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三年级下美术教案_第1页
浙美版三年级下美术教案_第2页
浙美版三年级下美术教案_第3页
浙美版三年级下美术教案_第4页
浙美版三年级下美术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美版三年级下册教擘

1灯彩辉映

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挂彩灯的含义,知道制作灯饰的一般步骤。

2、学习制作彩灯的方法,能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制作技巧及

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细致、耐心的品质。

重点: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

难点:巧妙利用各种材料,使彩灯更漂亮、更有吸引力。

教学过程:

1、猜谜引入,吸引注意。

(1)教师出示谜语(有关大公鸡或莲花等卜

(2)学生猜后,结合谜语文字出示彩灯让学生观察。

(3)引出课题:灯彩辉映。

2、观看录像,走向生活。

(1)观看各种各样的彩灯及灯彩辉映的热闹场面。

(2)请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

(3)交流生活中看到的彩灯的造型特点及蕴含的含意。

(4)教师小结。

3、欣赏范作,加强体验。

(1)学生欣赏范作。

(2)讨论范作:造型种类、艺术价值、制作方法、创意等。

(3)教师小结。

4、探讨做法,学生实践。

(1)结合以前的知识,进行灯型设计。

(2)创作建议:可同桌或小组合作设计;选用各种合适的材料制作;设计的彩灯要观赏性

强、漂亮、有趣。

(3)学生进行制作。

5、作业讲评,课外拓展。

(1)师生共同评价作业。

(2)参观有关灯展,同时查找有关彩灯的资料。

2台灯造型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作别具一格的台灯。

3.培养学生体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创意或制作台灯的实践能力,并意识到设计的灵感往往

隐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

重点: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一只有创意的台灯或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一只台灯。

难点:如何在台灯的设计与制作中,既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又不失独特的创意。

教具学具

(学生)课前根据教材提示就地取材的废弃物品。

(教师)台灯实物,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1.认识材料。

(1)说说各组准备的各种材料。

(2)动手感受:材料还可以变出新形态吗?

(3)揭示课题:利用材料的多变性设计台灯。

2.造型游戏。

(1)出示“我的台灯”,提问:根据台灯各部分的形态选择适合的废弃物进行大胆的“实物替

换:

(2)组内讨论设计方案——如何利用所带废弃物的不同形态组合台灯?

解决:各个部分之间如何连接?怎样利用材料的多变性让台灯稳稳的站住?

(3)邀请有不同构思的小组汇报并演示让台灯站稳的方法。

(4)教师演示另类创意:利用同一种废弃物重复组合可以变化出不同的形(如利用铁丝或

细木棒等材料的特征捆扎成球状、圆柱体或不规则形),引导学生联想可以应用于台灯设计的哪

些部位。

3.创意小细节。

(1)教师变出多个台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局部小创意的制作方法(剪、镂空、粘贴、缠

绕、镶嵌等)

(2)结合本组的设计方案说说美化细节的小创意。

4.学生创作。

(1)要求:充分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让台灯站起来并表现出细节的美。

(2)注意:制作中注意安全和教室的卫生。

5.互动交流。

(1)交流各组作品最满意的地方。(2)说说制作中觉得最困难的地方在哪里?

6.拓展延伸。

我们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哪些材料制作出更有创意的台灯。

3巧折巧剪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作品,进一步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懂得剪纸的阴剪、阳剪技法和综合法,知道

剪纸的基本纹样。

2.学习着剪的基本方法,设计制作一个鱼纹样的剪纸作品。

3.通过剪纸练习,感受剪纸的趣味和美,体验剪纸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重点:学习剪纸的基本技法及阴剪和阳剪的组合等。

难点:通过对称图形,利用各种纹样构思和制作鱼的剪纸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过年贴窗花引出剪纸。

Tr每逢过年,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增加过年的气氛?

2.剪纸的起源

Tr剪纸最早起源于中国,在远古年代,我国人民就在装饰品上进行类似剪纸的雕刻。

二.PPT了解剪纸的特点

一张剪纸作品和梵高的《向日葵》

Tr你们觉得剪纸作品和绘画作品有什么区别吗?

(夸张、简洁、线条流畅)

三.学习剪纸的三个技法

1.PPT播放图片

Tr你们发现图片中的剪纸作品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T:“你知道剪纸有哪些方法吗?

2.重复播放图片

讲解阴剪、阳剪

3.图片播放,巩固阴剪、阳剪知识点的区分。

4.图片播放,学生辨别阴剪、阳剪。

5.图片播放

T这两张图片中运用的是阴剪还是阳剪?

T:其实这两张图片中包含了阴剪和阳剪,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综合法。(指示区分)

T:“艺术家们为了让剪纸作品更加生动,通常会用综合法。

四.剪纸的常用纹样

1.PPT(纹样图片)

2.PPT(“福”字剪纸)

巩固纹样在剪纸中的利用。

五.PPT了解对称剪纸作品

Tr你们发现这两张图形有相同的地方吗?

(对称)

“利用对称能让我们更加简便的制作一件精美的剪纸作品。

六.演示制作方法

1折

2画

3剪

4贴

七.剪纸作品欣赏

A.学生制作

r我们舟山即将举行一年一度的渔民文化节同学们利用这节课的时间制作一个关于鱼的对

称剪纸作品,为渔民文化节出一份力。

要求:

1.运用阴剪、阳剪或者综合法剪出一幅对称剪纸作品。

2.适当添加剪纸纹样,使画面更好看。

3.剪完后,黏贴在卡纸上展示。

九.学生制作,师指导

十.作品展示

~\"一、总结拓展

4绿色家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植树绿化的作用,学会用绿色装扮家园、社区。

2.能力目标:学习用折剪纸的方法,表现各种树的外形,感受不同树的造型美感。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有爱绿护绿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

重点:通过欣赏和学习折剪纸材树,培养学生有爱绿护绿的兴趣和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

难点:掌握折剪树的各种具体制作方法。

教具学具:

(学生)收集山林绿化、绿色家园的摄影图片,剪刀、彩纸、彩色水笔、胶水

(教师)收集有关绿化家园的图片、海报制作成课件,剪刀、彩纸、彩色水笔、胶水等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

(1)看图讲故事,激发兴趣。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家是什么样子的,问问同学们喜不喜欢自己的家,最后出示小鸟的家,

请同学猛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小鸟的家是怎么样的

课件展示小鸟现在生活的场景,教师述说小鸟成长的故事,五年前小鸟的家在一片美丽的

森林里,树木生长茂盛小鸟和他的家人幸福的生活在这片美丽的森林里。但是现在小鸟的家变

了,因为人类的乱砍乱伐现在森林没了,剩下的只有木桩和满地黄沙。小鸟很伤心。请同学说

说听了故事的感受。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清同学们都为我们的绿化出一份力。

课件展示与学生课前收集的绿色家园摄影图片欣赏相结合,直观感受绿色的美。请学生讲

讲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了解植树绿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说说植树节的由来及时间。提问:3月12日是什么节日?知道植树节的由来吗?

(3)揭示课题《绿化家园》。

2.探究新知,学习对称剪方法。

(1)教师出示一张绿色的纸,提出问题:一张彩纸怎样才能变成一棵树,用什么办法?

(2)学生得出结论:以彩纸做材料,用折、剪等方法,可以剪出各种形状的树。

(3)教师示范用对折法剪“树强调先沿对称轴画半棵树,再剪。

(4)学生试着剪纸。

(5)认识不同树的外形特征。

看课件《各种各样的树》,说说你能识别哪些树木,说出他们的外形特征。

(6)分组讨论:剪纸的树形可以有哪些变化?

(7)小结。

3.学习用四连折法剪树。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集体创作纸贴画《美丽的大森林》。

(1)创设情境: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图片。

(2)学生分组,集体创作用折剪方法剪树,然后粘贴在黑板上或长卷纸上,组合成美丽的

大森林。教师巡回辅导。

5.作业展示,互相评价。

5生动的表情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各种表情,学习运用夸张、变形等方法来表现人物的不同神态。

2、欣赏运用各种方式表现人物表情的图片资料,提高学生对人物表情的感性认识,以及懂

得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性。

3、尝试不同工具、材料和表现过程,丰富视觉和审美经验。

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形式来表现人物的表情神态。

教学难点:人物表情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夸张表现。

教具学具:

(学生)水彩笔、签字笔、记号笔等。

(教师)课件、各种人物表情的图片资料、水彩笔、签字笔、记号笔等。

教学过程:

1、组织纪律,安定情绪,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2、听音表演。

听一听:大笑、嚎叫、叹气、哭泣等声音。

演一演:根据声音做出表情,并谈谈感受。教师用数码相机拍下学生的各种表情。

3、感知引趣。

①播放网拍的数码相片,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知识及图片资料等。让学生直观人物基本的

面部表情。

揭题——《生动的表情》。

②引导观察人物的表情特征,课件展示人物由远及近面部的特写镜头,充分感知不同人物

面部的眉、眼、嘴等主要表情特征。

③欣赏艺术家作品中的人物面部表情的表现方法。

④欣赏儿童线描写生作品,与真实的学生图片进行对照。分析如何用明晰夸张、想象的艺

术形式表现人物的眉发、眼睛、嘴巴等主要特征。

4、尝试探趣。

以两人为一组,把学生分成各个合作小组。

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大胆自由的线描写生。

教师巡视中给予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太小、形象拘谨等,给予及

时的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5、评价延趣。

采用整体评价的形式表扬优点,点出存在的问题。并提些建设性的建议。评价点主要放在

构图是否合理、造型是否准确、线条是否肯定流畅上。

课后请学生选择搜寻各种表现人物表情的图片资料。

6我们爱劳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2.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

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

重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

难点: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

教具学具:

(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

(教师)有关劳动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1.欣赏揭题。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书中作品《夯歌》、《拾穗》,设问:欣赏了这两张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

出示课题《我们爱劳动》。

2.讨论研究。

(1)欣赏书中第5页的4幅示范图,小组内讨论:画中的劳动者是怎样的动态?

(2)交流讨论意见,教师小结:人体运动时肩胛线和骨盆线倾斜呈相反状。

(3)学生模拟某一劳动动作,其余学生观察人体各部位的变化,教师适当示范动态线。

3.作业要求。

尝试描绘自己从事过的劳动。(本课时完成人物的描绘)

4.交流评价。

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同学互相评价并提出建议。

5.教师小结

7爷爷奶奶

教学目标:

1.了解老人的造型特点与美感特征,初步掌握单色粉印版画的基本技法。

2.通过其他作品的观察、欣赏、实践活动等感受老人的脸部造型和美感特征,体验版画的独

特韵味,并尝试用单色粉印版画的形式刻画自己的爷爷奶奶。

3.领会版画的迪特魅力,激发学生对老人长辈的敬爱之情。

重点:感知老人脸部造型特征和神情,用单色粉印版画刻印进行黑、白、灰表现。

难点:用点、线、面表现老人的外貌特征。

教具学具

学生:图画纸、洗衣粉、水粉颜料、调色盒、水粉画笔、砂纸、毛笔、小小夹子。

教师:范画、照片、课件、吹塑纸、水粉颜料工具。

教学过程:

1.导入

(1)出示学生自带的爷爷奶奶照片,说说爷爷奶奶的趣事、

难忘的事,描述老人的长相和特征。

(2)出示书本摄影作品与自己爷爷奶奶的脸部特点进行对比,谈谈不同的感受。

(3)教师小结,导入新课《爷爷奶奶》

2.深入感知,学习新知识

(1)对比感知不同线的特点与质感

纸张(光滑与褶皱)树皮(细腻与粗糙)肌肤(细腻与粗糙)

小结:人的肌肤也如同树皮、纸张一样呈现不同的纹理与质感、可与用不同的点线面来表

现。

(2)探讨感知的老人脸部的线条特点与质感,观察同一人在年轻和年老时的肖像照片,对

比变化特点,如嘴角的形状变化,皮肤皱纹,粗糙等感受。

(3)教师讨论归纳,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同时示范刻印老人的脸部造型特征,并展示分析

黑、白、灰的艺术效果。

3.深入学习版画造型表现方法。

根据角度与重点,归类欣赏画家与学生的作品

(1)作品欣赏一:观察人物不同角度的生动性。《老人》P18

哪里表现最生动?人物造型表现语言的特点是什么?(线描,黑白灰)

也可从人物的正面、侧面不同的角度来欣赏

(2)作品欣赏二:观察人手的不同姿态,使人物表现更加具有生动性。

(3)复习上节课刻印基础《我们爱劳动》讲解印制重点。

4.尝试实践

5.评价

6.拓展

8我家的厨房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新老厨房的变迁,切实地感受时代新貌,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2、通过画画家中现在的厨房或想象中的未来厨房,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绘画表现能力和

创新能力。

重点:观察厨房、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表现厨房。

难点:表现出厨房的细节。(特别是厨房中常用的物品。)

教具学具:

(学生)记号笔、铅画纸、线描画工具。

(教师)记号笔、示范用纸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颜文的色粉画《厨房》,并提问:画中的厨房与你家的厨房有什么不同之

处?引出课题《新老厨房》。

2、谈话交流。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家的厨房,并说说厨房里的趣事。

3、欣赏启发。

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欣赏体会。

教师重点介绍线描画的表现方法,适当示范线的排列与运用。

4、创作表现。

学生将自家现在厨房的样式用线描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巡回辅导。

5、展示评价。

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教师适当总结评价。

6、小结下课。

9眼睛的创想

教学目标

1.欣赏和眼睛有关的超现实主义作品,思考眼睛在画面中的作用。

2.利用眼睛的形状和结构,尝试对眼睛进行各种创意的联想,提高创造能力。

3.引发发散性思考,拓展创新思维,能举一反三,通过图像表达自己的思想

如何巧妙的利用眼睛的元素进行创意联想,能通过自己的画面表示出有力的图示运用。

教学过程:

1.欣赏认知。

(1)教师出示作品《错误的镜子》。

提问:欣赏这一幅画,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2)教师简单介绍作者玛格丽特和作品《错误的镜子》。

(3)出示一幅真实。

(4)观察和眼睛形状相似的物体,并进行对更多物体的联想。

(5)观察眼睛的结构。

(6)结合眼睛的结构,说一说第二张图片和眼睛有什么关联性。

(7)观察PPT中的图片,说一说它们分别和眼睛有什么关联性?你还能想到哪些物体。

(8)学生习作欣赏

2.尝试创作。

根据眼睛的形状、结构等特点进行联想,画一幅有创意的画。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展示评价。

5.拓展欣赏。欣赏眼睛元素的设计。

10图形的联想

教学目标:

1.欣赏图形联想的图片,初步了解图形设计的基本知识。

2.能利用不同的图形,进行各种创意的联想,设计、组织画面,提高创造能力。

3.引导学生在观察、联想等活动中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感受,增强图形创造的兴趣。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和想象的方法,体验图形的联想和添画的乐趣。

难点:图形的联想和画面的组织。

教具学具:

(学生)可自由选择彩色水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签字笔等

(教师)范例、浅色卡纸(32开)

教学过程:

1.引导游戏。

比一比:谁的圆形变化多、添画妙?

教师小结:经过我们精心的思考、大胆的想象,单纯的圆形可以变出这么多有趣的图形!

板书课题:《图形联想》。

2.方法指导。

(1)由老师示范最基本的联想方法:在基本形上巧妙地添加少而精的图形。

(2

3.欣赏启发。

通过欣赏教材中悉尼歌剧院、水杯、尺子、鸭子的联想图片等,启发学生对图形的发散性

想象思维。

4.创作练习。

(1)作业要求:自选一个图形,大胆添画成一组有趣的联想图。比比谁想得多,想得与众

不同,想得有趣。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5.展示评价。

(1)请学生分别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联想的方法加以说明。

(2)欣赏完同学的作品后,评说自己最欣赏哪一件作品。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自己喜爱的图形资料,带齐绘画工具。

(教师)搜集各种创意图形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好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准备,安定情绪。

2、欣赏与感悟。

(1)欣赏、讲评上节课的学生优秀作品,鼓励学生画出有自己特色的画,鼓起学生的作画

兴趣。

(2)展示创意图形,分析其特点。

提问:喜欢哪一幅画?画面的创意特色是什么?

小结:创意图形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给我们全新的形象思维。

3、思考与想象。

(1)出示各种创意图形让学生仔细观察、联想。

(2)提问:你联想到了什么?让学生采用小组接龙方式回答。

(3)每小组分发几个图形,请学生进行小组探讨、思考。

小结:同一图形,因为不同角度的观察、不同形式的大胆联想,给图形带来了神奇的变化。

4、作业与辅导。

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依据观察和想象,画出一组与众不同的联想图形。

老师巡视中多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5、评价与延伸。

把学生作业展示在黑板上,组合成一个图形联想园。并引导学生扮演设计师从造型、色

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课后进行图形联想创作。

11门票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门票的组成,主题图案的多种表现形式:色映、绘画、电脑合成,文字的主次、大

小,字体的变化、统一,色彩的主辅,主券、副券、存根的比例,票面的中横等。结合生活中

的展览,设计实用美观新颖的门票。

2.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设计在方便生活、服务生活、美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设计能力。

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使用功能完整。

教具学具:各种不同的门票、彩色纸、图画纸、彩色水笔、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介绍自己收藏的门票。

例如:敦煌莫高窟门票"飞天形象

学生介绍飞天形象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传说故事及其重要地位等。

教学意图:从有兴趣的故事入手引入,激发学生对门票设计知识的兴趣。

二、分析研究:

结合门票样式,提出研究问题:

1、门票除了主要图案之外,还有那些组成部分?(学生根据课本中和自己手中的门票分

析讨论和总结)

门票的组成:主券、副券、编码、地址、时间、活动的名称等(板书)

2、票面上的文字、色彩、图案(板书)与门票有什么联系?

学生汇报,体会到票面的色彩、文字、图案设计与参观内容是紧密结合的。

展示课件,介绍敦煌票面上的文字、色彩、土按设计体现了参观主题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了解票面结构了解参观卷的组成,主题图案的多种表现

形式。

三、探究实践:

(-x设计主题:请大家为动物园设计门票

1、小组合作:学生根据小组的意见进行审计拼贴。

2、汇报交流设计意图。

(二x分析设计美观的票面的要点:

1、主体造型要充满主券,引人注意。教师结合学生设计的门票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演示。

2、门票色彩醒目。利用强烈对比色彩方法进行主体与背景的色彩设计。

3、券面色彩、图案设计协调,不影响主要文字。纠正学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演示修

改。

4、展示色彩有特色,并包含有关动物知识环保等文字的门票。

5、出示一张铅笔造型的书签用途的门票。

6、教师演示:把自己当作参观者,按照自己心理需要去设计门票是我们设计的小窍门之一。

学生谈谈自己受的启发。

愿自己设计的门票成为人们参观后舍不得对调的小小艺术品,而不仅仅是通行的一件工具。

教学意图:掌握门票基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水平。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使用

功能完整。

四、学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意图:检测学生对设计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挖掘设计的深度。

五、评价:

12班级小报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报的基本构成要素,掌握不同小报的特点和作用。2.欣赏有主题的版面设计,总

结小报版面设计的基本原则,提高处理信息资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3.宣传低碳生活,提高

环保意识。

小报设计的创意。

教学过程:

一、赏识导入

师:同学们,谁知道9月10是什么日期?

师:教师节那天,我校少先大队部呼吁全体少先队员召开一次“花匠颂”主题班队会。班队

会上你们班的同学都用哪些方式为老师祝贺节日了呢?

师:我们美术小组的同学也不甘心示弱,他们精心建造了一期小报献给所有的教师。我把

他们的作品放到了电脑里,我们一起来赏识一下。(电脑出示教师节小报)

师:这是一期以“园丁颂”为主题的小报。

师:这张小报的十分美观,十分大方、也很新颖,让教师们感受到了你们衷心的祝愿。你

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呢?(板书:小报制作)

师:老师也做了几张小报,现在看一下这张小报的版面。

(电脑出示小报)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讨论后由一名同学做为代表把你们讨论的结果

告诉给老师。

二、讲授新课

版报的版面是由:刊头、插图、标题、花边、文字五部分构成。

(板书:刊头、插图、标题、花边、文字卜一幅完整的小报就是由这五部分构成的,

大家注意到没有,小报中最抢眼的是哪一部分?(刊头)

刊头是一张小报的主题,它由刊头图案和刊名两部分构成,我们在做小报时一定要注意,

你的刊头图案一定要和你的刊名相符。刊头既是是黑板报的主题,那一般我们可以把它放在哪

些处所呢?我们来看一看,可以放在右上、左上、中心、中上品。但刊头无论放在哪里都要做

到一点,那就是明显,而且配上去的插图也都要围绕主题画。

教师给同学们在黑板上演习一下刊头的绘制的过程。(师演习)首先在版面上确定出刊头的

位置和比例,然后勾勒出刊头图案和刊名。同学们都是少先队员,教员就以红围巾为主题来预

设一个刊头。既是有了主题我们就要围绕这个主题来给它配上一个切合这个主题的图案,老师

就以红领巾来设计这个主题了。可是为了让画面更加丰富一点教师再画一点装饰性的图案。最

后涂上颜色。一个黑板报的刊头就设计完成了。然后再勾勒一下其它的版面,形成一幅完成的

黑板报设计。

三、学生演练

师:现在同学们就起头动手制作吧!今天你们只要把刊头和整个版面设计出来就行。(学生

制作,师巡回指导)

师:有的同学完成后你就可以把你的小报贴到前面的展板上给大家展览一下你的作品。

四、作业评析

师:我们先一起欣赏一下展板上的作品吧!好在哪里呢?

生生互评,生讲述制作过程。

教师提议:我们班的下一期黑板报就让他来作主编好不好?!

五、课时小结

同学们的小报都很好、很有创意,希望你们精心制作的小报,用来美化你们班级的环境,

让它成为我们教室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3活字印刷

教学目标:

1.通过网络搜索和同学间交流,初步了解活字印刷的原理、过程和步骤。

2.引导学生实践雕刻和印刷技术,初步实践雕刻和印刷技术。

3.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发达,激发爱国情感。

如何字实践雕刻和印刷技术的基础上去实践雕刻和印刷技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学生观看2008奥运会活字印刷部分,感受其场面的壮观和变化之灵活,激发自豪之情。

你知道播放的是什么内容吗?

师:是啊,这便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二)学习交流印刷知识。

1.同学们,你们已经提前查找了有关活字刷的资料,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先想

一想准备从哪个方面来介绍活字印刷。

(1)了解人物:毕升

(2)了解其活字印刷的过程: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

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

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

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

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

活字印刷的过程:即:选泥、制料、刻字、烧制,排版印刷。

刻制。反字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反字,在用火烧成陶字。

排版。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底部有蜡的铁框里,排满为一版。

印刷。印刷时把蜡烧熔,起固定作用,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

拆版。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所以叫做活字。

(3)活字印刷的作用。在以前,世界上还没有印刷技术,谁来说说活字印刷的作用吗?

活字印刷发明之后,带动着其他的印刷术,它们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因此,人们得以阅读

更多的书籍,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宝贵的知识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同时,活字印刷对

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可见,活字印刷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是名符其实的,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世界人

的骄傲!

(三)实践与探索刻字与染印。

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刻字与染印技术。

1.师:你能发现在字模上刻的字有什么特别之处?提出“反”字。师:如何刻反字呢?大家

一起来探讨。生思考交流。

2.师:你觉得活字印刷的字模属于阴刻还是阳刻?了解阴刻与阳刻的区别。

3.师:今天我们主要是来实践体验刻字环节。我们的材料比较简单,用橡皮来代替,但是

原理差不多。为了节省时间,老师已经把反字刻好了。当然,同学们有兴趣的课后也可以去尝

试。出示事先规定的八个字:天下忧乐先后之而。把已经印好字的橡皮以及刻刀装在一只

塑料袋里发给学生。

4.讲解刻字的要求。先让学生来说说刻字有哪些注意问题。

然后教师出示大屏幕:齐读要求。

学生尝试,学生提出难点。

生:笔划与笔划之间的比较难刻。生:深浅很难掌握。,,,,学生来交流好的刻字方法。

教师示范刻“天’字,把难点讲解注意问题以及刻字技巧。

提出刻字技巧:分两种,直刀和侧刀,刀一般不大动,以橡皮转动为主,把握刻的深浅等

等。师:你们觉得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5.学生实践。要求先把字的轮廓刻出来。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刻的情况,进行指导和讲解注

意问题。特别是用刀的安全更是不断提醒和教育。

(四)实践染印技术。

1.师:我们先来看看单个的字的效果。教师示范染印并讲解染印的一些注意点。

(1)印泥的使用。

(2)卫生的注意,衣服身体上不染花。

2.学生先在白纸上染印,并签上自己的姓名,组内交流、欣赏。

3.学生带着自己的作品上来展示。让学生体会到制作的成功感和喜悦。大家一起欣赏。选

择个别同学在台上染印展示。教师适时进行评价。

4.排版。师:字模做好后,然后是排版。排版要用到模具,老师今天带来一个模具,比

较简单。下面我把同学们印好的橡皮字模,统一放在这个模具内,染上印泥。大家看到了什么?

学生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是不是很神奇?师: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生:单个字模组成起来,便连成了一句话。师:如果是更多的字模呢?

5.提出印刷的原理。师:大量的单个字模放在一起,可以印成一册册的书籍。《百家姓》、

《三字经》、《论语》等等,而且这些个字模还可以从模具上拆下来使用。

(五)小结:活字印刷术的运用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今天我们再现了这一过程,但

还不够细,不够精,同学们可以到课外再去深入了解,你一定还会更多的收获的。

点评: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在追求便捷、快速的略显浮躁的时代背景下,

执教者能不畏其繁、不畏其难,淡定地拾起,并且整个教学流程设计得如行云流水,课堂调控

也拿捏得恰到好处,可见是做了很多课前工夫的。了解“阴刻”与“阳刻”的区别,“染印”则是“刻字”

后的后续拓展,通过教学,学生不但感受活字印刷的神奇,更体验、实践了活字印刷的制作过

程。动手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思维和文化内涵都得到了拓展,收益良多。

14小陀螺,转呀转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学习设计制作纸陀螺及能进行简单的装饰。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使用自己制作的纸陀螺的活动,培养对美术设计制作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动画引入,激起学习兴趣

1、小朋友,熊伯伯的“陀螺收藏室”今天开放啦,为了庆祝,他给我们带来一件精美的小礼

物,我们一起打开来看看吧。(播放课件)

2、在这份礼物(动画片《陀螺战士》)里面都看到哪些陀螺?现在我们就跟着小动物去熊

伯伯的“陀螺收藏室”瞧瞧吧!

二、欣赏古今陀螺

1、熊伯伯介绍陀螺,讲解陀螺的历史演变故事。熊伯伯的陀螺收藏品真是多啊,可是

熊伯伯却有个遗憾,”,到底是什么呢?请听:我想把我的收藏室变的更大大,想收集更多,更

有创意,现代或者未来的陀螺,小朋友,你们愿意参加我的收藏行动吗?

三、揭示课题《小陀螺,转啊转》

太好了,我们就一起加入熊伯伯收藏行动吧!

四、新课教学

1、教师玩陀螺

看了熊伯伯这么多美丽的陀螺,老师现在也忍不住想做做,玩玩了(教师现场利用废

旧品,边讲解边做陀螺)

你们瞧,简单的陀螺就做好了,我们来看看它能不能转起来,为什么转的这么慢这么不平

稳呀?谁来当当老师,帮帮我!

小结:小棒要在陀螺旋转面的中心位置,而且洞不能太大那么静态的与动态的陀螺有哪

里不一样呢?

2、观察比较:

A欣赏静态的陀螺,观察其外观,旋转面的颜色

B欣赏动态的陀螺,启发、引导学生对陀螺的外观、旋转速度、平稳性、旋转面的色彩变

化等进行观察和研究。

3、现在请小组讨论讨论,说说你们小组准备做怎样的陀螺,怎么做。

学生反馈,师播放课件

①剪旋转面②装饰陀螺③在中心点上固定小棒

五、欣赏同龄人作品(播放课件)

六、作品创作作业要求:

1、从陀螺的外形、图案、色彩、牢固度、转动时又快又稳等几方面思考

2、小组自由选择材料制作陀螺

指导要求:

1、教师及时发现、鼓励学生在材料使用、造型、颜色匹配等方面的新创意。

2、学生创作,老师巡回指导。老师表扬并展示构思好、有创意的作业,鼓励学生尝试用剪

贴的方法,用双面胶、纸杯等不同的工具材料进行表现,并针对性地指导

3、小组为自己的陀螺取个名

七、展示评价

1、学生向熊伯伯介绍自己的作品。真能干,把你设计的陀螺取个名字告诉熊伯伯,说

说你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2、欣赏同伴的作品,学习评价。

陀螺真多,你们猜猜看,熊伯伯会喜欢哪个陀螺?为什么会喜欢?

3、学生和小熊一起玩陀螺游戏,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八、延伸活动:出示几个用纸杯等不同的工具、材料制作的陀螺并演示,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用

多种材料制作,用多种形式、多种装饰美化陀螺的方法。

15小小建筑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提高对材料和工具的认识,从体验材料中初步感受立体造型活动的乐趣。

2、在游戏中掌握一些基本的工艺制作手法,掌握立体造型技法,并通过创作,培养学生

团结协作的习惯。

3、感受‘建筑’这一造型载体的自身特点及零部件的组成,学会用工具和材料,用立体造型

方式完成这一物体表现。

重点:了解建筑物的一般特点,孕育欣赏建筑物的最初萌芽.让学生通过游戏在集体的氛

围中自发地学习、创作、从中学习纸工艺的各种制作技巧,并能团结互助。

难点:合理安排建筑物的门、窗、阳台、屋顶、周围环境和各单元组件的组合。通过拼合、

堆砌和装饰,把感觉到与想象出的立体造型用纸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教授新知

(一)材料感受——卡纸

师;一般造房子都用什么材料?

生;

师;你们说得真好。我们今天也是当建筑师,可我们今天的材料可不太一样,快把它拿出

来看看。

你们感受下这个造房材料和你刚刚说的那些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感受材料)

(二)材料运用

1、让房子立起来

师;用这个造房子你觉得奇怪吗?哪里奇怪?

师;如果是用你们刚刚说得水泥那种材料,你们怎么建房子?

生;用土堆起来。。。。

师;是啊,那如果这张纸让你想办法让这张纸先立起来先成一个房子的轮廓(学生尝试让

纸立起来的办法)

2、开窗、、开门、、

师;房子这样就好了吗?缺了什么?

生:门。窗户。

师;那我怎么在上面开窗,开门?我请个小朋友上来试试看。(邀请学生上来用剪刀试

着制作)

3、让房子变漂亮(色彩和造型)

师;能想办法让你的房子变漂亮吗?

(三)穿插制作方法,工具使用,确保安全。

折——接;纸张要立起来,如何折好,接起来

粘:用双面胶粘起来

剪;安全使用剪刀(插、弯。包、叠)

二、小组讨论

1、要求;你要用这张纸做怎样的房子,讨论设计一下

2、小组代表阐述下

三、小组合作创作

师;小小建筑师动手吧!

四、作品评价

16奇石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奇石的欣赏,感受自然美。奇石

2.利用奇石、颜料及其他材料进行简单的造型创作。

3.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欲望,提高设计、制作

奇石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奇石是地球造山运动的产物,是大自然的杰作。(有关灵璧石的知识及赏石

文化的简介。)让学生欣赏安徽奇石,感受自然美,激发学习兴趣。

(2)揭示课题:《奇石》。

2.分组探究。

今天,老师带来一些石头作品。

(1)把石头动物作品分发给各组,组织讨论:

石头动物作品抓住了动物的哪些特征?

石头动物作品与自然界中的动物比较,在造型、色彩和花纹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石头动

物作品夸张了自然界中动物的哪些地方?

(2)继续发给每组几块石头,在小组内继续探讨:

让学生把石头横放,看一看像什么,能变成什么?再竖放,看一看像什么,能变成什么,,,,

把几块石头组合在一起,从不同角度看,又会产生哪些联想。

(3)小结石头艺术作品的制作步骤。

第一步:设计构思——可以从较大的石头入手,也可以多块石头加以组合,对石头的原有

形状加以想象。

第二步:固定——确定作品造型后,将石头之间用AB胶或502胶固定。

第三步:装饰——根据表现需要,用水粉颜料、油画棒等绘制,也可以用实物,如铜丝、

毛线等加以装饰。

3.作品欣赏。

课件展示,组织学生欣赏不同材料和方法创作的石头作品。

4.实践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根据石头的特征,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进行石头造型设

计制作。(既可一个作品,也可一组作品。)

(2)教师在材料选用和个性化设计上进行指导。(提示:儿童颜料不能太稀,因为颜料太稀

不易着色,效果和色彩不佳。)

5.作业展评。

(1)组织学生相互观赏、交流和评选,评出创新奖、优胜奖。

(2)在教室里布置优秀石头设计作品展。

课外资料

1.奇石概念。

奇石,又称观赏石、雅石、供石、石玩,日本称之为水石,韩国称之为寿石,是指不事雕

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包括奇特的化石,矿物晶体和岩石等。奇石具有独特的形态、色泽、

质地、纹理。奇石大致可分7类:造型石、纹理石、矿物晶体石、生物化石、事件石、纪念石、

文房石。一块佳石,是无言的诗、不朽的画,是无声的歌、不歇的舞。

2.赏石文化。

古人云r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

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观赏奇石,要讲究瘦、漏、透、皱、清、丑、顽、拙、奇、秀、险、

幽等12个方面,更主要是要从质、形、色、纹、势等方面去把握奇石之美。欣赏奇石,要观石

形之均衡比例、走向线条、力点、动感等;观石之质地变化,纹理变化,色度浓淡;观石之沧

桑痕迹,古朴韵味,文化内涵等。

3.关于灵璧石。

“天下第一石”之灵璧石,亦称“灵璧”,以其瘦、漏、透、皱、低、黑、声、丑、悬九美具备

而名扬天下,威振四方,品位至高至尊。灵璧石大体可分为磬石、龙鳞石、五彩灵璧石、花山

青霜玉、透花石和白灵璧石6大类。

宋代诗人方岩曾写过一首赞美灵璧石的长诗《灵璧磬石歌》

灵璧一石天下奇,体势雄伟何巍峨。

巨灵恕拗天柱掷,平地苍龙卷首尾。

两片黑云腰夹之,声如青铜色如玉。

秀润四时岗岗翠,乾坤所宝落世间。

18会说话的石头

教学目标:

1、掌握石头组合和彩绘的基本方法、步骤。

2、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现能力,利用石头的形状、特点,大胆摆设、想象添画。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美化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石头的形

状、特点,大胆摆设、想象添画。

教学过程:

1、你见过会说话的石头吗?石头在什么情况下会说话?在电视等媒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

到不少收藏奇石的专家,将它们在世界各地所收集到的奇石摆放在一些台架等东西上,制成漂

亮的欣赏用艺术品,为什么这些人要收藏它们呢?

2、小结:因为某些石头天生与某些事物相似,且有那些事物所具备的神韵,给人一种神奇

的美感,像是在给人们讲述它们奇妙的来历,因此人们常说这些可爱的石头会说话。3、课

件:这些“小猫”石头会说话吗?他与刚才老师讲的那种石头是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可是为什么非要画成小猫?而不是什么别的动物呢?或是其他的植物、人物等?

4、课件:这些石头会说话吗?他告诉我们什么了?这些石头原

来会说话吗?怎样做以后他才会说话的呢?(彩绘)

5、要想让石头说话,就必须先观察石头的形状和特点:

(课件展示——单块石头画,要选择形状比较特别,能引起你联想的石头,确定造型后进行绘

画。)

6、单块与组合是有明显的不同的。

(课件展示)组合的石头可以是平面组合,也可以是立体组合(板书)

7、想一想:组合有哪些方法和步骤?(学生讨论后讲述)

8、小结:

a、随意组合

b、从各个角度进行想象,确定造型后,用502胶粘牢石头。

C、添画,装饰完成。

9、学生作业,教师个别指导

10、课后评价:材质美、装饰美

19山外有山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全国各地各种名山大川的图片,感受山的造型之美。

2.了解简单的浅浮雕知识,尝试用各种纸材,学习撕、剪、拼、贴等纸造型技法,表现重

叠的山峰。

3.进一步认识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重点:感受不同造型的山带来的不同美感。

难点:用立体纸造型表现重叠的山峰。

教学过程:

1.欣赏图片,感受美感。

(1)看图片,认识中国的名山大川。看看、说说、议议:我最想去的名山是哪儿?

(2)结合本地区的山水风光,说说其造型特点和观山的感受。

(3)说一说,我国还有哪些名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