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试题(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目录学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_第1页
2024年大学试题(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目录学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_第2页
2024年大学试题(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目录学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_第3页
2024年大学试题(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目录学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_第4页
2024年大学试题(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目录学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大学试题(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目录学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瀛奎律髓》2.网络目录3.索引4.属于南宋李焘编的史书是()A、《续资治通鉴》B、《续资治通鉴长篇》C、《宋元资治通鉴》D、《建炎以来系年要录》5.古典文献目录学主要是指有关古典文献的();();();();()、辑佚等方面的学问。主干知识包括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等部分。6.地方文献书目7.所谓目录,是指按照()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8.《古谣谚》9.著录10.修复破损旧书在两面之间附加一页白纸,以加强书的骨力,称()A、衬纸B、金镶玉C、夹板D、包角11.藩府本12.刻本按刻书机构划分,大致可分为三类:();();()。13.指出哪一种断代史不属于“八书“之列()A、《新唐书》B、《隋书》C、《梁书》D、《北齐书》14.学习“古典文献目录学”的意义是什么?15.《四库全书》分藏哪几处?16.西汉今文经学的重要代表是(),古文经学的重要代表是()。17.属于广义目录的是()A、一切文字目录B、一切事物名称记录C、一切图书目录D、一切文件目录18.以树皮为主要原料的纸称为()A、黄纸B、连史纸(粉连纸)C、草筋纸D、棉纸19.版本鉴定(雕印本)20.古书版本中,包括篆隶楷行四种字体的刻本,称()A、肤廓本B、写刻本C、两节版、三节版D、上图下文本21.简论书目的本质。22.试述《诗经》的版本流传情况。23.府道本24.论述“六书”的内容。25.珍本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隋书·经籍志》2.家刻本即私家刻本,是指()主持刻印的本子。3.()盛于学界,何晏、王弼执其牛耳,王弼尤为杰出。4.刻本根据刻印地点,可分为浙本(杭本)、蜀本、闽本(建本)、吴本、徽本、赣本、金陵刻本、京本、平水本等。其中();();()、平水本(山西临汾平水镇)是最有影响的本子。5.明成祖令()等编纂(),2万多卷,3亿7千万多字,是历史上最大的类书。与以前编纂类书不同的是,《永乐大典》辑入原著一般进行割裂,而是整段、整篇甚至整部抄入,因而保存了大量文献。6.甲骨文是至今发现的汉字最初完整系统形态,所以她是研究汉字起源和形成的第一手的()。7.《古诗源》8.通行本9.家刻本的特点有哪些?10.《四部备要》11.康熙时编撰的()在古代字书中收字最多,《渊鉴类函》在类书中著录材料最完备,《佩文韵府》是官定的标准韵书。除此之外,()还编撰了《康熙词谱》、《康熙曲谱》和《骈字类编》等鸿篇巨制。12.版本学13.丛书本14.孙殿起()及续编,录()后图书,与《总目》配合,基本涵盖现存古籍。15.百衲本(配本)16.文献产生的最主要的条件是()的成熟。17.国家书目18.纸质书的形式大致有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和现在常见的线装。19.影稿本,据稿本摹印,价值仅次于()。20.金文指铸刻在()(铜锡铅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熔铸)上的文字。金文所铸刻的器物以钟、鼎居多,所以金文又称之为“钟鼎文”。21.版本鉴定22.书评23.目录学原理24.明高儒《百川书志》,体例仿鼌志,有提要,亦收录();();()等,与鼌志同为研究元明文学的宝贵资料。25.孤本第3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汉语古典文献的基本构成是()A、甲骨文B、金属文C、简牍文D、缯帛文E、石质文等载体2.先秦时期文献整理的杰出代表是()。3.唐代著名史学家()著《史通》,其中《疑古》《惑经》考辨伪书甚力,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致力于考辨诸子,开辨伪之先河。4.以下有一种版本装订形式最初出现于南宋()A、包背装B、蝴蝶装C、旋风装D、经折装5.胡应麟()是辨伪学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识。6.监本即历朝()刻印的图书。7.所谓书目情报需求8.《艺文类聚》9.元代马端临()为巨著,其中的()为辑录体,保存了许多资料。10.异文11.UBC12.汉字是以()为基础的表意、音义文字。13.《唐诗品汇》14.所谓版本15.古籍版本中以宋体字刊刻行事的称()A、写刻本B、肤廓本C、三节版D、上图下文本16.《通鉴纪事本末》的作者是()17.简论书目情报能力。18.纸质书前期是写本,()开始出现刻本,()以后基本上是刻本,在这个过程中,纸质书的形式大致有卷轴装(卷子)、旋风装(龙鳞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和现在常见的线装。其中卷轴装基本上是写本,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写刻皆有,包背装和线装全为刻本。19.文摘20.乾嘉朴学21.目录学中的矛盾22.《册府元龟》23.简述章学诚的目录学思想。24.指示性文摘25.东晋()编《元帝四部书》,调整了荀氏四部顺序,以五经为甲部,史籍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从此四部内容就确定为(),一直沿用至今。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元代方回编,方回(1227-1307),字万里,号虚谷,徽州歙县人,南宋景定年间进士,官至知严州,入元,授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本书以“江西诗派”的观点选取评论唐宋律诗,以宋诗为主,按题材内容分类编排,是当时影响较大的唐宋律诗选本。本书有元至元20年巾箱本,明成化3年紫阳书院刻本,清康熙52年黄叶村庄刻本、嘉庆5年李光垣刻本,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紫阳书院本为底本出版了集评校点的《瀛奎律髓汇评》。2.参考答案: 是检索因特网上WEB资源的目录工具,是利用超文本技术在因特网上建立的提供网上信息导航和检索服务的WEB服务器或网站。3.参考答案: 是把一种或多种书刊文献里的事项或知识单元,按有利于寻检的方式加以编排并说明出处的、能够提供文献资料线索的揭示文献的方法。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目录、版本、校勘、典藏、注释6.参考答案: 是为提示报导有关某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文献信息而编的书目。7.参考答案:一定次序;文献出版;收藏8.参考答案: 清人杜文澜主编,实际主持编辑的是刘毓崧。杜文澜任过两淮盐运使,刘是其幕僚,刘毓崧(1818-1867),优贡生出身,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著名的朴学家,长于校勘、辑佚。该书是通代单一体裁全集式总集,体例仿《古诗源》,辑先秦至明代谣谚三千三百余首,一一注明出处,间加考辨,引书达860种。《古谣谚》搜罗广博,但编排不善,以其引书在四部分类中的顺序而不以时代先后为序,使谣谚发展线索混乱。该书有咸丰11年曼陀罗华阁从书本,今中华书局据此排印。9.参考答案: 是编制文献目录时,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文献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选择、分析和记录的方法和过程。它是通过著录事项来实现的。10.参考答案:A11.参考答案: 指明代藩府所刻之书,又名藩刻本。内容广泛,校勘精审,质量上乘。12.参考答案:官刻本、家刻本、坊刻本13.参考答案:A14.参考答案: “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最为推见古人大体,而校订字句,则其小焉者也。绝学不传,千载而后,郑樵始有窥见,特著《校雠》之略,未尽其奥,人亦无由知之。世之论校雠者,惟争辩于行墨字句之间,不复知有渊源流别矣!”(章学诚《信摭》) “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从两位学者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文献目录学是指引治学门径、了解学术渊源的学问,因此如果我们从事古代典籍研究,必须了解古典文献目录学。15.参考答案: 《四库全书》编成后,共抄写7部,分藏7处:紫禁城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奉天(沈阳)的文溯阁,以上为“北四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杭州孤山圣因寺的文澜阁,以上为“南三阁”。圆明园文源阁毁于八国联军,镇江文宗阁、扬州文汇阁毁于太平天国。今文渊阁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溯阁本藏于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藏于国家图书馆,文澜阁本藏于浙江省图书馆,各本均有残缺,文字也有差异。文澜阁本曾经流散,后为晚清著名藏书家丁丙陆续搜集保存下来。文渊阁本有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文津阁本有大陆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6.参考答案:董仲舒;孔安国17.参考答案:B18.参考答案:D19.参考答案: 所谓版本鉴定,就是对特定版本(包括写本、刻本)的出版时间、出版地点、出版人、版次,以及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有其他版本,该版本在同书的各版本中处于什么地位等等,进行鉴别,从而确定其版本价值。20.参考答案:B21.参考答案: 书目的本质是各类型书目资料共同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书目之所以成为书目的基本依据。首先,书目是文献信息提供与需求矛盾的产物。书目的本质就是文献目录信息的揭示与文献目录信息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关系。各种类型的书目都是这一矛盾关系的具体化,书目的结构、形式、体例等都是由书目的本质决定的,都是书目本质的表现形态。 其次,书目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书目是一种记载文献目录信息、传递文献目录情报的“物”。这种“物”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创造,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为着满足特定需要而创造的、藉以掌握文献目录信息的工具。也就是说,书目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第三,书目是一种文献信息系统。书目的内在结构形式是一个标准的链式结构,我们称之为书目结构链。书目结构链由两个最基本的因素组成:书目款目和编排法则。书目正是由书目款目和编排法则组成的一个系统。 第四,书目是人类文献信息交流的工具。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讨克服文献增长与文献获取这一障碍的途径,其中最主要的办法是向文献需要者通报文献的目录信息,以便有选择、有目的地,尽快地得到自己最需要的文献。这就是书目(包括文摘、索引)的编制。书目之所以能成为文献信息交流的工具,是因为书目是经过筛选、浓缩、提示、组织而成的文献目录信息系统,即所谓的“书目数据库”,同时又是可供检索和输出文献目录信息的一种系统。书目资料具有存贮、浓缩、有序化、检索、指示、传递等工具性能。22.参考答案: 《诗经》,编者不详,约编于春秋中期,是我国第一个诗歌总集,通代单一体裁选集式总集,收先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西汉时《诗经》版本有鲁、齐、韩、毛四家传本,前三家是当时官方承认的“今文经学”,鲁诗是鲁人申培公所传,申公在汉文帝时为博士,故鲁诗在汉初流传最广,齐诗为齐人辕固生所传,他在汉景帝时为博士。韩诗是燕人韩婴所传,他也是汉文帝时的博士,韩诗主要流传于燕赵。鲁齐两家诗都在魏晋时期全部失传,韩诗亡于北宋时期,只留下《韩诗外传》,是记载有关《诗经》的传说轶事,非本经阐释,毛诗属“古文经学”,是鲁人大毛公(毛亨)所传,河间王刘德立其传人小毛公(毛苌)为博士。 东汉晚期毛诗最为学者所重,流传最广,魏晋时期,学者大多以为毛诗的流传顺序是孔子-—子夏—曾申—李克—孟仲子—根牟子—荀子—毛亨—毛苌(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东汉末期郑玄作《诗笺》,文本以毛诗为主,校以今文三家,阐释也以阐明毛诗之义为主,间收今文三家之说,成为影响最大的《诗经》新版本。唐代孔颖达作《毛诗正义》,除自己的正义外,还收有《诗序》、毛传、郑笺、郑玄《诗谱》、陆德明《音义》,是前代《诗经》研究的集大成著作,同时也成为《诗经》的唯一版本。 从上古流传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大概比较多,据司马迁《史记》云有三千多首,选本大概也有多种,至汉初只留下四种,至宋代只剩毛诗一种,大概从汉代起,毛诗就被认定为孔子所编,今人从《左传》季札观诗事否定此说,其实从《论语》的佚诗就可看出孔门弟子所读选本并非毛诗。 毛诗在明初被收入汇刻本《十三经注疏》,清代阮元重新校刻《十三经注疏》,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版本。1979年中华书局据阮校本影印出版,古代注释本以南宋朱熹的《诗集传》和清代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最有参考价值。今人注释比较重要的有王力《诗经韵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程俊英等《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出版)等。23.参考答案:指明清地方官刻印的书籍,质量参差不齐。24.参考答案: 《周礼》提到六书的概念,未有名称,班固提到六书是“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但未作解释。汉代文字学家许慎第一次解释了汉字构成的“六书”,名称却与班固略有区别: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而郑玄却说六书是: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1)象形:许说: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即以简单而有特点的图形表示意义, (2)指事:许说: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即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指示符号。 (3)会意:许说: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组成一画面,字义从画面中想象而来。 (4)形声:许说: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即一部分表示意义,一部分表示读音。如“妇”、“殷”等字。 (5)假借:许说: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即借音字。 (6)转注:许说:建类一首,转相注释,老考是也。即音形义相近的字。但老考在甲骨文中实际上是一个字,故而引起后人怀疑,清代戴震等勉强解释,仍未释人疑窦,今人唐兰等遂认为汉字构成其实只有“五书”。窃以为“转注”是存在的,只不过许慎解释有问题,所谓转注,是本字转作他用,另加偏旁或另创新字代表本字,一般发生在假借之后。如“永”字,本为“泳”之本字。25.参考答案: 凡是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而又流传甚少的版本可视为珍本。第2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标志古代文献目录学定型的著作是《隋书·经籍志》,由唐初李延寿、敬播初修,魏征删定。《隋志》将甲乙丙丁四部名称径改称“经史子集”,道藏和佛藏作为两个附类,体例和分类吸收了《汉志》、《中经新簿》、《七志》、《七录》的优点,成为后来书目编撰的范本。《隋志》撰写了四十八篇书序,简要说明学术源流,继承了《七略》的传统。《隋志》不仅是史志书目的范本,也是古典文献目录学的里程碑式的著作。2.参考答案:个人出资3.参考答案:魏晋玄学4.参考答案:浙本、蜀本、闽本5.参考答案:解缙;《永乐大典》6.参考答案:系统资料7.参考答案: 清人沈德潜编,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江南长洲(今苏州)人,乾隆四年进士,也是乾隆年间著名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家。该书是通代单一体裁选集式总集。选辑先秦至隋代除诗经、楚辞外的著名诗歌700余首,一一注明出处,间加评论。《古诗源》的选与评都有可取之处,注意到了诗歌的发展情况,有一定的文学史眼光。但由于缺乏深入的考辨,有不少伪诗。该书雍正三年即付刻刊行,但乾隆末期被禁,翻刻较少,解放前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曾据雍正三年刻本排印,1963年中华书局据乾隆28年教忠堂刻本影印,中华书局又有排印本。8.参考答案: 指普遍流行的刻本。9.参考答案:一、多有学者、藏书家主持。二、以流传善本、保存作品为目的,不为获利。三、往往刻于家塾,常冠以室名。10.参考答案: 民国时期上海中华书局编辑,将经史子集四部要籍排印出版。这部丛书的规模、结构都大体模仿《四部丛刊》,两者的最大区别是《丛刊》为影印,重版本,《备要》为排印,重实用。《四部备要》基本上选最适宜于阅读的本子,注重注释校勘精审与否,不考虑版本。11.参考答案:《康熙字典》;康熙时12.参考答案: 所谓版本,是指同一种文献在编辑、传抄、刊刻、装订、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形态的文本。版本学就是研究各种文献的版本源流,比较其优劣异同,鉴别各种版本的真伪高下的专门学问。13.参考答案: 从丛书中抽出的本子。14.参考答案:《贩书偶记》;《四库全书总目》15.参考答案: 指不同版本抽凑而成的刻本。16.参考答案:文字应用17.参考答案: 是全面系统地揭示与报导一个国家出版的所有文献信息的总目。18.参考答案:卷子;龙鳞装19.参考答案:稿本20.参考答案:青铜器21.参考答案: 所谓版本鉴定,就是对特定版本(包括写本、刻本)的出版时间、出版地点、出版人、版次,以及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有其他版本,该版本在同书的各版本中处于什么地位等等,进行鉴别,从而确定其版本价值。22.参考答案: 书评,简言之,就是对图书的评论,是关于图书的思想内容、价值特色、写作技巧、社会影响等方面所作的评述性文章。书评是揭示文献内容与价值的基本形式之一,其工作对象应该是图书的整体性能(包括内在的与外在的),并以内在整体性能为主。23.参考答案: 目录学实践活动、理论研究活动的各个方面经过方法总结或理论抽象,形成一定的方法规律和工作规范。24.参考答案:话本、小说、戏剧25.参考答案:是指现存唯一版本。具有较高的文物和收藏价值。第3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A,B,C,D,E2.参考答案:孔子3.参考答案:刘知几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四部正讹》6.参考答案:国子监7.参考答案: 所谓书目情报需求,就是书目情报需求者(读者或用户)对所需的知识和效用信息的欲求、愿望或意问。简言之,书目情报需求是读者或读者群对知识和效用信息的一种待满足的状态。8.参考答案: 唐高祖下令编纂,欧阳询主编,全书分46部,700多子目。编辑特点是事文并用,事举于前,文列于后。此书所收原文,近九成已佚,故可作原始资料引用。今中华书局有影印本。9.参考答案:《文献通考》;《经籍考》10.参考答案: 是指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版本之间、或同书前后文句之间、或相关书籍之间的文字差异。11.参考答案: 1971年,西德巴伐利亚图书馆馆长卡特瓦瑟提出了“UniversalBibliographicControl”(简称UBC,译为世界书目控制或国际书目控制)的概念,这一术语是书目控制的全球性表达,标志着书目控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书目控制理论与实践全面发展,向国际化、标准化、自动化迈进。12.参考答案:象形13.参考答案: 明代高棅编选,高棅(1350-1423),字彦恢,更名廷礼,别号漫士,福建长乐人,永乐初以布衣入仕,工诗,是当时“闽中十才子”之一。本书编成于洪武年间,选唐代诗人620家,分体编排,每体皆叙述发展脉络。承严羽之说,标举盛唐,将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期,后来说唐诗者,皆以此为准。本书最早有成化陈炜刻本,后有汪宗尼、汪季舒、陆允中、张恂等校订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曾据汪宗尼本影印出版。14.参考答案: 是指同一种文献在编辑、传抄、刊刻、装订、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形态的文本。15.参考答案:B16.参考答案:袁枢17.参考答案: 书目情报能力是指读者(用户)对书目情报所含知识、信息的识别、理解、分析、判断、综合和利用的能力。具体地说,书目情报能力就是指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加工处理知识信息的能力、吸收知识信息的能力和创造新知识信息的能力。 书目情报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书目情报获取能力——即书目情报搜寻能力,这一方面取决于了解和掌握各种书目情报源的程度,以保证获取知识、信息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取决于掌握科学检索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以保证获取知识、信息的准确性、快捷性和方便性。 (2)知识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当前,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而不良信息、有害信息、非法信息的大量存在,信息垃圾及信息污染也特别严重,这就需要具备对知识信息的鉴选、分析和按照规范进行整序的能力。 (3)知识信息利用能力。知识信息获取和加工处理的目的在于利用。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