不应超过5%。6.4电气控制设备6.4.1监测和报警功能6.4.1.1真空罐、真空缓存器内真空度、液位状态应能显示,液位可采用在线监测。76.4.1.2当超高真空度(一0.08MPa)时,应具有自动报警功能;当超低真空度(一0.04MPa)时,应具有自动报警功能。6.4.1.3在超低液位或超高液位时,应具有自动报警功能。应有可靠的接地端子并有明显的接地标志。在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电路之间施加500V直流电压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Ω。7试验方法7.1外观检查按真空排水集成设备设计图样,检查、核对各组件的布设就位情况,并按GB/T14253的规定,采用目测方式检查真空排水集成设备的外观质量。7.2性能试验7.2.1压力维持试验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启动并平稳运行10min后开始观察仪表读数,观察真空罐或真空缓存器内运行压力值波动范围。7.2.2污废水提升能力试验在试验管道系统的起端立管底部位置设置阀门及储水容器(有效容积按照设备额定排水量确定),立管底部接至液面以下容器底部位置。根据不同测试要求,在立管向上垂直爬升高度至6m(或3m)处布设水平横管,在横管沿水平布设长度10m处垂直向下接立管至试验管道系统末端,并与需测试设备连接,形成“门”型试验管路。试验时,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启动并平稳运行10min后,手动打开起端立管底部位置的阀门,观察储水容器中水进入试验管道系统,达到试验管道系统高度6m(或3m)处水平横管,并一次性全部排入测试设备的完成情况。试验管道系统可采用透明塑料管。7.2.3连续运行试验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调节真空排水集成设备污废水进水口阀门,使真空排水集成设备污废水进水口流量为额定排水量,连续运行12h,检查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各部件情况。7.2.4.1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处于正常运行压力(一0.05MPa~—0.07MPa)状态下,通过手动开启真空管路上的泄压阀门,调节真空排水集成设备真空度值,当真空罐或真空缓存器内压力值达到低真空度(一0.05MPa)时,观察真空泵自动开启运行情况;关闭真空排水集成设备进出口阀门,真空泵持续运行,当真空罐或真空缓存器内压力值达到高真空度(一0.07MPa)时,观察真空泵自动停止运行情况。87.2.4.2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打开真空排水集成设备进水口阀门,真空罐或真空缓存器内持续进水,当真空罐或真空缓存器内液位值达到所设定的高液位时,观察排水泵自动开启运行情况;关闭真空排水集成设备进水口阀门,排水泵持续运行,当真空罐或真空缓存器内液位值达到所设定的低液位时,观察排水泵自动停止运行情况。7.2.5启停控制试验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分别处于手动、自动、远程状态,开启运行或停止运行任何一台真空泵或排水泵,检查真空泵或排水泵开启运行或停止运行的动作情况。7.2.6备用泵自动投入运行试验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处于自动运行状态,模拟一台真空泵或一台排水泵发生故障,检查备用真空泵或排水泵自动开启投入运行情况。在真空排水集成设备所接入的远程监控中心接通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分别检测真空排水集成设备监测、监控通信情况。对具有监视功能的真空排水集成设备检测监视功能的通信情况。7.3强度及密封性试验7.3.1耐压性能试验。试验介质为自来水,将真空排水集成设备进出口阀门关闭,加压至0.6MPa,并保压30min,目测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外壳是否有变形或损坏,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外壳及内部管件、阀门是否有渗漏现象。7.3.2负压性能试验。将真空罐或真空缓存器进口阀门关闭,利用真空泵抽真空至一0.075MPa,保压2h后,目测外壳是否有变形或损坏,外壳及内部管件、阀门是否有渗漏现象。利用压力真空表记录压力变化量,记录在保压2h内减少的真空值。7.4电气控制设备7.4.1监测和报警功能试验7.4.1.1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目测真空罐、真空缓存器内真空度、液位状态显示情况。如采用液位在线监测,观察在线监测装置的液位状态显示情况。7.4.1.2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处于正常运行压力(一0.05MPa~—0.07MPa)状态,通过手动开启泄真空阀门,调节真空排水集成设备真空度值,当真空罐或真空缓存器内压力值达到超低真空度(一0.04MPa)时,观察报警情况;关闭真空排水集成设备进出口阀门,真空泵持续运行,当真空罐或真空缓存器内压力值达到超高真空度(一0.08MPa)时,观察报警情况。7.4.1.3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处于正常运行压力(一0.05MPa~—0.07MPa)状态,手动停止排水泵工作,打开真空排水集成设备进水口阀门,真空罐或真空缓存器内持续进水,当真空罐或真空缓存器内液位值达到所设定的超高液位时,观察报警情况;关闭真空排水集成设备进水口阀门,手动启动排水泵持续运行,当真空罐或真空缓存器内液位值达到所设定的超低液位时,观察报警情况。7.4.1.4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处于自动运行状态,模拟一台真空泵或一台排水泵故障,观察报警情况。7.4.2电气系统布线检查按照GB/T5226.1的规定,采用目测方式检查。9采用目测方式检查。7.4.4绝缘电阻检测在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电路之间施加500V直流电压时,检测绝缘电阻值。8检验规则8.1检验分类检验应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8.2出厂检验8.2.1真空排水集成设备出厂前,应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产品合格证后,方可出厂。8.2.2出厂检验项目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检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出厂检验型式检验要求试验方法1外观√√2性能压力维持√√污废水提升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