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桥兵变
赵匡胤,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国号“宋”,定都开封,年号建隆,史称宋太祖.宋太祖(927---976)加强君权——杯酒释兵权藩镇割据(君弱臣强)大将专权宋初之“弊”防“弊”夺其权制其钱收其兵君强臣弱强化中央集权为了防止军队为武将所私有,根除武将专横叛乱的根源,严令“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所以坏其凶谋。”
《历代名臣奏议》卷317。使京师与外地驻军更换驻扎地点,不让禁军将领久留一地。将士频频调换,关系疏远,形成“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兵无常帅,帅无常兵”的局面,使得将士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形成牢固的统属关系和滋生反叛中央的行为。一.集中军权禁军解除现任大将的兵权制度选练驻守军权(由地方军的精壮之士编入禁军)(更戍法、内外相制)(统领权:一分为三调兵权:枢密院)(二)效果:防止地方割据,防止大将专权,加强皇权(三)弊端:(一)措施指挥不灵,战斗力削弱
2005年12月31日,一则消息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人民解放军按照2003年制定的计划,在总员额250万的基础上如期裁减员额20万。而这也是中国的第10次裁军了.北宋军队人数示意图
实际的研究证明,北宋人口已经达到1亿,这比以前以为不足5000万要增加很多。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6卷)
探究:为什么北宋的军队数量和其全国总人口不相对称?这种不对称性给北宋带来了什么问题?这么多的军队是不是意味着宋军的战斗力很强?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原因?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秦汉皇帝内朝外朝唐皇帝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北宋皇帝枢密院三司枢密使(军事)三司使(财政)中书参知政事(行政)趋势: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皇帝丞相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一方“多以赋入自赡,名曰留使、留州,其上供殊鲜”;北宋统一后,根据赵普建议,“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由此,“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4
。削除了地方割据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从根本上解除了藩镇割据之祸患。二.集中行政、财权、司法权(一)中央行政军事财政(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皇帝削弱相权,强化皇权(二)地方路…州—县行政财政司法(文官做知州,设通判)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转运使)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收归中央地方财政困难(中央派文官担任)三、发展科举制考试分三级严格考试程序(殿试)减少考试科目、进士科开始成为最主要的科目严密考试方法,实行糊名法增加录取名额影响:扩大了北宋的政权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的作用;但造成了官吏多而杂的局面,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后世考试中密封试卷制度的起源探究:
从真宗景德年间(1004)至英宗治平年间(1064),官员共增加了将近多少倍?是何原因?如此巨多的官员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导致官僚机构的迅速膨胀。有时三五个人担任同一项官职,互相推卸责任,不干实事,行政效率很低。
藩镇割据(君弱臣强)大将专权宋初之“弊”防“弊”夺其权制其钱收其兵君强臣弱强化中央集权发展科举制积贫积弱新“弊”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思考:北宋初期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带来怎样的影响?积极:恶果:铲除藩镇割据的基础,维护国家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地方财政困难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积贫积弱特点:从控制军权入手,分化事权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称雄干政的教训,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因为文人不懂军事造成了军队战斗力低下。2、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有利于统一,防止分裂;但导致地方行政机构办事效率低下,中央机构人浮于事,造成冗官局面。3、弱枝强干,守内虚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效镇压地方和农民阶级的反抗;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原因。4、发展科举制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了官僚队伍的庞大。经济——北宋时期的商业革命1.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货币“交子”2.城市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3.经营时间的限制也被打破(如夜市、早市),交易活动不再受到政府的直接监管4.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5.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市镇思想文化领域1.宋朝儒家思想吸收佛教与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2.印刷术:北宋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指南针:北宋时制成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北宋时广泛在军事上使用,东京专门设立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南宋发明“突火枪”。3.北宋时期出现了新的文学体例——宋词4.两宋时期,宫廷画最为活跃,风俗画是当时画坛最大的亮点。代表作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北宋与部族政权的交往:10世纪初、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并逐步汉族封建化。916年称皇帝建契丹国。仿汉字创制契丹文字。后改国号为辽,实行潘汉分治的制度。1005年和北宋签订澶渊之盟、对峙局面形成。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史称西夏。1044年和北宋订立和议。北宋中后期,女真族完颜部统一女真各部,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推行猛安谋克制。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冗兵、冗官、冗费。北宋统治者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形成了冗官局面;统治者用募兵、养兵的办法缓和农民的反抗,造成冗兵现象,扩编后的军队,素质低下,临阵多败,形成“积弱”的局面;冗兵、冗官和每年送给辽、西夏的银绢,形成冗费。北宋中期财政入不敷出,形成“积贫”的局面。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内忧外患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1)北宋中期,阶级矛盾的激化(2)民族矛盾的激化(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
王安石变法·背景阅读思考
北宋建国后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产生了什么影响?增设官僚机构扩充军队
养兵分散军权冗官冗兵冗费军队战斗力弱集中行政权集军权集中财政权
养官战争赔款思考二、积贫积弱的局面
1、加强集权集中军权、更戍法集中行政权集中财政权积贫2、冗兵、冗费、冗官积弱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1、背景:社会矛盾激化,积贫积弱严重2、主观因素:宋仁宗、范仲淹3、主要内容:p49-50
①②③④⑤4、结果:废止(原因)5、影响:王安石变法的前奏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背景材料二年代军队总数(万)百分比宋太祖建国初年(960—967)22100宋太祖开宝年间(968—975)37.8180宋太宗至道年间(995—997)66.6330宋太宗天禧年间(1017—1021)91.2416宋太宗庆历年间(1041—1048)125.9580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8)116.2530宋太祖时,全国有禁军20万,真宗时增到44万,仁宗对西夏用兵,禁军激增到80万,后来《水浒传》中称林冲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就是这样来的。北宋农民负担沉重项目景德年间庆历年间商税450万(贯)1975万(贯)酒税428万(贯)1710万(贯)盐税355万(贯)715万(贯)总计1233万(贯)4400万(贯)范仲淹(989—105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曾任枢密院枢密使,积极主张对辽、西夏用兵,整顿北宋吏治。失败后与欧阳修等被贬官。新政措施:①改革文官升迁制②严格恩荫制③改革贡举制和考试内容④慎选地方官⑤减轻徭役、重视农桑等中心——整顿吏治庆历新政—改革失败的原因①目标没成功实现(阶级矛盾、积贫积弱)②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攻击③措施“太猛”“更张无渐”④思想动员不足,配套措施不到位(罢官无安置)⑤农民无获明显好处议一议北宋时期中国形势示意图一、起用王安石二、变法内容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变革天下之弊法”——王安石《言事书》1609年,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一、起用王安石原因:社会矛盾仍然尖锐;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宋神宗赞赏他的设想,又有变法愿望。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二、王安石变法内容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1、目的:2、核心内容:巩固封建统治富国强兵3、具体措施:措施目的
内容作用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王安石变法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发展生产,增加财政收入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整顿加强军队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节省了政府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增加了武器装备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舆论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重视官员的选拔任用培养人才,发挥其才干,为变法起了舆论作用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相同点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变法得到了王权的支持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变法者个人的命运基本相同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历史纵横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不同点背景:商鞅: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
王: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根本目的:商: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王:挽救统治危机,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性质: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王: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结果:商:成功
王:失败1、富国之法措施内容
作用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政府低息贷款政府低息贷款以钱代役兴修水利按土地大小收税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理财为方今先急”、“理财以农事为先”目的改变积贫局面,调整国家、地主与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
局限性强制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2.强兵之法强兵之法的措施作用和成效保甲法设置军器监保马法将兵法精简军队加强了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加强军队战斗力,节省了不少军费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加强了军队战斗力主要表现:西部边境的巩固和开发一、变法的命运二、积贫局面的改善三、积弱局面的改善四、变法的结果五、失败的原因六、变法的评价1、保守派反对变法,对变法百般阻挠和
破坏。2、王安石提出“三不足”的思想,坚持变 法。3、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的变化4、司马光做了宰相,废除新法,变法最后 失败。一、变法的命运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二、积贫局面的改善富国之法的措施作用和成效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均输法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库充裕,积贫的局面大大改变了
局限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许多人为支付免役钱家破人亡二、积贫局面的改善(1)限制了大地主大商人大官僚的剥削,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2)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得到一定的实惠。(3)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贫”的现象有所改善。积极进步影响:弊端和不足: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三、积弱局面的改善强兵之法的措施作用和成效保甲法设置军器监保马法将兵法精简军队加强了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加强军队战斗力,节省了不少军费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加强了军队战斗力主要表现:西部边境的巩固和开发(1)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四、变法的结果失败对改革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②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③宋神宗变法态度的动摇④变法演变成激烈的派别斗争司马光宋哲宗五、变法失败原因主要原因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生态城市建设中废弃物处理的法规与标准
- 现代市场营销策略在零售业的应用
- 现代城市建设中电力设备的综合管理与预诊断技术探讨
- 未来职场教育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融合发展探讨
- 202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 溶解度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Unit 9 My family》(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普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现代物流系统中的智能分拣装备
- 《Unit 4 My body》(说课稿)-2024-2025学年牛津沪教版英语一年级上册
- 未来纸品行业的教育培训与营销结合
- 医保基金监管培训课件
- 产程中的人文关怀护理
- 开工第一课安全教育记录表
- 2024年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完整版
- 基于数据驱动的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 《内脏疾病康复》课件
- 串通招投标法律问题研究
- 高原铁路建设卫生保障
- 家具厂各岗位责任制汇编
- 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后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