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3年吉林省部分地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汇编:古诗文阅读(解析)古诗文阅读
2023年吉林省延边州延吉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3.(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出师表》)
后世唯诸葛武侯有伊尹①风味。其草庐三顾而后起,与耕莘②聘币③,已略相类。其告后主曰:“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不别治生,以长尺寸④。若死之日,不使库有余帛,廪有余粟,以负陛下。”观此言,则其视富贵为何等物!故先主临终谓之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非先主照见孔明肝胆,其肯发此言?
(节选自《鹤林玉露》)
①伊尹:商朝开国元勋之一。②耕莘:相传伊尹未遇汤时耕于莘野,隐居乐道。③聘币: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汤使人以币聘之。④不别治生,以长尺寸:没有别的兼职营生,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1)甲文的是时期的诸葛亮,此文是写给后主(人名)的。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B.攘除奸凶(排除,铲除)
C.已略相类(相似)
D.故先主临终谓之曰(所以)
(3)请用“/”给乙文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5)甲文诸葛亮“出师”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6)甲文回顾了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哪三件往事?
(7)结合甲乙选文简要概括诸葛亮的忠心表现在哪些方面。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古诗文(15分)
(甲)
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A.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B.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5.上面的选文出自_________的经典之作《_________》。
6.请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春和景明()(2)沙鸥翔集()
(3)锦鳞游泳()(4)郁郁青青()
7.请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1)静影沉璧(2)或异二者之为
8.岳阳楼的一副长联里有“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的佳句,上面选文中对应“两字关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中的的“古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管身处何地,他们都有心怀天下的博大胸襟。这种思想,在当今的中国,有着怎样的借鉴意义?
(乙)
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富贵不能淫
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父命之奉命于危难之间为民请命
B.以顺为正者以中有足乐者俭以养德
C.与民由之似与游者相乐与众不同
D.不得志处处志之志存高远
11.请用“/”为文中划线语句断句。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12.下面是对孟子“大丈夫”的理解,请根据原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如果正确,请打√,如果错误,请打),并简要说明理由。
无论是否得志,都要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共守道德之高标。()
理由:_______
2023年吉林省大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测试语文试题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9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纯,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神、允之任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
(节选自《欧阳修传》)
3.《出师表》的诸葛亮是(朝代)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请写出与欧阳修同时代的一位诗人或文学家的名字:(2分)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日侍坐备顾问奋不顾身
B.遂许先帝以驱驰潭中鱼可百许头以身许国
C.庶竭驽钝再而衰,三而竭竭尽全力
D.至于斟酌损益香远益清精益求精
5.用“/”给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6.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2分)
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
7.甲文第一段诸葛亮追述自己二十一年来的经历有什么用意?请简要概括两点。(2分)
8.甲文中诸葛亮为完成先帝托付的“大事”都做了哪些事情?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2分)
9.在不同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结合以上选文和链接材料,分别说说诸葛亮、欧阳修、文天祥的选择。(3分)
[链接材料]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023年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三校中考四模语文试卷
5.(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战则请从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B.小信未孚必以信
C.又何间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D.忠之属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2)你从文中的“将战”“将鼓”“将驰”中读出一个怎样的鲁庄公?
(3)根据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①虏②人过五千,移文③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爇火④,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节选自《后汉书廉范传》)
①故事:按旧例。②虏:匈奴。③移文:发文书。④爇(ruò)火:点火。⑤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
作战,考验军事指挥者的胆识和智慧。请根据两个文段的内容完成填上空。
两个语段中的曹刿和廉范性格中的相同点是:①,善于抓住战机。两场战争取胜的原因在于:曹刿在“②”时进攻,在“③”时追击。廉范用星列般的火把让敌军认为④吓退敌人,在凌晨趁敌人不备时突然袭击。
(4)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鲁国取胜的原因。
6.(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客有过①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②,旁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③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④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主人乃寤而请之。
(选自《汉书霍光传》,有删改)
①过:拜访。②突:烟囱。③嘿然:沉默不语的样子。④录:此处指邀请。
(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
傍有积薪关联教材场主积薪其中。(《狼》)①积:
终亡火患使用词典选择义项亡:①逃跑;②丢失;③无,没有。②亡: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B.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C.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D.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请写出两点。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吉林油田重点中学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论语》是记录______的一部书;《虽有嘉肴》选自《礼记》。它们都是______家经典著作。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意思。
①博学而笃志______
②不知其旨也______
(3)翻译《论语》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虽有嘉肴》一文通过什么论证方法论证“教学相长”的?请简要说明。
(5)请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这三句中任选其中一句,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问题。
后唐庄宗猎于中牟践蹂民田中牟令当马而谏。庄宗大怒,命叱去斩之。伶人敬新磨率诸伶走追其令,擒至马前。数之曰:“汝为县令,独不闻天子好田猎乎?奈何纵民稼穑,以供岁赋,何不饥饿汝民,空此田地,以待天子驰逐?汝罪当死,亟请行刑!”诸伶复唱和,于是庄宗大笑,赦之。
伶人:乐工,即现在以演戏为业的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______
A.后唐庄宗猎于中牟舜发于畎亩之中
B.伶人敬新磨率诸伶走追其令其真无马邪
C.汝为县令山峦为晴雪所洗
D.以待天子驰逐以告先帝之灵
(2)用“/”给划线句子断句。(只断两处)
后唐庄宗猎于中牟践蹂民田中牟令当马而谏。
(3)从庄宗最终赦免了县令可以看出,庄宗是一个什么样的君王?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三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狼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恐前后受其敌______
②顾野有麦场______
③一狼洞其中______
④屠自后断其股______
(2)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3)翻译下面句子。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徙知①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奔走,吾谁与守”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②,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③且为我尽力。”卒长率其徒持畚锸④以出,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⑤以守,卒全其城。
(《宋史·苏轼传》
①知:主持,执掌。②卒长:古代军队百人为卒,其长官称卒长。③禁军:由中央直接掌握的正规军。④畚锸:畚,盛土器;锸,起土器。泛指挖运泥土的用具。⑤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轼诣武卫营()(2)使官吏分堵以守()
5.翻译文中画线句。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6.在洪水泛滥的时候,苏轼采取了哪些措施保全了徐州城
2023年吉林重点大学附中中考语文六模试卷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孔子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①,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②,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適并见,情③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④辞⑤也。《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
(节选自《荀子法行篇》,有删改)
①栗而理:坚硬而有纹理。②刿:割伤,刺伤。③情:真诚。④辍然:突然停下来的样子。⑤辞:言辞。
(1)周敦颐,字茂叔,______(朝代)哲学家。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蕃______
②濯清涟而不妖______
③亭亭净植______
④陶后鲜有闻______
(3)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
(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②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5)“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表现了“世人”怎样的追求?
(6)甲文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字优美,意境深远,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7)比较甲、乙两文,周敦颐笔下的“君子”和孔子所说的“君子”有哪些相同点?结合相关语句加以叙述。
古诗文阅读
2023年吉林省延边州延吉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3.(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出师表》)
后世唯诸葛武侯有伊尹①风味。其草庐三顾而后起,与耕莘②聘币③,已略相类。其告后主曰:“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不别治生,以长尺寸④。若死之日,不使库有余帛,廪有余粟,以负陛下。”观此言,则其视富贵为何等物!故先主临终谓之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非先主照见孔明肝胆,其肯发此言?
(节选自《鹤林玉露》)
①伊尹:商朝开国元勋之一。②耕莘:相传伊尹未遇汤时耕于莘野,隐居乐道。③聘币: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汤使人以币聘之。④不别治生,以长尺寸:没有别的兼职营生,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1)甲文的是时期的诸葛亮,此文是写给后主(人名)的。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B.攘除奸凶(排除,铲除)
C.已略相类(相似)
D.故先主临终谓之曰(所以)
(3)请用“/”给乙文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5)甲文诸葛亮“出师”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6)甲文回顾了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哪三件往事?
(7)结合甲乙选文简要概括诸葛亮的忠心表现在哪些方面。
译文:
甲: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务农亲耕,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而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由此使我感动奋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乙:
后世的人认为只有诸葛亮有伊尹的风采和气度。他居于草庐,刘备三顾之后才出山,这和商汤任用伊尹的情况颇为相似。诸葛亮曾经告诉后主说:“我在成都有八百株桑树,有十五顷薄田,我自己子弟的衣食,自然会有盈余和富足。我操劳于外,没有其他的开支调度,也不打算置办家业,使他们有多余的费用。假如我死了,不要让库里有多余的布帛,粮仓里有多余的粮食,辜负陛下的隆恩。”看他说的这些话,诸葛亮把富贵看成了什么东西呢!因此,先主刘备临终对他说:“我的儿子如果可以(值得)辅佐,就辅佐他如他能力不够,你可以取而代之。”如果不是刘备和孔明肝胆相照,怎么会说出这番话?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掌握。
《出师表》又称《前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国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奏表,作于蜀汉建兴五年(227年),篇名为后人所加。后主指的是刘禅。
(2)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A.有误,卑鄙,身份地位,见识短浅。
BCD.正确。
故选:A。
(3)本题考查句子断句。
句意:有十五顷薄田,我自己子弟的衣食,自然会有盈余和富足。故可断为: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4)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重点词:嗣子,作为继承人的嫡长子的称谓;才,才能。句意:我的儿子如果可以(值得)辅佐,就辅佐他如他能力不够,你可以取而代之。
(5)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提炼。
根据“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可知,诸葛亮的战略目标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根据“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句可知,回顾了三顾茅庐一事;根据“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可知,回顾了临崩寄大事;根据“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句可知,回顾了临危受命一事。
(7)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通读两文,从“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句可知,表明诸葛亮在危难时刻接受任命,以国家为重;“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句表明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尽心尽力辅佐刘禅,保持君臣之分;“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库有余帛,廪有余粟,以负陛下”句可知,诸葛亮向刘备表明自己不重富贵,倾尽全力辅佐后主。
解析:
(1)三国刘禅
(2)A
(3)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4)我的儿子如果可以(值得)辅佐,就辅佐他如他能力不够,你可以取而代之。
(5)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三顾茅庐;临崩寄大事;临危受命。
(7)诸葛亮在危难时刻接受任命,以国家为重;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尽心尽力辅佐刘禅,保持君臣之分;向刘备表明自己不重富贵,倾尽全力辅佐后主。
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古诗文(15分)
(甲)
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A.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B.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5.上面的选文出自_________的经典之作《_________》。
6.请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春和景明()(2)沙鸥翔集()
(3)锦鳞游泳()(4)郁郁青青()
7.请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1)静影沉璧(2)或异二者之为
8.岳阳楼的一副长联里有“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的佳句,上面选文中对应“两字关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中的的“古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管身处何地,他们都有心怀天下的博大胸襟。这种思想,在当今的中国,有着怎样的借鉴意义?
5.①.范仲淹②.岳阳楼记
6.①.日光②.停息③.美丽的鱼④.形容草木茂盛
7.(1)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2)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8.①.先天下之忧而忧②.后天下之乐而乐
9.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示例:范仲淹的政治抱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或者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也可。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语段选自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
本题考查文言文重点词语解释。解释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1)句意为: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景:日光,阳光;
(2)句意为: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息。集:停息;
(3)句意为:美丽的鱼游来游去。锦鳞:美丽的鱼;
(4)句意为:草木茂盛,青翠欲滴。郁郁:草木茂盛。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直译和意译相结合。重点词语:
(1)璧:圆形正中有孔的玉。
(2)或:或许;异:不同;为:行为。
本题考查句意理解。
“范希文两字关情”:范希文指范仲淹;“两字”指“忧”和“乐”,因此“两字关情”对应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表现了古仁人不管身处何地,他们都有心怀天下的博大胸襟。
借鉴意义:“古仁人”心胸旷达,心怀天下,他们的思想在当今的中国,依然有借鉴意义。
示例:当今的中国正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期,国家需要有胸怀天下,勇于担当的精神,只有如此,方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译文: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觉得喜气洋洋了。
哎呀!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君主担忧。他进也忧虑,也忧愁。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古仁人必定说:“先于天下人的忧去忧,晚于天下人的乐去乐。”呀。唉!不是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
(乙)
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富贵不能淫
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父命之奉命于危难之间为民请命
B.以顺为正者以中有足乐者俭以养德
C.与民由之似与游者相乐与众不同
D.不得志处处志之志存高远
11.请用“/”为文中划线语句断句。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12.下面是对孟子“大丈夫”的理解,请根据原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如果正确,请打√,如果错误,请打),并简要说明理由。
无论是否得志,都要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共守道德之高标。()
理由:_______
10.C11.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12.①.╳②.文中孟子在阐释大丈夫得志与否时,说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即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要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训导/命令,政令/生命;
B.把/因为/来;
C.都是“和,同”的意思;
D.志向/做/志向;
故选C。
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也可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的意思是: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和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根据“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意思是: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故题目中的“无论是否得志,都要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共守道德之高标”说法是错误的。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参考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平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做有节气有作为的男子。”
2023年吉林省大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测试语文试题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9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纯,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神、允之任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
(节选自《欧阳修传》)
3.《出师表》的诸葛亮是(朝代)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请写出与欧阳修同时代的一位诗人或文学家的名字:(2分)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日侍坐备顾问奋不顾身
B.遂许先帝以驱驰潭中鱼可百许头以身许国
C.庶竭驽钝再而衰,三而竭竭尽全力
D.至于斟酌损益香远益清精益求精
5.用“/”给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6.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2分)
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
7.甲文第一段诸葛亮追述自己二十一年来的经历有什么用意?请简要概括两点。(2分)
8.甲文中诸葛亮为完成先帝托付的“大事”都做了哪些事情?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2分)
9.在不同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结合以上选文和链接材料,分别说说诸葛亮、欧阳修、文天祥的选择。(3分)
[链接材料]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3.三国示例:苏轼,范仲淹(北宋或宋代的都可以)(共2分,每空1分)
4.C(2分)
5.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共2分,每处1分)
6.凡他任职的几个郡,不显露治理事迹,不追求名声荣誉。(2分)
7.①抒发对先帝的感激之情。②表明自己对蜀汉的忠心,希望后主信任自己。③写出先帝的任人唯贤,为后主树立榜样。④说明创业艰难,激励后主努力进取。(共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对即可)
8.示例:诸葛亮为完成先帝托付的“大事”,先是率师出征,深入南方平定了叛乱,使南方成为稳固的大后方。(共2分,意对即可)
9.诸葛亮的选择:选择辅佐后主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欧阳修的选择:守节气,为政“不见治迹,不求声誉”,而是注重从百姓实际考虑,顺应百姓的愿望和要求,宽简施治;
文天祥的选择:宁可一死,决不投降,以死报国。(共3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
2023年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三校中考四模语文试卷
5.(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战则请从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B.小信未孚必以信
C.又何间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D.忠之属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2)你从文中的“将战”“将鼓”“将驰”中读出一个怎样的鲁庄公?
(3)根据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①虏②人过五千,移文③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爇火④,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节选自《后汉书廉范传》)
①故事:按旧例。②虏:匈奴。③移文:发文书。④爇(ruò)火:点火。⑤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
作战,考验军事指挥者的胆识和智慧。请根据两个文段的内容完成填上空。
两个语段中的曹刿和廉范性格中的相同点是:①,善于抓住战机。两场战争取胜的原因在于:曹刿在“②”时进攻,在“③”时追击。廉范用星列般的火把让敌军认为④吓退敌人,在凌晨趁敌人不备时突然袭击。
(4)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鲁国取胜的原因。
(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动词,请允许/动词,请教;
B.名词,信用/名词,实情;
C.动词,参与/动词,隔绝;
D.名词,类/名词,类。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对文章的分析,从一开始作战,鲁庄公就击鼓进军,战胜之后,又想要马上追击,可以看出鲁庄公急躁冒进、不懂军事指挥。
(3)本题考查分析比较阅读的能力。在准确翻译的基础上,仔细分析比较作答。曹刿和廉范性格性格中共同点胆大心细、知己知彼、沉着冷静、善于抓住战机。根据“彼竭我盈,故克之”填写“彼竭我盈”,“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填写“辙乱旗靡”,根据“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概括为“救兵到来”。
(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内容,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中可知,庄公做到了取信于民;根据战后曹刿的解释可知,曹刿军事上详察敌情,能捕捉反攻和追击的正确时机;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中可知,鲁庄公任人唯贤。由此分析作答即可。
解析:
(1)D
(2)急躁冒进、不懂军事指挥。
(3)①胆大心细(知己知彼、沉着冷静);②彼竭我盈;③辙乱旗靡;④救兵到来。
(4)①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鲁庄公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③曹刿审时度势的正确指挥。
6.(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客有过①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②,旁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③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④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主人乃寤而请之。
(选自《汉书霍光传》,有删改)
①过:拜访。②突:烟囱。③嘿然:沉默不语的样子。④录:此处指邀请。
(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
傍有积薪关联教材场主积薪其中。(《狼》)①积:
终亡火患使用词典选择义项亡:①逃跑;②丢失;③无,没有。②亡: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B.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C.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D.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请写出两点。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旁边有堆积的柴草。积:堆积。
②句意:始终没有火灾。亡:无,没有。
(2)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不久,主人家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而火被扑灭。故断为: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故选:C。
(3)本题考查得到的启示。结合“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的意思“先前假如听了客人的话,(今天也)不用破费杀牛置酒,(而且)会始终没有火灾。现在按照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换弯曲的烟囱、将柴草搬开的人没有受到恩惠,被烧伤的人反而成为了上宾之客呢”可得到启示: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应防患于未然,消除产生事故的因素;应多听取别人的建议。
解析:
(1)①堆积;
②无,没有。
(2)C
(3)①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应防患于未然,消除产生事故的因素;
②应多听取别人的建议。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吉林油田重点中学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论语》是记录______的一部书;《虽有嘉肴》选自《礼记》。它们都是______家经典著作。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意思。
①博学而笃志______
②不知其旨也______
(3)翻译《论语》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虽有嘉肴》一文通过什么论证方法论证“教学相长”的?请简要说明。
(5)请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这三句中任选其中一句,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问题。
后唐庄宗猎于中牟践蹂民田中牟令当马而谏。庄宗大怒,命叱去斩之。伶人敬新磨率诸伶走追其令,擒至马前。数之曰:“汝为县令,独不闻天子好田猎乎?奈何纵民稼穑,以供岁赋,何不饥饿汝民,空此田地,以待天子驰逐?汝罪当死,亟请行刑!”诸伶复唱和,于是庄宗大笑,赦之。
伶人:乐工,即现在以演戏为业的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______
A.后唐庄宗猎于中牟舜发于畎亩之中
B.伶人敬新磨率诸伶走追其令其真无马邪
C.汝为县令山峦为晴雪所洗
D.以待天子驰逐以告先帝之灵
(2)用“/”给划线句子断句。(只断两处)
后唐庄宗猎于中牟践蹂民田中牟令当马而谏。
(3)从庄宗最终赦免了县令可以看出,庄宗是一个什么样的君王?
3.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儒家
坚守
味美
(1)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它们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笃:坚守。
②句意: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旨:味美。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重点词:择,选择。善,好的方面。句意: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本文以“嘉肴”比喻“至道”,以“弗食”“嘉肴”来类比“弗学”和“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运用了类比论证手法(或设喻说理、比喻论证)。
(5)本题考查见解阐述。可以选择“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句意思是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启示我们在我们年幼的时候要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努力培养自己的能力和学养,锻炼自己的才干。可以选择“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句意思是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启示我们应该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既要多问问题,又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空想,而要多想当前的事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可以选择“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这句意思是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启示我们知道自己德行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学识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奋勉,这样才能进步。
解析:
(1)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儒家
(2)①坚守。
②味美。
(3)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4)类比论证手法(或设喻说理、比喻论证)。以“嘉肴”喻“至道”,以“弗食”“嘉肴”来类比“弗学”和“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教学相长)的论述。
(5)示例一:选择“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启示:在我们年幼的时候要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努力培养自己的能力和学养,锻炼自己的才干。
示例二:选择“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启示:我们应该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既要多问问题,又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空想,而要多想当前的事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
示例三:选择“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启示:我们知道自己德行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学识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奋勉,这样才能进步。
译文:《论语》十二章(节选)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虽有嘉肴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尚书兑命》里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4.D
(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不同,在/从;
B.不同,他们/难道;
C.不同,是/被;
D.相同,来。
故选:D。
(2)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后唐庄宗(李存勖)在中牟打猎,他和随从们乘坐的马践踏农田,损坏了庄稼,中牟县的县令拦住庄宗的马向他劝谏。故断为:后唐庄宗猎于中牟/践蹂民田/中牟令当马而谏。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庄宗能够接受一个伶人的劝谏,可以看出他善于纳谏;经过伶人的劝谏,庄宗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可以看出他知错就改的特点。庄宗不计较县令对他的冒犯,赦免了这位县令,可以看出他的宽宏大量。
解析:
(1)D
(2)后唐庄宗猎于中牟/践蹂民田/中牟令当马而谏。
(3)庄宗是一个从谏如流、知错就改、宽宏大量、有气度的明君。
参考译文:
后唐庄宗(李存勖)在中牟打猎,他和随从们乘坐的马践踏农田,损坏了庄稼,中牟县的县令拦住庄宗的马向他劝谏。庄宗大怒,命令把他拉走杀了。这时有位名叫敬新磨的伶人(演戏的人)带领其他伶人追上了县令,把他捉到庄宗面前,列举着罪状责备说:“你身为县令,难道没听说天子喜欢打猎吗?你为什么要放纵百姓,让他们去耕种田地来交纳国家的赋税呢?你何不让你的百姓饿着肚子,空出这片田野来让天子驰骋追逐呢?你真是罪该处死!”于是请庄宗赶快派人行刑,别的伶人也都七嘴八舌地附和。庄宗大笑,赦免了中牟县令。
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三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狼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恐前后受其敌______
②顾野有麦场______
③一狼洞其中______
④屠自后断其股______
(2)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3)翻译下面句子。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1)①.敌对,攻击。②.回头看。③.打洞。④.大腿。(2)D
(3)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4)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5)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②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害怕前面后面受到狼的攻击。敌:敌对,攻击。
②句意: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③句意:发现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洞:打洞。
④句意:屠户从后面砍断它的大腿。股:大腿。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错误;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不仅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而且还要善于斗争。
B.错误;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C.错误;“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害怕和侥幸的心理。
故选D。
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有:尽,完、没有了;并,一起;驱,追赶;故,原来。
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心理特点及行为的能力。
仔细阅读文章,结合屠户与狼的斗争过程分析作答。
由第②段“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可知,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几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由第③段“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可知,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进入战斗准备中;由第④段“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可知,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大腿并杀死了它。
据此分析可以得出,屠户对狼的态度经历了由开始的惧狼,到后来的御狼,再到最后的杀狼的变化过程。
本题考查狼的形象及文章主旨的把握。
回答本题要结合语句具体分析狼的形象。“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写出了狼的贪婪、凶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写出了狼的狡诈、阴险。
尾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阐述了看法: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或者认为,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参考译文:
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半路上,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就把骨头扔给它们。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朝狼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虽然停了下来,但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非常窘迫,害怕前面后面受到狼的攻击。他往旁边看见野地里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禾堆积在麦场当中,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就跑过去,背靠在柴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对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外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面前。过了很久,它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几刀砍死了狼。屠户正想走开,转身看看柴草堆后面,发现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钻洞进去,以便从背后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它的大腿,也杀死了它。屠户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骗对手。
狼也是狡猾了,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骗人手段有多少呢?只是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徙知①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奔走,吾谁与守”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②,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③且为我尽力。”卒长率其徒持畚锸④以出,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⑤以守,卒全其城。
(《宋史·苏轼传》
①知:主持,执掌。②卒长:古代军队百人为卒,其长官称卒长。③禁军:由中央直接掌握的正规军。④畚锸:畚,盛土器;锸,起土器。泛指挖运泥土的用具。⑤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轼诣武卫营()(2)使官吏分堵以守()
5.翻译文中画线句。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6.在洪水泛滥的时候,苏轼采取了哪些措施保全了徐州城
4.①.诣,去/到/拜访②.使,派,派遣。
5.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禁军也暂且给我出尽全力。
6.①驱使富民回城,稳定民心;②求助军队筑堤护城;③亲自住在堤上;④让官吏分段守护;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苏轼到武卫营。诣,前往,去,到。
②句意为: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使,派,派遣。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注意关键词:“害城”淹没城池;“虽”,即使;“禁军”,守护保卫皇帝的军队;“且”,暂且。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提取文本的主要信息,并将其按照要求概括表述出来。注意文本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本题要求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苏轼在洪水泛溢“城将败”之际采取的措施,抓住下列关键语句:“驱使复入”“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等,对此加以整合,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也暂且给我出尽全力。”卒长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苏轼住在堤上的庐舍,即使经过家门也不进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终于保全了徐州城。
2023年吉林重点大学附中中考语文六模试卷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合同
- 温氏养鸡合同范例
- 2024年度城市智能化项目合作合同2篇
- 购房收购合同范例
- 2024年人防防护设备销售、安装及培训合同3篇
- 简易大棚出租合同范例
- 2024商场物业服务与社区融合发展合同3篇
- 厂子餐厅转让合同范例
- 购买驾校合同范例
- 2024年度国际市场营销渠道拓展与代理合同3篇
- 肝脓肿教学课件
- 坐标经纬度转换
- U8二次开发参考手册审批流
- 奥鹏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3月课程考试初等数论考前练兵资料及答案
- HCPL-7840电流检测
- 合同终止协议书的范本
- 两只老鼠胆子大PPT课件
- 浅谈中美丧葬文化差异
- 赛诺——MBR膜产品的介绍
- 我国储烟害虫烟草甲的发生现状与治理对策
- 春节习俗介绍新年春节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