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1页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2页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3页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4页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1.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淮剧在央视《非遗里的中国》节目里播出。小明收看节目时将音量调大,是改变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2.如图是某实验探究的情形。把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声音的()A.音调越高B.响度越大 C.音色越好 D.音调越低3.小芳家临近铁路,为了降低火车过往时对居民的干扰,小区内的窗户均使用双层隔音玻璃,如图所示。下列实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A.摩托车上的消音器 B.路口的噪声监测仪 C.高架路上的隔音板 D.工厂里的降噪耳塞4.滑冰比赛中,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常在比赛间隙向冰面上浇水,同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补冰”。“补冰”时干冰和水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A.升华,凝固 B.汽化,凝固 C.升华,凝华 D.熔化,凝华5.冬天,人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气”;夏天,打开冰箱时,也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白气”。下列对这两次“白气”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 B.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C.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D.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6.下列图中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B.斑马倒影 C.树枝错位 D.日全食7.如图所示,小区电梯门内侧的不锈钢墙面可以成像。当居民乘坐电梯时,电梯门关闭,电梯到达后,安全门向两侧打开,关于居民在左右两侧安全门中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在两侧安全门成的像会比站在电梯里的人略小一点 B.在两侧安全门中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在两侧安全门中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的位置重合 D.随安全门打开,两个像会向左右两边移动8.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室外通过窗户玻璃进入室内的光路图是()A.B.C.D.9.如图所示,是一副眼镜放到太阳光下,眼镜到地面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在地面上观察到的情境,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D.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10.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该摄像头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的相同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虚像11.在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的田径赛场上,为铁饼运动员运输铁饼的足式机器人引人注目,这也是全球赛事上第一次使用足式机器人。如图所示为机器人背着铁饼在赛场上奔跑的情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机器人的背为参照物,铁饼是运动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机器人是静止的C.以机器人的背为参照物,铁饼是静止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铁饼是静止的12.a、b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南运动,图甲是a车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b车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4s内,a车静止 B.2﹣4s内,b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0﹣6s内,a车的平均速度是10m/s D.0﹣2s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南运动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36分)13.《诗经》有云:“伯氏吹埙(xūn),仲氏吹篪(chí)”。其中的“埙”是我国最古老的闭口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形状如鸡蛋,如图所示。演奏者吹埙的声音主要是由埙内空气柱产生的,通过传播进入到人耳,手指按不同的埙孔能改变埙所发出声音的。14.如图是一款新能源智能汽车,车顶覆盖薄膜式太阳能电池板,车窗采用“智能玻璃”。(1)汽车雷达启动后发出声波信号经周边的物体的反射后,可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2)夏天“智能玻璃”的单向透光可以有效减小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甲(3)冬天行车时,汽车挡风玻璃的侧容易出现一层白雾。甲15.《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著作,记录了我国古代的传统手工技术。(1)图甲中,“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来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提高湿纸的,从而加快了水的;(2)书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杓从嘴受注”(如图乙)这样的记载。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16.如图,小明想通过三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该将烛焰、三个小孔和人眼调到上,此时看见的烛焰(选填“是”或“不是”)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17.小童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如图所示),他(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选填“仍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18.为模拟探究近视眼的缺陷,小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她把凸透镜看作眼球的晶状体,将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像,移去近视眼镜,光屏上像变模糊了。(1)只将蜡烛缓缓向凸透镜靠近,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说明近视眼的缺陷表现为看不清处的物体;(2)只将光屏缓缓向凸透镜靠近,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由此可知,该处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方,近视眼镜对光具有作用。第16题图第17题图第18题图19.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些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而形成的,该过程是热的。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显著,可以在金属盘内放入。20.甲、乙两同学分别用如图a,b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1)实验中应选用(选填“冰块”或“碎冰”);(2)常温下,甲同学采用a装置完成实验(选填“可行”或“不可行”);(3)该实验除了需要记录加热时间和温度外,还应该记录物质的;(4)根据熔化图象可判断冰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第19题图第20题图21.物理学上常用“频闪照相”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甲,a、b是小亮两次跑步时,照相机记录的频闪照片,已知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一定,由此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甲记录的时间内,图表示小亮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反映他跑步的平均速度大;(2)如图乙是跑步者用随身携带的手机APP软件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运动得最快的时刻是。22.(1)小明用塑料卷尺测一张桌子的长度,他测了五次。五次测量记录分别是:75.1cm、75.2cm、75.1cm、77.2cm、75.3cm,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cm;图甲图乙(2)小明还想测量无锡地铁的运行速度。他测出地铁从堰桥站出发到达锡北运河站时间为2min,在手机中用百度地图截取了一段地图(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得地图上两站间的距离为cm,若地图上1cm等于实际1km,则地铁在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为km/h图甲图乙(3)如图乙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叫停表,它的示数是s。23.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铜钱。24.在探究小孔成像实验中,小明在易拉罐底部中央开一个小圆孔,并将其顶部剪去,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将点燃的蜡烛按图甲所示的位置放置在小孔的前方。(1)实验中,小明利用此装置可以看到烛焰在半透明薄膜上成的是立的实像;(2)勤于思考的小明又将图甲中小圆孔改成了小方孔,再观察烛焰的像,则半透明膜上所成的烛焰的像的形状(选填“会”或“不会”)改变;图甲甲甲甲(3)如图所示,小明在室外太阳下进一步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他设计了三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从图示位置水平向左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其中合乎要求的是图甲甲甲甲(4)若用LED光源替代蜡烛来研究小孔成像的性质,下列最合适的是。A.C形B.T形C.X形D.P形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0分。其中第26小题应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25.(6分)按要求作图:(1)如图甲所示,在路灯的照射下,地面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为BD,A点表示路灯的位置,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出竖立在地面上的竹竿BC。(保留作图痕迹)(2)如图乙所示,物体MN放在平面镜前,请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物体MN在平面镜中的像M'N'。(保留作图痕迹)(3)如图丙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试画出与已知光线对应的两条折射光线。图甲图乙图丙图甲图乙图丙(6分)如表是D412次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时间上海苏州常州南京到站时间09:5110:3011:45发车时间09:1509:5310:33里程/km084180300(1)列车由上海驶往常州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时?(2)若该列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隧道,用时100s,求此隧道的长。27.(7分)同学们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甲乙丙丁甲乙丙丁(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老师提醒大家固定夹A和B的高度都要适当,固定夹A高度适当的标准是保证能够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固定夹B高度“适当”的标准是保证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且;(2)实验中判断水沸腾的依据是烧杯中出现图乙中的(选填“a”或“b”)所示现象,气泡中的物质是;(3)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温度计的示数为℃;(4)小丽实验中记录数据如表格,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2949697989898989898撤去酒精灯后,水(选填“会”或“不会”)继续沸腾一小会儿,此时水温(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98℃;(5)A、B两个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丁所示,两个图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选填序号)。A.酒精灯的火焰相同,A组水的质量大;B.水的质量相同,B组酒精灯的火焰小。28.(7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甲乙丙蜡烛应该选择和C,选作为平面镜(填图甲器材下方的字母),目的是便于确定;甲乙丙找像时,调整到玻璃板后A的像与B完全重合。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发现蜡烛A的像大小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蜡烛B位置放一个光屏,直接看光屏,我们将发现光屏上(选填“有”或“没有”)像;(4)如图丙所示,小明在实验中采用的是厚玻璃板,他观察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了两个清晰的像k1和k2,则像k1的像距为(v1/v2)。若在图丙中k1和k2两个像中间放置一块不透明薄挡板,则小明在蜡烛A这一侧通过玻璃板能看到(选填“k1”、“k2”或“k1和k2”)。甲乙甲乙29.(7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如图甲所示,用蜡烛和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光屏上出现一个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cm;丙为了使像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该调节使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丙(3)小明将此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常用的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接着,小明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仅将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发现光屏上仍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4)在了解了该透镜的成像规律后,小红用长方形不透明纸盒、平面镜、该透镜设计制作了一个投影仪,其剖面图如图丙所示,平面镜与底面夹角为45°,平面镜的中心位于透镜的主光轴上,盒上方开一方形孔,将“F”光源按照图示方式朝下平放在方形孔上,中心与平面镜中心在一条竖直线上。若盒子高度h为10cm,为保证在正对透镜前方的屏幕上能看到一个放大的投影,则盒子长度l的范围为cm,屏幕上所成的图像形状是。(选填“F”、“”或“”)30.(7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甲丙甲丙乙乙(1)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实验方案时,提出了以下方案:方案一:测量气泡从O点运动到10cm、20cm、30cm和40cm处所用的时间;方案二:测量气泡从计时开始1s、2s、3s和4s所通过的距离;为便于操作,应选方案;(2)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选填“快”或“慢”);(3)下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的图象。分析数据可知: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比;从O点开始的距离s/cm010203040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242.513.755.02(4)小明进一步研究“直线运动的规律”,他让可调速电动玩具车沿某一平直跑道运动,如图丙所示,该车在0到第2s末内通过的路程为20cm,在第2s末到第5s末通过的路程为30cm,在第5s末到第9s末通过的路程为40cm。则关于该车在0~9s内的运动过程图象描述一定错误的是。AB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